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钻柱

合集下载

钻井重点整理

钻井重点整理

第一章静液压力:由液柱自身的重力所引起的压力,它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液柱的垂直高度或深度有关。

上覆岩层压力:地层某处的上覆岩层压力是指该处以上上地层岩石基质和孔隙中流体的总重力所产生的压力。

地层压力:指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所具有的压力,也称地层孔隙压力。

基岩压力:指由岩石颗粒之间相互接触来支撑的那局部上覆岩层压力,亦称有效上覆岩层压力或颗粒间压力,这局部压力是不被孔隙水所承当。

异常压力:异常低压和异常高压统称为异常压力。

地层压力评价的结论:在正常地层压力井段,随着井深深度增加,岩石的孔隙度减小,声波速度增大,声波时差减小(具体12 页)地层压力监测结论(16页1-19式dc-D曲线)地层破裂压力:在井下一定深度裸露的地层,承受流体的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当液体压力到达一定数值时会使地层破裂,这个液体压力称地层破裂压力。

第二章钻头分类:目前石油钻井中使用的钻头分为牙轮钻头、金刚石材料钻头及刮刀钻头三大类。

其中牙轮钻头的牙齿按材料不同分为铣齿 (也称钢齿) 或鑲齿(也称硬质合金齿)两大类。

钻柱的作用:1、钻柱在钻井过程中的作用(1) 为钻井液由井口流向钻头提供通道(2) 给钻头施加适当的压力(钻压) ,使钻头的工作刃不断吃入岩石(3) 把地面动力(扭矩等)传递给钻头,使钻头不断旋转破碎岩石(4) 起下钻头(5) 根据钻柱的长度计算井深2、钻柱的特殊作用(1) 通过钻柱可以观察和了解钻头的工作情况、井眼状况及地层情况等(2) 进行取芯、挤水泥、打捞井下落物、处理井下事故等特殊作业( 3)对地层流体及压力状况进行测试与评价,即钻杆测试,又称中途测试钻柱的组成:钻柱由钻杆、钻杆段和下部钻具组合三大局部组成。

钻杆的钢级:钻杆的钢级是指钻杆钢材的等级,它是钻杆钢材的最小屈服强度。

API规定的钻杆钢级有D E、95 (X)、105 (G)、135 (S)其中X、G S为高强度钻杆。

钻柱设计计算第三章虑失和造壁:当钻头钻穿带孔隙的渗透性地层时,由于一般情况下钻井液的静液柱压力总是大于地层压力地层内渗透,钻井液中的液体在压差的作用下便向地层内渗透,这个过程称为钻井液的虑失。

钻井工程专用英语词汇

钻井工程专用英语词汇

钻井工程专业英语词汇绪论:钻井drilling 钻井方法drilling method顿钻钻井cable drilling 旋转钻井Rotary drilling动力系统(Power System) 旋转系统(Rotating System)提升系统(Hoisting System) 循环系统(Circulating System)井控系统(Well Control System) 直井straight hole深井deep well 超深井super deep well钻井设计well design 钻井质量drilling quality第一章: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岩石的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 of rock岩石的泊松比rock Poisson’s ratio岩石的切变模量shear modulus of rock岩石的体积压缩系数coefficient of bulk compressibility mineral and rock岩石的抗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 of rock岩石的常规抗压缩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岩石的抗剪切强度shear strength of rock脆性岩石brittle rock 塑性岩石plastic rock岩石塑性系数coefficient of plasticity of rock地应力in situ stress 围压confining pressure有效应力effective stress 压持效应chip hold effect岩石的可钻性drill ability of rock 岩石的研磨性rock abrasiveness各种压力概念concept of pressure 静液压力hydrostatic pressure钻井液压力drilling fluid column pressure孔隙压力pore pressure (formation pressure)上覆岩层压力overburden pressure 颗粒压力grain to grain pressure压力梯度pressure gradient 压力监控pressure detection and control 异常压力及其形成abnormal pressure and it’s formation压力异常abnormal pressure 压实作用compaction欠压实imcompaction 不渗透围栅permeabillity barrier地层压力检测方法method of formation pressure detection地震资料法seismic data method 机械钻速法penetration rate methodd指数法d-exponent method dc 指数法dc-exponent method标准化钻速法normalized penetration rate页岩密度法shale density地层破裂压力formation fracture pressure地层破裂压力预报方法formation fracture pressure prediction漏失试验法leak-off test 胡伯特-威利斯法Hubbert and Willis approach 马修斯-凯利法method of Matthews and Kelly伊顿法method of Eaton 安德森法Anderson’s method艾克斯劳格法Exlog method 黄荣樽法Huang’s metho d第二章:钻具drilling tool 钻柱drill stem复合钻柱combination string 满眼钻具packed hole assembly钟摆钻具pendulum assembly 稳定器stabilizer钻柱弯曲buckling of drill string第三章:钻井液drilling fluids 水基钻井液water-base drilling fluids淡水钻井液fresh-water drilling fluids 低固相钻井液low solids fluids泡沫钻井液foam drilling fluids 滤失filtrationAPI滤失量API filtration 动滤失量dynamic filtration滤饼filter cake 含砂量sand content钻井液固相含量solids content in drilling fluids钻井液流变性drilling fluids rheology 漏斗粘度funnel viscosity触变性thixotropic behavior 静切力gel strength初切力initial gel strength 终切力10-minuto gel strength盐水侵salt water contamination 钙侵calcium contamination砂侵sand contamination 水侵water contamination气侵gas contamination 钻井液处理剂mud additives降失水剂filtrate or reduction agents 增粘剂thickening agent降粘剂thinning agents 加重剂weighting agents堵漏剂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s 固相控制solid control钻屑cutting 砂sand 泥silt 胶体颗粒colloidal solids第四章:钻进drilling 钻进技术drilling technology钻进技术参数drilling parameters 钻压weight on bit悬重和钻重string suspending weight and drilling weight转速rpm-revolution per minute 排量rate of flow零轴向点zero axial stress point 中性点neutral point开钻spud in 完钻finishing drilling 送钻bit feed方余和方入kelly-up and kelly-in 进尺footage机械钻速penetration rate 鳖钻bit bouncing 跳钻bit jumping起下钻trips 喷射jet-bit drilling 射流jet flow冲击射流impact jet flow 射流等速核potential core of jet 漫流cross flow射流喷速jet velocity射流冲击力jet impact force射流水功率jet hydraulic-power 喷射距离jet length 清洗井底bottom-hole cleaning钻头压降bit pressure-drop 钻头水功率bit hydraulic horse-power喷嘴nozzle 临界井深和极限井深critical well depth and limited well depth钻井泵的工作状态the working regime of drilling pump钻井泵的最大排工作状态(额定工作功率工作状态)the maximum flow rate regime of the drilling pump(the rated power regime of the drilling pump)钻进过程的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 for drilling procedure钻速方程equation for drilling rate 五点法钻速试验“five spot” drill-off test第五章:{井眼轨迹基本概念(重点掌握)1、轨迹基本参数:3个2、轨迹计算参数:7个,特别注意水平投影长度、水平位移和视平移概念的区别3、轨迹的图视法.二、轨迹测量及计算1、测斜方法及测斜仪器简介2、测斜计算(重点掌握)三、直井防斜技术1、井斜原因分析2、静力学防斜:满眼钟摆(重点掌握)3、动力学防斜(了解)4、垂直钻井技术(了解)扭方位计算(重点掌握)}井下动力钻井hole bottom power drilling涡轮钻井turbo-drilling 涡轮钻具turbo-drill定向井directional well 定向要素directional elements井斜角inclination 方位角azimuth井斜变化率rate of inclination change方位变化率rate of azimuth change井眼曲率hole curvature 垂深和测深vertical depth and measured水平投影长度hole deviation水平位移displacement or closure distance多底井multi-bore well 水平井horizontal well丛式井cluster well or multiple wells造斜deflecting or building angle增斜increasing hole angle or build-up hole angle降斜decreasing hole angle or build-off hole angle稳斜 maintain angle 井身垂直投影图vertical projection of borehole井身水平投影图horizontal projection of borehole正切法tangential method 平衡正切法balanced tangential method平均角法average angle method 曲率半径法radius of curvature method圆弧法arc method 最小曲率法minimum curvature method造斜率rate of over-all angle change井眼方位漂移walk of hole 装置角tool of rotation工具面角tool face azimuth 动力钻具反扭角reactive torque定向方位角tool face bearing or tool face setting磁偏角magnetic declination 随钻测量measurement while drill(MWD)单点测斜仪single shot instrument 多点测斜仪multi-shot instrument陀螺测斜仪gyroscopic instrument 定向orientation定向下钻orientation while going in hole第六章:地层井眼系统的压力平衡balance of formation-borehole system地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equivalent drilling fluid density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equivalent circulating density波动压力(激动压力)surge pressure 抽汲压力swabbing pressure溢流overflow 井涌kick 井喷well blowout地下井喷underground blowout 井喷失控out of control for blowout压井killing well 关井closing well硬关井hard closing 软关井soft closing压井方法killing well method 工程师法(等待加重量法)engineer’s method 司钻法(二次循环法)driller’s method防喷设备和工具blowout prevention tools and equipments第七章:固井well cementing 套管程序casing program导管conductor表层套管surface casing技术套管intermediate casing strings生产套管production casing 套管柱casing string套管柱下部结构casing accessories 引鞋guiding shoe套管鞋casing shoe 套管扶正器centralizer套管的外载荷outside casing load 套管内压力burst套管外挤压力collapse pressure 套管轴向力axial load套管强度casing strength 套管抗挤强度collapse resistance套管抗拉强度tensile resistance 套管抗内压强度burst resistance下套管running casing 活动套管moving casing井口装置wellhead equipment 低密度水泥light weight connect水泥浆流动性mobility of slurry 水泥浆密度slurry density水泥浆滤失量slurry filtration 前置液ahead fluid尾随液tail fluid 注水泥方法cementing methods常规注水泥法typical primary cementing双级注水泥法two stage cementing 插入注水泥法inner pipe cementing 尾管固井drilling liner cementing 尾管悬挂器drilling liner hanger窜槽cement channeling 完井方法completion methods裸眼完井法open hole completion 射孔完井法perforation completion 先期裸眼完井法initial open hole completion后期裸眼完井法final open hole completion第八章:卡钻drill pipe sticking 砂桥卡钻sand bridging键槽卡钻key seating 压差卡钻differential sticking地层膨胀卡钻formation swelling sticking地层坍塌卡钻formation collapse sticking钻头泥包卡钻balling-up sticking 卡点sticking point。

第2章 井下各种压力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第2章 井下各种压力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章 井下各种压力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一 压力压力是井控工作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

正确理解井下各种压力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掌握井控技术和防止井喷是非常重要的。

1、压力的定义压力也称压强,是指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力。

2、压力的数学表达式SF P 式中:P —压力,N/m 2F —作用于面积S 上的垂直力,NS —面积,m 23、压力的单位及换算压力的国际标准制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

1帕就是1 m 2面积上受到1N 的垂直力时形成的压力,即 1Pa = 1 N/m 2压力的单位帕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单位。

为了现场应用的方便,常使用千帕(KPa)和兆帕(MPa)两个单位,即1 MPa=1000 KPa=106 Pa与过去常用的工程大气压(kgf/cm 2)的换算关系是1 MPa= 10.194 kgf/cm2 1 kgf/cm 2= 98.067 KPa粗略计算时,可认为1 kgf/cm 2 = 100 KPa = 0.1MPa另外,压力的国际工程单位是巴(bar),1bar=1.01972kgf/cm 2 英制中,压力的单位是psi 。

1psi 即1平方英寸面积上受到1磅的垂直力。

与兆帕的换算关系是 1000psi= 6.895MPa二静液压力1、静液压力的定义静液压力是由静止液体的重力产生的压力。

其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垂直高度,与液体的断面形状无关。

2、静液压力的计算P=ρgH式中:P--静液压力,MPaρ--液体密度,g/cm3g--重力加速度,0.00981H--液柱的垂直高度,m在陆上钻井作业中,H为井眼的垂直深度,起始点自转盘面算起,液体的密度为钻井液的密度。

例1 某井钻至井深2000米处,所用钻井液密度为1.2 g/cm3,求井底处的静液压力。

解:P=ρgH = 1.2×0.00981×2000 = 23.5 MPa三地层压力1、地层压力的定义地层压力是指地下岩石孔隙内流体的压力,也称孔隙压力。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钻采工艺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钻采工艺

第1章作业1.岩石的强度、硬度、塑性、可钻性和研磨性分别是如何定义的?岩石在各种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岩石的强度。

岩石的硬度是岩石抵抗其它物体表面压入或侵入的能力。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破碎前所表现的永久变形的性质叫岩石的塑性,而不呈现永久变形的叫脆性。

2.岩石的硬度与抗压强度有何区别?硬度与抗压强度的区别:硬度只是固体表面的局部对另一物体压入或侵入时的阻力,而抗压强度则是固体抵抗整体破坏时的阻力,岩石的压入硬度实际上反映了岩石在多向应力状态下的抗压入能力。

3.岩石在平行层理和垂直层理方向上的硬度或抗压强度有何不同?岩石的这种性质叫什么?沉积岩的强度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垂直于层理的抗压强度最大,平行于层理的抗压强度最小。

层理对硬度的影响与对强度的影响相反,垂直层理方向的硬度值最小,而平行层理方向的硬度值最大。

4.岩石受围压作用时,其强度和塑脆性是怎样变化的?岩石的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加而明显地增大,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表现出从脆性到塑性的转变,并且围压越大,岩石破坏前所呈现的塑性也越大。

5.牙轮钻头由哪几部分组成?牙轮钻头组成:钻头体、牙爪(也称巴掌)、牙轮及牙齿、轴承、水眼、储油密封补偿系统6.刮刀钻头、牙轮钻头、PDC钻头各自的破岩原理是什么?刮刀钻头主要以切削、剪切和挤压方式破碎地层。

牙轮钻头的工作原理:(1)牙轮的公转与自转(2)冲击、压碎作用:单齿、双齿交错接触井底,纵向振动。

PDC钻头工作原理:与刮刀钻头基本相同,主要靠犁削和剪切破碎岩石。

7.型号 215.9XMP3表示什么样的钻头?直径为215.9mm的镶齿滚动密封轴承喷射式三牙轮钻头,适用于中软地层。

8.钻柱由哪几部分组成?方钻杆、钻杆、钻铤、各种接头及稳定器等井下工具。

9.钻杆本体两端的加厚形式有哪些?加厚形式有:①内加厚,②外加厚,③内外加厚。

10.钻柱的轴向力是如何分布的?上部钻柱主要受轴向拉力作用,井口处受轴向拉力最大,向下逐渐减小;下部部分钻柱受轴向压力作用,井底处受轴向压力最大。

钻井专业词汇翻译总复习

钻井专业词汇翻译总复习

终切力10-minuto gel strength
固相控制solid control 钻屑cutting 砂sand 井漏(lost circulation ) 井塌(borehole collapse ) 钻井液污染(drilling fluid contamination )
第 20 页
泥silt
井下动力钻井hole bottom power drilling
涡轮钻具钻井turbine drilling 螺杆钻具钻井screw drilling
旋转钻井钻机Rotary Rig
动力系统(Power System) 旋转系统(Rotating System)
第3页

提升系统(Hoisting System) 循环系统(Circulating System) 井控系统(Well Control System)
地面管汇surface pipeline 遥控面板remote control panel 压井管汇kill line 钻前准备drill preparation 钻进drilling 固井well cementation 完井well completion
第5页

直井straight/vertical well
第 23 页
第五章 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造斜点(kick off point) k 二维定向井Two-dimensional directional well 三维定向井Three-dimensional directional well
第 24 页
第六章 钻进参数优选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水力参数优选
第 22 页
第五章 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钻井工艺流程

钻井工艺流程

发现了油藏之后我们该干什么?
? ?
?
我们钻一口井进去 ! ! !
二、石油地震勘探的生产环节
物探生产的方法较多,各种方法的工序复杂,但基本生产过程都包括资料 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环节:
第一阶段是野外工作,即资料采集。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在地质工作和其他 物探工作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地区,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 波,并用野外地震仪把地震波传播的情况记录下来。
目 录
第一章 石油钻井概论
第二章 钻井施工工序 钻井施工工序
第三章
第四章
钻井地质基础
井口工具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钻头
下井钻具 钻 井 液 钻井工艺技术 固井与完井 钻井仪器仪表 井下复杂情况及事故处理 岗位巡回检查路线
第二章 钻井施工工序
钻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专业、多工种利用多 种设备、工具、材料进行的联合作业。同时它又是多 程序紧密衔接,多环节环环相扣的连续作业。施工的 全过程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每一口井的完成包括钻前工程、钻进工程和完井 作业三个阶段。每一项工程阶段又有一系列的施工工 序。其主要工序一般包括:定井位、道路勘测、基础 施工、安装井架、搬家、安装设备、一次开钻、二次 开钻、钻进、起钻、换钻头、下钻、完井、电测、下 套管、固井作业等
进行野外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地震队。该阶段是安全管理和监控的重点。
第二阶段是室内资料处理。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利 用计算机,对野外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 工处理工作,以及计算地震波在地层内传播的速度等。
第三阶段是地震资料的解释。运用地震波传播的理论和石油地质学的原理 ,综合地质、钻井和其他物探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对反射层作出正确判断,对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作出说明,并绘制 构造图,查明有含油气希望的构造,提出钻探井位。

02 第二章钻井工程

02 第二章钻井工程

第二章溢流的检测尽早发现溢流显示是井控技术的关键环节。

从打开油气层到完井,要注重观察井口和钻井液罐液面的变化.”因此,准确、有效地进行溢流的检测是实施井控的首要前提。

在现场施工中,溢流的检测通常分三步进行。

第一,在钻井设计时进行的溢流检测,即对邻近井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表明可能遇到的异常压力地层、含酸性气体(H2S)地层、地质情况复杂的地层或漏失层。

第二,钻井过程中根据井上的直接或间接显示,判断井内地层压力增加或者钻井液静液压力减少,可能发生溢流。

第三,钻井过程中通过观察或判断溢流的显示,表明地层流体侵入井内,已发生溢流。

溢流的发生、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对于潜在的或即将发生的溢流。

钻井人员应密切监控井下的情况,并且考虑和预测可能出现井控问题。

有准备的钻井人员应能够迅速发现井内异常情况,有效地把溢流、地面压力及井控的各种困难减到最小程度。

地层压力的增加或静液压力的减少,必然导致地层压力大于钻井液静液压力,这是溢流的最直接的警告信号,地层流体向井内流动及各种显示也就是溢流的具体显示。

认识与判断这些显示通常需要用关井或把流体从井场分流排出的办法。

若溢流预兆或显示没有及时发现和有效的控制,就可能出现溢流和井喷事故。

因此,钻井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熟悉各种溢流的原因;②认识溢流的发生、发展过程;③使用适当的设备和技术来检测意外的液柱压力减少;④使用适当的设备和技术来检测可能出现的地层压力增加;⑤能够正确识别静液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失衡的各种显示;⑥能够对溢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第一节溢流的迹象地层流体进入井内,在地面上会从各个方面显示出来。

认真观察和监视这些显示,就能及时的发现溢流。

一、钻井液量的增加地层流体侵入井内,而且变成钻井液循环系统中的一部分时,钻井液量就会增加。

这是发现井内侵入流体的一个可靠、确切的信号,通常需用钻井液罐液面指示器或流量检查来加以确认。

对于不同地层,地层流体进入井内的情况有所不同,钻井液量的增加速度也有所不同。

钻井工程各工艺流程详细介绍资料

钻井工程各工艺流程详细介绍资料
图1-11 大庆I-130型钻 机
钻机的组成及功能
2、旋转系统
(1)组成 水龙头、转盘
带动整个 保证在洗井 钻柱及钻 液循环时钻 头旋转 柱能够旋转
钻机的组成及功能
2、旋转系统
(2)功能 保证在洗井液高压循环的
情况下给井下钻具提供足够
的旋转扭矩和动力,以满足 破岩钻进和井下其它要求。
钻机的组成及功能
钻井知识及钻井技术讲座

前 言



第一章 油气井钻井方法及工艺
第二章 现代钻井技术发展概况
第一章
钻井
油气钻井方法及工艺
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在地层中 钻出一个较大孔眼的过程。
第一节
钻井方法
钻井方法
为了在地下岩层中钻出所要求 的孔眼而采用的钻孔方法。
第一节
钻 井 方 法 分 类
钻井方法
1、钻头
直接破碎岩石形成井眼的工具。
影响钻井速度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衡量钻头破岩效率高低的主要指标
钻头寿命:
在整个使用过程中,钻头在井下的纯钻进时间 (包括划眼——在已钻出的井眼内旋转送钻、修整井 壁的过程),单位为h;
在钻头寿命内,其钻进的井段长度,单位为m;
钻头进尺:
机械钻速:
用钻头的进尺除以纯钻进时间,即单位纯钻进时 间的钻头进尺,表示钻头破碎岩石的能力和效率,单 位为m/h。
(2)功能:
控制井内的压力,防止地层 流体无控制地流入井中。
图6-4 大庆I-130型钻 机
钻机的组成及功能
钻机的组成及功能
钻机的组成及功能
钻机的组成及功能
钻井现场“十大件”
井架 天车 大钩
转盘
泥浆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二章 钻柱(Drill String) 钻柱是快速优质钻井的重要工具,它是连通地面与地下的枢纽。在转盘钻井时是靠它来传递破碎岩石所需的能量,给井底施加钻压,以及向井内输送洗井液等。在井下动力钻井时,井底动力机是用钻柱送到井底并靠它承受反扭矩,同时涡轮钻具和螺杆钻具所需的液体能量也是通过钻柱输送到井底的。在钻井过程中,钻头的工作、井限的状况、甚至井下地层的各种变化,往往是通过钻柱及各种仪表才能反映到地面上来。合理的钻井技术参数及其他技术措施,也只能在正确使用钻柱的条件下才能实现。除正常钻进外,钻井过程中的其他各种作业,如取心、处理井下复杂情况、地层测试、挤水泥、打捞落物等都是依靠钻柱选行的。 钻柱由不同的部件组成,它的组成随着钻井条件和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其基本组成部分是:方钻杆、钻杆、钻艇、稳定器及接头。方钻轩的作用是将地面转盘的功率传递给钻杆,以带动钻头旋转。钻杆的作用是将地面所发出的功率传递给钻头,并靠钻杆的逐渐加长使井眼不断加深。钻链位于钻杆的下面,直接与钻头(或井底动力机)连接,依靠其本身的重量进行加压,靠它和稳定器的各种组合来控制井眼的斜皮。钻柱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相互连接,是借助钻杆接头或配合接头来实现的。 随着近代钻井深度的不断增加,钻井工艺的不断发展,对钻柱的结构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实践证明,几千米甚至近万米长的钻柱在井下的工作条件是比较复杂的,它往往是钻井设备和工具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了快速优质安全地钻达预定深度,必须选用可靠的钻柱。这不仅要求从尺寸配合上选择合适的钻柱,而且应该根据钻柱在井下的工作条件,正确分析钻柱耐受力情况,进行强度计算,合理地设计钻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钻柱的破坏大多是疲劳破坏所引起的,所以有必要探讨疲劳破坏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采取各种减少疲劳破坏的技术措施,以便延长钻柱的使用寿命。

第一节 钻柱的工作状态及受力分析 一、钻柱的工作状态 钻柱在井下的工作条件随钻井方式(转盘钻井或井下动力钻井)、钻井工序(如正 2

常钻进、起下钻等)的不同而异。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钻柱具有不同的工作状态,受到不同的作用力。为了讨论钻柱的受力及强度设计,必须首先了解钻柱在整个钻井过程中的工作状态。下面主要对转盘钻井时钻柱的受力情况加以分析。 在钻井过程中,钻柱主要是在起下钻和正常钻进这两种条件下工作。在起下钻时,钻柱不接触井底,整个钻柱处于悬持状态,在自重作用下,钻柱处于受拉伸的直线稳定状态。在正常钻进肘,由于部分钻柱的重量作为钻压施加在钻头上,使得下部钝柱受压缩。在钻压小和直井条件下,钻柱也是直的,而当压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下部钻柱将失去直线稳定状态,而发生弯曲,并且在某个点(称为“切点”)和井壁接触,这是钻柱第一次弯曲(Buck1ing of the first order)(图3-1中曲线Ⅰ)。如果继续加大钻压,则弯曲形状改变,切点逐渐下移(图3-1中曲线Ⅱ)。当钻压增大到新的临界值时,钻柱的弯曲轴线呈现出第二个半波,这是钻柱第二次弯曲(Buckling of the order)(图3-1中曲线Ⅲ)。如果再继续加大钻压,则会出现钻柱的第三次弯曲或更多次弯曲。目前旋转钻井所用的钻压一般都超过常用钻链的一次弯曲临界钻压,如果不采取其他措施,下部钻柱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轴向弯曲。 在正常钻进时,整个钻柱是处于不停旋转的状态下。作用在钻柱上的力,除拉力和压力外,还有由于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离心力的作用有可能加剧下部钻柱的弯曲,使弯曲半波长度缩短。在钻柱上部受拉部分,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也可能呈现弯曲状态。很明显,由于钻柱上都有拉力作用,其弯曲半波长度大,而往下,由于压力不断增大,再加上离心力的作用,其弯曲半波长度变小。以上所讲的钻柱弯曲状态仅仅是发生在平面内。我们知道,在钻进时要通过钻柱传递扭矩。这样,在扭矩作用下,钻柱不可能保持平面的弯曲状态,而是呈螺旋形弯曲状态。总的来说,在压力、离心力和扭矩的联合作用下,钻柱轴线一般呈变节距的空间螺旋弯曲曲线形状(在井底螺距最小,往上逐渐加大)。 这样一个螺旋弯曲钻柱在井眼内是怎样旋转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至今还未研究透彻。我们分析,钻柱在井眼里的旋转运动可能有四种形式(1)。 (1)钻柱围绕自身弯曲轴线旋动(自转); (2)钻柱围绕井眼轴线旋转并沿着井壁滑动(公转); (3)钻柱围绕井眼轴线旋转,但不是沿着井壁滑动而是 3

沿着井壁反向滚动(公转与自转的结合); (4)整个钻柱或部分钻柱作无规则的旋转摆动。 第一种形式,钻柱自转时在整个圆周上与井壁接触,产生均匀的磨损,但受到交变弯曲应力的作用。在软岩石弯曲井段,由于自转容易在井筒内形成键槽,成为起钻时钻柱受阻的原因。 第二种形式,钻柱公转时不受交变弯曲应力的作用,但产生不均匀的单向磨损(偏磨),从而加快了钻柱的磨损和破坏。 第三种形式,钻柱同时参与两种旋转运动,即同时围绕自身轴线和井眼轴线旋转,其磨损均匀,也受到交变弯曲应力的作用,但循环次数比第一种形式低得多。 第四种形式,钻柱处于旋转形式转变的过渡状态,最不稳定,常常造成钻柱的强烈振动。) 从理论上讲,如果钻柱的刚度在各个方向是均匀一致的,井眼是铅直的,那么钻柱采取何种形式运动就取决于外界阻力(如泥浆阻力,井壁摩擦等)的大小,一般都采取消耗能量最小的运动形式。实际上,钻柱的旋转形式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钻柱的刚度是否均匀,井眼的斜度和方位变化,井眼是否规则以及所用的钻井技术参数等。根据井下钻柱磨损的实际观察,一般认为弯曲钻柱旋转形式以自转居多。许多学者正是从这个基点出发,研究了钻柱弯曲和井斜的问题。由于在钻柱自转的情况下,离心力的总和等于零,对钻柱弯曲没有影响,于是将钻柱弯曲简化成不旋转钻柱弯曲的问题。 在涡轮钻井或用螺杆钻具钻井时,由于破碎岩石所需能量来自井下动力机,其上面的钻柱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转动的。同时,可用水力载荷对钻头加压,这就使得钻柱受力情况比较简单。 二、钻柱的受力分析 从上述钻柱的工作状态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在不同的部位,钻柱所受载荷不同。 (1)轴向拉力和压力(Axial tension and compression)钻柱在井下受到的主要作用力是由钻柱自重引起的轴向拉力。图3-2(A)表明(2),在无流体的井中,钻柱上任意点的 4

拉力由该点以下钻柱在空气中的重量产生,井口处拉力最大,向下逐渐减小。由于钻柱是在充满洗井液的井眼中工作,所以在钻柱最下部端面上还受到静液柱压力的作用,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此处仅讨论单一尺寸钻柱在铅直井内的情况),使得下部钻柱有相当长一段受到轴向压力。图3-2(B)表明,当钻柱处于液柱静压中时,任意深度的辅向应力等于该深度以下钻柱在空气中的重量减去柱底的静压。在钻进时,部分钻柱重量下放到井底作为钻压,钻柱轴向应力都减少一个相应数值,即轴向应力线向左平移一个相当于钻压的距离(图3-2(D))。此时,轴向应力线与静液柱压力线的交点称为“中和点”。此点的静液柱压力等于钻柱中的压缩应力。一般情况下,中和点并不在轴向应力零点处。只有在空井中,中和点位置才与轴向应力零点相重合,如图3-2(C)所示。可以证明(2),中和点的位置可以由施加的钻压除以钻柱单位长度的浮重来确定。 中和点位置 N=P/(qs-qf)米 (3-1) 式中N—中和点距离,米 P—钻压,牛; qs—单位长度钻柱在空气中的重量,牛/米; qf—单位长度钻柱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牛/米。 很明显,由于把部分钻柱的重量施加给钻头,因此下部钻柱受压力,上部钻柱受拉力,而且愈靠近井口,拉力愈大,愈靠近井底,压力愈大。 此外,在起下钻时,钻柱与井壁之间和钻柱与泥浆之间有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在起钻时会增加上部钻柱的载荷,下钻时会减轻上部钻柱的载荷。 (2)弯曲力矩(Bending moment) 在正常钻进时,下部钻柱受压弯曲而受到弯曲力矩的作用。此外,在井眼偏斜段,钻柱也受到弯曲力矩的作用。弯曲钻柱的旋转(特别是在绕钻柱自转的情况下),使钻柱内产生交变弯曲应力。 (3)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 当钻柱绕井眼轴线公转时产生离心力,促使钻柱发生弯曲。 (4)扭矩(Moment of torsion) 在正常钻进时(转盘钻井时),必须通过转盘把一定的能量传递给钻柱,用于旋转钻柱和带动钻头破碎岩石。这样,钻柱受到扭矩的作用,扭矩在井口处最大,向下随着能量的消耗,在井底处钻柱所受的扭矩最小。 (5)纵向振动(Axjal vibration) 钻进时,钻头的转动(特别是牙轮钻头)会引起钻柱的纵向振动,因而产生纵向交变应力。纵向振动和钻头结构、所钻岩石特性、 5

泵量不均度、钻压以及转速等因素有关。当这种纵向振动的周期和钻柱本身固有的振动周期相同或成倍数时,就产生共振现象,振幅急剧加大,通常称为“跳钻”。严重的跳钻常常造成钻杆弯曲,磨损加剧以及迅速疲劳破坏。通常可以通过改变转速和钻压的方法来消除这种跳钻现象。 (6)扭转振动(Torsionl vibration) 当井底对钻头旋转的阻力不断变化时,会引起钻柱的扭转振动,因而产生交变剪应力。扭转振动和钻头结构、所钻岩石性质是否均匀一致、钻压及转速等等许多因素有关。特别是使用刮刀钻头钻软硬交错地层时,钻柱的扭转振动最为严重。 (7)动载(Dynamic loads) 起下钻作业中,由于钻柱运动速度的变化会引起纵向动载,因而在钻柱中产生间歇的纵向应力变化。这主要和操作状况有关。 综上所述,转盘钻井时,钻柱的受力是比较复杂的。但所有这些载荷就性质来讲可分为不变的和交变的两大类。属于不变应力的有拉应力、压应力和剪应力,而属于交变应力的有弯曲应力,扭转振动所引起的剪应力以及纵向振动作用所产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在整个钻柱长度内,载荷作用的特点是在井口处主要是不变载荷的影响,而靠进井底处主要是交变负荷的影响。这种交变载荷的作用正是钻柱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分析也不难看出,钻柱受力严重部位是: (1)钻进时钻柱的下部受力最为严重。因为钻柱同时受到轴向压力、扭矩和弯曲力矩的作用,更为严重的是自转时存在着剧烈的交变应力循环,以及钻头突然遇阻遇卡,会使钻柱受到的扭矩大大增加。 (2)钻进时和起下钻时,井口处钻柱受力复杂。起下钻时井口处钻柱受到最大拉力,如果起下钻时猛提、猛刹,会使井口处钻柱受到的轴向拉力大大增加。钻进时,井口处钻柱所受拉力和扭力都最大,受力情况也比较严重。 (3)由于地层岩性变化、钻头的冲击和纵向振动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钻压不均匀,因而使中和点位置上下移动。这样,在中和点附近的钻柱就受到交变载荷作用。 总的来说,为了完成正常钻进、起下钻及其他工艺操作,根据上述的受力状况,钻柱所有部分都必须有足够强度,以承受各种可能的载荷。同时,要保证建立所需的钻压,钻柱的循环阻力要小,密封性要好,并且钻柱的重量应尽可能轻,以实现经济的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