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大科技园区、国内三大高新区情况对照表
光明科学城国内外科学城案例

光明科学城国内外科学城案例科学城是指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为主体,集聚创新资源和人才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光明科学城作为中国科学城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特点和成功经验。
一、背景概述光明科学城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是深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其建设目标是打造成为全球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地。
二、国内科学城案例1.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中关村科技园区集聚了大量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成为中国创新创业的核心地区。
2.上海张江科学城:张江科学城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最早的科学城之一。
该科学城依托上海的科研和创新资源,吸引了众多优秀企业和人才落户,推动了上海的科技创新发展。
3.广州科学城:广州科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是广东省重点打造的科学创新基地。
该科学城聚集了大量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致力于推动广州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三、国外科学城案例1.美国硅谷:硅谷是全球最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集聚了众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和创业企业。
硅谷以其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科技氛围而闻名于世。
2.新加坡科技园区:新加坡科技园区是新加坡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
该科技园区拥有优质的科研设施和创新资源,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和高科技企业进驻。
3.以色列特拉维夫: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的科技创新中心,被誉为“创业之都”。
这里有以色列最重要的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培育了许多世界级的科技创新项目。
四、光明科学城的特点与成功经验1.产学研结合:光明科学城注重产学研结合,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
通过建立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等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产业的形成。
2.人才引进与培养:光明科学城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创新支持。
同时,该科学城还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211155918_全球主要国家科技园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全球主要国家科技园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文/苗婷 郑越 洪新力1 数据来源:《中关村全球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指数2020》2 数据来源:美国人口调查局0 引言科技园区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区,主要通过促进科研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为创新主体提供空间平台,以此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因目前对于科技园区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内科技园区的主要研究对象。
自1951年美国建立全球第一家科技园——斯坦福研究园以来,全球科技园区已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均重点依托科技园区,大力发展本国高新技术产业。
截至2020年,全球科技园区入驻企业超过15万家;全球有40%独角兽企业诞生于科技园区;全球科技品牌价值100强企业一半以上来自科技园区;有35%的科技园区营业收入超过1亿美元1。
梳理总结国际发达经济体科技园区的成功发展经验,对解决当前我国科技园区发展问题非常重要。
1 国外科技园区优势发展经验借鉴1. 1 美国硅谷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以南,前身为斯坦福大学研究园。
1951年,斯坦福大学校园内划出了约250公顷的土地,用于新建现代化实验室和厂房,形成了斯坦福大学研究园的雏形。
此后,依托政府、大学、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紧密合作的产学研运行机制以及周边数十所院校的智力资源,研究园不断外拓延伸,并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世界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总结美国硅谷的发展,其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一是丰富的智力资源是创新持续产出的基础。
硅谷占地面积仅为加州的1.19%,却创造了全加州10.8%的生产总值以及9.6%的工作岗位。
硅谷的产出效益主要是智力成果商业化的体现。
而丰富的人才储备是硅谷持续发展的根本。
依托政府、大学、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紧密合作的产学研运行机制以及周边数十所院校的智力资源,硅谷成为拥有310万人口的世界高技术产业密集区,其中过半成年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出全美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2。
129家国家高新区(按批复时间、地区分类)

按国务院批复时间排列1988年1家、1991年26家、1992年26家、1997年1家、2007年1家、2009年2家、2010年26家、2011年5家、2012年17家、2013年9家,2015年14家1988年批复1家1、中关村科技园1991年批复26家2、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3、海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4、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7、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8、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20、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2、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3、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4、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5、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6、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7、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批复26家28、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9、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1、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2、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3、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4、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5、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6、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7、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8、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9、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40、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1、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2、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3、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4、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5、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6、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7、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9、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0、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1、吉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52、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3、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批复1家54、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07年批复1家55、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年批复2家56、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7、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年批复26家58、烟台高新技术开发区59、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0、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1、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2、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3、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4、渭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5、安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6、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7、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68、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0、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1、蚌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2、景德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3、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4、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5、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6、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7、青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8、绍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9、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0、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1、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2、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3、泉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1年批复5家84、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5、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6、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7、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8、益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批复17家89、吉林长春净月高新区90、浙江温州高新区91、湖南衡阳高新区92、四川乐山高新区93、福建莆田高新区94、山东泰安高新区95、河南新乡高新区96、云南玉溪高新区97、陕西榆林高新区98、辽宁本溪高新区99、河北承德高新区100、安徽马鞍山慈湖高新区101、江苏徐州高新区102、湖北孝感高新区103、江西鹰潭高新区104、江苏常州武进高新区105、陕西咸阳高新区2013年批复9家106、吉林通化医药高新区107、江苏南通高新区108、浙江衢州高新园区109、福建漳州高新园区110、湖北荆门高新园区111、辽宁阜新高新区11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高新区113、宁夏石嘴山高新区114、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区2015年批复14家115、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6、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7、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8、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9、萧山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0、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1、龙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2、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3、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4、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5、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6、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7、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8、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9、苏州工业园按省份排列。
146家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名单

146家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名单146家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简称146+1家国家高新区)146+1家高新区GDP总和达8.98万亿,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1%;研发经费支出5544.7亿元,占我国全年R&D经费支出的35.4%;新增授权专利26.2万件,当年新增注册企业29.8万家。
国家高新区的经济体量和创新驱动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注目。
各类别、各区域国家高新区群体的划分作统一说明。
1.三类园区和非三类园区(其他园区)三类园区是指科技部分类指导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6家),包括中关村、成都、上海张江、深圳、武汉、西安;创新型科技园区(21+1家),包括宝鸡、常州、大庆、广州、杭州、合肥、济南、洛阳、宁波、青岛、厦门、苏州、苏州工业园、天津、威海、潍坊、无锡、长春、长沙、郑州、中山、淄博;创新型特色园区(22家),包括石家庄、保定、包头、大连、南京江宁、江阴、无锡宜兴环保园、武进、蚌埠、烟台、安阳、襄阳、宜昌、株洲、湘潭、惠州、江门、南宁、桂林、柳州、昆明、乌鲁木齐。
非三类园区(其他园区)是指除了以上三类园区以外的其他国家高新区。
2.稳定期高新区和新升级高新区稳定期高新区是指1988—2009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园区,共计56+1家,包括最早批准设立的中关村和1991—1992年批复设立的51家高新区,以及在1997年(杨凌)、2007年(宁波、苏州工业园)和2009年(泰州、湘潭)升级的5家高新区。
新升级高新区是指2010年及之后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园区,共计90家。
3.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未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园区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园区(简称“自创区内园区)是指2016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7家),涵盖国家高新区(46+1家),包括中关村、天津、沈阳、大连、上海张江、南京、无锡、江阴、常州、武进、苏州、昆山、镇江、杭州、萧山、合肥、芜湖、蚌埠、福州、厦门、泉州、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威海、郑州、洛阳、新乡、武汉、长沙、株洲、湘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肇庆、惠州、东莞、中山、重庆、成都、西安、苏州工业园。
2022全国开发区百强榜:陕西上榜3个,西高新排名第10

2022全国开发区百强榜:陕西上榜3个,西高新排名第10园区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核心组成,以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经开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对外开放的稳定器、创新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风向标、区域协同的先锋队。
为统筹评价中国园区发展水平,工信部下属赛迪顾问研究中心·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并发布了《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2)》,榜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科技创新、产业跃升、开放协同、三化转型与投资环境五大主要部分,并继续细分24个评价维度与二级指标,共有53家国家级高新区、47家国家级经开区入榜。
园区数量方面,截止到2021年,我国拥有各类规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9家(含苏州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30家,累计接近400家。
经济效益方面,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家级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GDP来看,2021年,两类园区GDP总量达到29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达25.3%。
其中,国家级经开区的GDP总量13.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1.9%;国家级高新区的GDP总量15.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3.4%。
2022百强园区中,GDP超过1000亿元的园区共有48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00家的园区共有65个,进出口额超过500亿元的园区共有40个。
其中,53家入榜的国家级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达334773亿元,占所有国家级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的78%。
47家入榜的国家级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达318亿美元,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2%,马太效应正在释放。
2022百强园区中,区域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但与上年相比呈下降趋势。
按四大区域划分,东部地区占比最多,超过50%,其中江苏省占19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其后依次为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湖北省,入榜园区数量分别为9席、8席、7席、7席。
西部地区占比则呈增长态势。
西部重点省份上榜园区位次变化陕西上榜3家产业开发园区,分别是第10位的西安高新区、第37位的西安经开区和第85位的宝鸡高新区。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共性机制与差异分析——以国内十家高科技园区为例

收稿日期:2023-08-20作者简介:孙良顺(1986-),男,江苏灌云人,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及区域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3HMSJ0017)。
第56卷 第6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11月 Vol.56 No.6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Nov.2023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共性机制与差异分析———以国内十家高科技园区为例孙良顺(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 要:深化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是保障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创新主体缺乏、协同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等问题。
本文选取入选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十家试点园区为研究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研究发现:(1)培育创新联合体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这需要增强创新主体的多样化和协同度。
(2)通过优化政务环境、要素环境、政策与法治环境以及服务环境等,可以提升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3)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制定战略规划,通过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建设开放式格局,夯实区域协同创新资源基础。
不同地区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上存在一定差异,各地区在进行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时,应根据资源禀赋状况,在推动主体多样化、要素环境优化以及跨区域协同等方面采取差异化策略。
关键词:协同创新;共性机制;差异;高科技园区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23)06-0078-07 一、引言守正创新是突破发展瓶颈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我国发布官方权威榜单:全国116个高新区排名首次出炉!

我国发布官方权威榜单:全国116个高新区排名首次出炉!最近,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发布了2015年度全国115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16个单位)排名结果。
此次排名,科技部并未正式公开,而是通过给各单位发函的形式告诉各自的名次,显得颇为神秘而低调,但这份榜单是少有的有国家部委官方发布的榜单,也显得极为重要且权威。
为此,招商引资内参根据网络资料对已经披露出来的高新区排名进行了整理,形成一份高新区排名及名次升降资料,同时与全国奉上全国145家国家级高新区全名单供诸位参考。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发布2015年全国116个高新区排名(不完全统计)名次名称所属地区升降情况1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2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3 成都高新区四川/4 西安高新区陕西/5 深圳高新区广东/6 杭州高新区(滨江) 浙江/7 合肥高新区安徽升一位8 武汉高新区湖北/9 苏州工业园区江苏/11 广州高新区广东/12 郑州高新区河南升4位15 石家庄高新区河北升4位16 长沙高新区湖南降1位20 洛阳高新区河南持平21 苏州高新区江苏/23 潍坊高新区山东升2位28 株洲高新区湖南持平29 东莞高新区广东/30 珠海高新区广东升1位34 福州高新区福建/37 中山火炬高新区广东/39 南宁高新区广西升2位41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新疆升7位43 贵阳国家高新区贵州升13位45 佛山高新区广东/48 惠州仲恺高新区广东/50 蚌埠高新区安徽升7位51 昆山高新区江苏/69 益阳高新区湖南升12位77 江门高新区广东升3位78 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区内蒙古/80 湘潭高新区湖南降10位84 肇庆高新区广东/89 漳州高新区福建升12位99 衡阳高新区湖南升6位据科技部发布的消息,此次对全国116家国家级高新区进行综合排名评价,是从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方面进行考评。
享誉全球的高科园区(部分)

I T 公 司 的地 区 总 部 设 在 这 里 , 聚 集 了5 0 多个 国家 的1 . 6 万
发展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但不 可否认 的是, 筑波 的发展模
城 的转 型与再发展 。 2 0 0 1 年 国家级研 究机 构均转 型为独
索菲亚科技 园区拥有 良 好 的园区生态环境 。 因地 处自 然保护 区, 科 技园区从 建立之初就强调环 保 , 大面积 自 然 绿化带, 园区内无 污染 工业 , 所 有的建 筑层 高限制在 四层
新 竹 科 技 园 的 产业 结 构 偏 重 芯 片 制 造 和 电脑 硬 件 ,
美 国北 卡 罗来 纳 三 角 研 究 园
三 角研 究 园是 美 国最 大 的研 究 园之・ 。 它 和 处 在 弗 吉
园 内企 业 以及从 台北 到新 竹 之 问 的公 司都是 类 似 的硬 件制 造 业 , 其 中尤 以芯片制 造 业 为主 。 从 目前 现 实情况
2 4 . 5 % 的 台 式 电脑 , 5 2 . 5 %的 笔 记 本 电 脑 , 5 3 . 7 %的 监 视 器, 7 0 . 2 %的 主板 , 9 2 . 5 %的 示 器 , 6 2 %的 芯 片 组 , 都 出
自台湾
府、 学校 、 企业等各方代表 1 1 人 组成 理事会。 基 金会 负责 管理和指导三角研究园的建 设和规划 , 对园区内各单位的 内部事 务无权干预。 北卡州政府相继 成立了州科 学和技术
日本筑波 科学城
筑波城现 为日本最 大的科学 中心和知识 中心, 是日 本 在先 进科 学技 术方面 向美 国等 国挑 战 的重要 国家谋 略。 筑 波 的形成 和发 展 , 完 全靠 政府 指令, 从规划、 审批 、 选 址 到科研 等 整个 过程和运 行完全是 政府决 策 , 连科研 机 构 和科研 人员也 都 由政府从 东 京迁 来 , 各种 设施 都需 经 行政 审批 配备 , 私人研 究机构和企 业也 由计 划控制。 规戈 4 和主 管都是 国家 最具 权威 的机 构, 使 得科 学城 的建 设 和 搬迁得 以顺利进行。 作为 完全 由政 府主导 的科学 园区, 筑波为 日本 的科 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区名称基本情况主要产业及特点经验借鉴
1、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
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中关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
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
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约
40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
213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重点实验室4
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
3、中关村内共有8个园区,占地约255平方公里。
4、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30%的增长速
度,三资企业约占企业总量的11%
6、目前中关村西区现有20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其
中50万平方米为商业和电子卖场,其中电子市场有12
家,占地近30万平方米
根据新功能定位,中关村西区未来将划分为科技金融要素聚集区、科技中介服务区、科技型企业总部聚集区、创业产业聚集区、新技术新产品交易及展示区、配套服务区等六大重点功能区.1、2005年前后,中关村还被业内笑称为“三缺一”(只有写字楼、住宅,缺乏商业配套),如今却又为商业配套过多、业态混乱而急迫整改,中关村正遭遇商业地产发展过快带来的阵痛。中关村的发展走了一个极端,前几年商业零售和写字楼项目放量
过猛,规划上又有所缺失,与‘中国硅谷’的定位
背离,导致规划者须为当初的‘激进’买单
2、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关村已经演变为以出让土地
、环境资源,以市场吸引资金、技术投入换取经济
增长的发展模式,而以大量的创新科技成果走向市
场来带动经济发展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3、2009年中关村开始对其园区的业态进行重新规划
。
国内三大高新科技园区基本情况及经验对比
一、鼓励产业:
1、创新要素类:管理咨询、创业辅导机构、技术咨询、研发服务、律师事务所、会议(审计)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反盗版机构、
标准申请、行业协会和联盟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科技金融类:鼓励国内外股权投资机构、多层次资本市要素、资信评估、担保机构、各类金融机构落户,探索开展离岸科技金融试点,鼓励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
新,推动产权交易和资本市场发展。
3、科技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类:鼓励重点技术领域知名企业设立总部和研发中心,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发展总部经济。
4、高技术服务类:鼓励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
5、文化创意产业类:鼓励发展软件和服务,网络技术、电信增值、动漫游戏、媒体内容制作、图书出版、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
二、限制类、淘汰类:不鼓励电子卖场、商场(店)、购物中心、餐饮等业态。
中关村
园区名称基本情况主要产业及特点经验借鉴
国内三大高新科技园区基本情况及经验对比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1、园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被国际同行称为“The Silicon and Medicine Valley in China”而享中国的硅谷与药谷誉世界,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发, 园区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和软件产业链的框架
3、至2005年底,吸引投资108亿美元,入园企业3168
家,固定资产投资446亿元人民币
3、2010年园区经营总收入达到1100亿元,年总收入增
速达15%左右
4、总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
1、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软件三大主导产业
2、正在打造的10大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级高科技战略产
业平台,即:1)集成电路制造与装备平台;2)移动终端产
品集成平台;3)多元化多模式显示终端;4)生物医药研发
、产业化;5)物联网基础设施技术;6)商用大飞机设计研
发;7)数字内容与互联网技术;8)金融后台服务平台;9)
低碳技术、高端价值链;10)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平台。
3、园区的总体规划:1)技术创新区;2)生物医药产业区一
期;3)张江集电港一期;4)上海浦东软件园一至三期;5)
科研教育区;6)居住区
4、张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射频识别产业化基地”,“十二
五”期间,张江物联网产业将设立百亿元级产业基金,成长
为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1、科学规划:改变传统的规划编制程序,首先从商
业调查起步,充分了解和掌握企业对建筑空间的需
求(尤其是特殊需求);在充分反映了企业需求的
商业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功能的策划定位;第
三步才是市场化的商业计划规划和形态规划设计
2、创新人才培养:园区首创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
新模式——张江创新学院,设想整合园区内的培训
资源,组建几个分院,以此为企业提供实用性人才
的培训服务
3、拓宽融资渠道:全国首只由地方政府倡导设立的
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浦东新区创业风险投资
引导基金正式启动,以解决高科技企业“死亡谷”
问题
4、健全服务平台:已初步建立了企业客户服务体
系,包括资本市场服务平台、客户事务处理工作平
台、人才培养服务平台、人才公寓租赁服务平台、
物流贸易代理服务平台等
5、做实孵化服务:
6、完善项目评估
7、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8、优化综合配套:园区高度重视大规模解决园区客
1、始建于1996年9月,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国家
“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六家试点园区之一
1、三大产业集群:电子通信集群、生物医药集群、IC设计集
群
2、孵化集群:生物(技术)孵化器、虚拟大学园、软件园
1、高新区的开放管理经验:决策、管理、服务三级
管理体制;
2、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带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深圳政
府通过总体规划,就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产业选择、
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保证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明确
规定;
3、“官产学研资介”互动构建区内创新体系:官即
争取政府支持,产即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创新主
体,学即海内外大学为高新区科技创新积极提供智
力支持,研即众多研发机构加盟区内创新平台,资
即各类创业投资资金积极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本
支持,介即社会中介机构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方
发展特色:1、自主知识产权占主导地位2、不断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高新区已形成了从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到光纤光端、网络设备的通讯产业群;从配件、部件到整机的计算机产业群;从IC设计、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到服务外包的软件产业群;从诊断试剂、基因疫苗、基因药物到医疗器械的医药产业群3、多元化、专业型、互动式孵化器群:4、名校汇聚高新区5、国际化的科技园区:2007年,“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正式签署,籍此促进两地资源共享、教育同构和交流便利,共同探讨、构筑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新模式。深圳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
区
园区名称基本情况主要产业及特点经验借鉴
国内三大高新科技园区基本情况及经验对比
1、园区占地50万m2,规划总建筑面积76万m2,总投资
50亿
2、规划中有总部发展中心、创业中心、研发中心、培
训中心、服务中心、科技产业带、白领公寓等功能组
3、截至2010年底,共有443家企业入驻。
1、入驻的企业主要来自于以下行业:电力电气、机械机电技
术、能源设备制造、研发、计算机软件开发、动漫软件开发
、广告、文化传播、信息咨询、金融服务机构等;
2、从入驻的企业来看,暂未没有明显的主导产业,入驻的企
业比较杂,多为小型企业。
一期项目——天安科技创业中心
总建筑面积 22800平方米
层数 六层
停车位 100个
峻工时间: 2004年8月
入住企业 36家
二期项目--天安科技创新大厦
总建筑面积 53000平方米
层数 10层
停车位 128个
峻工时间: 2005年12月
入住企业 110家
三期项目--天安科技产业大厦和天安科技交流中心
(1)科技产业大厦
建筑面积 62000平方米
户数 210家
层数 A幢10层 B幢12层
停车位 282个
峻工时间: 2006年12月份
套数 210套
(2)科技交流中心
建筑面积 30836平方米
层数 9层
停车位 33个
峻工时间: 2007年3月份
套数 78套
天安·番禺
节能科技园
天安科技园规划设计方案
三级管理体系:
1)、决策层为高新区领导机构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及市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高新区的宏观决策、重大政策制定、产业规划、用地审批、协调解决高新
区开发和建设以及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2)行政管理层是高新区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和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编制高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行使申请高新区土地和厂房及配套住房、高新
区非公共用地户外广告和标识初审的行政许可权对入区企业或者项目进行资格审查等;
3)、服务层是高新区服务机构对高新区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监督和提供有关服务其中一些可以通过市场行为解决的社会服务项目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体制改革
的不断深入逐渐从服务层的职能中剥离出来由市场主体承担。
术产业开发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