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病图片大全
合集下载
猪丹毒病图片大全

食品卫生学
急性猪丹毒、体表、下胶部皮肤淤血致死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急性猪丹毒 胃底区粘膜 充血,卡 他性炎症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急性猪丹毒 出血性胃十二指肠炎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猪丹毒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猪丹毒
急性病例肺充血水 肿,小叶间质增 宽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慢性猪丹毒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慢性猪丹毒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右后肢关节炎
慢性猪丹毒
心内膜菜花样赘 生物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猪丹毒 包急 膜性 散猪 在丹 弥毒 漫 性肾 暗淤 灰血 白肿 大 ( 大 紫 肾 ) ,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猪丹毒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急性猪丹毒、体表、下胶部皮肤淤血致死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急性猪丹毒 胃底区粘膜 充血,卡 他性炎症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急性猪丹毒 出血性胃十二指肠炎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猪丹毒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猪丹毒
急性病例肺充血水 肿,小叶间质增 宽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慢性猪丹毒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慢性猪丹毒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右后肢关节炎
慢性猪丹毒
心内膜菜花样赘 生物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猪丹毒 包急 膜性 散猪 在丹 弥毒 漫 性肾 暗淤 灰血 白肿 大 ( 大 紫 肾 ) ,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猪丹毒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第五章猪常见传染病ppt课件

2、血清型
1个(只有毒力强、弱之分),但有许多变种, 往往引起非典型猪瘟。
3、体内分布
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尤其是脾脏、淋 巴结和体液中的含毒量最高。
27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4、培养特性
最常用的细胞是猪肾细胞,不产生细胞病变。
5、抵抗力
➢ 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对温度、紫外线、干燥等都敏 感;
➢ 但存活的时间与所在的介质有很大关系,在猪肉、 猪肉制品中几个月后仍有传染性;
➢ 碱性消毒剂是最合适的消毒剂。
28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三、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主要是猪、但野猪也可感染。
❖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
29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4、流行特点
➢ 流行过程较缓; ➢ 无季节性,一般春、秋较为严重; ➢ 新疫区,没有免疫的猪,发病率、致死率高; ➢ 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均可感染,但免疫好的母猪
20
第五章 第二节 猪支原体肺炎
➢ 腹式呼吸,犬做姿势; ➢ 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有时痉挛性咳嗽;
病程1~2周,死亡率较高。
2、慢性型 多见于老疫区架子猪、肥育猪和后
备母猪 ➢ 长期咳嗽,清晨喂食和剧烈运动时明显; ➢ 随病程延长,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气喘,次数
增加,腹式呼吸; ➢ 严重病例,食欲减少或废绝,病程较长的小猪消
13
第五章 第一节 猪丹毒
2、发病后的处理措施
全群进行检疫; 对病猪进行治疗; 隔离病猪; 搞好消毒工作; 处理: ➢ 粪便——发酵、销毁; ➢ 死猪——肉不可食用,要化制、深埋; ➢ 急宰——没病变的高温后食用。
1个(只有毒力强、弱之分),但有许多变种, 往往引起非典型猪瘟。
3、体内分布
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尤其是脾脏、淋 巴结和体液中的含毒量最高。
27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4、培养特性
最常用的细胞是猪肾细胞,不产生细胞病变。
5、抵抗力
➢ 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对温度、紫外线、干燥等都敏 感;
➢ 但存活的时间与所在的介质有很大关系,在猪肉、 猪肉制品中几个月后仍有传染性;
➢ 碱性消毒剂是最合适的消毒剂。
28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三、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主要是猪、但野猪也可感染。
❖传染源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
29
第五章 第三节 猪 瘟
4、流行特点
➢ 流行过程较缓; ➢ 无季节性,一般春、秋较为严重; ➢ 新疫区,没有免疫的猪,发病率、致死率高; ➢ 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均可感染,但免疫好的母猪
20
第五章 第二节 猪支原体肺炎
➢ 腹式呼吸,犬做姿势; ➢ 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有时痉挛性咳嗽;
病程1~2周,死亡率较高。
2、慢性型 多见于老疫区架子猪、肥育猪和后
备母猪 ➢ 长期咳嗽,清晨喂食和剧烈运动时明显; ➢ 随病程延长,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气喘,次数
增加,腹式呼吸; ➢ 严重病例,食欲减少或废绝,病程较长的小猪消
13
第五章 第一节 猪丹毒
2、发病后的处理措施
全群进行检疫; 对病猪进行治疗; 隔离病猪; 搞好消毒工作; 处理: ➢ 粪便——发酵、销毁; ➢ 死猪——肉不可食用,要化制、深埋; ➢ 急宰——没病变的高温后食用。
猪丹毒ppt课件

大多由急性病例分离出来;R毒力弱,多见于人工培养或
慢性病例和带菌猪体内分离.
4
• ③抗原性:A、B型特异抗原,G种特异抗原。 • A型(A+G抗原)、B型(B+G抗原)、N型(G抗原)。
致猪疾病主要是A型抗原(引起急性败血症)。B型抗原 性强(常见于关节炎病例),可作为制苗的菌种,刺激 机体产生抗体;另外,能凝集鸡红细胞,故制苗常选用 凝集鸡红血球能力强的B型菌。
5
• ④抵抗力:较强,干燥状态下存活3周,尸体中细菌可 存活几个月,湿热敏感,55℃ 15分钟杀灭, 70℃ ,5分钟死亡,一般的消毒药能杀灭,但对0.5% 石炭酸及2%NaOH抵抗力强,故可用0.5%石炭酸生理 盐水从污染病料中分离病原。对西林、青霉素和四环素 敏感但对磺胺、链霉素、卡那霉素和新霉素不敏感.
心跳快,常因心肌麻痹而突然死亡。 • 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大,行动僵硬,呈现跛行。
11
皮肤疹块
12
整个背部皮肤坏 死,脱落
13
关节肿胀(右)
14
败血型猪丹毒, 全身皮肤紫斑
15
16
17
18
慢性型:
较少,表现关节炎和心内膜炎.
四肢关节肿, 跗关节多见, 变型,跛行.心 内膜炎则消瘦, 贫血,厌动, 追赶时常突然 死亡(心脏麻 痹).也可出现 皮肤坏死,2-3 个月脱落.
主动脉瓣出现菜花样增生物。
关节炎:关节肿胀,有浆液性、纤维索性渗出物蓄积。
21
脾肿大
22
• 猪丹毒肾瘀血 呈 暗红色,称大红肾
23
胃底部弥漫性充 血,卡他
24
肺充血,水肿
25
心瓣膜增生
26
膝关节关节炎, 滑膜绒毛样增生 (红色)
猪丹毒

主要表现局部红肿、热痛,但不化脓;
肿胀可向四周蔓延,波及到手或脚,引 起全身不适,附近淋巴结肿大,甚至发 生败血症、关节炎或心内膜炎。 用青霉素治疗可以迅速康复,但不产 生免疫力。在处理动物及其产品时,应 注意个人防护和消毒,尤其是不准食用 未经高温处理的病猪肉和内脏。
( 2 )动物接种 病料制成悬液, 接种豚鼠、鸽子、小白鼠看能否引 起发病、死亡。 ( 3 )血清学反应 有荧光技术、 凝集反应、补体结合反应、间接血 凝试验等。 3.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猪瘟、 猪肺疫、猪副伤寒区别。
防 治
1.预防措施 ( 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抵抗力 搞 好防疫卫生工作;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猪时, 应隔离观察两周以上;定期消毒、杀虫、灭 鼠。 ( 2 )定期预防注射,提高免疫水平 每年 春秋各免疫接种1次;仔猪于断奶后进行,如 在哺乳期免疫,则应于断奶后补免,以后每 隔6个月免疫1次。
( 3 )脾脏充血、肿大,呈樱桃红
色,被膜紧张,边缘钝圆,质地柔软;
切面隆起,呈暗红色,脾髓刮过量大。
( 4 )肾脏淤血、肿大,俗称“大
红肾”,表面出血点。
( 5 )胃肠呈卡他性出血性炎症,
主要在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明显。
急性猪丹毒 右脾肿大、 充血,左为正常对照
猪丹毒 脾脏明显肿大,肾脏有散在出血
关节炎
慢性猪丹毒 呈多发性关节炎,不能站 立呈犬坐势
慢性猪丹毒 多发性关节炎,关节 肿胀,不能站立,呈犬坐姿势
(2)慢性心内膜炎 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喜卧伏,厌行动, 强使行走,则举步缓慢,全身摇晃。 听诊心脏有杂音,心跳加快、亢进,心律 不齐。 呼吸急促、困难。 胸下、四肢发生于浮肿(浮肿一般无疼痛 感)。 强迫其剧烈运动时,常由于心脏麻痹而突 然倒地死。
猪丹毒

• ⑾栖息区垫有稻草的猪舍更易发生,因为丹毒杆菌可在稻
草中存活。
BG
9
四、症状
• 急性败血型:
①突然发病,个别不表现任何症状的病猪突然死亡即死亡。 其他猪相继发病 。
②体温升高达42℃以上,目光呆滞,离群卧伏,停食,呕吐
,寒颤,惊恐和抽搐等症状。 ③结膜充血,呈暗红色,眼角很少有分泌物 。 ④常躺卧地上,不愿走动,行走时步态僵硬或跛行,似有疼
BG
16
BG
17
➢心内膜炎:
主要表现为心跳增数,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发绀; 厌动,强迫运动时则运行吃力,行动缓慢,偶见突然 倒地死亡; 听诊时有心内杂音和心律不齐等变化。 后期病猪常因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
BG
18
五、病变
• 急性型:
➢ 胃:胃底及幽门部黏膜发生弥漫性出血,小点出血。
➢ 肠:整个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
痛。站立时背腰拱起。 ⑤大便先干硬,覆有黏液,有的后期发生腹泻 ⑥发病1~2天后,皮肤上出现红斑,其大小和形状不一,以
耳、颈、背、腿外侧较多见,指去复原(图2-1-3、4)。
病程为2~4天,病死率80%~90%。
BG
10
BG
11
亚急性(疹块型):
➢临床多见:通常取良性经过。
➢其特征是在皮肤上出现疹块。
BG
12
BG
13
慢性型:
➢皮肤坏死 : 病猪食欲无明显变化,体温正常,全身衰弱,生长发 育不良。 其特征是背部、肩部、耳朵、蹄部和尾部形成局 灶 性坏死病变;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肿胀,隆起,坏死, 结痂或形成黑色干硬的皮革样病灶(图2-1-7)。 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与皮下的新生组织分离,犹如 被在体表的一层甲壳。 经2~3个月,坏死的皮肤脱落,遗留一片淡色无毛的 疤痕。 有的病猪的耳壳、尾尖和蹄匣发生坏死后常脱落。
猪丹毒ppt医学课件

猪 丹毒
概述 病原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防制
一、概述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 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特征为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亚 急性病例表现皮肤疹块;慢性病例主 要表现为心内膜炎、关节炎和皮肤坏 死。主要侵害架子猪,对养猪业危害 很大。
二、病原体(猪丹毒杆菌) 1、大小及形态:猪丹毒杆菌是一种 纤细的小杆菌,大小为0.2~ 0.4µm×0.8~2.0µm。在感染动物组织触 片或血片中,呈单个、成对或小丛状。从 心脏瓣膜疣状物中分离的常呈不分枝的长 丝状或短链状。不运动,不产生芽胞,无 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
2、发病时的扑灭措施 (1)隔离:猪进行检查,发现病猪隔离治疗。 (2)消毒:对猪舍、用具、运动场等认真消毒。 (3)粪便和垫料最好烧毁或堆肥发酵处理。 (4)病猪尸体、急宰病猪的血液和割除的病变组 织器官化制和深埋,没有病变的肉和脏器可高温处 理后利用。 (5)对同群未发病的猪只,注射青霉素或四环素 可收到控制疫情的效果。
色
2、亚急性:主要变化为皮肤有坏死性疹块。
3、慢性 (1)心内膜炎型:心脏二尖瓣处有溃疡 性心内膜炎,形成疣状物,呈菜花状,此病 变可能发生在三尖瓣处。
3、慢性
(2)关节炎型:关节腔内及关节周围有 浆液性纤维素渗出。
膀胱粘膜上的出血点及血肿
膝关节关节炎,滑膜绒毛样增生
3、慢性 (3)皮肤坏死型:多见于背、肩、耳、蹄 和尾等部的皮肤出现肿胀、隆起、坏死、干 硬似皮革,经2~3个月坏死皮肤脱落,形成 瘢痕组织而痊愈。
(3)皮肤坏死型:多见于背、肩、 耳、蹄和尾等部的皮肤出现肿胀、隆起、 坏死、干硬似皮革,经2~3个月坏死皮 肤脱落,形成瘢痕组织而痊愈。如有继
发感染则病情复杂且病程延长。
概述 病原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防制
一、概述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 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特征为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亚 急性病例表现皮肤疹块;慢性病例主 要表现为心内膜炎、关节炎和皮肤坏 死。主要侵害架子猪,对养猪业危害 很大。
二、病原体(猪丹毒杆菌) 1、大小及形态:猪丹毒杆菌是一种 纤细的小杆菌,大小为0.2~ 0.4µm×0.8~2.0µm。在感染动物组织触 片或血片中,呈单个、成对或小丛状。从 心脏瓣膜疣状物中分离的常呈不分枝的长 丝状或短链状。不运动,不产生芽胞,无 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
2、发病时的扑灭措施 (1)隔离:猪进行检查,发现病猪隔离治疗。 (2)消毒:对猪舍、用具、运动场等认真消毒。 (3)粪便和垫料最好烧毁或堆肥发酵处理。 (4)病猪尸体、急宰病猪的血液和割除的病变组 织器官化制和深埋,没有病变的肉和脏器可高温处 理后利用。 (5)对同群未发病的猪只,注射青霉素或四环素 可收到控制疫情的效果。
色
2、亚急性:主要变化为皮肤有坏死性疹块。
3、慢性 (1)心内膜炎型:心脏二尖瓣处有溃疡 性心内膜炎,形成疣状物,呈菜花状,此病 变可能发生在三尖瓣处。
3、慢性
(2)关节炎型:关节腔内及关节周围有 浆液性纤维素渗出。
膀胱粘膜上的出血点及血肿
膝关节关节炎,滑膜绒毛样增生
3、慢性 (3)皮肤坏死型:多见于背、肩、耳、蹄 和尾等部的皮肤出现肿胀、隆起、坏死、干 硬似皮革,经2~3个月坏死皮肤脱落,形成 瘢痕组织而痊愈。
(3)皮肤坏死型:多见于背、肩、 耳、蹄和尾等部的皮肤出现肿胀、隆起、 坏死、干硬似皮革,经2~3个月坏死皮 肤脱落,形成瘢痕组织而痊愈。如有继
发感染则病情复杂且病程延长。
二、猪丹毒

❖病猪食欲正常,但生长缓慢,体
质虚弱,消瘦。
❖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变形或
跛行。
关节炎
慢性猪丹毒 呈多发性关节炎,不能站 立呈犬坐势
慢性猪丹毒 多发性关节炎,关节 肿胀,不能站立,呈犬坐姿势
(2)慢性心内膜炎
➢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喜卧伏,厌行动,
强使行走,则举步缓慢,全身摇晃。
➢听诊心脏有杂音,心跳加快、亢进,心律
急性猪丹毒 体表皮肤出现相当多的疹块
2.亚急性型(疹块型) 常取良性经过。
(1)一般症状 精神不振,食欲不佳, 不愿走动。
(2)体温升高 达41℃。 (3)皮肤上出现疹块 常见于胸、腹、 背、肩及四肢等处出现疹块,呈方形、 菱形、圆形,稍凸起于皮肤表面,大小 不一;初期充血,指压褪色,后期淤血, 呈紫蓝色,指压不褪色。
3.抵抗力
➢对盐腌、烟熏、干燥、腐败和日光
等自然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在盐腌和
烟熏的病猪肉内可生存3~4个月。
➢对热抵抗力弱,肉汤培养物于50℃
15~20min、70℃5min即可杀死。
➢耐酸性较强,能抵抗胃酸作用。
➢对消毒药的抵抗力弱,一般消毒
药如2%福尔马林、1%漂白粉、l% 氢氧化钠、5%石灰乳都能很快将 其杀死,但对石炭酸的抵抗力较强 (在0.5%石炭酸存活99d)。
二、猪丹毒
(Erysipelas Suis)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 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 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亚急性型在 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决(疹块型), 慢性型常发生关节炎和心内膜炎。
病原
1.形态结构 一种平直或稍弯 曲的纤细小杆菌,不产生芽胞、无
荚膜、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
在感染动物的组织触片或血片中呈 单在、成对或呈丛状排列。在慢性 病猪的心内膜疣状物中,分离到的 细菌,多呈不分枝的长丝状。
质虚弱,消瘦。
❖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变形或
跛行。
关节炎
慢性猪丹毒 呈多发性关节炎,不能站 立呈犬坐势
慢性猪丹毒 多发性关节炎,关节 肿胀,不能站立,呈犬坐姿势
(2)慢性心内膜炎
➢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喜卧伏,厌行动,
强使行走,则举步缓慢,全身摇晃。
➢听诊心脏有杂音,心跳加快、亢进,心律
急性猪丹毒 体表皮肤出现相当多的疹块
2.亚急性型(疹块型) 常取良性经过。
(1)一般症状 精神不振,食欲不佳, 不愿走动。
(2)体温升高 达41℃。 (3)皮肤上出现疹块 常见于胸、腹、 背、肩及四肢等处出现疹块,呈方形、 菱形、圆形,稍凸起于皮肤表面,大小 不一;初期充血,指压褪色,后期淤血, 呈紫蓝色,指压不褪色。
3.抵抗力
➢对盐腌、烟熏、干燥、腐败和日光
等自然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在盐腌和
烟熏的病猪肉内可生存3~4个月。
➢对热抵抗力弱,肉汤培养物于50℃
15~20min、70℃5min即可杀死。
➢耐酸性较强,能抵抗胃酸作用。
➢对消毒药的抵抗力弱,一般消毒
药如2%福尔马林、1%漂白粉、l% 氢氧化钠、5%石灰乳都能很快将 其杀死,但对石炭酸的抵抗力较强 (在0.5%石炭酸存活99d)。
二、猪丹毒
(Erysipelas Suis)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 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 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亚急性型在 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决(疹块型), 慢性型常发生关节炎和心内膜炎。
病原
1.形态结构 一种平直或稍弯 曲的纤细小杆菌,不产生芽胞、无
荚膜、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
在感染动物的组织触片或血片中呈 单在、成对或呈丛状排列。在慢性 病猪的心内膜疣状物中,分离到的 细菌,多呈不分枝的长丝状。
第二节 一猪丹毒

• 亚急性疹块型 病较轻,1 ~2 d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 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 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退色。疹 块突出皮肤2~3 mm,大小约1至数厘米,从几个 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口渴 、便 秘、呕吐、体温高,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 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
在病死猪的肝、脾内4℃159d,毒力仍 然强大。露天放置27d的病死猪肝脏,深埋 1.5 m 231d的病猪尸体,12.5%食盐处理 并冷藏于4℃148 d的猪肉中,都可以分离 到猪丹毒杆菌。在一般消毒药,如2%福尔 马林、l%漂白粉、1%氢氧化钠或5%碳酸 中很快死亡。对热的抵抗力较弱,肉汤培 养物于50℃ 经12~20 min,70℃经5 min 即可杀死。本菌的耐酸性较强,猪胃内的 酸度不能杀死它,因此可经胃而进入肠道
第一章第二节猪细菌性传染病
一
猪丹毒
朱雪峰
一、概述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也叫“钻石皮肤 病”(diamond skin disease)或“红热病” (red fever),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 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败血症、 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心内膜炎型。1882年 Pasteur首先从患猪丹毒病的猪体内分离到猪丹毒 杆菌。人通过创伤也可被感染,称为类丹毒 。近 年来我国各地不同程度的爆发了猪丹毒,发病率 高,危害严重,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 损失
亚急性猪丹毒:肺充血、水肿, 呈花斑样
亚急性猪丹毒:肺泡毛细血管 有纤维与红细胞透明膜形成
亚急性猪丹毒:关节附近的 淋巴结发炎,尤其是前胸以 及肠系膜淋巴结显著肿大, 切面呈红褐色,斑状出血
亚急性猪丹毒:胃底区粘膜红 布样充血、卡他性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猪丹毒病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急性猪丹毒、体表、下胶部皮肤淤血致死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急性猪丹毒 胃底区粘膜 充血,卡 他性炎症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急性猪丹毒 出血性胃十二指肠炎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猪丹毒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猪丹毒
急性病例肺充血水 肿,小叶间质增 宽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猪丹毒 包急 膜性 散猪 在丹 弥毒 漫 性肾 暗淤 灰血 白肿 大 ( 大 紫 肾 ) ,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3、猪丹毒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猪丹毒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慢性猪丹毒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右后肢关节炎
慢性猪丹毒
心内膜菜花样赘 生物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
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