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滩涂大规模围垦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综合管理和开发利用研究

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综合管理和开发利用研究

第16期2023年6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16June,2023作者简介:肖洁(1981 ),女,江苏南通人,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会计管理,档案管理㊂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综合管理和开发利用研究肖㊀洁(河海大学财务处,江苏南京210024)摘要:为了研究江苏省海洋滩涂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江苏省在 十四五 时期的滩涂管理和开发提供建议,文章通过梳理江苏省改革开放以来省级滩涂管理机构的变革㊁管理机制㊁政策和沿海三市的滩涂开发利用模式,对江苏省滩涂管理及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㊂研究表明,江苏省滩涂管理机构呈现简约集中化的趋势,管理机制愈发完善,政策上滩涂开发得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而沿海三市则根据各自的地理条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㊂总体上,江苏省滩涂管理和开发体现了其区域发展的特色及优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㊂文章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对策和建议,旨在促进江苏省滩涂管理和开发的可持续发展㊂关键词:沿海滩涂;滩涂管理;滩涂开发;江苏中图分类号:F127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沿海滩涂作为一种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除了提供粮食㊁水果㊁蔬菜等基础生活物资,还可以进行滩涂水产养殖㊁农业种植等㊂沿海滩涂不仅是当地居民安身之业,也为沿海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建设土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1]㊂因此,沿海滩涂对第一㊁二㊁三产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尤其为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㊂江苏地处黄海之滨,北起苏鲁交界绣针河口,南至苏沪交界长江口,具有888.95km 长的海岸线[2],拥有面积达5001.67km 2的沿海滩涂,主要分布在连云港㊁盐城㊁南通等地[3]㊂其中连云港海洋滩涂面积为213km 2,盐城1337.2km 2,南通1390.8km 2,另有2017.53km 2的辐射沙脊群[4],总面积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居全国首位,相当于江苏省现有耕地面积的1/7[5-6]㊂因此,对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研究有利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㊂早在1979年,江苏省政府就根据全省滩涂围垦工作需要,设立江苏省围垦指挥部㊂后又更名为沿海滩涂开发服务管理局,是全国沿海省市中第一个成立的滩涂开发专业管理机构,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滩涂开发的统一规划㊁综合管理工作[7]㊂目前,江苏省沿海滩涂主要着眼于淤泥质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途径包括滩涂养殖㊁港口航运㊁海水制盐㊁可再生能源㊁围海造地㊁旅游娱乐等[8]㊂笔者拟梳理江苏省改革开放以来对沿海滩涂的综合管理和开发利用模式,探讨 十四五 时期江苏省沿海滩涂管理与开发的走向,以期促进沿海地区更好地发展㊂1㊀沿海滩涂资源综合管理1.1㊀管理机构及变革㊀㊀江苏省自1979年设立滩涂管理机构以来,相关机构增撤㊁职能划分在1996年和2018年经历两次较大变动㊂1979年成立江苏省围垦指挥部后,经批准先后改名㊁合并为江苏省沿海滩涂港口研究所(1982年)㊁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管理局(1983年)㊁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服务中心(1984年)㊁省农业资源开发局(1996年)和江苏省农业委员会(2009年)㊂此外,1980年江苏省政府根据国家综合调查海岸带和海涂资源工作部署,成立了江苏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㊂综合调查结束后,1986年由海涂办改名为江苏省科委海洋局,江苏省科委海洋局于1995年与江苏省水产局共同组建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并于2018年并入自然资源厅㊂目前,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管理与开发由过去发展改革部门㊁沿海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㊁财政部门㊁海洋渔业部门㊁国土资源部门㊁农业资源开发部门㊁环境保护部门等各级部门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逐渐过渡为由省农业农村厅和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解决了权责交叉㊁办事流程烦琐等问题,呈现集中化趋势,有利于减少权力交叉,简化办事流程,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效率㊂1.2㊀出台政策及管理机制1.2.1㊀滩涂开发规划政策㊀㊀1985 2015年的30年内,为了保障江苏省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数部法规㊂1985年㊁1991年㊁1999年分别出台了‘江苏省滩涂海岸带管理暂行规定“‘江苏省海岸带管理条例“‘江苏省滩涂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这些法规的实施保障了江苏省滩涂资源的依法有偿㊁有序㊁有度开发㊂2004年,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沿海滩涂围垦规划(2005 2015年)“,明确了2005 2015年期间的围垦规划和设想以及规范管理㊁完善政策和坚持科学围垦的措施与建议㊂2009年实施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以来,省及沿海市(县)积极启动滩涂围垦开发相关工作,加快推动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模式创新实践,着力提高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效益㊂2010年,江苏省编制了‘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纲要(2010 2020年)“,重点明确了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的目标任务㊁空间布局㊁功能定位㊁开发方式㊁实施步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㊂2011年,江苏省以加快沿海城市化进程,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为重点,提出了‘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具体包括12项工程建设㊂1.2.2㊀开发资金支持政策㊀㊀为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江苏省政府发布了‘江苏沿海开发系统性融资规划(2011 2015年)“,指出要立足沿海开发开放和融资发展实际,坚持深化改革和金融创新并进㊁政策倾斜和加大投入并重的方针,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积极利用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全方位㊁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和保障㊂1.2.3㊀沿海城市的滩涂开发管理机制㊀㊀2017年,为加强海州湾生态保护㊁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响应国家关于开展 湾长制 试点工作的号召,率先启动 湾长制 的试点工作,成为全国首批5个 湾长制 试点地区之一㊂为进一步推进湾长制建设,组织编制‘江苏省湾(滩)长制实施工作指南“,经江苏省委㊁省政府批准印发,推动湾(滩)长制标准化建设在沿海各地实施㊂2019年末,南通㊁盐城均建立了湾(滩)长制架构体系,由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湾(滩)长,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共治,实现江苏省沿海湾(滩)长制建设的全覆盖㊂2020年,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制定了‘江苏省设区市湾(滩)长制工作评估考核办法(试行)“和‘江苏省2020年度 湾(滩)长制 工作要点“,适用于连云港㊁盐城和南通,明确了主要任务包括完善湾(滩)长制组织体系㊁严格陆海污染物管控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㊁强化海洋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管控㊁防范海洋生态环境风险和强化海洋生态环境执法监管㊂2 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利用模式2.1㊀江苏沿海滩涂主要开发利用途径㊀㊀江苏沿海滩涂具有潜力巨大的空间资源,利用途径主要包括滩涂养殖㊁港口航运㊁海水制盐㊁可再生能源㊁围海造地㊁旅游娱乐等㊂滩涂养殖包括围海养殖和浅海(含滩涂)养殖㊂港口航运包括江苏沿海地区连云港港㊁盐城港和南通港3个海港㊂海水制盐主要方法是利用太阳能蒸发海水浓缩制盐,根据盐田结构又可分为分散式盐田制盐㊁集中式盐田制盐㊁半集中式制盐[9]㊂江苏滩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类型主要为风能㊁太阳能㊁潮流能等,主要分布于潮间带以上区域及浅海;城镇建设包括港城㊁滨海园区㊁滨海新城等,主要分布于潮间带滩涂及浅海;此外滩涂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以滩涂沙洲及河口地貌㊁滩涂特殊生物资源㊁沿海森林草地景观等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发建设了多个典型的特色旅游景区㊂2.1.1㊀滩涂养殖㊀㊀滩涂养殖包括围海养殖和浅海(含滩涂)养殖,围海养殖主要集中于外滩,潮汐影响严重,养殖品种为白虾㊁梭子蟹㊁银虾等㊂浅海养殖主要是通过滩涂围垦池塘并经人工脱盐后进行生态养殖,养殖品种为鲫鱼㊁草鱼㊁花鲢㊁青鱼等㊂近些年,滩涂渔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加速了滩涂开发模式由农业转向渔业[10]㊂江苏沿海水域滩涂广阔,内陆水域资源丰富,初级生产力较高,水生生物种类繁多,资源水平较高,且水文㊁气候等条件适宜,海洋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具有发展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的良好条件㊂江苏滩涂渔业开发包括潮上带的鱼虾养殖㊁潮间带的贝类开发,浅海滩涂的紫菜㊁海带养殖以及网箱养鱼等㊂养殖用海主要分布在连云港市海州湾-10m(理论基面)等深线内浅海域,以及盐城市和南通市近岸和岸外辐射沙脊群0m等深线以上滩涂㊂2.1.2㊀港口航运㊀㊀港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㊂ 十三五 期间,江苏沿海港口飞速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自2016年至2020年,由20208万吨提升至32447万吨,占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值由2.50%上升至3.42%;江苏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自2016年至2020年由469万TEU提升至507万TEU,占全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值由2.41%下降到2.16%㊂由此可见,江苏沿海港口发展虽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纵观全国,发展仍然不足[11]㊂2.1.3㊀海水制盐㊀㊀海水制盐是沿海地区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是因为利润低㊁劳动密集且易造成污染,因此需要不断创新盐产品发展模式,开发多种盐化产品㊂江苏省是中国海盐生产的主要省份之一,盐业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制盐经验和技术,如传统的晒盐㊁漏膜制盐㊁真空蒸发结晶制盐等多种制盐工艺均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从盐化产品产量来看,近年来江苏省盐化产品产量呈现下降趋势[12]㊂2.1.4㊀可再生能源㊀㊀得益于江苏沿海地区地质特点和资源禀赋,江苏省沿海新能源发展迅速㊂江苏陆地可开发的风能资源越来越少,而海上风电能量效益比陆地风电场高30%~50%,且具有不占地㊁风速高㊁电量大㊁运行稳定等优势㊂江苏省沿海三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省比例常年稳定在50%以上㊂近3年来,在沿海新能源装机容量基数较大的情况下,其发展速度仍能与全省新能源保持一致,沿海三市占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的百分比也趋于稳定㊂由此可见,江苏省沿海新能源产业在全省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㊂2.1.5㊀围海造地㊀㊀围海造地是一种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方式,通过填埋海洋来扩大陆地面积㊂根据围填海后的用途,可以分为港口建设围填海和城镇建设围填海两种类型㊂在江苏海岸,港口建设围填海用海主要分布在连云港港的连云港区㊁赣榆港区和徐圩港区,盐城港的滨海港区,南通港的洋口港区㊁吕四港区和通州湾港区等地㊂围海造地对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㊁增加港口货物吞吐量㊁优化港口布局具有重要意义㊂但同时,围海造地也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㊂2.1.6㊀旅游娱乐㊀㊀江苏沿海地区的滩涂是一种具有丰富的自然风貌和特色的旅游资源,其中包括滩涂沙洲及河口地貌㊁滩涂特殊生物资源和沿海森林草地景观等㊂这些资源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并且在沿海地区建设了多个典型的特色景区,如废黄河口风景区㊁大丰荷兰花海㊁江苏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㊁如东小洋口风景区和圆陀角风景区等㊂这些景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㊁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㊁休闲和度假㊂景区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㊂这些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可以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可以实现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目标㊂2.2㊀江苏省沿海三市沿海滩涂开发利用情况㊀㊀除上述6种滩涂开发利用方式外,江苏沿海三市近年来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及区域条件,在滩涂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不断创新政策理念,成效显著㊂2.2.1㊀南通㊀㊀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和大量的土地储备㊂南通市滩涂开发的优势主要在于其大部分岸段为淤长型,渔业资源丰富㊂南通市在滩涂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开发模式实现了因地制宜的合理精准开发㊂具体措施包括:(1)拓展土地利用空间㊂南通市在 十二五 期间通过围垦新增建设用海65km2,减少了对内陆土地的占用,为项目落户腾出建设用地空间㊂做强沿海增长极㊂南通市以通州湾港区为龙头,洋口港㊁吕四港为两翼,沿海匡围区重点发展能源㊁石化㊁物流等产业,构建起对全市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现代临港产业带㊂(2)促进 优江拓海 ㊂南通市通过沿海匡围区 腾笼换凤 筑巢引凤 ,有序推进沿江部分产业向沿海转移,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沿江㊁沿海产业互动㊁协作㊂(3)强化承接上海产业和功能溢出㊂南通市沿海匡围区充分利用 靠上海 优势,重点承接上海高端装备㊁电子信息等先进产业,增强了沿大通道辐射带动力㊂同时,南通市沿海匡围区交通网络的形成,促进了符合交通运输特点㊁适应沿线资源环境的大宗物流㊁专业市场㊁机电设备等产业的落户发展㊂通过拓展土地利用空间㊁做强沿海增长极㊁促进 优江拓海 和强化承接上海产业等措施,南通市成功地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和陆海产业合理布局㊂2.2.2㊀盐城㊀㊀盐城近年来重点强调滩涂生态保护,呈现滩涂围垦全面停止㊁沿海渔业养殖面积减少㊁辐射沙洲可利用面积锐减㊁滩涂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等特点[13]㊂大丰区坚持 保护优先㊁持续发展㊁合理布局㊁政府主导㊁社会参与 原则,加强湿地生态保护,推进湿地城市建设,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实施海岸线修复改造,探索湿地利用模式,不断加大黄海湿地保护工作㊂东台市坚持多元化管理㊁多渠道筹资㊁多借点开发,探索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新模式,组织实施了条子泥匡围(一期)项目㊂此外,盐城市发展沿海风电资源禀赋优越,拥有13.3万公顷潮汐沙洲作为理想风电场址,具备建500万千瓦装机风电的潜能㊂风电资源作为环保新能源以及重要的滩涂工业,可作为盐城市在滩涂开发利用板块的有利竞争力,也是盐城市在资源高新科技板块实现发展的突破口㊂盐城在滩涂开发利用的同时结合其他产业,盐城的大丰港是滩涂+港口业成功案例代表,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具有广阔的陆域空间,疏运和库场用地充足,具备相当的发展潜力㊂2.2.3㊀连云港㊀㊀受制于淡水资源紧缺㊁滩涂需水量大㊁土壤条件较差,以及由以上缺陷造成的资金投入大㊁回报周期长等问题,连云港的滩涂开发利用更加注重在保护中发展,克服盐碱地㊁咸水等生产束缚条件㊂同时,连云港结合当地丰富的卤水资源,大力发展制盐产业,政府和企业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利用卤水资源㊁调整产业结构㊁加强技术创新等,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㊂近年来,连云港的制盐产业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的盐场制盐向现代化制盐的转型,盐化工业㊁盐湖化工等新型制盐企业也在逐步发展壮大㊂连云港政府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来制定相关开发理念㊂其中,赣榆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㊁绿色发展道路,统筹陆海资源,编制养殖产业发展规划,实现离岸养殖,加快海洋牧场建设,打造集深海养殖及渔旅休闲综合开发的产业高地;徐圩新区狠抓环境污染问题综合治理,全面整治水环境㊂针对连云港的滩涂资源和临海条件,政府相关工作确定了因地制宜的滩涂开发模式㊂根据不同岸段的围垦条件㊁土地需求状况等,确定围垦岸段㊁围垦范围㊁开发方案㊂对于连云港滩涂盐碱地资源,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㊁水产养殖㊁晒盐场㊁滨海旅游等产业㊂对于重度盐碱化土地以保护为主,引入耐碱植被改善土壤条件进行生态恢复,集中力量适度开发中轻度盐碱化土地㊂综上所述,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利用除滩涂养殖㊁港口航运㊁海水制盐㊁可再生能源㊁围海造地㊁旅游娱乐等主要途径外,南通㊁盐城㊁连云港等三市在滩涂开发利用上各有其自身的特色㊂江苏沿海三市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创造了其独特的发展模式㊂南通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湿地面积总量管控,经批准征收㊁占用湿地并转为其他用途的,用地单位要按照 先补后占㊁占补平衡 的原则,负责恢复或重建与所占湿地面积和质量相当的湿地,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㊂近年来,盐城着重滩涂生态保护,沿海渔业养殖面积减少,减少了人类活动对滩涂的影响,增加了滩涂生态保护力度㊂连云港推动河海环境保护协同共治,实现河长制湾长制 两制 同频共振㊁同向发力;全面启动蓝色海湾㊁滨海湿地㊁健康养生等海洋旅游项目,岸线利用由滩涂养殖㊁盐业等传统项目向城市建设㊁港口及临港工业等领域优化配置㊂3 综合管理和开发的制约因素㊀㊀沿海滩涂开发是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的滩涂开发已经相对完善,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㊂(1)在滩涂开发体制上,缺少牵头机构㊂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滩涂开发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间职能混乱,这种各自为政㊁各显其能的工作模式导致事务处理起来较为烦琐,增加工作周期㊂(2)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退化㊂一是泥沙来源减少造成海岸侵蚀,导致滩涂湿地底质流失㊁坡度变大㊁潮间带区域变窄,影响了沿岸水动力格局,增强了波浪作用,对盐沼湿地侵蚀加剧㊂二是引入互花米草挤占其他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改变了本地生物多样性㊂三是围垦工程减少滩涂湿地面积,加剧滨海湿地景观破碎化,干扰滨海湿地的自然演变,降低生物多样性㊂四是工农业废水导致海岸污染,破坏滩涂湿地的生物群落结构,加速生态系统的退化㊂(3)滩涂开发的利用率不高㊂沿海滩涂开发多为传统的种植㊁养殖业,开发层次不高,利用方向单一,虽然新能源㊁旅游方面也有涉足,但总体利用率不高㊂同时,缺少科技支撑,沿海滩涂利用的科技研发水平有待提高,沉降㊁盐土改良的技术有待进步,许多地方还在沿用过去的方式,浪费严重㊂(4)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㊂围垦造成了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围垦区的生物多样性在不断降低㊂对围垦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重视不够,保护措施不力,近海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滩涂围垦尚不能实现海洋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沿海生态文明建设有待加快㊂长期以来,滩涂开发利用以围垦为主,虽然农业上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但是围垦也耗费了大量的工程量,而且围垦还可能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对滩涂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挑战㊂4 对策与建议㊀㊀沿海滩涂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㊁社会和生态价值㊂它们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㊁繁衍和迁徙的场所,是重要的渔业㊁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基地,同时也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㊂滩涂还具有调节气候㊁保护海岸㊁净化海水和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㊂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沿海滩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如土地开发㊁围垦造田㊁废弃物排放㊁水污染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滩涂的生态系统健康和功能,甚至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㊂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沿海滩涂资源已经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㊂针对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现存的问题,在总结该领域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㊂4.1㊀针对开发体制,完善制度体系,健全法制保障㊀㊀完善海洋生态文明的制度和法制保障㊂按照 源头严防 过程严管 后果严惩 的思路,建立完善的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用海审批程序,集约节约利用滩涂资源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㊂针对渔民用海补偿㊁民生就业㊁社会保障等问题,制定长期有效的对策方针,提高用海补偿标准,建立经济补偿制度,完善渔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㊂建立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制度,增强公众参与海洋管理的意识,形成政府㊁企业㊁公众共治体系,全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㊂4.2㊀针对开发理念,生态用海,陆海统筹㊀㊀注重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海洋环境质量㊂建立生态损害补偿㊁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实施典型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建立海洋生态示范区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同时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改善海洋环境质量[10]㊂从严从紧㊁生态优先已成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管控的政策导向,依照 生态用海 理念,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注重滩涂资源的存量利用,制定全区填海造地规划,建立海陆统筹㊁区域联动机制,明确海陆界限,解决陆海统筹和陆海衔接的问题,全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支撑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㊂4.3㊀针对开发政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㊀㊀找准政府在沿海滩涂资源开发中的角色定位,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㊂政府应与市场投资充分结合,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使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与吸纳国内外资金特别是苏南地区投资有效结合起来㊂此外,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适当增加省补资金,并整合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沿海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省级以上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㊂还应提高审批效率,将较小规模的海域使用权限下放,建立省级层面的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审批协调小组,探索试行重大项目联审绿色通道,并将审批事项下放到沿海县(市㊁区)或试验区管委会㊂为了加强滩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政府应防止滩涂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㊂4.4㊀针对开发技术,提升科技投入,高效开发㊀㊀增加科技投入,切实优化海洋产业结构㊂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效综合开发㊂政府应引进和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出台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并设立专项基金以完善滩涂资源科学生态利用的交流合作㊂此外,应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机会,提高其新技术和新技能的获取机会,同时加快海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㊂政府还应该及时更新海洋信息数据,提高海洋信息处理和共享能力,保障信息安全㊂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政府应摒弃高能耗㊁高污染㊁高排放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和绿色旅游产业,并加强海洋交通运输业㊁滨海旅游业㊁海洋生物制药业及海洋文化产业等的发展㊂同时,政府应积极推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涉海高新技术产业在涉海产业中的占比㊂注重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㊂4.5㊀针对开发模式,探索最优途径,保护与开发并重㊀㊀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㊂尽管近年来滩涂开发不断推进,但总体上仍是一种低层次㊁低效率的开发活动,对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尚未真正实现㊂因此,开发模式的创新是实现沿海滩涂开发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㊂要把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㊁科技成果采用率低㊁技术创新缺乏㊁低质高耗的开发模式,建设成为能够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㊁持续稳定发展的新型开发模式[14]㊂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创新应以可持续思想为指导,以科技为依托,全方位㊁高起点㊁多层次加快滩涂开发,并重视开发与保护㊂在此基础上,。

沿海滩涂水土保持措施

沿海滩涂水土保持措施

OVERVIEW纵 览区域治理47沿海滩涂水土保持措施昆山市尚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王实甫一、前言从土壤条件、风、雨气候等方面来看,造成沿海滩涂水土流失的原因在于滩涂土壤自身抗侵蚀能力较差,容易受到潮流、雨蚀的影响。

在发生水土流失后,将引起堤坝、河渠淤塞被毁的严重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关于滩涂水土保持策略的研究,以便为水土资源保护提供借鉴。

二、水土流失产生原因沿海滩涂垦区中水土流水现象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土壤结构不稳定,表面经过暴雨侵蚀后将形成雨淋沟;第二,暴雨带来的水流不断侵蚀河床和岸坡,导致岸坡溃塌,河床出现淤积,无法为牧业、养殖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具体分析水土流失产生原因,我们发现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自然因素自然降雨是导致滩涂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从水土流失情况来看,滩涂垦区水土流失随着季节变化呈现出一定规律,通常在夏秋两季较为严重,加大了水土治理难度。

在属于海洋气候的地区,沿海滩涂受到暴雨危害的可能性较大,雨季集中在汛前讯后的降雨高峰期,春秋两个季节的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5%,通常暴雨天气伴有较强的暴风,一些结构差的土壤受到雨水冲击,土壤表面将发生土粒分离、流动等,这些土粒将沿着雨淋沟进入河流中,这种情况下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另外,沙性土质同样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土壤调查资料表明,一些沿海滩涂垦区土壤结构中,沙粒占比较大,粘粒比重和孔隙率较小,导致土壤结构松散,抵抗雨水侵蚀能力差。

当土壤中含水率超过15-20%时,遇水容易流失,导致滩涂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

实践表明,某地滩涂垦区在日降雨量为210mm 的情况下,尽管及时排出积水,但是垦区内的圩堤、沟渠等都出现严重的冲刷问题,河道淤积问题严重,长此以往,河底高程将低于设计标准,降低了滩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针对自然因素影响下的滩涂水土流失问题,要想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需要将重点放在有效预防上,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人为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外,在人为因素影响下也可能造成滩涂水土流失问题,是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制定时要关注的重点。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围垦开发利用研究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围垦开发利用研究
5 0 1 7hl 约 0 6 i2 l


占全 国滩涂 总 面积 的 14 居 全 国首位 ; 中潮上 带滩 涂面 积为 3 7 7 m , 间带 滩涂 面积 2 7 /, 其 0 4 h 2潮 6
2 1 5 m . 0 3 2 7 h
6 7h 6 m2 辐 射状 沙脊 群理 论最 低潮 面 以上面 积
业 基地 , 重要 的土地后 备 资源开 发 区 , 态环境 优美 、 民生 活 富足 的 宜居 区” 虽 然 江 苏经 济 水平 在 全 国处 生 人 . 于领先 地位 , 但是 , 海地 区经 济发展 基 础却较 为薄 弱 , 济发 展 水平不 仅低 于全 省 的平均值均 水平 , 中 国沿海 地 区经 济发展 的洼 地 l . 是 l 因此 , 实现 国家 制定 的战 略 目标 , J 为 迫切 需要 发 挥江 苏沿 海滩涂 资 源丰 富的优 势 , 其 开发利 用进 行科 学 合 理定 位 , 对 选择 适 宜 的滩 涂 开 发 利用 模式 , 以 由 往 的粗放 型 、 低层 次 、 统式利 用 方式 向集 约型 、 传 综合性 、 持 续利 用 方式 转 变 , 进沿 海 地 区经 济 社会 又 快 可 促 又 好地发 展 . 文 根据 江苏沿 海滩 涂开 发 的主要 成效 及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 出了沿海 滩 涂开发 利用 规划 . 本 提
摘 要 :在分析 江 苏沿海滩 涂 资源量 与 沿海地 区社 会 经济 发展 现 状 的 基础 上 , 据 沿海 滩涂 开发 的 根 主要 成 效及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 出沿海滩涂 开发 利 用规 划 . 据科 学 开发 、 合 开发 、 提 根 综 分层 次 开发 、 市场 化 开发和 可持 续 开发 的 原则 , 定 了沿海滩 涂 开发 利 用 的总体 功 能定 位 ; 确 通过 整合 沿 海 资源 , 依托 现有 的产 业基 础和 比较优 势 , 合理 布局 产 业 , 整 产 业 结构 , 调 实施 错 位 发 展 , 设 现 代农 业基 建 地、 新型 港 口工业 区 、 生态休 闲旅 游 区和 宜居 的 滨海新 城镇 . 同时 , 建立 园区模 式 、 从 引导 产业 转移 、 盘 活存量 滩涂 、 确农 业定位 、 强 港 口建设 等 几 方 面提 出沿海 滩 涂 围垦 开 发利 用的 主要 保 障措 明 加

沿海滩涂围垦区生态整治与修复方法研究——以东台市弶港镇为例

沿海滩涂围垦区生态整治与修复方法研究——以东台市弶港镇为例

第45卷第1期2020年1月Vol.45No.1Jan.2020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文章编号:1674-6139(2020)01-0147-05沿海滩涂围垦区生态整治与修复方法研究——以东台市蘇港镇为例于露,张磊,柴丽娜(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36)摘要:沿海滩涂围垦是拓展中国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式,保护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以江苏省东台市殊港镇围垦区为例,提出沿海滩涂围垦区生态整治与修复的方法与目标,实施地彩改堆、植被修复、鱼类和底柄动物恢复、水文调控等多元化工程体系,有效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水平,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因此,提出沿海滩涂围垦区生态整治与修复政策措施,为相关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嘶鉴。

关健词:沿海滩涂围垦;生态整治与修复;东台市殊港镇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Ecological Regulation and RehabilitationMethod of Coastal Beach Reclamation Area-----A Case Study of Jianggang Town,Dongtai CityYu Lu,Zhang Lei,Chai Lina(J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Jiangs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Nanjing210036,China)Abstract:Coastal beach reclam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xpand the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 China.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coastal beach wet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conductive to promoting high一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astal areas.Taking the reclamation area of Jianggang Town,Dongtai City,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oq)l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objec­tives of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 restoration in coastal reclamation area.Hie construction of a diversified engineering system, which mainly includes topographic reconstruction,vegetation restoration,fish and benthic restoration,and hydrological regul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level of regional ecosystem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biodiversity protection.Key words:coastal beach reclamation;ecological renovation and restoration;Jianggang Town沿海滩涂湿地位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是脆弱的生态敏感区,也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⑴,滩涂围垦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土地资源不足的国家和地区拓展土地资源的重要方式。

福建沿海滩涂围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福建沿海滩涂围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按农业种植平均产值 1 50 h ・ 计 , 3 0 元/ m a 沿海 垦区农 业种植 产值约 5 6亿 a接水产养殖平均产值 . ;
15 0 t h - 计 , 6 0f m a 沿海垦区水产养殖产值约 3 .6亿元/ 。由于开发耕地需要搬运大量 的客土来整 0 _ Y 54 a
栖 息地 、 破坏海洋生物生态系统、 影响海湾航 运能力和建港能力等一 系列的生态环境 问题。本文
分析 了福建省的滩涂资源状况、 滩涂围垦的驱动 因子和 围垦引起的一些不良环境影响, 并提出了 滩涂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若干对策建议 。
关键 词 滩涂 围垦 对 策 1 滩涂 资源 及 其 围垦概 况 福 建 沿海
艰巨。由于福建省滩涂资源丰富, 且滩涂大多位于海湾内, 围垦容易 , 投人较低 , 因此 内湾的滩涂围垦就成
为福 建省 扩大 土地 的主要 出路 。
22 滩涂围垦的经济显著 , . 可以增加地方的财政收人
福建省滩涂垦 区开发利用以种植 、 养殖 为主, 顾盐 、 、 兼 林 城镇建设和工商贸开发等 , 经济效益显著。
平, 州时要兴修水利进行灌溉 , 需要大量的资金 资较少、 经济效益更高的水产养殖 。地方政府在垦 区的开发利用中可以获得一定 的收益 , 这些垦区的产权 归各县或乡镇等地方政府所有 , 在垦区竣工后 , 由地方政府 承包给各经营者, 每年可收取可观 的承包金。 另外 , 围垦工程的投资者和承包者获得垦区的经 营权 , 取得经济效 益而不必承担资源使用成本和环境成 本, 这些因素促使 了沿海地区更加积极地进行滩涂围垦。

9 - 8
维普资讯
林业勘察设计
( 福建 ) 20 年第 1 06 期
2 3 优惠政策引发滩涂围垦的积极性 .

海洋论坛▏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海洋论坛▏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海洋论坛▏沿海滩涂的开发、利⽤与保护我国⼤陆海岸线长达1.8万km,包括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11个滨海省市、⾃治区和台湾省。

我国海域⾃北向南有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海岸线漫长曲折,岛屿星罗棋布,滩涂资源⼗分丰富。

将沿海滩涂适宜成陆的部分,通过⼯程措施促其脱离海⽔影响,扩展陆地资源以满⾜项⽬建设对⼟地资源的需求,对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

但滩涂围垦开发也会造成⼀系列负⾯影响,尤其对海涂养殖地、芦苇地、红树林以及港⼝航道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何处理好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沿海滩涂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

⼀、滩涂的界定滩涂分海滩、河滩和湖滩三类,海滩指潮汐⼤潮⾼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滩涂指常⽔位⾄洪⽔位间的滩地,⽔库、坑塘滩涂是指正常蓄⽔位与最⼤洪⽔位间的滩地,在地貌学上统称为“潮间带”区域。

对于海滩来说,由于潮汐的作⽤,滩涂有时被⽔淹没,有时⼜出露⽔⾯,其上部经常露出⽔⾯,其下部则经常被⽔淹没。

滩涂的范围应包括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三个部分。

平均⼤潮⾼潮线以上的沿岸陆地部分,通常称潮上带,也称海岸线,是各地沿海开发最旱、利⽤程度最⾼、利⽤类型最多、区域特点最明显的地带;介于平均⼤潮⾼潮线与理论最低潮⾯之间的区域,称为潮间带区域,包括海滩涂、滩涂沼泽和沿海河滩地,分布有沼泽草地、芦苇地、红树林地等,潮差较⼤的东海、南海岸段⽐潮差较⼩的黄、渤海岸段河滩地⾯积⼤;⽔深在理论最低潮⾯(零⽶线)⾄⽔深15m线之间的海域,也称为潮下带,沿岸11个省市⾃治区和海南省沿岸的潮下带浅海区域总⾯积约为12.4万km2,占海岸带总⾯积49.8%。

⼆、滩涂的分类根据滩涂的物质组成可分为岩滩、沙滩、泥滩三类,根据潮位、宽度及坡度,可分为⾼潮滩、中潮滩、低潮滩三类。

由于岸的类型多样,⽔流的作⽤以及河流的含沙量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岸受⽔的冲刷,滩涂向陆地⽅向后退;有的岸堆积作⽤强,滩涂则向有⽔⽅向伸展;有的岸⽐较稳定,滩涂的范围也较稳定。

盐城沿海滩涂围垦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盐城沿海滩涂围垦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战后 全 国 围 垦 的 总 和 ; 珠 江 口 仅 珠 海 一 市 就 围 海 2 7 0 k m。 , 接 近 于 英 国瓦 西 湾 千 百 年 围 垦 面 积 总 和 ; 江 苏 省则 围出了 2 3 4 0 k m 的土 地 _ 】 ] 。 江苏 省 滩 涂 资 源 丰 富 , 面积 达 1 0 0 0多 万 亩 , 占全 国 滩 涂 总 面积 的 2 5 % ] , 其 中, 滩 涂 面 积 所 占 比重 最 大 的
阔滩 涂 是 极 为 宝 贵 的 并 具 有 重 大 开 发 价 值 的 后 备 土 地 资源。
给, 推 进 了港 口建 设 和 临 港 产 业 发 展 , 有 力 支 持 了 沿 海 地 区经 济 发 展 l _ 4 ] 。同 时 , 在 原海堤 外新筑 高标准 海堤 , 提 高 了沿 海 地 区 抵 御 台 风 、 风暴 潮等海 洋灾 害的能力 ,
总 围垦 面 积 的 3 2 . 3 。
表 1 盐城沿海各县 、 市 建 国 以来 滩 涂 围垦 情 况
围 积
9 3
蚰 3 8 H 7 ∞ 3 岸 度 3 9 2 7

是盐城 , 盐 城 又 因有 世 界 级 的盐 城 滩 涂 珍 禽 自然 保 护 区 和 大 丰糜 鹿 自然保 护 区 而 蜚 声 全 球 。盐 城 位 于 江 苏 东
有 力 保 障 了沿 海 地 区人 民生 命 财 产 安 全 。 然 而 , 沿 海 滩 涂 开 发 也 带 来 了一 些 问 题 , 特 别 是沿 海生 态 环 境 保 护 问 题有待加强 , 由于 对 围 垦 造 成 的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重 视 不 够, 保护措施不力 , 近 海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日益 突 出 , 对 滩 涂

浙江省沿海县市滩涂围垦开发利用优先度研究

浙江省沿海县市滩涂围垦开发利用优先度研究
行优先度排序 。
关 键 词 : 成 分 分 析 ; 涂 围 垦 ; 先 度 评 价 ; 江 沿 海 主 滩 优 浙
中图 分 类 号 : 3 12 F 0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9 0 (0 9 O —0 5 —0 1 0 — 1 72 0 ) 1 0 1 5
浙 江省 是一个 人 多地 少 的省 份 , 地 资 源 十分 土
紧 缺 。据 2 0 0 6年 底统 计数 据显 示 , 江 省 的总耕地 浙
面 积仅 为 19 4 5 . 4万 公 顷 ( 江 统 计 年 鉴 ,0 7 , 浙 2 0 ) 只
有 全 国人均 耕地 的 三 分 之一 , 远 低 于联 合 国确定 远 的人均 耕地 面积 的警 戒线 , 而沿 海 地 区 的人 均 耕 地
的历史 与 回顾 、 开发 强 度 与 动 态平 衡 、 图对 比 、 海 淤
的土地 供需 矛盾 , 现 了省 内动态 的耕 地 占补平 衡 , 实
为全 省经济 社会 的发 展 提供 了广 阔 的发 展 空间 。 浙江 省 滩 涂开 发 利 用 , 于西 汉 时 期海 盐 县 利 始 用 海 涂 做 盐 场 而 发 展 的 海 水 煮 盐 业 。 19 9 6年 l 1
例 》2 0 ;0 2年 7月 浙江 省政 府 同意批 准 了《 江 省 滩 浙
涂 围垦总体 规 划 》 2 0 ;0 7年浙 江 省 国 土 资 源厅 作 了
关 于滩 涂 围垦省 统 耕 地 占补平 衡 的工 作 报 告 , 实 切 加 强耕 地 占补平 衡机 制 , 证 重点 建设 项 目的实 施 , 保
积 滩涂 成 了沿 海 县 市 的 重 要 的 土 地 储 备 资 源 。为 科 学利 用 滩 涂 资 源 , 理 开 展 滩 涂 围 垦 工 作 , 要 对 沿 海 县 市 滩 合 需 涂 围 垦 进 行 优 先 排 序 。 本 文 以县 域 ( 、 为基 本 评 价 单 元 , 用 主 成 分 分 析 方 法 , 当 地 耕 地 面 积 、 涂 资 源 总 市 区) 采 从 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海滩涂大规模围垦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概述
作者:陈军冰, 王乘, 郑垂勇, 赵敏
作者单位:陈军冰,王乘(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 郑垂勇,赵敏(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江苏省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8)
刊名:
水利经济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2012,30(3)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009
2.《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成果》编委会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 1991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2011
4.高宇.赵斌人类围垦活动对上海崇明东滩滩涂发育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6(08)
5.郭伟.朱大奎深圳围海造地对海洋环境影响的分析[期刊论文]-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6.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纲要[外文期刊] 2010
7.顾金山.陆晓如.顾玉亮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规划[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09(01)
8.王颖.邹欣庆.汪亚平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开发海岸动力地貌研究 2006
9.陆永军.季荣耀.左利钦曹妃甸深水大港滩槽稳定及工程效应研究[期刊论文]-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04)
10.徐日庆.邵玉芳温州半岛工程海堤淤泥质地基加固试验研究[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5(04)
11.金左文.尹萍.何俭温州浅滩一期围堤、灵霓海堤、建设开发区、养殖区、蓄淡区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报告200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ljj201203002.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