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概况

合集下载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
(如:巴西利亚、墨西哥等著名大城 市)
(二)、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国家 古 中美部 智 委内 巴 秘 墨 阿 巴 分国家 利 瑞拉 西 鲁 西 根 哥 廷 主要 蔗 香蕉 铜 原油 咖 鱼 原 农 矿 经济 糖 咖啡 硝 啡 粉 油 产 支柱 品 铜 石 产品 占本 86 / 54 62% 15 11 62 40 国经 % % % % % % 济的 22 比重 %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拉丁美洲是 一个政治地理概念,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语系,因此, 美国以南的众多国家,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 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60º w
一、位置与范围
墨西哥 北部 中美洲 西印度群岛 范 围 南部: 南美洲 位置

纬度:55 º S-32 º N 大部分为热带
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A.从纬度位置看:南美大陆北宽南窄呈倒置的三角形, 赤道穿过北部较宽广部位,拉丁美洲热带面积广阔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范围广,气流上升,降水 丰富; B.大气环流的角度看:赤道两侧的信风均来自大西洋, 含有大量的水汽; C.从地形的角度看,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 开,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湿润 气流受安第斯山的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D.从洋流的角度看:东侧为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 用明显。
(2)资源:铁锰资源丰富, 能源缺少煤、石油,水 能丰富,90%来自水电
热带雨林 草原畜牧业
(3)工业:发展迅速,重 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
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3.人口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 原因:
(1)海上交通便利
(2)殖民者首先到达这 里,开发较早
(3)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4)经济较发达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

二、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
境内1/3为亚马孙平原,
2/3为巴西高原
2、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3、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 4、资源丰富 (1)森林资源:热带雨林 (2)矿产资源:铁矿(巴西高原) (3)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的河流(全国90%的电力 靠水力发电,伊泰普水电站)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一、拉丁美洲的位置
23.5 N
o
★经纬度位置
30º N ~ 55º S 热带为主 少部分在温带
0o
23.5oS
40º W ~ 110º W 南美40ºW ~ 80ºW
120oW
80oW
40oW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东临大西洋 ★ 海陆位置 西靠太平洋 北接加勒比海、 墨西哥湾 南隔德雷克海 峡与南极洲相望
(二)现代工业发展较快
钢铁、汽车、飞机制造、造船等已跃居世界重要 生产国家的行列;核电、通信、电子、信息等已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

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 飞机、造船

工业分布
东南沿海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分析巴西东南部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 靠近伊泰普水电站,能源充足。
巴拿马运河
在墨西哥与南美大 陆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 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 有“美洲大陆桥梁”之 称。巴拿马运河位于中 美地峡最窄处,仅宽70 千米,运河全长81. 3千 米,可通航5—10万吨级 轮船。
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太平 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 如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的 航程可缩短 14500 多千
现代工业的发展
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以单一初级产品为主 相同或相似:热带经济作物咖啡, 可可和矿产铜、石油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7.拉丁美洲与巴西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7.拉丁美洲与巴西

17.拉丁美洲与巴西【教学目标】1.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及矿产等自然地理特征。

2.巴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1.结合区域材料,分析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说明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性;2.利用地图识记巴西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3.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基础知识】一、拉丁美洲概况1.位置和范围: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因当地居民所用语言主要是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称之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包括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在内的北美洲南部部分,南部是南美洲。

2.地形:(1)西部山地纵列分布:拉丁美洲的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纵贯南美大陆。

安第斯山脉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从北向南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主要有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地势起伏和缓,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3.湿热为主要气候:(1)气候湿热:拉丁美洲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热带平原低地气候湿热(不宜居),高原地区气候比较凉爽(宜居)。

南美洲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2)湿热气候的成因①纬度:赤道穿过南美大陆,大部分位于热带。

年凉爽,多见②海陆、洋流:南美洲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巴西暖流和赤道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③气压带、风带: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沛;东北、东南信风均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降水。

世界地理分区 拉丁美洲

世界地理分区 拉丁美洲

中美地峡南部的巴拿马 运河是著名的国际航运 水道,开凿于1881—— 1914年。运河全长81.3 千米,可通航5万——10 万吨的轮船,大大缩短 了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的航程,具有重要的经 济和战略意义。长期以 来,巴拿马运河被美国 所占领。1999年12月31 日,巴拿马政府收回了 运河的主权。
★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 ①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 ②从海洋上来的东南和东北信风带来丰富水汽; ③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 开,湿热信风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 用,多地形雨; ④沿海有暖流经过 ★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 原 ★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 S以北到赤 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 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º S-40º S (巴西和阿根廷) ★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 S-40º S,狭 长,智利 ★温带海洋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 S-55º S, 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
里约热内卢:最大港口
6.热带雨林的危机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 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 止水土流失
提供木材 调节全球气候
亚马孙热带雨林
提供良好的生境, 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
The End
80
60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 (1)分为三部分 ①北部墨西哥高原 ②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③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 奥利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逊平原(世界最大) 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23.5°S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⑵北部南部多岛屿: 北部西印度群岛散布在加勒比 海中,古巴是其中最大的岛国; 南端岛屿较多,其中最大的是 火地岛,与南美洲隔麦哲伦海峡。 ⑶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

拉丁美洲基本概况.

拉丁美洲基本概况.
拉丁美洲基本概况
拉丁美洲的概念含义: • 全称:拉丁亚美利加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
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 和南美洲。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 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1
• “拉丁美洲”这一名词的由来:由“美洲”和“拉丁的”组成,而“美洲这 一名词的提出又经历了三个阶段:1,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却以为到 达亚洲的印度,将其称为”las Indias”;2,1501-1503年意大利航海家 Américo Vespucio奉葡萄牙国王之命曾航行至此并在叙述自己航海经历的信 中写到:我们可以确切地称哥伦布发现的陆地为“新大陆”。” “新大陆” 的概念首次问世,哥伦布发现的新陆地不再被认为是亚洲,而是一块不同于 其它大洲的新陆地。从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美洲,但名称尚未确定;3,德 国地理学家Martín Waldseemüller在地图上根据那位意大利航海家的名字将这 块陆地命名为“America”(亚美利加),欧洲人普遍接受了这一概念,“亚 美利加洲”(简称“美洲”)这一名词随流传于世。而“拉丁美洲”这一名 词最早是在19世纪30年代时由法国人正式提出的。
还有面积广大的森林和丰富的沿海渔业资源,秘鲁沿岸海域是世界著名大渔
场之一。
5
• 拉丁美洲的世界之最 • 秘鲁钒的储量世界最多; • 智利铜的储量世界最多; • 智利硝石的储量世界最多; • 哥伦比亚的希帕基腊盐岩矿山世界最大; •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 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 亚马逊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宗教信仰: • 西班牙语地区各国深受原宗主国的影响,绝大多数人信仰天主教

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共35张ppt)

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共35张ppt)

2、地形
(3)山脉两侧地形特征:
奥里诺科平原
西部山地,沿海 平原面积狭小;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东部高原、平原 相间分布。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墨西哥高原
3、气候
观察左图资料,反映拉 丁美洲气候有什么特点?
气候暖热潮湿, 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 草原气候区分布广), 号称“湿热大陆”;
的的喀喀湖不断得到山地大量冰雪融水和雨水的 淡水补给(冲淡);海拔比波波湖高,湖中盐分 通过河流排入波波湖中,盐分在湖中积累少。
波波湖是个海拔较(的的喀喀)低的内陆湖,从 的的喀喀湖输入的盐分不断在湖中积累,湖水盐 度升高变咸。
乌尤尼盐沼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的西部高原内,海拔365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盐 沼,有世界“天空之镜”的美称。
1.该地的自然带是( C)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该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原因是( D)
A.临近太平洋,增温增湿 B.临近亚马孙平原,水汽多 C.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D.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4、河湖
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水量最大、 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 流域最广),第二长河(6480km)源于 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位于该河上游 安第斯山,经赤道附近地区注入大西洋。 巴西和巴拉圭边境建有伊泰普水电站。
200
900
600
1、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40°W-120°W 25°N-57°S 热带、南温带 60°W穿过中部 赤道穿过北部 跨南北半球
东临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 北边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南隔德雷克海峡 与南极洲相望

拉美概况

拉美概况

3. 阿根廷 Argentina
• 西班牙语中,阿根廷与拉普拉 塔两词意义相同,均为“白 银”。 • 阿根廷在南美洲属于经济发展 第一梯队的国家,这个国家号 称是南美洲肤色最白的国家。 • 探戈、麦当娜,还有逃亡的纳 粹,是许多人对于这座阿根廷 无计划地扩张的都市所了解的 有限范围。 • 对这个国家国名最著名的记忆 就是根据阿根廷国母贝隆夫人 Evita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以及由 麦当娜演唱的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2.巴西
• 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 地区,这是有两个大都市里 约热内卢和圣保罗,还有贝 洛奥里藏特等重要的内陆城 市。 春秋季是巴西最好的旅 游时间。 • 巴西除了足球、桑巴舞等其 它节日,还可走访巴西的三 大名城:巴西利亚、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热爱大自然的 朋友,亚马逊森林、伊瓜苏 瀑布等不可错过。 • 伊瓜苏大瀑布Cataratas del Iguazu:世界三个最大瀑布 之一拉丁美洲旅游圣地 Nhomakorabea1.秘鲁
• Machu Picchu,马丘比 丘遗址 • 马丘比丘曾是印加统治 的帝国,这至高无上的 帝国,跨越秘鲁荒凉的 群山,是秘鲁古印加帝 国的古城遗址,古城街 道狭窄,整齐有序,宫 殿、寺院、作坊、堡垒 等各具特色。
纳斯卡线条Nazca
• 纳斯卡胡马纳大草原巨画 位于秘鲁南部的纳斯卡地 区,据说是一位美国飞行 员在在1926年低空飞行的 时候发现的。 • 他们是如何完成这些线条 的呢?究竟是谁创造了纳 斯卡线条、它们又是怎样 创造出来的、神秘线条背 后的谜底到底是什么?
国家政要
• 前总统:乌戈· 拉斐尔· 查 韦斯· 弗里亚斯(Hugo Rafael Chávez Frí as) ,1998年 12月当选,1999 年2月宣誓就职,20 00年再次当选,20 06年连任。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

亚马孙河的水文和水系特征
拉普拉塔河水文和水系特征
矿产资源
4、自然资源
石油:墨西哥、 委瑞内拉 银:墨西哥高原 铁:巴西 铜、硝石:智利
4、自然资源丰富
(1)矿产: 石油——加勒比海沿海 、马拉开波湖 墨西哥湾 国家:墨西哥、委内瑞拉 铁——巴西 (2)水能:巴西高原 (3)渔业:秘鲁渔场 (4)森林:热带雨林(红木、乌木等) (5)草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
(3)人口分布: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山区和沙漠区 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 廷沿海等地
(4)城市多分布 在气候比较温和的 高原地区,自然增 长率仅次于非洲、 城市人口增长快。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 斯艾利斯、巴西的 圣保罗和里约热内 卢人口在1000万以 上。城市化畸形发展 城市化的速度超过了 其经济的增长速度。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墨西哥高原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安第斯山
巴西高原
巴塔哥尼 亚高原
拉普拉 塔平原
拉普拉塔平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
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思 考
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
二、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湿热的大陆
(1)热带雨林气候:
拉 山 系
西
巴拉那河

火地岛
洋 南极洲
麦哲伦海峡 德雷克海峡
200
900
600
一、位置和范围
2、范围
北部:墨西哥高原、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属北美洲) 南部:南美洲
拉丁美洲面积最 大的国家: 巴西
拉丁美洲最狭长 的国家: 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②受西部山地直逼海岸的影响,大陆西侧气候南北狭长, 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于 大陆西侧的沿海狭长地带,呈现出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分 变化规律。
• ③安第斯山脉南段(40º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 同,也是受地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 风坡,降十丰富,为常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 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拉丁美洲
一、位置与范围
• 1、范围
•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 美国以南的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 岛和整个的南美洲。
2、位置
• (1)经度看:位于 35ºW-115 ºW 之间, 纬度看: 55 ºS-32 ºN 之间。
• 赤道横穿北部,大部分为热带,温带面积 较小,没有寒带。





















1、生物种类锐减 2、生态环境遭破坏 3、气候变暖 4、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三、人文区域特征
•1、居民
• (1)人种复杂
• 拉丁美洲人种复杂,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 其次是白种人、印第安人(黄种人)和黑 人。。
• (2)两种主要语言:
• 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 牙语。
• ②湿:拉丁美洲周围海洋面积 广阔——湿,大部分地区降水 在1000 mm以上,是世界上最 湿润的大洲。大洲东侧有暖流 经过,增温增湿,使得湿热的 气候特点更加突出。
拉丁美洲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

拉 丁 美 洲 气 候 分 布
(3)拉丁美洲地形对气候影响明显
• ①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 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3、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上 流域面积广、水量 最大的河流,长度 仅次于尼罗河 巴拉那河 拉普拉塔河
3、水文:世界最大河• (1 Nhomakorabea水文特征:拉丁美洲降水丰富,河流水量 大、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 (2)三大河流及分布:主要河流由北向南依次 为:奥里诺科河、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它们 的中下游都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
1、地形
墨西哥高原
地形特点 地形区的名称 地质特点 地形剖面图
赤道、南回归线
安第斯山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 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 高原
2、气候:湿热为主的气候
• (1)拉丁美洲气候的突出特 点是湿热。
• ①热: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赤 道附近——热,大部分地区年 平均气温在 20℃以上,除山 地地区外,拉丁美洲最冷月平 均气温均大于 0℃;
矿产资源
4、自然资源
石油:墨西哥、 委瑞内拉
银:墨西哥高原
铁:巴西
铜、硝石:智利
渔业资源
成因:
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
鲁寒流经过,在常年
盛行东南风的吹拂下,
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
岸、下层冷水上泛的

现象。



巴西东 南部渔

纺锤树:是南美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树于很像纺锤, 最大直径可达数米。能贮存雨季时吸收的大量水分。以适应干 季时的需要。
• 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大西洋 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岛上盛产甘蔗。 其次为海地岛。
②南部:
• 南美洲南端岛屿也较多,最大的是火地岛。 火地岛与南美大陆之间为麦哲伦海峡,是一 条重要的国际航道。
80º 20º
70º 60º
巴拿马运河: A.位置:
B.通航能力:
C.作用(意义):
• (3)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巴西 和巴拉圭交界处有世界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
(4)海洋资源:秘鲁附近的海域由于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饵 料丰富,是世界重要的渔场之一。 (5)生物资源:拉丁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红木、乌 木是珍贵的木材。特有的动物有树懒、大食蚁兽、巨嘴鸟、卷尾 猴、蜂鸟等。
• (3)亚马孙河-是世界大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 水量最大(尼罗河的50倍以上)、流域面积最广 的大河。全长6 400多千米,为世界第二长河。亚 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向东注入大西洋, 河口正好位于赤道上(50ºW,0º)。亚马孙河流 域面积广大,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但由于流域内人口稀少,利用率低。
波巴布树:是非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是典型的长寿 树木。树高约25米,树干直径可达10米,树冠直径有100多米。 波巴布树的体内积存着大量水分,能适应炎热的干季。果实为 长椭圆形,汁多味美,猿猴喜食,所以又称“猴面包树”。树 皮可以用来制绳和造纸。


农业地域类型

区位条件:

生物资源:



• (2)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邻 大西洋, 西濒 太平洋 ,北部为 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 南部以 德雷克 海峡为界与南极洲相望,是 各大洲中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二、自然区域特征
• 1、地形:高原山地为主,南北多岛屿
• (1)南北两端岛屿众多:
• 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 ①北部:
• ④广阔的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气候湿热而高原
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温和。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 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
拉 丁 美 洲 气 候 分 布
气候
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该地区南部地 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山脉阻挡西风深入,东侧降水 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植被逐渐演化为温带草原、温 带荒漠。
• (3)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 拉丁美洲是各大洲中人口密度较小的一洲,但人口 分布很不均匀,①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 廷沿海等地区经济发达,气候条件好,开发历史较 早,人口稠密;②广大的热带雨林地区、内陆高原 和沙漠地区,由于条件恶劣,人口稀少;③热带地 区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温和的高原上。如墨西 哥首都墨西哥城就位于海拔2 200米的墨西哥高原上, 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中部。
4、自然资源:丰富
• 拉丁美洲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森林、草场、水及水 能资源和海洋水产特别丰富。
• (1)石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墨 西哥和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 和出口国。
• (2)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区。例如:墨西 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和秘鲁的铜储量和产量都居世 界前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