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个人简历

合集下载

卡扎菲之死

卡扎菲之死

卡扎菲之死教育科学学院09新本班周国琴2009704164卡扎菲走了,利比亚解放了,战争应该告落一个阶段了,利比亚也会相对的和平,利比亚的人民也不再日夜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我的心却从未为此而感到为了利比亚人民而喜出望外。

以反人类罪名为由被联合国军队打死的他,一个68岁的老人,他的死会会给利比亚人民带来安定,或许这是他唯一能为利比亚人民做的最后一件事。

也许他想过专权﹔也许他想过像古代的皇帝一样把统治大权的位子世世代代的继承下去﹔也许当反对派扑面而来的时候他错杀了很多平民﹔但当联合国与反对派的军队夹击而来的时候他没有退让,直到战死。

当了解到这一切一切的时候,这个反人类的恶徒,成了我无比敬仰的偶像,他有15000个亿,他可以顺利的逃走,他没逃,为得更多的我想不是自己的权威,而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和自己的人民,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除了一国的尊严。

卡扎菲,曾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现任利比亚革命领导人。

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

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卡扎菲领导这个大约有六百万人口的国家摆脱了贫困,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

卡扎菲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行动常常令人难以捉摸。

这是因为他从小在沙漠里长大,过惯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加之上学时喜欢看乌托邦和无政府主义的书籍,因而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

比如,1988年,他亲自开推土机推倒的黎波里监狱的大墙,放出400名政治犯。

卡扎菲疯狂反美,但对释放在黎巴嫩和菲律宾扣押的西方人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他忧伤时,他不是醉心于文学创作,就是一人到沙漠的帐篷里静思,聆听真主的声音。

他走了,带走了曾经的辉煌,也带走了利比亚人民的财富,利比亚的反动派在筹划着建立自己的政府的同时,也要准备着接受外来人员的支配与宰割。

对此,利比亚人民是喜是忧,我无从得知。

由此我想到了很多,最简单的,就拿现在很多同学对中国共产党的许多负面言语而言,当然这个也是因为作为团支部的干部才能了解到的,很多同学说共产党现在越来越腐败,应该被民主一点的党派给予取代。

卡扎菲

卡扎菲
Saif al-Islam Gaddafi 2
Football player
Al-Saadi al-Gaddafi 3
a former employee of the General National Maritime(海上 的) Transport Company
Hannibal Muammar al-Gaddafi 4
Muhammad al-Gaddafi 1
He is a part of his father‘s inner circle(核心集团), performing public relations and diplo‘matic (老练 的)roles on behalf of his father.
Life style
he opposed luxury, lived a simple life. His life is very simple, only like to drink mineral water and camel milk. He likes living in tents and doesn't like luxurious residence
Female triggerman
He is head of the Libyan Olympic Committee. While he was regarded as a possible successor as ruler of Libya from his father, he is reported to be uninterested in the role.
Al-Mu'tasim-Billah al-Gaddafi 5
a Lieutenant(中尉) Colonel(长 官) in the Libyan Army appointed a military commander in the Libyan Army during the 2011 Libyan civil war

哈米斯 卡扎菲

哈米斯 卡扎菲

哈米斯卡扎菲哈米斯·卡扎菲(Hamas Kadhafi)是利比亚前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于1982年5月28日。

他在父亲的领导下扮演了重要角色,被普遍认为是利比亚政治和军事事务的重要人物之一。

哈米斯·卡扎菲的成长经历与一般家庭的孩子有所不同。

作为利比亚最高领导人的儿子,他享受了特权,包括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和参观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

他在意大利的一所私立学校接受了初中和高中的教育,并于2004年获得国际关系和自由文学双学士学位。

尽管哈米斯在利比亚政府中并未担任官职,但他在利比亚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在家族内部被广泛看作是卡扎菲政权的接班人之一。

在父亲统治期间,他密切关注国内政治,并积极参与利比亚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和国防事务等各个领域。

哈米斯·卡扎菲还成为利比亚非常规战争部队(LRW)的创始人之一。

该部队成立于2012年,旨在抵抗利比亚民族军队(LNA)对卡扎菲家族的压力。

LRW依靠外国承包商提供的装备,包括武器、战斗机器人和无人机。

尽管LRW一直在与LNA军队作战,但他们并没有取得重大胜利。

然而,卡扎菲家族在2011年利比亚内战中遭到了重大挫折。

在阿拉伯之春运动中,反对卡扎菲政权的示威活动迅速升级,形成了武装冲突。

国际社会也加入了干预行动,包括北约的军事行动。

最终,反对派力量夺取了政权,穆阿迈尔·卡扎菲被发现并处决。

哈米斯·卡扎菲在利比亚内战中没有受到逮捕或执行任何法律惩罚,但他在失去父亲后不久就离开了保护下。

他被曼马尔·卡达菲担任领导的民族拯救政府(NSG)接纳,并被指定为NSG国际关系和军事事务部长。

NSG控制着利比亚的首都的的黎波里,哈米斯在该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利比亚国内形势的动荡,保卫政权的斗争继续。

NSG政权面临来自伊斯兰极端分子和其他反对派势力的压力,导致政权内部的不稳定。

哈米斯·卡扎菲的地位也没有例外,他因卷入包括NSG 政权在恐怖主义活动中的指控而受到批评。

卡扎菲与利比亚

卡扎菲与利比亚

卡扎菲与利比亚一、军事政变成功上台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年生于苏尔特的游牧部落家庭。

1961年在班加西利比亚大学攻读历史,1963年入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1965年毕业后在利比亚陆军服役,为少尉军衔。

1966年在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受训。

1969年9月1日,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

1970年至1972年任总理兼国防部长,1977年至1979年任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

1977年起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982年至1983年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

二、革命理想解放念头年轻的卡扎菲是个脑袋里装满了革命和解放念头的理想主义者,他试图在利比亚推行以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民主,实施国有化和私营结合的经济模式。

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按照伊斯兰教教义戒酒戒赌。

对于邻国,他希望大家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他一直倡导在阿拉伯世界建立起一个不分国界的统一国家。

三、热衷激进被骂疯狗执政前30年,他热衷于各种激进活动,被美国总统里根呼作“疯狗”,被小布什打入“支恐”阵营。

他的反美史比萨达姆更丰厚:上台后首先做的就是关美国的军事基地、将美国的石油公司国有化;上世纪80年代,当萨达姆因两伊战争跟美国眉来眼去,卡扎菲与里根却已是兵戈相向。

四、洛克比反西方极致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更是卡扎菲政权反西方的极致,他坚决抵制英美要求其交出洛克比涉案疑犯的要求,一对峙就是十年。

其后,在利比亚强烈要求和英国的斡旋下,2009年8月,苏格兰司法部决定以人道原因释放已经是癌症晚期的洛克比案嫌犯迈格拉希。

五、9·11后利比亚样板9·11事件后,他是第一个要求缉拿拉丹,并向美国表示哀悼的阿拉伯领导人;2003年,他宣布对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随后,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与开发;2006年,利比亚与美国复交。

卡扎菲

卡扎菲

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如果你们要我死,但是 希望铭记,我是为了利比亚伟大解放事业而 现身。西方的民主和人权,在利比亚绝对行 不通!历史会证明我的英明!” 在最后一番演说之后,卡扎菲领袖被叛 军带出,乱枪残忍杀害。
愿上苍保佑伟 大的卡扎菲领 袖的在天之灵
卡扎菲 27岁时就成为了利 比亚军队中军衔最 高的上校,武装部 队总司令,利比亚 国家领袖。
图为目不识丁的贝都因牧人的独子――穆阿迈尔.卡扎菲,
永远的人民“上校” 在崇尚革命和激情的年代,他率领一帮血气方刚的小伙子 推翻了腐朽的伊德里斯王朝,进行了“全民所有”的崭新 改革;
建国初期卡扎菲一次视察,发现很多群 众在家里等死。 他责问,为什么不去看病。 老大爷哈桑说“家里把羊都卖了,还是 看不起病。” 于是卡扎菲叫来卫生部长穆罕穆德 阿 沙夫。 阿沙夫表示“国家刚刚建立,没有钱搞 卫生医疗~需要用钱地方太多。” 卡扎菲训斥说。 “我们的卫生部门,不能只是为了不足 10%的老爷服务,要去乡下,去城乡结合 部。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无偿的服务~如果 你做不到,我就换人做!” 卡扎菲首先把自己的奔驰座驾卖了,换 了一辆二手拉达小轿车。 接下来,卡扎菲表示。“利比亚从此没 有公车~”
卡扎菲的绝唱
法国带领下,北约发动了对 于利比亚的空袭,一切只是为 了利比亚的石油。 在不明真相者蒙蔽下,越来 越多的人相信了虚假宣传。 如利比亚的万人坑,还有因 为网络发帖,被捕失踪的网民 已经被卡扎菲卫队灭口。等等~ 最终半年之后~愤怒的民众 冲入了的黎波里。 卡扎菲领袖坐在自己的帐篷 里面,穿上自己几十年来最好 的一身新衣服,就是昔日的上 校军服。 面对卡扎菲领袖,很多人暂 停下来。 反对派领袖怒吼道“卡扎菲, 你应该下台了!” 卡扎菲则亲切的说。“我的 孩子,我早已经把我的一切, 献给了我的利比亚祖国!

卡扎菲

卡扎菲

卡扎菲的个性还体现在他风格迥异的衣着打扮上
卡扎菲性格放荡不羁,有过许多惊人的举动。 比如他曾经亲自开推土机推倒黎波里监狱的大墙, 放出400名政治犯。还有他曾用头巾蒙着脸去医院 找一位医生,谎称自己的父亲病了,请医生去家里 医治。然而那位医生赶着下班,只给他开了两片阿 司匹林敷衍了事。后来这位渎职的医生被卡扎菲驱 逐出境。 卡扎菲是一个反美主义者,但他对释放在黎巴 嫩和菲律宾扣押的西方人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被腐败吹到的胡杨树
• 卡扎菲被认为是生活简朴的领导人的代表, 他也一直声称自己痛恨权贵。可英国媒体 报道称,通过各国对卡扎菲家族资产的查 封才了解到其掌握着无法估量的惊人财富。 仅美国查封的卡扎菲家族资产就到达300亿 美元,加拿大24亿美元、奥地利17亿、英 国10亿。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这些资 产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谁也无法准确 知道卡扎菲家族在世界各处拥有的资产情 况。
专爱“微服私访”
• 卡扎菲经常微服私访、亲自检查政府官员 工作。有时他穿上阿拉伯长袍,来到城里 察看人们行为是否端正。所到之处,与老 百姓同吃同住。1971年,他到一些政府机 关突访,发现许多机关职员在办公室里喝 咖啡聊天,引起他的极大不满。为了使他 们把精力都能集中到工作上,第二天就派 军用卡车开进政府办公大楼,拉走了办公 室里的大部分家具。
大儿子穆罕默德刚刚 完成利物浦大学工程 管理博士学业。
利比亚国家足球队队员,夫原来是个 画家。
卡扎菲唯一的女儿阿伊萨,是利比亚著名的美 女,外形酷似德国名模克劳迪娅•希弗,因此人称 “利比亚的希弗”。她是萨达姆律师团的成员之 一。
• 卡扎菲善于演说,他讲话从不用讲稿,口 若悬河,慷慨激昂,不时挥舞着双手,显 示出勇气和力量。 2009年9月23日,首次 在联合国亮相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 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 .

解读卡扎菲

解读卡扎菲

解读卡扎菲卡扎菲,前任利比亚实际最高领导者,1969年9月1日,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亲西方的伊德里斯王朝,并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执政长达42年。

2011年2月初,受到埃及、突尼斯革命的影响,利比亚内战爆发。

10月20日,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被捕后因伤重死亡。

卡扎菲独掌大权40多年,在西方国家领导人眼中,其行为怪异,难以琢磨,不受约束,不时语出惊人。

人的行为是由心理支配的,卡扎菲的特立独行,举止无常,其实是他内心的反映, 是他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的表露。

“奇装异服”的行为及其反映出的个性卡扎菲的衣着风格独特,他可谓是一个“时尚潮男”。

平时,他喜欢穿传统的阿拉伯大袍,夏天穿白色长袍,这种长袍宽大透风,穿起来非常舒服。

冬天,他有时戴上用呢子缝制的带有风帽的金色斗篷,起到御寒挡风的作用。

有时,他穿着红绸衬衫和蜥蜴皮的拖鞋会见客人,显示出十足的现代派。

而出席正式场合的衣饰则相当考究,有时他穿着穗带的白色海军装,并佩戴几排奖章,显得威风凛凛;有时穿着一套别致的国家元首服,显得庄重大方;有时穿着装有复杂拉锁和纽扣的跳伞服,显得轻松浪漫。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就产生了反应,一般来说,洪亮的声音、鲜艳的色彩、突出的标志等都会引起人为的注意,使人们清晰地感觉到这些事物。

卡扎菲曾自豪地说:“无论我穿何种服装,都会流行开来。

”这恰恰显示出他极欲吸引别人对他的关注。

一般来讲,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总是希望在他人心目中形成“自我”。

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

而支配人们行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把人类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产生次序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生理需要,它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

第二层,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

第三层,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卡扎菲

卡扎菲

卡扎菲最终能否化解危机、继续领导国家, 卡扎菲最终能否化解危机、继续领导国家,人们还 将拭目以待。 将拭目以待。但回看其充满 传奇色彩的几十载春 秋 ,却多少让人心生感 慨。作为一个具有传 奇色彩的 人物 ,卡扎菲的行 动常常令 人感到难以捉 有些“ 摸,甚至 有些“古 怪”。也 许正因如 此,40多 多 年来他始终 是媒体关 注的焦 点人物。 点人物。

个人风格
风格独特脾气古怪 微服私访胆大过人
帐篷里出生的贝都因人 27岁通讯排长成功发动政变 27岁通讯排长成功发动政变 讲话从不用稿常爆雷人话语 开推土机撞开监狱释放政治犯 和萨达姆两人并称“革命双雄” 和萨达姆两人并称“革命双雄” 美女保镖卫队闻名世界 帐篷办公不抽烟不喝酒
奥马尔·穆阿迈尔 卡扎 奥马尔 穆阿迈尔·卡扎 穆阿迈尔 曾领导“ 菲,曾领导“自由军官组 推翻伊德里斯王朝, 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 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现任利比亚总理兼国防部长, 现任利比亚总理兼国防部长, 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 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书。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 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 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和反对 者,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 事实: 事实:卡扎菲领导这个大约 有六百万人口的国家摆脱了 贫困, 贫困,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 家。
利比亚 卡扎菲
奥马尔·穆阿迈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卡扎菲 奥马尔 穆阿迈尔·卡扎菲 穆阿迈尔
亦作:欧麦尔·穆阿迈尔·卡扎菲(阿拉伯 语 ‫: ا ا‬ 罗马语:Mu'ammar alQadhāfī,英语:Omar Mouammer al Gaddafi),
为了帮助保护您的隐私,PowerPoint 禁止自动下载此外部图片。若要下载并显示此图片,请单击消息栏中的 “选项”,然后单击 “启用外部内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扎菲个人简历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06.07—2011.10.20),利比亚
政治家、军事家、政治理论家。逊尼派穆斯林,利比亚革命警卫队
上校,利比亚九月革命的精神领袖,前任利比亚最高领导人。

1969年9月1日,他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
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
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1970—1972年,任革命指挥委
员会主席兼国防部长,后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
众国。1982年至1983年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卡扎菲还是利比亚
作协的名誉主席,2001年6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卡扎菲小
说选》中文版问世。

2008年9月,在地中海港口城市班加西,200多位顶着王冠或手
握黄金权杖的非洲国王、酋长们将“万王之王”的头衔授予了利比
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愤怒日”大规模示威抗议,要
求政府下台。3月19日起,英国、法国、美国等多国军队发动对利
比亚的空袭。卡扎菲号召其支持者抗击反对派武装和北约。卡扎菲
在电话中警告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如果自己丢掉政权,恐怖集团将
在中东崛起并必将攻击欧洲。8月22日利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的黎
波里,宣称夺取控制权;卡扎菲政权正式倒台。10月20日,执政当
局占领卡扎菲残余的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
西姆死于枪杀。执政当局武装将两人遗体送至米苏拉塔一处肉类冷
藏库中向市民展览了4天后秘密下葬。卡扎菲身亡后,利比亚分崩
离析。

早年经历
1942年,卡扎菲出生在利比亚沙漠中部,苏尔特以南50英里的
阿布哈迪。卡扎菲的家庭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游牧部族家庭,全家
都靠出租骆驼维持生计。1951年,利比亚获得独立时,卡扎菲在苏
尔特一所小学读书。1956年,卡扎菲在利比亚中南部塞卜哈读中学。
之后卡扎菲到利比亚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读书。1961年,在班加西
利比亚大学攻读历史,后在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

1963年,卡扎菲放弃了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大学历史专业,加入
保卫国王的精锐部队——昔兰尼加卫队,进入利比亚皇家军事学院
学习。1965年,在利比亚陆军服役。1966年,他获得了去英国桑德
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培训的机会。

非洲雄狮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九月革
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出任革命
指导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

1970到1972年,卡扎菲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国防部长。
1977年,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成为“革命导师与领导弟兄”,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
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979年3月,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只保留“革命导师和兄弟领
袖”称号。

1982年至1983年,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
20世纪80年代初,卡扎菲向苏联采购军事装备。20世纪90年
代,开始逐步修复与美国关系。21世纪初,利比亚在卡扎菲领导下
与西方关系改善。

2000年,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在多哥首都洛美召开,卡扎菲
率领代表团参加。

2009年9月23日,首次在联合国亮相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
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

日落西山
2011年2月16日,利比亚爆发大规模示威抗议,民众要求从
1969年就已经上台统治长达42年的革命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
上校下台和进行民主变革。

3月19日起,英国、法国、美国等多国军队发动对利比亚的空
袭。卡扎菲多次发表讲话,号召其支持者抗击反对派武装和北约。
卡扎菲在电话中警告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如果自己丢掉政权,恐怖
集团将在中东崛起并必将攻击欧洲。

2011年8月22日利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称夺取控
制权统治利比亚。卡扎菲在的黎波里被攻占后逃亡至家乡苏尔特,
不停变换藏身之处。卡扎菲前卫队队长曼苏尔·达奥说,卡扎菲和
他的儿子穆塔西姆以及20多名亲信在绝望的逃亡之旅中几乎与世隔
绝,躲在没有电视、电话甚至没有电的废弃房子中,用蜡烛照明。
卡扎菲用看书、做笔记或者在一个炭炉上煮茶来打发时间。“他不
指挥战斗,都是他儿子指挥。他没做任何部署,也没想过任何计
划。”

“卡扎菲也曾感到压力,因为他的朋友抛弃了他,包括意大利贝
卢斯科尼、法国总统萨科齐、土耳其埃尔多安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
等。这使他感到失望,因为他曾认为他们是很亲近的朋友。”

铁腕统治一个600万人口国家的卡扎菲在最后阶段“紧张、愤怒,
有时候会暴怒,大部分时间处于悲伤和生气状态。即使后来我们告
诉他的黎波里已经被占领,他仍然相信利比亚人民还爱着他”。

由于战火纷飞,苏尔特遭到破坏,断电断水,食品稀缺,卡扎菲
变得很失望和不安。此间,穆塔西姆一直领导着苏尔特的战斗,赛
义夫根本没来这里。在苏尔特,卡扎菲的忠诚战士都由穆塔西姆指
挥,他们最初有350人,后来很多人逃跑了,只剩下150人左右。

在被反对派包围的时候,其它人曾经多次劝卡扎菲投降或者离开
利比亚,但卡扎菲和他的儿子穆塔西姆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这两个选
项。在苏尔特,卡扎菲和他的亲信差不多每4天就变换藏身之地,
他们主要躲在被当地逃亡居民遗弃的房子里。
卡扎菲被俘之日,卡扎菲及其亲信正打算乘车逃出苏尔特,但车
队遭到北约轰炸,卡扎菲受伤被俘。

卡扎菲死前据信已立下遗嘱,要求穿“死时穿的衣服”,按照伊
斯兰教习俗葬在家乡苏尔特的家族墓中。卡扎菲在遗嘱中还要求善
待他的家人,呼吁利比亚人民维护自己的“身份、历史和成就,以
及祖辈和英雄们的荣耀”,“今天、现在和将来都要继续与任何外
国侵略者斗争到底”。他还表示,自己为了“荣誉和责任”,拒绝
了“许多建议”,选择了继续“抵抗外国侵略者”。

殒命沙场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武装称在苏尔
特已经俘获了卡扎菲。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的一个废弃下水管道
中被捕,惨遭虐待后,头部和腹部遭到致命连环枪击身亡。

卡扎菲重伤身亡后,其遗体没有按照伊斯兰惯例马上被下葬,而
是与其接班人穆塔西姆的遗体一起,被放在一处肉类冷藏库中向市
民展览。

当地时间2011年10月25日清晨,利比亚执政当局“全国过渡
委员会”(以下简称“过渡委”)已将该国前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
尔·卡扎菲的遗体埋葬在利比亚境内一处秘密地点。其儿子穆塔西
姆及卡扎菲一名亲信也被埋葬。为了避免其墓地成为一处“圣地”
或者遭到蓄意破坏,决定将卡扎菲秘密埋葬在沙漠深处,下葬处不
会有墓碑等标识,葬礼只有一些部落酋长和宗教人士参加。报道指,
葬礼共只有4名“目击者”,他们都向《古兰经》发誓永不泄漏墓
地的位置。

据埃及媒体报道,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在医院里看到了卡扎菲被
杀的电视新闻和画面,极为伤心和悲痛,于是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
很快就昏厥过去了。报道引用医院消息灵通人士的话说,“穆巴拉
克昏厥过去后,如果不是大夫采取措施及时,并给他吃了镇静药,
穆巴拉克的心脏就会停止跳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