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食品中矿物质的测定-完整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食品营养学练习题第八章矿物质

(完整版)食品营养学练习题第八章矿物质

第八章矿物质一、填空1、奶和奶制品含钙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是钙的良好来源。

2、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比例下降。

3、铁损耗的三个阶段包括铁减少、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缺铁性贫血。

4、畜禽肉中的铁以血红素的形式存在,是膳食铁的良好来源。

5、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微量元素主要有:硒、碘和钼。

6、微量元素硒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蛋白结合、抗氧化、调节代谢,缺硒是引起克山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7、食物中的铁有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两种形式,前者更容易吸收。

8、味觉减退或有异食癖可能是由于缺乏锌。

9、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中有内标法和外标法的不同。

10、大约85%的磷与钙一起成为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钙/磷比值约为2:1 。

二、选择1、能促进钙吸收的措施是。

A.经常在户外晒太阳B.经常做理疗C.多吃谷类食物D.多吃蔬菜、水果2、影响蔬菜中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A.磷酸B.草酸C.琥珀酸D.植酸3、老年人易出现骨质疏松是由于体内含量减少引起的。

A.铁B.硒C.钙D.锌4、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是。

A.蔬菜B.牛奶C.动物肝脏D.谷类5、对钙需求量最高的人群是。

A.成人B.孕妇C.乳母D.儿童6、锌缺乏可出现的情况是。

A.贫血B.牙龈出血C.味觉下降D.毛囊角化7、对铁吸收起抑制作用的膳食因素是。

A.“肉因子”B.草酸C.维生素CD.核黄素8、人体发生厌食和异食癖时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

A. 钙B. 碘C. 硒D. 锌9、以鲜奶作为良好食物来源的营养素是。

A. 铁B. 碘C. 钙D. 锌10、以下蛋类加工品中可能含铅的是。

A. 皮蛋B. 咸蛋C. 糟蛋D. 冰蛋三、名词解释1、矿物质/无机盐2、食品的成酸与成碱作用3、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利用率四、简答(一)简述矿物质的分类。

(二)简述矿物质的特点。

(三)简述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四)简述食品加工对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五)简述钙的生理功能。

(六)简述磷的生理功能。

(七)简述镁吸收的影响因素。

食品中矿物质的测定

食品中矿物质的测定
去离子水,加盐酸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2%氧化镧稀释 至刻度,贮存于聚乙烯瓶内4℃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 500ug钙. ⑧ 钙标准使用液 取钙标准液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2%氧化镧 稀释至刻度,贮存于聚乙烯瓶中,4℃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 于25ug钙.
(3)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钙空心阴极灯 (4) 操作步骤 1. 样品制备 湿样(如蔬菜,水果,鲜鱼,鲜肉等)用水清洗干净
(4)操作步骤 消化:精确称取均匀样品干样0.5~1.5g(湿样2.0~4.0g,饮料 等液体样品5.0~10.0g)于250ml高型烧杯内,加混合酸消化液 20~30ml.上盖表皿.置于电热板或电沙浴上加热消化.如未消 化好而酸液过少时,再补加几毫升混合酸消化液,继续加热消化, 直至无色透明为止.
后,要用去离子水充分洗净.干粉类样品(如面粉,奶粉等)取 样后立即装容器密封保存,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污染. 2. 样品消化 精确称取均匀样品干样0.5~1.5g(湿样2.0~ 4.0g,饮料等液体样品5.0~10.0g)于250ml高型烧杯内,加 混合酸消化液20~30ml.上盖表皿.置于电热板或电沙浴上 加热消化.如未消化好而酸液过少时,再补加几毫升混合酸 消化液,继续加热消化,直至无色透明为止.
二、铁的测定—邻二氮菲法
1,原理: 在pH为2~9的溶液中,二价铁离子与邻二氮菲生成稳 定的橙红色配合物,在510nm有最大吸收,其吸光度与铁的含量成 正比,故可比色测定.
2,试剂 ①盐酸羟胺溶液:10% ②邻二氮菲水溶液(新鲜配 制):0.12% ③醋酸钠溶液:10% ④盐酸:1mol/L ⑤铁标准溶液
③ 柠檬酸铵溶液
④ 淀粉指示液
⑤ 二硫腙-三氯甲烷溶液 ⑥ 二硫腙使用液 ⑦ 铅标准溶液 ⑧ 铅标准使用液 3.仪器 分光光度计 4操作步骤 (1)样品预处理 在采样和制备过程中,注意样品不被污染。 粮食、水果、鱼类、肉类及蛋类等水分含量高的鲜样,用食品 加工机大成匀浆存于塑料瓶中,保存备用。 (2)样品消化(灰化法)

第8章_食品商品

第8章_食品商品

副食
第一节 食品的分类
(3)按食品的营养价值分类 • 谷物食品 • 动物性食品
• 大豆及其制品
• 水果与蔬菜
• 纯热能食品
随食品工业的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给食 品分类带来不尽的新课题。近年来,人们常常给
食品作出以下分类:
①按消费对象把食品分为婴幼儿食品、中老年食品、
运动员食品、宇航员食品、普通食品等。
茶的功效关系最大。
2.茶叶的种类 我国茶叶种类繁多,按茶叶加工方法不同和经营习惯, 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茶和其 他六大类茶。
绿茶是我国茶叶中产量最多的一种,约占世 界绿茶产量的70%,花色品种之多也居世界 之首。其中每年的出口量约为5万多吨。绿茶 的加工过程为鲜叶——杀青——搓捻——干 燥——绿毛茶。绿茶的品质特点是:干茶色 绿,味道清香,鲜醇爽口,浓而不涩,其冲 泡后清汤绿叶。杭州西湖龙井就以“色绿、 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
小常识:腐烂水果不能吃
水果腐烂后,只将腐烂部分挖去,即可食用吗?其实,这种做法并 不正确。据测定,在距离腐烂部分1厘米处的正常果肉中,仍可检出毒素。 实际检测证明,只要水果发生霉变腐烂,各种微生物特别是各种真 菌都会在腐烂水果中不断加快繁殖,并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物质。 这些有毒物质又不断从腐烂部分,通过水果汁液向未腐烂部分渗透、 扩散,导致未腐烂部分同样含有微生物的代谢物。 人吃了烂水果中的真菌毒素,可能会发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腹胀等,严重的还会发生抽风、昏迷,危及生命。其中对人体健康威胁 最大的有毒物质是展青霉菌的毒素。吃入后除了会对神经、呼吸、泌尿 等系统造成伤害外,还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此外,水果腐烂后其所含的硝酸盐,还会变成有毒 的亚硝酸盐。 因此,为了健康,吃水果要选择表皮色泽光亮、 肉质鲜嫩、有香味、新鲜的水果。如略有小斑或少 量虫蛀,应用刀挖去腐烂虫蛀处及其周围超过1厘米 处的好果部分;如霉变腐烂或虫蛀面积达到或超过 水果的1/3,应果断弃之,以防后患。

食品中成分的测定—矿物质元素的测定(食品检测技术课件)

食品中成分的测定—矿物质元素的测定(食品检测技术课件)
➢有毒元素 :其极小的剂量即可导致机体呈现毒性反应,而且人体中具有蓄积性, 随着在人体内的蓄积量的增加,机体会出现各种中毒反应,如汞、镉、铅、砷等;
例:甲基汞: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为70天; 铅:在体内半衰期为1460天, 在骨骼中为10年; 镉:更是长达16到31年。
➢常量元素:需求比例较大,如钾、钠、钙、镁、磷、氯、硫等;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钴、镍、锌、镉、钼、铝、硅、铯、硒、碘、氟等
2、检测意义
➢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
➢对开发和生产强化食品具有指导意义 ➢有利于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食品质量的提高 ➢了解食品污染情况,以便查清和控制污染源
3.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 简便、快速、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2)比色法:设备简单、价廉、灵敏度可满足要求。
原理
02
试剂及试剂配制
03
仪器
04
试验步骤
05
计算
1 原理
试样消解处理后,经火焰原子化,在 213.9nm处测定吸光度。在一定浓度范围 内锌的吸光度值与锌含量成正比,与标 准系列比较定量。
2.1 试剂
硝酸;高氯酸;氧化锌标准品
2.2 试剂的配制
2.2.1 锌标准储备液(1000mg/L):准确称 取1.247g(精确至0.001)氧化锌,加少量硝酸 溶液(1+1),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 瓶,加水至刻度,混匀。
➢有毒元素 :其极小的剂量即可导致机体呈现毒性反应,而且人体中具有蓄积性, 随着在人体内的蓄积量的增加,机体会出现各种中毒反应,如汞、镉、铅、砷等;
➢限量元素:按食品卫生的要求有一定限量规定的元素,包括:必需微量元素及 有害元素。

第八章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八章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八章维生素和矿物质第一节维生素一、填空题1 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影响维生素保存率的因素有2 对辐射最敏感的维生素有3 加热处理对维生素损失较大的维生素有4 最优良的维生素A原是,缺乏维生素A容易得。

5 维生素E又叫,其中 _效价最高。

维生素中最稳定的一种是。

6 脂溶性维生素中,与钙调节相关的是;与视觉有关的是,对氧最敏感的是,因此它是有效的抗氧化剂。

7 维生素不能提供_______,也不是构成_______的成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参与_______。

8 食品中维生素种类较多,影响其含量的因素除了与_______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过程中损失多少有密切关系。

9 植物采收或动物屠宰至加工这段时间维生素含量会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因为其受_______、尤其是动、植物死后释放出的_______所降解。

10 维生素缺乏症是指:当膳食中长期缺乏某一维生素时,_______,因而产生相应的疾病,此类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11 根据维生素溶解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其中前者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是一种最稳定的维生素,对热、光、空气、酸、碱都不敏感。

13 维生素E又称_______或_______。

自然界中具有维生素E功效的物质已知有8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较为重要,且以_______的生理效价最高。

14 维生素D又称_______或_______。

现已确知的六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____最为重要。

15 维生素K又称为_______。

天然的维生素K已发现有两种:一种是从苜蓿中提取出的油状物,称为维生素_______;另一种是从腐败的鱼肉中获得的结晶体,称为维生素_______。

食品分析矿物质

食品分析矿物质

5.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机体对金属离子元素的吸收有时会发生拮抗作 用,这可能与它们竞争载体有关。
如:过多的铁可以抑制锌、锰等元素的吸收
精品课件
金属的螯合效应
螯合物:就是由多齿配位体以多个配位键与一个金属离子 相结合,在空间上能够形成以金属离子为中心的环状结构 。
食品中许多金属离子也可与食品的有机分子呈配位结合, 形成配位化合物或螯合物,且金属元素所处的配合物状态 ,对其营养与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进一步区分有 机态和无机态 、离子态和非 离子态、配位 态和非配位态
高级状态分析 指对各种状态在 分子水平上的研 究,确定溶液中 的配合物组成、 离子的电荷、元 素的价态及各种 成分的优势分布

精品课件
1.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存在状态
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存在状态不同,其营养性及安全性都 不同。举例:营养性膳食中血红素铁虽然比非血红素铁所 占的比例少,但其吸收率却比非血红素铁高2-3倍,且很 少受其他膳食因素包括铁吸收抑制因子的影响。
精品课件
4添加矿物质营养强化剂对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对食品进行矿物质营养强化是提高其营养价值的重要途径, 所以在食品中添加矿物质营养强化剂也是食品中矿物质元 素含量变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在食品中经常被强化的矿物 质包括钙、铁、锌和碘。除了以上因素外,加工用水、加 工设备、加工辅料及添加剂等也会影响食品中矿物质元素 的含量。
精品课件
7.4 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食品种类不同,其所含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也不同。除原料 不同对食品中矿物质元素含量有影响外,即使是用同一种 原料加工的食品,由于原料的生长环境、
食品加工及贮藏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其所含矿物质含量也 会有所不同。此外,矿物质元素在加工过程中有可能作为 直接或间接添加剂进入食品,这是一种十分易变的因素。

食品化学 第八章 矿物质 Minerals

食品化学 第八章 矿物质 Minerals
Se Cr Ni Sn Si F V
(三)、伯特兰德(G.Bertrand)定律 生物缺少某种必需的元素时就不能生存 适量时正常生长,过量时有毒。见下图
生 死 缺 适量 物 亡乏 效 应
毒 性亡

( 四 ) 功能
1、构成体质
骨骼
Ca Mg P
蛋白质组成 S 酶(Zn酶)
体液
Na K
2、保持渗透压、 pH值
肉类是磷、铁的重要来源
存在状态:
a) Na、 K主要存在于体液及软组织中
b) Ca、P主要与蛋白质结合—非溶性
(四)、植物产品中的矿物质 果蔬是矿物元素的重要来源 如小白菜100g绝干物含量见下表
灰分 K Na Mg Ca P Fe 16.4g 1.3g 1.0g 0.2g 1.2g 0.3g 34mg
– 从营养学角度
必需元素 21种 非必需元素 (有益元素) 有毒元素 4种 Pb As Hg Cd 必需元素——机体的正常组织中都存在,含量比较固定, 缺乏时发生组织上和生理上异常,补充后可恢复正常或防 止异常情况发生。
– 从含量多少 常量 > 0.01% 微量 < 0.01%
必需常量元素 Ca Mg K Na P S Cl 必需微量元素 Fe Zn Cu I Mo Mn Co
六、矿物质的营养强化
复原(Restoration):添加营养素使其恢 复到原有的组成。
强化(Fortification):添加一种或多种营 养素,使其成为一种优良的营养素来源。
增补(Enrichment):指选择性地添加某种 适量营养素,以达到规定的标准量。
3、碱性食品
大部分果、蔬、豆类属碱性食品。
大豆+2.2,西瓜+9.4,豆腐+0.2,海带+14.6,菜 豆+5.2,香蕉+8.4,马铃薯+5.2,梨+8.4,

第八章 维生素的测定

第八章 维生素的测定

(3) 浓缩与定容
石油醚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钠(约5g)(脱 水) →与旋转蒸发器蒸发瓶; 用约l0ml石油醚冲洗分液漏斗及无水硫酸 钠3次,洗液→旋转蒸发器蒸发瓶;
于55℃水浴中减压蒸馏回收石油醚→待瓶 中剩下约2ml石油醚时→取下蒸发瓶,用氮气 冲干→加入2.00ml石油醚定容。
(4) 纸层析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索的测定
一、水溶性维生素的性质 1. 易溶于水,而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等大多 数有机溶剂; 2. 在酸性介质中很稳定; 3. 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易于分解;
4. 易受空气、光、热、酶、金属离子等的影响, 维生素B2 对光,特别是紫外线敏感,易被光 线破坏;维生素C对氧、铜离子敏感,易被氧 化。
将醚液经过无水硫酸钠滤入三角瓶中→用 约25m1乙醚冲洗分液漏斗和硫酸钠两次,洗 液并入三角瓶内→水浴蒸馏,回收乙醚→减 压抽干,立即准确加入一定量三氯甲烷(约 5m1左右),使溶液中维生素A含量在适宜浓度 范围内(3—5ug/m1)。
(2)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维生素A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绘制曲线。 准确吸取维生素A标准溶液0,0.1,0.2,0.3,0.4, 0.5mL于6个10mL容量瓶中,用三氯甲烷定容 制备标准系列使用液→制成标准比色系列→调节 光度法零点→将标准比色系列按顺序移到光路前,迅 速加入9mL三氯化锑一三氯甲烷溶液,于6s内测定吸 光度(每支比色杯都在临测前加入显色剂)。 取6个3cm比色杯顺次移入标准系列使用液各1m1, 每个杯中加乙酸酐 l滴,在620nm波长处,以 l0mL三氯甲烷加1滴乙酸酐。
(8)维生素C标准使用液:准确吸取适量标准维 生素C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10g/L草酸 溶液稀释定容,使1.0mL含0.02mg维生素C。 (9)2,6-二氯靛酚溶液:称取52mg碳酸氢钠, 溶解于200ml沸水中,然后称取50mg2,6一二氯 靛酚,溶解于上述碳酸氢钠溶液中,冷却后, 于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定容,过滤于 棕色瓶内,贮存冰箱,每周至少标定1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