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1公开课-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共5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共51张PPT)

第二级:了解 等高线的绘制
第二级(任务2):了解等高线的绘制
人们是怎样把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的地图上的呢?
• 等高线示意图
等高线法的原理:相当于用一组平行且等距的平面,将地面上的山体从底 到顶水平切开,山体外廓与平面相截形成一组大小不等的截口曲线。
每根截口曲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都相等,称为等高线。
本课重点思维导图
会读地形图了,不用导游 我们也可以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了!
作业:1.填充图册P12—13 2.分层检测本节内容
学以致用
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F点的海拔是
___3_0_0_米。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

称:
A__山__顶____ B__鞍__部____
C__山__谷____
C.两个山 顶之间的 低地(点)
D.等高线 重叠的地 方(线)
E.等高线 的弯曲处 向高处凸 出(线)
1
2
山峰 ▲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3
4
5
盆地
• 山地不同部位和等高线形态。
山峰
实战演练(2) 看谁能最快指出下图中的—— 山峰、鞍部、山谷和山脊等地形部位。
山峰
山峰 山 脊
鞍部
山峰 鞍部
山峰
自主学习P26:海洋中的——等深线
2、你能看出坡度陡缓与等高线分布特点有什么关系吗?
山顶
A 陡坡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缓坡 400m
B
300m
200m
100m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400m 300m
200m
100m
第三级: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件共23张PPT
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海拔,相对高度
2.动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说出山峰、山脊 、山谷、陡崖、鞍部等等高线的特点;
3.结合地形图识别山体的基本部位
第一关.地面高度的测量 第二关.等高线的绘制 第三关.五种山体部位
• 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的山脚下,一位藏族老人 对他的孙子说:“这是我 见到的最高的山峰,它至 少有4000米。”“不对, 爷爷说的不对,书上说珠 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 米。”
(1)字母代表的地形:
A _山__峰_ ,B _山_脊____
(2)图中A、E两地之间的

相对高度是 274 米
(3)月牙河甲、乙两条支流,

画法正确的是 乙,理
由乙为山谷,河流汇。集于山谷
(4)同学们计划要登上山顶,
为了省力,他们应该走路线
__①__(①或②),理由是:_①__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地形图的判读(口诀)
活动:找一找我们常见的山体部位
山峰
山峰
A
山峰 B
D C
山峰: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 向中间增大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形图中,哪一副是山
峰的等高线地形图?另一幅的的地表形态是怎样 的?
鞍部
B
鞍部:
两座山峰之 间的低处
山脊
D
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位向低 处凸出
山谷
山谷
C
河流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位向高 处凸出
提问:谁说得对?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叫做相对高度。
过关斩将(1)

1000米
500米
1500米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1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1ppt优质课件

等高线 向山脚 突出 (线)
等高线 向山顶 突出 (线)
两个山 顶之间 低地 (点)等高线 重Fra bibliotek的 地方 (线)
读等高线地形图解决问题
• 从B和C处上山到 A点,哪里更容 易?为什么? • 位于山脊线上的 是哪个点?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谢谢观看!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 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 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 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 沿着剖线作剖面,高低陡缓特直观。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
•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 山谷、陡崖、鞍部等部位 • 能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高原、 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基本地 形 • 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计量高度的方法
海拔与相对高度
读图:甲乙两地海拔及他们之间的相对高度 分别是多少米?
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
山顶B
山顶A 缓坡 鞍部
陡坡
山脚C
山脚D
思结考论::等坡高陡线的分地布方的,疏等密高与线坡密度集陡;缓坡 有缓什的么地关方系,?等高线稀疏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闭合曲 线中心 (点)

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PPT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19张)

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PPT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19张)


传统中国画是在中国文人特有的观察 方式和 美学思 想引导 下的图 式体系 ,有着 与西方 绘画焦 点透视 完全不 同的散 点透视 之成像 特征。 散点成 像的构 图涵盖 了诸多 主观因 素,画 面基本 呈均衡 图式

点是形成画面视觉的最小亮点。它是 画面视 觉收缩 的地方 。有闪 动、紧 张、活 跃画面 的作用 。它一 般处在 画面视 觉集中 的位置 ,也可 呈散点 分布。 可以是 某种皴 法,也 可以是 物象。 只是视 觉面积 呈点的 状态。

不要以为考古的工作对象是实物资料 ,只要 加以客 观报道 ,自然 而然的 就是唯 物主义 的,就 能从中 阐发历 史规律 。自然 规律、 社会历 史规律 是客观 存在, 无时无 刻不在 运转并 制约着 人们的 活动。 但规律 又是抽 象的, 看不见 ,摸不 着,认 识规律 不那么 容易。

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只 是人类 社会由 低级到 高级的 无穷发 展过程 中的一 些暂时 阶段。 每一个 阶段都 是必然 的,因 此,对 它所发 生的时 代和条 件来说 ,都有 它存在 的理由 ;但是 对它自 己内部 逐渐发 展起来 的新的 、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
B:
A:
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概念: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等高线的特点: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 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等高线一般 不相交、不重合

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 更高的 阶段也 同样是 要走向 衰落和 灭亡的 。时史 前史的 研究就 是要揭 示史前 时代消 亡的原 因,由 于史料 的匮乏 ,史前 史的研 究还显 得很年 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图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件共张PPT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图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件共张PPTppt

INDIA1、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2、分层设色地形图(形象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3、地形剖面图(直观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是反映海面高度变化的多年平均值海拔与相对高度甲1 •拔一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相对高度一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等高线一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 匚匚 等高线 ___-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300才总绑00・100S(m) I 400r—r _ I高密坡陡等线集度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坡的陡缓。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AB山坡与CD山坡哪个陡?CD山坡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13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状态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山顶密闭等高线的最内层山脊(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梁骨似的高起部分)等高线向低处突出的地点的连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向内凹进去(低处突向高处的地点连接起来)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的地方陡崖一等高线相当密集或重叠的地方思考:能在地形图上判断坡度的陡缓吗?怎么判断?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图3—6第二课时•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二)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等高线的原理绘制的,方法是先绘好等高线,然后在不同的等高线上着上不同的颜色,_般是: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200-500米用浅绿色, 500-1000米浅黄色,1000米以上用黄褐色,而且高度越大,颜色越深,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用白色。

—琳一本区北界好曲 撇哈拉以南IF 洲地形圈 分层设色地形图1褐色代表高山 白色代表雪线以上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澈...4^:1沙漠 黄色代表高原、 丘陵和山地苗 凡松业孤F ltxxr 細上|站J&油号扎罗山戏0—1IXHJ 来列U米以下冏(5JKTO—琳一本区北界好曲撇哈拉以南IF洲地形圈五种地形景观图地五种地形的识别高原:较大范围的、较平坦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形区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丘陵: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崎岖不平的地形区盆地:高、但相对崎岖的地形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平坦的地形:地高线地形图可以根据等高线判可以通过地面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地面的高低。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优质课件[1]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优质课件[1]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 节地形 图的判 读 课件(共22张PPT)
路线一:山谷
沿山谷上山,到海拔350米处休息。 请在实物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画出山 谷,用圆点标出休息的位置。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 节地形 图的判 读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 节地形 图的判 读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 节地形 图的判 读 课件(共22张PPT)

6.在物质极大富足的今天,人们 逢节必过,过节必吃。大快朵颐之后, 很少有 人在意 节日的 内涵。 我不禁 大声疾 呼:批 判地继 承传统 风俗习 惯,让 我们自 身变得 更有品 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7.书信体写作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也 另外安 排了书 信体考 场作文 写作讲 座。对 于怎样 撰写书 信,这 里就不 具体展 开。我 们就直 接看两 篇优秀 范文.

4.互联网可以让全世界同处一个地球 村,拉 近人与 人之间 的距离 ,使天 涯咫尺 变成现 实,也可 以为高 智能犯 罪提供 更加隐 蔽的场 所,甚 至将人 送上不 归路, 可谓瑕 瑜互见 ,利弊 共存。

5.如何正确利用好互联网,让它更加方 便 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和幸福指数,这是人们必须冷静思考、 慎重对 待的问 题。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 节地形 图的判 读 课件(共22张PPT)
路线二:山脊
再沿山脊登上最高峰。 请在实物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中接着画出即 将走过的山脊和山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 节地形 图的判 读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 节地形 图的判 读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七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人教版七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分层设色地形图
比较归纳不同地形的特点
平原
丘陵
盆地
山地
36
高原
海拔
<200米
200-500米 不定
>500米 >500米
地表起 伏状况
宽广平坦 起伏 不大
中间低, 四周高
起伏 较大
外围较陡, 内部和缓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七 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七 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17
老人 登山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七 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活动探究
对照实景图,观察总结不同山体部位等高线特征。
陡坡
400m
300m
200m
14
缓坡
100m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疏密和坡度的陡缓有何关系?
陡坡:等高线密集 缓坡: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与地形坡度
A缓坡 等高线稀疏
15
B陡坡 等高线密集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七 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某旅游公司举办登 山的主题活动,导游小 王接到了三个登山团队。 其一:陪同一些老人 登山; 其二:安排一队攀岩 爱好者攀岩; 其三:带领一群孩子 野炊。 最后,给公司反馈此山 的大致样貌。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七 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PPT教学课件(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PPT教学课件(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
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教师: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学习目标
等高线地形图
1.结合“地面高度的计算”示意图,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 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能够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提升阅读专 题地图的能力。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性质,尝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 概念。掌握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3.借助相关示意图与文字资料,对照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 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提高分析地理问 题的能力及增强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高度也相同吗?
不相同。乙地海拔不足250米,
丙地位于海拔250米—300米之间
3、温泉与煤矿区的相对高度是(
) B
A. 100米 B. 150米 C. 200米 D. 250米ຫໍສະໝຸດ 初中地理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
谢 谢!
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总结:等高线特征
1.等高线均是连续不断的闭合曲线。
2.每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初中地理
3.相邻两条等高线高差相等。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练一练: 1、能否说出甲地的海拔高度?
大致海拔高度是125米 2、乙地与丙地从图中看大致 位于同一纬度,他们的海拔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青岛验潮站
初中地理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等高距,等高距全图一致。
P25 图1.35
缓坡
陡坡
4、等高坡线陡分—布—的等疏高密线与密坡集度,陡缓有什 么关系坡?缓——等高线稀疏。
盆地:中间低、但较平坦、四周相对较 高地形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五种基本地形比较
基本 山地 丘陵 高原 地形 类型
2、等高线——把__海__拔___相__同_的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3、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swf
山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山脊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A 300
200 100
B 100
200 300
CD
C山谷
100 200
C
300
D山脊
300 200
D
100
E陡崖
400 300
E
200 100
寻宝揭秘:
陡崖
山 脊 ②
山顶 ①
盆地
山 谷
J
鞍部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宝藏1,最高山峰在 _D_,海拔约_4_00_-_4_50_米。
宝藏2,攀岩场在 ____。 宝藏3,山谷_F__。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3000 1000

2000



0
色 地
-200 -500 -1000


按?照越高越亮或者越深越暗的原则,在不同的
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的
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这
种地图就叫做_分__层_设__色__地__形__图__。
高原
五种基本地形
陡崖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适合的运动?
可能出现的景观?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小结: 山顶— 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由高处向低处凸。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分由低处向高处凸 鞍部— 位于两山顶之间的部位。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宝藏4,盆地在__B____。
5、登上D点, ___②___路线更轻松。 ( ①, ②)
学以致用
一、读下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B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乙两地中可能有河流出现的是
A
A.甲地
B.乙地 C.都不可能 D.都可能
小结
• 1.海拔和相对高度 • 计算方法 • 2.等高线和等高距 • 3.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 4.等高线分布的疏密与坡度陡缓有什么关系 • 5.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谷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山谷
__________________
山谷
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小试牛刀”——抢答等高线图代表的山体部 位
A山顶
B盆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平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高原:海拔较高(500米以上)地面起伏不大, 边缘比较陡峻。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起伏小、平坦
广阔的地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丘陵:海拔较低,坡度较缓,相对高度不超 过200米、崎岖不平的地形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 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世界最低点死海海 拔(-415米),两地的 相对高度为 9259·43 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32张PPT)
5、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鞍部 山顶 山谷
陡 崖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巩固练习 请在下图填上“山脊”或“山谷”
300 200 100
山脊
___________________
山脊
__________________
100 200 30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坡度陡 ,沟谷深的地形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4节地 形图的 判读 (2)(共32张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