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V-I的和声概念与练习方法
最常见的两个小调和声公式

最常见的两个⼩调和声公式最常见的两个⼩调和声公式:i-VII-VI-V和i-iv-VII-III-(V)。
这个和声公式中的各和弦根⾳(在V级之前)都是五度关系,这在古典⾳乐⾥是⼀种⾮常有⼒的和声进⾏,我们可以不让它从III 级直接接V级,继续按照五度关系推导下去,成为:i-iv-VII-III-VI-ii-V-i。
这在和声学中叫做模进。
从上⾯的例⼦,我们看到,其中VII-III-VI三个和弦,与其说是a⼩调,不如说是C⼤调的V-I-IV更合适。
这种暂时偏离原调的现象叫做“离调”。
在⼩调中,经常出现向关系⼤调的离调,已使⾳乐更丰富。
所谓关系⼤⼩调,或称“平⾏⼤⼩调”,是指调号相同的⼀对⼤⼩调,它们互相为对⽅的关系⼤调或关系⼩调。
⽐如C⼤调是a⼩调的关系⼤调,a⼩调是C⼤调的关系⼩调。
还有⼀种⼤⼩调关系称为“同名⼤⼩调”或“同主⾳⼤⼩调”,是指⼤⼩调共享⼀个主⾳,⽽调号相差三个升降号,⽐如C⼤调和c ⼩调。
⽽关系⼤⼩调不共享主⾳,主⾳间相差⼩三度。
在西⽅古典⾳乐中,同主⾳⼤⼩调要⽐关系⼤⼩调更近,转调更⾃然。
⽽在现代流⾏⾳乐中,正好相反,关系⼤⼩更近。
4. 旋律⼩调及和声、和旋律⼤调;和弦的转位我们看到,和声⼩调的VI级和VII级⾳之间是⼀个增⼆度,如果在旋律中⽤到这两个⾳级时,这个曾⼆度会使⼈感到很不⾃然。
如果⽤还原的VII级⾳,及⾃然⼩调⾳阶,就没有了这个增⼆度,但是如果我们在和声中需要⼀个⼤的V级和弦,就不得不⽤升⾼的VII级⾳,不然和弦和旋律就会发⽣⽭盾。
另⼀个解决办法是把VI级也升⾼,增⼆度变成了⼤⼆度。
这种⼩调称为“旋律⼩调”。
旋律⼩调⾳阶只有上⾏时VI级和VII级是升⾼的,下⾏时就同时还原了,和⾃然⼩调的下⾏相同。
但我们不必拘泥于乐理知识上的上⾏、下⾏规则,⽤时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我们看到,升⾼了VI级和VII级的a旋律⼩调上⾏⾳阶,和A⼤调⾳阶⾮常相似,唯⼀的不同是III级⾳,前者是 C后者是C#。
和声学教程习题答案

和声学教程习题答案和声学教程习题答案和声学是音乐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和谐关系。
学习和声学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习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和声学的知识。
下面将给出一些和声学教程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和声学基础知识习题答案1. 什么是和声学?和声学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和谐关系。
2. 什么是和声?和声是由不同音符组成的音乐中的声音组合,通过和声可以创造出丰富的音乐效果。
3. 什么是和声学的基本单位?和声学的基本单位是和弦,它由三个或更多音符组成。
4. 什么是和声学的调性?和声学的调性是指音乐中的基本音调和音符之间的关系,包括主音、属音、和弦等。
二、和声学实践习题答案1. 下面是一个音乐段落的和声,试分析该段落的调性和和弦进行。
音乐段落:C大调的I-IV-V-I进行。
分析:该段落的调性是C大调,和弦进行是I-IV-V-I。
2. 下面是一个和弦进行的乐谱,试写出该和弦进行的调性。
和弦进行:Cmaj7 - Dm7 - Em7 - Fmaj7 - G7 - Am7 - Bm7b5。
调性:C大调。
三、和声学进阶习题答案1. 下面是一个复杂的和弦进行,试写出该和弦进行的调性和和弦符号。
和弦进行:Cmaj7 - Bm7b5 - Em7 - Am7 - D7 - Gmaj7 - Cmaj7。
调性:C大调。
和弦符号:Cmaj7 - Bm7b5 - Em7 - Am7 - D7 - Gmaj7 - Cmaj7。
2. 下面是一个音乐段落的和声,试分析该段落的调性和和弦进行。
音乐段落:A小调的VI-II-V-I进行。
分析:该段落的调性是A小调,和弦进行是VI-II-V-I。
四、和声学创作习题答案1. 试创作一个简单的和声进行。
和声进行:Cmaj7 - G7 - Fmaj7 - Em7 - Dm7 - Cmaj7。
调性:C大调。
和声知识

第二章 三和弦
1. 三和弦的类别与构成
按照一定规律纵向结合起来的音群,称为和弦。
在大小调和声中,和弦是按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
三个音按三度关系叠置,即构成三和弦。这是大小调和声中最常见的和弦形式。
构成和弦的每一个音,都有相应的名称。
因低音与上方两音分别构成四度和六度音程,得名四六和弦,以数字“”标记。
由于等音关系,增三和弦的原位和转位,
与在同一低音上构建的其他位置的增三和弦并无音响上的差别。
所以,增三和弦的不同低音位置,一般需要依靠记谱或音乐的调性感觉来加以区分。
和弦的转位一般不会使和弦的性质发生改变。
三和弦的三种低音位置,会对和声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同一稳定和弦,原位最稳定,
一般允许在同度和十二度的范围内活动,最大距离不应超过十五度。
上方三个声部相邻者之间的音程超过八度,或低音与次中音声部间的音程超过十五度,
叫做超开放排列。这样的写法会影响和声的凝聚力,应当避免。
四、和声分析
和声学习中的写作训练必须与分析结合进行。
四声部写作中所沿用的那些技术“规范”,
大三度上面重叠一个小三度,叫做大三和弦。
小三度上面重叠一个大三度,叫做小三和弦。
两个大三度相叠,根音与五音相距增五度,叫做增三和弦。
两个小三度相叠,根音与五音相距减五度,叫做减三和弦。
实际上,每个三和弦都包含有三个音程。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所含的音程都是协和的,属于协和和弦。
增三和弦与减三和弦各含有一个不协和的音程,属于不协和和弦。
日志
乐理知识--传统和声
热度 11已有 1609 次阅读2011-11-20 12:43
超详细的和弦编配方法让你学会给旋律配和弦

超详细的和弦编配方法让你学会给旋律配和弦很多人对于和弦编配的手法都只是点到为止。
一篇很详细的和弦编配的方法。
下面这张表格里的内容会贯穿全文,所以先记住它一、搭建框架基本·音级·中的I~VII级的三和弦可以分为两类和弦,一种叫做正三和弦,即I级、IV级和V级和弦。
剩下的II级、III级、VI级、VII级就是副三和弦。
根据和弦的组成音可以将他们归类成三个功能组,如图:排在后面的副和弦与排在第一的正三和弦属性相同,所以可以作为替代和弦使用歌曲就和盖房子一样,和声是框架。
正三和弦是地基,替代和弦就如同窗户、门,起到丰富,完善饱满的作用。
任何一首歌的框架都可以先从正三和弦开始搭建。
编配和弦时可以想根据旋律音与哪一个和弦的组成音对应进行配置。
如图:当然这不是固定的配置,之后讲到和弦升级后就有更多的可能性了。
大多数歌曲都是在每个小节的重拍上配和弦,比如4/4拍一般就是在1、3拍上配和弦。
每个小节配置一个和弦,或者一个小节两个和弦,根据实际情况判定。
话不多说上例子:1.用正三和弦的组成音给旋律搭建大致的框架2.加入副和弦替代一些正三和弦3.将和弦转位使得左手的和弦连接不会太空洞、太跳跃到这里和弦的大致框架就算搭建成了,但是和弦的色彩听起来太平淡了,所以适当的将和弦进行升级会是很好的做法。
关于和弦的进行以及框架的搭建,在我们的中级阶段课程里有做非常详细的讲解和应用,想要了解课程的话直接戳下方卡片↓↓成人零基础学钢琴是一种什么体验?点击本文,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二、和弦升级前面用到的都是三和弦的配置,基础和弦满足了基本的和声效果,但色彩上还不够丰满,不太能够表达更深沉次的情感,如果旋律是一幅素描画,那么和弦就是各种色彩的颜料,不同颜色搭配出的冲击力是不一样的,具体的升级手法在我的这篇文章里有详细的描述:乐理基础知识:和弦的定义与性质大和弦可以升级成:Csus4、Csus4、Cmaj7、Cadd9、Cmaj9、C6/9、Cmaj7(#11)等等小和弦可以升级成:Cm7,Cm9、Cm11,Cmadd9,Cm6等等属和弦可以升级成:C7、C7sus4、C9sus4、C7(b9)、C7(#11)、C13等等还是刚才的例子,1.将三和弦升级适当的升级,为了和声音响不浑浊可以将一些和弦内音省略(比如省略5音)三、低音旋律线和弦升级后色彩明显就丰富了许多,但和弦连接基本都是一小节一个比较单一,加入一些让和弦顺阶和弦,经过和弦,替代和弦,离调和弦会让低音声部也更加的有流动性,让整个编配更有新鲜感,一下就能抓住听众的耳朵。
和声简明教程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和声简明教程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前言在学习和声的过程中,练习对于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非常重要,本文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题目,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和声技巧。
为了方便学生的使用,本文提供了答案,学生在做完题目后可以对照答案来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题目1. 简单和弦写作请在以下 C 调的五度以下进行中选出一种五度音程的和弦符号,写出其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的音符,要求使用当前调号下的音名。
• A. 五度音程:G-B;和弦符号:IV7;第一声部:G3 B3 D4 F4;第二声部:B2 D3 F3 A3• B. 五度音程:D-F#;和弦符号:V;第一声部:A3 C#4 E4;第二声部:F#3 A3 C#4• C. 五度音程:E-G#;和弦符号:ii7;第一声部:E3 G#3 B3 D4;第二声部:G#2 B2 D3 F#3• D. 五度音程:F#-A#;和弦符号:viio;第一声部:D4 F#4 A4;第二声部:F#3 A3 C#4答案:B2. 和声分析请分析以下乐段的和声进程,并写出和声符号。
A -B -C - B -D - A -E -F -G - A答案:I - ii - IV - ii - V - I - vi - bVII - IV - I3. 和声变化请分析以下乐段最后两个节拍的和声变化:G - C - F - G答案:IV - I - IV6 - V4. 局部和声请在以下几组音符中选择一个和弦进行,并写出其和弦符号:• A. C - E - G• B. G - B - D• C. E - G - B• D. A - C# - E答案:A - C;I; B - D; V5. 共用音的使用请分析以下 G 调的和弦,写出它们所共用的音符。
•G7•Dm•Bb• C答案:G7 - B 和 F; Dm - D 和 F; Bb - D 和 F; C - E 和 G结语以上是一些简单的和声练习题,希望能对学生们在学习和声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
II-V-I 例句在不同和声节奏上的示范

爵士成語—II-V-I例句在不同和聲節奏上的示範文/謝啟彬因應「爵士曲式」欄中所介紹的II-V-I介紹與練習法,我們在「爵士語彙」欄中要來介紹一些例句。
其實在過往的語彙介紹與應用中,我們已經提供大家許多「造句」的手法,只是今天的重點,是來看看許許多多的「佳句名言」,就彷彿是「成語」或「片語」一般,大家總喜歡在即席演說時用上一用,以收提綱挈領之效,希望大家可以了解這種用意。
這些「Lick」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謹歸納於以下幾點:一、自有爵士樂以降,尤其是Bop時期強化II-V之後,許多人相互模仿而傳下來,請記得那時是沒有什麼學校的,大家就是這樣跟著聽跟著學,就慢慢會了。
著名的爵士教育家David Baker把這類的句子稱為「大眾共享資源」(Public Domain),就是這意思。
二、從繁多的爵士樂手即興中,對應曲子的和聲節奏(Harmonic Rhythm),把它們採譜下來,抓住爵士前輩在同一個時間點上所發想的idea,這是樂手必做的功課,在啟彬與凱雅的「採譜分析」一欄中也多有闡釋。
三、與上述相同,但將目標設於Swing之後的經典曲旋律、Bop之後的重寫旋律,以及Hard Bop之後的全新和絃加旋律等等,仔細聽聽看,有很多都是你耳熟能詳的旋律,只是我們把它移到C大調上而已。
四、根據「爵士語彙」欄目前已介紹之所有法則所創造的句子,一樣地,也都先移到同一調性上。
五、啟彬與凱雅自己偏愛或常用的句子,有些之後再慢慢解釋。
記得我自己很久以前剛開始練習II-V Licks的時候,有很多聲響非常不習慣,尤其移調練習(Transposition)對我來說更是痛苦(對古典科班出身又有絕對音感的人來說,這是必經過程),但是漸漸地我體會到,這就是一種熟悉II-V聲響的方法,不一定得先了解,但得先熟悉它的「音韻」,有點像小時候背唐詩三百首就有紅包可以拿一樣,小孩子哪懂得唐詩中深切的涵意?但到了大一些時,我們反而能更快掌握平仄之美,進而掌握住古典詩詞的“節奏感”,希望這樣的比喻各位可以了解。
和声很全面的知识(严选参考)

和声很全面的知识,转一个老师的,大家一起看看吧。
PART 1 大、小三和弦及四部和声正三和弦(ⅠⅣⅤ)Ⅰ:主功能“T”Ⅳ:下属功能“S”Ⅴ:属功能“D”和声进行方式:T……S……D……T (复式正格进行)T……D D……T (正格进行)T---S S---T (变格进行)D---S (错)反功能重复音:正三和弦(Ⅰ Ⅳ Ⅴ)主要重复根音,其次五音,不可重复三音副三和弦(Ⅱ Ⅲ Ⅵ Ⅶ)重复三音,其次根音及五音(导音不重复)四六和弦重复五音PART 2 原位三和弦连接四五度关系:和声或者旋律连接法均可二度关系:旋律连接法注意:避免四部同向平行或者反向五八度(和声写作完后注意检查)PART 3 用正三和弦配和声①乐曲起音通常配主和弦(弱起小节可配属和弦或者取空拍)②避免和声切分③乐曲结束一定要配主和弦④乐句内部不可以出现反功能,但乐句之间可以使用⑤低音写作时避免2次或者2次以上四五度的连续进行,旋律以波浪式进行为佳⑥注意隐伏五八度⑦选好和弦合适的重复音,注意用减音程代替增音程⑧同和弦转换时,可以使用不正常重复音(不可以省略根音)⑨在结束终止处,由于旋律需要所形成的非常规进行可已使用(声部超越,平行反向五八度等)PART 4 终止四六和弦以及运用k46---用于半终止和结尾终止处(属的一种预备)∴k46后面必须找属【【不可以直接接主】】k46的节拍条件强于属(如果k46在一个小节的最后,而属和弦在下一小节的开头,这样的连接是错误的。
因为k46处于弱位置,而属和弦处于强位置,与k46的节拍条件不符合)PART 5 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的跳进(四五度关系和弦)①跳进声部与低音呈反向②尽量使用和声连接法③除跳进声部,其他声部平稳进行为主④根五双跳时,根音必须处于五音上方,避免平行五度PART 6 经过的和辅助的四六和弦功能很弱,只是经过或者辅助I6......V46 (I)I......V46 (I6)IV6-......I46 (IV6)主音持续时I......IV46......I也可用于补充终止,主要用于开始或半终止属音持续时V......I46 (V)PART 7 属七和弦以及属七和弦的衍生和声及其解决㈠结构:大小七(任何一个大小七和弦都一定是某个调的属七和弦)预备:可以使用任何一级和弦作准备a,下属IV,IV6+V7 (IV+V7时,V7常用省五充根的形式)b,主I,I6+V7c,属 V,V6+V7解决:一般采取根,三上行;五七下行原则ps:在半终止处,常用k46—V(稳定),极少使用k46—V7㈡V56 —I V2—I6 V34V34可以代替V46用于前面所提到的经过四六和弦,在声部连接时非常规可以放宽使用(避免增三,允许七音上行解决到主和弦的五音,纯五到增五)㈢同和弦转换时最好不要作七音和根音的互换,产生9或者7度的不良进行,七音一定要正确解决㈣v9.v13和弦的省略,根音和三音是不可以省略的PART 1 大、小三和弦及四部和声正三和弦(ⅠⅣⅤ)Ⅰ:主功能“T”Ⅳ:下属功能“S”Ⅴ:属功能“D”和声进行方式:T……S……D……T (复式正格进行)T……D D……T (正格进行)T---S S---T (变格进行)D---S (错)反功能重复音:正三和弦(Ⅰ Ⅳ Ⅴ)主要重复根音,其次五音,不可重复三音副三和弦(Ⅱ Ⅲ Ⅵ Ⅶ)重复三音,其次根音及五音(导音不重复)四六和弦重复五音PART 2 原位三和弦连接四五度关系:和声或者旋律连接法均可二度关系:旋律连接法注意:避免四部同向平行或者反向五八度(和声写作完后注意检查)PART 3 用正三和弦配和声①乐曲起音通常配主和弦(弱起小节可配属和弦或者取空拍)②避免和声切分③乐曲结束一定要配主和弦④乐句内部不可以出现反功能,但乐句之间可以使用⑤低音写作时避免2次或者2次以上四五度的连续进行,旋律以波浪式进行为佳⑥注意隐伏五八度⑦选好和弦合适的重复音,注意用减音程代替增音程⑧同和弦转换时,可以使用不正常重复音(不可以省略根音)⑨在结束终止处,由于旋律需要所形成的非常规进行可已使用(声部超越,平行PART 4 终止四六和弦以及运用k46---用于半终止和结尾终止处(属的一种预备)其功能特性:以属为主,兼有主功能特性∴k46后面必须找属【【不可以直接接主】】k46的节拍条件强于属(如果k46在一个小节的最后,而属和弦在下一小节的开头,这样的连接是错误的。
流行和声

和声序进三度关系法则
在三度关系法则中,和弦根音三度下行进行构成和声序 进的基础。连续三度下行可构成三度循环。在和弦三度关系 法则中,(b)III级与(b)VI级和弦从I级主和弦上、下三度的 位置上给主和弦以支持,取得和声运动的平衡。I、(b) III 与(b) VI 是基本和弦,其他和弦是副和弦。
VIIm------IIIm-------Vim------IIm------V----I
IV---I
以IV级下属和弦为枢纽的和弦进行
这种进行常用二度、三度进行,尤其是二度上行及三 下行进行,作为五度进行在和声力度及色彩上的对比和调剂。 总的来说,五度和弦进行直接、有力,二、三度进行间接、 柔和。
混合运行 IIIm----IV----I 变成 I---- IIIm-----IV -----I(前端延伸)
VIm-----IV----II 变成 VIm----IV ----IIm----V(后端延伸)
IIm -----IV----IIm 变成 III----VI---IIm----IV---IIm---V----I (前后两端分别延伸)
某些和弦进行公式伴随着典型的或富有特性的音调进 行,产生一些带有“成语”、“习语”性的旋律语汇。
I-----IIII-----IV------I(V)
和弦进行路线以bVII级(重下属和弦)作为枢纽和弦
I----------- bVII-----I (常用) IV(m)---- bVII-----I(常用) V-----------bVII------I(常用) IIm---------bVII------I(常用) VIm--------bVII------I
(一)正格进行 V----I (二)变格进行 IV---I (三)完全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爵士樂必備元素—II-V-I的和聲概念與練習方法文/謝啟彬不管你是對爵士樂即興有興趣的學習者,或是聽音樂找資料的樂迷,相信一定會常常聽到爵士樂手或是評論資料上說到「2-5」,這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在談?是的,這是在爵士樂中很重要的和聲概念,所以我們先把它放到爵士曲式中來談。
所謂的「2-5」或「Two-Five」,原出於一種和聲進行上的動作,也就是低音的移動距離,會往下五度走,譬如如果是D和絃,那麼下個和絃就是G和絃,再下一個就是C和絃,這在許多被用來當作是爵士經典(標準)曲目的百老匯歌舞劇歌曲中,幾乎是家常便飯,請參考本欄「使用同一和絃進行曲式的不同主題旋律」一文,觀察許多曲子和絃根音(Root)的移動,便可一目了然。
這樣的一個動作,便決定了許多事情,而這動作,在小調(Minor Key)中特別多,打從巴洛克時代的音樂就是如此,許多法國香頌也是如此進行,甚至在受巴洛克風影響的重金屬搖滾樂中,也有數不清的例子。
流行樂中,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Gary Moore的《Still Got The Blues》、Lionel Richie的《Hello》及兼具兩首歌影子的黃品源《妳怎麼捨得我難過?》︰《Still Got The Blues》開頭Dm7 - G7 - CMaj7 - FMaj7 - Bm7b5 - Em7 - Am7《Hello》副歌Dm7 - G7 - CMaj7 - FMaj7 - BbMaj7 - E7 - Am7 - A7《妳怎麼捨得我難過?》副歌Dm7 - G7 - CMaj7 - FMaj 7- Bm7b5 - E7 - Am7 - A7請注意它們根音的走向,是不是都是往下五度?這五度不只有完全五度(Perfect 5th),還包括了調性內的五度—大多是減五度(Diminished 5th),簡而言之,這樣的和聲模式,就是在一個小調中將調性和絃(Diatonic Chords)以五度下行的方式排列罷了!以上三首曲子,都屬於A小調。
在爵士樂中,各位還必須知道三首最有名的曲子,那就是原來也是法國香頌的《Autumn Leaves》、Jerome Kern的《All The Things You Are》,以及Bart Howard的《Fly Me To The Moon》,請大家自行去分析一下,證明這個“慣性”的存在。
這也是為什麼,在大多數的爵士樂教學體系中,總要我們練習「五度循環」(Cycle of Fifth)的緣故,因為這樣練習能幫你克服轉調的問題︰CMaj7 - FMaj7 - BbMaj7 - EbMaj7 - AbMaj7 - DbMaj7 -GbMaj7(F#Maj7) - BMaj7 - EMaj7 - AMaj7 - DMaj7 - GMaj7 - CMaj7 Cm7 - Fm7 - Bbm7 - Ebm7 - Abm7 - Dbm7 - Gbm7(F#m7) - Bm7 -Em7 - Am7 - Dm7 - Gm7 - Cm7C7 - F7 - Bb7 - Eb7 - Ab7 - D7 - G(F#7) - B7 - E7 - A7 - D7 - G7 - C7尤其是第三個屬七和絃的循環,我們在談到「Rhythm Changes」時已介紹過。
而轉調練習的重要性,我們也已提過了,相信你一定能體會把句子、段落或曲子拿來轉調練習的好處了!那麼如果我們先回到一個大調之中,先看看它們的順階和絃—亦即調性內和絃—如何?四個音的順階七和絃把它們分開來演奏,就是在爵士語彙裡提過的「琶音」(Arpeggio)啦!根據我們上面談到「往下五度走」的原則,最重要的就是「屬到主」的進行,也就是五級到一級,從巴洛克時代確定大小調(Tonality)之後,這動作可說是影響了幾百年來音樂的發展,包括你在小學時音樂課教唱的歌,或是去KTV歡唱的流行金曲,最後都會有這個「V-I」的和絃進行,在術語上我們叫它「解決」(Resolution),長一點的我們稱它為一個「終止式」(Cadence),像音樂老師常常彈的和絃就是︰C - F - G7 - CC - F - C/G - G7 - C用功能和聲(Functional Harmony)的角度來看,這樣的進行都符合「主—下屬—屬—主」的進行,也就是「T-SD-D-T」(Tonic-SubDominant-Dominant-Tonic),我們今天不打算鑽研古典和聲理論,請各位自己去找書或問音樂系的同學,我們要探討的,是到了爵士樂裡,大家會怎麼做?很簡單!先找出這個調的屬七和絃,再解決到主和絃,以C大調來說,就是G7-Cmaj7,接下來,再援引五度下行的原則,回頭去找調性內哪個和絃應該擺在G7之前?Yes!就是Dm7和絃,這樣我們就找到了「Dm7-G7-CMaj7」,也就是調性裡標準的II-V-I。
(註︰別忘了五度下行就等於四度上行,我們在音程裡有提過)請注意這個Dm7,跟正宗的下屬和絃才差一個音而已,因此它也是屬於下屬類的和絃,也就是變成「SD-D-T」,不一定要從一級主和絃開始。
所以,在爵士樂裡,這樣的動作變得非常重要,聆聽數百首標準曲目,都涵蓋了這樣的和聲進行,幾乎只要看到IIm7-V7-IMaj7,我們就快就可以確定調性,這也稱作「張力—解決」(Tension-Release),相信只要在鋼琴或吉他上一彈,各位就可以感受到。
您還必須練習轉位(Inversions),把每一組和絃的轉位都找出來,這裡還是只有C大調的而已,重點是要熟悉它們的聲響︰>>可是,這樣我們就滿足了嗎?當然不!爵士樂是一種即興的藝術,而這種藝術來自於音樂家如何即時創作與互動反應,所以它具備的特性,就是「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等於是看準走勢、最小投資、最大利潤(這是在教人家玩股票嗎?…),而在此處它的祕密到底在哪裡呢?就在兩個重要的關節,中文我們譯之為「導引音」(Guide Tones),也就是每個和絃的3音與7音︰IIm7-V7-IMaj7的導引音,正如連環扣一般,讓每一步動作都有了依據,而且用最少的移動,就可以獲得最大的效果,共享的音(Common Tones)不動,動一子而定全身,和聲進行的色彩就這麼地勾勒出來,請趕快試試看!現在,你就可以藉由這種導引音順暢進行的原理,把轉位重新整理一遍囉︰> >帥呀!這樣彈奏才會有好的和絃進行效果(Voice Leading),爵士的基本聲響才會出來,先不要管什麼9音、11音、13音等等,這些能練好最重要,這年頭我實在看到太多光說不練的人了!這個部份先鞏固好,才有談下去的可能,各位也會藉由對和聲色彩的了解,而對旋律即興更加地掌握,別忘了,連小號大師Dizzy Gillespie都要Miles Davis去練習鋼琴哦!接下來,就是轉調練習的部份了,各位要很認真地把以上談到的和絃配置(Voicing)十五個調都轉來練,不能有一絲的猶豫,以下謹提供三種最實用的練法,如果你有任何的II-V-I小樂句(Lick),也必須要這樣練,訣竅在於︰「從第一個和絃的哪個音開始,到第三個和絃的哪個音結束」的相對音程記法︰一、照著五度循環走(四上五下)—這是最基本的轉調,也因此可以練到爵士樂最常見的降記號調,如此可將十二個調循環完畢,但如果您是指板絃樂器(Fretboard)如吉他、貝斯、提琴的話,建議再多想些指法,把十五個調練齊。
記憶的訣竅在於把根音進行想成平行四邊形◢◤。
↖二、大二度下行—所有的和絃配置與小樂句都會以大二度的距離平行往下移動,在爵士作曲中常會碰到這樣的「Major7轉Minor7」,亦即第一個調的CMaj7,進入下一個調時根音不動,和聲色彩改為minor7,依此類推,請先練習,我們以後再慢慢歸納出來。
請注意這樣的跑法會有兩個循環。
↓三、小二度下行—難度較高,所有的和絃配置與小樂句全部半音往下移動,強迫樂手克服盲點,這對指板絃樂器可能還好一點,只要往下移一格,但對管樂器跟鍵盤樂器來說是很辛苦的,因為都是不同的指法,不過練到這裡能練好,II-V-I大概就很紮實了,請記得同樣運用相對音程的方式記憶練習。
↖依據「和聲節奏」(Harmonic Rhythm)的概念,各位可以一小節IIm7、一小節V7、然後兩小節IMaj7來彈奏並思考句子;和聲節奏密集些,就是兩拍的IIm7、兩拍的V7,然後進到下一小節的四拍IMaj7,希望大家能花時間感受,這沒有捷徑,只能幫你減少胡亂摸索的時間。
那麼,如果只是單純的IIm7-V7,可否單獨存在?當然可以!而且還會更多,原來在百老匯經典曲的時代,這樣的和聲節奏大多出現在曲末時,以比較密集的感覺來邁向結尾,但從Bebop時期開始,一小節兩個和聲已經不足為奇,更不用提Hard Bop的作曲及即興手法中,幾乎就是“二五決定論”,看到什麼就想IIm7-V7,有二想五、有五加二,且待我們日後再慢慢深入。
OK,那麼去掉了IMaj7,我們一樣要練習以下三種「二五串」(II-V Chains)︰四、五度循環—請以屬七和絃為主來往下走循環,這樣IIm7就等於是相關二級七和絃(Relative IIm7),這會在談到「延伸屬和絃」(Extended Dominant Chords)時再拿出來強調,目前建議的快速記憶法為「Dominant7轉Minor7」,對於和聲色彩能盡快地掌握。
↖五、大二度下行—跟第二項練法相同,只是去掉了Maj7,一樣有兩組。
這會在談到「裝飾屬和絃」(Secondary Dominant Chords)時再拿出來強調,各位可以先參考「Rhythm Changes的介紹與應用」一文,這也是很常聽到的「III-VI-II-V」「Turnaround」和聲進行之最佳練習法。
↓六、小二度下行—保證在運用「降二代五」(Substitute Dominant Chords)時得心應手,這項練習同樣比較難,請參照「爵士樂中常用的調性及判斷應用」一文中段,有很清楚的說明。
↖與其坐在那清談,不如趕快練習吧!這種有練就有得、沒練啥都不曉得的硬底子功夫,將會成為我們爵士樂手往音樂深處探索的重要根基喔!註︰除以上連結棧內文章之外,在爵士語彙各文中所提供的II-V-I例句,以及採譜分析中的曲子都有成堆的II-V-I,請用它們來轉調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