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枣
沾化冬枣栽培技术和优缺点

沾化冬枣栽培技术和优缺点沾化冬枣,是中国优质冬枣的重要品种之一,以其果实鲜甜多汁、口感脆爽而备受青睐。
冬枣是我国传统的特色水果,对于冬枣的栽培技术如何,我们也需要了解并掌握。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讨沾化冬枣栽培技术以及它的优缺点。
**1. 栽培技术**沾化冬枣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整形、疏花、修枝、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首先是选种工作,栽培沾化冬枣要选用育种基础好的品种,如“沾化凤枣”、“金丝枣”等,这些品种果实较大较甜,适合商业化生产。
在整形方面,要及时整枝整枝,促进树体均匀生长,有利于结果。
疏花是为了保证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要注意适当疏花,控制果实数量,使果实更加饱满。
修剪枝是为了促进树体生长,增加光照和气流通透性,有利于养分的吸收。
施肥是为了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果树的生长发育水平,因此要在不同生长季节施不同种类的肥料。
浇水和保湿,应根据不同的天候和生长时期,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根据果树生长周期,及时喷洒农药,预防病虫害。
**2. 优缺点**沾化冬枣作为传统的特色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优点:首先,沾化冬枣的品质优良,果实鲜甜多汁,口感脆爽,深受消费者喜爱。
其次,栽培沾化冬枣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栽培技术,就能获得稳定的产量和高品质的果实。
再者,冬枣的产量稳定,属于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市场上备受欢迎,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缺点:不过,沾化冬枣的栽培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加强科学管理,避免病虫害对果树的危害。
其次,冬枣果实成熟早,一旦收获时间错过,容易导致果实掉落,影响产量和质量。
再者,沾化冬枣栽培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对劳动力和成本有一定要求。
**总结**综上所述,沾化冬枣栽培技术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获得稳定的产量和高品质的果实。
虽然存在一些劣势和挑战,但只要善于把握技术要点,发挥农户的智慧和劳动,相信沾化冬枣产业一定会蒸蒸日上,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沾化冬枣品种介绍

沾化冬枣品种介绍
沾化冬枣,果实圆锥形,果形端正,果面平滑光亮,果皮薄而光滑,色泽鲜红亮丽。
果实个大、均匀,平均单果重28克。
果实极耐贮藏,常温下可贮藏20天以上。
沾化冬枣色泽鲜艳、
肉脆、皮薄、甜脆,可食率高达98%。
沾化冬枣具有耐旱、耐盐碱、抗倒伏等特点。
沾化冬枣适应性强,耐瘠薄,易成活,栽培管理简单。
沾化冬枣果实外观美丽,果形端正,大小均匀。
果皮薄而光滑。
果肉脆而不硬,汁多味甜,入口即化。
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重30克左右;肉质细腻多汁、味甜略粘、酸甜适口;果实可
食率高达98%以上。
成熟时色泽鲜红,有光泽;果皮薄而光滑;果肉脆而不硬;糖度在20度以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8%以上;具有良好的耐贮性和商品价值。
沾化冬枣是河北省地方优良品种。
果实7月中下旬成熟,外观漂亮美观、果肉细腻多汁、酸甜适口、风味浓郁、品质极佳。
沾化冬枣含糖量高达30%左右。
每100克鲜枣中含维生素C达500毫克以上,居世界各种果品之首。
—— 1 —1 —。
沾化冬枣三代品种介绍

沾化冬枣三代品种介绍
沾化冬枣是中国著名的枣产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枣品种
资源。
其中,沾化冬枣的三代品种是指在原有品种基础上,经过不断的选
育和改良,逐步形成的新品种,具有更加优良的性状和品质。
以下是沾化
冬枣三代品种的介绍:
1.沾化红冠。
沾化红冠是沾化冬枣的第一代品种,于上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
这
一品种果实呈圆形,果皮红亮,果肉细嫩鲜甜,口感独特。
成熟期在10
月中旬至11月初,属于沾化地区比较早熟的品种。
2.沾化大泽乳枣。
沾化大泽乳枣是沾化冬枣的第二代品种,于上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
这一品种果实较大,呈圆锥形,果皮黄红色,果肉香甜爽口,具有丰富的
营养成分。
成熟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是沾化地区最主要的品种之一。
3.沾化望城。
沾化望城是沾化冬枣的第三代品种,于上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
这
一品种果实呈椭圆形,果皮乌黑亮丽,果肉鲜美甜蜜,柔软多汁,口感极佳。
成熟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是沾化地区的较晚熟品种之一。
沾化冬枣种植技术管理

一、选地建园1. 选择土质肥厚、排灌方便的地块,确保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有利于冬枣生长。
2. 种植区域要开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及便捷的交通,最好位于城郊地区。
3. 选择优质壮苗,并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配备冬枣种植器械。
二、肥水管理1. 冬枣收获后,必须施基肥,可施农家肥,分别在冬枣发芽前期、开花初期以及果实膨大期,每次追施三元复合肥。
2. 施肥最好与灌溉相结合,提高肥料利用率。
3.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有效提高冬枣种植的经济效益。
三、修剪管理1. 冬枣管理工作中,主要目的是保障树体通风透光,利于光合作用顺利进行。
2. 注意冬剪、夏剪相结合,对枝条的位置进行修正。
3. 对枝条进行疏剪密生无用枝,通过环剥、环割,保持分枝量和结果量。
四、病虫害防治1. 冬枣采摘后,不需要再加工即可直接食用,因此,一定要注意保障冬枣绿色无公害。
2. 我国冬枣最为常见的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即为枣园养鸡,鸡群觅食会降低虫害的发生几率,同时鸡粪是冬枣良好的肥料。
3. 病害方面,可用5度石硫合剂预防;虫害方面,可使用多菌灵800倍液防治。
五、其他管理1. 定期检查冬枣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2. 加强树体管理,适时摘心,调整树势,培育结果枝。
3. 根据冬枣生长情况,适时调整灌溉和施肥,确保冬枣生长良好。
4. 在梅雨季节,采用避雨设施,避免雨水对冬枣果实的影响。
总之,沾化冬枣种植技术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水分、光照、病虫害等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冬枣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以上技术管理,相信沾化冬枣种植户能够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沾化冬枣种植管理技术

一、选地建园1.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在6.5-7.5之间的地块,最好选择位于城郊地区,便于运输和销售。
2. 清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保证土壤的肥力。
可以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或者少量氮肥。
二、适时定植1. 沾化冬枣适应性强,一般对肥水要求不严格。
在种植时进行矮化,并按照一定的间距栽植。
2. 栽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三、肥水管理1. 冬枣定植一个月后,施入过磷酸钙、有机肥。
根据冬枣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肥料种类和用量。
2. 每次施肥后浇水,减少肥害,加快肥料的吸收率。
3.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提高土壤透气性。
四、整形修剪1. 冬枣喜欢直立生长,在养护时适当地摘心,留3至5个二次枝进行摘心,保留结果主枝。
2. 疏剪密生无用枝,通过环剥、环割,保持分枝量和结果量。
3. 注意冬剪、夏剪相结合,对枝条的位置进行修正。
五、病虫害防治1. 冬枣的病虫害有枣锈病、枣缩果病、枣疯病等。
在种植枣树时,可以全树喷一次5度石硫合剂,预防各种病虫害发生。
2. 对于枣锈病、枣缩果病、枣疯病,可以使用多菌灵800倍液进行防治。
六、花果管理1. 当冬枣进入盛花期时,进行枣头摘心,依生长势强弱,分别留3~5个二次枝摘心。
2. 从枣花初期到盛花期每隔1~3天喷一次清水,提高花的质量。
3. 在盛花期,对主干进行环剥,以达到结果、养树都不误的效果。
七、冬枣采收1. 沾化冬枣成熟期在寒露到霜降之间,即10月中旬到11月初成熟。
2. 采收时,注意保护果实,避免损伤。
总之,沾化冬枣种植管理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选地建园、适时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以及冬枣采收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才能确保沾化冬枣的高品质和高效益。
沾化冬枣营销策划方案

沾化冬枣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分析沾化冬枣是中国沾化县地方特产,由于沾化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种植的冬枣个头大、色泽红亮、肉质鲜美,具有较强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沾化冬枣产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二、目标市场1. 主要消费群体:沾化冬枣的主要消费群体为中国大陆的城市居民,年龄分布以30-50岁为主。
2. 目标市场:主要以一二线城市为目标市场,由于这些城市居民收入较高,且对于食品品质有较高的要求。
3. 目标消费者:中高收入人群,对于健康食品有较高的认知和追求。
三、竞争分析1. 直接竞争者:主要有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冬枣以及其他水果。
2. 间接竞争者:主要有其他零食、糕点和糖果等。
四、营销目标1. 提高沾化冬枣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2. 增加销售额;3. 拓展市场份额。
五、营销策略1. 品牌塑造(1)命名:为沾化冬枣选取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名字,易于理解和记忆。
(2)Logo设计:设计一个简洁、易于识别和记忆的Logo,体现沾化冬枣的特点。
(3)包装设计:设计一个吸引人的包装,与品牌形象相一致。
(4)口号宣传:设计一个简单、富有诱惑力的口号,能够准确传达冬枣的优势。
2. 渠道拓展(1)开展线上销售:利用各大电商平台建立线上销售渠道,提供方便快捷的购买渠道,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2)开展线下销售:与超市、便利店等建立合作关系,将沾化冬枣放置在明显位置,以增加销售机会。
(3)农产品展销会: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曝光率,与潜在客户建立有效的商业联系。
(4)直播带货:利用直播平台,进行沾化冬枣的产品介绍和销售,通过粉丝的传播,提高品牌影响力。
3. 品质保证(1)种植标准:与种植户签订合同,确保种植环节的质量,要求种植户采用无污染的种植方法。
(2)质检抽检:对每一批次的冬枣进行质检,确保产品合格。
(3)包装标识:在产品包装上加入质检合格标识,让消费者购买时能够放心。
天下奇果冬枣

天下奇果--冬枣枣树是我国独有的经济树种,栽培历史已超过4000年。
其中,冬枣是我国独有的名贵特产,国外尚无栽培记载。
冬枣最早见于公元1300年元代柳贯的《打枣谱》中。
原产于山东沾化县下洼镇,即现在的”冬枣之乡”。
1998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将其审定命名为”鲁北冬枣"。
沾化冬枣形如苹果,单果重20克左右,果皮赭红光亮,个大皮薄,果肉脆且细嫩多汁,甘甜清香,色泽艳丽,营养丰富,可食率达93.81%。
经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分析,冬枣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等19种氨基酸),总含量为0.985mg/100g,蛋白质1.65%,膳食纤维2.3%,总糖17.3%,黄酮0.26%,烟酸0.87mg/100g,维生素B10.1mg/100g,维生素B22.2mg/100g,维生素C的含量尤为丰富,是金丝小枣Vc含量的20倍,苹果的Vc含量的70倍,梨Vc含量的100倍,比号称”维C之王”的中华猕猴桃的Vc含量还要高三倍,有”活维生素C丸”之称。
此外,冬枣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独含Vb17有防癌之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
一位中央领导品尝后称赞冬枣为”天下奇果”。
美国俄勒冈大学园艺农学院生命科研所主任鲍伊尔,教授福基高米品尝后,称其”世界第一果品”。
冬枣为晚熟品种,一般在9月底-10月底成熟,由于果肉酥脆,糖度高,水分足,保鲜期可达3-4个月,可冷藏至春节前后,进行反季节销售。
冬枣耐干旱、耐涝、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抗病害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宜范围广,尤其适宜黄河流域冲积平原规模发展。
冬枣投资少,见效快。
冬枣密植园按2*3米或*4米种植,当年种植当年见果,第三年进入丰产期,亩产1500-3000斤。
2001年冬枣产地收购价格高达30元/公斤,经保鲜储藏,春节前后市场价格达80元/公斤仍供不应求。
沾化冬枣栽培技术与管理

沾化冬枣栽培技术与管理一、引言冬枣是沾化地区的特产之一,其富含营养物质,口感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保证冬枣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沾化冬枣栽培的技术与管理方法,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种植和管理冬枣。
二、选择适宜的品种沾化地区适宜栽培的冬枣品种有很多,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
一般来说,要选择具有早熟、丰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红富士”、“秋红”、“红彤彤”等。
三、土壤准备与改良冬枣对土壤的要求较为严格,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需要进行土壤准备和改良。
首先,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其次,做好翻耕和除草工作,保持土壤的松软和肥沃;最后,根据土壤化验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和酸碱调节。
四、冬枣的繁殖与育苗冬枣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嫁接和分株繁殖。
播种繁殖是常用且经济效益较好的一种方式,可以采用种子催芽后直接播种或者进行苗床育苗。
嫁接繁殖可以选择优良的砧木和接穗进行嫁接,可以提高冬枣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分株繁殖则是将成年冬枣株适当修剪并分株移植,适合于早期种植者。
五、冬枣的定植与管理1.定植前的准备:要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定植,一般选择春季或秋季。
在定植前,要确保苗木健康、无病虫害,同时进行好土壤的改良和准备工作。
2.定植方法:将苗木根系修剪整齐,栽植时要注意根系的立体展开,避免死角。
栽植深度一般以根颈略高于土壤表面为宜,栽植后要进行踩实和灌水。
3.浇水与施肥:冬枣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在生长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灌溉。
施肥方面,可以根据土壤化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和无机肥进行施用。
4.病虫害防治:冬枣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
要定期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进行生物防治等。
5.枝条修剪与整形:冬枣的枝条修剪和整形对于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开花结果具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沾化冬枣枣果市场前景分析一、国际市场前景广阔枣树原产我国,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国外栽培量少,也未形成商品规模。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传统果品,如南方的柑桔、香蕉,北方的苹果、酥梨等,均受到洋果品的强烈冲击。
枣树是我国的特产果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量多质优,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我国枣树种植面积约占全世界的98%,世界各国的食用枣90%由我国供应,我国独有的枣业,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每年出口原枣及加工品9000吨左右,仅占总产量的2%,其中原枣出口约占总出口量的一半,原枣的出口主要为制干枣果,鲜食枣果的出口量极少。
而出口量的80%销往东南亚国家,只有20%销往美、英、荷兰等国。
现在部分优良品种如中华大梨枣、大雪枣、芒果冬枣、金丝小枣等鲜枣在欧、美的售价竞高达每千克36美元,远远超过了其它干鲜果价格。
在国际市场上,1吨鲜枣价值相当于40吨苹果或20吨核桃。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大枣及其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流通将加快,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
二、枣的营养丰富,国内市场货源奇缺据《中国果树志枣卷》记载,枣果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经济价值很高,每100克鲜枣含维生素C600-800毫克,是号称“维C大王”中华猕猴桃的倍以上。
枣具有很好的医疗价值,《神农本草》、《本草纲目》对其医疗价值均有记载,认为枣有健脾养胃、益血壮神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枣对气血不足、贫血、肺虚、咳嗽、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败血病和过敏性紫癜等均有疗效,为国内外医学界重视的营养滋补剂,早在一千多年前,医学家张仲景的很多药方中就用枣做药引,一直沿用至今。
枣果除鲜食,还可制干或加工成果脯。
在打入国际市场方面,大枣与其它水果相比独占鳌头。
据报道,目前全国枣树面积不足47万公倾,总产量80万吨左右,人均仅有0.6千克。
从市场需求看,远远不能满足形势的发展,据各大枣基地及市场的销售情况看,优质鲜果售价每千克8元以上,干制品每千克10元以上,而且供不应求。
三、综合效益分析1、枣树有较强的适应性枣树的适应性和适栽范围广,北纬19-度,东经75-125度,无论在含盐碱量较大的海滨湿地,还是在干旱的丘陵瘠谷,大多数乔木不能正常生长,枣树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还有十分显着的经济效益。
在海拨2000米的高山上,枣的成熟期稍微推迟,而品质和产量未受影响。
枣树抗旱耐湿,抗寒耐热,在我国分布之广,适应性之强,引起人们的重视。
有些地区正积极开发枣树资源,将枣树作为退耕还林,调整农林产业结构的首选树种。
2、早实稳产寿命长大部分优良枣树品种,当年栽苗,当年即可见果。
在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二三年丰产,三四年即可进入盛产期,亩产值几千乃至数万元。
枣树比一般果树提前1-3年挂果,具有连续开花、高产的能力。
由于枣树发芽晚,当年随花芽分化,随开花坐果,能抵御短期内不利于开花坐果的天气因素。
一般不会出现早春冻害和大小年现象。
枣树的寿命达二三百年,百年老树仍然可株产鲜枣百千克左右。
3、可间作套种,立体收益枣树可作防护林,又能与多种作物间作。
枣树发芽晚、落叶早,根系深广,枝系稀小,园内通风透光较好。
枣粮间作,可解决发展经济与粮食生产之间的矛盾;枣与其它经济作物间作,实现地上、地面双收入,提高土地与空间利用率;枣与牧草间作,既带动畜牧业发展,又能利用剩余劳动力,增加收益。
总之,发展枣树间作,既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又使效益成倍增加。
4、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和资源大枣属短平快树种,需劳动强度不大,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发展枣树,能使闲散剩余劳力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5、发展枣树的生态效益在公路两旁和游园区栽培大枣或观赏枣,既可美化环境又能就地销售,经济效益可观。
枣树耐旱、耐瘠,对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起到积极作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以及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方面都将发挥积极影响。
名贵鲜食果品-大梨枣经济性状:果实特大,近园形,单果平均重31.6克,最大单果重82.7克,果肉厚白色,质地酥脆,汁多,味极甜。
鲜枣含糖量%,含酸量%,维生素C每百克果肉含毫克,不溶性固形物,核长纺锤形,核面粗糙,沟纹深,先端而渐尖,基部略钝,无种仁,果实品质极上。
植物学特征:树冠乱头形,树姿下垂,干性弱,树势中庸,树体中大,主干灰褐色,皮部纵裂,裂纹深,剥落少,枣头枝褐红色,枣股灰褐色,园锥形,通常抽生枣吊4-8个,吊长13 .5-29 厘米,着果较多部位7-10节。
生物学特性:枣头萌发力强,进入结果期早,一般嫁接后第二年大量结果,枣头、枣肥结果能力很强,特丰产,产量稳定,2年生植株产鲜枣公斤,3年生植株产鲜枣6--8公斤。
在陕西高陵地区,4月中旬发芽,5月下旬开花,6月中旬达盛花期,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11月上旬落叶。
苗木价格:4元/株,10株起邮;50株以上元/株;100株以上3元/株。
中华大梨枣品质、丰产性及栽培管理介绍一、丰产。
中华大梨枣个大,是常规枣难以相比的,是目前已知全国最大的鲜食商品枣。
它座果率高,常有成串座果现象。
和同等树势座果率相比较,产量是其它枣树的2-3倍以上,甚至更高.枣吊最长达1米,一般50厘米。
栽后第一年就进入生长结果期,第二年进入盛果期,亩产2000公斤,第三年进入丰产期,亩产商品枣4000公斤,五年生亩产商品枣6000公斤以上,亩效益是苹果亩效益的10倍。
成熟期一般在八月下旬陆续进入商品果发白期,便可上市销售,商品成期可采摘至10月下旬。
二、好管理。
枣树以它的特殊结构,修剪、喷药管理程度底,比苹果树管理减少工序50次以上。
一般在6月上旬摘心(顶心和边心),花心期钮枝、环割;喷赤霉据素920,可大大提高座果率,有条件的花期浇水一次,枣树膨大期浇水一次便可;病虫害防治,使用常规农药;有草时进行除草。
三、栽培模式:枣粮间作田(4米×1米),密植枣园(3米×1米),一般园(3米×2米)。
栽后及时浇水,当年每棵可施50-100克尿素催长,每年发芽前施氮磷钾复合肥料一次,平时喷 l-3次叶面肥,产量剧增。
四、中华大梨枣属喜光性植物,通耐-32℃严寒;抗干旱,即是在无水利条件下,正常结果是普通枣树的一倍以上;对土质要求不严格,盐碱地也可栽培,南北方各枣区均可栽培。
每年阳历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即可秋栽,春栽阳历2月上旬至4月中旬。
中华大梨枣易栽易活易管,适应范围广,不论城镇乡村,山区平原均可栽植,且见效快,效益好,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
广阔的农村可广栽中华大梨枣。
湖北省随州市唐县镇全镇每年人均收入超千元,成为当地农户致富的一大支柱。
群众赞誉: “四旁梨枣树,等于大金库”, “梨枣树梨枣树,谁种它来谁致富”。
“要想早日富,快栽梨枣树”。
所以说,植中华大梨枣,富亿万百姓是一项造福人民,惠及后世的伟大事业。
伏脆蜜枣:2003年4月列入国家星火计划,6月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初审,8月获得山东省林业科技进步奖8月中旬脆熟,单果-27克,短圆柱形,肉细酥脆,品质可与沾化冬枣相媲美,尤其适于大棚栽培。
被着名果树专家汪景彦研究员誉为:“目前酥脆程度和品质最好、成熟最早,极有开发潜力的鲜食枣新品种。
”目前国内早熟枣种植面积较少,发展该品种前景远大,商机无限,果农朋友应慧眼识“英雄。
”种苗每株8元,5株起邮,20株以上每株6元。
沾化冬枣沾化冬枣是一种成熟较晚、珍贵稀有的鲜食果品,在0℃~5℃的条件下可储藏4个月,能在果品淡季供应市场,特别是能在元旦和春节供应市场。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市场上,沾化冬枣的单价比干枣要高3倍。
由于鲜食枣比干枣产量要高1倍以上,因此目前沾化冬枣比金丝小枣等干枣品种经济价值高出6倍,而且前者市场畅销,后者市场滞销。
同时,沾化冬枣是我国新的果品资源,打入国际市场后具有广阔的前景。
沾化冬枣产于山东省渤海地区、黄河三角洲腹地,是一种成熟期较晚,珍贵稀有的鲜食果品。
沾化冬枣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4.6克,果面平整,果皮薄,赭红色,富光泽,果肉乳白色,质脆且细嫩多汁,啖食无渣,甘甜清香,营养丰富。
沾化冬枣的果实呈圆形,似苹果,故有“小苹果”之称。
沾化冬枣营养丰富,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特别是其维生素C的含量为苹果的70倍、梨的140倍,被称为“活维生素丸”。
此外,沾化冬枣中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钾、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防癌功效,其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
美国俄勒岗州大学园艺农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主任鲍依尔教授在品尝沾化冬枣后称其为“世界第一果品”。
沾化冬枣虽然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尤喜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在这类土壤上生长的沾化冬枣树冠高大,根系深而宽广,产量高,品质好。
沾化冬枣和其他枣树一样,属于温带落叶果树,其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所以萌芽晚,落叶较早。
苗木果树苗木绿化苗木苗木苗木果树苗木绿化苗木。
供苗每株5元,10株起邮,达20株以上每株4元,100株以上每株3元。
金丝新4号:是目前枣品种中仅有的鲜食、制干品质均达极上品级的优良品种。
具有早果性强,果大、品质优,花期适应较低温度21-22℃。
坐果稳定,高产稳产的特点。
果实长筒形,两端平,中部略粗,平均单果重10-12g,大小整齐,果皮薄,有韧性,浅棕红色,光亮艳丽,果肉细脆致密,汁液较多,味极甜微酸,无杂味,含可溶性固形物40-45%。
是目前所有枣品种中最高的,可食率%,鲜食品质极佳。
果实糖分积累早,白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即达23%,半红期达33%,完熟期前高达42-45%,鲜食宜采期长达25天左右,制干率55%左右,红枣浅棕红色,皮纹细,光亮美观,肉厚饱满,富弹性,熟食质细,清香甘甜,品质极上,核小,长梭形,多含种子。
树势较强,幼树针刺特别发达,直刺长-3cm,结果枝健壮,长24-28cm,着叶16-22片,花量大,花序多,每花序着花7-9朵,其风土适应性与金丝小枣同。
成熟期在9月底。
10株起邮,每株6元,50株以上每株5元,百株每株4元。
金芒果枣又名芒果枣。
长椭圆形或长卵圆形,纵径3.5—5.00n,横径2.3—3.30n。
平均果重25.8Q,最大果重32.“。
果肩瘦小,披斜,梗洼小,深浅不等。
环洼中深,窄小。
果顶端渐细瘦,端部平圆,顶洼小,浅或中深。
果面光亮,不平有隆起,具5、6条浅显的沟棱,白果肩贯穿嗣部,直到果顶。
果皮较厚,赭红色,不开裂。
果点白熟期灰白色,中大,较明显,着色后转红色。
果肉厚,乳白色,质细松脆,汁液中多,白熟期含可溶性固形物%,含水%,脆熟期,含可溶性固形物35%-37%,味甜,微酸。
可食率%,鲜食品质上。
果核中等大,长梭形,纵径3.1cm,横径-0.9cm,平均核重0.57g。
核纹中深,纵斜条形,少数核内含有种子。
适应性较差,不耐干旱,果实生长期干旱,落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