《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2000字

合集下载

精选《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范文2000字

精选《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范文2000字

1 利用零散的三个多小时读完了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经常出现在各个榜单上,也常常被人推荐。书很简单易读,讲的都是很平常的沟通技巧,但是这些却往往是我们平时因为不善于总结而忽略的,思维惰性导致我们往往用更多的时间去重蹈一样的错误。 “非暴力沟通”指的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保持良好的氛围,而“暴力”并不是指的武力,而是指的是一种不平和、粗暴的沟通方式,这本书便是告诉我们要转换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会认为自己并不是脾气暴躁的人,但是读完这本书,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说出的话充满了杀伤力,也有太多的时候,陷入了无效,甚至是恶劣的沟通中。 这本书给我印象很深的有以下几个沟通技巧,或者说叫做沟通方式。 一.沟通时要区分事实、感受,并且明确提出请求,要说TO DO what,而不是DO NOT what 很多人在沟通时会在没有事实前提的情况下直接说出感受,但是对方并不清楚是何种原因导致你有的情绪,而你又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希望,所以对方在得到你的信息之后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你所期待的反应,因此双方沟通失败。尤其是很多女生愿意抱着“你爱我就应该如何如何”的信念坚持玩“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游戏,之后自然是冷战---莫名其妙哄好---问题没有解决---循环的模式。 比如郭公正在玩游戏,玩了很久,我希望他能和我聊会天,陪陪我,但是他正沉浸在游戏中,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常见的沟通方式便是我很生气,觉得他不在乎我,然后越想越气,于是直接冲他吼道:”你能不能别玩游戏了!你都玩了一天了!打打打,就知道打游戏!”郭公吓了一跳,很莫名其妙,但是慑于威力,只能面色不快地、悻悻地关了电脑,然后拿起了手机追起了剧... 嗯,是的,是不玩游戏了,但是依然没有满足我的需求。 然后你更加生气,过去摔了他的手机,咆哮道:“你就知道玩,玩死你算了!”之后气呼呼地走了,留下了懵逼的他.... 你其实并没有意识到,你说的其实并不是你想说,你并不知道该怎么去说。你脑子里上演了很多“大戏”,他却是空白。 而正确的非暴力沟通方式是”我看到你玩了一天的游戏了,都没有和我交流”(事实部分)----“我觉得受冷落了”(感受部分)----“我希望你可以停下游戏 2

2024年《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2篇)

2024年《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2篇)

2024年《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2篇)《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1(约984字)言语之力,可以把生者活埋,把巨无霸彻底打垮。

------海涅有一段时间,感觉生活一团乱麻。

为什么那么多烦心事?为什么我说的话总是错的?为什么我的感受总是被忽略?为什么没人理解我?无数的为什么,让我每天愁眉苦脸,躁动不安。

偶然的机会,读到了一篇介绍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的__。

他告诉我: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语言,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话,在深深地伤害着我们,而我们也总是以条件反射式的不满伤害别人,于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暖,便因此遭到破坏。

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人的语言及表达方式对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所有的问号也许在《非暴力沟通》中可以找到答案。

于是,我加入了有书共读营,希望能得到帮助。

“你瞅啥?”“瞅你咋地?”“就瞅你了怎么地?”“信不信我削你?”这是一个网上流行的关于东北人的一个梗,说是百分之五十的冲突都是由这几句话开始的。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暴力沟通的例子,这样的对话接下来很可能会引起暴力事件。

大部分语言暴力的根源,其实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而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寻求心灵的和平。

这或许是暴力的蝴蝶效应吧。

非暴力沟通,又被称为“长颈鹿语言”。

之所以称之为“长颈鹿语言”,是因为长颈鹿有一颗大大的心脏,长长的脖子让它拥有的良好视野。

长颈鹿在进食时能够把刺化为自身的营养,代表着沟通顺利进行,最终达成一致。

长颈鹿语言是解决争端,让生活和工作的沟通更加顺利有效的最好沟通方式。

它提醒我们专注于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书中通过一系列生活对话实例,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回应,既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能尊重与倾听他人。

特别是在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可以促进倾听、理解和发自内心的互助,让爱和尊重重新融入生活。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2000字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2000字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2000字! 倾听他人,需要我们先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的体会对方,并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他人遭遇痛苦的时候,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需要。倾听则意味着全心全意去体会他人的信息。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如果我们自己是说话的那个人,我们不妨清楚的表明我们是否期待反馈。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非常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下结论,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

在谈话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所表达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一角,有许多相关的感受——通常是更为强烈的情感,并没有得到表达。倾听将为他们探究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条件。反之,如果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就会妨碍这个过程。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了呢?首先,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

在许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的体贴。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还有另外两种选择。其中一种选择是大声的提出请求。另一种选择是,换一个环境。我们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

和同事或平级沟通时,一方面是倾听对方的理解,感受和需要;另一方面是倾听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需要。我们在听到上级的意见,通常会把它看作是命令和提示。在上级面前,我们有时可能会紧张,以致于无法静下心来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倾听上级更为困难。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是比较平和的,它是一种看起来相对示弱的方式,所以可以让甚至对立的双方更好的沟通。通过倾听别人的需求,然后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沟通,有时候是可以预防潜在的暴力的。 如果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要倾听别人的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人们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沟通的时候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接纳。所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更容易得到所期待的联系。如果别人保持沉默,我们可以引导说出他们的感受和需要。

2024年《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体会与感悟(14篇)

2024年《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体会与感悟(14篇)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体会与感悟(14篇)《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体会与感悟(精选14篇)《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体会与感悟篇1这本书读完了很长时间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时间来写这个读书笔记。

等到我开始整理读书笔记的时候,发现很多内容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我读过的书,大多数是这个情况。

很久以前,我立过一个flag,我说每读完一本书一定做一个读书笔记。

现在,我很庆幸我立的这个flag,因为我发现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其实又将书读了一遍,温故而知新,而且,这个过程所花的时间并不多。

我对心理学类的书比较感兴趣,因此,这本《非暴力沟通》也不例外。

书的作者,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了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也就是此书),也因此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

虽然这本书叫《非暴力沟通》,但是,这本书讲的`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套实现幸福人生的生活哲学。

如书中所讲,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

但是留意一下现实中的谈话方式,我们发现,有一些话确实会伤人。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等,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和敌视。

这本书的核心,希望是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加强人与人的联系,既充分表达自己,又能够去理解他人,实现人与人的和平相处。

书中所讲的运用非暴力沟通的例子,都有很好的效果。

我并不怀疑,只是我感觉做到那样并不容易。

Anyway,just do it!《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体会与感悟篇2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现代社会老人倒了路人不敢扶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冷漠、虚伪,其实是我们彼此的行为造成的。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一段新闻,说的是城管的工作人员劝摊贩遵守市场规定,结果双方大打出手,工作人员受伤。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范文2000字左右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范文2000字左右

1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范文2000字左右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范文2000字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由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撰写的,他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当你打开这本书,你就会发现非暴力沟通的魅力。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通过这本书向我们阐述了语言的暴力,在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使用了粗暴的语言、讽刺的语言是暴力,而通过这本书让我们扩大了对语言暴力认知范围,例如评论、说教、命令、指责等都是暴力语言的表现形式,这些没有被我们注意到形式,对人们的伤害远比肉体伤害更加疼痛。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而书中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通过自己和别人的一些实战经历,运用非暴力沟通方式,积极倾听,帮助人们表达需求,疗愈内心深处的伤痛、让爱融入生活,找到内心那个曾经迷失的自我,重新获得对生活、对家人、对工作的热情和活力、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自己和解。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 1、跟人建立友善的关系 2、由衷的给予 3、让爱融入生活 在生活中,有时候人与人之间沟通不畅的原因,往往是我们不会表达。我们爱用道德评价别人,给别人贴标签,仔细想想其实引起我们生气、不满地都是他的行为、而非他本身,可是我们往往忽略这些。 2

例如孩子(低幼儿)在玩耍时不小心打碎了你的贵重物品,作为家长就会生气了,你可能会说孩子你真讨厌(或者淘气)。可是孩子(低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他可能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他心里便会认为妈妈讨厌我,心里也很难受。但如果你对孩子这样说,你把东西弄碎了,妈妈很生气,妈妈担心你受伤,这样一说孩子就明白了是我的行为让妈妈生气,而不是我让妈妈生气,这样孩子和家长会越来越亲密。 我们很多人有时候也不会倾听,也不明白什么是倾听,有时当孩子跟家长讲话,孩子还没有说几句,家长就打断孩子的讲话,将自己的想法和一些人生经验会告诉孩子。一番说教后,有些孩子可能会接受父母的教诲,可是有些孩子则不会。长此以往,孩子慢慢地告诉自己,以后我什么也不想对家人说了,在他们眼里我感受和需求不重要,他们根本不了解我,我要将他们开除。就这样,家长越来不了解自己孩子。倾听是家长摒弃的思维方式,渐渐地,孩子变得跟家人无话可聊,因为作为家长的你从未认真倾听,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的问题,与他感同身受。只有肯定孩子的感受,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拉近彼此距离。这种倾听方式不仅应用于亲子关系、还可应用于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中,这样你们相处起来都很身心愉悦。 有时我们自己的不开心,源于我们自己,我们不得不这样做,我们应该这样做,其实选择不得不、应该这样做的时候,内心有点无可奈何,有点消极在里面。书面作者写到,他自己非常讨厌写临床报告,有一天他就问自己我为什么写临床报告,他想了想可以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他从那刻起就再也没有写临床报告了,想到自己少了无数份临床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2000字
知道许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事实上从初中时期起,我就有了阅读《沟通的艺术》《少有人走
的路》等情商类书籍的经历,但好像这些阅读并没有真正地作用于我
的生活,我一直到现在都还是一个死宅,不擅长和人相处,在这方面
好像知行合一真的很难。我有时候会暗暗想,提高情商可能还是要靠
家庭教育耳濡目染或者天赋异禀,像我这种先天不足的小可怜可能这
辈子就这样了(大雾)。

直到最近我才对情商课们有了更深一点的认识。认识深化的原因
可能有以下③个:

第一,我最近开始工作了,比较有动力提升沟通和与人相处的能
力,也有了更多和人相处的机会;

第二,这段时间我在关注“正念疗法”,正念的一些思路和《非
暴力沟通》的思路有些接近,可以触类旁通;

第三,本自我剖析爱好者年龄增长,对自己的分析更加深入了
(误)。
2

总而言之,在阅读了《非暴力沟通》的第二天早上,我忽然意识
到自己一直都在用很暴力的方式与人相处,也因此可能遇到了许多的
不愉快。这种醍醐灌顶的感觉非常美妙,也正因为这样,我写了这篇
读后感。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01
使用客观的观察,而非暴力的评判
《非暴力沟通》整本书的核心在我看来是呼吁人们关注自己,体
会自己的内心世界,专注于自己的感受与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
是观察,在这里,我学到需要区分观察和评论。要不带评论地观察,
不添加自己的主观印象。

02
体会和表达感受
3

我体会到我缺乏社交能力的核心可能是源于我对情绪及感受的
迟钝。我试着体会自己的情绪,很难;去感受其他人的情绪,也很难。
我经常困扰于无法感同身受其他人的痛苦,又不得不碍于人设做一些
温暖的事——而事实上其他人可以感觉到我内心的无动于衷,因此双
方都感到很别扭。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多倾听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习惯于考虑“人
们期待我怎么做?”我有许多执拗的表现很可能源自我不知道自己内
心的感受,而又习惯性地试图展现某种我认为其他人会期待看到的我。
这一套通常不管用,但我一直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直到看了《非暴
力沟通》这本书加上最近试图学习正念、试图减肥,我才意识到我需
要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和身体的感受。

03
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
我是个非常High Maintenance的人,经常会因为别人没有达到
我的需要或事情发展不顺心而生闷气。但是看了《非暴力沟通》这本
书后,我意识到我并不擅长表达自己的需要,经常寄希望于对方可以
自觉意识到我的需求。这种行为模式确实对我造成了一些困扰,例如
4

我经常会无法表达出自己的偏好,又或者我无法拒绝别人的要求但内
心并不开心。

我在看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后意识到我总是会对某种特定类
型的人产生抵触感。由于我比较支持男女平权和性别平等,我不喜欢
听到有些人说“女生只要快乐的玩就好了,不需要承受生活的压力”
这种话,因为我觉得这些话背后是对女孩子的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
但是我还没有想好要如何应用非暴力沟通来进行这类对话,通常我听
到这种话就会非常抵触,也没有办法再和这些人心平气和地讲话了…
但也许下次我可以了解一下这些人的想法?

04
请求帮助
提出具体、清晰的请求有助于让别人更好地帮助我们。
在观察中夹杂价值判断,难以体会自己的感受,不了解自己的需
要,不擅长请求帮助。这四个缺点我全部具备,而直到现在我也没能
做出太多改善。我只能将这些关键词写在小纸条上贴在工位旁边,寄
希望于看到它的时候可以带给我一点点灵光。无法提出具体的请求来
源于不了解自己的需要,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
5

非暴力沟通的意义和目的
我认为《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启发我最多的并不是“沟通”的能
力,而是我可以关注自己的内心和身体,关注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
的需求和自己对其他人的期待,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
时,我可以关心其他人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感受和需求,从这样的层面
来实现更好的沟通。

直到现在我也还是在做一些书中点明的错误举动,说一些错误的
话,但我对自己可以更好地爱自己,评价自己,关心自己有了一些概
念,我希望这对于我可以更好地进行社会生活有所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小TIPS
少用“我应该”“我不得不”而使用“我选择做”,使用负责任的
语言;

了解做一件事的动机,使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
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

在说话时,不将原因归咎于他人;
6

一个有趣的问题:别人对你做的什么事表达感激,你会欣喜若狂?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上一本书中,Connie老师的“你对什么最有激
情?”)

充分表达感激,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的需要得到
了哪些满足,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回复别人的感激时: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有趣的是,在阅读完《非暴力沟通》后的几天,我突然意识到书
中所提出的思路有些地方似曾相识,于是这周末跑回家拿来了《学会
提问》与《思维的艺术》两本书。我依稀记得这两本书中也强调了价
值判断和客观观察的区别,不知道有没有记错。最近我经常感受到
Connecting Dots的快乐感,仿佛有一根丝线将我的人生来来回回地
穿过,让我可以汲取到很久之前摄入的养分。前几天看小说的时候看
到有关于“讲故事”的相关描写,我立刻快乐地和朋友说“这个作者
估计是看了人类简史!”,那种由于“共通点”带来的,仿佛糖豆dots
碰撞的快乐感真的难以言喻。

我对“非暴力沟通”仍存在的疑问是:如果对方所持的观点/价
值判断与我的不同,我不能认可这种价值判断,我们的沟通也只是闲
7

聊,那么还有继续这个话题的必要吗?还是说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只是
尽力去理解别人呢?我其实不是很想说服别人,因为我觉得这样做没
有必要。也许这并不是一本十全十美的书籍,也许只是我还没有读懂
书中想表达的意思,不过不论怎样,我都从这本书中获得了很有趣的
观点。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