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2010版药典

合集下载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与饮片贮藏条件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与饮片贮藏条件

山药 山奈 山香圆叶 山银花 山楂 山楂叶 山慈菇 千年健 千里光 千金子 千金子霜 川木香 川木通 川贝母 川牛膝 川乌 制川乌 川芎 川射干 川楝子 广东紫珠 广枣 广金钱草 广藿香 女贞子 小叶莲 小驳骨 小茴香 小通草 小蓟 飞扬草 马齿苋 马勃 马钱子 马钱子粉 马兜铃 马鞭草
四画天南星
苦地丁 苦杏仁 苦参 苦楝皮 苘(qing)麻子 枇杷叶 板蓝根 松花粉 枫香脂 刺五加 郁李仁 郁金 虎杖 昆布 明党参 罗布麻叶 罗汉果 知母 垂盆草 委陵菜 使君子 侧柏叶 佩兰 金龙胆草 金果榄 金沸草 金荞麦 金钱白花蛇 金钱草 金铁锁 金银花 金樱子 金礞石 乳香 肿节风 鱼腥草 狗脊 京大戟 闹羊花 卷柏 炉甘石 油松节 泽兰 泽泻 降香 细辛 贯叶金丝桃
制天南星 天麻 天葵子 天然冰片(右旋龙脑) 云芝 木瓜 木香 木贼 木通 木棉花 木蝴蝶 木鳖子 五加皮 五味子 五倍子 太子参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松 瓦楞子 牛黄 牛蒡子 牛膝 毛诃子 升麻 片姜黄 化橘红 月季花 丹参 乌药 乌梢蛇 乌梅 火麻仁 巴豆 巴豆霜 巴戟天 水飞蓟 水牛角 水红花子 水蛭
野马追 野木瓜 野菊花 蛇床子 蛇蜕 银杏叶 银柴胡 甜瓜子 猪牙皂 猪苓 猪胆粉 猫爪草 麻黄 麻黄根 鹿角 鹿角胶 鹿角霜 鹿茸 鹿仙草 商陆 旋复花 羚羊角 断血流 淫羊藿 淡竹叶 淡豆豉 密蒙花 续断 绵马贯众 绵马贯众炭 绵萆薢
十二画
斑蝥 款冬花 葛根 葶苈子 萹蓄 楮实子 棕榈 硫磺 雄黄 紫石英 紫花地丁 紫花前胡 紫苏子 紫苏叶
玄明粉 玄参 半边莲 半枝莲 半夏 法半夏 姜半夏 清半夏 母丁香 丝瓜络
六画
老鹳草 地龙 地枫皮 地肤子 地骨皮 地黄 熟地黄 地榆 地锦草 芒硝 亚乎奴(锡生藤) 亚麻子 西瓜霜 西红花 西青果 西河柳 西洋参 百合 百部 当归 当药 虫白蜡 肉苁蓉 肉豆蔻 肉桂 朱砂 朱砂根 竹节参 竹茹 延胡索(元胡) 华山参 自然铜 伊贝母 血余炭 血竭

益母草

益母草

益母草【饮片名称】益母草【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Herba Leonuri【炮制沿革】○1唐·《新修本草》有“服汁,使疗肿内消”的记述。

②《外台秘要》载:“益母草汁服一升,治尿血。

”③《本草拾遗》载:“捣苗,敷乳痈.恶肿毒。

”④宋·《太平圣惠方》载:“益母草茎叶,烂捣敷疮上。

又绞取汁五合服之,治疔肿。

”又“益母草,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入酒一合,暖过搅匀服之,治产后恶露不下”。

⑤明·《本草蒙筌》载:“益母草,方梗凹面,对节生技,叶如火麻.花开紫色。

……方载女科,或研罗细木,炼蜜为九,或捣煎浓汤,熬成膏汁。

总调胎产诸证。

”⑧清·《本经逢原》载:“嫩叶阴干,拌童便、陈酒,九蒸九晒,入四物汤料为丸,治产后诣症。

”⑦《得配本草》则有“蜜水炒”的记述。

(大全)【典型汤方】1、益母草散《太平圣惠方》组方:益母草赤芍药桂心锉,微炒川大黄锉,微炒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炒黄牛膝去苗蒲黄苏杭木锉2、益母丸《妇人大全良方》组方:益母洗,焙3、益母膏《医宗说约》组方:益母草【产地加工】全草在每株开花2/3时收获,选晴天齐地割下,应即摊放,晒干后打成捆。

【饮片炮制】 1.益母草取原药材,除去残根、粗梗等杂质,下半截略浸,上半段淋水,润透,切段,干燥。

2.酒益母草取益母草段,喷洒黄酒拌匀,闷润至透,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广。

益母草每100kg,用黄酒15kg。

---10【炮制作用】益份草味苦、辛,性微寒。

临床多生用或鲜用,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的功能。

用于月经小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及疔疮乳痈。

如治月经不调的益母草丸(《奇方类编》);治水肿、小便不利常与白茅根、车前子等同用,可提高利尿消肿效果:疗疮、乳痈常与菊花、二花等同用.有清热解毒之效。

经酒制后.其寒性缓和,活血祛瘀、调经止痈的作用增强;多用于月经不调,瘀滞作痛及跃打伤痛等。

益母草2010版药典

益母草2010版药典

益母草YimucaoLEONURI HERBA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

【性状】鲜益母草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5~9浅裂,每裂片有2~3钝齿。

花前期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O.2~O.5cm;表面青绿色;质鲜嫩,断面中部有髓。

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青绿色,质鲜嫩,揉之有汁;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裂片全缘或具少数锯齿。

气微,味微苦。

干益母草茎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

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

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

切段者长约2cm。

【鉴别】(1)本品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茸毛;腺鳞头部4、6细胞或8细胞,柄单细胞;非腺毛1~4细胞。

下皮厚角细胞在棱角处较多。

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内皮层明显。

中柱鞘纤维束微木化。

韧皮部较窄。

木质部在棱角处较发达。

髓部薄壁细胞较大。

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和小方晶。

鲜品近表皮部分皮层薄壁细胞含叶绿体。

(2)取盐酸水苏碱[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lOml,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鲜品干燥后粉碎,同法制成)。

另取盐酸水苏碱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丙酮一无水乙醇一盐酸(10: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105℃加热15分钟,放冷,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三氯化铁试液(10:1)混合溶液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干益母草不得过13.O%(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干益母草不得过11.O%(附录ⅨK)。

国家基本药物之药品鉴宝妇科圣药益母草

国家基本药物之药品鉴宝妇科圣药益母草

国家基本药物之药品鉴宝:妇科圣药益母草作者:夏乐敏来源:《家庭医学》2010年第07期益母草,别名茺蔚、坤草,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膀胱经,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功效。

历代医家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有妇科圣药之称。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益母草的药用价值。

春秋时代的《诗经》、《尔雅》、《神农本草经》等,对它都有记载。

《本草纲目》记载其味辛微苦,无毒。

《本草求真》记载其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毒,为胎前胎后要药。

凡女性血淋、血闭、血崩、带下血痛,怀孕后见胎漏,临产时产难,产后血晕、疗痈、乳肿等症,服用益母草皆能去瘀生新。

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些单方验方,根据不同的妇科疾病对益母草进行不同的加工制作,用之卓有效验。

现代中医认为,益母草能活血、破血、调经、解毒。

治胎漏产难、胎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痢疾、疳症、痔疮、打扑内损、瘀血和大、小便不通。

近年来发现,其所含的益母草生物碱能明显提高氧自由基清除剂活力,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有保护心肌作用。

临床用于心肌缺血病人,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故男性也可用益母草制剂。

传统的益母草制剂为膏剂。

现在市场上常见、且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益母草制剂主要有颗粒剂、胶囊和片剂三种。

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益母草,药理作用也基本相同,可增强子宫收缩力和收缩频率,提高子宫肌张力(用于产褥期),还具有利尿消肿作用。

其中益母草颗粒剂为口服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开水冲服。

功能活血调经,用于经闭、痛经及产后瘀血腹痛等症。

益母草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3~6粒。

功能活血调经,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等症。

益母草片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功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用于月经不调、血瘀痛经及产后出血。

市场上还可见到其他益母草制剂,如加味益母草膏(益母草清膏400克,当归50克,熟地黄50克,白芍50克,川芎50克)、复方益母草膏(鲜益母草50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地黄10克,红花10克)等。

益母草的本草考证

益母草的本草考证

益母草的本草考证钟恋;汪云伟;杜丹;杨诗龙;焦小珂;兰杰;艾莉【摘要】目的:对益母草药材进行本草考证.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对益母草进行名称、产地、植物形态、药性以及功效主治考证,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古本草记载的益母草品种混乱,包括细叶益母草、錾菜等益母草属植物以及夏至草、白龙穿彩等唇形科植物.结论:为临床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提供借鉴.【期刊名称】《中药与临床》【年(卷),期】2014(005)001【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益母草;本草学;考证【作者】钟恋;汪云伟;杜丹;杨诗龙;焦小珂;兰杰;艾莉【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1137;四川新中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广元628000;四川广元蓉成制药有限公司,四川广元628000;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11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1今用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1]。

通过查阅历代文献对益母草的名称、原植物、产地及功效等进行本草考证,以期正本清源,为正确指导临床实践和对其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1 学名考证《中药大辞典》记载的益母草的学名为L.heterophyllus Sweet。

《原色和汉药鉴》记载有充蔚子,益母草叙述品种为L.sibiricus L.。

《中国植物志》记载益母草的学名为L.artemisia(Laur.)S Y Hu。

由此可见,益母草的学名不尽相同,201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益母草的学名为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L.sibiricus L.实为细叶益母草的学名,是益母草的变种,亦作药用。

1.2 同物异名益母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云:味辛,微温。

主明目益精,除水气。

药典规定常用中药使用剂量

药典规定常用中药使用剂量

2010《药典》规定中药饮片使用剂量及注意(按比划)3-6g,孕妇禁用;丁香1-3g,不宜与郁金使用;八角茴香3-6g;人参3-9g,另煎或研末冲服,不宜与藜芦、五灵脂使用;儿茶1-3g,包煎;九香虫3-9g。

3-9g,研末吞服;三棱5-10g,孕妇禁用,不宜与芒硝、玄明粉使用;干姜3-10g;炮姜3-9g;土木香3-9g;土茯苓15-60g;土鳖虫3-10g,孕妇禁用;大血藤9-15g;大青叶9-15g;大枣6-15g;大黄3-15g,泻下不宜久煎,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大蓟9-15g;大蓟炭5-10g;大腹皮5-10g;山豆根3-6g;山茱萸6-12g;山药15-30g;山楂9-12g;山楂叶3-10g;山慈菇3-9g;千年健5-10g;千里光15-30g,外用;川木通3-6g;川贝母3-10g;川牛膝5-10g,孕妇慎用;制川乌,先煎,久煎,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使用;川芎3-10g;川射干6-10g;川楝子5-10g,外用;广金钱草15-30g;广藿香3-10g;女贞子6-12g;小茴香3-6g;小蓟5-12g;马齿苋9-15g,外用;马勃2-6g,外用;马兜铃3-9g,儿童、老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禁用。

王不留行5-10g,孕妇慎用;天仙藤3-6g;天冬6-12g;天花粉10-15g,孕妇慎用,不宜与乌头类使用;制天南星3-9g,孕妇慎用;天麻3-10g;天葵子9-15g;木瓜6-9g;木香3-6g;木贼3-9g;木通3-6g;木蝴蝶1-3g;五加皮5-10g;五味子2-6g;五倍子3-6g,外用适量;太子参9-30g;车前子9-15g,包煎;车前草9-30g;瓦楞子9-15g,先煎;牛蒡子6-12g;牛膝5-12g;升麻3-10g;化橘红3-6g;月季花3-6g;丹参10-15g,不宜与藜芦同用;乌药6-10g;乌梢蛇6-12g;乌梅6-12g;火麻仁10-15g;巴豆,外用,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巴戟天3-10g;水牛角15-30g,宜先煎3h以上;水蛭1-3g,孕妇禁用。

益母草颗粒工艺规程

益母草颗粒工艺规程

益母草颗粒工艺规程一、产品概述:1.产品特点:品名:益母草颗粒拼音:YimucaoKeli剂型:颗粒剂(1)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2)功能主治:活血调经。

用于月经量少。

(3)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5g,一日二次。

(4)规格:每袋装15g。

(5)贮藏:密封。

(6)包装:复合膜材料包装,每盒10袋。

(7)有效期:24个月2.处方来源:移植上海市药品标准1980年版沪Q/WS-1-513-80(1)。

3.历史沿革:上海市药品标准1980年版、卫生部药品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二、处方和依据1. 处方:益母草2. 批量:540kg益母草经提取浓缩所得的全部浸膏88kg、蔗糖粉246kg、糊精105kg。

3.依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1020234现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注: 带“※”表示质量控制点 四、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提取操作过程 (1)配料:将验收合格的饮片按生产指令进行配料,称量、复核。

(2)煎煮:取益母草540kg 分两次置多功能提取罐内,每次取270kg ,加水3200L 煎煮一次,煎煮180分钟,煎煮液60目滤过转入贮罐,得煎煮液2700L ±5%,D 级洁净区比重表测得比重1.01-1.015(40~60℃)。

(3)薄膜浓缩:取经煎煮过滤进入贮罐的药液经薄膜蒸发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04(90~95℃)放入计量桶中,得薄膜浓缩液270L±5%,静置。

再重复以上操作一次,二料为一批。

(4)浓缩:取上清液加入真空提取锅,浓缩至相对密度1.36~1.38(80~85℃),浓缩的浸膏装入清洁消毒的浸膏专用容器,加盖,密闭,挂牌,冷至室温,入库冷藏(0~10℃),备用。

2.工艺条件(1)原药材提取浸膏为一般区;(2)提取的工艺用水为饮用水;(3)煎煮:加水3200L,煎煮3小时;(4)薄膜浓缩:薄膜浓缩至相对密度1.04(90~95℃);(5)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1.36~1.38(80~85℃)。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行气止痛,活血 散瘀。用于胃 痛,风湿痹痛; (未改动) 外治牙痛,跌扑 肿痛,虫蛇咬伤 。 理气止痛,温中 助阳。用于胃寒 (未改动) 胀痛,肝胃气 痛,肾虚阳痿, 腰膝酸痛。 原功效中“消 炎”属于西医 术语,原“主 治”中的“支 气管炎,肺炎 ……晚期血吸 虫病腹水”属 于西医病名, 故而删除。参 考《广东地标 》规范为中医 习惯用病证名 。
三叉苦
苦,寒。
原标准中归 经阙如。根 据《广东地 增加“归肺 苦,寒。归肺 标》记载及 、心、肝经 、心、肝经。 功效主治特 ”。 点,补充归 经“肺、肝 ”。
三分三
苦、辛, 温;有大毒 。
苦、辛, 苦、辛,温, 温,有大毒 据《中华本 有大毒。归肝 。归肝、肾 草》主治病 、肾、脾、胃 、脾、胃、 症修订 、大肠经。 大肠经。
《中国药典》2010版中药材及饮片临床标准修订表 中国药典》2010版中药材及饮片临床标准修订表
性味归经原 性味归经修订 性味归经修 性味归经修 后 标准 订的部分 订的理由 原标准中没 将“平”性 有归经,根 改为“凉” 据《中华本 性;“微苦 微苦、辛, 辛、苦,凉。 草》及其功 ”改为“苦 平。 归肺、肝经。 效、主治特 ”。增加归 点,补充归 经“肺、肝 经内容,并 ”。 修改性味。 辛、温;有 小毒。归肝 、脾、胃经 。 辛、温;有小 毒。归肝、脾 未改动 、胃经。 功能主治修订 功能主治修订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修订 功能主治原标 功能主治修订后 准 的部分 的理由 原标准 修订后 的部分 疏风清热,抗 菌消炎。用于 感冒,急性咽 喉炎,扁桃体 炎,疮疖肿毒 。 祛风除湿,消 肿止痛。用于 风湿痹痛,半 身不遂,跌扑 肿痛。 温中降逆,补 肾助阳。用于 脾胃虚寒,呃 逆呕吐,食少 吐泻,心腹冷 痛,肾虚阳痿 开窍化痰,醒 脾安神。用于 热病神昏,癫 痫,神经官能 症,耳鸣耳 聋,胸闷腹 胀,食欲不 清热解毒,疏散 风热。用于喉 痹,乳蛾,咽喉 肿痛,疮疖肿 毒,风热感冒。 功效按中医术 语规范。主治 增加“喉痹, 乳蛾”,删去 西医病名 。 规范功能主治 表述,删去西 医病名,突出 9~15g。 本品外解内清 的药用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母草
Yimucao
LEONURI HERBA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

【性状】鲜益母草幼苗期无茎,基生叶圆心形,5~9浅裂,每裂片有2~3钝齿。

花前期茎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O.2~O.5cm;表面青绿色;质鲜嫩,断面中部有髓。

叶交互对生,有柄;叶片青绿色,质鲜嫩,揉之有汁;下部茎生叶掌状3裂,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裂片全缘或具少数锯齿。

气微,味微苦。

干益母草茎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

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

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

切段者长约2cm。

【鉴别】(1)本品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茸毛;腺鳞头部4、6细胞或8细胞,柄单细胞;非腺毛1~4细胞。

下皮厚角细胞在棱角处较多。

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内皮层明显。

中柱鞘纤维束微木化。

韧皮部较窄。

木质部在棱角处较发达。

髓部薄壁细胞较大。

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和小方晶。

鲜品近表皮部分皮层薄壁细胞含叶绿体。

(2)取盐酸水苏碱[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lOml,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鲜品干燥后粉碎,同法制成)。

另取盐酸水苏碱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丙酮一无水乙醇一盐酸(10: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105℃加热15分钟,放冷,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三氯化铁试液(10:1)混合溶液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干益母草不得过13.O%(附录Ⅸ H第一法)。

总灰分干益母草不得过11.O%(附录Ⅸ K)。

【浸出物】干益母草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5.O%。

【含量测定】干益母草盐酸水苏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丙基酰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O.2%冰醋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

理论板数按盐酸水苏碱峰计算应不低
于6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水苏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O.5 7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
加入70%乙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lOμl,供试品溶液10~20μ1,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盐酸水苏碱(C7H13NO2•HCl)不得少于O.50%。

盐酸益母草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B)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O.4%辛烷磺酸钠的O.1%磷酸溶液(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

理论板数按盐酸益母草碱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益母草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1含30μ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盐酸水苏碱[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盐酸益母草碱(C14H21O5N3•HCl)不得少于O.050%。

饮片
【炮制】鲜益母草除去杂质,迅速洗净。

干益母草除去杂质,迅速洗净,略润,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

茎方形,四面凹下成纵沟,灰绿色或黄绿色。

切面中部有白髓。

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

轮伞花序腋生,花黄棕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

气微,味微苦。

【浸出物】同药材,不得少于12.O%。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盐酸水苏碱(C7H13NO2•HCl)不得少于o.40%,含盐酸益母草碱(C14H21O5N3•HCl)不得少于O.040%。

【鉴别】(除茎横切面外) 【检查】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

归肝、心包、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用法与用量】 9~30g;鲜品12~40g。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干益母草置干燥处;鲜益母草置阴凉潮湿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