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分析美术馆

合集下载

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案例

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案例

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案例全国美术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场所之一,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精彩纷呈的展览,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下面将列举一些全国美术馆的优秀展览案例。

1. 《清明上河图》展览《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绘画作品,展示了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景象。

此次展览在全国美术馆举办,通过展示原作和相关历史文物,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这幅千古名画。

2. 《千年古都——西安文化艺术展》这次展览以西安这座千年古都为主题,展示了西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通过展示陕西历史文物、民俗艺术品以及当代艺术作品,让观众领略到了西安独特的魅力。

3. 《大师的足迹——中国当代艺术大师作品展》这次展览集结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大师的作品,包括中国画、油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

通过这些作品的展示,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

4. 《名家珍品——中国古代文物展》这次展览汇集了中国古代文物中的经典之作,包括青铜器、瓷器、书画等。

通过展示这些珍贵的文物,观众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5. 《现代主义艺术的风采——欧洲艺术大师作品展》这次展览展示了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的代表作品,包括梵高、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

通过这些作品的展示,观众可以了解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

6. 《艺术与科技的对话——当代艺术科技创新展》这次展览展示了当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创新作品,包括虚拟现实艺术、数字艺术等。

通过展示这些作品,观众可以感受到科技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7. 《自然与人文——中国山水画展》这次展览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经典之作,包括黄鹤楼、五岳等山水名胜的描绘。

通过展示这些作品,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8. 《艺术与环境保护——当代艺术家作品展》这次展览展示了当代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思考,包括环境主题的油画、摄影等作品。

通过这些作品的展示,观众可以认识到艺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9. 《光影之美——摄影艺术展》这次展览展示了摄影艺术的精彩之作,包括人物摄影、风景摄影等多个领域的作品。

金贝尔美术馆案例分析-精品文档

金贝尔美术馆案例分析-精品文档

南侧下沉广场
水池
北侧下沉广场
停车场
2.平面
①平面形态
沿轴线两侧对称
平面呈凹字形
②功能与流线分析
3
6 7
1 9 4
主要功能空间
2
8
流线示意
1.门厅 房
2.管理
一层(地下层)平面 3.储藏 4.工作间 5.研究室
6.讲堂
7.机



7


3
4
4
7
2
1
二层平面 1.敞廊 2.入口 3.门厅 4.展厅 5.售书 6.报告厅 7.室 内庭院--“光井” 8.厨房 9.图书室
金贝尔艺术博物馆建筑分析
建筑背景
时间:1966年~1972年 地理位置: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斯堡的郊区 建造背景:金贝尔既是一位工业家也是一 位收藏家。金贝尔在福特沃思城建立了一 个基金会,并把他的收藏品和财产捐给基 金会用来建造一个收藏馆,他希望博物馆 能够成为一个著名的建筑。1966年由基金 会选出的博物馆执行官理查德·布朗博士 决定委托康来做设计。金贝尔术博物馆在 1966年就开始设计,但直到1969年中期才 开始破土动工。 环境景观:它位于一个空旷而景色优美的 公园之中,美术馆外部表现得有些俊俏, 建筑的外观形状处理得娴静、简朴,自远 处观望,其严肃的个性会给人以刻板的印 象。
③朝向与自然光照的关系 东西朝向有利于光线最大限度的从天窗均匀射 入。
4.光是此建筑的重要乃至主导元素
“金贝尔美术馆是康对光的献礼” ——《静谧于光明》
采光装置的设计

该建筑最激动人心的还要算是采光 装置的设计.在美术馆里使用直射光 或是明亮的光线看上去十分的暗淡, 尤其是陈列易损品的地方,比如水彩 画.康设计的是一套双向反射系统, 透过拱壳沿顶端槽孔安装的透明天 窗,天光和阳光会洒在一组有穿孔金 属装置散发出了自身的光芒,然儿大 部分的光线还是被反射到了混凝土 拱壳的底侧,然后由此反射到绘画展 品上.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详细案例分析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详细案例分析
• 等腰三角形产生的轴线与西馆轴线的呼应 • 三角母体的使用及哥特式塔楼产生纪念性,
对罗马式的西馆进行一种历史风格的延续 • 构造和材质的极端追求 • 内部空间的丰富性和流动性
建筑物的基本轮廓—一个顺应环境的梯形
国会大厦——杰弗逊纪念堂轴线
三角母体的加减法
立面分析
西馆的延续
19度的模矩
东馆预留的扩建基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临的难题
• 位于历史敏感地带,如何融入城市,取得 与周边纪念性建筑群的协调
• 不规整基地的利用(直角梯形) • 如何与罗马风格的老馆取得联系 • 业主的特殊要求(亲切的外表,活泼的空
间,空间有中心有方向感)
解决思路
• 对国会大厦——杰弗逊纪念堂轴线的尊重 导致梯形平面的切割
丰富的南立面
地下一层平面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四层平面
五层平面
三角形角隅处六边形的处理
• “众所周知,光线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但机 遇也是很重要的,我在这个设计中,正是 有机会可以探索光线的丰富变化,以及形 态和空间的神秘性,于是我进行了大胆尝 试。”

——贝聿铭
天窗的由来
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 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地理位置
西馆
东馆
了这 材二 建是贝建
充些 料是 筑 聿筑
分特 考空 造 的色 究间 型 体在 和处 与
铭 的 建
介 绍

现「 建理 所 筑建
。东 筑独 处 设筑
馆 内具 环 计界
」 部匠 境 有人
的 设心 自 三士
设 计。 然 个普
计 精三 融 特遍
中 巧是 化 色认
得 。建 。 :为

安藤忠雄--沃斯堡现代美术博物馆分析

安藤忠雄--沃斯堡现代美术博物馆分析

设计理念
在这个设计案裡,安藤尝试与路易斯‧康的作品 对话,从其中分析出简洁明晰、具有强度感的单纯 性等空间上的特质,并考虑将这些特质反映在新的 建筑物中。而於广大的基地,安藤提出一个没有内 外区别,在基地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艺术存在 的「艺术之森」构想。在这些想法下所导引出的意 象是,在有著绿荫、水池围绕的森林中,并列著五 排由玻璃所包覆的清水混凝土箱型量体。长的两排 是属於公共空间,短的三排则是展示空间。
平面布局
设计以在严酷条 件下创造一个沙 漠绿洲为主题, 首先从外部水池 和绿化着手,基 地的东侧规划了 大片水池,而邻 近交通繁的十字 路口四周,则配 置了充满绿荫的 树林地,藉以形 塑出池清水澈、 绿荫围绕的环境。
主入 口
材料的运用——清水混凝土和玻璃的双重表层
美术馆使用混凝土和玻璃作為 主要的建筑材料,在沃夫兹堡 的严苛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建 筑除了有保护艺术作品的作用 之外,更可以保证构造上的安 全。安藤发现,这种玻璃和混 凝土组合而成的双重表层构造 方式,包覆在玻璃体内的清水 混凝土能使玻璃的透明性更加 清楚。清水混凝土和玻璃的双 重表层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就 像是日本传统建筑裡的簷廊空 间,既是室外、同时也是室内; 在内部可以感受到室外的水池、 绿荫、阳光,在外部透过玻璃 也可以察觉到室内展示室裡的 活动。
安藤忠雄则更多的表现出对混凝土的钟爱其建筑业同样的喜欢表现为裸露的空间其更被被称为了清水大师共同点分析三空间在一个空旷而景色优美的公园之中美术馆外部表现得有些峻峭建筑的外观形象处理得娴静简朴自远处观望其严肃的个性会给人以刻板的印象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
安藤忠雄
大师简介
安藤忠雄 日本著名建筑师, 从未受过正规科 班教育,开创了 一套独特、崭新 的建筑风格,成 为当今最为活跃、 最具影响力的世 界建筑大师之一。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
案 例 三

国 际 画
一层平 面
二层平 面
三层平 面
屋 顶 看 平 面 图 的 分 布
建筑中的几何图形
西北侧全景
从北侧接近主出入口 从一层上到二层的楼梯间
剖面图
地下两层
3层接待室
1层厅和连接 的展室
与1屋厅有标 高差的展室
地下层 室内展 室厅
谢谢观看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立面分析
五座长长的平顶展馆仿佛漂浮在1.5英亩(约6070.2平方米)的水池上方, 波光粼粼,让人感觉这五座展馆也是艺术品展览在水面上。现代艺术博物馆 的玻璃之墙有一个深意——冷冻作用。
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研究
视角
安藤的玻璃墙体的另一个深意在 于其从内到外以及从外到内的自 然转换。
当被玻璃环绕时,外侧的墙壁就 变成了内侧的墙壁,被混凝土墙 壁包围的场地又成了内部空间。
主入口 水
总平面的分析:
总平面的分析:
设计以在严酷条件下创造一个沙 漠绿洲为主题,先从外部水池和 绿化着手,在基地的东侧规划了 一片水池,在临近交通繁华的十 字路口四周,配置了充满绿茵的 树林地,以此表现出了池清水澈, 绿荫围绕的环境。

安藤在项目中制作的基 地和建筑关系的模型。
在沙漠中创造的绿树环 绕。
案例二-——芬兰赫尔 辛基现代艺术博物馆
Steven Holl
——芬兰赫尔辛基现代 艺术博物馆
∙作品分析
基地分析 设计理念 总平分析 平面分析 立面分析 剖面分析 光的分析
Steven Holl
01
02
03
∙基地分析
赫尔辛基美术馆的设计概念在于 将建筑体量有机的编织到周围的 城市景观中去。

安藤忠雄-直岛当代美术馆-案例分析讲解学习(23页)

安藤忠雄-直岛当代美术馆-案例分析讲解学习(23页)

直岛美术馆给对我在功能方面的启 发
■ 前面提到安藤设计直岛美术馆的主旨就是“在某一个场所 经由时间来培育艺术”。艺术没有被建筑所束缚,而是超 越内与外的界限,自由地获取场所。这样一个功能赋予了 一个普通人的行为参与建筑设计的过程。
■ 城市观景台也应该有一部分构筑物是可随着游客的逐渐参 与而灵活改变的,这样不仅赋予了建筑设计一个互动性的 过程,也能让游客在这里留下“足迹”
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
立面图
流线3 流线1
艺术化的交通流线
流线2
流线1 流线2
流线3
建筑实体模型
与鹅岭公园不同的是,雖然 這座 建築背 後,有道路通達,但通常 人們都是經由一專用碼頭和台階
是廣場進入 。不过鹅岭公园的 栈道与其具有同样的性质,所 以要处理好栈道与建筑物本身
谢谢
海面
海面
山 地 与 植 被
直岛美术馆 与城市观景 台的视野对

虽然景观不同,但 是建筑所在的场地 都是环境质量较好 的公园,理想状态 下城市观景台在与 周围环境尽量契合 的同时,也能获得 相当好的视野!!
说到与周围建筑物的联系
■ 鹅岭公园红线外构筑 物太多,形势又多样, 现代与过去的建筑形 势都有,城市观景台 的修建很难做到像直 岛一样统一,这是与 直岛最大的区别,可 考虑的解决方法有二:
的关系!
鹅岭栈道
建筑细部
毛墙与清水混泥土
入口之一的设置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实料
户外空间
■ 光赋予每一戏剧性,
风和雨通过他们对人体 的作用给生活增添色彩。 建筑是一种媒介,使人 们去感受自然的存在。
——安藤忠雄
对光线的运用

何香凝美术馆赏析

何香凝美术馆赏析
何香凝美术馆—案例分析 何香凝美术馆 案例分析
何香凝美术馆
假如一个建筑空间让你感到舒服,那你将忘记空间本身。 --Peter Eisenman 背景:
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三日, 何香凝美术馆经中央批准兴建 ;一九九六年三月一日动工, 一九九七年四月建成,四月十 八日正式开馆。江泽民总书记 亲自题写了馆名。 它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 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也是 继中国美术馆之后的第二个国 家现代博物馆。
何香凝美术馆分析:
三层平面图:
注释: 5、主展厅 10、副展厅 12、上空
何香凝美术馆分析:
美术馆剖面分析1:
剖面其实并不存在于视野之中,而只是我们理性化的一个工具。 剖面其实并不存在于视野之中,而只是我们理性化的一个工具。通过剖 很多空间效果会看得更清晰,比如通高、采光等。 面,很多空间效果会看得更清晰,比如通高、采光等。这里切取了两个剖面 作分析,指向的一种围合状态与空间动势的分析。 作分析,指向的一种围合状态与空间动势的分析。
何香凝美、报告厅 15、培训中心 16、裱画室 17、画室 18、会议室 19、办公 20、前厅 21、弧墙 23、坡道
何香凝美术馆分析:
二层平面图: 注释:
1、入口 2、门厅 3、进厅——下 沉式“院子” 4、中庭 5、主展厅 6、咨询中心 7、贵宾室 8、纪念品销售 9、茶室 10、副展厅 11、庭院 22、天桥
何香凝美术馆分析:
美术馆的处理手法:
处理手法描述的目的是回归到对基地的理解上,这里面应该存在一种对应关 系。从中提取的基地要素是道路、地形、树木、人流的方向、朝向、轴线等等, 而对这些要素的处理体现了建筑师的态度。 例如针对道路,后退,分隔--表明了三种目的,一是建筑作为美术馆,应该 有着必要的心理过渡空间,这里通过广场与飞桥营造的空间体验达到了。另一点 是建筑立面的"表情",需要距离去获得整体的视觉感受。三是建筑后退到与"锦 绣中华"石林几乎相平齐的位置上,反映了一种和谐气氛。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



∙光的分析
剖面
弧形墙
∙光的分析
∙光的分析
剖面图
∙光的分析
应用了蝴蝶窗
带有天窗的弧形屋 面为顶层下部的展室提 供了另一种光的分布方 式,成弧形的屋顶开有 “蝴蝶结”式的天窗, 可将光线分送到顶层以 下的画廊中。
在博物馆中,光线以不同的方式射入,这种光线射入的 不均匀性,会随着季节与时间的变化,在视觉上是博物馆内 部空间产生律动,从总体设计来看,整个博物馆就是一个弯 曲的“大走廊”,而自然光在其中的变化是这个“大走廊” 上展出的一件永恒的艺术品。
平面分析
入口效果 安藤以一种大 方的姿态迎接建筑 物采用了一种 更 为严肃,偏向于新 古典主义的入口设 计。
一层平面
平面分析
展览空间
整个建筑采取五个矩形 盒子平行的排列,用几 何形体来展现了整个展 览馆的风貌。
公共空间
立面分析
北立面
南立面
东立面
立面分析
五座长长的平顶展馆仿佛漂浮在1.5英亩(约6070.2平方米)的水池上方,波 光粼粼,让人感觉这五座展馆也是艺术品展览在水面上。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玻 璃之墙有一个深意——冷冻作用。
∙平面分析
在平面的功能上他也很巧 妙的运用了搭接。
一层平面
∙平面分析
霍尔交错搭接的概念同样也体现在 建筑的平面和内部空间组织上
同时,在功能上,还区分了参观区和休 息区。使休息区的环境更加静谧。
入口透视
一层平面
∙平面分析
展览空间韵律的营造 整个设计营造了一种有着 轻微弯曲的“展览空间”。含有 弧面墙的半长方的展厅,霍尔通 过这种不规则的空间形态来凸显 每个展厅及每位艺术家作品的个 性,并使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多种 体验。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要多 长穿越贯通四层的中庭,可以体 验不断变化的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平面
建筑所处位置正好位于山头,拥有良 好的环形视野。并且北向视野可达高 远
美术馆外观
建筑共四层覆土两层,陆 后方圆形地上两层主要为 展览厅,外部矩形主要为 客房和观景平台。晚上看 建筑似镶嵌在山体中,显 得通透,明亮。
立面图
建筑 细部
户外空间
• 光赋予每一戏剧性,风和雨通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们对人体的作用给生活添加色彩。 建筑是一种媒介,使人们感受自然 的存在——安藤忠雄。
光线 运用
经典案例分析
演讲人:王浩宇
直岛当代美术馆
该美术馆是由安藤忠雄设计,虽然以 展示为主要功能,但是处于地势高起, 的海岬,周围环境观赏价值极高,同 时具备了观景建筑的功能,并且具有 较大高差。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1941年出生于 日本大阪,以自学方式学习建筑,1969年创立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97年担任东京大学教 授。作品有“住吉长屋”、“万博会日本政府 馆”、“光之教会”等[1] 。从未受过正规 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 ,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 师之一
场地介绍
直岛是日本内海中的一个小岛, 位于日本香川县高松市以北约 1300米的地方。基地环境非常 纯净,大海浩瀚,阳光充沛, 景色幽美。
设计说明
• 直岛美术馆集美术馆和旅馆设施于一体,美术馆的主旨是:“在 某一个场所经由时间来培育艺术”。 • 美术馆主要包括一个大展览厅和一个小旅馆,设计中材质上既采 用了混凝土,也采用了碎块毛石墙,通过向地下发掘创造出了一 种类似土木工程的作品。 • 与传统民居相呼应,最终以低调,素朴 让人与自然保持对话的意 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