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有机农业发展与产业化前景

有机农业发展与产业化前景一、前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健康和环境的意识的提高,有机农业越来越受到关注,有机农业产业化也逐渐成为趋势。
本文将从有机农业基本概念、现状及发展趋势、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有机农业基本概念有机农业是一种以自然生态为基础,运用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改善自然环境,通过有机施肥、有机防治和有机种植等方式,实现高质量、高效益、有机出产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不使用有害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品,采用有机肥料、微生物制剂、草本调剂剂等有机肥、农药、生长调节剂以及微生物制剂等生物技术手段,借鉴自然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关系,相对稳定地生产农作物和畜禽产品。
这样,既能保障食品的健康安全,又能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三、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有机农业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政策的支持及人民对绿色有机农业理念的不断提升,我国有机农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有机农业示范区、有机农产品基地、有机农业生产企业等。
据统计,我国有机农业产品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其中以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小麦等主粮作物为主,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与此同时,有机肥的使用量也在逐年提高。
未来,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首先,绿色有机农业符合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其次,有机农业也是适合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因为未来受到的资源限制和环境问题将会更加显著,自然资源会更加珍贵。
有机农业作为一份“绿色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还能够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前景目前,有机农业的产业化程度还较低,但是随着我国对有机农业的支持,有机农业产业化正成为趋势。
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农业品种的优化生产和市场推广。
我国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的出台,有机农业标准的改进和统一,有机农业成本的降低等都将促进有机农业品种的生产和市场推广。
水产养殖及发展前景

海洋世纪
水 产 养 殖技术
海水网箱养殖:是在海水中设置以竹、木、合成纤维、
金属等材料装制成的一定形状的箱体,将鱼等放入其内,投饵 养殖的方式。这种养殖方式灵活、简便,不占土地,并借助自 然海水的流动和潮位的涨落而达到甚好的水质条件,节约了动 力,增加了鱼体容存量,是一种较好的集约化养殖方式。
选择网箱养殖的海区,既要考虑其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养 殖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需要,又要符合养殖方式的特殊要求,应 选择风浪较小、潮流畅通、地势平坦、水质无污染的内湾或岛 礁环抱,避风较好的浅海。且苗种饵料来源广、交通方便,社 会治安条件好等。要特别考虑的几点:
海洋世纪
水产养殖发展前景
经济水产现状及展望
水产养殖业与有机农业一样, 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之一。1970年以 来年增加幅度为9%,水产捕捞量的年增加率为 1.3%。 但与有机农业相比,无论在产量和种类方面,水产品 的开发远远落后于其它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据统计, 2003年全球有机水产品仅为20000吨,仅占全球水产 养殖总量的0.04%。 其中我国有机水产品(包括紫菜)为10000吨左右, 仅占我国水产养殖总量的0.03%,其余的有机水产品主 要产自欧洲。详细的水产品种类、产地、销售趋向及 全球分布如图1和表1所示。总的说来,有机水产品的 发展趋势看好,预计今后几年中全球有机水产品的年 增长率将达20%左右。
水产学院 水产养殖营养班 秦一菁 1420314033
海洋世纪
水产养殖
• 水产养殖及发展前景
海洋世纪
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养殖发展前景
世界水产养殖学会和中国水产学会说明中国市场 潜力巨大。从国际市场看,世界水产品产量主要来自 天然捕捞,在当前全球渔业资源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 捕捞产量不可能有大的增加,国际水产品市场的供求 矛盾将为中国以及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客观需求。 据了解,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中国内陆可养水 面为2734万公顷,目前仅开发利用536万公顷,只占 可养面积的19.6%。中国海水可养面积438万公顷, 目前仅开发利用129万公顷,只占可养面积的29.5%。 随着养殖技术和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养面积 还可以扩大。另外,中国还有大量宜渔稻田,稻田养 鱼也有很大发展余地。
宁波市水产养殖现状及绿色发展对策

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企业和养 殖户的绿色发 展意识
具体措施
调整养殖品种与结构
01
02
03
04
推广环保技术与设施
推广环保型养殖技术,提高养殖 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如污水处理 设施、废气处理设施等
A
B
C
D
推广环保型养殖设施,如循环水 养殖系统、生物过滤系统等
加强环保监管,确保环保设施正 常运行,防止污染事故发生
宁波市水产养殖现状 及绿色发展对策
宁波市水产养殖现 状
具体措施
结论与展望
绿色发展对策 预期成果与影响
宁波市水产养殖现状
养殖规模及分布
A
B
养殖规模:宁波市水产养 殖规模较大,养殖品种丰
富,养殖技术先进。
分布情况:宁波市水产养 殖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如象山县、宁海县、奉化
区等地。
C
养殖品种:宁波市水产养 殖品种主要包括鱼类、虾 类、贝类等,其中鱼类养 殖品种主要有大黄鱼、小 黄鱼、带鱼等,虾类养殖 品种主要有对虾、南美白 对虾、斑节对虾等,贝类 养殖品种主要有护生态平衡
节约资源:提高养 殖效率,降低资源 消耗
04
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现绿色养殖,提 高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养 殖效益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降低养 殖风险
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 入
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 发展
02
养殖废弃物处理:养殖废弃物如残饵、粪便等 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03
养殖病害:养殖过程中,病害的发生对养殖效 益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04
渔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渔业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徐时政(蓬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山东 蓬莱 265600)[摘 要]在最近几年的渔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由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发生了转变,过去渔业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也已转变成了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
但是,在渔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渔业的执法与管理、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
文章结合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国内渔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渔业未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渔业经济;发展对策[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7 03 0551 我国渔业经济面临的问题1 1 结构单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1],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为海洋捕捞作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因此带来了人类海洋捕捞能力的大大提升,同时也导致了因捕捞过度而出现的资源匮乏问题。
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急剧衰退,生态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加上油价高价位运行,渔民出海积极性受到影响,部分渔船停港歇作,部分渔民将渔船出售,还有一部分中国渔民不得不到深海领域开展捕鱼活动,由此引发了大量的中国渔船被他国扣留的事件。
同时,因为人们的盲目跟风,大量投入资金生产,导致大量的渔业资源积压在市场上,造成严重的浪费。
目前国内渔业养殖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具有严重的单调性。
在20世纪末,我国出现贝藻类的养殖范围在10年里变为过去的5倍,但是鱼虾的养殖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
即使国家对其实施宏观调控也没有明显的效果,渔业养殖的趋势依然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使得目前渔业养殖的品种依然呈现严重的单一结构。
1 2 深加工发展滞后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之中,渔业资源的用途就是作为食物,并且,现在其在我国的主要用途依然是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
这就导致了我国渔业资源的利用率的极度低下。
相关的资料统计显示,在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中,作为捕捞和养殖的第一产业的产值大约占54%,作为渔产品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占32%,而第三产业才占14%。
我国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现状与技术应用

乡村科技·畜牧兽医XIANGCUN KEJI 2021年12月(下)65我国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现状与技术应用邓星星(永州市冷水滩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永州425100)[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水产养殖模式,密集度较高,残留大量的食物残渣和鱼类粪便等。
如果不及时清理,经过腐化、分解和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杂质、亚硝酸盐等,会严重污染水源,使水质变坏,无法满足内部动植物生长的养分需求。
亚硝酸盐一旦吸入到鱼虾体内,会阻碍他们正常呼吸,长期缺氧,又增加了鱼类的死亡率。
因此,水产养殖户要重视水源质量,引进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选用绿色技术提升实际产量。
笔者就目前养殖中的尾水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图分类号]S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36-65-30引言养殖业的实际应用技术,要根据养殖品种的生长需求而选择。
从现状来看,多选择池塘、滩涂等地点进行养殖,有时也会通过网箱和浮绳围网来养殖水产。
随着技术的发展,养殖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堤坝围养和柱桩围养是最近推出的新型养殖模式。
随着新型技术的应用,水产的成活率和出产率提高了。
但由于水内生物过于密集,水体极易受到污染,影响水产生物的正常生长。
如果不及时改善水体环境,养殖物种失去正常的生存环境,患病概率会明显增大。
水源恶化,发出异味,还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1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现状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受传统养殖模式影响,养殖规模分大中小等多种类型。
就当前的尾水处理技术而言,受经济发展影响,各地区的处理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无法实现均衡发展。
水产生物养殖过程中,需要投放一定数量的药物和生物饲料。
当投放物过多时,剩余部分会沉积到水底,经过一段时间的溶解和分离,破坏水质。
如果这些被污染的水质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水内部的环境被破坏,水产物无法正常生活,也会大批量死亡。
浅谈水产动保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监管“难”是动保行业最为突出的问题

技术学堂TECHNOLOGY FORUM浅谈水产动保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监管“难”是动保行业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渔药产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约1993年),最早是从开发治疗对虾疾病用药开始,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从最早开发治疗用药扩展到预防用药、水质调节剂、底质调节剂、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制剂、水体消毒剂和解毒剂等,目前的产业规模已发展到120多亿元左右的年销售额。
其中,上世纪90年代,渔药产业的研发重点集中在治疗疾病用药方面,主要是借用人、兽用药来开发渔药。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水产养殖动物患病后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
2000年以后,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用药品、化学物质以及微生物制剂等产品开发,特别是2005年开始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后,一些没有升为国家标准的原渔药和一些未参加“升标协作组”的企业,便将一些产品以“非药品”名义出现于市场上,以规避监管而“正常”生产经营;其后产品门类便急速扩展,几乎渔用外用药物全部演化成“非药品”,并逐渐扩展到微生物制剂、中草药制剂、诱食剂、着色剂、免疫增强剂、微量元素、酶制剂等多个功能领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产业形态,并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水产动保”产业群,产业规模和使用范围也急速扩大。
目前,在我国的渔药产业中,动保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近100亿元左右,占整个渔药产品年销售额的70%以上,在一些地方、一些养殖品种的养殖投入品中甚至达到90%左右的占比,呈现出“药减保增”的明显趋势,而且这种趋势的“两极分化”发展势头也非常明显。
1 水产动保产品与产业的基本概念1.1 动保产品与保健品概念的考察1.1.1 动保产品经考察和查阅资料,并未发现有关“动物保健产品”的具体明确的概念或定义,几乎所有宣传和报道的都是有关具有动物保健功能的产品,所报道宣传的产品功能也非常广泛,药品、功能性产品、甚至疫苗都包括在内,难以汇总出一个清晰的概念。
1.1.2 保健食品在人用保健品方面的解释: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
浅析我国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水产 品总产量 6 4 6 1 . 5 2万 吨 ,其 中 水 产 养 殖 产 量 4 7 4 8 . 4 1 万吨 ,占我 国水产 品总产 量的 7 3 . 4 9 % ,水产 养殖业在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 发挥 了重要作用 。当 前 ,我 国在 水产 养 殖 中普遍 采 用池 塘高 密度 养殖 方 式 ,这种方式在提 高水产养殖产量 的同时也带来 了许 多 问题和弊端 ,如养殖水域环境恶化 ,造成近年来淡 水鱼类 、海养虾类 、贝类等 的暴发性 疾病和大面积死 亡事件频繁 出现 ,使人们认识到养殖水 体净化技术 的 研发越来越重 要。因此 ,研究一种效 益稳定 、环境友 好的水产养殖 生产模 式和养殖废水处 理方式 ,对我 国 水产养殖业 的可持续 发展有 着非常迫切 的现实意义 。
导致养 殖水质恶化 ,若不及时处理养殖过程 中产生 的
废 水,不仅使水 生动 物生长速度减慢 ,疾病 发生率上
升,养 殖产 品质量和 产量下降 ,而且还可造 成养殖废
水的排 放量大大增加 ,进 一步加剧周 围海域 、江河湖
泊等水域 的富营养化 进程 ,引起严重 的环境 污染 。据
估 计 ,每 生 产 1 吨 虾 可 向水 体 中增 加 0 . 2吨 的氮 和
0 . 0 5 吨的 磷 ,其结 果 会引起 淡 水湖 泊 的退 化,造 成
局 部海 域发生赤潮 。同时,水体污染制约 了水产养殖 业 的发 展 ,造成 了养殖环 境不适合水生动物 生长。 因
此 ,对 于发展健康 、可 持续的水产养殖业 ,养殖水体 废水 处理至关重要 。 r 水 产养殖 废水主要包括 以下几种物质 :一是有 机
一
和养殖结 束后 的排水 ,换排水 时 间比较 集 中。 目前 ,
2024年渔业培训资料

海洋牧场
在近海或外海建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营造适合 海洋生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
休闲渔业
将渔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开发观赏、垂钓、体验等 多样化休闲渔业项目,促进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04
水产品加工与市场营销策 略
水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及优化
01
02
03
04
原料接收与处理
国际合作
渔业企业将积极拓展深加工、休闲渔业等 多元化经营领域,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 争力。
各国将加强在渔业资源保护、技术研发、 市场贸易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 推动全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02
捕捞技术与设备更新
传统捕捞技术回顾
拖网捕捞
利用拖网在海底或水中拖行,将 鱼虾等捕捞物兜入网中,适用于
近海和远洋捕捞。
围网捕捞
用长带形或一囊两翼的网具包围 鱼群,采用围捕或结合围张、围 拖等方式,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 部或网囊,从而达到捕捞目的,
适用于中上层鱼类。
刺网捕捞
由若干块网片连接成长带形的网 具,以刺挂或网缠捕捞对象,适
用于近海和内陆水域。
现代捕捞技术介绍
声学捕捞
利用水生动物对声波的反应,通 过声波发射装置产生特定频率的 声波,引诱或驱赶捕捞对象进入
2024年渔业培训资料
汇报人:XX 2024-01-15
目 录
• 渔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 捕捞技术与设备更新 • 养殖技术与模式创新 • 水产品加工与市场营销策略 • 渔业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措施 •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与风险防范
01
渔业概述与发展趋势
渔业定义及分类
渔业定义
渔业是指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 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 和加工,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产 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