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基本放大电路(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版习题解答基本放大电路题解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自测题一、在括号内用“ ”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 )<2)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 )<3)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提供的;< )<4)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份是交流信号源提供的;< )<5)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6)因为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当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都毫无变化;< )<7)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真。
< )解:<1)×<2)√ <3)× <4)×<5)√ <6)×<7)×二、试分析图T2.2所示各电路是否能够放大正弦交流信号,简述理由。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T2.2解:<a)不能。
因为输入信号被V B B短路。
<b)可能。
<c)不能。
因为输入信号作用于基极与地之间,不能驮载在静态电压之上,必然失真。
<d)不能。
晶体管将因发射结电压过大而损坏。
<e)不能。
因为输入信号被C2短路。
<f)不能。
因为输出信号被V C C短路,恒为零。
<g)可能。
<h)不合理。
因为G-S间电压将大于零。
<i)不能。
因为T截止。
三、在图T2.3所示电路中,已知V C C=12V,晶体管的 =100,=100k Ω。
填空:要求先填文字表达式后填得数。
<1)当=0V时,测得U B E Q=0.7V,若要基极电流I B Q=20μA,则和R W之和R b=≈kΩ;而若测得U C E Q=6V,则R c=≈kΩ。
<2)若测得输入电压有效值=5mV时,输出电压有效值=0.6V,则电压放大倍数=≈。
第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33 MHz
学习方法
对于元器件,重点放在特性、参数、技术指标和 正确使用方法,不要过分追究其内部机理。讨论器 件的目的在于应用。 学会用工程观点分析问题,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对 器件的数学模型和电路的工作条件进行合理的近似, 以便用简便的分析方法获得具有实际意义的结果。 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时,只要能满足技术指标,就 不要过分追究精确的数值。 器件是非线性的、特性有分散性、RC 的值有误差、 工程上允许一定的误差、采用合理估算的方法。
33 MHz
二极管电路分析举例
导通 定性分析: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截止 若二极管是理想的,正向导通时正向管压降为零, 反向截止时二极管相当于断开。
否则,正向管压降 硅0.6~0.7V 锗0.2~0.3V
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 的高低或所加电压UD的正负。 若 V阳 >V阴或 UD为正( 正向偏置 ),二极管导通
温度愈高,晶体中产 生的自由电子便愈多。
空穴
33 MHz
价电子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空穴吸引相邻原子的价电子 来填补,而在该原子中出现一个空穴,其结果相当 于空穴的运动(相当于正电荷的移动)。
当半导体两端加上外电压时,在半导体中将出 现两部分电流 (1)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 电子电流 (2)价电子递补空穴 空穴电流 自由电子和空穴都称为载流子。 自由电子和空穴成对地产生的同时,又不断复 合。在一定温度下,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达到动态 平衡,半导体中载流子便维持一定的数目。 注意: (1) 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数目极少, 其导电性能很差; (2) 温度愈高, 载流子的数目愈多,半导体的导电性能 也就愈好。所以,温度对半导体器件性能影响很大。
参考点
t
33 MHz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ic
+
ii
ib
+
+
RC
RL
交流通路
ui
-
+
uce
-
u0
-
RB
ube
-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 10章 第二章
2 静态分析
RB
C1
+
当放大
器没有输入 信号(ui=0) 时,电路中 各处的电压 电流都是直 流恒定值, 称为直流工 作状态,简 称静态。
RC iC C
iB
+ +
+UCC
+
2
ui
-
+
UBE
-
+
UCE
-
RL
u0
-
静态分析内容:在直流电源作用下,确定三
极管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 电压值(IB 、IC 、UCE)。 估算法
静态分析方法:
图解法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 10章 第二章
静态估算法:(求解 IB、IC 、UCE)
UCC = RB IB + UBE RB RC iC C 2 + I U = U + R CC i CE C C C1 + B
第 10章 第二章
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RC
ib RE + ic
T
RB1
C2
+UCC + RL
RB1
VB IB
RC
+ UBE _ RE
+UCC
C1 +
+ ui
-
基本 放大电路

第三节 多级放大电路
四、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由两级共射放大电路采用阻容耦合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如 图7-17所示。
由图7-17可得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特点: (1)优点 因电容具有“隔直”作用,所以各级电路的静态
工作点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这给放大电路的分析、设计和 调试带来厂很大的方便。此外,还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等优 点。 (2)缺点 因电容对交流信号具有一定的容抗,在信号传输 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衰减。尤其对于变化缓慢的信号容抗 很大,不便于传输。此外,在集成电路中,制造大容量的电 容很困难,所以这种祸合方式下的多级放大电路不便于集成。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节 多级放大电路
三、变压器耦合
我们把级与级之间通过变压器连接的方式称为变压器耦合。 其电路如图7-16所示。
变压器耦合的特点: (1)优点 因变压器不能传输直流信号,只能传输交流信号
和进行阻抗变换,所以,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 互不影响。改变变压器的匝数比,容易实现阻抗变换,因而 容易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2)缺点 变压器体积大而重,不便于集成。同时频率特性 差,也不能传送直流和变化非常缓慢的信号。
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如图7-12 (a)所示,发射极电阻 RE起直流负反馈作用,在外界因素变化时,自动调节工作点 的位置,使静态工作点稳定。
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7-12 (b)所示电路
上一页 返 回
第二节 共集电极电路
一、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如图7-13 (a)所示,由于直流电源对交流信号相当于短路, 集电极便成为输入与输出回路的公共端,因此这个电路称为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简称共集放大器,又称射极输出器它的 直流通路如图7-13 ( b)所示,交流通路如图7-13 (c)所示。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含答案)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A.共射放大电路B.共基放大电路C.共集放大电路D.不能确定2在由NPN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1kHz,5mV的正弦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底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A.饱和失真B.截止失真C.交越失真D.频率失真3晶体三极管的关系式iE=f(uEB)|uCB代表三极管的A.共射极输入特性B.共射极输出特性C.共基极输入特性D.共基极输出特性4在由PNP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1kHz,5mV的正弦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顶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A.饱和失真B.截止失真C.交越失真D.频率失真5对于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试判断某一参数变化时放大电路动态性能的变化情况(A.增大,B.减小,C.不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Rb减小时,输入电阻Ri2).Rb增大时,输出电阻Ro3).信号源内阻R增大时,输入电阻Ri4).负载电阻RL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Au||Uo|U5).负载电阻RL减小时,输出电阻Ro6.有两个放大倍数相同、输入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和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
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的输出电压小。
这说明A的A.输入电阻大B.输入电阻小C.输出电阻大D.输出电阻小7.三极管的穿透电流ICEO是集-基反向饱和电流的倍.A.aB.1+βC.β8.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的三极管为硅管,β=50,通过估算,可判断电路工作在______区。
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的三极管为硅管,β=50,通过估算,可判断电路工作在______区。
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的三极管为硅管,β=50,通过估算,可判断电路工作在______区。
A.放大区B.饱和区C.截止区图1图2图3图49如图4所示放大电路中,①若Rb=100kΩ,Rc=1.5kΩ,三极管的β=80,在静态时,该三极管处于_________;A.放大状态B.饱和状态C.截止状态D.倒置工作状态②集电极电阻Rc的作用是_________;A.放大电流B.调节IBQC.防止输出信号交流对地短路,把放大了的电流转换成电压D.调节ICQ③用直流电压表测得VCE≈VCC,可能是因为______;A.Rb开路B.RL短路C.Rc开路D.Rb过小④若VCC≈12V,Rc=2kΩ,IC计算值为1mA,用直流电压表测得VCE=8V,这说明_______;A.工作正常B.三极管c-e极间开路C.三极管b-e极间开路D.电容C2短路⑤当Rc、Rb的参数分别为_________时,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处在放大区,β=100;A.5.6kΩ,10kΩB.5.6kΩ,510kΩC.5.6kΩ,1MΩD.100kΩ,1MΩ⑥若仅当Rb增加时,VCEQ将______;若仅当Rc减小时,VCEQ将______;若仅当RL增加时,VCEQ将_____;若仅当β减小(换三极管)时,VCEQ将_____。
电工学II——集成运放电路(10章)

结论:
(1) Auf为负值,即 uo与 ui 极性相反。因为 ui 加在反相输入 端。
(2) Auf 只与外部电阻 R1、RF 有关, 与运算放大器本身参数 无关。 (3) | Auf | 可大于 1,也可等于 1 或小于 1 。
(4) 因u–= u+= 0 , 所以反相输入端“虚地”。 (5) 输入电阻 ri = R1;输出电阻ro=0.
例: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 R1= 10 k ,RF = 50 k 。
求:1. Auf 、R2 ;
2. 若 R1不变,要求Auf为 – 10,则RF 、 R2 应为 多少?
RF
+ ui – R1 R2 – +
D
解:1. Auf = – RF R1
+
+ uo –
= –50 10 = –5 R2 = R1 RF
uo=(VC1+DVC1)-(VC2+DVC2)=0 注意:单端输出,无法抑制零点漂移
动态分析 1.共模信号 u11=u12 大小相等、极性相同 输出电压恒为零(不具备放 大能力)
u11 + 差分放大原理电路 R2
+UCC
R1 RC + T1 RC uo T2 R1 + R2 u 12 -
2.差模信号
输出端与运放电路 反相输入端的关系
平衡电阻 R2 = R1 // RF
输入电压加在了同相输入端,输出 电压对地为正
输出电压作用到该连接地的电路上, 在R1右端产生电压u-, 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
uo RF Auf =1+ ui R1
uo RF 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系数 Auf =1+ ui R1
第章基本放大器

(1)零偏压电路 自生偏压电路中RSF = 0 的特殊情况
(2)自生偏压电路
(3)电源分压式电路
栅源偏压:
负反馈的作用
例2.2 下列 a ~ f 电路哪些具有放大作用?
(a)
(b)
(c)
(d) (f)
(e)
2.2 放大器的基本分析方法和 基本放大电路
2.2.1 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
主要内容:
动态范围:工作点的运动轨迹
工作点的运动轨迹
③ 交流负载线:
Q 点随i C 的 变化沿交流 负载线上下 移动。
④ Q点位置的选择
Q点过低,信号进入截止区:放大电路产 生截止失真
Q点过高,信号进入饱和区:放大电路产 生饱和失真
⑤ 通过图解法可获得放大器部分 性能指标
共射电路为反向放大器
完整的信号通路:
正确的耦合方式:
4)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
既有直流、又有交流 !
静态
动态
分析思路 先静态: 确定静态工作点Q
IBQ 、ICQ、VCEQ
后动态: 确定性能指标 Av 、R i 、Ro 等
# 放大电路为什么要建立正确的 静态工作点?
工作点合适
工作点偏低
# 建立正确的静态工作点
合适的 静态工作
(1) 正常情况; (2) Rb1短路; (3) Rb1开路; (4) Rb2开路; (5) RC短路。
解: 设VBE=0.7V (1) 正常情况
(2) Rb1短路
(3) Rb1开路
(4) Rb2开路 (5) RC短路。
或
Q 尽量设在线段 AB 的中点 AQ = QB,CD = DE
结论:
(1)信号通路:
(2)v o 与vi 相位相反(反相电压放大 器); (3) 可以测量出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 倍数; (4) 可以确定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
10、基本放大电路分析与偏置(第十讲)2014.pdfx介绍

第三章 基本放大电路§3.1 放大电路的组成与技术指标3.1.1 放大电路的组成3.1.2 放大电路的技术指标§ 3.2 放大电路的稳定偏置3.2.1 温度对半导体器件及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3.2.2 分压式偏置电路3.2.3 电流源偏置电路§ 3.3 各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分析与比较§ 3.4 放大电路的通频带14u bei bu cei cu be u cei cr ce 很大,一般忽略。
3) 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r be♌i bi br cer be♌i bi bbce等效cbe5对交流信号(输入信号u i )短路短路置零R B +E CR CC 1C 2T R BR C R Lu iu o交流通路2、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6将交流通道中的三极管用微变等效电路代替:交流通路R BR CR Lu iu ou i r bei bi bi ii cu o R BR CR L对于负载而言,放大电路相当于信号源,可以将它进行戴维南等效,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就是输出电阻。
计算输出电阻的方法:(1) 所有电源置零,然后计算电阻(对有受控源的电路不适用)。
(2) 所有独立电源置零,保留受控源,加压求流。
9例3.1.1 在图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若R B=280KΩ,R C=3KΩ,R L=3KΩ,V CC=+12V,r s=500Ω,三极管β=50,耦合电容C1、C2可视为交流短路。
试求:(1) 直流工作点Q;(2) 电压放大倍数Au、源电压放大倍数A us 、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1112解 (1) 静态分析。
VU BEQ 7.0≈AR U V I BBEQCC BQ μ40≈-=mAI I BQ CQ 2==βVI R V U CQ C CC CEQ 6=-=13(2) 动态分析。
Ω≈⋅++=863/26)1('EQ bb be I r r β9.86)//(-≈-=beL C u r R R A β电压放大倍数A u143.49-≈+⋅=si iu us r R R A A Ω≈≈=K r R R be B i 863.0863.0//280//输入电阻R i源电压放大倍数A us输出电阻R oΩ==K R R c o 33.2 放大电路的稳定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设置的不合适,是引起非线性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