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核心期刊
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发文排序(—2019)

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发文排序(—2019年7月)几点说明:1.根据中国知网统计,仅统计第一作者、体育类核心期刊的发文数量。
2.体育类核心期刊确定方法:来源期刊—体育(模糊)+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其中,中国学校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科研、运动医学杂志三个期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三家期刊均用“+”的形式标出。
3.尽可能排除同姓名的情况(重名者标出单位)。
4.不完全统计,且综合其他网页统计数字。
1、60篇及以上的(12人):茅鹏(94),熊斗寅(80+13),张洪潭(84),易剑东(80),韩丹(76),王岗(86),于善旭(75),于文谦(74),卢元镇(63+11),任海(65+3),石岩(64,山西大学),张力为(61)2、40-60篇的(20人):胡小明(58+1),杨建营(56),毛振明(31+25),王俊奇(52),常芸(20+30),钟秉枢(44+5),田雨普(48),路云亭(48),张瑞林(47),刘建和(46),田振军(35+10),鲍明晓(45),田麦久(45),李力研(42),肖林鹏(42),熊文(42,湖南师大、华东师大),邵桂华(42),王广虎(41),金其贯(25+15),贾文彤(40)3、30-40篇的(40人):杨桦(39),黄璐(39),崔乐泉(38),张岩(38),姜熙(38),陈元欣(38),孙葆丽(35+2),凌平(37),田野(28+9),罗时铭(36),邱丕相(36),唐建军(36,北京体育大学),杨剑(36),仇军(35),黄世席(35),陈小平(35),颜军(35),王智慧(35),乔玉成(27+8),周爱光(34),邵伟德(34),吕树庭(34),孔庆鹏(34),王家宏(33),郝勤(33),曹景伟(33),高强(33),马德浩(33),李建设(31+2),李相如(33),林文弢(24+9),董杰(32,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陶于(32),于振峰(31),刘青(31,成都体院),刘一民(31),郭玉成(30),张瑛秋(29+1),周伟良(30),季浏(28+2)4、近30篇的:王凯珍(26+3),郑陆(19+10),胡庆山(29),翁锡全(23+6),宋继新(26+3),黄海燕(29),董翠香(26+3),辜德宏(29),裴立新(28),王斌(28,华中师大),骆秉全(28),张忠秋(21+1),刘少英(28),孙有平(26+2),王子朴(28),白晋湘(27),史兵(27),唐宏贵(27),高炳宏(18+9),乔凤杰(26),张兵(26),黄汉升(25+1),谭华(25+1),曲宗湖(4+22),周成林(24+1),姒刚彦(20+5),虞重干(25),舒盛芳(25),聂啸虎(25),姚侠文(25),骆建(25),郇昌店(25),胡扬(25),尹志华(25),刘洵(20+4),谢雪峰(24),陈善平(24),肖焕禹(24),董进霞(24),方千华(24)。
体育科学核心期刊发表

体育科学核心期刊发表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
动生物力学等多个领域,对于促进人体健康、提高运动表现、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体育科学领域,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能够在体育科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是一种荣誉,也是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肯定。
首先,要在体育科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需要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学
术水平的研究课题。
选择一个热点问题或者前沿课题,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进行深入探讨,能够更容易引起期刊编辑和评审的关注,增加论文被录用的机会。
同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严谨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是保证论文学术价值的重要保障。
其次,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要注重文献综述的深入和全面。
对于已有的研究
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能够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也能够体现作者对于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要注重论文的逻辑严谨和表达清晰,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逻辑混乱的情况,保证论文的学术质量。
最后,在提交论文之前,要对论文进行严格的自我审查和修改。
检查论文的格
式是否符合期刊要求,语言是否流畅准确,数据和结论是否合理可靠,避免出现低级错误和不严谨之处。
此外,要对论文的创新点和学术价值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表述,吸引期刊编辑和评审的关注,增加论文被录用的可能性。
总之,能够在体育科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对作者研究水平和学术贡献的认可,也是对学术界和体育科学领域的一种贡献。
因此,作为体育科学研究者,应该注重选题、撰写、修改等每一个环节,努力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为体育科学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体育类核心期刊分类

体育类核心期刊分类一:G8类(体育类核心)1.体育科学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月刊栏目:设有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群众体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史学等。
反映国内体育科研最新成果,刊登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
设有特约专论、研究报告、动物实验、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索、博士论文、前沿动态、学会信息等栏目。
2.中国体育科技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双月刊栏目:设有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探讨等栏目。
3.体育与科学主办单位:江苏省体育局双月刊栏目:专访、学术对话录、新探索、特邀论坛、研究报告以及一系列特设专题研究栏目,涉及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课程论、体育方法论、运动竞赛与训练学等。
4.北京体育大学主办单位:北京体育大学月刊栏目: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科研动态、教学、训练改革以及体育社会学、运动医学、群众体育及国外体育信息交流等,辟有“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
5.体育学刊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双月刊栏目:共设“探索与争鸣”、“体育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高等学校体育”、“中小学体育”、“竞赛与训练”、“研究生论坛”及“体育资讯”等9个栏目。
6.上海体育学院主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双月刊栏目: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
7.武汉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武汉体育学院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水上运动等栏目。
8.广州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广州体育学院双月刊栏目:体育社会科学、休闲体育、竞技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等栏目。
9.西安体育学院主办单位:西安体育学院双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术与训练、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学及其他,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和运动人体科学等为本刊重点栏目。
教学实践体育核心期刊(3篇)

第1篇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教学实践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传播体育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体育核心期刊在推动体育教学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体育核心期刊的出版现状、教学实践的创新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体育核心期刊的出版现状近年来,我国体育核心期刊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升。
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体育类核心期刊数量逐年增加,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也在不断提高。
这表明体育核心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在内容上,体育核心期刊主要涵盖了体育教学理论、体育课程与教材、体育教学方法、体育师资培养、体育竞赛组织、体育场馆建设等多个方面。
这些期刊为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教学实践的创新点1. 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是体育教学的核心,体育核心期刊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提出了许多创新观点。
例如,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强调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以及课程评价的多元化。
2. 教学方法创新体育核心期刊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路。
如,倡导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师资培养模式改革体育核心期刊关注师资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例如,倡导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体育竞赛组织创新体育核心期刊在体育竞赛组织方面提出了一些创新观点,如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原则,提高竞赛质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5. 体育场馆建设与维护体育核心期刊关注体育场馆建设与维护,提出合理规划、科学设计、高效利用体育场馆,为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未来发展趋势1. 数字化、网络化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体育核心期刊将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未来,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查阅期刊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全国体育类正规期刊(学会、体科所类)

全国体育类正规期刊(学会、体科所类) 主管单位 刊名 联系电话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运动医学杂志》(010)67112233-2504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体育科技》(010)67112233-2504江苏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与科学》(025)4755315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科研》(021)64311691
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浙江体育科学》(0571)85060504
甘肃体育科学研究所《西部体育研究》(0931)2654195
辽宁体育科学研究所《辽宁体育科技》(010)56073605(北京)内蒙体育科学研究所《内蒙古体育科技》(0471)6397725
山东体育科学研究所《山东体育科技》(0531)2060111
安徽体育科学研究所《安徽体育科学》(0551)4661754
福建体育科学研究所《福建体育科技》(0591)87726684
贵州体育科学研究所《贵州体育科技》(0851)5795863
山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山西体育科技》 (0351)7058862
湖北体育科学研究所《湖北体育科技》(027)87937508
支持网上投稿
/qikan/html/?230.html E-mail:zgty@
E-mail:zhjli9@
E-mail:shtyky@
zjtykx@
E-mail: gstyky@
E-mailtgyxzzs@
/#tougaoliuyan
E-mail:STKJ a
E-mail:ahtkkj@
E-mail:fjtykj@
E-mail:gztykj@
E-mail:shanxitiyukeji@。
体育类核心期刊类表

体育类核心期刊类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有关刊物)
——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体育类核心期刊类表:
1.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3.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4.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5.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6.体育科学
7.体育文化导刊
8.体育学刊
9.体育与科学
10.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1.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2.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3.中国体育科技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
14.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15.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6.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7.中国临床康复
18.中国糖尿病杂志
19.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表:
20.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表:
21.中国学校卫生。
体育核心期刊发表有哪些?

体育核心期刊发表有哪些?体育核心期刊是体育学界最为重要的期刊之一,其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对于推动体育学研究的发展和促进体育学科的专业化、学术化、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体育核心期刊。
1.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体育科学杂志)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体育科学杂志)是体育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之一。
发表内容包括体育科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运动行为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健康促进、运动医学等学科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评论、案例分析和方法学论文等。
该期刊内容丰富,定期出版高质量的文章。
2.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医学与科学中的运动与锻炼)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简称MSSE,中文翻译为医学与科学中的运动与锻炼)是体育科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
它专注于运动科学、体育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
期刊评审严格,发表的文章有高度的可靠性及学术性。
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国际体育医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国际体育医学杂志)是一个面向音乐和跳舞领域的核心期刊,内容涉及到运动科学、锻炼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创伤手术和康复、自行车和短跑等内容。
该期刊是体育医学方面的重要杂志。
4. Sports Medicine(运动医学)Sports Medicine(运动医学)是专门发表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康复、训练、预防和营养教育等运动医学方面的期刊。
该期刊旨在推动运动医学学科的发展,促进运动医学在临床医学领域的普及,提高公众对运动健身的认识和科学理解。
体育核心期刊目录表

经济问题探索 中国管理科学
经济问题 会计研究 经济研究 商业经济与管理 国际经贸探索 财经研究 财贸研究 管理评论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当代经济科学 产业经济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 财贸经济 经济评论
当代经济研究 当代财经
国际贸易问题 金融研究
金融经济学研究 管理世界
期刊名称
期刊名称
科技统计源核心: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期刊:
中国人才 西部论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调研世界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社会科学家 湖北社会科学
求索 山东社会科学 湖南社会科学 贵州民族研究 统计与信息论坛 云南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战线
统计研究 广西民族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期刊名称
北大核心期刊:
电视研究 中国记者 档案与建设 新闻战线 新闻与写作
新闻界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新闻记者 新闻与传播研究
国际新闻界 当代传播 现代传播
期刊名称
北大核心期刊:
北方文物 四川文物 北方论丛 中国宗教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旅游科学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控制理论与应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期刊名称
科技统计源核心:
地质与资源 勘察科学技术 华北地震科学
内陆地震 华南地震
北大核心期刊:
中国地震 地质与勘探 大庆石油源自质与开发CSCD核心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地质论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地质科技情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类核心期刊分类
一:G8类(体育类核心)
1.体育科学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月刊
栏目:设有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群众体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史学等。
反映国内体育科研最新成果,刊登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
设有特约专论、研究报告、动物实验、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索、博士论文、前沿动态、学会信息等栏目。
2.中国体育科技
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双月刊
栏目:设有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探讨等栏目。
3.体育与科学
主办单位:江苏省体育局双月刊
栏目:专访、学术对话录、新探索、特邀论坛、研究报告以及一系列特设专题研究栏目,涉及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课程论、体育方法论、运动竞赛与训练学等。
4.北京体育大学
主办单位:北京体育大学月刊
栏目: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科研动态、教学、训练改革以及体育社会学、运动医学、群众体育及国外体育信息交流等,辟有“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
5.体育学刊
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双月刊
栏目:共设“探索与争鸣”、“体育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高等学校体育”、“中小学体育”、“竞赛与训练”、“研究生论坛”及“体育资讯”等9个栏目。
6.上海体育学院
主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双月刊
栏目: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
7.武汉体育学院
主办单位:武汉体育学院月刊
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水上运动等栏目。
8.广州体育学院
主办单位:广州体育学院双月刊
栏目:体育社会科学、休闲体育、竞技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等栏目。
9.西安体育学院
主办单位:西安体育学院双月刊
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术与训练、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学及其他,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和运动人体科学等为本刊重点栏目。
10.成都体育学院
主办单位:成都体育学院月刊
栏目: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与竞赛。
11.山东体育学院
主办单位:山东体育学院双月刊
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研究、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水上运动、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等。
12.首都体育学院
主办单位:首都体育学院双月刊
栏目:体育基础学科、体育教学和训练、科研和管理、体育交叉和边缘学科等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13.沈阳体育学院
主办单位:沈阳体育学院双月刊
栏目: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学
14.南京体育学院
主办单位:南京体育学院双月刊
栏目:综述与研究、运动生物科学研究和实验、基础理论研究、体育科研园地、教练员论坛、裁判员沙龙。
15.体育文化导刊
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月刊
栏目:体育管理学、群众体育学、竞技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教育学、体育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原理、国外体育研究。
16.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双月刊
栏目:专家论坛、研究快报、论著、技术方法、综述、理论探讨、科研报道与临床总结、病例报道、队医园地、文摘、译文等。
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临床总结、综述、探索与争鸣、理论探讨、队医园地、运动医学攻关与服务、工作手记、书评或书讯、会议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等。
17.天津体育学院
主办单位:天津体育学院双月刊
栏目:特邀论坛,专题研究,成果报告,综述与进展,百家论坛,博士(生)论坛,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教练员与学者沙龙,研究报道。
二.G7类(各类教育)
1.中国特殊教育
2.民族教育研究
3.职业技术教育
4.中国成人教育
5.教育与职业
6.职教论坛
7.成人教育
8.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三.G64(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江苏高教
6.中国高教研究
7.现代大学教育
8.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
12.中国大学教学
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