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5页PPT
土地革命-课件

所占农村 人口比例
10%
90%
地主 农民
占有土 地比例
20-30%
70-80%
• 1、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 中国社会的发展。
• 2、土地改革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 的新解放区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 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__19_5_0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
刚刚诞生的贫困的新中国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 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解放前: 地主:占农村人口____不__到_百__分__之__十_____, 占有全国__百__分__之__七__十__至_八__十__的___土地 农民:占农村人口_____百__分_之__九__十______, 占有全国__百__分__之__二__十__至_三__十__的___土地 危害:严重阻碍__农_村__经__济___和_中__国_社__会___ 的发展。
• 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 么变化?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的理想。
• 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 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 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 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 建设准备了条件。
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
儿获得翻身。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请回答:
(1)是什19么52土年地底制;度土,地迫改使革喜的儿逃居深山的? (2) 这种土地制完度成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标志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 第三、革命形势——城乡不平衡
•
32
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到1930年初,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 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 约10万人。重要的根据地有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闽浙赣、 湘鄂赣、湘赣、广西的左右江、广东的东江和琼崖等。 • 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 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
11/6/2014
7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时实行的“不抵抗”政策在 处理“济南惨案”中已露出端倪。 而日军在以后 全面侵华中的残暴野蛮行径在“济南惨案”中也已暴露无遗。
11/6/2014
8
2.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12月29日凌晨, 东北易帜
月 日 凌 晨 , 张 学 良 等 联 名 通 电
宁汉合流后国民党政权及其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革命、 土地革命 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 关键词:十年内战 • 关键人物:蒋介石(第一节),毛泽东(第二节)
3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本章聚焦:国民党 蒋介石
1927-1937 官僚资本形成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 陈果夫
15
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南京国民政府所代表的,既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 利益,也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大资产 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国民党所实行的就是代 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 军事独裁统治。
重温党的历史PPT课件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 解放战争
内战爆发 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 第二条战线 战略反攻和内战结束
(1946年6月—1949年9月)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20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1949年10月—1956年)
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三反”运动(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
规模
持续13个月; 全国共爆发了大小罢工30余次; 参加罢工的人数在30万以上。
教训
10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初—1927年7月)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
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1月20日至30日)
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4
几点做到
1、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做一个理论功底深厚、政治立场鲜明、基础 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全面发展的人。
3、认真地思考当初 “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 党”这个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现阶段的动机 和态度。 4、好好学习有关党的知识和理论。
45
31
•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 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 发展。
32
• 为什么要入党?
不管是为了仕途还是真正为了老百姓, 这一切都是为了体现个人价值。
33
中国“十一” 大
(1977年8月
宣告文革结束
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精神学习ppt课件[文字可编辑]
![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精神学习ppt课件[文字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eff7314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4.png)
西柏坡精神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 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 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2013 年7月11日至12日 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说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井冈山斗争实践中,以勇闯新路的大无畏气概, 经过艰难的摸索和创新,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正确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开辟了符合中国 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这条道 路之所以能够开辟,能够成功,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之上的。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选择,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是我们党勇闯新路的第 一次重大的历史性的行动,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之源。
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
井冈山所处的湘赣边界,因地处边陲,在经济上基本是封闭式的自给自 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这种落后的自然经济状况,决定了根 据地经济斗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加上国民党军队里三层外三层的严密 经济封锁,井冈山军民遭受的经济困难是空前未有的。
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 30年代初期,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哪里, 应当怎么走?亟待中国共产党人回答。然而,就党的整体来说,思想还束缚在以城市起义 为中心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的俄国革命模式中,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未能正 确回答这一根本问题。
就是在这样的灯光下,毛委员在井冈山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这两篇伟大的著 作不但指导了当时根据地的斗争,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极光辉的著作,为指导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
25七律·长征ppt课件共38页文档

七律 长征
关于长征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 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后 来,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 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 得不离开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1935 年1月,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 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 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 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等十一个省。 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行程二万五千里, 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 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 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
艰险、藐视一切困难的 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 “远征难”三个
万水千山只等闲。
字怎么理解?
远征:行程之远,
红军不怕万里长 征路上的一切艰 难困苦,把千山 万水都看得极为 平常。
时间之长
难:牺牲之大,
经历之苦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 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 切困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 理 解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 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理 解
高大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眼 里也不过像是在脚下滚动的泥 丸。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对偶 夸张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反衬手法,突 出表现红军敢 于战胜一切困 难的高大形象 和伟大气概。
会宁
吴起镇
水草地 大雪山
红四方面军
大渡河
红二方面 军
金沙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知识点2_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
3.土地革命路线内容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
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 4.土地革命路线意义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
6.土地革命与土地改革的区别 (1)它们实行的阶段不同。土地革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时期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分为两个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9月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土改运动深入开展; 建国初期,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 完成。 (2)实施的范围和规模不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 根据地等7个革命根据地都程度不同地进行了土地革命。但从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
6.土地革命与土地改革的区别 全国来看,范围不大,规模较小。解放战争时期,据1949年6 月统计,全国已在有1.45亿多农业人口的解放区实行了土地 改革;建国后土改规模更大,到1952年底,新中国的土地改 革除新疆、西藏和某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外已基本完成,3亿 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这种广泛性和普遍性是土地革 命所不具备的。 (3),方针政策不同,尤其是对富农的政策。1931年春, 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经济上分到了土 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 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
5.分田的大体步骤是 (1)调查土地和人口,划分阶级。 (2)发动群众清理地主财产,焚毁田契、债约和帐簿,把 牲畜、房屋分给贫雇家,现金和金银器交公。 (3)丈量土地,进行分配,公开宣布分配方案,插标定界, 标签上写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积。
第八单元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25张PPT)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张治中、 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在延安机场合影。
《双十协定》原稿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1946年1月10日 代表: 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 结果: 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
人民解放战争(1946.6~1951.5)
——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绝密电报(1945年9月20日)
国民党为什么要和谈?
(2)过程:为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1945年8月底,中共中央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毛 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
(3)结果:10月10日,国共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 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3.粉碎重点进攻
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 撤离延安
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 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取 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打退了 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经济危机:
材料一: 1946年5月,《大公报》的一名记者调查了上海主要行业的月平均工资,上海
——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
巧取豪夺,剥削压迫,民不聊生。 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2.政治危机:
两条战线相互配合、共同反蒋;召开伪“国大”,暴露独裁内战的 真面目。
第二条战线 以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 动为标志,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 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国统区迅速 兴起。这一运动以学生为先锋,核心是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逐步发展成 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
党政府的首都南京发生了高举“反饥饿、反内战”大旗的学生运动并迅速席卷全国, 在第二条战线上给国民党政府沉重打击。这两件事竟集中的发生在短短的五天内, 使国共双方在军事上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一下子表面化和明朗化了,它所产生的 震撼力量格外强烈。也正是从5月下旬起,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已因局势的发展对 自己越来越不利而显得忧心忡忡,中国共产党却对局势的发展越来越有把握,开始 做出新的重大的战略部署。
土地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时间:十年内战,亦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土地革命战争”,是指1927至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争,国共内战第一阶段。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南昌起义后内战正式开始;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二、战争经过:1927-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反动统治的伟大国内革命战争。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及革命群众。
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7日召开紧急会议。
克服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撤换了他的领导职务,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屠杀政策的总方针。
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
同年10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府,建立地方武装,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领导的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后,逐步扩大了根据地。
在此期间,党还在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西等地领导了平江起义、百色起义、宁都起义等武装起义,成立了几支红军和几处革命根据地。
从1930年底到1931年9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工农红军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二、三次反革命“围剿”。
在此期间,其他革命根据地也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
同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抗日,并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等的抗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