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晚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
每年都有新品种推出,以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为了了解新品种的优劣和适应性,我们进行了水稻新品种的对比试验。
本次对比试验选择了三个水稻新品种,分别是A、B和C。
它们都是经过育种改良的新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和优良的抗病性。
试验选用了相同的试验田地和栽培管理措施,确保各品种之间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一致。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项观测和测定。
首先是对三个品种的生育期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A品种的生育期最短,仅为120天;B品种次之,为130天;C品种的生育期最长,达到了140天。
这说明A品种在早熟性上具有优势,适应性强。
而C品种虽然生育期较长,但还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南方等气候相对温暖的地区。
我们对三个品种的产量进行了测定。
测定结果显示,A品种的单株产量最高,达到了700克;B品种次之,为650克;C品种的单株产量最低,为600克。
这表明A品种在产量潜力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以为农民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除了对产量的测定,我们还对三个品种的耐病性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A品种和C品种都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可以有效防控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而B品种在抗病性上稍逊一筹,对稻瘟病有一定的抗性,但对白叶枯病的抵抗能力较弱。
这一评估结果对农民在选择品种时提供了参考。
本次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A品种在早熟性、产量和抗病性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品种。
B品种在产量上稍逊一筹,但仍具有一定市场潜力;C品种的生育期长,适应性有限,但对特定地区的农民仍有一定价值。
这些结果将为农民选择适合的水稻品种提供参考,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做出贡献。
双季晚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研究

规格 : 67m × 3 3m, 区栽 79 , 穴 4~ 粒 种 1.c 1. c 每小 7穴 每 5
子苗 , 种植 密度 为 3 O万 穴/ 6 m 。小 区间 间 隔 3 c 区 . 67 0 m,
参 照 国家 水 稻 品 种 区试 规定 的考 察 记 载方 法 与标 准 。
12 gk , 力水平 中等 , 均匀 , 有代表 性 。 .m / g肥 肥力 具 13 试验 设计与 方法 . 每个参 试 品种 为 1 处理 小 区 , 个 3 次重复 , 3 个 小 区 , 单 因素完 全 随机 区组排 列 。小 共 6 采用
区长 5 4 m、 3 1 m( 含边 际效应 ) 面积 1. m 栽 插 .5 宽 .7 包 , 73 ,
运粳 7号 、 7 0 、 0 N 8 1丙 7—0 7 丙 0 7 、 8—0 0 镇 稻 0 N 3 0、 8、 2、 2 4
14 4 田 间 管 理 ( ) 肥 。 栽 后 5 , 6 m .. 1追 d 6 7 施 尿 素 9 g 氯 化 钾 4 g 多 数 品 种 主 茎 穗 2~3期 时 施 穗 肥 , k、 k;
镇稻 l 、 0号 秀水 13扬 粳 43 安 选 晚 1 等 l 品 0、 08和 号 2个 种 , 中武运粳 7号作 为对 照品种 。 其
12 试验 地点 . 试验选 择在庐 江县 万 山镇 南 桥村 农户 承
包责任 田内进 行 , 面积 0 1 m , .3h 前茬为 早稻 。 田形 方正 , 不受荫 蔽 , 排灌方 便 ; 土壤质 地是 壤质粘 土 , 土种 为 黄土 母 质发 育 形 成 的 黄 白 土 。 土 壤 有 机 质 2. gk 、 氮 36/ g 全
1) 5 复合肥 4 k 、 铵 1k 、 0 g碳 0g 硫酸 锌 06k。然 后 旋 、 . g 耙
高产水稻品种作再生稻种植比较试验初报

高产水稻品种作再生稻种植比较试验初报摘要:试验以6个中、晚稻品种为材料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黄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的再生稻新品种。
结果表明,广两优15可以在黄冈作再生稻大面积种植,金优38、天丰优134两个品种可作再生稻适当种植。
关键词:高产水稻品种;再生稻;比较试验再生稻是指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科学肥水管理,使低节位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直至抽穗成熟,再收获一季的水稻。
再生稻能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自然资源,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和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再生稻米被公认为米质好、食味佳的优质稻米,是基本不用农药的安全食品,市场价比一般优质米要高10%~20%[1]。
黄冈地区温光资源丰富,近几年来各地再生稻面积发展迅猛,仅蕲春县就有1.33万hm2再生稻[2],但在再生稻品种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
为此,2012年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以自育的品种为主作再生稻高产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为再生稻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促进黄冈地区再生稻生产的发展。
1 试验基本情况1.1 播期及品种选择再生稻栽培的关键是把好再生稻的安全齐穗关。
根据黄冈市历年的气象资料分析,杂交晚籼稻的安全齐穗期为9月10日,前季稻的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初,即作早稻播,且要保证在8月15日前能收获,这样再生稻才能在9月10日前齐穗,要求品种熟期在135 d内[3]。
试验品种以黄冈市农业科学院近几年选育的中稻和晚稻新品种为主,分别是A优338、天丰优134、中9优168、金优38、广两优15,对照品种为目前黄冈市作再生稻种植应用面积较大的两优6326,共6个品种。
1.2 试验地点及条件试验地点在团风县回龙镇梅家墩村。
试验田为水稻空闲田,沙壤土,肥力较高,地力均匀,交通、排灌条件良好。
1.3 试验方法1.3.1 试验设计6个品种采用小区对比种植,每小区面积200.1 m2,在同一田块随机排列,试验统一专人管理,统一播种育秧,统一规格插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
新干县2010年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简报

“ 天丰优 6 1 ” “ 4 8 、 C两优 36 、 天优华 占”( K) 丰源优 9” “ C 、“
27 2 、“ 福 优 2 9 、“ 香 6 8 。 京 9” 泸 5 ”
优 32 、 先 农 2 号 ” 中 熟 组 品 种 中 , 际 产量 都 比 C 8”“ 0 。 实 K减 产 , 产幅度较大 的品种是 “ 减 中优 1 1 、 天 丰 优 6 1 “ 6” “ 4 8 、 京
福 优 2 9 、“ 香 6 8 ;实 际产 量 与 C 9 泸 5” K接 近 的 品种 有 2 , 个
期转色好 , 可作为早熟品种 推广种植 。
3 2 “ 荣优 2 4 ,“ . 欣 5 ” C两优 3 6 9 ”2个 品 种 综 合 特性 表 现
一
3 一 6
2 . ~2 . 千粒 重较低的品种有 “ 16 9 2 g, 中优洲 4 1 、“ 丰 8” 五 优 T 2 ” 先农 2 0 5 、“ 0号” 中优 1 1 ;千粒 重较高 的品种有 、“ 6”
“ 福 优 2 9 、 丰 源 优 2 7 “ 香 6 8 、 C两优 3 6 l其 京 9” “ 2 、 泸 5” “ 9”
好, 有一定的产量 优势 ,可作 为中熟品种搭 配种植 。 34 00 . 2 1 年晚稻抽穗期间 ,遭遇连续低温 阴雨天气 , 造成
展 示 品 种 生 育 期普 遍 延 长 7 d 左右 , 实 率 也 普 遍 降 低 5 结 %~ 7 致 使展 示 结果 与 往 年 对 比有 所 差 异 ,有待 进 一 步 检 验 。 %,
单季晚稻不同组合比较试验简报

2 试 验 结 果 与 分 析
2 3 综 合 经 济 性 状 .
心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 、 抗性 好的杂粳新品种 。2 1 年 “ 0 1 浦
优 68 0 ”在浦 东新 区合 庆镇、川 沙新镇 、祝桥镇 、航头镇等 多个镇示范种植 4 h ,并参加上海 市多个点 的集 中展 O余 m! 示, 均取得 了高产 , 该品种 田间抗性 较好 , 且 米质达国标优 质米 2 , 级 是一个 深受广 大农户欢迎 的杂粳新品种 。
2 2 适 龄 移 栽 促 早 发 .
作单 季晚稻种植株 高 16 c 0 m,茎秆粗壮 ,苗期 生长较 快, 株型 紧凑 , 长清秀 , 生 植株挺拔 ,叶色绿 ,熟期 转色好 ,
掌握 秧龄3 0d并做到带药 下 田, 防好秧 田病虫害 。
2 3 合 理 密植 增 穗 数 .
优 培 九”增 产 3 .8 k / 6 ,增 5 4 %}其 次 是 “ 两 3 3 g 6 7 m .4 Y
l.1 2 1 万穗 / 6 ,都超 过 “ 6 7 m2 两优 培九 ” ,其它组 合略 低于 “ 两优 培 九” ,最 低 的是 “ Y两优 3 2 ,只有 1 . 5 0” 0 5
均 产 量 6 0 3 k / 6 , 比对 照 增 产 1 .%。2 1 年 在 0 . g 6 7 m2 34 01
20 年上海市 区试 , 08 经米质检 测,达国标优质米 3 级标 准 ,该 品种稻 米外观漂 亮,食 味软糯 、口感好 。
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引种试验初报

中图分类号 :5 13 ;3 8 s1 . 3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8- 7 9 2o )2— 0 1— 2 10 9 9 (o 8 0 0 3 0
为 了筛选适宜在福建省永定县种植的新 组合 , 促进永定县优质 、 高产晚稻新组合 的推广 ,0 7年 20 从省内一些科研育种单位引进一批优质、 高产晚稻 新组合进行品种试验 , 结果如下。
摘 要I 引进 9个 晚稻新 品种( 组合 ) 进行 多点 比较试验 , 以两优 2 6 13作对照。通过多点试种结果表 明 : 在产 量 、 抗
性、 米质等综合性 状表现 比两优 2 6 好 的品种为 : 13 宜优 6 3 宜优 9 、 7、 9 Ⅱ优 3 0 、 3 1 乐优 9 、 4 两优 8 6 1。
12 试 验地 点 。
的水灌措施。 20 年 6一l 月份的 日平均气温分别为 2 . 、 07 1 6 3 2 . 、662 . 、25 l.℃ ; 862 . 、57 2. 、69 降雨 量分别 为 46 3 9. 、
4 . 、 1. 、5 8 l. 、3 61f 日照 时 数 分 别 8 3 4 8 9 2 . 、4 0 1. l ; Tl r
产 量等 性状 。进 行定 点观 察记 载 , 内考 种 、 区产 室 小
量 为实 割产 量 。
参 试 品种 的生 育期见 表 l其 中 Ⅱ优 30 、 , 3 1 闽优
32 29生育期最长 , 比对 照长 6d 其次为闽优 30 , , 31 生育期 比对照长 5d 其余品种的生育期 比对照长 2 ,
为 :2 . 、5 . 、 2 . 、5 . 、 6 . 、 0 . 。8 1 1 4 2 9 3 l 7 0 1 1 5 l7 2 2 1 8h
咸宁地区晚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约50%人口的主粮作物,其中90%的水稻产于亚洲[1-2]。
大米消费在我国市场巨大,是我国的主粮之一,随着人口数量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大米需求量和品质追求越发强烈,因此水稻高产、优质与粮食安全及经济发展具有紧密联系[3-4]。
推广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种植户的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人们对优质大米的需求[5-6]。
同一水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在各地表现不尽相同,环境因素是影响水稻稳产稳质的主要因素[7-9]。
因此,培育和筛选出适合本区域的优质水稻品种十分必要。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引进了一批晚稻新品种(系),通过观察这些品种(系)在咸宁地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比较各品种(系)的产量和品质,作出客观、准确和全面的评价,从而筛选出适宜咸宁市栽培种植的高产、多抗和优质的晚稻新品种(系),以保障该区域粮食生产安全,促进水稻可持续发展[10]。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及参试品种试验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村进行,试验点海拔22.5 m,地处东经114°14′、北纬29°54′,为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质地为红黄壤,前作为绿肥。
参试品种(系)共 12个,其品种信息如表 1 所 引用格式:全文博,潘名建,黎雨薇,等. 咸宁地区晚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J]. 湖南农业科学,2023(3):6-9,15 DOI:DOI:10.16498/ki.hnnykx.2023.003.002 咸宁地区晚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全文博1,潘名建2,黎雨薇1,杨 汉1,秦晓银1,黄志谋1(1.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2. 咸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咸宁 437100)摘 要:为筛选适宜咸宁地区生态条件栽培的高产、多抗、优质晚稻新品种(系),引进了益133优丝苗、益133A/ RT416、益33优丝苗等11个晚稻新品种(系),于2021年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村开展水稻品种比较试验,以金优207作对照,考察各参试品种(系)的生育期、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性和稻米品质。
晚稻新品种评比试验

1 . 试 验 材 料 2
宽对 水 9 0k /m 喷雾 ;0月 1 0 g l l 1 1日, 300m /m 0 用 0 【h 8 %敌 敌 畏 、 .2k/m 噻嗪 酮对 水 9 0k/m 喷雾 。 他管 理措 07 gh 0 gh 其 施与 常规 栽培相 同 。 割前 7d断水 。 收
对 水 6 5k ,m 喷 雾 防 治 卷 叶 虫 和 蜒 虫 ; 7 gh ' 8月 2 日施 3 0 0 0
试验 于 20 0 9年 在 宁 都 县 青 塘 镇 谢 村 村 稠 田 角 组 邓 长
k /m 智 能控 释氮 肥 ( 氮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 h 含 8 作穗 肥 ; 8月 2 5目开 始晒
金 优 2 7为 对 照 ( K) 中 迟 熟 组 以 淦 鑫 6 8为 对 照 ( K) 0 C , 8 C 。
从 表 1 以看 出 , 熟 组 中 e 可 早 k冼 2 、 丰 优 1 、 两 5天 9新
不设重复 , 区面积 6 . 各处 理 随机排 列 , 小 66 m 。 7 试验 田四 周
农 艺学
现代 农业科 技
21 0 0年第 l 6期
晚稻新 品种 评 比试 验
何小林 陈绍 云 曾小平 z 邱 斌 廖 荣珍 李冬 秀 温 东升
(江 两 省宁 都 县 青塘 镇 农 技 站 , 西宁 都 32 0 ; 宁 都 县 农业 局 ) 江 4 8 0
摘要 对 1 7个二 晚水稻 新品 种的产 量 、 性 、 育期 、 艺性状 等进 行对 比 , 抗 生 农 结果表 明 : 五优 3 8 天 丰优 l 、 0、 9 天优 华 占、 两优 6 2等 淦 0 品种综合 性状表 现 良好 , 确定 为青塘镇 2 1 0 0年 晚稻主推 品种 。 关 键 词 晚 稻 ; 种 对 比 ; 量 ; 性 ; 育 期 ; 艺性 状 品 产 抗 生 农 中 图分 类 号 S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513 3 文 章 编 号 10 — 7 9 2 1 )6 0 6 一 2 0 7 5 3 (0 0 1 — 0 O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 日期 ; 0 2 9一l 一l 0 1 3 基金 项 目 : 昌市 重 大科 技 项 目。 南
作 者 简 介 : 凤 琴 (9 7一) 女 , 喻 17 , 江西 新 建人 , 艺 师 , 事 作物 栽 培 研究 工 作 。 农 从
2期
喻凤琴等 : 超级晚稻品种 比较试验初报
d 培杂 泰丰 同 C ; K相 当 , 19d 为 1 。
广 的 首 选 品种 。 文 末介 绍 了这 4个超 级 晚 稻 首 选品 种 的 主要 特 征 特 性 。
关 键 词 : 级 晚稻 ; 超 品种 ; 育期 ; 量 ; 征 特 性 生 产 特 中图分 类号 :5107 文 献标 识码 : 文 章 编 号 : 0 —88 (0 0 0 02 0 s 1.3 A 1 1 5 12 1 )2— 0 4— 2 0
13 田间管理与考测方法 .
本试验在南昌市农科院粮
油作物所( 前身为南 昌市农科所) 内土壤肥力 中上且基
234 , 、、 位 其余品种的 日产量均低于 C 。 K
表 1 超 级 晚 稻各 品种 产 量 比较分 析 结 果
22 生育期 .
从表 2 以看 出 : 优 29 五优 38的全 可 金 9、 0
示范推广超级稻新品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当 前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 。作为双季稻区的南 昌市,
同全 国主要 稻作 区一样 , 展超 级 稻 生产 已列 为 重要 议 发 事 日 。为 此 , 所在 原 先对 超 级 晚 稻新 品种农 艺性 状 程 我 进 行 比较分 析的基 础 上 , 一 步引 进 省级 以上认 定 的超 进 级 晚稻新 品种 , 行 了比较试 验 , 摸清各 品种 的生 长 进 以期 发 育特 征特性 以及 适应 性 和 丰产 稳 产 性 , 南 昌市 乃 至 为 江 西省加 快超 级晚 稻推广 应用 提供参 考依 据 。
表 2 超 级 晚 稻 各 品种 的生 育 期
号、 天优 9 8 C 9 与 K相差不大, 均在 10 穗 以上 , 6 其它
品种均 低 于 C 千粒 重 高于 C K; K的品种 有丰 源优 29 金 9、
优 29 国稻 3号、 9、 奥两优 2 、 8 天优 9 8 以金优 29 丰源 9, 9、 优 29 9 较大, 分别比 C K高 2526g其余品种的干粒重 . 、. ,
摘
要 : 省 级 以上 认 定 的 9个超 级 晚 稻 品种 的产 量 、 育期 及 其 它 主要 特 征 特 性 进 行 了 比较 试 验 , 果 表 明 : 试 的 9 对 生 结 供
个品种在 南昌市种植均具有 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稳产性 ; 丰源优 29 国稻 3号、 9、 天优 9 8 淦鑫 68应作 为南昌市超级晚稻推 9、 8
均低于 C 以培杂泰丰最小 , 1 ; K, 为 9g有效穗低于 C K的
品种有 金 优 29 丰 源 优 29 国稻 3号 , 国稻 3号 最 9、 9、 以 低 , 235万/ m , C 为 8. h 2同 K相 当的 品种有 天优 98奥 两 9、
2 结果 与 分析
21 产 量 . 从 表 1可 以看 出 : 较淦 鑫 6 8 C 增 产 的超 8 ( K)
种, 分别为 : 国稻 3号、 天优 98丰源优 29 淦鑫 68 金 9、 9、 8、 优 29 先农 2 号 、 9、 0 培杂泰丰、 奥两优 2 、 8 五优 38 0。
12 试验 设计 . 采 用 随 机 区 组设 计 , 重复 2次 , 以淦 鑫 68为对 照 ( K)每小 区面积 为 3 8 C , 0m 。
江西农业学 报
2 1 ,2 2 :4~ 5 0 0 2 ( )2 2
AcaAgiu ua in x t 验初 报
喻凤琴, 刘宗发, 黄海燕, 燕, 赵 熊清云
( 西省 南 昌 市农 业 科学 院 粮 油 作 物研 究 所 , 江 江西 南 昌 3 02 ) 30 5
d较 C , K短 6 ; 优 29为 14d 较 C 丰源 d 9 1 , K短 5d 国稻 3 ;
生育期最短 , 均为 12d较 C 1 , K短 7d先农 2 ; 0号为 13 1
号为 15d较 C 1 , K短 4d天优 98为 18d较 C ; 9 1 , K短 1
级晚稻 品种有 国稻 3 、 优 98 丰源 优 29 分别 增产 号 天 9、 9, 29 % 、.0 、.5 ; 杂 泰 丰 、 两优 2 、 优 38 .4 1 1% 05 % 培 奥 8五 0、 金 优2 9 先 农2 号均 较C 减 产 , 别减产 16 % 、 9 、 0 K 分 .5 47 % 、.4 、.7 、 .6 ; .7 5 1% 91% 1 4 % 日产量 高 于 C 的品种 0 K 有 国稻 3 、 优 29 天优 98 五优 38分 别居第 1 号 丰源 9、 9、 0, 、
病、 螟虫 、 飞虱等病虫害。观察记载各品种 的生育进程 ,
在收割 前对 各 品种每 小 区数 穗 , 代 表性 5蔸进 行 室 内 取 考种 , 1 月 2 于 0 2日分小 区收 割 、 粒 、 脱 扬净测 产 。
1 材 料与 方 法
1 1 供试 品种 . 为 省 级 以上 认 定 的 9个 超 级 晚稻 新 品
本一致的晚稻 田中进行 。各供试品种于 20 09年 6 2 月 4
日 种 , 2 日移 栽 , 田每公 顷 施 纯 N 10k , : 播 7月 0 大 8 g N
P0 : 2 l05 1N肥按基肥: 2 5K0= :.: , 蘖肥: 穗肥: 粒肥 = : 52
::施用 , 2l K肥按 蘖肥 : 肥 = : 施用 , 穗 73 P肥一 次 性作 基 肥施用 。采 用薄 露灌 溉 , 时 防治纹 枯 病 、 瘟 病 、 曲 及 稻 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