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及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河南省嵩县雷门沟矿区钼矿调查研究

河南省嵩县雷门沟矿区钼矿调查研究

河南省嵩县雷门沟矿区钼矿调查研究河南省嵩县雷门沟矿区是河南省重要的钼矿产区之一,钼矿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矿区的钼矿资源分布、特征和开采潜力,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本文将对嵩县雷门沟矿区钼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质背景嵩县雷门沟矿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处于豫北造山带的北缘,是一个典型的中生代花岗岩型钼矿床。

地处中国中部地区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交接处,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充足的降水和温和的气候为矿区的地质勘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矿床地质特征1.地层特征矿区主要赋存于中生代花岗质岩体中,主要构造为次级构造,矿床主要出露在古生代华北板块基底表层。

矿区地层上覆着一层黄土和表土。

地层呈中等倾角向东倾斜,岩屑未见流滞迹象,岩屑较粗,大部分为中细砂砾岩。

2.矿体特征矿床主要以钼矿为主,伴生有铅、锌、银等有价金属。

矿石呈脉状产出,矿体规模较大,矿化带较宽,矿石矿物组合复杂,主要以钼矿石为主,呈现出典型的花岗质钼矿的构造样式。

三、成矿规律1. 构造控矿规律矿区的成矿活动与区域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主要受古隆起构造和活动断裂的控制。

古隆起构造对矿床的形成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矿床多赋存于构造活动较强的区域。

2. 岩浆活动规律嵩县雷门沟矿区是典型的中生代花岗岩型钼矿床,其形成与中生代花岗浆岩活动密切相关。

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矿物的富集和成矿作用。

四、资源潜力评价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嵩县雷门沟矿区钼矿资源丰富,规模较大,勘查前景良好。

目前已发现的钼矿矿体规模较大,品位较高,资源储量可观。

矿区还存在着大量的潜在矿化点和矿化迹象,具有较大的勘查开发潜力。

嵩县雷门沟矿区是一个钼矿资源丰富的重要矿区,具有很高的勘查开发价值。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应当重视环保和生态保护,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希望我国相关部门和矿业企业能够合理开发这些钼矿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3.09•【字号】宛政[2009]16号•【施行日期】2009.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宛政〔2009〕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若干意见》(豫政〔2008〕49号),进一步规范我市矿产勘查、开发行为,维护矿产勘查开发秩序,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市域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认清矿产资源形势,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一)我市矿产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一些矿种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矿产资源开发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认真贯彻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努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矿政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矿业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矿业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市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矿产资源查明程度不高,储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开采消耗速度,石油、天然碱和金矿等重要矿产的接替资源严重不足;高铝三石等优势矿产开发应用技术难题亟待破解;勘查、开发秩序在一些地区仍然比较混乱,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的投机行为依然严重,以采代探、非法倒卖矿权牟利等行为屡禁不止,资源浪费和税费流失严重;矿山布局不合理,多为小型及其以下矿山,大型矿山不足1%,矿产资源开发缺少大型企业集团;初级矿产品加工型产业比重偏大,中低档矿产品偏多;经营粗放、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问题仍较突出。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水洞岭位于河南省南召县南部,是该地区一处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床,该矿床地质特征复杂多样,形成机理多样,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于石灰岩中,主要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突变岩体型、联系脉型等,其中以石英脉型为主要类型。

在矿体形态上则有脉状、瘤状、层状、肢状等多种形式,且产状较复杂,分布范围广。

矿体矿物组成主要为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方银矿、菱锌矿等,该区矿物品位较高,尤以含铜品位高居不下。

水洞岭矿床地质构造特征独特,该区断裂构造发育,纵横交错,形成一系列近东-北西向的裂隙系统,裂隙间隙较大,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有利于矿体的扩散和矿化成因。

同时,该区岩体变质作用强烈,矿脉灌注受到变质反应的影响,也是铜多金属矿成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资源量上看,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已有较大的储量,其中铜储量占到了矿床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矿床内的金属元素相互补充并富集,同时赋存多种金属矿物,共生物流量大,有较高的经济使用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

总体而言,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多样,已具备一定的开采条件,同时潜藏着极大的地质资源潜力,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探查和矿床开发利用。

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是河南省南召县一处重要的矿产资源,该矿床的相关数据如下:1. 矿床地质储量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储量达到了7553825.9吨,其中铜储量达到了28442.35吨,铅储量为21207.163吨,锌储量为26763.63吨,银储量为3167.01吨,金储量为5.556吨。

2. 矿床品位矿床中的铜品位较高,达到了1.6%左右,其中铅品位为2.38%,锌品位为1.05%,银品位为61.27g/t,金品位为0.011g/t左右。

3. 矿体类型和矿化类型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主要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突变岩体型、联系脉型等,其中以石英脉型为主要类型。

在矿体形态上则有脉状、瘤状、层状、肢状等多种形式。

南阳市城区矿泉水特征与开发利用浅议

南阳市城区矿泉水特征与开发利用浅议

岩 系 主 要 出 露 于 北 西 部 的 内 乡马 山 口一 镇 平 柳 泉 铺 一 物 成份 有斜 长石 、钾 长石 、石英 、黑 云母 、碳酸 盐及黏 土 带 ;新 生 界 前 第 四 纪地 层在 镇 平 柳 泉 铺 、遮 山及 唐 河 西 矿 物 等 ;其化 学成 份 主要 有 S i O 2 、A1 : 0 、T i O 、C a O、 e 2 03 、F e O、K2 0、Na 2 0 等 。南 阳市城 区 内有关 钙 质结 大 岗等 地 出 露 。 以加 里 东 期 、华 力 西 期 为主 的岩 浆 岩 主 F
需 求越 来越 高 ,未受 污染 而又 富含 多种 有益 于人体 健康 的 断 裂 。 由于 受新 构造 运 动 的 影 响 ,区 内沉 积 了 厚 度较 大 微 量元 素和 化学 组份 的天 然矿 泉水 更是 人们 生活 、生 存和 的新 第 三 纪 、第 四纪 的碎 屑 沉 积物 ,为 地 下 水 的 赋存 提 发 展 的宝贵 资源 。因此 ,了解 掌握 南 阳市城 区矿 泉水 的类 供 了有 利 空 间 。 区 内 揭 露 的 白 垩 纪 至 第 四 纪 地 层 特 征
第 四系 陆 源 碎 屑沉 积 物 。隐 伏北 西 向的 朱 阳 关一 夏 馆 一 南 阳一 方 城 断裂 从 区 内通 过 ,对 南 阳市 城 区矿 泉 水 的 形
但 污染严 重 。 中层地 下水 已处 超采状 态 ,人们 渴 望获得 优 大 河 断 裂 及 西 官 庄一 镇 平一 龟 山一 梅 山断 裂 和北 东 向的 近年 来 ,随 着物 质 、文化 的提高 ,人 们对 生 活质量 的 成 、分 布 、水 质影 响较 大 的 断 裂为 北 东 向的 南 阳一 方 城
型及分 布特 征 ,对指 导城 市规 划 与合理 开发 利用 矿泉 水资 为 :

南阳地区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开发设想

南阳地区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开发设想

南阳地区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开发设想作者:洪铮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5期摘要:南阳地处祖国西南部,在1986年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该地区也被称作是南阳盆地。

这里历史悠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生物种类丰富。

区内分布着众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汉文化旅游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阳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8处,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64处,不同专题的博物馆14处。

本文将通过对南阳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分类以及评价,提出相应的开发设想。

关键词:南阳地区;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开发设想一、南阳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在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定义,本文采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南阳地区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一)自然风景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指的是没有经过人工改造或者稍微经过人工改造的,能够让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物象的地域组合。

本区突出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1.地貌风景主要部分是伏牛山和桐柏山。

伏牛山横卧西北,因为它形似键牛横卧所以被人们称为八百里伏牛。

这些山峰奇绝美丽,如玉皇顶、老君山、鸡尖山等,这些山峰挺拔高峻,冲上云霄,常年云雾缭绕,像瀑布,似云海。

后者则位于盆地东南面,太白顶自然保护区是河南省重点自然保护区。

山洞中的佛子垌、桃花洞、水帘洞等都是知名的景色秀丽的景点,另外本地区的山洞中还分布着大面积的石灰岩溶洞,其中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也有很多,譬如:内乡县的狄青洞、天心洞、天仙洞,西峡县的荷花洞、鸽子洞、蝙蝠洞、老君山以及南阳县的丰山岩洞。

2.水色风景本区河流密布,建有许多水库,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丹江口水库、水帘洞瀑布、方城的五限泉等。

而支流众多的白河水系和淮河水系形成了龙潭沟、九龙沟、百尺潭、五龙潭等天然瀑布、深潭。

而在下游则是形成了面积广阔的丹江口水库、鸭绿江水库、石门水库、九龙湾、麒麟湖、白河橡胶坝、这些人工湖泊。

河南省南阳市环境问题

河南省南阳市环境问题

河南省南阳市环境问题,成因及对策摘要:南阳市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城市。

她地形独特,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人杰地灵。

但近些年来,南阳市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轮番上阵,那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去解决它,成为当下所有南阳人都极其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南阳市,环境问题,原因,对策一. 河南省南阳市概况南阳简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河南,陕西,湖北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全市现辖两个区、十个县、一个县级市。

总面积两万六千六百万平方公里,在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南阳市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孕育出许多知名人士。

南阳市景色宜人,资源丰富,市花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又名“月月红”,每年会吸引众多游客前去观光。

1.地形:南阳地区属于中山,地山,丘陵,平原组合的地貌,东西北方向依次环绕桐柏山,秦岭,伏牛山,南面依附丹江口水库。

总的趋势:西北高东南低,东部包括桐柏山和南阳盆地东侧低山丘陵,总体呈北西—东南延伸,具有断续分布的特征。

中部地区为本区最大的盆地—南阳盆地,属于向南开口的扇形山间盆地。

盆地地势由边缘向中间缓倾,具有明显的半环状阶梯式地貌下降特征。

伏牛山脉是秦岭山脉在我省西南部最大的一条分支,山脊分为差异明显的两段。

2.气候:南阳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侯,季风的进退与四季的替换较为明显。

四季气侯特点: 春回暖快,降雨逐渐增多; 夏炎热,雨量充沛;秋季凉爽,降雨逐渐减少;冬干冷,雨雪少。

冬季时间较长,其次是夏季,春秋时间较短。

南阳常年的年平均气温比较适宜,冬天时有秦岭山脉可阻挡寒流,气温明显高于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不用暖气就可以适应。

但几乎每年南阳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旱灾,给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3.资源:南阳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也是淮河的源头,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南阳大河铜矿深部发现成矿带

南阳大河铜矿深部发现成矿带

南阳大河铜矿深部发现成矿带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矿山工程》
【年(卷),期】2009(38)1
【摘要】经过一年的努力,宜昌地调中心负责的危机矿山项目《河南省南阳大河铜矿矿产预测》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大河铜矿区深部发现2个北西西走向的重要成矿带,其中1个矿化带内发现1个隐伏矿体,另1个矿化带内发现3个隐伏矿体。

据了解,在矿床综合研究和理论预测的基础上,宜昌地调中心聘请河南省地质一院物探公司对矿区进行了物探扫面和物探剖面册深工作。

【总页数】1页(P58-58)
【关键词】铜矿区;成矿带;大河;深部;南阳;隐伏矿体;矿产预测;危机矿山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10.2;P612
【相关文献】
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多金属矿床中灰泥丘的发现及其意义——以武山和冬瓜山铜矿为例 [J], 蒋少涌;丁清峰;杨水源;朱志勇;孙明志;孙岩;边立曾
2.从藏南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构造演化探讨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问题 [J], 赵文津
3.云南昌台—乡城岛弧成矿带铜矿成矿地质特征浅析——以红牛铜矿区为例 [J], 唐俊;向阳
4.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发现晚三叠世斑岩型铜矿 [J],
5.重要成矿区带精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研究——以江西城门山铜矿深部、外围预测为例 [J], 龚敏;刘修国;任利民;王磊;曾健年;马振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阳市地热能成因储量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南阳市地热能成因储量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南阳市地热能成因储量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评价摘要:在评述南阳市地热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依据评价标准对河南省南阳市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现状进行了评价。

基于各地的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从开采总量控制、地热井规划布局、开发利用现状分区、资源利用优化配置、资源勘查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等五个方面对河南省南阳市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科学系统规划,为充分发挥河南省南阳市地热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并避免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南阳市地热能成因地热水资源储量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一、南阳市地热资源概况二、南阳市地热地质条件1、区域地质构造2、主要断裂带区域内深大断裂交错发育,对矿产形成、岩浆及地热矿水的运移和存储等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南阳断裂带:位于南阳、邓州的东侧,呈北东向展布,长50km,在南阳市附近倾角较陡,邓州近侧倾角变缓,断裂两侧构造活动差异明显。

朱阳关—夏馆—南阳—大河断裂带:走向北西300—310°,长350km。

西端与瓦穴子——鸭河口——明港断裂带相交,东端与西关庄——镇平——梅山断裂带交会。

南阳市位于该断裂带中段,即夏馆——南阳段,长90km,该断裂带近期在南阳市、马山口等地尚有地震发生,说明该带在中条运动已经形成,加里东运动、燕山运动得到加强,至近期仍有活动,为一长期活动的深大断裂带。

3、地球物理异常特征通过浅层(1.3m)地温测量和钻孔测量,南阳盆地的平均温度3.82℃/100m,地温场有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

基底自北向南逐渐加深,由于基底埋藏较深,盆地内部为径流缓滞带,因此南阳盆地内部具有积存和形成热水的理想地质环境。

三、南阳市地热储量及其分布特征(一)、热储层组及水化学特征依地热矿水的介质岩性、水温、水量、水质特征及热储盖层岩性特征,本区可划分为四个热储层:1、第四系热储:埋深200m以下,水温22—28℃,赋存于第四系底层。

属于HCO3—Ca型水,矿化度0.683—0.803g/l,偏硅酸、锂含量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共21页) 南阳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及特征研究 摘要:研究南阳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及特征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南阳地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的分布、储量、种类状况,以及优势矿产的成矿背景、矿带(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原因,结合前人大量地质和科研工作的多项成果资料,探究了南阳地区成矿规律,得出了南阳地区矿产资源总特征、分布特征、成因类型。根据目前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将上述三大类矿产分别进行分类,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建议确定重点开采区规划3个,并针对远景储量概况及勘查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分布;南阳

引言 南阳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河南省占有重要地位。全区已发现各类矿产72种,矿产地386处,其中大型矿床17处,中型矿床26处,小型矿床53处,各种矿点290余处。有33个矿种和96处大、中、小型矿床经过详查或勘探。在各种矿产中,天然碱、蓝石棉、高铝矿等探明储量居全国之冠,石油、石墨、金、银、铜、钒、钛储量在省内占有重要位置,大理石、花岗岩、水泥灰岩、独山玉等也有相对优势。南阳地区矿产资源型产业对南阳地区乃至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影响显著,研究南阳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及特征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有关南阳地区的油气资源的成藏特征,如对南阳凹陷东庄油田成藏特征[1],南阳凹陷张店油田叠瓦状油藏形成条件[2]的探讨,有关独山玉东矿带的地质特征[3]以及南阳地区矿山环境现状与趋势研究较为深入。但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对南阳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与特征的系统研究较少,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环境研究不足,仅局限在某些地质构造单元,同时还存在矿产资源勘查的规模扩大但工作程度普遍较低,矿产资源勘查的手段比较单一、后备矿产资源储量不足的问题。

1 金属矿产 第2页(共21页)

1.1 黑色金属矿产 ⑴铁矿 主要分布在桐柏、南召、内乡、西峡、淅川等县,有矿产地64处,其中中型1处、小型12处、矿点51处。全区已探明中型1处、小型7处,保有矿石储量1075万吨,品位27.37%~63.05%。 ⑵金红石 金红石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首位,主要分布于西峡县和方城县,具层控特征,矿床规模大,有产地5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处。 ⑶钒矿 分布在淅川-内乡一带。北带西自淅川县西簧乡玉皇顶东至内乡县大桥乡灵山头,全长80多千米,有70余个矿体,产在寒武系下统小泉沟组硅质页岩和杂色页岩中。硅质页岩型矿石含五氧化二钒0.63%~1.10%,杂色页岩矿石含五氧化二钒0.6%~1.2%。此带中勘探淅川余家庄矿段9个矿体,五氧化二钒含量0.915%~1.035%,探明矿石储量119.57万吨,五氧化二钒1.16万吨。中带和南带分布于淅川县关防滩一带和丹江南岸,平均含五氧化二钒0.99%。 ⑷锰 矿点5处,分布在淅川县盛湾乡瓦房沟、南召县留山乡灯扎窝、桐柏县毛集乡溜水板和双头山、桐柏县黄岗乡大坡岭,方城县四里店乡周庙附近,镇平县二龙乡、四山乡等地也发现零星矿点。留山灯扎窝锰矿有3个矿体,含锰16.87%~27.78%,为蓝灰色硬锰矿和葡萄状软锰矿矿石。黄岗大坡岭锰矿位于黄岗自然镇南4千米大坡岭,产在二郎坪群大庙组硅质灰岩层中,含锰6.91%~8.9%,矿石储量5.95万吨。 1.2 有色金属矿产 本区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钨、钼、锑等7个矿种,产地11处,其中大型矿1处,中型矿5处,小型矿26处,矿点79处。铅锌矿分布于方城、西峡、镇平、南召、桐柏等县,探明储量铅9.88万吨、锌3.32万吨。镍矿分布在桐柏县大河乡柳树庄和唐河县湖阳、黑龙镇间的孙庄、西长营、曲庄一带。钛分布在西峡县重阳乡第3页(共21页)

八庙和方城县清河乡柏树岗一带,两处均有特大型矿床,矿石类型属金红石型。铜分布在西峡、镇平、内乡、桐柏等县,以南阳铜多金属成矿带为例进行分析。 1.2.1 区域地质背景 南阳铜多金属成矿带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构造形态复杂,白家河-菜子湾复式向斜及其分布于南北两翼呈北西向展布的礼县-凤镇-山阳深大断裂带的分支宕昌-礼县断裂带、岷县-两党-镇安深大断裂带和近北东向展布的区域礼县-吊池深大断裂带构成区内的基本构造格架。其中北西及近南北向的断裂构造,有利于岩浆和热液活动,次级褶皱构造及其变异部位形成了良好赋矿构造空间。 根据带内及区域矿产分布特征看,区内铜矿(化)点与东部铜、铅、锌矿(床)点同处一个构造单元内,矿化均产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群中。东部中泥盆统西汉水群中有我国著名的大型一特大型厂坝式铅锌矿床,含矿岩石为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矿体产于灰岩中或两种不同成份的岩性接触部位,矿床成因类型为复杂地层岩石组合的“层控”矿床。 1.2.2 矿带地质特征 南阳铜多金属成矿带北起兴化铜厂,南至礼县白家河,矿化带长30km,宽6km。呈北西向展布。测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西汉水组,为一套类复理石建造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其岩性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砂岩、泥质板岩、钙质板岩、砂质灰岩、泥质薄层灰岩、生物灰岩、中厚层灰岩。其中硅化生物灰岩为含矿层。区内已发现4条铜矿化带。矿化均产于泥质板岩与硅化灰岩的接触部位,且靠近硅化灰岩一侧。矿化部位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硅化现象,硅化强则矿化也强,反之则矿化弱,具有明显的后期改造作用。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少量辉铜矿,偶见闪锌矿,表生矿物为孔雀石、兰铜矿、褐铁矿等。 1.2.3 成矿控矿因素 南阳铜多金属成矿带中矿床具有成层性、多层性、分带性等“层控矿床”的典型特点,在成因上具有多来源、多阶段及多种成矿作用参与的多成因的特点。不但明显受岩相古地理条件的地层、岩性、构造、变质作用的控制,而且还受岩浆作用的影响。 第4页(共21页)

1.3 贵金属矿产 1.3.1 概况 ⑴金 分为岩金和砂金。 岩金主要分布在桐柏县银洞坡、破山、老湾,西峡县蒲塘、米坪,淅川县毛堂、荆紫关,内乡县夏馆乡许家窑,镇平县祁子堂、蚕头山,南召县花坪分金场,方城县牡丹垛、金巴山等27处;构造蚀变岩型以桐柏县老湾金矿(大型)为代表,矿床产于龟山岩片一系列破碎蚀变带内,围岩为云英片岩夹斜长角闪岩,主要蚀变为硅化和绢云母化。火山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金矿以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大型)为代表,矿床产于二郎坪群歪头山组炭质绢云英片岩夹斜长角闪片岩中,矿体产于层间剥离带内,矿石金属矿物组合复杂,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斑岩型金矿有2处,以西峡县蒲堂小型金(铜)矿为代表,矿体产于燕山期超浅成相花岗斑岩-角砾花岗斑岩-爆发角砾岩中。 砂金分布在丹江、老鹅河河漫滩或阶地上。 ⑵银 分布在桐柏县朱庄乡破山。大河铜矿、方城杨楼铅锌矿中亦伴生银,三处探明储量2658.69t。破山银矿为特大型矿床,成矿带长25千米,含矿层为二郎坪群大庙组上部第二岩性段,矿体呈层状、脉状、透镜状,共8个工业矿体,长840m~1900m,宽0.4km~1km,厚2.35m~5.38m,矿物为辉银矿和自然银,保有银金属储量2544.05t,平均含银287g/t。大河铜矿和杨楼铅锌矿伴生银金属储量各数十吨,含银分别为27g/t和154g/t。 1.3.2 石鼓金矿区 ⑴区域地质背景 石鼓金矿区位于北秦岭复杂褶皱带东段,乔端一瓦穴子断裂南侧,牧虎顶花岗岩体之北侧。区内出露地层自北向南依次为太古界太华群及上元古界栾川群的火山岩、碎屑岩建造;元古界宽坪群的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的细碧角斑岩建造;泥盆系的碎屑岩建造。区内构造比较发育,以乔端一瓦穴子断裂为主要断裂,第5页(共21页)

主构造线沿290°~3l0°方向展布。次级断裂构造主要有近EW向、NNE向、NE向、近SN向。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有加里东中期的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及燕山早期的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粒二长花岗岩及小岩脉。区域上变质作用强烈、蚀变矿化沿次级断裂带分布,局部地段富集成矿[4]。 ⑵矿床成因特点 通过对石鼓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矿床成因有如下特点: ①地层:二郎坪群二进沟组形成于华北陆块南缘裂陷槽内的一套海底火山喷发一沉积岩系主要岩性为变细碧岩、变细碧玢岩夹变石英角斑岩、变凝灰岩及大理岩薄层等。Pb,Zn,Ag,Au等元素丰度值分别为96×10-6~378×10-6,87×10-6~289×10-6,43×10-9~65×10-9,36×10-9~77×10-9,丰度高出区域地壳平均丰度的数十倍,流体在运移过程中,易萃取矿质富集成矿,是该区重要的矿源层。 ②构造因素:矿区位于乔端一瓦穴子区域性成矿构造带南侧,次级构造发育,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场所,NNE向及NE向韧脆性构造,具有早期韧性剪切,后期脆性破裂,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构造带普遍发育碎裂岩化、糜棱岩化等现象。矿化严格受构造带制约,在构造带内矿化可强可弱,但构造带之外矿化不发育,充分显示构造控矿特征。 ③岩浆岩:矿区位于牧虎顶地壳重熔型花岗岩体北侧,区域上是一个多期次岩浆活动带,燕山期花岗岩脉、小岩枝发育。由于岩浆的多期次活动,为Au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动力条件。特别是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与Au成矿关系密切。这与区域上燕山期岩浆岩的成矿特点相一致。 ⑶找矿标志 乔端-瓦穴子断裂带是区域上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燕山期虎顶岩体分布于矿区南侧。岩浆活动为矿质活化、迁移、富集创造了充分的热动力条件。因此,寻找金矿的主要标志为: ①在290°~300°区域性断裂之次级构造部位,是形成金矿的有利部位。 ②区内的石英脉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含多金属硫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