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小区网络通信接入技术的应用
现代住宅环境中的无线宽带网络技术应用

Ab ta t T e i r v me t ft emo e n h u e e vr n n e n st e p p rin l h n e f h tl sr c h mp o e n d r o s n i me t ma d h r o t a a g so e i e— o h o d o o c t n lcu iai n ne lc u l e a i t s e e y h r e t a z t .I tl t ai d fc l i v r w ee,e p d gtl e a i t s a e mu h d p n e t o ewo k l o e z ie s . i i i d fc l i l c e e d n n n t r . az ie Th p l ain o e wi ls ew r k s t e f n t n o h ewo k mo e e tn ie a d mo e u r s an d e a p i t ft r e sn t o k ma e h u ci ft e n t r r xe sv r n e t i e . c o h e o n r h r a ig ymau wi e sn t r e h oo y,p g a d p d cswi e t en w o n gii l te gh T e i ce sn l tr r ls ewo k tc n lg n e e o r r msa r u t l b e n n e l be s n t n o l h g r
提供高带宽 、 大容量信息通讯 的无线技 术上世纪末 才真正成
2 住 宅 信 息 需 求 的发 展
居住环境 的信息设施 可 以划分 为两 个范 围 : 区( 独 社 或
基于以太网的智能化住宅小区控制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系统 的 主要 特 点 .
A bs rac I t t: nte1 lige resi nt dential sub—dis tract communic ati network i the physical platf on S orm of buil ng di up nt 1igent i e1 reside nti al, s ub—di Strac co t mprehensive manage ment c enter nd a outSi Wi de de
Y uan Shengj1 ang
(e h o o y C n e fM d r d c t o , n u n t t t f A c i e t r & n u t y H f i 2 0 2 , h n ) T e n l g e t r o o e n E u a i n A h i I s i u e o r h t c u e I d s r , e e , 3 0 2 C i a
resi dentia1 sub —dis tract communic ati net on work P1 atfor m on Et hernet t echnolo gy, has put fo rward he t
s he e o e i ni g t f mi Y i t 1 i e t y t m wi h E I ee n 1 g . c m f d S g n he a 1 n e 1 g n s s e t B t h o o y Ke ywor : n e 1 g n r s d n a s b di t a t:C m u i a i n n t o k p1 t o m:Et e n t ds I t 1 i e t e i e ti l u — r c S o m n c t o e w r a f r h r e
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网设计----毕业论文

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设计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宽带技术以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信息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且这种趋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更新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上,信息化正逐渐成为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而体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
本文结合北京居民小区信息化建设实际需求,通过对FTTX+LAN、ADSL、HFC、WLAN、WIMAX等有线、无线接入技术加以比较,在满足小区宽带需求条件下最终选择FTTX+LAN方式组建小区宽带接入网,并从小区宽带接入网拓扑图、设备选型、IP地址划分、网络安全与管理等几方面对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组网方案进行设计。
关键词: FTTX+LAN;小区宽带;接入网;方案设计。
1 绪论 01.1 课题背景 01.2 建设宽带接入网的必要性 01.2.1 业务需求 01.2.2 市场需求 01.3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1)1.4 课题主要内容 (1)2 几种常用的宽带网接入技术比较 (1)2.1 接入网概念 (1)2.2 接入网的特点 (2)2.3 有线接入技术 (2)2.3.1 ADSL接入技术 (2)2.3.2 HFC接入技术 (3)2.3.3 FTTX+LAN接入技术 (4)2.4 无线接入技术 (5)2.4.1 WLAN (5)2.4.2 WiMAX (6)3 小区FTTX+LAN接入网组网方案设计 (7)3.1 需求分析 (7)3.1.1 小区情况 (7)3.1.2 宽带需求 (7)3.2 接入技术的选择 (7)3.3 小区宽带接入网的拓扑结构选择 (7)3.4 设备选型 (8)3.5 IP地址划分 (10)3.6 网络安全与管理 (11)3.6.1 防火墙 (11)3.6.2 网络管理 (11)4 总结 (13)谢辞 (14)参考文献 (15)1.1 课题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宽带接入网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1 3住 宅单 元子系 统
在每一个 住宅单元 设置 一个家庭布 线系统接线 箱, 作为与户外 布线系统连 接 的界 面, 对户 内外布 线 系统 的变动 带来 极大 的方 便。接 线箱可 安装 各种系 统接 线模 块, 包括 数据 和语 音通 信模块 、家庭安 防系统 模块 、可视 对 讲系统 模块 等等 , 根据 需要 自由组 合安 装。户 内数据 通信布 线采 用 5 以上 U P 非 类 T( 屏 蔽对绞 线) 信息插 座 采用 R 4 , J 5制式接 口。 楼 层管理 间和 垂直干线 子系 统? 直主干 布线采 用新型 拓扑, 垂 由设备 间主 配线架 敷 设至各楼 层管 理问 的干线 电缆构 成, 系统 采用 五类 以上 4 UP 对 T 作为 系统 主干 电缆 。楼 层管理 间设 置桥式 模块板 通过 不同跳 线实现 水平线 缆与垂 直干线的连接 。 1 4设 备 间于系统 . 设备 间子 系统 内安置交换 式集线器和 主配线架 , 所有主干 线缆都端接在主 配 线架 上, 通过 跳线 与交换 式集线 器连 接 。H C网构 建小 区信息传 输网? F 。我 国有 线 电视覆 盖 范围广 阔, 户普 及率 高, 电信 网之 外的 另一个 资源大 网 。 用 是 随着 技术 的, 有线 电视 网逐步 发展 为双 向 HC综合信 息 网, F 除传送常 规的广播 电视 信号 外, 还可 以进行 高速 的数据 传输, 传送 图像 、数 据和 语音等 多媒体数 据 。H C 向混合 光纤 同轴 电缆 传输 网从有 线 电视 前端 中心用 光纤将 信号送 F双 到各 小区 的光 节点 , 光节 点处 通过 同轴 电缆 分配 网与住 户连 接 。H C网有 从 F 效 网络 带 宽为 80 l, 5N z 具有丰 富 的频 带资源 , 4II以下频段 传输上行 数据 将 2-  ̄z 信 号, O 50 t用 于传输 普通 广播 电视信 号, 50 80 q 用 于传输 下行 S - 5N Z 75 - 5 ̄ z 数据 信 号 。HF C网频 带 宽、速 度 快 、性 能可 靠稳 定 , 是智 能化 住宅 小 区理 想 的 信 息 传输 网络 平 台 。 H C网络系统 主要 由位于 前端 的C T 、 于用户 端 的Cb e Md m 电缆 F MS 位 a l? oe ( 调 制解器 c ) m 以及传 输设 备组成 。其 工作 原理 :M S 网络接 收的数据 帧封 CT 从 装 在M E 一 2S 中, 过下行 数字 调制成 R 信号 输 出 ̄H C 同时接 收上 PG T 帧 通 F UF 网, 行数 据, 并转 换成 以太 网的帧传 送给 网络 。用户 端的 c M的基本 功能是将 上行 数字 信号调 制成 R 信号 , 下行 的 R 信号 解调 为数字 信号, ME 一 2T 帧 F 将 F 从 P G 7S 中抽 出数据 , 换成 以太 网的数据 , 转 通过 l/ OB sT自适 应 以太网接 口输 出 O l Oa e 到用户 P 。在 IC网上采用 频分 复用, c I F 在某 一频 率上 的信道 则是 多用户共享 , c 用户在 连接 时并 不 占用 一 固定带宽 , M 而是 与其 它活动 用户共 享, 仅在 发送 和 接 收数据 的瞬间, 使用 网络资源 , 它通 过Mc A控制 用户信 道分 配与竞 争, 持不 支 同等 级 的 多媒 体 业 务 2 网络 设计 方案 基 于HC F 的智能化 住宅 小区信 息传输 网络, 有线 电视台控 制 中心 总前端通 过 I主干城 域 网与各 个分前 端连 接, P 分前端通 过光 纤连接 各光节 点, 光节 点 以 下是 双 向同轴 电缆 分配 网连接 到用 户端 。若 CT 位 于小 区 内。 MS 则小 区智能控 制 中心为有 线 电视 的… 个分 前端, M S c 之 间是采 用同轴 电缆分配 网进行 CT与 M 连 接 。在双 向 I C网上构 建小 区宽带信 息传 输网 时, 据 网络结构 , 小区控 ? I F 根 在 制 管理 中心设置 电缆调制解 调器 头端系统 ( ̄ s和路 由交换机, c r) 用户端设 置电 缆 调制解 调器 (M , c ) 由此 构成双 向 H C网 的用户 宽带接 入传 输平 台。 F 2 1 F 前端 . H C H C前 端主要 包 括路 由交 换机 、C T 。前端 路 由交换机 通过 光纤 与千 F MS 兆I P城域 网连接 。C T 用 于连接 双 向 H C网和 宽带 数据 网, MS F 为用 户端 的 c M 提供 控 制 、管 理和 数 据 传输 功 能,它 提供 动 态 带宽 管理 、高速 信息 流量 集 中 、数据 网络 资源 的接入 控制 并保 证数 据服 务质 量 。每 个 C T M S可支持 和管
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

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住宅小区的智能化设计已成为现代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化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小区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还能提升小区的整体品质和价值。
为了确保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手册。
二、智能化系统的分类及功能(一)安全防范系统1、门禁管理系统通过门禁卡、密码、指纹等方式对小区出入口、单元楼出入口进行管理,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进入。
2、视频监控系统在小区公共区域、重要通道、停车场等位置安装摄像头,实现实时监控和录像存储,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周界防范系统利用电子围栏、红外对射等设备,对小区周边进行防护,防止非法入侵。
4、访客对讲系统实现访客与住户之间的可视或语音对讲,确认访客身份后允许其进入。
(二)物业管理系统1、车辆管理系统包括车辆出入管理、车位分配、停车收费等功能,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2、设备监控系统对小区内的电梯、水泵、供电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3、物业管理软件实现物业费收缴、报修处理、投诉管理等功能,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信息通信系统1、宽带网络系统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满足住户的上网需求。
2、有线电视系统提供丰富的电视节目资源。
3、无线通信覆盖系统确保小区内手机信号的良好覆盖。
(四)智能家居系统1、家庭安防系统包括烟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门窗传感器等,保障家庭的安全。
2、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实现灯光的远程控制、场景模式切换等功能,营造舒适的家居环境。
3、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对空调、电视、热水器等家电进行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三、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原则(一)可靠性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运行性能,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二)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领先水平,满足住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三)实用性系统的功能应符合小区的实际需求,操作简单方便,易于维护和管理。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பைடு நூலகம்
l【v { 日 口 i1 口 臼 ■ ㈠l {‘ ‘ I譬 ● ” 、
~
i
基 于 以太 网技 术 的智 能化住 宅 小 区
通信 网络 平 台的设 计 与 实现
一文 / 汤涛 ( 安徽 建 筑工业 学院现代教 育技 术 中心 ,合肥 2 () 2 3) 2 ) ( 摘 要 :智 能 化 住 宅 小 区 通 信 网 络 是小 区 内综 合 信 息 服 务 、小 区与 外 界广 域 网连 接 、小 区智 能 物 业 管 理 的物 理 平 白 。 本 文 给 出 了基 于 以 太 网技术 的智 能 化 住宅 小 区通 信 网络 平 台 的设 计 方 法 ,提 了采 用 c Bu E s技 术设 计 家庭 局 部 网络 系统 的方 案 。 关 键词 :智 能 建筑 ;智 能 化住 宅 小 区 ;通 信 网络 平 台 ;以太 网 ;C US EB
2 .系统 的主要功能
智能化住宅小 区通信 网络 由 It nt ne e接人 r 网 、小 区局域 以太 网、家庭局部 网络组成 。在 这 个通信 网络平 台上 , 实 现小 区的智 能控制 、 小 区综合 信息服务 以及 Itr e 的宽带接入 , nen t 从 而实 现住 宅小 区的信 息化和 智 能化 。
现 。本文介 绍 了基 于以太 网技 术 的智 能 化住 宅小 区通 信 网络 平 台的设 计方 法 ,利用该 方 法我 们设计 了珠 海 市莲 花小 区局域 以太 网系 统 。在系统 建设 的同时 ,还为 小 区的多个 住 户设计 了基 于 C B S 术的家庭 局部 网络系 EU 技 统 ,使 这些 住户 实现 了家 庭保 安 、火灾 和煤 气泄 漏实 时报警 以及 家用 电器 的 自动化 控制
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研究
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已成为现代住宅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化建设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和高效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一、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的意义(一)提高生活便利性智能化系统能够实现诸如远程控制家电、智能门锁、智能照明等功能,让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随时随地掌控家中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
(二)增强安全性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入侵报警系统、智能门禁等设备,可以有效地防范盗窃、入侵等安全问题,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提升居住舒适度智能化的暖通空调系统、智能窗帘等能够根据环境和居民的需求自动调节,创造出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四)提高能源管理效率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能源使用情况,帮助居民和物业管理部门更好地进行能源管理,实现节能减排。
二、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一)通信网络系统包括宽带网络、无线网络覆盖等,确保居民能够高速稳定地接入互联网,满足日常工作、学习、娱乐等需求。
(二)安防监控系统由视频监控、门禁管理、周界报警等组成,实现对小区公共区域和居民楼的全方位监控和防护。
(三)智能家居系统涵盖智能家电控制、智能照明控制、环境监测等功能,让居民能够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定制家居环境。
(四)物业管理系统如收费管理、设备维护管理、投诉处理等,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车辆管理系统包括车牌识别、车位引导、充电桩管理等,方便居民停车和车辆管理。
三、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一)技术标准不统一目前市场上智能化产品种类繁多,技术标准各异,导致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较差,增加了系统集成的难度。
(二)成本较高智能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采购、安装调试以及后期维护,这对于一些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负担。
(三)居民认知和接受度有限部分居民对智能化技术了解不足,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疑虑,影响了智能化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浅谈EPON技术在电信接入网中的应用
信 息 通 信
I NFORM ATI ON & COM M UNI CATI ONS
201 3
( S u m .N o 1 2 4 )
浅谈 E P ON技
接入 网中的应用
( 中国铁通 集团有 限公 司江苏分公 司 , 江苏 南京 2 1 0 0 3 6 )
具 体设 备配 置方面 选择 满足相 关规 范与技 术标准 的设 备, 保证E P ON的应 用需 求 , 在主 流设 备生产 厂家 中每 个 厂 商的技 术侧 重不 同 ,其性 能也存 在差 异 ,其对 比情 况如 下
表。
完成 设备 选 择 后 , 应建立系统规划 , 小 区 的 智 能 化主 要 是
应 的 多 端 口 ON U设 备, 在 不 同 的楼 层 设 置 分 光 器 。 公 司针 对
宽带提速 的需要进行了 O NU终端的改变 , 文件 规定了新建小 图1 E P ON 系统组成 图 其中, I P p o n为 P O N专用接 口,P O S代表无源光分路器, OD N 中的无源光分路器可 以是一个或多个光分路器 的级联 。 区的光纤入户 时应满足 O NU 终端的数量按照投资项 目设计 用户 比例为 3 0 %, 后续随业 务的增 长与市场规则进行增 减。 按照 小区用户 7 2 0户计算, 在 设置 中按 照 2 4 0台ONU进行配
供光通道 。 在 下行 方 向 ( O L T到 0 NU) , O L T 发送 的信 号 通 过
了系统维护 的成本与压力 。 另外, E P O N可 以在构建 中根据用
户 的具体需求对 网络结构与分配方式进行 改变 ,适应不 同的 客户端需求 , 如上 下行均采用 干兆速率 , 上行采用时分复用技 术共享带宽 ,而下行则可针对不 同的用户进行加密广播传输 来保证安全, 充分满足客户 的带宽需求 , 并可方便灵活地根据 用户需求的变化动态分配带宽 。 最后, E P O N还可将 I P数据 、 语音数据、 视频数据等传输结合起来 , 实现一网多种数据的同 步传输 , 以此提高 了网络 的利用效 率、 对于 I P和 T D M 传输采 用的是以太网格式 , 这样则保证 了数据传输 的质量 , 提高 了网
新一代基于PLC技术的运营级宽带小区接入方案
( ) 3 传输效 率高 、速度 快 电 力 线通 信 的 传 输速 率 目前 普 遍 可达 2 0 p , 0 Mb s 可 以 很 流 畅 地 在 线观 赏 DV D影 片 ,它 所 提 供 的 带 宽 可 为 很 多应 用 平 台 提供 带 宽 保 证 。最 新 的 电力 线标 准 I E 1 0 传 输速 度 已经 达 到 了 50 p ,为 了确 保 E EP 91 0 Mb s
P C宽带小区接八方案 ,并选取社区和商用写字楼场景对该方案进行 了试点验证 。验证结 L 果表明 ,该方案能够满足运营商宽带业务所需的可运营 、可管理等需求 ,可帮助 实现利用
电力线 快 速 低 成 本地 覆 盖最 后 l0 O 米宽 带 接八 的 目的 。 电力 线通 信 宽 带 接入 运 营级
限在 与 电网 调 度管 理 相 关 的特 定 专 业 型 应 用 ,如 电力
负荷 的控 制 和 监 视 、各 种 自控 系统 和 远程 抄 表 系 统 等
等。
负面 1 ,如打 孔 会 对 建 筑造 成 一 定 破坏 。相 对传 统 司题 的 组 网技 术 ,P C 本 更低 ,工 期 更短 ,可 扩 展性 和 L 成
如图 1 示 : 所
电 力线 作 为 通 信 信 道 ,可 以 灵 活 地 实 现 即 插 即 用 ,不 用 繁琐 的 拨 号过 程 ,接 入 电源 就 等于 接 入 了网 络 ,只要插 上 电源就 永远在 线 。
( 5)应用 范 围广
民 用 电 力线 是 世 界上 最 普 及 的网 络 ,这 是 电话 线 和 有 线 电视 不 能比 拟 的 优势 。电 力线 可 以轻 松 地 渗透 到 每 个家 庭 、每一 处 有 电 力线 的 地方 ,为现 代 家 庭 智 能 化和 互联 网的 发展提 供广 阔的 发展空 间 。 当然 ,电 力 线 通 信 也并 非 十 全 十 美 ,比 如 电 力 线通 信 存 在 易受 其 它 电器 干 扰 、信 息 泄漏 和 安全 等 问 题 。另 外 ,由于 电力 线 网络 分布 的 随 意性 ,对 网络 管 理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这 都 是 该 技 术 需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简单 总结 ,其 不足如 下 : (1 )电 力线上环 境 复杂 ,阻抗 不恒 定且 时 变性很
浅谈智能化住宅小区通信网络平台设计
随着 信 息技 术 、 算 机 网络 技 术 的迅 猛 发展 和 广 泛普 及 , 计 越
() 络 系统 2网
来越 多的家庭通过 It t It nt ne 或 nr e 来获得信息和资讯。作为 me a
现 代 化 的智 能 化 住宅 小 区 向社 区 内的广 大住 户提 供 宽 带 多 媒 体 综 合 信 息 资 讯 服 务 , 智 能化 住宅 的重 要 体 现 , 是 信 息 社 会 发 是 也
展 的客 观 需 要 。
整 个 网络 包 括 广 域 网 ( t t各 专 业 网) 入 、 区 网络 系 Ie 、 n me 接 小 统 及 小 区 网络 智 能控 制 中心 。 小 区 网络 系统 采 用 星 型拓 扑 结 构 , 为 系 统 中心 ( 区管 理 分 小 控制 中心 ) 区域 中心 、 宅 楼 栋 和 用 户 四 级 。根 据 小 区 的规 模 和 、 住 用 户 楼 栋 的 分 布 情 况 , 便 于 网络 设计 和 管 理 , 将 整 个 小 区分 为 可 成若 干 个 区域 , 个 区域 设一 个 区域 中 心 , 辖 若 干 个 相 近 的楼 每 管 栋 。 根据 小 区 网络 设 计 要 求 , 区局 域 主 干 采 用 千兆 以太 网 , 小 在 系统 中心 设一 千 兆 以 太 网 核 心 交 换 机 ,在 各 区 域 中 心 设 置 工 作 组交 换 机 , 工 作 组 交 换 机 配 置 10 Mb sX 上 联 端 口 , 过 光 各 00 pF 通 纤与 核 心 交 换 机 连 接 , 成 智 能 化 住 宅 小 区 千 兆 以太 骨 干 网 。 构 每 个 区域 内 ,在 各 楼 栋设 备 问 设 置 101Mb s 换 式 集 线 器 , 0/0 p 交 交 换 式 集 线 器 通 过 10 pT 上 联 端 口经 五 类 对 绞 线 与 工 作 组 0 Mb sX 交 换 机 连 接 , 根 据 需 要 也 可 通 过 10 pF 端 口经 光 纤 连 接 。 0 Mb sX 在 楼 内 , 交换 式 集 线 器 通 过 1 M pT 端 口经 楼 内 5类 综 合 布 0 b sX 线 连 接 用 户 计 算 机 。这 样 , 心 交 换 机 与 工 作 组 交换 机 之 问可 提 核 供 高 达 10 Mbs的传 输 速 率 , 工 作 组 交 换 机 向 各 楼 栋 提 供 00 p 10 p 0 Mb s的传 输 速 率 ,每 个 最 终 用 户 可 独 享 1 M p 通 信 带 0 b s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小区网络通信接入技术的应用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具体分析了智能化住宅小区网络通信技术中的各种接入网技术的特点、局限性、前瞻性、适用性以及组网方法,并对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智能化小区、网络通信、接入技术
1、概述
接入网技术特别是宽带接入技术是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城市宽带主干网的建成,宽带接入将是下一步城市信息化的关键。
智能住宅小区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为每一住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宽带接入是相对于窄带接人而言的。
所谓信息网络的窄带接入,一般地是指“电话进户”,这是居民住宅的基本需求。
现代信息化是建立在多媒体的基础上,靠窄带传输网络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应建立宽带主干网,各用户需采用宽带接入技术,以保证可以实现2—8Mbps速率的信息交换。
接入的技术发展很快,本文分别对当前较为常用的网络通信接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2、网络通信接入技术应用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论述网络通信接入技术的应用:
2.1、A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采用ADSL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电话网用户铜线,不需要对网络进行大规模改造,通过专门的调制解调方式,实现短距离的高速数据通信。
这是一种有效的宽带接人方式。
ADSL的特点如下:
1)可在现有任意双绞线(铜线)上传输;
2)误码率低;
3)下行数字信道可转送6-8Mbps,上行数字信道可转送256-640kbps;
4)模拟用户话路独享。
ADSL的非对称性表现在局端到用户端的下行速率与用户端到局端的上行速率是不同的,高速下行信道可向用户传送视频、音频多媒体信息和控制信号/信令,其速率可以达到1.5-8Mbps,在0.5nm的双绞线上传送距离为3.6千米;低速上行信道用于传送用户的意图信息和通向网络的控制信令/信号,其速率一般在16-640kbps,这种特点符合大多数用户的实际使用需要,而且它不需要像拨号接人那样拨号连接,使用半永久性连接专线上网,无需交付电话费,具有高速上网的优势,因此,ADSL是适合当前宽带接入要求的一种有效技术。
以上优点
的发挥要基于电话线路质量,然而在一些老城区,电话线径大多为0.4nm,而且严重老化,其传送效果将明显降低,同时ADSL的调制解调器价格比较高。
2.2、DDN专线
在小区内部建立计算机局域网,通过专线实现与DDN网的接入,完成与电信部门和ISP(Internet服务供应商)的连通。
采用此方法,小区业主需要向电信部门租用固定带宽的DDN专线。
对于10000人的小区,如果有10%的人同时上网,每一用户要求128kbps,则需100Mbps的DDN专线,月租费非常昂贵,一般较难承受。
2.3、双向HFC网络的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
双向HFC网络的电缆调制解调器接人技术是近10年内逐步发展起来的,利用电缆调制解调器可在混合光纤同轴网(HFC)上实现高达34Mbps的下行数据传送,它在Internet接入、视频点播、会议电视、远程教育等领域中都具有广阔的市场。
HFC网络结构为树型或总线型,从前端到小区光结点采用光纤传输,光结点到用户终端采用同轴电缆传输,小区光结点所辖用户一般为500户左右(理想情况),整个光结点内部网可以提供约1GHz的带宽,由光结点内的全部用户共享。
在HFC的前端,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经调制后以RF信号传送到用户端,经过分离器提取多媒体信息,并恢复成数据包形式进入用户终端设备。
电缆调制解调器是HFC的关键设备,一般为上、下行信道不对称方式,上行速率最高可达768kbps,下行速率最高可达34Mbps,适用于高速Internet接入。
HFC技术是宽带技术中最先成熟与投入市场的,其巨大的带宽和经济性对于从事宽带接人的网络运营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其信道带宽内可以传送几百路广播电视节目,200路MPEG-2的点播电视业务以及其他双向通信业务。
从发展看,小区光结点可以进一步细化,将其延伸到楼层,每一个光结点的用户将降低为10—15个,再进一步将光结点延伸到户,即可以为每一户提供10—30Mbps的宽带,实现宽带传输的理想模式-光纤到户(FTTH)。
另外,还有HFCD,它是最新发展的技术,可与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结合,充分利用DWDM技术简化系统结构和降低成本。
HFC技术向用户提供的34Mbps共享宽带,一旦用户数提高后,其接入速度将明显下降;同时,目前其上行信道的干扰问题也还需要进一步克服;而且电缆调制解调器价格比较高,也影响其进一步推广。
2.4、三网融合的宽带接入技术
三网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适应现代信息载体多元化和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声音、图像与数据将同时共存在一个完整的文件中,这也正是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宽带网络的驱动力。
但是这一发展必然会向传统的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的运营模式提出挑战,促使它们不断向三网融合方向发展。
三网融合由于涉及各个部门的既得利益,将遇到极大的阻力,需要调整现行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也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如解决不同信息载体的码流混合,形成复合码流;解决复合码流的解码(在用户端分离);信息同步;与各个基础网络的标准接口;应用与计费等。
由于近年的努力,上述技术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
取得进展,三网融合的产品已经进入市场。
但在体制上尚存在一些问题,要实现各种业务的互相融合,这需要政府立法,当前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试验。
2.5、数字电视广播与宽带双向数据服务
到目前为止,经国际电联批准的无线数字电视广播标准有三个。
它们分别是: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T、日本的ISDB-T,这三个标准在信源编码方面是基本相同的(采用国际通用的MPEG标准),只是在传输协议方面有所不同。
我国的数字电视标准化工作目前正在积极开展,与现行的模拟电视广播相比,未来的数字电视广播对信息源、广播网和接收设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信息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图文、声音和活动图像的数字信号是相同的,电视广播实际上会成为一种多媒体的广播方式,为电视和信息产业带来重大变化。
数字电视广播已从当初的声音质量和图像质量的改善上升为信息消费革命、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的数字电视广播会带来一个崭新的信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数字电视广播网除能提供传统的电视节目以外,还能够提供其他多媒体的信息传输服务。
由于将数字通信技术引入到电视广播中,形成了新型的信息广播技术。
电视广播的数字化解决了图像和声音的质量问题,而数字电视广播的蜂窝网化则进一步解决了信息传输的容量问题,蜂窝式数字电视广播网集中了现有的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和现有的数字通信网络技术的优点,是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产业而开发出来的。
当然,通过数字电视广播网实现无线宽带接人与广播服务还需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但是对数字电视广播网的发展,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它将会对智能住宅小区的信息传输环境建设产生革命性影响,三网融合也可能以无线方式人户。
3、智能化小区网络接入方式的选择
以上介绍了当前主要的接入技术,其中无线宽带接人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他几种接人方式的比较可以归纳如下:
1)小区内部建立计算机网,其信息中心通过DDN专线与电信局ISP连接;
2)小区用户通过普通电话或ISDN拨号上网;
3)小区用户通过ADSL上网;
4)利用有线电视网双向HFC作为传输网络。
我们对以上各种主要接人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后,可以看出:
计算机网(DDN专线)的优点有利于小区公告服务功能发挥.高带宽,低上网费用,技术成熟,实时性强,不占用电话线:其缺点是保密性差,物业管理要增加人力,建设投资较大,DDN专线费用高。
ISDN和ADSL上网的优点是保密性好,布线省,物业部门不承担网络管理,
不增加人力、物力,尤其是ADSL可以提供高速上网,适应多媒体信息服务的需要;其缺点是实时性不太好,费用较高,无法实现有效的宽带广播式服务。
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双向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的优点是可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网,布线省,投入低,高带宽;其缺点是带宽共享式,如同时上网用户多,将影响上网速度。
目前,上行信号干扰需进一步解决。
4、结语
总之,随着新的接入网技术的不断涌现,未来智能小区网络通信接入技术不仅应充分考虑小区目前的功能需求,还要注重经济造价和未来发展的适应性,这样才能满足未来智能化小区对网络整体综合性能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伟,智能建筑技术与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
[2] 沈炯,智能小区建筑与施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06.
[3] 刘冰,浅谈智能楼宇宽带接入技术,中国数据通信,2009.1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