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根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牛蒡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牛蒡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郭娜娜刘露陈清政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7期摘要:牛蒡是传统的药用植物含有木脂素、多糖等化学成分有多种药理活性。
日本学者提取其活性成分进行抗肿瘤等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对牛蒡的化学成分木脂素和多糖及其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并就今后研发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牛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牛蒡(Arctiumlappa L.)又名白肌人参、蒡翁菜,属菊科牛蒡属2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牛蒡子被历版中国药典收载,为常用中药。
牛蒡子性寒、味辛苦、归肺胃二经。
具有疏散风热、祛痰止咳、解毒透疹、利咽消肿等功效[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和抗菌等作用,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
牛蒡营养丰富,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
另外牛蒡根、茎、叶均可入药。
由于牛蒡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牛蒡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牛蒡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1 化学成分1.1牛蒡根化学成分研究牛蒡根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聚糖等营养成份外,还含牛蒡酸、醛类、多炔类及挥发油等多种小分子活性成份[3]。
马鲁豫等对牛蒡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定出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丁二酸、B-D-果糖乙苷、齐墩果酸、熊果酸,13-谷甾醇和胡萝I-苷[4]。
JaiswalR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牛蒡根中绿原酸进行了研究,发现了15种新的不同构型的绿原酸,它们分别是1-succinoyl-3,4-dicaf- feoylquinic acid;1,5-dicaffeoyl-3-succinoylquinic acid,1,5-dica-ffeoyl-4-succinoylquinicacid,3,4-dicaffeoyl-5-succinoylquinicacid,1,3-dicaffeoyl-5-fumaroyl-quinic acid等。
一种利用牛蒡根提取总多酚的提取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利用牛蒡根提取总多酚的提取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806ad187b84ae45c3a358c60.png)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牛蒡根提取总多酚的提取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瑾,王露,王媚,赵鹏,赵维莉
申请号:CN201711158634.X
申请日:20171120
公开号:CN107669723A
公开日:
201802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方案涉及一种利用牛蒡根提取总多酚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粉碎干燥:取牛蒡根药材粉碎并干燥,煎煮过滤:将干燥后的牛蒡根药材颗粒煎煮,过滤之后进行脱脂处理制成稠膏再干燥处理:总多酚提取:将S4中制备的粗提物与乙醇以1g:8~24ml的料液比得到溶解液,向溶解液内加水制成0.0125g/mL的水溶液,调节水溶液的PH值至3,将大孔树脂置于PH值为3的粗提物水溶液中,恒温水浴吸附10‑14h,得到牛蒡根总多酚。
本方案利用植物牛蒡根实现了多酚成份化学物质的提取并实现了优化提纯,具有较好的实施前景。
申请人: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高德威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710000 陕西省咸阳市渭阳中路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文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牛蒡根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GC-MS分析

牛蒡根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GC-MS分析
陈世雄;朱建喜;陈靠山;柳春燕
【期刊名称】《解放军药学学报》
【年(卷),期】2011(27)4
【摘要】目的分析牛蒡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牛蒡根中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得到精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1个色谱峰,通过NIST标准谱库鉴定了其中20种化合物.结论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20.0 mPa、温度:50℃、萃取时间:3h.牛蒡根挥发油得率为2.7%.【总页数】2页(P339-340)
【作者】陈世雄;朱建喜;陈靠山;柳春燕
【作者单位】351100 福建莆田,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51100 福建莆田,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50100 山东济南,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351100 福建莆田,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4
【相关文献】
1.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叶女贞挥发油的 GC-MS分析[J], 王文娟;李瑞锋
2.超临界CO2萃取麦冬挥发油的GC-MS分析 [J], 吴洪伟;吴岳滨;吴观健;黄颖颀;王兆玉
3.超临界CO2萃取阴香叶挥发油及GC-MS分析 [J], 李海泉;徐荣;郭刚军;刘昌芬
4.牛蒡根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研究 [J], 窦德宇;柳春燕;杨丽芬
5.花椒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优化及GC-MS分析 [J], 刘琳琪;赵晨曦;李佩娟;向思孟;罗金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蒡根综述

牛蒡综述111240326-郭聪【摘要】近年来关于牛蒡根各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对有效活性成份及其作用机制的报道较少,特别是小分子有效成份及其活性的研究有限.牛蒡根含有多种活性成份,药理作用十分广泛.现就牛蒡根在化学成份、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便于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关键词】牛蒡活性成份药理作用【前言】牛蒡属菊科牛蒡属2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白肌人参、蒡翁菜。
牛蒡根呈纺锤形,肉质而直立。
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
民间将其作为抗衰老、降血糖、补肾壮阳的特种保健蔬菜。
牛蒡根在《名医别录》、《药性论》、《本草拾遗》等典籍中多有记载,但没有形成中草药类的商品,《中国药典》也未收入。
1.牛蒡根的化学成份牛蒡根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聚糖等糖类营养成份,而且含有牛蒡酸、醛类、多炔类以及挥发油等多种小分子活性成份。
其中约含水70%,蛋白质2.8%,碳水化合物25%,灰分0.6%。
1.1 氨基酸牛蒡根氨基酸量占干重28.7%。
除了含有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外,一些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氨基酸含量也较高,如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分别总占氨基酸的25%~28%和18%~20%。
且含有Ca、Mg、Fe、Mn、Zn等人体必需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2 菊糖牛蒡根中菊糖含量约占干重的34%。
菊糖是由呋喃构型的D-2果糖经β(2→1)糖苷键脱水聚合而成的果聚糖,聚合度一般在2~60,平均分子量为2104。
可用水浸提法提取。
水提取菊糖后的牛蒡根残渣含大量优质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作为制备膳食纤维的资源之一。
1.3 多酚新鲜牛蒡根含有多种多酚物质,如咖啡酸、绿原酸、异绿原酸、一咖啡酰衍生物、二咖啡酰衍生物等。
1.4 炔类牛蒡根中炔类成份包括硫炔和多炔2类。
早年Tsutomu等从牛蒡根中分离得到9个硫炔类和2个有倍半萜从而有助于生长发育;保护细胞按生理程序分裂繁殖;增加免疫力。
牛蒡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活性研究进展

随 着 经 济 的发 展 及 医 疗技 术 的进 步 , 工 全 髋 关 节 置 换 人 术 已经 成 为 临床 常 见 的 手术 之 一 , 已经 由原 来 的 较 窄 的 适 其 用 范 围逐 渐放 宽 , 仅 年 龄 方 面 得 到放 宽 , 疗 效 在 年 龄 放 不 且
宽的同时却仍持续升高 , 这也 是其应用 越来越广 泛 , 越来 越
颈 骨折 .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0 7 1 :5 现 2 0 ,(4)3 . [ ] 李 小娟 . 髋 关 节 置 换 术 后 并 发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的 预 防 4 全 策 略 . 床 合 理用 药杂 志 ,0 0 3 1 )7 . 临 2 1 , (6 :3
多 酚 的 最佳 条 件 为 : 取 时 间 3 i, 声 波 功 率 20 提 提 0m n 超 0 W,
取温度 3 ℃ , O 液料 比2 :1m/ 。徐朝晖等用硅 胶、eh 0 lg Sp — aeL 0柱 色谱 等 方 法 分 离 纯 化 牛蒡 有 效 成 分 的化 合 dx H2 物 J 魏东等用水提醇沉法提出牛蒡根的寡糖 。 ,
牛 蒡 有 效 成 分 的提 取 及 活 性 研 究 进 展
谢辉 李 霞
【 摘要】 本文综述 了牛蒡有效成分 的提取方法及在抗氧化 、 疲劳、 抗 抑菌作用 、 抗突变及 防癌 等药
理作用方面研究 的最新进展 , 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 了参考。
【 键词 】 牛 蒡 ; 效 成分 ; 取 ; 理 活 性 关 有 提 药
抑 菌 性 能 。
3 展 望
1% , 0 时间 4h p 70 温 度 5  ̄ ; ,h. , 5C. 糖化酶 的最佳工艺 条件 : 加 酶量 12 , .% 时间 1h 温度 6  ̄ 水 溶性膳 食纤维 提取率 , 0C, 为 1. 5 10 %… 。娄 在祥等通过实验得 出了超声波辅助法提取
牛蒡根化学成分研究

牛蒡根化学成分研究
陈世雄;包淑云;邵太丽;陈靠山
【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1(23)6
【摘要】从牛蒡根95%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
学方法鉴定出5个化合物分别为牛蒡子苷(1)、山柰酚(2)、腺苷(3)、羟基茄碱(4)、spirosl-3-O-α-L-rhamnopyrannosyl-( 1→4)-O-β-D-galactopyranosyl(5),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总页数】4页(P1055-1057,1112)
【作者】陈世雄;包淑云;邵太丽;陈靠山
【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药学系,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药学系,芜湖241002;皖
南医学院药学系,芜湖241002;皖南医学院药学系,芜湖24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6.91;R284.1
【相关文献】
1.牛蒡根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 [J], 陈世雄;陈靠山
2.牛蒡根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J], 马鲁豫;马振环
3.牛蒡根化学成分对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J], 孟宇;盛荣华;陈靠山
4.牛蒡根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 [J], 陈世雄; 陈靠山
5.台湾牛蒡根降血糖作用研究 [J], 张瑞;张瑜倪;苗航;廖华军;郭素华;林珠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利用牛蒡根提取总多酚的提取方法

一种利用牛蒡根提取总多酚的提取方法
牛蒡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根部含有丰富的总多酚,具有很高的
营养和保健价值。
为了更好地利用牛蒡根提取总多酚,科学家们研发
出了一种新的提取方法。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首先,将鲜牛蒡根切成小块,并用乙醇浸泡,然后进行高温蒸煮。
接着,用三氯酸甲酯提取液对蒸煮后的样品进行
浸泡萃取,得到总多酚提取物。
最后,对提取物进行纯化和浓缩处理,得到高质量的总多酚提取物。
这种方法能够高效地提取牛蒡根中的总多酚,同时避免了传统方
法中使用酸、碱等物质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问题。
该方法提取的
总多酚含量高,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有望推广应用于食品、医药等
领域。
牛蒡根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

牛蒡根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
陈世雄;陈靠山
【期刊名称】《食品与药品》
【年(卷),期】2010(012)007
【摘要】牛蒡为菊科牛蒡属2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和种子均可入药。
牛蒡根主要含硫炔类、多炔类、多酚类、挥发油、菊糖以及氨基酸等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主要有抗菌、抗突变、防癌、抗氧化、抗疲劳、降血糖、降血脂和免疫调节等。
现对牛蒡根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281-285)
【作者】陈世雄;陈靠山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相关文献】
1.牛蒡根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J], 王艳奇;秦伟
2.牛蒡根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进展 [J], 陈世雄; 陈靠山
3.水芹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功能性食品研究进展 [J], 欧开翔;谷荣辉
4.苦瓜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刘馨泽;吴新民;蔺冬梅;冯琳;杨洪梅;王欢;王冬雪;刘淑莹;吴巍;万茜淋
5.骆驼刺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贾月梅;石明辉;夏提古丽·阿不利孜;贾晓光;潘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与 材 料 : tats p 型 熔 点 测 定 仪 ( 校 正 ) Su r t 3 o 未 ; NC L T A A A -3 IO E V T R 30型红 外光 谱仪 ; rk r d acd4 O Bu e avn e O 型核磁共 振仪 ( 内标 " ) V r nI O A 60型核磁共振仪 r ; ai V -0 Ms a N ( 内标 T ) A i n rpV Ms ; g e t a L型质 谱仪 ; l T 色谱 用硅 胶为 青 岛 海 洋化工厂产品 ; 所用 试剂均为分析纯 。牛蒡根药材购 自山 东济南 , 经鉴定为 菊科 牛蒡属植物牛蒡 的根 。 牛蒡根成分提取与分离 : 取牛蒡根药材 1 g用 乙醇加 5k ,
t mu tr t eo t r t e J .JIo , 0 5 14 5 : r r h l ̄et n fh po a [ ] r 2 0 ,7 ( ) a e a i o e st Jl
19 —85 821 9 . ( 收稿 E期 :0 0 -2 l 2 1 -2l ) 1
p o s ef e a o s i " ep s t P P [ ] A n R C l ht e ev pr a o o t r te( V ) J . n o o l i v i t n th o a l
M+N ] , a ’ 准分 子离 子峰 ) 20 7 [ +N ] , ,3 . ( M a 准分 子离子
峰 )289 [ H] 准分子离子 峰) 1 . [ Cl ] , .( M+ , 0 , 98 M— 2 5 7 { 。
性 , 1 %的硫酸乙醇溶液显色为紫红色 , 用 0 与胡萝 卜 苷的红外
子离子峰 )112 M + ,0. [ H—H 0 。在 M ( M Od , 2] HN R D S — 6
4 OM- ) O i 图谱 中 , 2组质 子单 峰信 号 , : .5(H, ) I z 有 8 2 质子 数 比例 为 1 2 C N - : ; MR ( MS -6 10 D O d ,0 M z 图谱数据可看到一个羧基碳和脂 肪族 碳 , H) 初步推断为 丁
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 故鉴定其为 8D 果糖 乙苷 。③化合 物Ⅲ: - 为白色无 定形粉末 。Leem n ・uea i r anB rhr 应 阳性 , 据。 b d反 依 H NV 1R和” l R的 图谱特征 初步推 测为 齐墩果 烷型 五环 三 I ClI  ̄ b 萜类化合物 。正 E IM / :7 . ( M+N ] 准分子离 子 S— Sm z4 92 [ a , 峰)4 7 1 [ +H] 准 分 子 离 子 峰 ) 4 9 1 M- 2 + , . (M 5 , ,3 . [ / 0 - / H] 。在 N t c D N, 0 I 图谱 中, ’ H I l( 5 5 6 0M-  ̄  ̄) 可以观察 到7个 甲基质子信号 , 均为单 峰。 C N R数据 与齐墩果酸数据基 本 ” M
二酸 。与丁二酸对照 品共薄层 , 两者 比移值( f 相 同。以 R 值) 上理化性质 、 数据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 波谱 故鉴定其为丁二 酸。②化合 物Ⅱ: 无色 粒状结 晶。Mos l h反应 阳性 , 香醛一 i 茴
硫酸反应阳性 。负 E I / :1 . ( M —H] , S. m z16 7 [ MS 一 准分 子离
分进行 了系统研究 , 离并 鉴定 了 6 化合 物 , 分 个 分别 为 丁二
酸 (I) BD 果糖 乙苷 (Ⅱ) 齐 墩果 酸 ( 、 果酸 ( ) 、-- 、 Ⅲ) 熊 Ⅳ ,
MH ) z 图谱数据可看到 1. ( - 和 5 . ( - ) 进一步证实 4 8 C2) 6 7 C1 , 化合物中有乙氧基片段。碳谱 中还观察到 5个连 氧碳信号和
山东 医药 2 1 年 第 5 01 l卷第 1 9期
ot prueo u i fii tnf i [ ] r neh fe e t nfit o rgi u s J .B A as . m ar l dy rao l d J t
2 1 ,0 ( )5 -6 0 1 16 1 :15 .
Sr n I 2 1 , ( )5 55 8 u E g, 00 9 7 : - . g 2 5 5
[ ]l n adn Ntmec w p ee Too/ d -r 6  ̄ l na R, au i , i 。 t1 rpn a Nt- l k a l l 8 . nT n e
mia r-ri ntirte p pie c a g s i a e t n eg ig nlp oban ar ei e t h n e n p t ns u d ron u d i
光谱 (1数值基本相 同; I) l 与胡 萝 卜 苷对 照 品共 薄 层 R 值一 f 致 , 合熔点 不下 降。 以上 理化 性质 、 且混 波谱 数据 与文献 报
道基 本一致 , 由此鉴定为胡萝 卜 。 苷
( 收稿 日期 : 1411 ) 2 1)— 0 7
子峰 )9.( M— r 0 一 , 7 [ H— I ] 。正 E I Sm z498 [ 8 2 S— / : . ( M+ M 3
部位 7 、 0g乙酸乙酯部位 5 、 Og正丁醇部位 20g 0 。乙酸 乙酯 部位用氯仿一 甲醇 系统梯 度洗脱 , 反复硅胶柱层析 , 晶、 经 结
重结晶等得到化合 物 I~Ⅵ 。
牛蒡根分离化合 物结构鉴定 : ①化合 物I为无色颗粒 状 :
结晶。负 E I Sm z167 [ — 一 准分子离子峰 )9 . S. / :1 . ( M H] , M ,8 7 [ — H 0] ( M H— 2 。正 E I / :4 . ( M+ a , S— m z10 8 [ N ] 准分 MS
[ ]Ln hM, r r a , u r oi , t l o oe t e am 5 yc Si a dS Sba n nK e a ps m a 。Ps p r i e - t av h
o ̄g ol igt nm'ha rsci fh lst T R n eflwn a s e rleetno tepott U P)ad o ' a t o '  ̄e( n
热回流提取 2遍 , 每次 1h 合 并 乙醇 提取液 , , 回收 乙醇至无
致 。与齐墩果酸对 照 品共 薄层 两者 R 值完 全相 同。以上 f
醇味 , 得浸膏 , 水混悬后依次 用石 油醚 、 乙醚 、 乙酸 乙酯 、 丁 正 醇萃取 , 得到 4个 不同极性部位 , 其中石油醚部位 6 、 0g 乙醚
(M 一I H 。在 I ( D N 60M l 图谱 中, [ 壬 0+ ] 2 H NI 5 , 0 } ) V R z 可
以看到 7个 甲基 质子 信号 , 中 5个 为单 峰 , 裂 分为 双 其 2个
峰 。CN R数据与熊果酸 的数据基本一致 ; ” M 与熊果酸对照 品 共薄层两者 砒 值完全相同。以上理化性质 、 数据与文献 波谱 报道基本一致 , 故鉴定 其为熊果 酸。⑤ 化合 物 V: 色针 晶。 无 Le ranBr a 反应阳性 , 测该化合 物可能为 甾体类 ; i e n.u hr bm c d 推 与 B谷 甾醇对照品共薄层 砒 值一致 , . 且混合熔点不下降。以 上理化性质 、 数据与文 献报道 基本 一致 , 波谱 故鉴 定为 B谷 一 甾醇 。⑥ 化合 物Ⅵ: 白色粉 末。L branBr a i e n-u hr e m e d反应 阳
一
1谷甾醇( 和 胡 萝 I ( , 中 I、 Ⅵ 目前 鲜见 相 3 - V) - Ⅵ) 其 苷 Ⅱ、
关报道 。
个缩酮碳信 号 :13 CI , 07 c )6 . ( -)6. 6. ( —) 1 . ( - , 6 C3 ,93 0 2 9
( -)6.( -)6. ( -) C4 , 3 C , 8 C 。以上理化性 质及波谱 数据与 8 5 3 6
・
经 验 交流 ・
牛蒡 根 化 学成 分 的提取 、 离 和 鉴定 分
马鲁 豫 马振 环 。
( 1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20 1 ; 50 12阳谷县 中医院)
牛蒡 又名白肌人参 ,属菊科 , 目前 的研究 大多集 中于牛 蒡子和牛蒡 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 活性上 , 关于牛蒡根化 学成 分 的研究较 少报道。2 0 0 8年 1 , 0月 我们对 牛蒡根 的化 学成
H N ( 2 40r -) NR D 0, 0 nz 图谱 中出现两组相互偶合 的质子信 ,I
号 , .8 3 tJ=7 2I , - 和 83 6 ( H, , 810 ( H,, . I H2 ) - z . 9 2 q J=7 2 . } , 1) 故 化 合 物 含 有 乙氧 基 片 段 ; MR( 2 10 I H- , z ”C N D 0,0
理化性质 、 波谱数据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 鉴定其为 齐墩果 故 酸。④化合物Ⅳ: 白色无定形粉末。L branBr a 反 为 i e n -u hr e m e d 应阳性 , 依据其 Mt cNI 图谱 特征初步推测为乌苏 HN I和” bt l
烷型五环 三萜类 化合 物。正 E I z4 9 3 M +N ] , S— m/ :7 . [ MS a 准分子离 子 峰) 4 7 3 [ +H] 准 分 子 离 子 峰 ) 4 9 3 ,5 . ( M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