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色谱法液相

合集下载

液相色谱介绍

液相色谱介绍

液相色谱介绍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LC)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样品成分的实验室技术,属于色谱分析方法的一种。

它是利用样品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实现成分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液相色谱因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广泛的应用范围等特点,在化学、生物、食品、环境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液相色谱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 色谱柱:色谱柱是液相色谱的核心部件,用于分离样品成分。

它由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和填充物组成,固定相的选择取决于分离目标和样品性质。

2. 流动相:流动相是液相色谱中用于载带动态成分的溶液。

其选择和配比对于色谱分离效果至关重要。

通常,流动相由溶剂、缓冲液和添加剂组成。

3. 进样器:进样器用于将样品引入色谱柱。

常见的进样器有手动进样器和自动进样器。

4. 检测器:检测器用于检测分离后的样品成分。

常见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等。

5. 泵:泵用于驱动流动相在色谱系统内循环,保证样品分离过程的进行。

液相色谱的保养知识包括:1. 色谱柱保养:长时间不用时,色谱柱内应充满溶剂,两端封死。

正相色谱柱使用相应的有机相,如ACN。

2. 手动进样器:使用缓冲溶液时,要用水冲洗进样口,同时搬动进样阀数次,每次数毫升。

3. 流动相:使用前必须过滤,不要使用多日存放的蒸馏水(易长菌)。

4. 带seal-wash的1100,要配制90%水10%异丙醇,以每分23滴的速度虹吸排出,溶剂不能干涸。

5. 定期检查和维护:根据说明书或现场工程师的建议,定期检查液相色谱仪的性能,确保其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总之,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可为科研和生产提供准确、有效的分析手段。

了解液相色谱的原理、保养方法以及相关应用,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

液相色谱:1-色谱发展历史和分类

液相色谱:1-色谱发展历史和分类
山东鲁健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与传统液相色谱的比较山东鲁健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的比较山东鲁健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实际也是高压液相色谱highpressureliquidchromatography因为没有很高的压力就不可能产生很高的分离效率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及局限性
• 应用范围
•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的、受热不稳定 易分解的、分子量大的、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生物活 性物质和多种天然产物;合成的和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等 。
• 涉及到是有化工产品、食品、合成药物、生物化工产品及 环境污染物等领域,约占全部有机化合物的70-80%,其 余20-30%的有机化合物,包括永久性气体,易挥发低沸 点及中等分子量的化合物,只能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同位素 1944年,美国橡树岭实验室和衣阿华州大学分
离和鉴定了稀土元素。 1941年,Martin和Synge发展了分配色谱。
色谱发展历史
• 1944年,Martin发展了纸色谱 • 1952年,Martin和 James发展了气-液分配色
谱,气相色谱问世。
• 1956年,Van Deemter等发表了速率理论。 • 1957年,制作了离子色谱交换氨基酸分析仪。 • 1959年,凝胶过滤色谱。 • Giddings 于1963年奠定色谱理论。 • 1969年,现代液相色谱,1975年,离子色谱法。 • 1981年,毛细管电泳。
•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三高一快) • a.分析效率高-液相色谱柱的柱效可以达到
5×103-----3×104块/m,而原来的经典色谱柱的柱 效只有2-50块/m。

第二十章高效液相色谱(第五版)

第二十章高效液相色谱(第五版)

(2)L2 = 30cm:
R1 2 L1 ( ) R2 L2
L2 30 R 2 R1 1.33 1.88 L1 15
56
紫外检测器的重要进展;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024个二极管阵列,各检测特 定波长,计算机快速处理,三维立体谱图,如图所示。
48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49
(二) 荧光检测器 fluorophotometric detector 特点: • 灵敏度高(高于紫外检测器)
• 只适用于能产生荧光或其衍生物能发
荧光的物质。
50
(三) 蒸发光散色检测器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流动相 (样品)
流动相蒸发除去
加热
组分形成气溶胶
强光
特点: 测定散射光强 • 灵敏度低 I = k mb • 通用型:如糖类、 氨基酸等分析
51
(四) 化学发光检测器
组分 + 发光试剂 激发态产物 光辐射
n1/2 -1 k2 R = —— (——) (——) 4 1+k2
:主要受溶剂种类的影响
k :主要受溶剂配比的影响
29
选择流动相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尽量使用高纯度试剂作流动相,防止微量杂质长期累 积损坏色谱柱和使检测器噪声增加。 (2)避免流动相与固定相发生作用而使柱效下降或损坏 柱子。如使固定液溶解流失; (3)试样在流动相中应有适宜的溶解度,防止产生沉 淀并在柱中沉积。
24
第二节 HPLC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及其选择
一、化学键合固定相:目前应用最广、性能最佳的固定相;
a. 硅氧碳键型: ≡Si—O—C b. 硅氧硅碳键型:≡Si—O—Si — C 稳定,耐水、耐光、耐有机溶剂,应用最广; c. 硅碳键型: ≡Si—C d. 硅氮键型: ≡Si—N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LCMS分别的含义是:L液相C色谱M质谱S分离(友情赠送:G是气相^_^)LC-MS/MS就是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MS/MS是质谱-质谱联用(通常我们称为串联质谱,二维质谱法,序贯质谱等)LC-MS/MS与LC-MS比较,M(质谱)分离的步骤是串联的,不是单一的。

色谱法也叫层析法,它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将它用于分析化学并配合适当的检测手段,就成为色谱分析法。

色谱法的最早应用是用于分离植物色素,其方法是这样的:在一玻璃管中放入碳酸钙,将含有植物色素(植物叶的提取液)的石油醚倒入管中。

此时,玻璃管的上端立即出现几种颜色的混合谱带。

然后用纯石油醚冲洗,随着石油醚的加入,谱带不断地向下移动,并逐渐分开成几个不同颜色的谱带,继续冲洗就可分别接得各种颜色的色素,并可分别进行鉴定。

色谱法也由此而得名。

现在的色谱法早已不局限于色素的分离,其方法也早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其分离的原理仍然是一样的。

我们仍然叫它色谱分析。

一、色谱分离基本原理:由以上方法可知,在色谱法中存在两相,一相是固定不动的,我们把它叫做固定相;另一相则不断流过固定相,我们把它叫做流动相。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就是利用待分离的各种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等亲和能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液体)通过一固定于柱中或平板上、与流动相互不相溶的固定相表面。

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

与适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与检测。

二、色谱分类方法:色谱分析法有很多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两相的状态分类:相色谱和经典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区别。

仪器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17章HPLC法17.1 内容提要17.1.1 基本概念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GC)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使之发展成为高分离速率、高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易称为现代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等装置的液相色谱仪称为高效液相色谱仪。

梯度洗脱──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程序连续的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和极性,使样品中各组分能在最佳的分配比下出峰的操作技术。

也称为梯度淋洗。

低压梯度──又称外梯度,特点是先混合后加压。

它是采用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系统,易称为泵前混合。

高压梯度──又称内梯度,特点是先加压后混合。

它有两台高压输液泵、梯度程序器(或计算机及接口板控制)、混合器等部件组成。

两台泵分别将两种极性不同的溶剂输入混合器,经充分混合后进入色谱柱系统,是一种泵后高压混合形式。

柱外效应──由色谱柱以外的因素引起的色谱峰形扩展的效应。

柱外因素常指从进样口到检测器之间,除色谱柱以外的所有死时间,如进样器、连接管、检测器等的死体积,都会导致色谱峰形加宽、柱效下降。

液固吸附色谱法──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吸附剂表面的活性中心具有吸附能力,样品分子被流动相带入柱内,它将与流动相溶剂分子在吸附剂表面发生竞争吸附性。

K值大的强极性组分易被吸附,K值小的弱极性组分难被吸附,样品组分因此被分离。

液液分配色谱法──根据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有不同的分配,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分配系数较大的组分保留值也较大。

正相分配色谱法──流动相极性低而固定相极性高的称为正相分配色谱法。

反相分配色谱法──流动相极性高而固定相极性低的称为反相分配色谱法。

化学键合相──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机分子键合到载体表面上,形成均一、牢固的单分子薄层而形成的各种性能的固定相。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分析法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分析法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分析法1 范围1.1 本法规定了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酚、4-硝基酚、3-甲基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

1.2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中苯酚、4-硝基酚、3-甲基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的测定。

1.3 本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取水样1.0L,固相萃取后溶剂洗脱,定容1.0mL,进样体积40μL,最低检测质量浓度(μg/L)见下表。

最低检测质量浓度酚类苯酚4-硝基酚3-甲基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五氯酚Sp i,μg/L 0.16 0.032 0.15 0.093 0.14 0.072 0.61 0.12 0.56 0.35 0.54 0.272 原理用固相小柱吸附水中酚类化合物,然后用溶剂洗脱,经氮吹气浓缩至一定体积后,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

在反相色谱柱上以甲醇/(水+乙酸)为流动相把经预处理的酚类化合物分离,用二极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测定各种酚的峰高或峰面积,以外标法定量。

3 试剂3.1 流动相3.1.1 甲醇:HPLC级,经0.22μm滤膜过滤。

3.1.2 高纯水:经0.22μm滤膜过滤。

3.2 标准物酚类标准储备液各组分浓度(μg/mL)苯酚2004-硝基酚503-甲基酚2002,4-二氯酚2002,4,6-三氯酚200五氯酚2003.3 四氢呋喃:重蒸馏。

3.4 正己烷:重蒸馏。

3.5 硫酸:0.5mol/L。

3.6 冰乙酸。

3.7 无水亚硫酸钠。

4 仪器4.1 高效液相色谱仪:可编程紫外检测器。

4.2 微量注射器:50μL、100μL。

4.3 色谱柱:C18或C8柱。

4.4 化学工作站。

4.5 尖底浓缩瓶:10ml具刻度。

4.6 富集柱。

5 样品5.1 水样采集及贮存方法:样品应贮于棕色玻璃瓶中避光,用硫酸调pH至<2,冷冻保存,应尽快过柱,检测。

5.2 样品的预处理5.2.1 富集柱的活化:首先用10~15ml甲醇活化,再用30ml纯水活化,然后浸在纯水。

实验7 液相色谱法测雪碧、可乐中的咖啡因含量

实验7 液相色谱法测雪碧、可乐中的咖啡因含量

液相色谱分离测定雪碧、可乐中的咖啡因【摘要】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本实验采用的是液相色谱中的反相分配色谱,反相色谱的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样品根据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

通过标准样品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以峰面积对浓度绘制的工作曲线定量测定可乐和雪碧中的咖啡因。

【关键字】液相色谱反相色谱咖啡因外标法【Summary】Chromatography is a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This experiment uses reversed-phase distribution chromatography in liquid chromatography.The reversed-phase chromatography has a smaller stationary phase than the mobile phase.Samples hav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s in the stationary phase and the mobile phase. And separation.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caffeine in Cola and Sprite was performed by quantifying the retention time of the standard sample and by plotting the peak area versus the concentration plotted.【Keywords】liquid chromatography reversed phase chromatography caffeine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实验目的】1、学习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尤其是反相色谱的基本规律,构成和使用方法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安捷伦1260为例)的结构及基本操作;3、掌握色谱的基本定性、标准曲线定量方法。

仪器分析第4讲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仪器分析第4讲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经典液相色谱法 75-600 0.01-1.0 1-20 50-200 2-50 1-10
高效液相色谱法 3-50(常用5-10)
20-300 0.05-1.0
2-30 104-105 10-6-10-2
2.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
(l)气相色谱法分析对象只限于分析气体和 沸点较低的化合物,它们仅占有机物总数 的20%.对于占有机物总数近80%的那些高 沸点、热稳定性差、摩尔质量大的物质, 目前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和 分析.
3. 柱外效应
由于色谱柱之外的因 素引起的色谱峰的展 宽,例如进样系统、 连接管路及检测器的 死体积等。
3-3 高效液相色谱的类型及其分离原理
液—液分配色谱及化学键合相色谱 液—固吸附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色谱 空间排阻色谱
1、 液-液分配色谱
liquid- liquid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4、 离子色谱
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色谱法是由离子交换色谱法派生出来的一种 分离方法。由于离子交换色谱法在无机离子的分 析和应用受到限制。例如,对于那些不能采用紫 外检测器的被测离子,如采用电导检测器,由于 被测离子的电导信号被强电解质流动相的高背景 电导信号掩没而无法检测。
2、 液-固吸附色谱
liquid-solid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为液体,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
分离原理:利用溶质分子占据固定相表面吸附 活性中心能力的差异
分离前提:K不等或k不等
液—固吸附色谱
固体吸附剂主要类型: 极性的硅胶(应用最广) 氧化铝 分子筛 非极性的活性炭
1971年科克兰等人出版了《液相色谱的现代实践》一 书,标志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正式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