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IG作品看实用主义的乌托邦建筑设计理念
中外设计简史。

阐述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由来,特征及其后现代主义设计师。
由来: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主义设计的市场概念发生改变,从强调标准化将不同类型的行为和传统规范为固定的统一的模式并依赖于一个庞大的国际市场,变为以多种市场同时并存。
后工业社会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群体的要求,因此设计必须以多样化的战略来适应这种局面。
特征: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是以后现代主义为主要特征的。
后现代主义,严格地说应当称之为“现代主义之后”,它以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修正,界定了与其截然不同的形式风格。
针对现代主义以追求求富于人性的,装饰的,变化的,复杂的,个人的,传统的,表现形式,塑造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后现代主义似乎并不具备严哥的理论上的变革,而是单纯从形式因素的角度批判和反对现代主义,与其说它是一种观念,倒不如说是一种风格样式来得更加确切。
如果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考察后现代注意的风格特征。
其主要特征为:(1)具有告诉隐喻的设计风格。
(2)就狭义的后现代主义而言,它是比较强调以历史风格为借鉴,采用折衷手法达到强烈表现装饰效果的装饰主义作品。
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罗伯特·温图利。
阐述“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发展历程:包豪斯14年的办学历程可谓历经磨难,其创立,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魏玛包豪斯、德绍包豪斯、柏林包豪斯。
它有过是那个校长:格罗庇乌斯、迈耶、米斯·凡·德罗。
三人校长的变化使学校在构成教学思想,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师资制度以及设计理念等方面发生过许多重大变化,因此形成了三个非非常不同的发展阶段:格洛佩斯的理想主义与浪漫的的乌托邦精神,迈耶的共产主义的政治目标,米斯的实用主义方向与严谨的工作方法。
三个阶段都带有强烈而鲜明的时代烙印,也造成了包豪斯丰富的精神内容和复杂的文化特征。
主要成就:(1)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基础课程的设立(2)包豪斯也是最早开设现代色彩系统教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包豪斯的存在时间仅仅14年,但它却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设计史_名词解释 1(1)

世界现代设计史名词解释:工艺美术运动,时间19世纪中期开始,领导者约翰·拉斯金,实践者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的特点是:强调手工艺,反对机器大生产和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连同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传统。
主张向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学习。
装饰主推自然主义风格。
东方风格,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风格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代表作:《红屋》莫里斯。
名词解释:新艺术运动,时间1895年开始持续到1910年前后。
地点主要在欧洲从法国开始发展起来后来蔓延到其他地区,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
代表人物或集团:法国的‘新艺术之家’萨穆尔·宾创办、‘现代之家’、‘六人集团’。
这场运动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延续时间长。
新艺术运动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场运动。
它抛弃所有传统,认为在大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单纯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在作业方面不是简单的手工作坊,而是大型设计集团,集设计、制作、展览、推广为一体。
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和过分装饰风格,反对机械化大生产,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名词解释:高迪,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建筑家。
代表作有《圣家族教堂》哥特式风格、《米拉公寓》、《居里公园》、《巴特罗公寓》。
风格:摩尔风格阶段,中年开始,具有有机的特征,同时又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不少装饰图案都具有很强烈的象征性。
他为之投入43年的圣家族教堂的有机结构和外形,大胆的向当时弥漫世界的工业化风格挑战。
在后现代主义风起云涌的时期,他的风格一度被新一代设计师作为一种可以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抗衡的符号来借鉴。
名词解释: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受现代主义运动影响很大。
装饰主义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虽然在造型上、色彩上、装饰动机上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是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的上层,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
05424现代设计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现代设计史课程代码:0542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识记性较强的课程。
《现代设计史》主要介绍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阐述不同设计流派、不同设计风格的演变过程及代表作品,探讨设计和生产、消费、科技以及商业之间的关系,陈述相关设计思想和设计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在把握现代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与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为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史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具有明确的思维导向性,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设计风格。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中的基础部分。
本课程与艺术设计专业其他实践类课程共同构成设计史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设计实践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导性价值。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综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以及现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的区别;掌握设计的内涵;掌握设计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何谓设计(次重点)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或者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艺术设计(Design):美化生活环境,公共设施、物品器具的艺术性设计设计的实质:①人对社会生活需要的满足②时间,不同时期的设计满足不同时期人的需要,设计的演化说明设计是动态过程③设计是一种文化行为,承载着民族、地区、国家乃至一个宗教教义下人们的需求,承载人的情感,是世界间的交流,文化交融也因设计缩短了距离第二节设计的起源(一般)现代派艺术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场艺术革命设计与艺术的区别则源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里昂那多·达·芬奇 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里昂那多手稿》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技术和设计手册,标志着“设计”开始成为一种知识和方法系统(圆圈圈里成比例的裸男)古代埃及人将奴隶社会设计推到了顶峰“柱式”埃及吉萨金字塔古希腊开创了从哲学看设计的先河。
走近库哈斯-库哈斯知乎

走近库哈斯作者:杨彤晓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理解建筑师的思想是理解和学习建筑作品的一种途径,本文通过介绍库哈斯的早期理论思想以及他所提出的针对理论而形成的设计策略进行剖析,从而探讨其作品背后的渊源,最后引出笔者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关键词:库哈斯思想拥塞辐射文化摩天楼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库哈斯是当今最富有浪漫色彩的实用主义者、是最具乌托邦色彩的建筑师,也是最具时代验证精神的创作家。
年轻时,他曾经是一个邮报记者以及编写电影剧本的剧作家,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日后对于建筑与都市的观察,常能以激情洋溢以及充满幻想的文体,对日常事件的状态与信息而做出精确而简单的描述和想象。
2000年获得建筑普利茨克奖,代表着他极度乐观的现代主义精神,已在建筑教育与学术界扮演了极其重要的导师角色。
2010年妹岛和世赞誉库哈斯时说,“库哈斯对世界的影响超越了建筑领域本身,不同的人们都能从他的作品中领略到什么叫作自由”一、早期思想1、拥塞辐辏文化库哈斯这个词首次提出于《癫狂的纽约》一书,库哈斯借着曼哈顿的意向,提出了一个关于“拥塞辐辏文化”的计划。
他将此文化定义为一个魅力十足、可以海纳百川,消泯其他一切的提案,这个提案是为了使我们能更注意城市的复杂性,改变我们传统的建筑与设计观念,用以实现大都会生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所谓拥塞文化,因为大都市的特点是“拥挤”,所以在大都市中,城市这个巨大的统一体不再是由建筑单一组成,而是由被建筑占用后,剩下的空间构成的。
在这样的拥挤之中,路网系统和建筑物的“底”与“图”的关系就被倒置了,“空白”,也就是除去建筑的部分,变得更为重要,甚至成为焦点和主体。
那么在拥塞文化的影响下,城市规划与设计就是使空白成为格网的工作,也就是让线和面组成有机几何系统或骨架的工作,就是空白和实体的交替。
2、摩天楼理论如果说库哈斯在《癫狂的纽约》一书中,所预见的“拥塞辐辏文化”是21世纪都市的状态,使得都市本身形成一个乱局,这种混乱的状态正是都市最令人着迷之处;那么库哈斯提出的“摩天楼”理论,就是一个可以整合所有迷乱欲望的容器,它存在于都市之中,也能随着都市的乱局一起不断的演变、发展。
俄国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20世纪的艺术

俄国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20世纪的艺术构成主义的代表⼈物有:1. 弗拉基⽶尔·塔特林(Vladimir·Tatlin, 1885-1953)2. 佩夫斯纳(Antoine Pevsner, 1886-1962)3. 埃尔·利西茨基(El Lissitzky, 1890-1941)4. 亚历⼭⼤·罗德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 1891-1956)5. 诺姆·加博(Naum Gabo,1890-1977)(加博还是动态艺术(Kinetic Art)的先锋⼈物)佩夫斯纳作品 1938年佩夫斯纳作品佩夫斯纳作品 1938年构成主义的产⽣:⾄上主义之后, 20年代初的苏联还有⼀种近乎纯粹抽象的艺术风格 “构成主义”。
(在前⾯的⽂章中已经有介绍过抽象艺术的概念, 即切断艺术与⾃然物象的⼀切联系, 从⽽创造出⼀种纯粹的或者绝对的形式艺术)。
构成主义⼤约开始于1917年, 受到马克思主义刺激之下的俄国⾰命之后,持续到1922年左右。
对于激进的俄国艺术家⽽⾔,⼗⽉⾰命引进⼯业化的新秩序,这是对旧秩序的终结。
这个⾰命被视为俄国⽆产阶级的⼀⼤胜利。
⾰命之后,⼤环境提供了信奉⽂化⾰命和先锋观念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和设计实践的机会。
作品: <线性结构2号>艺术家: 诺姆·加博(俄罗斯)创作时间: 1950年材料: 有机玻璃和尼龙纤维Naum Gabo. Model for 'Monument to the Astronauts' 1966-1968诺姆·加博作品构成主义艺术家从⽴体主义延伸出的拼贴艺术中得到启发, 但彻底脱离了⽴体主义中再现物象的痕迹, 他们⽤新的⼯业材料, 直接⽤于建筑和⼯业设计。
构成主义类似集合艺术, 利⽤⼀块块⾦属、玻璃、⽊块、纸板等综合材料结合成的雕塑。
近现代著名建筑大师简介

约翰·拉斯金 John Ruskin:(1819-1900)约翰·拉斯金拉斯金生于伦敦。
是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
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当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
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
既强调为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主义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
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有很大区别,但他的倡导对当时设计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莫里斯等人都深受其思想影响。
是英国“工艺美术”的思想倡导者。
(英国“工艺美术”是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为了解除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业的威胁,为了复兴以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和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实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1834—1896)莫里斯生于伦敦旁边的瓦瑟斯多。
拉斐尔前派的主要成员。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
真正实现了约翰·拉斯金思想的现代设计史的先驱人物。
他被誉为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博学多才的人物之一。
莫里斯打击产业革命大量生产的粗俗制品,仰慕中世纪基尔德社会手工制作的实用美的器物,励志以美术工艺品美化现实世界,提升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莫里斯与他的商会活动通过制品的输出与杂志媒体报道,影响到欧美诸国,使他成为近代设计运动先驱的典范。
1864年成立的设计事务所。
大约是最早的独立产品和平面设计事务所之一。
当时准备结婚的莫里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婚房而自主设计出哥特风格的“红屋”为“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莫里斯代表作“红屋”)(莫里斯设计的壁纸图案)莫里斯虽是画家,却主要是致力于工艺美术,从事绘画设计出漂亮的玻璃、陶器、家具、壁纸、绒毯、书籍装帧等各方面的工作。
莫里斯在设计中,大量的装饰都是东方式的、特别是日本式的平面特征,并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等,使装饰上有一种特殊的品位。
装饰艺术运动 发源地巴黎

代表人物:
让 ·杜南—①漆器屏风和室内壁板采用非常华贵的色彩
计划,装饰图案精致,装饰动机采用东方的(如埃及、日
本的古典装饰动机),且比较具有优雅的女性化特征。②
漆器装饰采用抽象的几何形态,色彩上采用对比鲜明的对
比色彩计划,在肌理上也非常注重对比关系运用,在漆器
上采用蛋壳镶嵌装饰,是学习东方漆器风格的一个重要成
制作特点—用青铜再混合其他贵重材料(如少量点缀用的
象牙),同时采用腐蚀、铜锈、镶嵌等技术,在不同的材
料和不同的肌理装饰上雕塑,制作出小型的舞蹈人物雕塑
形式特点—较多为女性的舞蹈雕塑,色彩鲜艳,动作富于
装饰性,服装华贵,主要用作室内装饰品
平面设计(绘画、海报和时装插画)
具有特别的形式主义特点
构图风格—大量采用曲折线、成棱角的面、抽象的色彩构
是古埃及,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古代印第安人文化 4 其他
艺术的影响:芭蕾、美国爵士乐
表现特征 1 追求几何或棱角分明的造型 2 主题与纹样
经常与自然有关 3 装饰风格奢侈而夸张,经常采用鲜明
色彩或用抛光 落点 珍珠或动物皮做装饰 4 提倡新材
料新工艺的采用 主张手工艺与机械话生产完全结合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
加布里尔 ·多米克、安德列 ·洛德 查尔斯 ·盖斯玛
卡桑德拉—强调文字与图形综合为一体,采用极其简单的 图形,强调图形的象征和概括运用 美国装饰艺术 特点:1 比较集中在建筑设计与建筑相关的设计上 2 为电 影院设计特别发展出来的好莱坞风格 3 民主化特征,转 向更加大众化的立场 取得极大成就的原因:一战期间美国远离战争,发战争 财20 世纪大众艺术营造新的文化艺术环境(电影艺术、 爵士音乐、戏剧)美国是移民国家,文化上具有包容性 纽约最早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 纽约电话公司大厦 。 克莱斯勒大厦—威廉·凡·阿伦 帝国大厦—威廉·兰博 好莱坞风格:娱乐性,装饰夸张,多元化设计,充满幻想 与想象 科布西埃建筑观点:1 底层架空柱 2 屋顶花园 3 建筑的六 个面 4 开阔窗子和引风景入室 5 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未 来主 义:现代文艺思潮之 一 1909 年意大 利马利奈 蒂倡 始。1911 年 至 1915 年广泛流行于 意大利。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布于欧洲各国。以尼采﹑柏格森 哲 学 为 根 据 认 为 未 来 的 艺 术 应 具 有 "现 代 感 觉 "并 主 张 表 现 艺 术 家 进 行 创 作 时 的 所 谓 "心 境 的 并 发 性 何 谓标 准化设 计? 对现 代设计 启示 和意 义 :模块化 、 可替代性、可以机械化生产,强调设计的统一性。 意义它推动了工业产品的优质化,用一种更严谨、 实用的设计语言来取代青年风格的自然主义形式 工业同盟的宗旨:1 提倡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相结合 2 提倡 采用大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标准化生产和运用新技术、新 材料 3 主张功能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 4 主张协会走 非官方路线使其成为设计界的行业组织 5 大力发展设计 教育,提高德国设计水平等 “装饰艺术”运动—是 20 世纪 20 年代到 30 年代以法国、 美国和英国等为代表的一次风格特殊的设计运动。它发源 于法国,主要集中于豪华和奢侈的产品与艺术品的设计 上。由于这场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所受影 响很大,两次运动既对立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装饰 艺术”之名来自 1925 年的巴黎装饰主义展览。“装饰艺术” 并不仅指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而是包含广泛(爵士图 案)。它是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反动,反对古典主义、 自然(特别是有机形态)、手工业倾向,主张机械化的美。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是 20 世纪初从建筑设计 发展起来的一场对传统意识形态革命,成为 20 世纪设计 的核心。主要是设计师为找寻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变 设计观念,开始在设计观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 行探索,而集中在德国(始于工业同盟,包豪斯为高潮)、 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进行试验,在 30 年 代中期取得惊人成就。设计上体现的现代主义内容分为: 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现代主义 是由小批精英知识分子发动的,对设计长期服务于权贵阶 层的一种反动,具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虽不提倡为 精英服务,但提倡精英领导。原则方法:1、功能第一, 形式第二;2、机械美学,批量化生产。 德国工业同盟——1907 年,穆特修斯、贝伦斯等成立了 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这个组织旨在提高 工业产品的质量,公开追求商业目的,奠定了德国产品重 质量的传统,可以说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自 从这个机构成立以后,德国的设计家就有一个可以团聚的 中心,工业同盟组织的各种展览、讨论会都变成当时设计 先驱人物研究发展、讨论问题的重要场所。格罗佩斯的成 就(他于 1914 年受工业同盟委托设计科隆展览馆)在很大 程度上足与工业同盟分不开的。 俄国构成主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 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俄国构成 主义者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 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世界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他们利 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探讨"理性主义",研究建筑空间,采 用理性的结构表达方式,对于表现的单纯性、摆脱代表 性之后自由的单纯结构和功能的表现进行探索,以结构的 表现为最后终结。 构成主义: 又名结构主义;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构 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 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 重的体积量感。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 法,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同时也吸收 了绝对主义的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 成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响。 至上主义:指创作艺术中的情感的至高无上,回话的宗旨 并不是客观地再现物象本身,而源于艺术家“什么都不用” 地创造,强调感情,代表:马列维奇 荷兰的“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 在 1917—1928 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主要 的组织者是杜斯柏格,成员:蒙德里安,里特维德。而维 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风格》杂志。提倡采 用最简单的结构元素,以形成基本设计语汇,从而使设计 因其内在的可认可性在全世界找到共同语言。风格派共同 的主张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他们主张艺术应脱离于自然而
东西方建筑文化差异性研究——以雷姆·库哈斯与藤本壮介的对比为基础

东西方建筑文化差异性研究——以雷姆·库哈斯与藤本壮介的对比为基础白效轩(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济南 250101)摘要: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设计早已不是单纯的设计手法和形式美学的运用,东西方的建筑文化在融入的过程中相互碰撞,愈加明显的文化内容渗透到东西方建筑师的设计中。
本文通过两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先锋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和藤本壮介的对比,结合二人的建筑观念、设计方法及各自的建筑作品,探讨东西方建筑师和东西方建筑文化背后的差异性,对中国当代建筑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建筑如何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研究表明,东西方建筑文化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这种差异性来源于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建筑观念;东西方文化;差异性[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34.23Study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Rem Koolhaas and Sou FujimotoBai Xiaoxuan(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1, 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no longer a simple application of design techniques and formal aesthetic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the collision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more and more obvious cultural content permeates into the desig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ioneer architects Rem Koolhaas and Sou Fujimoto, who grew up under two cultural backgrounds,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architectural concepts, design methods and their respective architectural works of the two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s and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behind them, which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handl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is difference comes from deeper philosophical thinking behind itKey words: architectural concept;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difference随着当今世界各国联系不断增强,人类文明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全球意识不断崛起,建筑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
BIG作品看实用主义的乌托邦建筑设计理念
发表时间:
2019-01-15T14:08:15.2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作者: 万剑飞
[导读] 社会不断演变,身处于社会之中的建筑也被不断调整,建筑风格存在变化多端的特点。
黑龙江省冶金设计规划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建筑设计工作因受到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条件的影响,也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城市建筑的风格被充分丰富。一些设计者加大了
对建筑外观造型的关注,建筑的实用功能被忽视,形式主义的建筑越来越多,不仅建筑材料被浪费,设计成果的质量也随之降低。
BIG事务
所运用创新型建筑设计手法设计出了优质的实用性建筑,现参考以实用主义为核心的乌托邦建筑设计理念,探讨其设计的建筑作品。
关键词:BIG作品;实用主义;乌托邦建筑;设计理念
社会不断演变,身处于社会之中的建筑也被不断调整,建筑风格存在变化多端的特点,建筑设计者也可借由其设计的建筑作品来进行
技术层面的交流活动,优质建筑作品被修建到新型城市中,但是就建筑的主体设计风格而言,实用主义被很多建筑者忽视,其设计的建筑
根据形式化特点,建筑本质价值也被削弱,一些优秀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彰显了实用价值。现以
BIG作品为例,探讨新型乌托邦建筑在
当前城市中的可用性。
1 BIG事务所分析
1.1 BIG事务所分析
BIG建筑设计事务所在丹麦的哥本哈根成立,主要是由一群拥有创新化的设计理念的建筑开发人员与设计人员组成,其中不乏思想者,
其在建设优质建筑与新型城市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们注重把控不断变化与演进的现代社会,从社会中去探寻设计建筑系统时所需的理
念,当社会构成形态产生变动之后,设计建筑所运用的手法必须被改变,建筑始终是为社会服务的。影响建筑设计工作的因素复杂又多
变,社会背景带来的影响是最大的,包括科技变革、经济发展以及多元化的文化系统均给建筑设计工作指明了全新的方向,事务所在参与
建筑设计活动时,注重有效利用当前可使用的建筑资源,控制设计的建筑的真实造价,其设计出的建筑作品对于基本功能要求以及外部场
所环境还持有极强的敏感性。
1.2 实用化的乌托邦建筑分析
实用化的乌托邦建筑并非是存在冲突的概念,而是不同设计理念融合之后的成果。乌托邦是理想化的人类社会,是思想家们空想出的
社会,在这社会中,并没有资本压迫,人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社会是美好而后不真实的;实用主义则强调物质具有的实用性,将其应用
到建筑设计领域中之后,设计者可形成三种可用的设计原则,分别为美观、建筑与实用,建筑作品必须兼顾美观与实用价值,虽然乌托邦
的建筑作品看起来似乎难以被真正地设计出来,但是如果坚持正确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操作同样是易于实现的。
现代社会的科技技术系统在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提升,新型建筑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设计者难以在建筑造型设计方面获取突
破,导致过多的雷同化建筑被建成,同时膨胀型建筑业被提供给现代人,其不仅具有极低的实用价值,质量水平也偏低。设计者应当结合
社会背景,找出真正适合现代人的建筑。
BIG事务所的设计者们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其所有的建筑作品都是建设在真实的社会基础上,城市环境的复杂性提升了建筑设计工作的
难度,我国的设计者可以向他们学习实用化的设计理念,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当形成科学的建筑设计观念,在我国设计更多属于现代社会的
高价值建筑。
2 应用新型设计理念的情况
2.1 “8”House
“8”字住宅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BIG住宅三部曲之一,面积达到62000m2,集居住区、零售业、办公于一体。设计师将其沿着运
河放置,在此可以眺望被保护的运河沿岸风光整个大楼平面布局呈
“8”字形。它与传统的建筑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这个大型居住区利用一个
延续到
10层高的连续散步长廊和环形自行车跑道将城市生活中生动有趣的邻里关系融入到横向层次的水平层里,创造了一个三维立体的城
市社区,把郊区生活融入到商业和居住功能共存的城市活力中,形成了一个真正的
“综合体”。这就是骑着脚踏车回家的感觉。
“8字住宅”(House 8)还创造了两个独享的内部庭院,中心十字部分含有面向全部住户开放的500m2公共设施,同时把庭院一分为
二。与此同时,一个
9m宽的走廊穿过建筑,连接了西侧的公园地带和东侧的运河水系。商业功能呈现在建筑底层,而公寓设在上部。不同
的水平层被赋予各种品质:公寓有良好的视野,日照和新鲜空气,而出租写字楼和街道生活相融。一个连续的公众步道从街道标高拉伸到
顶层,使人们一路骑车到屋顶,途经花园联排别墅,蜿蜒经过一个个类似农村的低矮院墙。
BIG architects可以布置了两个绿坡屋顶,减少
城市热岛效应同时给项目提供了视觉上的识别,并且与隔壁朝南的郊区农场连为一体。
“8字住宅(House 8)的形状正是强调了这一点,东
北角被高高抬起,又在西南角被压低,光和空气得以灌入南部庭院。
”
2.2 海港浴场
BIG事务所设计的海港浴场具有完整的内部系统,同时也拥有美好的港口景观,设置已经成为了其所处城市哥本哈根的标志性建筑之
一。优秀的建筑作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辨识度与标志性价值,坐落在城市中,可突显城市的个性化特征,海港浴场正是这种类型的优质建
筑,现简要分析海洋浴场的设计情况。
这个作品提供了包括干船坞、码头、船坡道、悬崖、游乐场和浮桥在内的城市港口景观,使得哥本哈根市民可以在城市中心游泳。因
为哥本哈根港正在从一个工业港口和交通枢纽转变为城市的文化和社会中心,海港浴场正在推进这种演变。通过满足实际需要、提高可达
性、安全性和功能的灵活性,浴场在水域上加强了与毗邻公园间的联系。海浴场并不是简单地将一系列泳池并排放置,而是利用
150m长的
环形直线泳池将一系列游泳池联系起来,泳池和室外自然环境自然的融为一体。
你认为泳池一定要在室内或者隐蔽的地方吗?你以为有了泳池才能有水吗?BIG告诉你答案:不!一切正是恰恰相反。人们来到这地不
一定要运动,他们是要社交,娱乐和享受阳光和水。这里的水面提供一个场所,可以集聚人流,可以互动和娱乐,而这些也正是哥本哈根
城市所正需要的。
BIG的出发点就是考虑场所特质,从实际出发,考虑城市和市民的需求,将这个建设了一个地标性的建筑,与场地结合,
与自然融合,与人文和谐。这个港口成为了城市中心休闲文化和港口文化的象征,也为海港的市民提供了方便,这一切的出发点就是简简
单单的实际,
BIG将实用与乌托邦完美的结合,给都市建筑一个全新的诠释。
3 结束语
优秀的建筑作品应当兼顾多种设计需要,片面化地强调建筑的某一特点的建筑并不能符合现代人对于建筑的期望,乌托邦设计理念将
各种美好的因素融入到建筑中,在这种乌托邦式的建筑中融入了实用主义之后,建筑的综合价值被提升,建筑甚至可发挥改造城市的作
用,
BIG事务所创造的实用化乌托邦建筑作品可以给其他的建筑设计者指明建筑设计的方向,在使用创新化的设计手法完成建筑设计工作的
同时,还必须参考设计环境保护建筑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晶婕, & 王冬. (2018). 从big作品看实用主义的乌托邦建筑设计理念. 价值工程(17).
[2]施艺,何婷. (2017). 梦想乌托邦——loft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盛行思考. 教育现代化-知网(17), 098-098.
[3]李亮. (2012). 理想乌托邦与现实唯物观的交叠——张永和的建筑艺术实践. 艺术与设计(11), 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