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及双膦酸盐治疗幻灯

合集下载

恶性肿瘤骨转移ppt课件

恶性肿瘤骨转移ppt课件

概述:骨转移的影响
恶性肿瘤骨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骨骨相关事件
skeletal-related events (SRE)
骨痛的重新出现或加剧 50%~90%
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变形
脊髓压迫 (SCC)
10%~40%
<10%
骨放疗(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 骨转移病灶进展 高钙血症 10%~20%


15
骨转移诊断
16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
有恶性 肿瘤骨 转移临 床表现a 或中晚 期恶性 肿瘤b
ECT
(-) 筛检 ECT
局部 症状
无 有
ECT (+)
确诊检查 •X平片 或 •CT 或 •MR 或 •PETCTc 选择 检查 骨活检
未确诊 骨转移
密切观察 定期复诊
骨转移
•常规检查:全 面体检,血常 规、血生化、 血钙和电解质 •选择检查:骨 代谢生化指标
10
骨转移常见症状

剧烈骨痛50%-90% 病理性骨折10%-52% 脊髓压迫<10% 活动严重受限 高钙血症10%-20%
骨细胞生理学
破骨细胞前体 RANK—RANKL
增殖 活化
成骨细胞
占据吸收空洞 合成
OPG
H+ 蛋白水解酶
破骨细胞
H+
骨基质 钙盐沉积 溶解的骨盐 消化的有机质 动态平衡 钙盐沉积的骨

一、综述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疾病进展的晚 期阶段,尤以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 结直肠癌等肿瘤常见,其发生率高达15 %~70%,其中骨转移患者1年内病理 骨折发生率为22%~52%%。骨转移伴 发的疼痛、骨折、功能障碍、心理障碍 等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培训课件

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培训课件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
双膦酸盐在肺请联系癌本人治或网疗站删中除。的专家共识
肺癌骨转移的诊断 肺癌骨转移治疗的基本目标 治疗影像学确诊的肺癌骨转移的SRE预防 治疗肺癌骨转移所致的高血钙(HCM) 治疗肺癌骨转移所致的疼痛 生化指标 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监测 治疗间期
1. Mundy GR. Mechanisms of bone metastasis. Cancer. 1997;80:1546-1556. 2. Coleman RE. Skeletal complications of malignancy. Cancer. 1997;80:1588-1594. 3. Ginsberg RJ, Vokes EE, Rosenzweig K.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DeVita VT Jr, Hellman S, Rosenberg SA, eds. Cancer: 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 6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1:925-983.
顾问组成员:(按姓名汉语拼音排请序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冯奉仪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郭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李龙芸
北京协和医院
廖美琳
上海市胸科医院
申文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
沈镇宙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
宋三泰
解放军307医院
吴一龙
广东省人民医院
谢广茹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余子豪

《抗骨质疏松药》PPT课件上课讲义

《抗骨质疏松药》PPT课件上课讲义

畸 形 性 骨 炎
一种局限性骨病 难以控制的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伴有
继发性的骨形成增加 新生骨很脆弱
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
原因
Ca2+吸收
尿Ca2+排泄
成骨细胞的 功能与数量
血Ca2+ 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
破骨细胞的骨吸收
【不良反应】 低Ca2+血症 上消化道症状:吞咽困难、食道炎、胃溃疡
鲑鱼降钙素与人类降钙素相差13个氨基酸 残基,鲑鱼降钙素作用强得多——用于临 床;
鲑鱼降钙素:注射或鼻腔喷雾给药;
【药理作用】 降低血钙和血磷 【作用机制】: 在骨:直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
破骨细胞膜有降钙素受体; 在肾:降钙素减少Ca2+与磷酸盐的重吸收; 在胃肠道:
减少Ca2+的吸收; 减少磷酸盐的吸收;
形成);
可与破骨细胞抑制药合用;
【PTH (1-34)的不良反应】
头痛、呕吐:低于10%;
轻度、早期、短暂的高Ca2+血症可能发 生,但严重的高Ca2+血症很少见;
第四节 骨矿化促进药
(mineralization drugs)
能够促进骨矿物质沉积的药物
钙剂(Calcium) 维生素D(Vitamin D)及其活性代谢物
【作用机制】:
双膦酸盐存在于骨吸收部位→ 破骨细胞吞噬 双膦酸盐→双膦酸盐在破骨细胞内转化为活性 产物→灭活破骨细胞
➢ 依替膦酸etidronate在胞内代谢为细胞毒 的ATP类似物
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 氨基双膦酸盐(阿仑膦酸盐)在胞内不被 代谢,直接抑制胆固醇代谢中的甲羟戊酸 途径
诱导破骨细胞凋亡
高剂量的氟化物将抑制骨形成,严重干扰骨质 形成和矿化——氟牙斑、氟骨症;

前列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PPT课件

前列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PPT课件

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
01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 疗方案。
02
对于预期寿命较长、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可选择积极治疗策略,如 手术、放疗联合化疗等。
03
对于预期寿命较短、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选择姑息治疗策略,如 止痛、支持治疗等。
04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 佳的治疗效果。
诊断方法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平片、CT、MRI和骨扫描等可 以显示骨骼的异常改变和转移灶的位置。实验室检查如血清PSA检测和碱性磷酸酶检测等可以辅助诊断前列腺癌 骨转移。
02 影像学检查在前列腺癌骨 转移中应用
X线平片检查
常规X线平片检查
对于前列腺癌疑似骨转移的患者 ,常规X线平片检查是首选的影像 学方法。它能够显示骨结构的改 变,如骨破坏、骨膜反应等。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骨相关事件预防和处理
骨保护剂应用
推荐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使用骨 保护剂,如双膦酸盐类药物,以 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
疼痛管理
针对骨转移引起的疼痛,采取药 物治疗、放疗等手段进行多模式 镇痛治疗。
病理性骨折预防和处理
评估患者骨折风险,采取相应预 防措施,如避免剧烈运动、使用 支具等。一旦发生骨折,应积极 处
MRI检查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多序列多参数MRI检 查能够更全面地评估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弥散加权像 等。
功能MRI技术
功能MRI技术如动态增强MRI和波谱分析等,可以提供关于病变血流、代谢和生 化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

恶性肿瘤骨转移PPT课件

恶性肿瘤骨转移PPT课件
14
2. 雌激素类药物 3. 抗雄激素类药物
4. 化疗
II、骨转移骨痛的镇痛治疗
多数骨转移瘤都伴发不同程度的疼痛,骨转移的镇痛 治疗应成为该组患者的基础治疗。对于癌痛的控制理应遵 循新制订的WHO三阶梯镇痛新原则,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阶梯包括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辅助药物,主要 用于轻度疼痛; 第二阶梯包括弱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辅助药物, 主要用于中度疼痛; 第三阶梯包括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辅助药物, 主要用于中重度疼痛。 其应用的基本原则为当疼痛在前一个阶梯未获得控制 时,应进入下一个镇痛药物选择阶梯。一般情况随着应用 药物阶梯的提高,药物相关的毒副反应也增多,因此要注 意药物毒副反应的对症处理 。
12
(二)、肺癌骨转移
2. 非小细胞肺癌
– 非小细胞肺癌的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和分子靶 向治疗 。 – 主要选择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健择、泰素、 诺维本、希罗达、伊立替康等药物,其中以 铂类联合其他药物为常用两药联合方案 。 – 分子靶向药物主要为依瑞莎,该药对亚裔不 吸烟的肺腺癌患者有着突出的疗效。
10
(一)、乳腺癌骨转移
3.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 对于HER-2过度表达的患者,可以选择针对 HER-2的单抗药物赫赛汀 。 – 近年Lapatinib、依瑞莎、贝伐单抗等也显示 出对晚期乳癌的突出疗效。
11
(二)、肺癌骨转移
1. 小细胞肺癌
– 小细胞肺癌的全身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 – 选择药物包括铂类、VP-16、CPT-1、紫杉醇 类、多西紫杉醇、健择、异环磷酰胺、拓扑 替康、依立替康、诺维本等。 – 其中铂类联合VP-16为一线方案。
4
二、骨转移的发生机理与分类
• 机理:
肿瘤细胞随血流到达骨髓后,通过与成骨细 胞、破骨细胞及骨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破坏骨 组织,释放出骨组织中贮存的多种生长因子,使 肿瘤细胞不断增生形成转移灶。

乳腺癌骨转移及双磷酸盐的应用

乳腺癌骨转移及双磷酸盐的应用
治疗原则
乳癌骨转移本身一般不直接构成生命威胁,且不合并内脏转移的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所以尽量避免高强度的化疗;晚期乳癌患者治疗后疾病长期保持稳定应视为临床获益,持续稳定6月以上的病人生存期与CR+PR相同;内分泌治疗更适合长期用药,可以尽量延长治疗用药时间,延长疾病控制时间。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如果ER和PR阴性、术后无病间隔期短、疾病进展迅速、合并内脏转移、对内分泌治疗无反应者应考虑化疗。
治疗原则
全身治疗为主,其中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作为复发转移乳癌的基本药物治疗;双膦酸盐类可以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合理的局部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转移症状,其中手术是治疗单发骨转移病灶的积极手段,放射治疗是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复发转移乳腺癌选择治疗, 要考虑患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状况(ER/PgR)、Her-2状况、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情况。原则上疾病进展缓慢的激素反应型乳腺癌患者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病人应首选化疗,而Her-2过表达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用或联合使用曲妥株单抗治疗。
双磷酸盐
专家共识(2007): 1)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相关实验研究提示,双膦酸盐可能有预防骨转移的作用,并可能有潜在的预防内脏转移的作用,但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中。对于没有骨转移影像学证据的患者,以及出现骨外转移但没有骨转移证据的患者,目前均不推荐使用双膦酸盐。 2)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体外研究显示,双膦酸盐药物有抗肿瘤作用,但临床研究还在进行中。尽管有小样本研究证明,乳癌术后标准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后,后续加用双膦酸盐治疗可降低骨转移甚至内脏转移的风险,但是大规模研究尚未完成,因此目前不推荐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诊断
重视病史采集 有报道初诊误诊率高达40%。 在临床疾病诊断过程中,要强调临床症状体征的观察。如对恶性肿瘤患者建立定期随访监查档案,特别是对亲骨转移的恶性肿瘤,系统采集病史,注意病情发展过程中的微细变化,对发现转移有很大帮助。

深入了解骨转移PPT课件

深入了解骨转移PPT课件
• 如果发现疼痛,要尽快到医院去做X线检查、CT检查、 MRI检查及全身骨扫描。
• 对于骨转移的诊断PET-CT优于ECT,由于PET-CT费用昂 贵,所以一般用ECT。
• 对仅存在于骨髓腔内的早期转移灶MRI有很高的灵敏度, 能准确显示侵犯部位、范围及周围软组织情况,并可以多 平面成像。
2020/7/13
32.2% 24.2% 9.9% 5.2% 4.3% 3.9% 3% 2.9% 1.6% 1.4% 1.3% 0.73% 0.7% 0.58% 0.643%
Page 6
不同癌症转移的常见部位
癌症类型 膀胱癌 乳腺癌 结肠癌 肾癌 肺癌 黑色素瘤 卵巢癌 胰腺癌 前列腺癌 直肠癌 胃癌 甲状腺癌 子宫癌
在治疗骨转移的时候,应该先对原发灶进行治疗, 再联合转移灶。
2020/7/13
.
18
Page 18
目录
1. 骨转移的介绍 2. 骨转移的治疗 3. 保护骨的饮食原则 4. 骨转移的护理
2020/7/13
.
19
Page 19
保证钙的摄入
2020/7/13
.
14
Page 14
骨转针双磷酸盐
第一代 氯屈膦酸盐 第二代 帕米膦酸盐
阿仑膦酸盐 伊班膦酸盐 第三代 唑来膦酸
通常是直接静脉滴注 ,21-28天是一个周期,目前是很
完善的一种药物治疗骨转移的技术,所以大家不要担心
骨转针使用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都是人体可以耐受的

2020/7/13
2020/7/13
.
5
Page 5
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晚 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 几乎所有恶性肿瘤均可 发生骨转移。常见于乳 腺癌、肺癌、前列腺癌、 多发性骨髓瘤等等。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床诊疗专家共识ppt课件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床诊疗专家共识ppt课件

SFDA,《关于双膦酸盐药物的不良反应》,2011年04月15日
45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使用应关注肾安全性
.
Jennie T.Chang ,et al .Renal failure with the of zoledronic acid pharm. D. The New 47 Englang Journal of Medicine ,2006-10-23;
36
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 移疼痛: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的Meta分析
37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June 25, 2010 Vol.14, No.26
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 移疼痛: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的Meta分析
骨转移治疗:双膦酸盐
• 双膦酸盐药物选择:
-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肾功能、胃 肠功能、患者意愿选择药物及给药途径。
44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P18
骨转移治疗:双膦酸盐
• 双膦酸盐药物选择:
——尽管所有的双膦酸盐都存在严重不良反应风
险,但每个品种 出现风险的 概率并不相同。
– 酌情选择性用于有严重骨疼痛的全身广泛骨转移患者
• 注意事项:
– 发生严重骨髓抑制(血小板下降)的风险较高,且恢复较慢 ( 约12周)
26
双膦酸盐的机理
• 机理:
• 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作用
– 直接改变破骨细胞的形态学,干扰破骨细胞功能 – 在骨表面形成一个浓度梯度,干扰其他细胞对破骨细胞 的激活 – 改变骨基质的活性

心力衰竭 昏迷 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塑型
AP/BAP(S)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Osteocalcin(S)
血清骨钙素
PICP/PINP
I 型前胶原C 端肽和N端肽
骨吸收
Crosslinks and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NTX, CTX (U, S)
I型胶原N 末端肽,C末端肽
Calcium (U) 钙 Hydroxyproline (U)
PTHrP, prostaglandin E
2 3
骨转移的治疗目的
☺ 缓解疼痛 ☺ 延缓和预防病理性骨折 ☺ 增强功能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延长生存期
肿瘤性骨转移的治疗
☺内分泌治疗
☺矫形外科手术 ☺镇痛治疗 ☺放射/核素治疗 ☺化疗治疗
单抗、生物治疗
破骨细胞抑制剂 (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的作用机理
转移部位
☺脊椎 ☺骨盆 ☺肋骨 ☺肩胛骨 ☺颅骨 ☺肘及膝以上长骨
临床表现(SREs)
☺ 骨痛 ☺ 病理性骨折 ☺ 脊髓压迫 ☺ 骨髓癌病 ☺ 高钙血症
50 - 90% 10 - 40%
< 10% < 10% 10 - 20%
骨转移的影像学诊断
☺ 筛查性检查: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
☺ 确诊性检查: X线平片 CT扫描 MRI扫描
GI reaction 胃肠道反应
Hypocalcemia 低钙血症 & Hypophosphatemia 低磷血症
Osteonecrosis 骨坏死
Ocular complication 眼并发症
双膦酸盐药物不良反应
J Support Oncol 2007;5:475–482
比较-双膦酸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对作用强度 1 10
100 1000 10000 50000 100000
中国肿瘤临床.2003;Biblioteka 0(9):678-83 美国癌症协会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双膦酸盐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Fever and pain 发热和疼痛
Renal failure 肾衰竭 & Glomerulonephritis 肾小球性肾炎
B-AP .80
116.8 91.9-148.4 .20
68.5 51.9-90.5 .008
Tumor .46 marker
155.6 104.0-232.9 .03
85.9 53.0-139.3 .54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Vol 20, No 3 (February 1), 2002: pp 850-856
减少和延缓骨相关事件
双膦酸盐类的临床应用
保持骨密度
预防骨转移
几种双膦酸盐类药物作用强度比较
代别 Ⅰ Ⅰ Ⅱ Ⅲ Ⅱ Ⅲ Ⅲ
双膦酸盐 依替膦酸 Etidronate 氯屈膦酸Clodronate 帕米膦酸 Pamidronate 利塞膦酸 Risedronate 阿仑膦酸 Alendronate 伊班膦酸Ibandronate 唑来膦酸Zoledronate
羟磷灰石(固体) 骨溶解 磷酸钙(液体)
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的作用机理
☺抑制羟磷灰石溶解
☺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前体成熟、促进破 骨细胞凋亡
☺促进癌细胞凋亡
☺抑制癌细胞粘附从而抑制转移
双膦酸盐打破恶性循环
Training & Development
18of page 35
双膦酸盐的临床作用

多 甲状腺癌
475

60
48
成 骨
骨 肺癌
1394
30-40
6-7
乳腺癌
3860
65-75
19-25
前列腺癌
1555
65-75
12-53
1. Ferlay J, et al. IARC Globocon 2000.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2. Coleman RE. Cancer Treat Rev. 2001;27:165-176. 3. Coleman RE. Cancer. 1997;80:1588-1594. 4. Zekri J et al. Int J Oncol. 2001;19:379-382.
骨的组成
骨膜 骨质
紧贴在骨表面一层致 密结缔组织,含血管、 神经和成骨细胞。
骨密质 骨松质
骨髓腔和骨松
骨髓 质的网眼内
骨的组成
33.30%
66.70%
有机质:胶原纤维、糖蛋白、骨细胞 无机质:羟磷灰石、磷酸钙
占骨质1/3 占骨质2/3
骨的重塑
巨噬细胞
破骨细胞
骨的重塑是个 动态平衡 的过程
纤维母细胞
成骨细胞
骨代谢平衡的破坏
破骨 >成骨
骨溶解增加
肿瘤骨转移 骨质疏松
成骨 > 破骨
骨形成增加
骨质硬化 异位钙化
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
全球5年骨转移
人数 (千人)
发生率(%)
骨转移 (月)
中位生存期
骨髓瘤
144
70-95
6-54
肾癌
480
20-25
12
黑色素瘤
533
14-45
6

更 膀胱癌
1000
40
6-9
羟脯氨酸
骨和肿瘤标记物 与疾病进展和双膦酸盐治疗间的关系
与肿瘤的关系
骨病进展
双膦酸盐治疗
Marker (P)
%Change 95% CI
P
%Change 95% CI P
NTX .81
151.9 131.6-175.2 .001 46.6 39.4-55.1 < .001
ICTP .99
144.0 121.2-171.0 < .001 98.5 80.8-120.1 .88
Product 帕米膦酸二钠 伊班膦酸 唑来膦酸钠
ADRs(%) 3.38 0.05 9.49
(Australian report April 2004)
一.发热和疼痛(首剂反应)机理
唑来膦酸钠:21-55% 帕米膦酸钠:15-30% 伊班膦酸钠:11-13%
J Oncol Pharm Pract. 2007; 13(4): 223–9
二.肾功能损害
体内没有酶类能代谢双膦酸盐类药物,只能以原型形式从 肾脏排泄,排泄速度与肌酐清除率有关。这种带有负电荷 的大分子物质,给肾功能带来负担和损伤;
骨代谢标志物
☺ 溶骨性:uNTX、sICTP 成骨性:sBALP
☺ 辅助诊断骨转移
☺ 长期动态监测骨代谢状况
肿瘤性骨溶解的发生机理
肿瘤细胞
骨溶解的介质增加
破骨细胞
骨溶解增加
恶性循环
Tumor Cell
4
TGF-,IL-6
Osteoclast
1
TGF:转化生长因子 IL-6:白细胞介素6 PTHrP: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BMP:重组骨蛋白 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FGF: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