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病人的护理
慢阻肺病人的护理PPT

—— 肺心病、右心衰
临床进程
COPD
急性加重
呼出气流受限 气道陷闭 过度充气
健康状态下降
气促
活动减退
运动能力下降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变差
致残
疾病进展 死亡
二、临床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 阻塞性肺气肿
COPD 肺心病、呼衰
咳、痰、喘、炎 视、触、叩、听 逐渐加重的气短
行、踏车、腹式呼吸锻炼等 • 科学的营养支持 • 健康教育
免疫调节治疗
• 接种疫苗: ①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避免流感引发的急 性加重。适用于各级临床严重程度的COPD患者。 ②建议年龄超过65岁及虽低于此年龄但FEV1<40 %预计值的患者可接种多价肺炎链球菌疫苗等以 预防呼吸道细菌感染。
四、治 疗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
肺气肿: FEV1/FVC%<60%,MVV<80%,RV/TLC>40%
肺活量测定
ERV
TLC RV
ERV
TLC RV
正常
COPD
TLC:肺总量 RV:残气容积 ERV:补呼气容积
胸部X线
血气分析
可诊断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 呼吸衰竭及其类型。 轻度: 正常 进展: PaO2↓,PaCO2正常或↓
它co们nc只ep有t 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 受阻时才能诊断为COPD,否则视 为COPD的高危期。
一、病因与病机
外因 内因
• 吸烟 • 感染 • 职业因素 • 理化因素 • 空气污染 • 社会经济
•遗传因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气道高反应性 •肺发育生长不良
有害颗粒和气体
慢阻肺病人的护理心得与体会

慢阻肺病人的护理心得与体会英文回答: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COPD is a progressive lung disease that causes airflow limitation, primarily due to chronic bronchitis and/or emphysema. It is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affecting millions of individuals. As nurses,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care to COPD patients is crucial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manage their symptoms effectively.Assessment.A thorough assessment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an individualized care plan. This includes:Respiratory assessment: Assessing呼吸困难, sputumproduction, wheezing, and oxygen saturation.Medical history: Examining risk factors, previous exacerbations, and comorbidities.Physical examination: Evaluating general appearance, chest expansion, and auscultation of lung sounds.Psychosocial assessment: Identifying stressors, coping mechanisms, and social support.Interventions.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COPD patients focus on symptom management, improving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preventing exacerbations. These include:Bronchodilator therapy: Administering bronchodilators to relieve bronchospasm and improve airflow.Oxygen therapy: Providing supplemental oxygen to maintain adequate oxygen levels.Chest physiotherapy: Facilitating mucus expectoration and improving lung expansion.Patient education: Empowering patients with knowledge about their condition, medication regimens, and self-management strategies.Respiratory rehabilitation: Engaging patients in supervised exercise programs to enhance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physical endurance.Smoking cessation counseling: Assisting patients in quitting smoking, the primary risk factor for COPD.Nutritional support: Ensuring adequate nutrition to support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overall well-being.Monitoring.Regular monitoring is essential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and identify potentialcomplications. This includes:Respiratory status: Monitoring vital signs, oxygen saturation, and sputum production.Medication adherence: Checking patient medication use and understanding of regimens.Activity tolerance: Evaluating the patient's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without undue dyspnea.Exacerbation management: Identifying early signs of an exacerbation and implementing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Collaboration.Effective COPD care requires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physicians, respiratory therapists, and social workers. This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ensures a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approach to patient management.Evaluation.Regular evaluation of patient outcomes is crucial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are and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This includes assessing:Improvement in respiratory symptoms: Reduced dyspnea, sputum production, and wheezing.Enhance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 physic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Reduced exacerbation frequency: Fewer hospitalizations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Increased patient knowledge and self-management skills: Enh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 and ability to manage symptoms effectively.Conclusion.Nursing care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COPD patients. Through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 monitoring, collaboration, and evaluation, nurses can improve respiratory function, reduce symptoms, enhance quality of life, and prevent exacerbations. A holistic and patient-centered approach is essential to optimize outcomes and support individuals with COPD in living fulfilling and healthy lives.中文回答:慢阻肺病人的护理心得与体会。
1例慢阻肺病人个案护理范文

1例慢阻肺病人个案护理范文一、患者基本情况。
老张,男,65岁,是个老烟民,烟龄都有40多年了。
他就是因为长期吸烟,得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老张平时就老是咳嗽、咳痰,稍微活动一下就喘得不行,就像个破旧的风箱,呼哧呼哧的。
二、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这老张啊,年轻的时候就觉得抽烟很酷,一天能抽两三包呢。
除了抽烟,他还经常在粉尘比较大的工地干活,这肺啊,就这么被折腾坏了。
他以前感冒了也不当回事儿,随便吃点药就糊弄过去了,结果这咳嗽、咳痰的症状就越来越严重,到最后就发展成慢阻肺了。
2. 身体状况。
老张来的时候,那咳嗽声就没停过,感觉他的肺都要咳出来了。
痰液是白色黏痰,量还不少呢。
他的呼吸特别急促,你看他的胸脯啊,就像波浪一样起伏得厉害。
稍微走两步,就喘得只能停下来休息,嘴唇都有点发紫了,就像被染了色的香肠。
我给他做了个简单的身体检查,发现他的桶状胸很明显,就像个圆桶一样。
这都是因为长期呼吸不畅,肺部过度膨胀导致的。
3. 心理状况。
老张这人呢,本来是个挺开朗的人,可得了这病以后,就变得很消沉。
他老是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给家人添了很多麻烦。
整天愁眉苦脸的,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
三、护理诊断。
1. 气体交换受损。
老张的肺功能下降得厉害,就像一个堵塞的烟囱,空气进进出出都不顺畅。
这就导致他体内的氧气不够用,二氧化碳又排不出去,所以他总是喘得厉害,嘴唇发紫。
2. 清理呼吸道无效。
他的痰液又多又黏,就像胶水一样,很难咳出来。
这可不行啊,痰液在肺里就像垃圾一样,会让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的。
3. 活动无耐力。
老张现在稍微活动一下就累得不行,就像一个没了电的机器人。
这是因为他呼吸不畅,身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所以没力气啊。
4. 焦虑。
老张觉得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整天担心这担心那的。
你看他那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苍蝇了。
四、护理措施。
# (一)改善气体交换。
1. 氧疗护理。
给老张安排上了吸氧,就像给他的肺开了个小窗口,让他能多吸点新鲜空气。
慢阻肺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04
慢阻肺病人的健康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总结词
帮助病人了解慢阻肺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 平。
详细描述
向病人介绍慢阻肺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病程发展及预后情况,强调早期 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说明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病 人正确使用吸入装置。
自我管理教育
慢阻肺的常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可能在稳定期和 急性加重期有所不同。
诊断标准
慢阻肺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肺功能测试结果 。肺功能测试是评估气流受限程度的关键手段。
02
慢阻肺病人的观察要点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咳嗽、咳痰、呼吸困 难等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变 化情况。
询问患者是否有吸烟史、职业暴露史 等,以了解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
注意患者是否有疲劳、食欲不振等全 身症状,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体征观察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等,以及 是否有发绀、杵状指等体征。
注意患者的肺部听诊情况,如 是否有干湿啰音等,以便及时 发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观察患者的体形、体重等,以 便了解病情对身体的整体影响 。
案例二:儿童慢阻肺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词
儿童慢阻肺病人需要特别关注,因为他们的 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病情容易加重。
详细描述
儿童慢阻肺病人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了解病 情发展情况。同时,他们需要保持室内空气 清新,避免接触烟雾和有害气体。在饮食上 ,应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此外,适当的运动和心理护理也是必要的 。家长也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 时就医。
预防保健教育
慢阻肺病人的护理查房的评语

慢阻肺病人的护理查房的评语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作为医护人员,护理查房是我们与患者交流和了解病情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关于慢阻肺病人的护理查房的评语,供参考:
1. 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减轻,氧饱和度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肺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 患者咳嗽、咳痰明显减少,痰液黏稠度减轻,有助于患者排痰,提高呼吸道通畅度。
3. 患者体重稳定,营养状况良好,体力活动能力逐渐增强。
4. 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参与康复训练,提高了治疗效果。
5. 患者遵循医嘱,按时服药,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
6. 患者家属配合治疗,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能够提供良好的居家护理。
7. 患者病情稳定,没有发生急性加重的情况,控制疾病的稳定性较好。
8. 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改善了肌力和体力活动能力,提高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9. 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10. 患者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注意保护呼吸道,预防感染。
以上是关于慢阻肺病人的护理查房的评语,我们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给予他们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协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促进康复进程。
慢阻肺的护理常规

慢阻肺的护理常规2.1 心理护理慢阻肺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每况愈下,给病人带来较重的精神负担,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
护士应关心体贴病人,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与病人沟通,常常和他们聊天、谈心,了解他们心理变化,尽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放松心情,控制呼吸,保持乐观态度,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家人也应给予积极的诱导、关心和鼓励。
良好的心理护理会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和精神负担。
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心理护理在治疗、康复中是十分见效的[1]。
经过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大部分病人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2.2 营养支持护理病人常发生营养不良,同时伴有免疫功能低下。
气道阻塞程度越严重,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越高。
营养不良又可降低呼吸肌肌力和耐力,使之容易发生呼吸肌疲劳,进而发生呼吸衰竭。
而免疫功能低下常易发生肺部感染。
因此,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量多餐,合理调配饮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忌生冷、辛辣、鱼腥发物,忌食胀气类食物及油煎食物。
多食含有丰富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提高呼吸道黏膜的修复和抗病能力。
多饮温开水,多进高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在饭前、饭后和进餐时饮水,餐后2 h避免平卧,以免出现饱胀感。
饭前、饭后及咳痰后漱口,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
2.3 睡眠护理保持环境安静,病室温度适宜,空气新鲜,取舒适体位,指导病人采取放松术,病情允许时适当增加白天的身体活动量,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眠剂,帮助病人睡眠。
遵医嘱给予抗感染、祛痰止咳药,并予吸氧,减轻呼吸道症状,以利睡眠。
2.4 氧疗的护理长期氧疗能提高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般用鼻导管低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为1 L/min~2 L/min,氧浓度为24%~30%,每日吸氧时间不少于10 h~15 h。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2)执行医嘱:录入医嘱一医嘱排序(临时一长期)
启发为什么抗感染
3)执行独立性护理措施:给氧一心理护理
启发如何合理给氧
4)执行独立性护理措施:指导病人有效排痰
5)执行独立性护理措施: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6)病情观察并报告医生:
(1)疗效变化: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程度、罗音、
(2)用药不良反应:
A.吸气时挺腹,呼气时收腹
B.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C.吸气时间长,呼气时间短
D.每分钟呼吸10次左右
E.每次进行10~15min
9.患者,女性,62岁。慢性咳嗽、咳痰10年,气促2年,逐渐加重。查体:桶 状胸,叩诊过清音,两肺底部散在湿啰音。X线示:两肺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 宽,两下肺纹理增多紊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4体会执行医嘱是基本(做什么),跟踪观察评价是进步(找怎么做更好的顺序、 办法、经验),健康教育是发展(为什么这样做的理论内涵,找更新的更好的指 导理论,隙蔽式教育比显性教育更好,指导式教育比计划式教育影响更深远)。课后作业:护考模拟题
1.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中有呼气性呼吸困难的是
A.气道狭窄梗阻
B.肺气肿
重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工作过程、临床表现
难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教 学 过 程
时间分 配
复习旧课:呼吸系统疾病常见有哪些症状?
学习任务:患者,男,61岁。因“反复咳喘20余年,活动后气短3年,加重2天”入院。20余年来反复发作咳喘,多在冬春季节发作,每年发作时间2〜6不 等。多因天气变冷或过度劳累而诱发,晨间较重,白天较轻,晚间睡前有阵咳及 排痰,痰多为白色粘液样痰,偶有黄色脓痰。3年前始感活动耐力下降,轻微体 力活动即感心慌气短。2天来因“感冒”症状加重,伴显示喘息而入院。发病以 来,无盗汗及咯血,无下肢水肿。
慢阻肺护理查房护士长提出相关知识的建议

慢阻肺护理查房护士长提出相关知识的建议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专业的护理管理和观察。
以下是关于慢阻肺护理查房的相关建议:1.了解病人的病史和背景:在查房前,了解患者的病史、既往和现在的用药情况,以及任何与慢阻肺相关的并发症或其他慢病情况。
2.观察呼吸状况: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节奏和呼吸负担。
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如气促、气喘等,并及时记录。
3.监测氧饱和度: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水平,通过手持式脉搏氧饱和度仪或其他监测装置进行测量。
低氧饱和度可能是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一个征象。
4.检查体征:观察患者的面色是否苍白或发绀,检查皮肤黏膜是否潮湿或干燥。
还要注意是否出现咳嗽,痰液的性质和排出情况。
5.评估咳嗽和痰液:询问患者有关他们的咳嗽和痰液情况,包括咳嗽的频率、咳嗽的程度、痰液的性状和颜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呼吸道状况。
6.评估药物治疗:了解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治疗,包括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型类固醇和其他相关药物。
还要询问患者是否按时正确使用这些药物,并进行必要的教育和指导。
7.教育患者:提供关于慢阻肺管理的教育和指导,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器、如何进行气管清洁、如何预防感染和避免致病因素等。
8.心理支持: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在查房时,提供情绪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面对疾病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9.与其他医疗团队合作:作为护士长,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包括医生、呼吸治疗师和康复师等。
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和协调的护理管理。
总之,慢阻肺护理查房需要对病人的病史背景有详细了解,并进行全面评估和观察。
及时记录患者的状况,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教育,同时提供心理支持和与其他医疗团队的紧密合作,以达到有效的护理管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阻肺病人的护理
冬季是慢阻肺的高发期所以对于慢阻肺我们一定要做好一些预
防和护理工作,现有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大城市慢性呼吸道疾病(主
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为第四位,估计全国每年因慢阻肺死
亡的人数达100万,可见该病在我国不容小觑,因此,加强我国慢阻
肺防治研究的任务显得非常迫切。
概念: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该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阻为
特征,其气流受阻常呈进行性加重,这与肺组织对吸入的有害气体和
颗粒产生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较为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均为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一种,通常并不为人所重视。慢阻肺患者由于病程
迁延和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呼吸功能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病人
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可导致病人呼吸衰竭而死亡。慢阻肺是一
种顽疾,严重危及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该病对人体的伤害很大,严
重时甚至危及到人们的生命。
一、慢阻肺的发病机制
1、蛋白酶一抗蛋白酶失衡: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
抗蛋白酶对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具有抑制功能。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过
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
能产生与吸烟无关的慢阻肺。
3、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损
伤气道粘膜和其细胞毒作用,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粘液分泌增加,
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
4、感染:感染是慢阻肺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毒、细菌和支
原体是本病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病毒主要为流感病毒、鼻病毒、腺
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及葡萄球菌为多见。
5、吸烟:为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
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降低;支气管粘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
化能力下降;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容易继发感染,慢性
炎症及吸烟刺激粘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
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
二、对症护理
1、排痰化痰。鼓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咳嗽,并帮助变换体位,
轻拍背以利排痰,痰干结者给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或给超声雾
化和氧压雾化吸入药化痰。也可用药物口服祛痰。
2、解痉平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出现喘息症状给予氨茶碱类制
剂平喘。
3、呼吸运动锻炼: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时膈肌下降,运动幅度
减弱,肺组织弹性减退,使呼吸浅而频速,为了改善肺功能可做腹式
呼吸锻炼。耐寒锻炼。患者开始进行耐寒锻炼时,先用冷毛巾擦头面
部,逐渐扩展到四肢。对体质较好、耐受力强、呼吸功能Ⅲ级以下者,
可全身大面积冷水擦浴,坚持到9、10月份后再恢复到面、颈部冷水
摩擦,耐受力强者可坚持到冬季。冬季冷水的温度在15℃—20℃,
每次5—10分钟。使身体适应外界气候变化,增强耐寒能力,可有效
地改善气道营养,防止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作。坚持运动。患者可根
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
做中老年健身操;身体状况较好的也可爬山、游泳,但要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运动后以自我感到舒适为度。
三
、生活护理
1、预防感冒:避免感冒,能有效地预防阻塞性肺病的发生或急性发
作。
2、饮食调摄: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荤腥。
3、应戒烟多茶,因为吸烟会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反射性支气管
痉挛,排痰困难,有利于病毒、细菌的生长繁殖,使阻塞性肺病进一
步恶化。茶叶中含有茶碱,能兴奋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扩张而减轻咳
喘症状。
4、腹式呼吸:(指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
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隆起,
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用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
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腹
式呼吸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活量,减少阻塞性肺病的发作,预
防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的发生。具体方法:吸气时尽量使腹部隆起,
呼气时尽力呼出使腹部凹下。每天锻炼2~3次,每次10~20分钟。
5、避毒消敏:有害气体和毒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粉尘等会使
阻塞性肺病病情加重,家庭中的煤炉散发的煤气能诱发咳喘,厨房居
室应注意通风或装置脱排油烟机,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寄生虫、花
粉、真菌等能引起支气管的特异性过敏反应导致阻塞性肺病发作,所
以应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污物,消灭过敏源。
6、适当休息:患有阻塞性肺病的老年人在发热、咳喘时必须卧床休
息,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使病情加重;发热渐退、咳喘减轻时可下
床轻微活动。平时应参加适当活动或劳动。
7、坚持锻炼:可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医疗保健操、太极拳、五禽戏等
项目,坚持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次数,
活动量以无明显气急、心跳加速及过分疲劳为度。
四、
健康指导
1、生活规律劳逸有度,诸如劳力过度、劳心过度,房事过度、大量
吸烟等均可损及身心健康,伤害呼吸系统,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病。因
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一定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生活规律,
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千万不要干力所不及的劳动,有心慌气短者更
应掌握好自己的活动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2、必须戒烟。吸烟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烟雾中的有
害物质可直接损伤呼吸道黏膜,使气道分泌和渗出物增多,吸烟刺激
气管平滑肌使之收缩,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气道黏膜下的静脉丛淤
血,加重病情。所以,戒烟戒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防范发作的必
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