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填棉花秸秆砌块生态复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
内填泡沫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力学性能研究

配 置该 复合 自保 温混 凝土 砌块 所用 的原 材 料如 下 所示 , 原 材料 的基 本物理 性质 如表 l 所示。
图1 混 凝 土 小型 空心 砌 块 表1 原 材 料 的 基 本 物 理 性 质
原 材 料 基 本 物 理 性 质
结 构 体— — 混 凝 土小 型 空 心 砌 块 采 用 干 体 积
凝 土砌 块成 型 机压 制 而成 : 芯材— —低 密 度 泡沫 混
凝土采用 5 2 . 5 R 的普 通 硅 酸 盐 水 泥 、发 泡 剂 等 原
发 泡 剂 ¥浙 江 农 林 大 学 科 研 发 展 基 金 人 才 启 动 项 目 ( 2 0 1 1 F R 0 2 2) 、 浙 江农 林大 学科研发 展基金 面上项 目( 2 0 0 9 F K 0 7 ) 、 浙 江 省 教 育 厅 科 研 项
的工 艺 流 程 以 及 试 验 方 法 : 通 过 试 验 研 究 泡 沫 昆凝 土 中的 发 泡 剂 用 量 和 水Leabharlann 灰 比对 其 抗 压 强 度 、
干密 度 和 吸 水 率 的 关 系 . 确 定后 续试 验 中 需 浇 注 的 泡 沫 混 凝 土 的 最 佳 发 泡 剂 用 量 和 水 灰 比 ; 通 过 空 心 砌 块 和 内填 低 密 度 泡 沫 混 凝 土 的复 合 砌 块 的力 学 对 比试 验 , 研究表 明, 内 填 泡 沫 混 凝 土 对 复 合 砌 块 的 抗 折 承 载 力 的 提高 有 显 著 影 响 , 可用 于提 高 砌 体 的抗 震 性 能 。
新 型 墙 材
Ne w Wa l l Ma t e r i a l s
0
( 1 ) 混 凝 土小 型 空 心 砌 块 : 浙 江长 三 角 建 材 有 混凝 土 . 2 8 d的抗 压强 度可 控制 在 1 . 0 M P a  ̄ 2 . 5 MP a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第七章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7.1 震害及其分析一、宏观震害统计统计分析表明: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在 6 度区内,主体结构一般处于基本完好状态; 7 度区内,主体结构将出现轻微破坏,小部分达到中等破坏; 8 度区内,多数房屋达到中等破坏的程度; 9 度区内,多数结构出现严重破坏; 10度及以上地震区内,大多数房屋倒毁。
上述事实说明: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的抗地震破坏能力较低。
7.1 震害及其分析若能针对砌体结构的弱点进行合理设计,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确保施 工质量,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能够得到改善的。
天津市8度区经7度设防的74年通用住宅震害统计(%) 基本完好 70.7 基本完好 11.8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倒塌 19.5 9.8 0.0 0.0 唐山地区8度区多层砖房的震害统计(%) 轻微破坏 35.3 中等破坏 29.4 严重破坏 23.5 倒塌 0.0从震害调查可见:经抗震设防可减轻砌体结构的震害,减少严重破坏和倒塌率。
7.1 震害建筑物破坏—砖混结构预制板和简支梁端部链接破坏都江堰(无构造柱)砖混结构震害江油花园路初级中学教学楼 纵向承重墙和砖柱严重破坏雁门中心小学教学楼 预制板拉结不足导致破坏7.1 震害及其分析二、震害现象震害的发生是由外部条件(地震动)和内在因素(结构特征) 两方面原因促成的。
(一)从地震动的角度考察,地震波包括有水平、垂直、扭转等方向的分量。
与水平地震力作用方向大体一致的墙体,会因墙体的主拉应力强度达到限 值而产生斜裂缝。
因地震力的反复作用,形成交叉裂缝。
1999年9月21日九二 一大地震中台湾的台 中县一实验室学生室 墙壁出现交叉裂缝7.1 震害及其分析与水平地震力作用方向基本垂直的墙体,尤其是房屋的纵墙,则 会因出平面的弯曲破坏造成大面积的墙体甩落。
唐山大地震中某三层客房外纵墙全部被甩落7.1 震害及其分析受垂直方向地震力的作用,墙体会因受拉出现水平裂缝。
秸秆混凝土砌块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秸秆混凝土砌块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钱坤;贾光辉;夏天
【期刊名称】《建筑节能》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秸秆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建筑材料. 通过对秸秆掺量为10%和15%的秸秆混凝土砌块进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观察砌块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发现其与普通混凝土砌块相似.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秸秆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和弹
性模量,并用拟合公式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得到秸秆混凝土砌块的本构关系全曲线,以说明秸秆混凝土砌块的力学性能.
【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钱坤;贾光辉;夏天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长春 130118;吉林建筑大学,长春 130118;中铁一院集团山东建筑设计院,山东威海 26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22.3
【相关文献】
1.混凝土夹心秸秆砌块墙体热湿传递试验研究 [J], 侯少丹;刘福胜;范军;周涛
2.秸秆混凝土复合砌块传湿特性试验研究 [J], 范军;董磊;侯少丹;刘福胜;胡玉秋;宋计勇
3.夹心秸秆混凝土砌块试点建筑墙体保温性能试验研究 [J], 王宏斌;范军;刘福胜;
张琳;张顺轲
4.混凝土秸秆砌块墙的保温性能试验研究 [J], 刘永;刘福胜;范军;仇强;张鹏
5.秸秆混凝土砌块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J], 张喜明[1];尹维亮[1];宁淑嫔[1];佟超[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夹心秸秆混凝土砌块试点建筑墙体保温性能试验研究

A b s t r a c t : I n t h i s p 印 e r , t h e r r n a l i n s u l a t i 0 n p e r f o c e 。 f c 0 n c r e l e b l o c k 钏e d w i t h s t h l k w A 1 w a s t e s t e d . A 1 s 。 c 0 n c r e t e h o 1 一
传热 系数 为 1 . o 4 w, ( m z ・ K ) , 钢筋混凝土 芯柱位 置传热系数 为 1 . 9 6 w, ( m ・ K ) ; 作 为对照混凝土空心砌 块墙 体处混凝土空心砌块传 热系数为 1 . 4 ( 】 W/ ( m s ・ K ) , 钢筋混凝土芯柱位置传热系数 为 1 . 8 2 w, ( m ・ K ) 。 实验结果与前期实验室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 钢筋混凝 土 芯柱部位为保温隔热薄弱 区, 需采取加强保温的措 施。
关键词: 夹心秸秆混凝土砌块: 混凝土空心砌块: 保温性能; 试验研 究
中图分类号: T U 5 2 2 . 3 ; T U 1 l 1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7 0 2 X( 2 0 1 3 ) 0 1 - 0 0 5 2 — 0 3
E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d y o n t h e r ma l i n s u l a t i o n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c o n c r e t e b l o c k f i l l e d wi t h s t a l k f o r a t e s t b u i l d i n g
1 . 4 0 W/ ( m2 ・ K), wh i l e t h e wa l l wi t h c o r e c o l u mn wa s 1 . 8 2 W/ ( m ・ K).Th e s i t e e x p e ime r n t a l r e s u l t s c o i n c i d e wi t h f o r me r l a b o r a t o r y
脱硫石膏-秸秆新型复合墙体材料性能的研究

其 质量轻 ( 干密度仅 为 7 2 0 k g / m s ) , 有足够 的强度 ( 1 ~ 3 d强度大于 1 0 MP a , 1 4 d强度大于 2 0 MP a ) , 耐久性好 。 脱硫石 膏一 秸秆复合料 处于碱性环境下 ( 浆液p H值= l 1 ) , 秸秆不 易腐蚀 , 潮湿环境下也有较好的耐久性 。由于脱硫石膏是 电厂烟气脱硫 的副产 品, 秸秆 是 收获果实后的废 弃物, 因此 , 新开发墙体材料 的推广应用极有 助于减轻或避免烟气中 S 0 和秸秆燃烧烟尘对大气 的污染 , 以及对 其 它方面造成的损 害。
s t r a w, a d mi x t u r e a n d wa t e r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d e s i g n e d mi x r a t i o .I t i s l i g h t( t h e d r y we i g h t i s o n l y 7 2 0 k g / m3 ) ; i t s s t r e ng t h i s g r e a t e n o u g h: 1 -3 d s t r e n g t h >1 0 MPa a n d 1 4 d s t r e n g t h > 2 0 MP a .C r o p s t r a w i s c o r r o s i o n r e s i s t a n t i n a lk a l i n e e n v i r o n me n t( FGD g y p s u m—
玉米秸秆草砖房建造工艺与性能研究

2014-4-16
21
玉米秸秆草砖房建造工艺与性能研究
四、性能研究分析
防水性能:草砖的含水量连续2-3周超过自身重量的20%,且气候温暖的情
况下,真菌能够正常生长,秸秆就会迅速腐烂。在样板房建设中,也很好的解决 了这一问题,摆放草砖前加设TS防水层,覆盖地基200mm,在窗台处、草砖墙顶 部做同样处理,利用坡屋面外伸檐口来达到防水效果,草砖墙采用挂板抹面的方 式进行防水。
2014-4-16
17
玉米秸秆草砖房建造工艺与性能研究
三、墙体内外墙的选择与应用
1、挂网抹灰:草砖样板房中,使用的是砂浆抹面,抹灰可以直接在草砖
墙上进行,也可在草砖墙上挂上铁丝网后再进行。①挂网前,对草砖墙体进行修 剪、平整,并将缝隙用干草塞实;②铁丝网须用长铁丝钩钉在草砖上,砖柱部分 用铁钉钉入砖缝中固定;③铁丝网须包裹住窗台下的TS防水层;④第l层和第2层 的抹灰中,必须加上麻刀或玻璃纤维,以提供足够的粘结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裂 纹的出现。
比较两种做法:
挂网抹灰①施工工艺较为简单,但其施工比较繁琐;②施工时间较长;③对 砂浆的要求较高,很容易出现裂缝,影响其防水性能;④造价相对过高。 挂板做法①施工工艺易学,施工简单;②施工时间较短;③由于板子的整体 性较好,不易出现裂缝;④采用PVC外墙板或纤维水泥板造价较低。 对比上述两种做法,选择草砖墙内外墙面挂板的做法。
灰泥面层,这样的草砖墙内部没有足够的空气助燃。
防腐处理
草砖主要含有纤维素、多糖等生物大分子,草砖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受外界雨 水、潮气的浸泡,在适当温度下,就会导致真菌等微生物的滋生,最终导致稻草 秸秆强度降低,需要对防腐方面做研究。对普通草砖外层浸渍由硫酸铜和工业熟 石灰以及表面活性剂OP-10制成的浆液可以达到很好的防腐效果。
不同强度等级内外叶墙夹芯砌体力学性能的研究

K e wor : a d c ma o r ;ne o l; ue l; o d d rb rc mp esv srn h y ds sn wih sn y itr rwalo tr walb n e e a ; o rsie t g i et
夹芯复合墙体具有集装饰、 保温及承重于一体的特点, 具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受到关注。但是, 由于受到当地材料选择
o trwalh v cran lws a d te e i n b ius eainsi b t e h o rsin srngh a d motr sr n h.A rp s d ue l a e eti a , h r s a o vo rlto h p ewe n t e c mp eso te t n ra te g n t po o e
关 键 词 : 芯砌体 ; 夹 内叶墙 : 叶墙 ; 外 拉结筋 : 抗压强度
中图分类号: U 2 , T 5 2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7 2 2 1) 2 0 3 — 4 10 — 0 X(0 00 — 0 7 0
Ex e i n a t d n me h n c lpr p r is o a d c p r me t l su y o c a ia o e te f s n wih ma o r o si t d b s n y c n tt e y u
so n l ss wh c c n p vd a i or ma i g t c n c l e u a in f s n wi h ma o r l 1 i n a ay i , i h a r i e b s s o f k n e h i a r g l to s o a d c s n wa . y
混凝土填入秸秆的作用

混凝土填入秸秆的作用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优秀的强度和耐久性。
秸秆是农作物的剩余物,通常被视为废弃物。
然而,将秸秆与混凝土结合使用可以发挥一系列有益效果。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填入秸秆的作用,对于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降低成本、环保等方面的影响。
2. 提高混凝土的隔热性能2.1 减少热传导混凝土中加入秸秆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导热阻抗,减少热传导。
秸秆作为天然的绝缘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墙体的热传导率,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
2.2 增加空气孔隙率秸秆的添加可以增加混凝土内的空气孔隙率,降低了混凝土的体积密度。
这些空气孔隙可对热传导提供阻碍,从而提高混凝土的隔热性能。
2.3 预防热桥效应热桥是建筑中导致能量损失的常见问题。
混凝土墙体中加入秸秆可以减少热桥效应,通过隔离导热部位,减少热量传递,提高整体墙体的隔热性能。
3.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3.1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出现收缩现象,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秸秆的添加可以增加混凝土内的骨架结构,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开裂倾向。
3.2 增加混凝土的延性秸秆的添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延性,使其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秸秆作为混凝土的增强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韧性和延展性,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应力而不发生破坏。
3.3 加强混凝土的结构秸秆的添加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内聚力和抗剪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混凝土中形成的纤维网状结构可以有效阻止裂缝扩展,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 降低混凝土的成本4.1 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混凝土填入秸秆后,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倾向,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维修和更换的频率,降低了建筑维护的成本。
4.2 利用农作物剩余物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剩余物,通常被视为废弃物。
将秸秆与混凝土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利用农作物剩余物资源,并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这对于农村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为验 证棉 花秸 秆砌 块 与框格 间的协 同工作 能 力 , 制作 1 榀 内填棉花 秸 秆砌 块 材料 的 1: 2比
例 生 态复合墙 体模 型进 行伪 静 力抗震 试验 , 研 究 内填棉 花 秸 秆砌 块 生 态复合 墙 体 在低 周 反 复 荷 载
作 用下的 受力特 点和 破坏机 制 , 并 与 内填加 气混凝 土砌 块 生 态复合 墙体 的承 载 力、 滞 回特 性 、 延性 、
DOI : 1 0 . 3 8 7 6 / j . i s s n . 1 0 0 0— 1 9 8 0 . 2 0 1 3 . 0 3 . 0 1 0
内填 棉 花 秸 秆 砌 块 生 态 复 合 墙 体 抗 震 性 能 研 究
陈国新 , 黄 炜 , 冯伟 刚。 ( 1 . 新疆农业 大学水利 与土木工程学院 , 新疆 乌鲁木齐 8 3 0 0 5 2 ; 2 .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2 1 ) 7 1 0 0 5 5 ; 3 . 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 院, 陕西 西安
Ab s t r a c t :T o v e i r f y t h e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t h e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w o r k o f t h e c o t t o n s t r a w b l o c k a n d f r a me ,a p s e u d o — s t a t i c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p o s i t e wa l l il f l e d wi t h c o t t o n s t a l k b l o c k
CHEN Gu o x i n ,HUANG We i ,FENG We i g a ng
中 图分类 号 : T U 3 1 7 ; T U 3 5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0— 1 9 8 0 ( 2 0 1 3 ) 0 3— 0 2 4 7— 0 6
E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s e i s mi c b e ha v i o r o f
强度退化 、 刚度退 化 等抗震 性 能进行 对 比。 结果表 明 : 棉 花 秸秆砌 块 与框格 在 弹性 阶段 协 同工作性
能较 好 , 在 弹塑性 阶段 较差 ; 墙体 发 生强 柱弱板 剪切 型破 坏 ; 内填棉 花 秸 秆砌 块 生 态 复合 墙 体 的抗
倒 塌 能力较 强 。
关键 词 : 棉 花秸 秆 ; 生 态复合墙 体 ; 模 型 试验 ; 协 同工作 ; 抗 震性 能
s e i s mi c e x p e r i me nt a l s t u d y wa s c o n d uc t e d o n t h e ma i n f a i l ur e p r o c e s s a n d l o a d i n g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第4 1 卷第 3期 2 0 1 3年 5月
河 海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Ho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l a S c i e n c e s )
V0 l _ 41 No . 3 Ma v 201 3
Ur u mq i 8 3 0 05 2,C hi n a;
2 .S c h o o l o f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X i ’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X i ’ a n 7 1 0 0 5 5, C h i n a ; 3 .X i ’ a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X i ’ a n 7 1 0 0 2 1 ,C h i n a )
c o mpo s i t e wa l l s il f l e d wi t h c o t t o n s t a l k b l o c ks wi t h a r a t i o o f 1 :2 u n de r l o w c y c l i c l o a d i n g . Th e s e i s mi c be h a v i o r s o f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p o s i t e wa l l we r e c o mp a r e d wi t h t h o s e o f t he c o mpo s i t e wa l l f i l l e d wi t h a e r a t e d c o nc r e t e b l o c k s
( 1 .C o l l e g e o f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a n d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X i n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