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新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重点小学》课文原文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必背课文(含课文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必背课文(含课文内容)1大青树下的小学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选背)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睛了。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品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増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6、秋天的雨(2自然段必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实用文档之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实用文档之"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大青
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
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学习一、课文原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二、作者简介姓名为吴然,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曾名《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扣准了民族大团结这个核心主题,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
三、生字组词坝(大坝)(堤坝)扬(表扬)(飘扬)摔(摔跤)(摔打)跤(摔跤)(跤王)凤(凤凰)(龙凤)洁(洁白)(洁净)晨(早晨)(晨昏)绒(绒毛)(绒球)汉(汉语)(汉字)艳(鲜艳)(红艳)服(服务)(克服)装(装备)(服装)扮(打扮)(装扮)读(读书)(读取)静(安静)(宁静)停(停车)(停止)粗(粗心)(粗壮)影(影子)(倒影)多音字:打dǎ(打扮)dá(一打)好hǎo(好像)hào(好奇)近义词:鲜艳——艳丽飘扬——飞扬敬爱——尊敬安静——宁静粗壮——强壮绚丽多彩——五彩缤纷反义词:艳艳——暗淡安静——热闹古老——现代洁白——乌黑四、重点词语理解阿昌族和德昂族: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及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课。
下面是课文原文和对应的教案。
课文原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所小学开在大青树下面。
学校没有教室,只有一个大院子。
院子里有七八副操场。
蓝天、白云、大青树,全都是我们的课堂。
学校里有很多班。
每个班级都有一块黑板,是大青树的树干。
班里有许多座椅,是大青树的枝杈。
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桌子,是大青树的树叶。
我们坐在树叶上,我们用粉笔在树干上写字、写数学题,有时还用棍子量地。
大青树下的学校很有趣。
我喜欢玩跳房子,在树叶间爬来爬去。
我们还找出一块石头当跳板,左右起舞。
玩得天昏地暗,大家都笑了出来。
大青树是我们的好朋友,夏天给我们遮阳,秋天给我们蔽风。
我们常常喊:“大青树,您真好!”这样和大青树开心地玩了整整一天。
大青树下的小学,没有校门,我们随时都可以来。
这里没有课本,我们的教室就是大青树的枝叶。
大青树是我们的座右铭!我爱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情景;2. 学生能够读懂课文并理解其内容;3. 能够正确书写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 读懂课文并理解其内容;2. 掌握一些涉及树木的生词。
教学准备:1. 卡片,上面写着树木的词语;2. 大青树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青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2. 呈现:将树木的词语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图片和词语,说出这些树木的名称。
3. 教授生词:教授“蔽”“遮”这两个生词的意思,并让学生尝试读音。
4. 听读课文: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5. 读课文:分散式答读,学生两人一组,交替读课文的每个句子。
6. 理解课文:提问学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 分组默写: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内互相默写课文中的一段话。
8. 背诵课文:学生小组内进行课文的背诵,并逐个展示给全班。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到校园里寻找各种树木,并回到教室上口语课,描述他们所找到的树木。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与朗读.doc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与朗读
编辑:
指导:
日期: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与朗读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1 大青树下的小学原文

1 大青树下的小学bà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hàn dǎi pō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yàn bàn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yáng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dú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Shuāi jiāo家在大青树下跳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fèng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jié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坝汉艳扮扬读摔跤凤洁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来说一说。
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前大树下例如:上课的时候……放学了……资料袋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本文作者吴文,选做课文时有改动。
)。
人教版部编本新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重点小学》课文原文
精心整理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
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
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
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
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
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
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
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
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
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原文及教案【原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教学要求: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课文内容
大青树下的小学
作者:吴然
[人教版部编本第五册课文]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朗读+知识点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本原文知识点01我会写晨chén (清晨、早晨、晨读)绒róng (绒毛、绒布、天鹅绒)球qiú(地球、皮球、足球)汉hàn (汉族、汉语、男子汉)艳yàn(艳丽、鲜艳、艳阳)服fú(衣服、服装、服从)装zhuāng(军装、西装、假装)扮bàn(装扮、打扮、扮演)读dú(读书、读音、朗读)静jìng(安静、寂静、平静)停tíng(停止、停顿、停放)粗cū(粗壮、粗细、粗心大意)影yǐng(影子、黑影、身影)02我会认坝bà(大坝、堤坝、坪坝)扬yáng(飞扬、飘扬、高扬)摔shuāi(摔跤、摔倒、摔跟头)跤jiāo(跌跤、滑跤、栽跤)凤fèng(凤凰、凤梨、凤尾竹)洁jié(洁白、整洁、清洁)03多音字打dǎ(打扮)dá(一打)好hǎo(好像)hào(好奇)04近义词鲜艳——艳丽飘扬——飞扬敬爱——尊敬安静——宁静粗壮——强壮绚丽多彩——五彩缤纷05反义词艳艳——暗淡安静——热闹古老——现代洁白——乌黑06理解词语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绚丽;灿烂美丽。
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敬爱:尊敬热爱。
飘扬:在空中随风飘动。
招引:吸引。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粗壮:指粗大而结实。
课本课后练习答案一、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细节的有关词句。
而这样的词句;学生读后感到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高高兴兴地朝着一个共同一个地方──学校走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
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
叫了,蝴蝶停在
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
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
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
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吴然,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
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
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
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