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交通建设成就回顾与前景展望
2024年海南省建筑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海南省建筑市场前景分析引言海南省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其建筑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区的建设和国家战略的推动,海南省建筑市场迅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通过对海南省建筑市场的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海南省建筑市场的现状海南省建筑市场目前呈现出以下特点:1.快速增长:近年来,海南省建筑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10%。
特别是随着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启动,建筑市场迅速蓬勃发展。
2.产业结构升级:海南省建筑市场在追求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创新。
越来越多的高品质、绿色、智能化的建筑产品和工程涌现,推动了建筑市场产业结构的升级。
3.需求多样化:随着海南省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住宅、商业、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建筑需求都在快速扩大,市场潜力巨大。
海南省建筑市场的前景分析未来,海南省建筑市场具有以下发展前景:1.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机遇:作为国家旅游项目的海南省,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酒店、度假村、会议中心等旅游设施。
这将促进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
2.亚洲游戏业务中心建设带动需求:海南省被确定为亚洲游戏业务中心建设试验区,这将带动大量办公楼、数据中心、硬件设施等建设需求,为建筑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
3.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水利、城市公共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将进一步增加。
这将催生出大量的建筑项目,推动建筑市场的稳定增长。
4.环保与智能化建筑需求增加:随着社会对节能环保和智能化建筑的要求日益提高,海南省的建筑市场也将受益于这一趋势。
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化建筑将成为市场的新热点。
总结综上所述,海南省建筑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不断推进国家战略的实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注重环保与智能化等方面的发展,海南省建筑市场有望成为全国的建筑热点,并为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23年海南省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海南省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海南省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海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行业也开始迅速发展。
目前,海南省轨道交通行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和竞争格局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策环境海南省地处我国南部,属于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较高的政策优势。
政府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大力推进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
2017年,海南省政府发布了《海南省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30年)》,提出到2030年,海南将新建4条地铁线路,总里程达到240公里。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海南省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市场需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南省主要城市的客流量日益增加。
目前,海口市、三亚市等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压力较大。
而轨道交通能够更好地缓解公共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更为环保。
因此,海南省轨道交通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对海南轨道交通市场的调查,未来5年内海南轨道交通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15%。
三、技术发展近年来,轨道交通技术不断进步,新技术不断涌现。
目前,海南省轨道交通行业已经采用了较为成熟的轨道交通技术,包括列车控制技术、信号技术、车辆制动技术、高压供电技术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海南省轨道交通行业也将进一步提升其技术水平,为市场需求提供更好的支持。
四、竞争格局目前,海南省轨道交通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简单,市场主要由少数大型企业掌握。
其中,中国中车、中国南车等大型铁路设备生产企业占据了市场的领导地位。
未来,由于海南省轨道交通市场的潜力巨大,市场将会逐渐向着竞争更加激烈的方向发展。
同时,与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竞争也将会增加。
综上所述,海南省轨道交通行业市场环境较为优越,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政策优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提升以及竞争格局逐渐加强这四个因素将共同推动海南省轨道交通市场的健康发展。
海南省交通调研报告

海南省交通调研报告海南省交通调研报告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海南省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海南省的交通调研。
本报告旨在分析海南省交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海南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交通状况分析1.公路交通海南省公路总里程为xxxx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xxxx公里。
公路交通是海南省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也是与外界联系最紧密的交通方式。
2.铁路交通海南省目前只有一条铁路,即海南环岛铁路,全长xxxx公里。
但是,由于地理因素的限制,铁路交通在海南省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3.航空交通海南省拥有三个国际机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和海口琼海博鳌机场)以及几个国内机场。
航空交通在海南省的运输量和货物吞吐量都有显著增长。
4.海运交通海南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运交通在出口贸易和旅游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1.道路拥堵由于交通量的增加,尤其是旅游旺季,道路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公路网络瓶颈限制了交通效率的提高。
2.铁路发展不足海南省目前只有一条铁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和货物运输需求。
3.航空运输压力大随着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海南省的航空运输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机场容量的限制使得运输效率无法进一步提高。
4.海运运输不够发达尽管海南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目前的海运运输发达程度相对较低。
四、解决方案1.优化公路网络加快公路建设,扩充公路容量,修建更多的高速公路,解决道路拥堵问题。
2.推进铁路建设加大对铁路的投资,建设新的铁路线路,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减轻公路交通压力。
3.提升航空运输能力增加航班班次,扩大机场容量,改善机场设施,提高航空运输效率。
4.发展海运运输加大对海港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海运运输能力,促进出口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
五、总结海南省交通调研结果表明,海南省的交通问题与其发展水平和地理特点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推动海南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等各个交通方式的投资和支持,同时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海南省公路的水路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相关材料

海南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成就“十一五”期,在迎接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大背景下,全省交通行业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深刻认识交通运输行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担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坚决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按照“强投、强推、强管、一提速”的总体思路,抢抓机遇,共克时艰,主动作为,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各项任务,公路、水路交通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运输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为海南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全省公路水路规划投资185.3亿元,预计完成投资214.6亿元(公路156.9亿元,水路57.7亿元),完成规划投资的116%,为“十五”完成投资的3.3倍。
(一)公路路网结构明显改善预计至2010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21000公里,较“十五”末增加3423公里左右,路网密度达到61.8公里/百平方公里。
“十一五”期,公路建设重点围绕提高网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及通达深度,一是继续完善岛内高速公路主骨架。
先后完成海口绕城高速公路、东线高速公路左幅大修等工程建设,三亚绕城高速公路、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洋浦1小时交通圈项目、西线高速公路大中修工程开工建设,进展顺利,中线高速公路屯昌至琼中段、三亚至保亭至五指山段及“横线”万宁(琼海)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持续推进;二是重点改造国省干线公路网。
国道G223海榆东线海口至陵水段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国道G225海榆西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海榆东线蓬莱至嘉积段和陵水至三亚段、云文线、白洋线、长本线、和新线、曲新线、隆三线等国省干线改造的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三是积极推进园区出口路、疏港公路和旅游公路建设。
“十一五”期间,儋州出口路改建、文昌福耀硅砂厂出口路、东方化工城出口路等项目相继完工,工业园区的交通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金牌港疏港公路、马村港疏港公路等工程项目进度继续加快实施,有力支撑了沿海港口的全面发展,旅游公路方面,博鳌南港大桥、三亚雅亮大桥已经交付使用,万宁东澳至风濠公路一期工程已完成,清澜跨海大桥已开工建设,昌江棋子湾旅游公路、文昌“两桥一路”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推进,万宁、陵水、琼海三市县的部省共建旅游公路项目正在抓紧规划,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四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预计至2010年底,农村公路将达17683公里,比“十五”末增加6687公里,全面完成全省行政村通硬化公路建设,实现“十一五”农村公路规划目标。
海南高速2023报告

海南高速2023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海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并展望2023年的发展趋势。
首先,将介绍海南省高速公路的背景和目前的发展情况,然后分析已有的问题和挑战,最后展望2023年高速公路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发展策略。
2. 海南高速公路的背景海南省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位于中国的南海边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经济特区。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至关重要。
目前,海南省已经建成了一些重要的高速公路,如海口至三亚高速公路和海口至陵水高速公路。
这些高速公路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海南省的交通运输效率,促进了海南省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3. 海南高速公路的发展情况海南省高速公路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3.1 成绩海南省高速公路的建设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 促进了海南省经济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游客的数量和旅游收入。
3.2 问题和挑战然而,海南省高速公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 建设成本高昂: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工程难度的增加,海南省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较高; - 路网密度不足:目前海南省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相对较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运营管理不够完善:一些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高效的收费系统和维护服务等。
4. 2023年海南高速公路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提高海南省高速公路的建设水平和运营效率,我们提出以下发展方向:4.1 建设更多的高速公路在2023年之前,海南省应继续加大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尽可能增加路网密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连接重要城市和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建设。
4.2 提高服务质量加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建立完善的收费系统和维护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海南省交通建设成就回顾与前景展望

海南省交通建设成就回顾与前景展望海南省交通建设成就回顾与前景展望当今时代是人流、物流快速周转的时代,交通运输作为承载人流、物流的途径,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拉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先决条件。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
自古以来,18海里的琼州海峡阻断了宝岛与祖国大陆的天然联系。
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海南必须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这是加快海南发展的基础条件。
海南省交通厅作为主管交通运输行业的省政府组成部门,担负着规划、建设和管理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
建省办经济特区17年来,具有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精神的海南交通人,引领全省交通运输事业一步步走向辉煌。
基础设施篇:天涯处处皆坦途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多种原因,海南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一直十分缓慢。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南交通运输事业终于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经过“九五”、“十五”的大规模交通投资建设,海南实现了“公路四通八达、火车跨海通行、海轮神游世界、飞机纵横晴空”的现代化立体运输体系。
公路一直是海南的主要交通方式。
“九五”、“十五”期间,抓住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公路建设的机遇,海南省交通厅把环岛高速公路和“三纵四横”等路网建设列为我省公路建设战略目标,将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和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作为工作重点,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2005年,全省公路总里程1.76万公里,其中国道1289公里,省道1975公里,县道2823公里。
在公路通车里程中,高速公路625公里,一级公路189公里,二级公路1237公里,三级公路1444公里。
公路网密度51.82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国排名第20位。
90%以上的市县建成了较高等级的水泥出口路,乡镇通达率100%,行政村通达率91.82%;路网结构明显改善,全省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动脉,“三纵四横”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县乡村道支干相联,贯通东西南北、辐射全岛的公路网络格局。
海南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南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海南省是中国南海最大的岛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在近年来,海南着力推进对外开放、旅游业发展、自由贸易港建设等战略,迅速成为中国的重要发展极。
首先,让我们来看海南目前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海南逐渐成为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自2018年建设自贸试验区以来,海南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特别是在近两年,海南全省GDP增速持续快速增长,投资也大幅增加。
旅游业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海南还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其次,我们来分析海南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海南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海南的国际影响力。
海南将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岛国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枢纽。
海南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打造航运、物流、金融等国际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外资和跨国企业进驻,推动经济发展。
此外,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也将进一步推动海南的产业升级。
作为自由贸易港,海南将成为更具竞争力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吸引更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
与此同时,海南还将加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另外,海南在旅游业方面的潜力巨大。
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其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近年来,海南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收入占海南GDP比重逐渐增加。
然而,海南的旅游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海南的旅游资源有限,容易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为了可持续发展,海南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和旅游资源管理。
其次,海南的旅游业仍然过于依赖于大规模的普通旅游,缺乏独特的旅游体验和高端旅游产品。
未来,海南应该加强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更多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高端游客。
此外,海南还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已经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机场、港口、道路等。
2024年海南省轨道交通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海南省轨道交通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轨道交通市场发展迅猛。
本文将对海南省轨道交通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其相关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1. 发展背景海南省是我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游客数量稳步增长,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海南省开始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引入了地铁等轨道交通方式。
2. 目前情况目前,海南省的轨道交通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截至目前,海口地铁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汇集了许多市民和游客的关注。
而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仍在规划和建设中。
2.1 海口地铁海口地铁于2020年正式通车,该线路连通了海口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海口地铁的开通大大缓解了市区的交通压力,提高了出行效率。
未来,海口地铁还将继续扩建,以满足更多城市居民的需求。
2.2 其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除了海口地铁,海南省还有其他城市正在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项目。
三亚、琼海等城市已经开始了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规划了城市轨道交通路线和站点。
3. 发展挑战与问题虽然海南省的轨道交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3.1 技术和设备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包括轨道线路、列车、信号控制系统等。
海南省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存在技术和设备供应的短缺问题,需要引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来满足需求。
3.2 资金投入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对于一个相对较小的省份来说是一个挑战。
海南省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寻求更多的资金来源,以推动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
3.3 市场需求海南省目前的轨道交通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相对不足。
要真正发展壮大轨道交通市场,海南省需要提高市民的意识,培养市民对轨道交通的使用习惯,并且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
4. 发展前景与建议虽然海南省的轨道交通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交通建设成就回顾与前景展望
当今时代是人流、物流快速周转的时代,交通运输作为承载人流、物流的途径,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拉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先决条件。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
自古以来,18海里的琼州海峡阻断了宝岛与祖国大陆的天然联系。
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海南必须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这是加快海南发展的基础条件。
海南省交通厅作为主管交通运输行业的省政府组成部门,担负着规划、建设和管理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
建省办经济特区17年来,具有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精神的海南交通人,引领全省交通运输事业一步步走向辉煌。
基础设施篇:天涯处处皆坦途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多种原因,海南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一直十分缓慢。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南交通运输事业终于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经过“九五”、“十五”的大规模交通投资建设,海南实现了“公路四通八达、火车跨海通行、海轮神游世界、飞机纵横晴空”的现代化立体运输体系。
公路一直是海南的主要交通方式。
“九五”、“十五”期间,抓住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公路建设的机遇,海南省交通厅把环岛高速公路和“三纵四横”等路网建设列为我省公路建设战略目标,将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和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作为工作重点,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2005年,全省公路总里程1.76万公里,
其中国道1289公里,省道1975公里,县道2823公里。
在公路通车里程中,高速公路625公里,一级公路189公里,二级公路1237公里,三级公路1444公里。
公路网密度51.82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国排名第20位。
90%以上的市县建成了较高等级的水泥出口路,乡镇通达率100%,行政村通达率91.82%;路网结构明显改善,全省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动脉,“三纵四横”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县乡村道支干相联,贯通东西南北、辐射全岛的公路网络格局。
全省港口正在规划形成北有海口港、南有三亚港、西有洋浦港和八所港、东有龙湾港的“四方五港”格局。
已建成码头泊位14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31个。
全省有客船和客车滚装船598艘。
海南初步建立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道为干,以农村公路为支,以出口路、旅游路、国防路为补充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极大改善了公路交通条件。
“十五”以来,海南路网结构明显改善,90%以上的市县建成了高等级水泥出口路,完成了东线高速公路和一批国道、省道的改造。
到2005年底,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2184公里,占总里程的10%以上,是1987的14倍,比1999年提高了近3%;全省公路网综合技术等级达到三级。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致富的桥梁。
海南省交通厅积极开展交通扶贫,努力改善贫穷地区的交通状况,大力发展乡村公路,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
到2005年底,全省各市县乡(镇)政府所在地公路通畅率接近100%,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692公里,绝大部分农村通了公路。
为了提供安全、舒适的运输服务,省交通厅加大公路主枢纽建设力度。
“十五”期间,全省完成投资2.3亿元,实施站场建设项目11个,新建公路客货站场130个。
全省18个市县都有了二级以上客运站和等级货运站,50%的乡镇有
了三级或四级客运站。
目前,全省客运班车日均发送3700班次,线路贯穿全省各个市县和省外10个省区市。
今天,当人们行进在海南各主要干线公路上,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四通八达,处处坦途的高等级公路,还能享受到“车在绿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旖旎风光。
按照“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的原则,海南省交通厅创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批生态公路和具有园林特色的生态道班房。
2004年,全省公路绿化里程占总里程的7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7个百分点。
海南环岛高速公路被誉为一条“生态走廓”,是一道具有热带特色的“绿色风景线”。
经济特区的成立,为海南水运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海南的港口建设也随之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海南拥有1617公里长的海岸线,68个自然港湾。
目前,已形成北有海口港、西有洋浦港和八所港、南有三亚港、东有清澜港等“四方五港”格局。
截止2005年,海南省共有客货运输泊位126个,其中万吨以上码头泊位23个,港口年吞吐能力日益增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良好的港口设施促进了海运业的蓬勃发展。
建省以来,在沿海、近海、远洋运输方面,海南已建起一支多种类、多层次、多功能的且具规模的船舶航运队伍。
目前,全省专营和兼营海洋运输的公司达100多家。
海南省船队的国内航线可到达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各港口,国际航线可到达俄罗斯、日本、朝鲜、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伴随着公路、港口的快速发展,在海南省交通厅的业务指导下,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掀起了航空、铁路投资建设的热潮。
海口美兰和三亚凤凰两个国际机场相继建成。
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通道全线投入运营。
如今,在3.4万平方公里的海南岛上,由机场、铁路、港口、公路、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
交通网初具规模,把海南岛与祖国大陆及世界各地紧紧连在了一起。
前景展望篇:科学发展绘蓝图
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人们,唯有改革才有生路,唯有改革才能发展。
海南交通同样用实践演绎着这样一个命题。
改革使海南交通日新月异,繁花似锦,呈现出勃勃生机。
通过理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全省各市县政府建设农村公路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2005年,海南省交通厅作出了将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交由各市县政府组织实施的决定。
目前,海口、三亚等11个市县通乡油路改造工程项目16个加快推进。
公路代建制是公路建设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的体现,对提高投资效益、降低工程投资、遏制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以来,海南省交通厅积极推行公路建设项目代建,先后将海口绕城高速公路、东线高速公路陵水至万宁路面改造工程实行这一新的制度,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继2001年实行全省班线车滚动发班后,2005年10月,海南省成立了省旅游汽车统一调度结算中心,将旅游汽车统一调度,统一结算。
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遏制了道路客运市场尤其是旅游汽车市场无序竞争的局面。
2004年是海南省港航发展的又一次转折。
省政府提出了整合港航资源,加强港口规划,促进港航业良性发展的目标。
海南省交通厅按照职责要求,积极参与,做好协调,主动服务,为八所港的重组和琼北三港整合等一系列港航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2005年1月,海口港“三港合一”重组工作启动,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同年7月,中远集团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建设马村港和发展航运业务协议,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省中心枢纽港
将展现在人民面前。
体制创新篇:转变职能天地宽
交通的快速发展,使海南省的开放开发战略得到了全面实施,经济发展布局日渐清晰,海南经济进入了一个健康稳定较快发展的新时期。
东部海岛旅游业和热带农业黄金产业带已经形成。
2004年,全省旅游接待突破1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10亿元。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永久落户海南,53、54、55第届世界小姐总决赛、中国电影百年庆典和第十四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等众多国内外重大节赛相继在海南举办,海南的魅力更加名扬四海。
交通的快速发展,使海南已名符其实地成为全国的“菜篮子”、“瓜果店”。
海口至北京、上海、哈尔滨等5条绿色通道已经开通,总里程达1万多公里,2004年,全省冬季瓜果菜陆上通道出岛量达363万吨。
随着西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随着洋浦港二期、粤海铁路通道等一批重点交通建设工程的建成使用,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有了支撑,洋浦经济开发区、东方化工城、老城开发区、海口保税区等一批经济开发区步入发展“快车道”。
800万吨炼油、100万吨浆纸、120万吨天然气化肥、60万吨甲醇、海口药谷、海汽三期等一批投资上亿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项目先后投入建设,一批支撑海南经济长远发展的支柱产业正在加速形成。
海南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全省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改变海南农村面貌,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面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服务发展篇:立体交通富海岛
“十一五”期间,是海南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全省经济建设将进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更加活跃,物流和人流加快,交通运输也将保持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