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PPT课件
合集下载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课件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康复护理:进行选择性肌肉注射、拉伸 、按摩等康复理疗。
护理过程中的 注意事项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确认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 案。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患者的活动要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 。 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与良好的心理支持 。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康复锻炼注意要点
避免对腰部的强烈震动、晃动和顿挫。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器材和运动强度。
家庭护理措施
家庭护理措施
家庭环境要温馨、安静。 加强家庭的卫生,保持空气清 新干燥。
家庭护理措施
尽量自己洗澡,如需他人帮助,应注意 保持舒适体位和正确的洗浴方法。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并适当膳食中加 入富含钙、胶质和蛋白质等食品。
病因:因长期过度使用腰椎或突然 受力所引起的腰椎间盘纤维环的损 伤。
极外侧型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
护理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ຫໍສະໝຸດ 护理饮食护理:多食用富含胶质的食品,如 动物骨头、猪蹄筋等。 休息护理:减少运动时间,加强休息, 保持舒适的体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运动护理:有效的运动有助于 加强肌肉的支撑作用,避免腰 部加重负担。 环境护理:保持患者环境的整 洁和安静,避免刺激患者神经 。
定期进行护理效果和并发症的 评估和监测。 与患者的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 和交流,加强对护理方案的执 行力度。
康复锻炼注意 要点
康复锻炼注意要点
避免高强度、剧烈的运动。 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并进行一 些轻度的运动训练。
康复锻炼注意要点
避免久坐久站和伏案工作,每隔一 定时间进行活动休息。 不要长时间勾脚或盘腿。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PPT

04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久坐、 久站、长时间弯 腰等不良姿势
加强腰部肌肉锻 炼,增强腰部肌 肉力量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紧张等不良情 绪
定期进行腰部检 查,及时发现并 处理腰部问题
并发症处理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并发症包 括神经根炎、 马尾综合征等, 需要及时处理。
神经根炎的处 理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物理 治疗、手术治
疗等。
马尾综合征的 处理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并发症需 要及时处理, 避免病情恶化。
05
护理查房总结与建议
查房总结
查房目的:了解患者病情,制定 护理计划
查房结果:患者病情稳定,治疗 效果良好
查房内容:患者病情、治疗方案、 护理措施
检查结果:患者的检查结果, 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
查等
治疗方案:患者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病史及症状描述
病史: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病 程、发病原因等
症状:疼痛部位、程度、持续时间、 伴随症状等
体征:腰椎活动受限、肌力下降、 感觉异常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检 查结果
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影 像学检查结果,确定诊断
诊断及分型
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影像学检 查、实验室检查等
病情评估:疼痛程度、活动受限 程度、神经功能障碍程度等
分型: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 期
治疗方案: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等
03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估
术前护理准备
心理护理:了 解患者心理状 态,给予心理
支持
饮食护理:指 导患者合理饮 食,避免刺激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疼痛治疗:包括热疗、冷疗、电疗和按 摩等,通过刺激疼痛感受器、促进血液 循环和放松肌肉,减轻疼痛。
物理治疗
动作康复:通过特定的动作训 练来恢复患者的腰部功能,增 强核心肌肉的稳定性和力量。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日常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卧姿、坐姿 和站姿,避免劳累和过度劳动,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 对疾病,减轻精神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
预防和减轻疼痛
热敷和冷敷:根据需要使用热敷或冷敷 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可以用于缓解疼痛 和减轻炎症。
处方药物:医生可能开具处方 药物,如镇痛药物、肌松药物 和神经痛药物等,以减轻疼痛 和恢复神经功能。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
牵引疗法:通过施加适当的牵引力来减 轻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和恢复神 功能。
康复护理
家庭照护:指导患者家属掌握 正确的护理方法,关注患者的 饮食、休息和康复过程等。
复发预防和健 康促进
复发预防和健康促进
日常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姿势:保持适当 的体重,坚持适量的运动和正确的姿势 ,预防椎间盘退变和再次发作。
定期检查和治疗:定期进行腰椎影像学 检查,随时关注腰椎间盘的变化,及时 采取治疗措施预防疾病的发展。
极外侧型腰椎 间盘突出症护 理业务学习PPT
课件
目录 介绍 预防和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康复护理 复发预防和健康促进
介绍
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极外侧 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 的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其特 点是椎间盘的核物质突出至脊 柱椎管及/或椎间孔外侧,引起 相应神经根在解剖通道内或椎 间孔内受压,产生不适症状。
物理治疗
动作康复:通过特定的动作训 练来恢复患者的腰部功能,增 强核心肌肉的稳定性和力量。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日常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卧姿、坐姿 和站姿,避免劳累和过度劳动,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 对疾病,减轻精神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
预防和减轻疼痛
热敷和冷敷:根据需要使用热敷或冷敷 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可以用于缓解疼痛 和减轻炎症。
处方药物:医生可能开具处方 药物,如镇痛药物、肌松药物 和神经痛药物等,以减轻疼痛 和恢复神经功能。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
牵引疗法:通过施加适当的牵引力来减 轻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和恢复神 功能。
康复护理
家庭照护:指导患者家属掌握 正确的护理方法,关注患者的 饮食、休息和康复过程等。
复发预防和健 康促进
复发预防和健康促进
日常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姿势:保持适当 的体重,坚持适量的运动和正确的姿势 ,预防椎间盘退变和再次发作。
定期检查和治疗:定期进行腰椎影像学 检查,随时关注腰椎间盘的变化,及时 采取治疗措施预防疾病的发展。
极外侧型腰椎 间盘突出症护 理业务学习PPT
课件
目录 介绍 预防和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康复护理 复发预防和健康促进
介绍
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极外侧 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 的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其特 点是椎间盘的核物质突出至脊 柱椎管及/或椎间孔外侧,引起 相应神经根在解剖通道内或椎 间孔内受压,产生不适症状。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术中并发症风险降低措施
精细手术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精 细操作,避免粗暴牵拉和 过度扭转,以减小对周围 组织的损伤。
神经电生理监测
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 ,实时监测患者神经功能 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在神经损伤。
控制手术时间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 患者因长时间手术而引发 的并发症风险。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症状表现及分型
腰痛
马尾综合征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出现 腰痛,疼痛可向臀部、大腿后外侧放 射。
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马尾神经时,患 者可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等马尾综合征表现。
坐骨神经痛
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患者 可出现坐骨神经痛,表现为臀部、大 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部的放射性疼 痛。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
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水平
疾病知识普及
向患者详细解释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方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教育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卧、立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减轻腰椎负担;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腰部肌肉强化训练 。
病理生理改变过程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逐渐 失去水分和弹性,容易发生退行 性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
出。
神经根或脊髓受压
突出的腰椎间盘物质可压迫神经根 或脊髓,引起局部缺血、水肿和炎 症反应,从而导致疼痛、麻木、肌 肉无力等症状。
继发性改变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PPT

极外侧型腰椎 间盘突出症护
理PPT
目录 介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
பைடு நூலகம்
介绍极外侧型 腰椎间盘突出
症
介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定义: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 指腰椎间盘的软骨组织通过椎间孔 脱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疾病。 原因:常见原因包括椎间盘退变、 外伤或过度使用引起的损伤。
应用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 非处方药物或处方药物来缓解疼痛和减 轻炎症。
护理措施
牵引治疗:牵引治疗可以通过减少 脊柱的压力来缓解神经根的压迫, 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理疗、牵引等, 以帮助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和改善姿势 控制。
腰部支撑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配戴 腰部支撑物,以提供稳定性和减轻腰部 的压力。
介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症状:常见症状包括腰痛、放射痛、肌 肉无力和感觉障碍。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保持活动度:建议适度的运动 和物理疗法,以增强腰部肌肉 的稳定性,并缓解疼痛。 避免过度使用:避免长时间坐 着或长时间站立,确保适当休 息和身体活动。
护理措施
使用热敷和冷敷:在医生指导下,可根 据疼痛情况交替使用热敷和冷敷来缓解 疼痛和减轻炎症。
康复护理
饮食和营养:保持健康的饮食 习惯,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有助于加速康复和促进骨骼健 康。
心理支持:极外侧型腰椎间盘 突出症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 成负面影响,提供心理支持和 咨询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 义。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理PPT
目录 介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
பைடு நூலகம்
介绍极外侧型 腰椎间盘突出
症
介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定义: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 指腰椎间盘的软骨组织通过椎间孔 脱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疾病。 原因:常见原因包括椎间盘退变、 外伤或过度使用引起的损伤。
应用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 非处方药物或处方药物来缓解疼痛和减 轻炎症。
护理措施
牵引治疗:牵引治疗可以通过减少 脊柱的压力来缓解神经根的压迫, 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理疗、牵引等, 以帮助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和改善姿势 控制。
腰部支撑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配戴 腰部支撑物,以提供稳定性和减轻腰部 的压力。
介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症状:常见症状包括腰痛、放射痛、肌 肉无力和感觉障碍。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保持活动度:建议适度的运动 和物理疗法,以增强腰部肌肉 的稳定性,并缓解疼痛。 避免过度使用:避免长时间坐 着或长时间站立,确保适当休 息和身体活动。
护理措施
使用热敷和冷敷:在医生指导下,可根 据疼痛情况交替使用热敷和冷敷来缓解 疼痛和减轻炎症。
康复护理
饮食和营养:保持健康的饮食 习惯,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有助于加速康复和促进骨骼健 康。
心理支持:极外侧型腰椎间盘 突出症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 成负面影响,提供心理支持和 咨询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 义。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护理?
日常活动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避免剧烈 活动和重物搬运。
推荐进行腰部和腿部的柔韧性训练,增强核 心肌群的力量。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症状加重
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疼痛、下肢无力或失去感觉, 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这些可能是神经受压或其他并发症的迹象。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无法正常生活
当患者因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建议考虑 进一步治疗方案。
包括手术或其他介入治疗。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支持
长期的疼痛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建议患者寻求 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对身体康复至关重要。
谁参与护理过程?
谁参与护理过程?
医疗团队
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 等多学科团队。
各专业人员通力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 护理。
这种类型的突出通常发生在L4-L5和L5-S1椎间盘之 间。
什么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年龄相关的椎间盘退变、外伤或长 时间的姿势不当。
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缺乏锻炼等也是诱因。
什么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症状
患者通常感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及肌肉无力 ,可能伴随腰部不适。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业 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2.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护理? 3.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4. 谁参与护理过程? 5.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什么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症?
什么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定义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向外侧突 出,压迫坐骨神经,导致下肢疼痛和功能障碍 患者反馈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课件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疼痛管理: - 使用热敷或冷敷来缓解疼
痛。 - 推荐合适的疼痛缓解药物
使用。 - 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
牵引等。
护理措施
功能训练: -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
游泳、瑜伽等。 - 进行康复运动,加强核心肌肉的力
量。 - 教授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避免再次
损伤。
护理措施
心理支持: - 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 - 教会患者应对病痛和生活
变化的方法。 - 鼓励患者寻求社会支持。
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效果评估
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频率是否减轻。 检查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否改善。
护理效果评估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否有 焦虑或抑郁情绪。
定期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 对护理措施的反馈和需求。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如药物 使用和康复训练。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 情。
护理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和监测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护理措施。 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以促进 患者康复。
护士角色
护士角色
提供持续的护理关怀和支持。 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护士角色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关于疾病的 知识和护理方法。
极外侧型腰椎 间盘突出症患 者的护理课件
目录 介绍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注意事项 护士角色 预防措施
介绍
பைடு நூலகம் 介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 义: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指椎间盘的核心突出到椎管 外侧并压迫神经根。
病因:主要由于椎间盘退行性 变、损伤或过度使用引起。
介绍
症状:主要包括腰痛、下肢疼痛、感觉 异常等。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PPT

护理团队的角色有哪些?
护理团队的角色有哪些? 医生
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负责诊断及药物治疗。
医生与护理人员的沟通至关重要,以确保护理计 划的顺利实施。
护理团队的角色有哪些? 护士
实施护理措施,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心理 支持。
护士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
护理团队的角色有哪些?
康复治疗师
功能训练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逐步恢复 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训练过程中需关注患者的耐受程度,避免过度疲 劳。
护理措施有哪些?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保持 良好的心态。
心理支持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尤为重要,有助于提 高治疗效果。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姿势指导
如何评估患者的病情?
辅助检查
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MRI,以明确病变 部位和程度。
影像学结果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 依据。
护理措施有哪些?
护理措施有哪些?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并指导 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以减轻疼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非药物疗法如热敷也可辅助缓解疼痛。
护理措施有哪些?
负责制定和实施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功 能。
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
谢谢观看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 房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2. 如何评估患者的病情? 3. 护理措施有哪些? 4. 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5. 护理团队的角色有哪些?
什么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症?
什么是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指腰椎间盘突出物位 于椎间管(孔)及椎间 管以外,主要累及同 节段神经根,产生相 应临床表现的病征
.
4
.
5
ELLDH的来源
• 1944年Lindblom、1954年Harris和Macnab 分别在解剖标本上发现椎间盘突出可以超
过椎弓根外侧缘,少数位于椎间孔内
• 1974年Abdullah等将累及同节段神经根的
.
8
ELLDH发病率
• 好发于பைடு நூலகம்0~60岁,平均约50岁
–Abdullah 138例中,平均53岁 –周跃52例手术病人中,21-67岁,平均41.5岁
• 男多于女 • 好发病变间隙
–L4/5多见 –L3/4及L5/S1次之
.
9
ELLDH临床表现
• 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 但与LDH有一定差别:
• 诊断常依赖高分辨率的CT检查
–CT扫描可发现椎间孔部被软组织填充
–对高度怀疑、CT扫描又未发现阳性病例者,应行相应 椎间孔处短距离扫描,以提高阳性率
–也可用椎间盘造影,于前后位上可见造影剂在椎弓根 上份溢出,侧位上可见造影剂在椎间盘后缘集中。经 过3~4h待渗入硬脊膜外的造影剂消失后,再作CT检查, 这样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但部分病例直腿抬高试验可呈阳性,有些还很高
–Broom报告13例,其中有10例为阳性。
–Jackson和Glah报告1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占8例
–Epstein统计17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直腿抬高 试验阳性者占94%。
.
13
ELLDH病理解剖特点
• 多是破裂型突出,主要侵及神经根及感觉 神经节
.
21
治疗
• (一)非手术治疗
– Epstein认为,大约10%的患者经6周保守治疗 后可取得满意疗效
–Rust和Olivero报告对16例17处极外侧型腰椎 间盘突出症行非手术治疗, 随访9个月~4年, 结果有12例根性痛症状完全消失,5例因症状无 改善而接受手术
.
7
ELLHD发病率
• 文献报道ELLDH占LDH中1%-11.7%,平均 9-10%。
–Kurobane等在1572例中有11例,为0.7% –梅藤千秋的105例中有16例,为15.2% –Abdullah的1400例中发现9.9% –国内周跃报道1062例中有73例, 占6.9%
• 上述文献报道显示差距较大,一般认为 Abdullah的9.9%,较符合实际
–即L4-5突出最为最多见,其次为L3-4、L5-S1、 L2-3和L1-2,其中L3-4者比例相对较高,而后 外侧型LDH多数均发生L4-5和L5-S1
• 3、一般不会累及骶神经根。
.
15
ELLDH辅助检查特点
• 应用一般方法不易确诊
–脊髓造影常不能显示
–MRI扫描定位通常未能扫描至椎间孔,极易漏诊
椎间孔及孔外突出命名为极外侧型
(extreme lateral)并作首次报道,以区别
于椎管内累及下节段神经根的后外侧或外
侧突出。
• 此名称简单、明确,被学者普遍接受
.
6
ELLDH其他名称
• 椎间孔内(intraforaminal)型突出 • 椎间孔外(extraforaminal)型突出 • 椎间孔后(postforaminal)型突出 • 超外侧或远外侧 (far lateral)型突出
.
16
ELLDH诊断特点
• 当患者具有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特 别是L4神经根单独受累时,应高度疑为极 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
• 在CT检查时应特别注意椎体下1/3水平的检 查。清楚高质量的CT片可显示椎间孔内外 的脂肪影被高密度的椎间盘影所取代,确 诊率为91%~97%。
.
17
ELLDH诊断
• 1、腰痛和严重下肢放射痛是最为常见的临 床症状和诊断点
• 由于椎弓根及横突基部有一纤维横跨刚出 椎间管外口的神经根,使之固定不易移动, 故腿痛多较腰痛重,安静休息时亦痛
.
14
ELLDH与LDH区别
• 1、压迫部位是该节段上序数神经根
–即L3-4间盘突出压迫L3神经根,L4-5和L5-S1 间盘突出分别压迫L4和L5神经根
• 2、在各间隙的发生率亦有所差异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extreme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邵水霖 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
1
常见腰间盘突出(LDH)
• 突出位于椎管内
–中央型 –旁中央型 –(后)外侧型
.
2
常见腰椎间盘突出(LDH)
• 旁中央型
• 侧方型
.
3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ELLDH)
• 1、以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常自发出现 于休息时,尤其夜间疼痛明显。
–后根神经节常与神经根同时受到卡压
• 2、腰痛、椎旁肌痉挛和压痛,脊柱活动受 限的严重程度,均不如椎管内LDH的后外侧 型及后侧型严重
.
10
ELLDH临床特点
• 3、多数患者在站立、行走或腰椎后伸时可 诱发腰痛及下肢放射痛
• 4、Abdullah等则发现脊柱向患侧弯曲时将 诱发疼痛,并认为这一体征较为可靠。
• 2、当腰1~腰3神经根受累及时将引起髋部、 腹股沟区及大腿前侧的疼痛。部分患者还 可出现股四头肌的萎缩
• 3、体症 • 4、影像学资料 :CT检查更重要
.
18
ELLDH诊断要点
• 凡遇到较重腰腿痛并有神经根损害症状的 患者,CT片未见相应椎间隙有明显腰椎间 盘突出时,即应考虑到下位椎间隙的极外 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 5、腰部压痛点在骶脊肌外侧缘明显,而不 是在棘突旁或中央
.
11
ELLDH临床特点
• 6、常合并间歇性跛行。文献报道达84% • 7、无会阴部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异常等马尾
神经受损症状
.
12
ELLDH的直腿抬高征问题
• 一般认为直腿抬高试验多数为阴性
–Abdullah等138 例阴性者占65%,如将其余35%阳性者 中合并椎管内椎间盘突出、严重椎管狭窄以及以往手 术遗留瘢痕等影响因素考虑在内,阴性率竟达85%~ 90%。
• 临床遇到双节段神经根受累时,勿满足于 椎管内突出而遗漏极外侧型者
.
19
SUCCESS
THANK YOU
2020/6/23
.
20
ELLDH治疗
• 非手术治疗
–如患者症状轻微且无明显神经学体征,可采用 非手术治疗,其主要方法包括卧床、制动、物 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等。
• 手术治疗
–由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多较严 重,因此需行手术治疗的机会也更多。
.
4
.
5
ELLDH的来源
• 1944年Lindblom、1954年Harris和Macnab 分别在解剖标本上发现椎间盘突出可以超
过椎弓根外侧缘,少数位于椎间孔内
• 1974年Abdullah等将累及同节段神经根的
.
8
ELLDH发病率
• 好发于பைடு நூலகம்0~60岁,平均约50岁
–Abdullah 138例中,平均53岁 –周跃52例手术病人中,21-67岁,平均41.5岁
• 男多于女 • 好发病变间隙
–L4/5多见 –L3/4及L5/S1次之
.
9
ELLDH临床表现
• 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 但与LDH有一定差别:
• 诊断常依赖高分辨率的CT检查
–CT扫描可发现椎间孔部被软组织填充
–对高度怀疑、CT扫描又未发现阳性病例者,应行相应 椎间孔处短距离扫描,以提高阳性率
–也可用椎间盘造影,于前后位上可见造影剂在椎弓根 上份溢出,侧位上可见造影剂在椎间盘后缘集中。经 过3~4h待渗入硬脊膜外的造影剂消失后,再作CT检查, 这样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但部分病例直腿抬高试验可呈阳性,有些还很高
–Broom报告13例,其中有10例为阳性。
–Jackson和Glah报告1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占8例
–Epstein统计17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直腿抬高 试验阳性者占94%。
.
13
ELLDH病理解剖特点
• 多是破裂型突出,主要侵及神经根及感觉 神经节
.
21
治疗
• (一)非手术治疗
– Epstein认为,大约10%的患者经6周保守治疗 后可取得满意疗效
–Rust和Olivero报告对16例17处极外侧型腰椎 间盘突出症行非手术治疗, 随访9个月~4年, 结果有12例根性痛症状完全消失,5例因症状无 改善而接受手术
.
7
ELLHD发病率
• 文献报道ELLDH占LDH中1%-11.7%,平均 9-10%。
–Kurobane等在1572例中有11例,为0.7% –梅藤千秋的105例中有16例,为15.2% –Abdullah的1400例中发现9.9% –国内周跃报道1062例中有73例, 占6.9%
• 上述文献报道显示差距较大,一般认为 Abdullah的9.9%,较符合实际
–即L4-5突出最为最多见,其次为L3-4、L5-S1、 L2-3和L1-2,其中L3-4者比例相对较高,而后 外侧型LDH多数均发生L4-5和L5-S1
• 3、一般不会累及骶神经根。
.
15
ELLDH辅助检查特点
• 应用一般方法不易确诊
–脊髓造影常不能显示
–MRI扫描定位通常未能扫描至椎间孔,极易漏诊
椎间孔及孔外突出命名为极外侧型
(extreme lateral)并作首次报道,以区别
于椎管内累及下节段神经根的后外侧或外
侧突出。
• 此名称简单、明确,被学者普遍接受
.
6
ELLDH其他名称
• 椎间孔内(intraforaminal)型突出 • 椎间孔外(extraforaminal)型突出 • 椎间孔后(postforaminal)型突出 • 超外侧或远外侧 (far lateral)型突出
.
16
ELLDH诊断特点
• 当患者具有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特 别是L4神经根单独受累时,应高度疑为极 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
• 在CT检查时应特别注意椎体下1/3水平的检 查。清楚高质量的CT片可显示椎间孔内外 的脂肪影被高密度的椎间盘影所取代,确 诊率为91%~97%。
.
17
ELLDH诊断
• 1、腰痛和严重下肢放射痛是最为常见的临 床症状和诊断点
• 由于椎弓根及横突基部有一纤维横跨刚出 椎间管外口的神经根,使之固定不易移动, 故腿痛多较腰痛重,安静休息时亦痛
.
14
ELLDH与LDH区别
• 1、压迫部位是该节段上序数神经根
–即L3-4间盘突出压迫L3神经根,L4-5和L5-S1 间盘突出分别压迫L4和L5神经根
• 2、在各间隙的发生率亦有所差异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extreme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邵水霖 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
1
常见腰间盘突出(LDH)
• 突出位于椎管内
–中央型 –旁中央型 –(后)外侧型
.
2
常见腰椎间盘突出(LDH)
• 旁中央型
• 侧方型
.
3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ELLDH)
• 1、以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常自发出现 于休息时,尤其夜间疼痛明显。
–后根神经节常与神经根同时受到卡压
• 2、腰痛、椎旁肌痉挛和压痛,脊柱活动受 限的严重程度,均不如椎管内LDH的后外侧 型及后侧型严重
.
10
ELLDH临床特点
• 3、多数患者在站立、行走或腰椎后伸时可 诱发腰痛及下肢放射痛
• 4、Abdullah等则发现脊柱向患侧弯曲时将 诱发疼痛,并认为这一体征较为可靠。
• 2、当腰1~腰3神经根受累及时将引起髋部、 腹股沟区及大腿前侧的疼痛。部分患者还 可出现股四头肌的萎缩
• 3、体症 • 4、影像学资料 :CT检查更重要
.
18
ELLDH诊断要点
• 凡遇到较重腰腿痛并有神经根损害症状的 患者,CT片未见相应椎间隙有明显腰椎间 盘突出时,即应考虑到下位椎间隙的极外 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 5、腰部压痛点在骶脊肌外侧缘明显,而不 是在棘突旁或中央
.
11
ELLDH临床特点
• 6、常合并间歇性跛行。文献报道达84% • 7、无会阴部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异常等马尾
神经受损症状
.
12
ELLDH的直腿抬高征问题
• 一般认为直腿抬高试验多数为阴性
–Abdullah等138 例阴性者占65%,如将其余35%阳性者 中合并椎管内椎间盘突出、严重椎管狭窄以及以往手 术遗留瘢痕等影响因素考虑在内,阴性率竟达85%~ 90%。
• 临床遇到双节段神经根受累时,勿满足于 椎管内突出而遗漏极外侧型者
.
19
SUCCESS
THANK YOU
2020/6/23
.
20
ELLDH治疗
• 非手术治疗
–如患者症状轻微且无明显神经学体征,可采用 非手术治疗,其主要方法包括卧床、制动、物 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等。
• 手术治疗
–由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多较严 重,因此需行手术治疗的机会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