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题点考法6 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分析与探究
9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细化: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7.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验证— 演绎推理: ①验证的方法: 测交 实验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于检测 F1 的基因组成。
考点细化:
②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 隐性纯合子杂交 。 选材:F1与__________________ ↓ Dd和dd 预期结果:Dd×dd→________。 ↓ 实验结果:测交后代:高茎×矮茎=30高∶34矮 ≈1∶1。 ↓ 结论: 实验 结果与 预期 结果相 符合 ,从而证 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子一代(F1): F1自交 子二代(F2): F2出现性状分离(性状的自由组合)
(2)豌豆杂交实验中需要对母本和父本进行什么操作? 母本: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后套袋 父本:收集花粉 向母本人工授粉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提出问题:
P
F1
F2 比例
杂交 ×:_________
自交 ⊗:_________
父本 母本 ♀:_________ ♂:_________
5.什么是假说-演绎法?
假说
5.什么是假说-演绎法?
6.孟德尔一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 如何设计的? (1)实验过程? 亲本(P):
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 正交 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 反交
基因分离定律 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例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 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 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 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值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则F2中3种基因型个体比值接近1∶2∶1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规律(基因互作)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相对性状的规律(基因互作)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相对性状的规律(基因互作)基因互作是指⼏对等位基因之间通过相互作⽤影响同⼀性状表现的现象,常见类型有互补,抑制,上位性等。
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中,杂种后代表现型及⽐例虽然偏离正常的孟德尔遗传,但基因的传递规律仍遵循⾃由组合定律。
基因互作的模型及⽐例互作类型F2⽐例测交⽐例隐性上位9:3:41:1:2显性上位12:3:12:1:1积加作⽤9:6:11:2:1累加作⽤1:4:6:4:11:2:1重叠作⽤15:13:1显性互补9:71:3抑制作⽤13:31:3上位性隐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性状时,其中⼀对基因的隐性状态对另⼀对基因起遮盖作⽤。
由显显:显隐:隐显:隐隐 = 9:3:3:1推算,假如第⼀对等位基因的隐性上位,那么隐显、隐隐表现为同⼀种性状,因此F2分离⽐9:3:4。
例⼦⽟⽶胚乳蛋⽩质层颜⾊遗传:有⾊(C)/⽆⾊(c);紫⾊(P)/红⾊(p)。
P红⾊(CCpp)×⽩⾊(ccPP)↓F1紫⾊(C_P_)↓⊗F29紫⾊(C_P_)3红⾊(C_pp)4⽩⾊(3ccP_+1ccpp)其中cc对P/p有隐性上位作⽤。
例题(2010全国新课标⾼考,32)某种⾃花受粉植物的花⾊分为⽩⾊、红⾊和紫⾊。
现有4个纯合品种:I个紫⾊(紫)、1个红⾊(红)、2个⽩⾊(⽩甲和⽩⼄)。
⽤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实验3:⽩甲×⽩⼄,F1表现为⽩,F2表现为⽩;实验4:⽩⼄×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上述花⾊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由组合定律 。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由⼀对等位基因控制,⽤A、a表⽰,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表⽰,以此类推)。
专题04生物变异类型的判断【实验攻略】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热点实验分析与预测

专题04 生物变异类型的判断目录导航一、真题考法归纳考法01 借助基因突变实质考查生命观念考法02 借助细胞癌变的原理、特点考查科学探究考法03 借助染色体组的概念和特点考查生命观念考法04 借助生物育种原理考查社会责任新考法借助变异类型判断考查科学探究(三体定位和单体定位)二、常考热点实验梳理三、实验热点专练四、实验命题预测链合成提前终止。
科研人员成功合成了一种tRNA(sup—tRNA),能帮助A基因第401位碱基发生无义突变的成纤维细胞表达出完整的A蛋白。
该 sup—tRNA对其他蛋白的表达影响不大。
过程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模板链上色氨酸对应的位点由UGG突变为UAGB.该sup—tRNA修复了突变的基因A,从而逆转因无义突变造成的影响C.该sup—tRNA能用于逆转因单个碱基发生插入而引起的蛋白合成异常D.若A基因无义突变导致出现UGA,则此sup—tRNA无法帮助恢复读取【答案】D【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中不含碱基U,A错误;由图可知,该sup-tRNA 并没有修复突变的基因A,但是在sup-tRNA作用下,能在翻译过程中恢复读取,进而抵消因无义突变造成的影响,B错误;由图可知,该sup-tRNA能用于逆转因单个碱基发生替换而引起的蛋白合成异常,C错误;若A基因无义突变导致出现UGA,由于碱基互补原则,则此sup-tRNA 只能帮助AUC恢复读取UAG,无法帮助UGA突变恢复读取,D正确。
2.(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α-珠蛋白与α-珠蛋白突变体分别由141个和14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第1~138个氨基酸完全相同,其余氨基酸不同。
该变异是由基因上编码第 139个氨基酸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
该实例不能说明()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DNA片段的缺失导致变异D.该变异导致终止密码子后移【答案】C【解析】该变异是由基因上编码第139个氨基酸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故属于基因突变,A不符合题意;基因结构的改变导致了相应蛋白质的改变,说明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 不符合题意;分析题意可知,该变异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缺失,而非DNA片段的缺失,C符合题意;α-珠蛋白与α-珠蛋白突变体分别由141个和146 个氨基酸组成,说明变异后形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增多,可推测该变异导致终止密码子后移,D不符合题意。
2024届全国新高考生物冲刺热点复习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规律2: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 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8×4=32种
②基因型(表现型)种类、概率及比例
注:在计算不同于双亲的表现型的概率时,可以先算与双亲一样 的表现型的概率,然后用1减去相同的表现型的概率即可。
B.81/256
C.1/16
D.3/8
例.(2021·皖南八校模拟)仓鼠的毛色有灰色和黑色,由3对 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P和p、Q和q、R和r)控制,3对等位基因 中至少各含有1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灰色,否则表现为黑
C 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3对基因中没有任意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该种仓鼠纯合灰色、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各有1种、7种 C.基因型为PpQqRr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黑色个体占 27/64
(3∶1)n
3n (1∶2∶1)n
注:(1)若F2中显性性状的比例为(3/4)n,则该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F2中子代性状分离比之和为4n,则该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例.(2011·全国卷Ⅰ,32)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 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 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 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 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 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 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 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D 植株甲和植株乙进行杂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子一代出现3∶1∶3∶1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 为AaBb×aaBb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课堂互动探究案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

课堂互动探究案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考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及应用任务1 用分离定律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遗传图解(2)F2基因型和表型的种类及比例任务2 观察图示(见图文智连),回答问题并分析两对等位基因遗传的实质(1)能发生自由组合的图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发生自由组合的图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A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4)若图A植株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有种,表型有种,且其比例为双显∶显隐∶隐显∶双隐=。
(5)若将图A植株测交,则选用的个体基因型为,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6)假如图B不发生互换,回答下列问题:①图示个体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B个体自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有种,即。
其表型及比例:。
③图B个体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其表型及比例:。
(7)图A个体的亲本细胞示意图(如下图)任务3 完善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任务2图示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1.理解重组类型的内涵及常见错误(1)重组类型的含义:重组类型是指F2中表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而不是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
(2)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并不都是6/16。
①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6/16。
②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1/16+9/16=10/16。
2.归纳拓展(1)F2出现9∶3∶3∶1的4个条件①所研究的两对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②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③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④供实验的群体要足够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2014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专题检测卷:专题四 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通用)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检测卷(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A 组(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 )A.3∶1B.5∶1C.9∶6D.1∶12.苏格兰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以下是苏格兰牛耳尖性状遗传的家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断Ⅲ1为杂合子C.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Ⅰ1D.Ⅲ2与Ⅲ5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33.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Ⅱ5和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4.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甲所示。
为研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和花的顶生与腋生性状的遗传规律,设计了两组纯种豌豆杂交实验,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示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甲③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白果是显性性状B.图甲P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C.由图乙可知花的着生位置和茎的高度各由一个基因控制,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图乙中F1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相同,该实验中亲代的腋生花都需进行去雄处理5.(2013·南京模拟)下图为某家系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微专题四 伴性遗传的解题方法

微专题四伴性遗传的解题方法1.“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问题[典例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
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B.若Ⅲ-1与Ⅲ-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C.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1/12D.若Ⅲ-1与Ⅲ-4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7/12解析由图中Ⅱ-5和Ⅱ-6患甲病,所生女儿Ⅲ-3正常,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所生儿子患有乙病,可知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则Ⅲ-1的基因型为1/2aaX B X B、1/2aaX B X b,Ⅲ-5的基因型为aaX B Y,他们生出患病男孩(基因型为aaX b Y)的概率为1/2×1/4=1/8。
单纯考虑甲病,Ⅲ-1的基因型为aa,Ⅲ-4的基因型为1/3AA、2/3Aa,故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单纯考虑乙病,Ⅲ-1的基因型为1/2X B X B、1/2X B X b,Ⅲ-4的基因型为X B Y,故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可知生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2/3×1/8=1/12;只患甲病的概率为2/3-1/12=7/12。
答案 B[对点练1]据下面的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患者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
此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家族中下列成员的基因型:4:________,10:________,11:________。
(3)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其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的某个个体传递来的。
高考生物专题精研课6 探究不同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位置

【对点训练】
1.(2022湛江二模)许多植物品种表现出杂种优势。某农作物是高度自交的 植物,培育杂种比较困难。研究人员利用在该植物中发现的雄性不育基因, 为杂种的培育开辟便捷之路。现已知相关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如下:种皮 的褐色基因B对黄色基因b为显性;窄叶基因N对宽叶基因n为显性;雄性可 育基因F对雄性不育基因f为显性,基因型为ff的植株不能产生花粉。为研 究上述基因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进行了如表实验,已知F2个体由F1个体自 交获得,回答下列问题。
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n个H基因,则H基因在染色体上
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NAM,则子一代中不含H基因的雄性
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
。
(3)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一个H基因,在不喷施NAM的情况下,利用植
株甲及非转基因植株通过一次杂交即可选育出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植
选择的杂交实验:
;
实验结果:
。
(3)杂交实验组合Ⅲ中F2的结果是 虑染色体互换)。
(不考
答案:(1)两 B、F连锁,b、f连锁,N、n单独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褐色可 育∶黄色不育=3∶1 (2)窄叶不育个体与宽叶可育个体杂交 若后代全为窄叶,则说明被鉴定个 体是纯合子 (3)窄叶褐色可育∶宽叶褐色可育∶窄叶黄色不可育∶宽叶黄色不可育 =15∶5∶3∶1
。
(2)已知H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1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H基因
导入基因型为Mm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
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NAM,F1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若植株 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1个或多个H基因,则以上所得F1的体细胞中含有 个H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则H基因插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点考法6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分析与探究1.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相对性状对数等位基因对数F1配子F1配子可能组合数F2基因型F2表现型种类比例种类比例种类比例1 12 1∶1 43 1∶2∶1 2 3∶12 2 22(1∶1)24232(1∶2∶1)222(3∶1)23 3 23(1∶1)34333(1∶2∶1)323(3∶1)3⋮⋮⋮⋮⋮⋮⋮⋮⋮n n2n(1∶1)n4n3n(1∶2∶1)n2n(3∶1)n2.巧用遗传学比例判断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对数(1)若F2子代性状分离比之和为4n,则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F2中某性状所占分离比为(1/4)n,则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3)若F2中某性状所占分离比为(3/4)n,则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
3.乘法原理的应用只要是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多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仍属于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所以这类试题分析的总原则为“化繁为简、集简为繁”,即按照“先分开后组合”的原则,将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拆分成多个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别用分离定律进行推断,然后再将结果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即可。
提醒多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通常是指在一个个体中,如AaBb或AaX B Y。
当个体和个体交配时,只要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我们就可以用“乘法原理”。
而一个“群体”中,在进行交配时,需要验证基因型是否遵循了“乘法原理”。
考向一考查判断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对数1.如图是基因M、N、P对某种生物性状控制的关系(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示表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B .表现出性状2的个体基因型是ppM_nnC .表现出性状3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有4种D .基因型为PpMmNn 的个体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性状1的个体占316 答案 D解析 由题图信息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A 正确;要表现出性状2,需要有酶1,且没有酶2,因此性状2的基因型可以用ppM_nn 来表示,B 正确;要表现出性状3,需要同时具有酶1和酶2,基因型可以表示为ppM_N_,即ppMMNN 、ppMMNn 、ppMmNN 、ppMmNn 4种,C 正确;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与F 1产生的配子种类相同,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MmNn 个体产生的配子有8种,其中P__占48,pm_占28,故基因型为PpMmNn 的个体测交,后代中表现出性状1的个体占34,D 错误。
2.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 、a ;B 、b ;C 、c ……)。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哪些遗传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4①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81/(81+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4对等位基因。
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解析由题意知,甲、乙、丙、丁为纯合白花品系,故至少含一对隐性纯合基因。
因乙和丙、甲和丁的后代中红色个体所占比例为81/(81+175)=81/256=(3/4)4,故该对相对性状应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即它们的F1含4对等位基因,且每对基因仍遵循分离定律,4对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因甲和乙的后代全为白色,故甲和乙中至少有一对相同的隐性纯合基因;甲和丙的后代全为白色,故甲和丙中至少有一对相同的隐性纯合基因;丙和丁的后代全为白色,故丙和丁中至少有一对相同的隐性纯合基因。
设4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和a、B和b、C和c、D和d,则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可见乙×丙与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考向二考查多对等位基因位置关系3.玉米籽粒的有色(显性)和无色(隐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
当显性基因E、F、G同时存在时为有色,否则是无色的。
科学家利用X射线处理有色纯合品系。
选育出了甲、乙、丙三个基因型不同的无色纯合品系,且这3个无色品系与该有色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3个无色品系之一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若任意选取两个无色品系杂交,则子一代均应表现为______________。
(2)等位基因(Ee、Ff、Gg)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有三种情况: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②有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③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仅利用甲、乙、丙进行杂交实验确定三对等位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符合上述哪种情况,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三组籽粒有色与无色的比例均为9∶7,则三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为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三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为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三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为③。
答案(1)eeFFGG(或EEffGG或EEFFgg)有色籽粒(2)让每两个品系之间杂交得到三组F1,再让三组F1自交得到F2,分别统计三组F2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一组F2中籽粒有色与无色的比例为1∶1,其他两组F2中籽粒有色与无色的比例均为9∶7三组F2中籽粒有色与无色的比例均为1∶1解析(1)当显性基因E、F、G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有色,否则表现为无色,因此纯合有色种子的基因型为EEFFGG。
甲、乙、丙为三个基因型不同的无色纯合品系,且这3个无色品系与该有色品系(EEFFGG)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因此这3个无色品系的基因型为eeFFGG、EEffGG、EEFFgg,取其中任意两个无色品系进行杂交,子一代都同时含有显性基因E、F、G,均表现为有色籽粒。
(2)亲本的基因型为EEFFGG,甲、乙、丙基因型可能为eeFFGG、EEffGG、EEFFgg。
要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可让甲和乙、乙和丙、甲和丙分别杂交得F1,再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产生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
4.果蝇的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
如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 e Y和bbVVrrX E X 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
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F1雌性∶雄性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细眼∶粗眼红眼∶白眼1/2有眼1∶1 3∶1 3∶1 3∶1 3∶11/2无眼1∶1 3∶1 3∶1(1)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________(填图中数字)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8(或7或8)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F1中的有眼雌雄果蝇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解析(1)只分析有眼、无眼与红眼、白眼,F1中有眼基因表达时,红眼∶白眼=3∶1,无眼基因表达时,红眼、白眼均不表达,结合F1有眼、无眼性状,雌性、雄性均有,且比例相等,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子代中有眼∶无眼=1∶1,同时其他性状均为3∶1,说明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和其他性状不连锁,为自由组合,因此和其他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据题图可知应该位于7号或8号染色体上。
(2)由于子代有眼∶无眼=1∶1,说明亲代为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测交,若判断其显隐性,可选择有眼雌性与有眼雄性杂交,若有眼为显性,则亲代均为杂合子,后代有性状分离;若无眼为显性,则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后代无性状分离。
考向三考查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分析5.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
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该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