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先正达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先正达植保方案

先正达植保方案

一、番茄xx方案(真菌)注意:绿字为修改文字,蓝字为建议删除文字番茄一生大处方(A方案)600元种子处理:亮盾1袋(10毫升)加锐胜1袋(10克),对约100毫升水(以充分将药剂完全包衣好种子为目的),包2.5千克种子6+18=24元包2.5公斤0.2(元)苗床土处理:金雷(亮盾)1袋(10毫升),对3桶水,喷60平方米苗床。

6(每桶成本)*1(桶数)*1(次数)6(亩成本)苗期管理:亮盾1袋(10毫升),对1桶水6*1*2达科宁30克(袋),对1桶水3.2*1*210天一次(两者交替使用)18.8移栽水:移栽前2-3天,30%度锐悬浮剂1袋(10毫升)对2桶水(30升水),加亮盾1袋(10毫升)对1桶水,淋灌秧苗盘(1平方米2-4升药水){防虫杀菌壮苗抗病毒作用明显很重要}(15+6)*8168移栽缓苗后开始(125天)第一步:喷75%达科宁可湿粉剂1次,每袋药(100克)对3桶水,7-10天3.2*39.6第二步:喷25%阿米西达悬浮剂1次,每袋药(10毫升)对1桶水,15天9*436第三步:喷2.5%适乐时悬浮剂1次,每袋药(10毫升)对1桶水,7-10天、或50%卉友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幼果)14天一次。

4*624第四步:喷25%阿米西达悬浮剂1次,每袋药(10毫升)对1桶水,15天9*872第五步:喷25$瑞凡悬浮剂1000倍液(一袋10毫升对1桶水),14天一次。

或68%金雷水分散颗粒剂1次,每袋药(100克)对3桶水,7天5*1050第六步:喷25%阿米西达悬浮剂1次,每袋药(10毫升)对1桶水,15天9*12108第七步:喷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次,每袋药(10克)对1桶水,10天3.5*1449第八步:喷75%达科宁可湿粉剂1次,每袋药(100克)对3桶水,7天1次无病直至收获这一步可以考虑使用爱苗3000倍液(1袋5毫升对1桶水)25天一次,以降低成本。

直至收获就不用打药了。

40%福戈WG与其它药剂防治水稻主要病虫药效试验-最新文档

40%福戈WG与其它药剂防治水稻主要病虫药效试验-最新文档

40%福戈WG与其它药剂防治水稻主要病虫药效试验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65%的国人以消费大米为主。

近年来,受多种生态因素影响,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普遍加重,每年发生面积超过0.67亿hm2次,特别是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等。

水稻重大病虫发生范围广、危害重,对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对广大稻农增产增收造成不利影响。

当前如何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药剂防治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

因此,有必要进行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筛选及使用技术研究,2011年7月~10月,笔者进行了福戈与其它药剂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40%福戈wG、1.5%苯甲.丙环唑Ec、32.5%阿米妙收sc,先正达(中国)投资XX公司生产;45%硫磺,三环唑wP,浙江温州振农化工厂生产;40%异稻瘟净Ec,上海悦联化工公司生产。

试验地点设在紫金县紫城镇龙鸣村,试验土壤肥力中等,PH值6.5,前茬作物水稻(品种籼小占),水稻于7月15日播种,8月1日移栽。

1.2 试验方法试验设置3个处理,即先正达用药方案、先正达探索性方案、CK。

其中亩用40%福戈WG6克+40%异稻瘟净Ec 60m1+15%苯甲?丙环唑ECIoml和亩用40%福戈WG8克+15%苯甲?丙环唑ECI5ml+45%硫磺三环唑wP 70ml为先正达用药方案,施药时间分别在8月16日和9月20日;亩用40%福戈WG8克+32.5%阿米妙收悬浮剂20ml为先正达探索性方案,施药时间分别在8月16日和9月20日。

以上处理不设重复,先正达用药技术和先正达探索用药处理各O.03hm2,空白对照0.015hm2。

施药工具为卫士牌手摇式压缩喷雾器。

2、试验效果调查2.1 病虫防效调查2.1.1 防治稻飞虱效果调查采用平行跳跃法取样,每处理区调查30点,每点2丛,调查水稻的稻飞虱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正交试验实践报告(2篇)

正交试验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Array Design,简称OAT)是一种用于多因素实验的统计方法,它通过科学地安排实验,以较少的实验次数,对多因素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通过一次正交试验实践,探讨正交试验设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日益增多,如何高效、准确地找到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交试验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影响某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及其最优组合。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涉及的产品为某种电子元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电流等。

2. 实验方法:(1)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际情况,确定实验因素及其水平。

例如,温度分为低温、中温、高温三个水平,湿度分为干燥、正常、潮湿三个水平,以此类推。

(2)根据实验因素和水平,设计正交试验表。

本次实验采用L9(3^4)正交表,共9个实验方案。

(3)按照正交试验表安排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4)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及其最优组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到9组实验数据,具体如下表所示:| 试验号 | 温度 | 湿度 | 压力 | 电流 | 产品性能 || ------ | ---- | ---- | ---- | ---- | -------- || 1 | 低温 | 干燥 | 低 | 低 | 85% || 2 | 低温 | 正常 | 低 | 中 | 90% || 3 | 低温 | 潮湿 | 低 | 高 | 75% || 4 | 中温 | 干燥 | 低 | 低 | 80% || 5 | 中温 | 正常 | 低 | 中 | 95% || 6 | 中温 | 潮湿 | 低 | 高 | 70% || 7 | 高温 | 干燥 | 低 | 低 | 88% || 8 | 高温 | 正常 | 低 | 中 | 92% || 9 | 高温 | 潮湿 | 低 | 高 | 78% |2. 结果分析:(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温度、湿度、压力、电流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程度。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作者:李宏元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3期李宏元一、试验目的探索黑龙江省垦区标准化水稻旱育秧管理模式下,种衣剂种子不经过浸种催芽直接播种,并辅助其它管理措施,是否可使水稻秧苗达到与浸种催芽相同生育期,为生产应用此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条件1、试验作物:水稻。

作物品种:龙垦2032、环境条件黑龙江饶河农场地处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全年有效积温2349.5℃。

(1)试验情况试验地设在黑龙江饶河农场水田试验站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ph值为6.25,土壤有机质含量3.98%,速效氮315.8ppm,速效磷32ppm,速效钾194.5ppm。

(2)耕作栽培管理移栽期2018年5月18日,人工插秧,插秧规格30cm×12cm,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规。

(3)水肥管理试验区土地平坦,排灌方便,肥力较均匀。

水肥管理同常规。

三、试验药剂1、6.25%亮盾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35%锐胜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四、种子浸种与包衣1、浸种每100kg水稻种子用6.25%亮盾悬浮种衣剂300mL+35%锐胜悬浮种衣剂100mL进行包衣。

2、包衣日期4月3日进行种子包衣。

3、浸种日期4月7日进行浸种。

五、试验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采用大区条田对比,不设重复。

A、B、C秧田处理面积各5m2;D秧田处理面积2.5m2。

本田处理A、B、C面积200m2平方米,处理D面积50m2。

其他措施与常规生产相同。

A: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种子包衣,常规浸种催芽,播芽种。

B: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种子包衣,处理A浸种时,直播干籽。

C: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种子包衣,与处理A同时播干籽D:播白种(没有包衣),与处理B同时播种。

六、播种期1、4月7日,处理A浸种当天,处理B、D播干籽。

正交实验验证实验报告

正交实验验证实验报告

正交实验验证实验报告正交实验验证实验报告一、引言正交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对多个因素的组合进行测试,可以有效地分析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从而优化产品设计或工艺流程。

本报告旨在通过正交实验验证的方式,对某产品的多个因素进行测试,以确定最佳的因素组合。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正交实验验证的方法,确定某产品的最佳因素组合,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 确定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2. 通过正交实验验证,确定最佳的因素组合;3. 分析不同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程度。

三、实验设计1. 实验因素本实验选取了三个主要因素进行测试,分别是温度、湿度和时间。

这三个因素对产品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测试和分析。

2. 正交实验设计为了有效地测试和分析这三个因素的影响,我们采用了正交实验设计。

通过正交表的设计,将三个因素分别设置为三个水平,以全面覆盖可能的因素组合。

具体的实验设计如下:温度(A):低温(-10℃)、常温(25℃)、高温(40℃)湿度(B):低湿(30% RH)、中湿(60% RH)、高湿(90% RH)时间(C):短时间(10分钟)、中时间(30分钟)、长时间(60分钟)四、实验过程1. 实验设备与材料本实验使用了温湿度控制仪、计时器、测试样品等设备和材料。

2. 实验步骤(1)将温湿度控制仪设置为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水平。

(2)将测试样品放置于温湿度控制仪中,确保样品受到相同的环境条件。

(3)根据正交实验设计,依次设置不同的因素组合,并记录下每组实验的温度、湿度和时间。

(4)在每组实验结束后,对测试样品进行性能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5)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实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对所有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到了各个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

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所示:温度(A)湿度(B)时间(C)性能指标-10℃ 30% RH 10分钟优秀-10℃ 60% RH 30分钟良好-10℃ 90% RH 60分钟一般25℃ 30% RH 30分钟良好25℃ 60% RH 60分钟一般25℃ 90% RH 10分钟优秀40℃ 30% RH 60分钟一般40℃ 60% RH 10分钟优秀40℃ 90% RH 30分钟良好2. 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度对产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报告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报告

正交试验设计对于单因素或两因素试验,因其因素少,试验的设计、实施与分析都比较简单。

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同时考察3个或3个以上的试验因素,若进行全面试验,则试验的规模将很大,往往因试验条件的限制而难于实施。

正交试验设计就是安排多因素试验、寻求最优水平组合的一种高效率试验设计方法。

1 正交试验设计的概念及原理1.1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正交试验设计是利用正交表来安排与分析多因素试验的一种设计方法。

它是由试验因素的全部水平组合中,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水平组合进行试验的,通过对这部分试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找出最优的水平组合。

例如:设计一个三因素、3水平的试验A因素,设A1、A2、A33个水平;B因素,设B1、B2、B33个水平;C因素,设C1、C2、C33个水平,各因素的水平之间全部可能组合有27种。

全面试验:可以分析各因素的效应,交互作用,也可选出最优水平组合。

但全面试验包含的水平组合数较多(图示的27个节点),工作量大,在有些情况下无法完成。

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最优水平组合,则可利用正交表来设计安排试验。

全面试验法示意图三因素、三水平全面试验方案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特点是:用部分试验来代替全面试验,通过对部分试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

正因为正交试验是用部分试验来代替全面试验的,它不可能像全面试验那样对各因素效应、交互作用一一分析;当交互作用存在时,有可能出现交互作用的混杂。

虽然正交试验设计有上述不足,但它能通过部分试验找到最优水平组合,因而很受实际工作者青睐。

如对于上述3因素3水平试验,若不考虑交互作用,可利用正交表L9(34)安排,试验方案仅包含9个水平组合,就能反映试验方案包含27个水平组合的全面试验的情况,找出最佳的生产条件。

1.2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正交设计就是从选优区全面试验点(水平组合)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部分试验点(水平组合)来进行试验。

上图中标有试验号的九个“(·)”,就是利用正交表L9(34)从27个试验点中挑选出来的9个试验点。

40%福戈WG与其它药剂防治水稻主要病虫药效试验共5页

40%福戈WG与其它药剂防治水稻主要病虫药效试验共5页

40%福戈WG与其它药剂防治水稻主要病虫药效试验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65%的国人以消费大米为主。

近年来,受多种生态因素影响,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普遍加重,每年发生面积超过0.67亿hm2次,特别是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等。

水稻重大病虫发生范围广、危害重,对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对广大稻农增产增收造成不利影响。

当前如何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药剂防治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

因此,有必要进行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筛选及使用技术研究,2011年7月~10月,笔者进行了福戈与其它药剂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40%福戈wG、1.5%苯甲.丙环唑Ec、32.5%阿米妙收sc,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45%硫磺,三环唑wP,浙江温州振农化工厂生产;40%异稻瘟净Ec,上海悦联化工公司生产。

试验地点设在紫金县紫城镇龙鸣村,试验土壤肥力中等,PH值6.5,前茬作物水稻(品种籼小占),水稻于7月15日播种,8月1日移栽。

1.2 试验方法试验设置3个处理,即先正达用药方案、先正达探索性方案、CK。

其中亩用40%福戈WG6克+40%异稻瘟净Ec 60m1+15%苯甲?丙环唑ECIoml和亩用40%福戈WG8克+15%苯甲?丙环唑ECI5ml+45%硫磺三环唑wP 70ml为先正达用药方案,施药时间分别在8月16日和9月20日;亩用40%福戈WG8克+32.5%阿米妙收悬浮剂20ml为先正达探索性方案,施药时间分别在8月16日和9月20日。

以上处理不设重复,先正达用药技术和先正达探索用药处理各O.03hm2,空白对照0.015hm2。

施药工具为卫士牌手摇式压缩喷雾器。

2、试验效果调查2.1 病虫防效调查2.1.1 防治稻飞虱效果调查采用平行跳跃法取样,每处理区调查30点,每点2丛,调查水稻的稻飞虱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先正达产品组合方案--黄瓜病虫害方案

先正达产品组合方案--黄瓜病虫害方案

结瓜之前的技术关键点
1. 雷多米尔和适乐时:苗床土壤消毒防治苗期病害
2.
3. 4. 5.
阿米西达:嫁接后和定植前各喷施一次,促进幼苗健壮 生长,预防各种病害。
达科宁,金雷多米尔:防治霜霉病, 世高:防治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等。 阿克泰:喷雾或灌根防治白粉虱,蚜虫等。
黄瓜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案
苗期病虫害管理
苗期病害防治 冬春季育苗时苗床土消毒:在育苗的盖种土中均 匀地掺入雷多米尔,每平方米苗床的盖种土加入 雷多米尔5克左右。防治立枯病和猝倒病。 夏秋季育苗:立枯病发生严重。在播种后盖土前 用适乐时750倍液喷湿苗床,每平方米喷苗栽到苗床上后,由于苗床湿度很大,为防 止病害的发生,要喷施一次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 适乐时600-800倍液并加入杀细菌剂。 2. 定植前1-2天,在苗床上喷施一次阿米西达1500倍 液或达科宁700倍液。 3. 如果白粉虱发生严重,苗床上还要加盖防虫网。 为了使幼苗定植后免受白粉虱的危害,定植前还 要在苗床上喷灌内吸性杀虫剂阿立卡1500倍液, 持效期20-30天左右。每平方米苗床灌药液2-3公 斤。
防治: 1. 2. 3. 4.
黄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1. 白粉病:属于高温型病害,一般在春秋气温较高的时候发生。 冬季很少发生。高温闷热的条件下发病严重,喜欢高空气湿度 ,不喜欢叶片结露。 炭疽病:高温,低温都可以发生,但表现的症状不同。一般管 理水平低,黄瓜生长差的棚容易发生此病害。棚内高湿是该病 发生的关键因素,另外种植密度高,郁蔽也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 黑星病:属于低温型病害。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期容易发生。 高湿是诱发本病的重要条件。 防治策略:这三种病害在棚内发生的几率相对较低。防治所用 的药剂基本相同,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应该结合起来防治,并 且以预防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先正达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示范方案 1、 试验目的 展示先正达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的增产效益。 2、 示范地点选择 示范区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性质、肥力均匀一致,水稻生长整齐的种植区进行,种植方式不限。 3、 试验示范设计 设四个处理: 处理一:锐胜+适乐时+福戈+爱苗+顶峰组合方案(简称“福苗”组合)。用药方案为锐胜+适乐时种子包衣,福戈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爱苗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灵(三环唑)防治稻瘟病,顶峰防治稻飞虱。 处理二:锐胜+适乐时+福戈+阿米妙收+顶峰组合方案(简称“福妙”组合)。用药方案为锐胜+适乐时种子包衣,福戈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阿米妙收防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顶峰防治稻飞虱。 方案详细内容见附件。 处理三:常规用药方案,各地按常规用药技术自行确定。 处理四:空白对照区。 各示范点可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实际情况调整喷药时间和次数,但必须保证在先正达方案中爱苗(阿米妙收)和福戈的施用次数各处理分别不少于2 次,且爱苗(阿米妙收)用药在破口前和齐穗期,福戈用药在分蘖盛末期和破口前,其它时间是否用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要求四个处理安排在一个集中的示范区内。处理一和处理二示范面积各5亩,处理三面积1亩,空白对照区0.5亩。 1

4、药剂喷施方法: 要求统一喷雾器、喷液量。喷液量不少于每亩30kg,用弯喷头喷细雾。 施药时期:防治稻纵卷叶螟在二龄幼虫高峰期(束尖期),防治二化螟在一二龄幼虫高峰期(枯鞘期),如需连续施药,间隔期14天左右。具体用药时间各地植保站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确定。 5、效果评价 5.1药效评价 每次药后调查1次主要病虫害的防效,按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 5.1.1 蓟马防效:播种后35-45天调查。每处理区5点取样,每点25cm2

X 25cm2,(每小区50根苗)调查叶片卷尖率,计算防治效果。 药效计算方法: 卷尖率(%)=(卷尖数/调查总叶数) X 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卷尖率-处理区卷尖率)/空白对照区卷尖率X100

5.1.2 二化螟防效:在二化螟为害症状稳定后,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 每小区调查50蔸稻每点调查10蔸,统计枯心率或白穗数。 药效计算方法: 调查枯心(白穗)数 枯心(白穗)率(%)= ×100 调查总株(穗)数 PT -CK100 )= ×%防治效果( CK

式中:CK-空白对照区药后枯心(白穗)率;

PT-药剂处理区药后枯心(白穗)率 5.1.3 纵卷叶螟防效:在纵卷叶螟为害症状稳定后,每小区五点取样每点查10蔸稻,统计卷叶率,与对照区卷叶率比较,计算相对防效,2

同时调查卷叶内有虫率。 药效计算方法: 调查卷叶数 卷叶率(%)= ×100 调查总叶数 PT -CK100 ×%)= 防治效果( CK

式中:CK-空白对照区药后卷叶率;

PT-药剂处理区药后卷叶率 5.1.4 稻飞虱防效: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第3天、5天、10天、20天天调查防治效果,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小区调查25蔸,每点调查5蔸,计数稻飞虱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注: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为准)。 计算公式: 处理前总虫量—处理后总虫量 ×%)= 100 虫口减退率( 处理前总虫量 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校正防效()=

1-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5.1.5 纹枯病的调查

5.1.5-1调查时间和次数 基数调查:第一次施药之前。 药效调查:在每次施药后14天和21天调查防治效果。 5.1.5-2 调查的方法和分级标准 调查采取定点调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相连5蔸,每点5蔸共25蔸,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分级标准如下: 0级:全株无病 3

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叶片) 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5.1.6. 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的调查 调查时间:在水稻收割前5天。 调查方法:采用双平行线调查法,各小区查200蔸水稻,记载发病蔸数,计算丛病率;再在调查丛病率中的各小区中随机取样10点,每点取1蔸,记载总株数及病株数,计算病株率;调查10蔸总粒数及 病粒数,计算粒病率;将各处理的平均蔸病率、株病率、病粒率分别与对照比较,计算出蔸防效、株防效和粒防效。 5.1.7稻瘟病的调查 基数调查:第一次施药之前 施药后25-30天病情稳定时调查。调查方法:采用对角线取样方法,每个点调查6蔸,每个小区共调查30蔸稻,并根据以下分级标准记录病级,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0级:无病; 1级:每穗损失5%以上(个别枝梗发病); 3级:每穗损失6—20%以上(1/3左右枝梗发病); 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 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半瘪); 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5.1.8药效计算方法 ∑(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100 × 病情指数= --------------------------------9 调查总株数×

4

CK病情指数×PT病情指数 10 防治效果(%)= (1- )×100 PT病情指数 CK病情指数×?0 药剂处理区药前空白对照区药前 PT--注:CK--00 药剂处理区药后空 白对照区药后 PT- CK--?? ) 试验工作重点对水稻生长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调查(5.2: 调查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5.2.1 1次。35-45a、种衣剂包衣处理,在播种后天调查120天调查b、未用种衣剂,而在秧田期用福戈防治,在福戈施药后 次。叶片数、调查秧苗的株高、株秧苗, 分别从各处理中随机选取20 分蘖数、株鲜重和根重,并分别进行拍照。观察试验区种衣剂或苗期 用药的促长壮苗作用,要求提供图片。计算理,5.2.2调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要求有实测产量和进行考种 测产方法见附件。并评价对水稻品质的影响。要求提供图片。论产量,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观察。观察药剂的安全性,有无药害并确定5.3可目测各处理稻田蜘蛛等天敌数量,比较药害程度。每次药后调查, 其影响。 6、试验报告) 药效评价先正达水稻用药技术方案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抗、壮苗)评价先正达水稻用药技术方案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 早衰及增产效果。和常规方案比较每评价先正达水稻用药技术方案的环境友好性, 亩的农药使用量和用药次数。与常规方案比较评价先正达水稻用药技术方案的综合经济效益: 用药成本、亩产量和亩收益。

5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附件1: 先正达早稻用药技术方案 一、种子处理 水稻种子(干种子或已经浸泡后待播种的种子)用70%锐胜+2.5%适乐时种衣剂包衣,处理方法每100kg种子(按干种计算)用锐胜100g+适乐时400ml包衣后凉干备用。 二、苗床药剂处理 苗床期根据虫情防治蓟马和其它害虫,每亩苗床用福戈12g兑适量水均匀喷雾。 三、移(抛)栽后防除杂草 在水稻移(抛)栽后7-10天,田间稗草1叶1心前,每亩用50%瑞飞特EC80ml加10%苄嘧磺隆WP20g毒土均匀撒施。 四、分蘖期病虫害防治 分蘖盛末期,二化螟一二龄幼虫高峰期,水稻危害状为枯鞘期时,每亩用福戈10g兑水30kg喷细雾防治二化螟和其它害虫。 稻瘟病常发区和纹枯病重发区,酌情施药1-2次,于病害发生初期,使用阿米妙收或爱苗+稻瘟灵(三环唑)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爱苗20ml/亩,阿米妙收60ml/亩,稻瘟灵(三环唑)常规剂量。 五、孕穗期病虫害防治 6

孕穗末期,纵卷叶螟二龄幼虫高峰期,田间危害状为束尖期,每亩用福戈10g加爱苗20ml(阿米妙收60ml)兑水30kg喷细雾防治纵卷叶螟、纹枯病、二化螟和稻飞虱。 六、齐穗期防治病虫害 齐穗期每亩用爱苗20ml(阿米妙收60ml)兑水30kg喷细雾防治穗期病害。 7

附件2: 先正达中(晚)稻用药方案 一、 种子处理 水稻种子(干种子或已经浸泡后待播种的种子)用70%锐胜+2.5% 8

适乐时种衣剂包衣,处理方法每100kg种子(按干种计算)用锐胜100g+ 适乐时400ml包衣后凉干备用。 二、苗床药剂处理 移栽或抛栽前根据虫情每亩苗床用福戈12g兑适量水均匀喷雾防治蓟马、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三、移(抛)栽后防除杂草 在水稻移(抛)栽后7-10天,田间稗草1叶1心前,每亩用50%瑞飞特EC80ml加10%苄嘧磺隆WP20g毒土均匀撒施。 四、分蘖期病虫害防治 分蘖盛期,二化螟一二龄幼虫高峰期,水稻危害状为枯鞘期时,每亩用福戈12g加25%井粉100g兑水30kg喷细雾防治二化螟、纵卷叶螟和其它害虫。 稻瘟病常发区和纹枯病重发区,酌情施药1-2次,于病害发生初期,使用阿米妙收或爱苗+稻瘟灵(三环唑)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爱苗20ml/亩,阿米妙收60ml/亩,稻瘟灵(三环唑)常规剂量。 五、孕穗期病虫害防治:水稻拔节始孕穗后,本田第一次使用福戈14天左右,纵卷叶螟二龄幼虫高峰期,田间危害状为束尖期,每亩用福戈12g+爱苗20ml(或阿米妙收60ml)+25%扑虱灵WP50g兑水45kg喷细雾防治纵卷叶螟、纹枯病、二化螟和稻飞虱。 六、孕穗末期病虫害防治:孕穗末期,本田第二次使用福戈15-20天后,纵卷叶螟二龄幼虫高峰期,田间危害状为束尖期,每亩9

用福戈12g+爱苗20ml(或阿米妙收60ml)+25%扑虱灵WP50g兑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