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及民俗风情

合集下载

【六年级】青海玉树,加油!

【六年级】青海玉树,加油!

【六年级】青海玉树,加油! 青海玉树,是我国青藏高原东缘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旅游胜地,也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区。

自2001年被国家列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经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果。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极大地加强了玉树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的穿越,为玉树县带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自青藏铁路开通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的到来,已经带动了玉树旅游产业的繁荣。玉树雪山、玉树世界地质公园、玉树郎杂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玉树巴旺朝(葫芦沟)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了玉树的自然风光和文化传统。

但是,青海省玉树自治州也面临着发展上的挑战。青海玉树位于高原之上,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加之灌区乏水,玉树县县域内生产生活用水严重不足,进一步加大了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玉树地震已经过去十年,灾区人民已经结下深厚的根,为重建灾区提供了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重建灾区的工作还没有结束。灾后重建卫生服务能力、环境治理、唐古拉山旅游开发,特别是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青海玉树的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政府、企业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必须把民生优先、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发展放在优先地位,尽快推进玉树灾后重建工作和发展建设事业,让玉树早日恢复往日的繁荣和美丽。

在发展的同时,还必须保护好玉树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发展的生态保护屏障,保障玉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传统,让青海玉树成为生态文明的典范地。

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一分子,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携手共同努力,为青海玉树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让我们共同祝愿青海玉树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强大!

青海玉树导游词范文3篇

青海玉树导游词范文3篇

青海玉树导游词范文3篇玉树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最东部,境内平均海拔米,气候寒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县。

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青海玉树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青海玉树导游词范文1:玉树州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面积万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人口中近97%是藏族,占全省藏簇人口的近1/4,是省内藏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州境地内山河壮丽,巍峨的东屏障于西部,唐古拉山绵延于境南。

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2000余座,平均海拔4000~5000米。

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天此。

据众多古文化遗存和文献记载,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约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的活动,主要为西羌地。

隋朝为苏毗和多弥国一部分,唐时为叶蕃所属,草原辽阔,牧草肥美,是青海省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加上它处于青海北部和西藏、四川之间重要的效能位置,为三省(区)商业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自治州首府驻玉树县结古镇少数民族以藏族为主,人口万,占全州人口的95%,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

玉树是一片天然美丽富饶的草原,而更使人难以忘怀的是玉树摹上雄壮有力、粗犷豪放的歌舞盛况,人称玉树草原是"歌舞的海洋"、"歌舞的家乡"。

青海广大藏区被称为"安多"地区,而玉树地区长期同川西区,西藏昌都地区联系密切,称为"康"区,连同这一带的藏胞,统称"康巴"地区。

玉树地区歌舞的兴起,年代十分久远。

结古寺一世喜那活佛有着非凡的艺术天赋,他独创的一百多种"多顶求卓",奠定了玉树成为歌舞之乡的基础。

加上玉树毗邻藏、川、滇的地域优势,不断吸收这些地区藏族歌舞的优秀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艺术创作,日积月累,歌舞为成为玉树人生活中的一大精神需要。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

康巴人歌舞在青海民间歌舞中独树一帜,别具风采,有着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介绍我的家乡玉树作文

介绍我的家乡玉树作文

介绍我的家乡玉树作文在青藏高原的腹地,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那就是我的家乡玉树。

玉树,这两个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名。

但对于我来说,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片草原,都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说起玉树,最先让人想到的一定是那壮丽的自然风光。

这里有连绵起伏的雪山,山顶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神秘的光芒,仿佛是天神洒下的银屑。

雪山下是广袤无垠的草原,每当夏季来临,草原就像是被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色绒毯,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其中,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好似在向人们诉说着草原的故事。

草原上还有成群的牛羊,它们悠闲地吃着草,时而抬头看看天空,时而低头相互嬉戏,那场景别提有多惬意了。

在玉树,还有一条流淌着千年历史的河流——通天河。

通天河的水奔腾不息,气势磅礴。

站在河边,听着那汹涌的涛声,你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会来到通天河畔玩耍。

我们会捡一些扁平的石头,比赛谁能把石头扔得更远,让它在水面上跳跃更多次。

有时候,我们还会在河边抓鱼。

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我们悄悄地靠近,然后猛地伸手去抓,可惜大多数时候都抓了个空,但那种快乐却是实实在在的。

玉树的秋天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秋天的玉树,树叶渐渐变黄,整个山林仿佛被染成了金黄色。

秋风吹过,树叶纷纷飘落,像是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走在林间的小路上,脚下是厚厚的落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秋天的乐章。

山上的野果也都成熟了,有红彤彤的山楂,有紫莹莹的葡萄,还有那酸甜可口的野草莓。

我们总会结伴上山,一边采摘野果,一边欣赏着秋日的美景。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玉树的民俗文化也十分独特。

玉树的藏族同胞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每当有节日或者喜庆的日子,大家就会穿上华丽的藏族服饰,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那欢快的舞步,悠扬的歌声,让人忍不住也想加入其中。

还有那精美的藏族手工艺品,比如唐卡、藏毯,每一件都凝聚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玉树——藏域秘境

玉树——藏域秘境

玉树——藏域秘境作者:梦竹来源:《旅游纵览》2019年第07期①青海玉树震后重建的新城玉树,全称玉树藏族自治州,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遗址”,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地区,是青海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中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主体民族比例最高、生态位置最重要的一个自治州。

②小型转经筒翻阅玉树的历史得知,从古代的西羌之地到魏晋南北朝时的苏毗王国,从隋的“女国”到唐、宋的吐蕃属地,再到明清由中央直接管辖,玉树的文化发展既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

从唐蕃古道走来的玉树,让我们依稀看见了入藏的文成公主留在玉树那段时日的青春芳华,看到勒巴沟里拜佛冥思的文成公主,是怎样用个人的幸福换来汉藏百姓的安居乐业,又是怎样站在高高的宫墙上思念远方的故土……文成公主的嫁妆十分丰厚,陪嫁有十二岁释迦佛等身像;识别善恶的日月宝镜,各类珍宝及金玉饰物;金玉书橱,360卷佛教经典, 300种卜筮经典,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种治病药方,4种医学论著,5种诊断法,6种医疗器械,此外还带去了大量农作物的种子。

这些资金与物资为促进吐蕃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博学多才的文成公主对吐蕃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使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得到大唐的滋养。

难怪晚唐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叹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③唐蕃古道④文成公主廟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也成为传诵千古的佳话,而汉文化对吐蕃的影响也绵延至今,从勒巴沟的摩崖石刻,到文成公主庙,都可以发现文成公主的痕迹。

玉树州首府为结古镇,“结古”藏语是“货物集散地”,唐蕃古道也以此而成。

青海省的果洛地区是格萨尔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结古镇的格萨尔广场,是当地人的精神家园。

广场中心是英姿飒爽的格萨尔王黄铜雕像,高21米,想要全方位观察,必须仰视。

玉树州民族团结调研报告

玉树州民族团结调研报告

玉树州民族团结调研报告玉树州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自治州。

该地区多山,气候寒冷,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树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涵盖了藏、回、汉、土、蒙古等多个民族。

在这个地区,民族团结是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

为了深入了解玉树州的民族团结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民族团结的现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玉树州各族群众之间的关系较为和谐稳定。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频繁,彼此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和社会联系。

各民族的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民族团结得以有效维护和发展。

二、民族团结的原因1.历史传统:玉树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民族共存的传统。

各个民族在共同的历史背景下,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了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文化氛围。

2.地理环境:玉树州地处青藏高原,地形复杂多样,生态环境独特保护,资源丰富。

各民族在共同的自然环境下,相互依存,共同维护着这片土地。

通过共同的生产劳动和自然灾害的应对,产生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3.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地方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保障,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支持。

三、民族团结面临的挑战尽管玉树州的民族团结状况较好,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文化冲突: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冲突和矛盾。

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需要通过多方面的交流和理解,加强合作,化解冲突。

2.教育落后:部分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一些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

需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民族的子女都能够平等接受教育。

3.社会融合:由于玉树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融合也存在一定困难。

需要加强多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走进青海玉树高原

走进青海玉树高原

走进青海玉树高原作者:张佳禾来源:《课堂内外(小学版)》2014年第01期我七个月大的时候,妈妈第一次带我去了青海。

青海玉树是妈妈最喜欢的地方,她说那是她的第二故乡。

妈妈还写了一本关于玉树的书,编辑了一套介绍玉树的光盘。

受妈妈的影响,后来我几乎每年都去一次青海。

今年,我们又组织了“Everkid儿童户外青海玉树高原体验营”。

这次有好几个城市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去玉树,一定会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一到玉树机场,就看到布才哇叔叔手捧哈达在那里等我们了。

藏族人见面喜欢献哈达,到寺庙去也要献哈达,这是一种礼节,我们也很喜欢哈达戴在脖子上的感觉。

这次到玉树,本来想进到勒巴沟里面看看,可是因为下雨塌方,我们只好改变路线,往海拔很高的隆宝滩走。

我曾经去过那里,那里是黑颈鹤的故乡,我还在海拔4250米的草原上和小牦牛玩。

这一次,我们几个小朋友在经过海拔4600米的红土山垭口停留了好长时间,同行的教练怕我们有高原反应不想让我们在那里再待了,可是看到我们开心的样子他又放心了。

晨晨姐姐是福建人,她在南方还从没有见过雪呢,这次可是见到了高原的雪花,别提多高兴了。

教练看我们都没有高原反应,就开始教我们徒步下山的正确方法,还带着我们观察山上的蘑菇呢!这次当然不会错过去隆宝滩的机会。

我们都是爱画画的小孩,在隆宝滩写生,从中午一直画到下午,回到玉树结古镇的嘉纳玛尼堆,还意犹未尽地又画了很久。

这次我们的绘画可是名副其实的高原作品了。

我们在路上的时候,最喜欢的一个游戏是:数旱獭。

旱獭在当地叫“哈喇”,也叫“雪猪”,还有一种叫法叫“土拨鼠”,这个叫法当地的藏族人却不怎么用。

旱獭肥肥胖胖的,憨态可掬的样子特别惹人喜爱。

可惜它会破坏草原,它在草原上可以掏很长很长的洞,那样草长得就不好了。

马跑在上面,或者牦牛走在上面,都很容易踩到那些洞,把脚给崴了。

虽然旱獭在这里并不受欢迎,但我们还是喜欢它那胖嘟嘟的憨样儿。

玉树藏族人主要吃糌粑、喝酥油茶,还有风干的生牦牛肉。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研究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研究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研究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区域之一。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玉树州的生态保护与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玉树州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可以从玉树州的自然特点和资源状况入手。

玉树州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

其中,玉树的湖泊、森林、草原、高山等自然景观备受瞩目。

保护这些自然资源,维护玉树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护湖泊的水质,保育森林和草原的植被,防止过度放牧和滥砍滥伐。

其次,我认为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于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也至关重要。

玉树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有藏族、汉族等民族。

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对于环境的看法和使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因此,政府在实施保护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尽量与当地居民合作,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

在经济发展方面,玉树州的主要经济活动是畜牧业、农业和旅游业。

这些经济活动均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畜牧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但过度放牧却会导致草原退化和土地沙漠化。

因此,对于牧民的畜牧行为进行监管和管理,制定合理的放牧区域和数量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农业发展要保持合理的耕地面积和施肥量,避免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减少土地污染和水源污染。

最后,旅游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旅游项目的规划和管理,避免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当地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提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性。

此外,关注本地社区的教育和环境意识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

可以设置一些环境教育课程或者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引导居民从小事做起,例如垃圾分类、减少能源消耗、节约用水等。

最后,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还有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玉树旅游发展现状

玉树旅游发展现状

玉树旅游发展现状玉树,位于青海省西南部,是一座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民俗风情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玉树的旅游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首先,玉树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玉树地处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雪山、湖泊、草原等,景色美不胜收。

其中,玉树的雪山是独具特色的,每年夏天,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玉树欣赏壮丽的雪山景色。

同时,玉树的湖泊也是一大亮点,如玉树湖、日月湖等,水清澈见底,景色优美,深受游客喜爱。

此外,玉树还拥有广袤的草原,游客可以在草原上骑马、野餐、放风筝,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其次,玉树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很多文化爱好者。

玉树是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居住着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游客可以参观藏族村落,了解藏族的宗教信仰、婚嫁习俗等,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情。

此外,玉树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活动,如藏族的“朵青节”、“阳春白雪节”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

再次,玉树的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近年来,玉树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了许多高品质的旅游设施。

比如,修建了高速公路和新的交通枢纽,方便游客进入玉树;新建了高档酒店和度假村,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同时,还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和修缮了一些传统村落和景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建筑和风景,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然而,玉树的旅游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玉树属于高原地区,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因此旅游季节较短,只有夏季。

这就需要玉树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增加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在其他季节也来玉树旅游。

其次,玉树的旅游宣传力度相对较小,知名度不高,这就需要加大对玉树旅游的宣传力度,提高玉树的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总的来说,玉树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是其最大的优势。

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力度的增强,相信玉树的旅游业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同时,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和保护,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原始状态,也是玉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及民俗风情
元亨教育
玉树,因2010年4月14日发生的7.1级地震引发社会关注
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语意为“遗址”,是青海省第
一个、全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下辖玉树市 及5个县。
玉树州成立于1951年12月,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 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海拔最高、人 均占有面积最大、生态位置最重要的一个自
治州。
玉树州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覆盖自治州全境,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 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之美誉。
玉树,占青海省面积37.2%,人口97%为藏族
玉树州面积26.7万公里,占全省总面积37.2%。 玉树州人口26.01万,其中近97%是藏族,占全省藏簇人口的近1/4,是省内藏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
汉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苗族、布依族、壮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3%。
玉树,高原高寒气候,无四季之分,自然灾害多
玉树属典型的高原高寒气候 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冷季长达7~8个月,暖季只有4~5个月。年均温2.9℃,1月均温-
7.5℃,7 月均温12.5℃。
年降水量487毫米 空气含氧量要比海平面空气含氧量低1/3─1/2 灾害性天气多,大雪、早霜、低温、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严重制约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玉树,藏族聚居的全民信教区,寺庙颇多
藏传佛教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中原通往西藏的唐蕃古道上,寺院颇多。
受历史进程、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心理素质、语言风格、审美观点、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等方面都有着与其 它藏区不同的特点。 现州境内有各类藏传佛教寺院192座(约占青海省藏传佛教寺院总数的29。23%),除两派合住寺13座和2座派系不明 寺外,177座寺院中,萨迦派寺院22座,格鲁派寺院23座,宁玛派寺院31座,噶举派寺院101座。
玉树“康巴文化艺术节”,每年7、8月份游客会慕名而来
7、8月份,以大型歌舞表演、赛马和物资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康巴艺术节开幕 会场周围搭满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帐篷 吸引着来自青、藏、川、滇、甘等省(区)的藏族群众和国内游客 还有美、英、法、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和游客
首府玉树市结古镇是历史上唐蕃古道的重镇,也是青海、四 川、西藏交界处的民间贸易集散地。
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
等国的必经之路。它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3千余公里。整个古道
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
玉树,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
文成公主庙:从结古镇溯巴塘河南行约20公里,便进入一条奇峰突起危崖高耸的山谷,谷内有溪水流出,
人们叫贝纳沟(也叫柏沟、勒巴沟)。沟内苍翠秀丽,幽深莫测。沟口便有一座褐红色、精巧玲珑、幽静雅致、规模 不大的寺院,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古迹“大日如来佛雕像”和它的庙,俗称“文成公主庙”。
玉树,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
勒巴沟:藏语意为“美丽沟”。这里自然风光神奇迷人,沟口是历史文化古迹文成公主庙,沟内有十多处岩画,
勒巴沟岩画主要以佛像、菩萨、香客、瑞兽等为主
玉树,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
新寨玛尼堆:建于公元1715年,奠基人为结古寺的一世嘉那活佛宗求帕文,所以也称为“嘉那玛尼堆”。玛
尼堆藏语称“多崩”,意为“10万经石”。新寨玛尼堆南部是新寨寺,其它各个方向均用玛尼石做城墙,围墙
高处挂有经幡。
玉树,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
通天河:沱沱河与当曲在沱沱河大桥下游60公里囊极巴陇地区汇合后称为通天河,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各拉
丹冬,通天河是长江流经玉树州的名字,全长800公里,穿行于唐古拉山脉和昆仑山脉的宽谷之中。
玉树,从灾难中站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