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果面产生伤痕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柑橘“沙皮病”重点预防果面感染

柑橘“沙皮病”重点预防果面感染柑橘沙皮病连续多年危害流行,受害后在表面发生沙粒状麻点影响果实外观,一些大宗柑橘品种如冰糖橙,病果地头价低得可怜,严重影响种植户的效益。
危害症状一、发病枝条病部(枯枝型)所生的分生孢子,随着雨水冲刷,溅附于幼果及没有成熟的表皮,果实受侵染后,果皮上会产生许多的浅黄色或黑褐色硬胶质的砂粒麻点,呈密集成片或者分散状分布,故名“砂皮病”。
二、叶片也会受到危害,受危害的叶片和受危害的果实同样会产生砂皮或黑点,其特点粗硬而且突起。
发病规律第1次发病高峰期一般在4—6月,第2次在9—10月。
该病菌潜育期在平均气温21~25℃时是5~10天,在平均气温18~23℃时是6~13天。
冬春严寒是诱发本病的主导因素。
此外,多雨季节也时常流行危害,土壤保水性或者排水性差,不良的栽培管理方式,特别偏施氮肥,喷农药不当,各种病虫危害和阳光烧伤等造成树势衰弱,都容易导致砂皮病的发生。
砂皮病的发生与芦柑树的树龄有一定的关系,老树和成年树发病较多,幼树发病较少。
农业防治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增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钙肥,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负载,协调生长和结果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树势;防治枝干病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
2、清除果园菌源,在果园休眠期进行清园消毒,刮除流胶硬块及下部的腐烂皮层和木质层,集中起来深埋或者烧毁。
果树发芽前,喷石硫合剂杀菌,清除果园中的枯枝、落叶集中到果园外烧毁,减少病原。
3、树干刷白,冬夏季节进行主干刷白,防治流胶病发生。
刷白剂用生石灰12千克、硫磺粉1.2千克、食盐0.3千克,加水30千克搅拌均匀,调成黏糊状即可刷白。
干旱时,应及时给芦柑果树灌水或薄施粪水;秋季采果后及时施肥,结合运用闽台芦柑综合改造技术进行科学修剪,保证果园通风透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病树防治,在每年春季的4—5月份,要注意检查病株,及时刮除病变部分。
柑橘脂斑病防治

柑橘脂斑病防治柑橘收获之前,很容易发生一种病害,那就是柑橘脂斑病。
有可能柑橘果实已经收获了,在储藏运输的时候,也会发生这种病害。
这种病害发生之后,在果皮上会有一些绿色的病斑,形状是不规则的。
下面来介绍一下柑橘脂斑病的症状表现,它的病源,还有防治方法。
症状表现。
柑橘果收获之前,经常会发生这种病害。
特别是接近成熟期的那些果实,发病会更严重一点。
有的是柑橘果实已经收获了,在储藏运输的时候,发生了这种病害。
有的病斑边缘是紫褐色的,到后来会变成黄褐色的。
当然这种病它只会在柑橘的果皮发病,果肉没有受到影响。
如果再感染上其他的病害,比如炭疽病等,果实极有可能会烂掉了。
病源是什么?之所以会发生柑橘脂斑病,是因为油胞破裂了,油流出来了。
而果皮细胞受到了损伤,才发生了这样一种病害。
引起这种病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果实因为一些操作受伤了,也可能是风伤,也可能是虫伤等等。
也有可能是在果实生长的后期,用农药不当,发生了药害。
或者是在储藏的过程中,温度湿度等条件不符合,才发生的这种病害。
一般种甜橙发生这种病害比较多,柑橘发生这种病害比较少一点。
如果雨水特别多,又经常刮风,这种病害也会发生非常严重的。
防治方法。
1,柑橘能够早收就早收。
收获的时候要注意,下雨的时候不要收,露水没干的时候不要收。
在果实的采摘和运送过程中,要避免果实受到损伤。
2,在果实生长的后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到位了。
特别是在山地种植的那些柑橘园,可结合其他的防治病虫害的工作,给柑橘套袋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减少脂斑病的发生。
3,在经常刮风的区域种植柑橘,果园的周围要栽培一些防风林,这样也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
4,管理要做到位,比如柑橘植株要定期进行修剪,植株之间不能密不透风,要保持通风透光。
柑橘园浇水,要浇小水,地里不能有存水。
给柑橘园上肥料,要施薄肥,不能一次上太多的肥料。
柑橘脂斑病主要在果实上发生,果实感染上这种病害之后,颜值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病源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品种不同,发生病害也不一样。
花皮果的诱因,一定要搞懂

花皮果的诱因,一定要搞懂“花皮果”、“黑皮果”,在管理粗放的果园并不少见,幼果、成熟果上呈现不规则的伤痕斑、病虫斑,很多果农统称为“花皮”。
“花皮果”严重影响柑橘果实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
看看这些受伤的果子,真叫人心疼啊!造成“花皮”、“黑皮”的原因有病虫害、机械损伤、药害等。
导致花皮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01 蓟马为害幼果,锉伤果皮组织,待果实长大后出现银白色疤痕,一般疤痕出现在果蒂周围,呈环状,以果柄为中心的斑痕圆圈的典型果面伤害状。
尤以谢花后至幼果直径100px时受害最重。
典型的花页蓟马伤害后的表现有些蓟马取食后疤痕不规则,而且可能出现在果实的侧面或靠近叶片的地方。
幼果果面蓟马伤害02 风刮伤主要是枝叶较密的植株,大风吹枝叶刮伤幼果,伤痕斑与蓟马危害伤口类似,但伤痕较深,发生位置不规则,平面粗糙或是凹状损伤。
风刮后被叶片和枝条撞伤03 灰霉病集群花蕾灰霉病主要为害花瓣,也可为害嫩叶、幼果及枝条,引起花腐、枝枯,降低坐果率,并能导致果实在贮藏期腐烂。
开花期间如遇阴雨天气,受感染的花瓣先出现水渍状小圆点,随后迅速扩大为黄褐色的病斑,引起花瓣腐烂,并长出灰黄色霉层。
单只花蕾灰霉病如遇干燥天气,则变为淡褐色干枯状。
当发病的花瓣与嫩叶、幼果或有伤口的小枝接触时,则可使其发病。
嫩叶上的病斑在潮湿天气时,呈水渍状软腐,干燥时病斑呈淡黄褐色,半透明。
果上病斑常呈木栓化,或稍隆起,形状不规则,受害幼果易脱落。
小枝受害后常枯萎。
水渍状软腐04 疮痂病柑桔疮痂病又名“癞头疤”,是柑桔重要病害之一,柑桔产区均有发生。
果实受害后,表面粗糙、灰白色病斑、木栓化,呈疮形隆起、果小、味酸、品质变劣,降低经济价值癞头疤05 溃疡病病斑隆起更显著,火山口开裂更为明显,木栓化程度更坚实,硬而粗糙,一般无黄色晕环。
火山口开裂病果只限于果皮,不为害果肉,因而病果不变形,但易脱落。
果肉完好,果皮危害大06 黑星病又称柑橘黑斑病,可危害大多数柑橘植株,其中柚类和柠檬最为敏感。
柑橘树脂病、疮痂病、溃疡病、煤污病及日灼危害周年防治方案

潍坊奥丰作物病毒防治XXX柑橘树脂病、疮痂病、溃疡病、煤污病及日灼危害周年防治方案一、病害说明:树脂病:该病为弱寄生菌危害,病菌一是从寄主的伤口(冻伤、灼伤、剪口、虫伤等)侵入危害,二是对嫩叶和幼果等气孔较大的新生组织表面进行危害。
通常将侵染枝干所发生的病害叫树脂病或流胶病;侵染果皮和叶片所发生的病害叫黑点病或砂皮病;侵染果实使其在贮藏期发生腐烂叫褐色蒂腐病。
弱寄生菌危害的果园一旦染病在树势没有复壮的情况下极难根除病症,农业生产危害极大(果品质量受影响、树势生长受影响甚至须淘汰果园)。
疮痂病:新梢、嫩叶、幼果、部分品种易感病,随着组织的老熟,感病性也随之下降。
生长初期被侵染果实表面形成疤痕、商品价值降低。
溃疡病:危害新梢、嫩叶、幼果,受害叶片叶背出现淡黄色油渍状小斑点,继而发展成近圆形、(淡)褐色病斑,之后病斑中心下陷破裂,呈溃疡状。
病菌在花芽与抽稍期侵染树体幼嫩组织,病菌侵染后枝、叶流水,滴落到果面上,污染、侵染果面,降低商品价值。
煤污病:初春病菌霉层孢子借风雨传播,并以蚜虫、介壳虫、粉虱的分泌物为营养,辗转加重为害。
病株小枝、叶片覆盖着一层烟煤状粉末,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功能,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可造成叶片脱落、小枝枯死甚至于整株枯死。
日灼:日灼病是果实生理性病害。
高温干旱、土壤缺水、受到阳光直射易发病。
受害部初呈灰青色,后为黄褐色,果皮生长停滞,粗糙变厚,有时发生龟裂使果实畸形,严重影响果品的质量。
健壮树受害轻,弱势树受害重。
二、防治现状及用药分析1、见病治病:现阶段多数种植业者无清园习惯,采果后不用药,给真细菌潜伏与繁殖提供了机会,造成来年病原基数大、发作率高、危害重。
形成了见病不惜代价(用工多、用药量大)治病,树势受伤、产值受损(产量、品质降低)的恶性循环局面。
2、关键时期不敢用药:春季是杀菌防病的关键时期,用药少了不管用,用药多了容易造成药害。
3、常规药剂抗药性强:连续使用有限的可选择的药剂往往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使效果降低、成本提升。
防止柑橘果面出现伤疤的措施

防止柑橘果面出现伤疤的措施!去年5月份,在城固县柑橘基地镇的部分柑橘园幼果果面出现伤疤并伴随落果现象,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对柑橘幼果果面出现伤疤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和广大果农参考。
(1)造成柑橘果面伤疤的三种因素1)土壤缺硼造成幼果表面产生伤疤。
主要症状表现为果实坚硬且畸形,果顶发黄,果面有赤褐色疤斑(图1),严重的伤斑上有胶滴渗出。
危害重的病果发黄,后期逐渐脱落;病斑小危害轻的,病果不脱落,果实坚硬且畸形,果皮(海绵层)增厚,囊瓣发育受抑,丧失食用价值。
2)化学药剂造成的药害。
比如在高温天气使用高浓度乳油制剂(机油乳剂)、溶解性差的粉制剂农药或“三无”药肥,容易使幼果果面产生药害,主要症状表现为果面呈水浸状不规则斑痕,表皮油胞受刺激破裂塌陷;危害重的病果发黄,后期逐渐脱落;病斑小危害轻的,病部产生愈合斑痕,果实发育正常,仅影响商品价值(图2)。
图1 土壤缺硼后果面伤疤症状图2 药害后果面产生伤疤症状3)蓟马等害虫危害致使幼果表面产生伤疤。
蓟马尤喜在幼果的萼片或果蒂周围运动、取食,但也有少部分发生在果腰等部位,柑橘幼果受害后表皮油胞破裂,逐渐失水干缩,呈现不同形状的木栓化银白色或灰白色的大斑痕,斑痕随着果实膨大而扩大,疤痕上的覆盖物不能用手指甲刮掉。
危害严重时可造成大量落果,危害轻时形成愈合斑痕,但果实发育正常,仅影响商品价值(图3)。
图3 蓟马危害后果实伤疤症状4)风吹或人为等因素造成的果面机械擦伤。
位于风口区或高凸区域的橘园,早晚受气流影响,造成果实与树枝或叶的摩擦,产生的机械擦伤,形成“风疤果”;另外就是在施肥、打药、修剪等作务时人为因素造成的幼果果面擦伤。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造成大量落果,伤面可愈合形成斑痕,果实发育正常,但影响商品价值。
(2)预防对策柑橘生产上,造成果面伤害的因素很多,但是从防治的角度来说“防”重于“治”,往往等出现了症状,损失就无法挽回。
因此,分析致病原因,及早及时对症施治,是防止出现伤疤果和落果的根本对策。
柑桔果面伤害的成因与防止措施

2014年第1期现代园艺气修根的作用。
空气修根是指为了避免根系在容器中不断生长直到触碰到容器而发生弯曲生长,在容器壁上涂抹一层化学物质,使其在触碰到容器壁上的化学物质之后停止生长,保持根系的直挺却又不损害其生长能力。
这种培养出来的苗根更容易在移栽后培养出发达的根系,从而实现存活率提升的目的。
2.2.2选择苗木适宜的栽培容器。
在移栽之前,应当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适时地更换容器,以满足苗木生长体积扩大、空间需求增大的需要。
这样会促进吸收根的生长,从而保障移植后的苗木吸水能力不被削弱。
2.2.3移植容器苗时应将容器内的土球一并移入到移植穴中。
这样既能减少苗木根系的损伤,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还能有利于缩短苗木适应环境的时间。
(收稿:2013-10-24)[1]张涛,仝玉琴.提高园林工程中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措施[J ].陕西农业科学,2008(3).[2]蔡冬梅.提高绿化苗木栽植成活率的措施[J ].现代园艺,2013(14).[3]敖胜利,孙鹏程.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几点建议[J ].中国林业,2011(13).柑桔果面伤害的成因与防止措施张波(陕西省城固县果业技术指导站723200)以陕西城固县为例,分析了柑桔常发性果面伤害的症状、形成原因,提出应采取科学修剪、施肥、防病虫等措施来提高柑桔果品外观洁净度。
柑桔;果面伤害;形成原因;防止措施2.3药肥的不合理使用桔农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生产中加大肥料和化学农药投入,反而为螨类的大面积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导致害螨危害加重。
一是偏重无机氮肥,多种营养元素的配合补充失调,叶片含氮过多促使害螨活动猖厥。
二是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脂类等广谱性农药的应用,以及不合理地大量使用有机化学农药,导致了害虫抗药性增强,杀死了大量有益天敌,并对害螨的生理和生殖系统有影响,刺激其大量繁殖,加剧了这种趋势的发展。
三是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药害。
如炔螨特不光对春梢嫩叶有药害,浓度过高或在高温季节使用,会造成果实水渍状斑点;高浓度的硫悬浮剂在高温期使用会引起日灼,果面产生黄色条状或不规则的环纹;机油乳剂遇高温会在果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斑痕等。
柑桔果面伤害的成因与防止措施

( 收稿 : 2 0 1 3 - 1 0 — 2 4 )
参考文献
… 1 张涛, 仝玉琴. 提 高园林工程 中苗木栽植 成活率的 关键措 施U 1 . 陕 西农业科学 , 2 0 0 8 ( 3 ) , 【 2 2 】 蔡冬梅 . 提 高绿化 苗木栽植成活率的措施卟现代 园艺, 2 0 1 3 ( 1 4 ) . 【 3 】 敖 胜利, 孙鹏程 . 提 高苗木栽 植成 活率的几 点建议 中 国林 业 ,
状 各异 的斑痕等 。
2 . 4 桔 园 生 态环 境 恶 化
中减轻和避免类似 问题 ,提高柑桔果 品外 观洁净度和 优果率 , 增加 收入 。
1 受 害症状
受 害果 实在树 冠外围 、 顶部具 多 , 在强 日照下 , 果 实表 皮产生黄 色条状或不规则 的环纹 ( 轻 症状 ) , 重症 状 的开始从笔尖大小 的淡黄色斑点扩大 ,连片形成不 规则 的大小病斑 , 略 内陷 , 呈灰 褐色 , 分 布在果 实的 向 阳面 , 经解剖 , 受害部位主要在果皮 表层 , 严 重 的可进 入果皮 白皮层 , 失水 , 呈褐色 凹斑。 病部较僵硬 , 相似 于 日灼病 。
2 0 1 4年第 1 期
现代 园艺
柑 桔 票 面伤 客 的戌 因与 防止 措 袍
张 波 ( 陕西省城 固县果业技术指导站 7 2 3 2 0 0 )
摘 要: 以陕西城 固县 为例 , 分析 了 柑 桔常发性果 面伤害的症状、 形成原 因, 提 出应采取 科学修 剪、 施肥、 防病 虫等措施来提 高柑 桔 果品外观洁净度 。
高晓青
柑橘果面瑕疵成因及控制技术

机械损伤的主要来源包括密闭果园的管理活动、风 (2)规范农药使用,杜绝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农
灾和动物活动等。
药现象的发生,通过印发资料和技术培训的方式提
1.4 药害
高农民规范用药、科学管理的水平。
不合理的农药使用也会导致大规模的果面损 (3)重视杀菌剂的使用,在果面病害严重的地区
伤,主要表现为大剂量使用农药,如1999年湖北长 适当增加杀菌剂使用次数,将过去每年3次的用量
对果面影响最严重的是油斑病和日灼,诱因有 上杜绝环境对柑橘的污染。
2个方面,一是突发的灾害性天气,如成熟期大幅度 (3)加大对果园基础设施的投入,经过果园的主
柑橘果面瑕疵成因及控制技术
覃卫林1 向 丽1 覃 伟1 伊华林2 (1.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局 长阳 443500;2.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 430070)
摘要:果面瑕疵是影响柑橘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导致其发生的因素较多,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果面 瑕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技术。 关键词:柑橘;果面;瑕疵;控制
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吡虫啉、代森锰锌 等,推广使用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昆虫生长 调节剂和矿物源农药等生物农药,如农抗120、多抗 霉素、阿维菌素等。
苹果园生长季农药喷施方案见附表。 需要说明的是:(1)在采果前20~30d禁止使用 化学农药;(2)生长季对叶部病害进行防治时,要兼 顾枝干的轮纹病和腐烂病的防治;(3)为了减少防治 次数,发生病虫害时可以根据药剂说明将药剂混合
虫、蓟马、锈壁虱等,间接影响果面的虫害有蚜 果量大而导致的落地枝和落地果现象。
虫、粉虱等,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诱发烟煤病,污染 2.2 合理使用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
柑橘果面。
(1)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控制危害果面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柑橘果面产生伤痕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柑橘果面伤害,严重影响果品品质,降低果实商品价值。
近几年以来,我们针对陕南柑橘产区生产实际,不断总结柑橘果面伤害机理,对症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分析,发现造成陕南柑橘果面伤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密植园树冠郁闭容易机械损伤;二是幼果期大风造成的摩擦伤(图1);三是灰霉病、煤烟病等病害感染(图2);四是螨类、蚧类、蓟马、金龟子、蜗牛、叶甲类、椿象类等害虫引起伤害;五是用药不当造成的药害(图3);六是日灼(图4)、缺素等生理性因素造成的伤害。
图1 幼果期大风造成的摩擦伤
图2 灰霉病、煤烟病感染的果实
图3 用药不当造成的药害
图4 日灼造成的伤害
弄清果面伤害成因后,我们进行了认真试验研究。
通过采取“合理修剪、配方施肥、生物防控、严格用药、科学管护”等措施较好地提升了柑橘果品外观洁净度(图5),果面伤害率大幅下降。
图5 提升果面光洁度后的果实外观
(1)合理修剪
根据陕南柑橘密植园管理特点,因地制宜,采取“提干、留头、扩冠、配枝”等措施,扩大树冠,增加结果部位(图6)。
提干,即提高主干。
主枝分叉处与地面应保持50厘米以上,保留3~4个主枝。
从基部锯除与主枝竞争的直立大枝,降低树体高度,开“天窗”,及时锯除主枝上扰乱树形的交叉、郁闭大枝,使枝序分明。
下垂枝、影响主干生长的侧枝及病虫枝一律去掉。
留头,即培养主枝延长头。
一般用生长健壮的夏梢作为主枝延长枝,逐年培养,形成顶端优势。
扩冠,即采取拉、吊主枝的办法,将主枝开张呈45°角,由原来的圆头形树形变为开心形树形,树冠控制在2.8米以内。
配枝,指在扩冠时,应及时配备培养主枝上的副主枝及侧枝,形成疏密一致,尽可能地利用空间,且不影响通风透光的枝组分布格局。
图6 扩大树冠后的结果状
(2)配方施肥
重视有机肥与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的投入,争取做到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
“以树定产、以产定氮、以氮定磷、钾,重视有机肥,以缺补缺”。
早施壮果肥,6月底至7月初施入,以产果100千克年施纯氮0.6~0.8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6∶0.8为宜,施肥量占全年的45%,肥料种类以三元复合肥为主,结合沼渣施入。
重施采果肥,采果前后结合扩穴深翻改土施入。
以有机肥为主,要求株施有机肥20千克以上,可选用沼渣、腐熟的人畜粪尿、饼肥(油渣)、秸杆等,辅以适量的氮磷钾速效化肥,
适当加大磷肥的比例。
此期施肥量占全年的40%。
巧施萌芽肥,在开春后至发芽前施入,以速效复合肥为主,可增加氮肥的施肥量。
此期施肥量占全年的15%。
及时根外追肥,叶面喷肥宜在春、夏、秋生长初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按营养诊断缺啥补啥。
生长季节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可防止缺素症。
花期喷沼液、硼肥及腐质酸类肥可起良好的保花稳果作用。
(3)生物防控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应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针对危害果实外观的虫害,应抓住该虫第一代发生多而整齐的最佳时期进行重点防治。
蚧类防治药剂可选用25%噻嗪酮(扑虱灵)1000~2000倍液,或25%噻虫嗪(阿克泰)2000~3000倍液,或0.5%苦参碱·烟碱800~1000倍液。
螨类防治药剂可选用15%哒螨灵(扫螨净)乳油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
必要时间隔15天再喷1~2次。
防治应做到准确、及时、周到。
针对危害果实外观的病害,抓住关键时期及时、准确用药防治。
如灰霉病,在温度20~30℃、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易发病,遇阴雨
连绵发病加重。
防治应做到:冬季清园,并可喷石硫合剂预防;开花前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药,药剂可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煤烟病的发生与蚜虫、蚧类、粉虱等昆虫的虫量及活动相关,特别是与柑橘粉虱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加强对蚜虫、蚧类、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切断病菌营养源,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
我们试验筛选出了10%烯啶虫胺3000倍+500倍洗洁精杀虫配方,对柑橘粉虱幼虫、蛹及成虫具有明显的杀伤效果。
(4)严格用药
防治柑橘病虫害使用化学农药、果园使用除草剂和保果剂时,特别是在幼果期,若用药不当、浓度不当和时间不当,会使果实产生药害,轻者在果面上留下伤痕影响果实外观,重者造成落果。
因此防治病虫害时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选准农药,尤其是花期和幼果期,如幼果期多次喷布炔螨特防治红蜘蛛等,有时会对幼果造成伤害,且在果实成熟时出现斑痕;二是使用的化学农药浓度要适宜,尤其在气温较高的时节应适当降低浓度;三是夏秋季节喷药应避开高温烈日时段,选上午11时前、下午4时后喷药。
果园喷布除草剂应避免喷到果实上。
接近地面的挂果枝要向上撑
(吊),以增大其与地面、杂草的距离;或在修剪时剪除结果部位低的枝条,以提高树体的结果位置。
保果剂使用浓度、次数要适宜,在保果的同时注意避免其对果实内质外观产生副作用。
(5)科学管护
受高温和强烈日照常使果皮组织灼伤,尤其是向阳的果实果顶部位易发生,灼伤斑开始为青灰色,后变成黄褐色的焦灼干疤,干疤坚硬、表面粗造,果形不正,严重影响果实外观,甚至内质。
针对日灼果的成因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适当留一些夏梢用于遮蔽强日光照射果实;二是对常发生日灼的柑橘园在高温季节喷水降温,以减轻日灼;四是可套袋的柑橘品种采取套袋法,既防日灼,也能提高果实外观质量。
其次,幼果期大风吹动枝梢会使果实与枝梢、果实与果实发生碰擦,造成幼果伤口,伤口愈合后还会随果实长大而扩大。
针对风害,应做好柑橘的整形修剪,既防止摩擦伤及果皮还避免通风透光不良影响果实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