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

合集下载

学摄影不得不读大师作品,走进“区域曝光法”创立者安塞尔亚当斯

学摄影不得不读大师作品,走进“区域曝光法”创立者安塞尔亚当斯

学摄影不得不读大师作品,走进“区域曝光法”创立者安塞尔亚当斯安塞尔·亚当斯曾说:”当我看到一张好的照片,常常会听到照片的音乐,这不是我故弄玄虚,自作多情,而是一种结构上的感觉,是音乐自发地从照片中产生出来的。

”安塞尔·亚当斯,一代风光摄影大师,世界摄影著名流派f64小组重要成员,摄影“区域曝光法”创立者。

安塞尔·亚当斯(1902-1984),生于美国旧金山,周围大自然的奇特景观,深深地影响了亚当斯童年的内心世界。

他从12岁起学习钢琴,钢琴的严格训练使他养成了极其敏感而又精神入微的艺术感受力。

14岁那年,他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用一台简陋的“方盒镜”相机拍摄风景照片,并不断学习摄影和洗印技术。

早年的暗房训练为亚当斯以后创立精确曝光的“区域曝光法”奠定了基础。

1930年对亚当斯摄影生涯影响重要的事发生了,即与摄影大师保罗·斯特兰德不期而遇。

亚当斯对这位大师的精湛作品深深感到震撼,他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微妙的光线,如此完美的构图,那么惊艳,那么单纯,那么有力。

亚当斯说:“这次会见对我的摄影具有重大意义”。

在斯特兰德的影响下,他最终做出彻底放弃音乐,终生从事摄影的决定。

亚当斯风景摄影的黄金时期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

他曾说:“我接触摄影师是基于对环绕在我周围的壮丽以及细微景观的信仰。

”他的摄影作品不仅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而且对摄影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亚当斯的作品具有超大的景深,丰富的黑白层次和非常精确的曝光控制,他的风光作品是自然本身的精致呈现。

相比其他“f64小组”成员来说,他更直接更纯正的表现自然。

“区域曝光法”是亚当斯对摄影艺术性和科学性所做的完美诠释。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中的区域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范围。

他把一幅包含所有灰色级谱的照片上的影调分为10个区,即从区域0到区域Ⅸ。

每区相当于被摄体亮度和底片曝光中1档光圈之差。

拍摄时用曝光表测的5级区域亮度,可得标准曝光参数。

安塞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

安塞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

安塞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
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又被称为区域曝光法或分区曝光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摄影领域的科学测光方法。

这种方法由美国著名黑白风光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在上世纪中前期提出,已经成为了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的核心是将一幅照片上的影调分为10个区,这10个区代表了从最暗(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到最亮(相纸的底色——白色)的所有可能的亮度级别。

这个理论中的"区域"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范围。

每区域相当于被摄体亮度和底片曝光中一档光圈之差。

拍摄时,可以利用曝光表测量区域的亮度,从而得到标准的曝光参数。

在实施区域测光法时,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目标和想要的效果,来调整相机的曝光,以让画面中的各个元素达到预想的亮度区域。

例如,如果想要暗部的细节更丰富,或者亮部的细节不受损失,摄影师可以相应地调整光圈的大小。

亚当斯的区域测光法与音乐理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每一个区域就像不同的音节,对影调的把握有似对和弦的把握。

这也是亚当斯精通音乐,会弹得一手钢琴的原因。

这种科学的显影曝光法为摄影师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控制影调的方式,以满足在不同表现目的和应用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自由地调整和控制影调的需求。

重现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文档资料]

重现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文档资料]

重现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文档资料] 重现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当我们谈到风光摄影的时候,安塞尔?亚当斯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他用完美无缺的技法呈现独具匠心的视野,向我们展现了美国的风光之美。

他的大多数作品使用黑白胶片拍摄,通过安装在镜头前的光学滤镜——红、黄色居多——突出天空,最后使用高超的黑白暗房技巧增添反差、控制细节。

借助数字暗房的帮助,我们并不难模拟老先生的这些经典技巧。

首先就是将照片处理为黑白,这步操作明显有些方法更胜一筹。

最好的调整方式允许我们在转换过程中对画面不同颜色的明暗表现进行分别控制,Camera Raw中的HSL面板就是其中的一种。

和亚当斯先生使用滤镜控制天空的色彩表现类似,我们可以使用HSL 面板控制不同颜色的亮度得到壮丽的天空表现。

本文将要介绍的技法略有别于通常的Camera Raw黑白转换方式,将通过HSL面板中饱和度滑块实现更加完善的控制调整。

亚当斯先生作品中完美至极的影调渐变来自于劳心费力的区域曝光技巧,我们可以参考类似的方法使用Photoshop提供的影调调整工具保证同样浓郁的暗部与细节精美的高光。

尽管亚当斯强调“纯粹的”摄影,但是也并不反对适当的减淡加深操作,我们将遵循他的风格。

1启动Adobe Bridge,找到一张类似的风光照片,点击右键选择“在Camera Raw中打开”。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移除天空与地面交界等高反差区域的色差边缘。

打开右侧的镜头校正面板,在颜色子面板中勾选移除色差选项即可。

2打开HSL/灰度面板,首先在饱和度子面板中将所有8个颜色滑块均设置为-100。

之所以这么做而不是直接勾选转换为灰度选项,是为了稍后能通过色温、色相、饱和度、自然饱和度等滑块对黑白照片的效果进行更加细致的调整。

3打开明度面板,使用滑块更改不同色彩的明暗表现。

我们希望压暗天空和植被,所以将浅绿设置为-65、蓝色设置为-58、紫色设置为-58;然后将橙色设置为+84、黄色+65、绿色+54。

、亚当斯十区曝光理论-龙之尚的日志-网易博客

、亚当斯十区曝光理论-龙之尚的日志-网易博客

、亚当斯十区曝光理论-龙之尚的日志-网易博客1、亚当斯十区曝光理论2、摄影大师一直在使用反转片?为什么?3、摄影大师如何判断曝光,内心依据是什么?是经验?还是其他?答案:1、很多摄影爱好者,学摄影多少研究或听说过亚当斯的“十区曝光法则”,但是真正理解其含义的真得很少,我在无忌与一些网友聊过,基本上没有真正理解的,大都一知半解,或不知其意。

我在刚开始研究的时候(谢俊汉翻译的“亚当斯论摄影”国内被认为介绍亚当斯的“十区曝光法则”的权威书籍),也是弄不懂,后来看了十几本英文原著,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谢俊汉翻译的“亚当斯论摄影”有的地方不准确,没有把“十区曝光法则”解释得很透彻。

以上弄不明白没关系,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亚当斯说:“反转片最适合的曝光区域就在VI、VII区(六、七两个区域)切忌,向下面还会用到。

2、摄影大师一直用反转片原因之一:反转片成像质量的确很好,基本上能忠实反映原景象;(我个人做过测试,的确如此)原因之二:反转片对于提高摄影技术有很好的帮助,(这一点在赵嘉的《兵书十二卷》中也曾提到过)负片洗出来的照片往往是经过照相馆的师傅调整过后东西,不代表真实影像。

反转片却能真实反映实物影像。

(幸好我有尼康F80DS,具有在胶片缝隙中打印曝光数据的功能,这一点对于学摄影很有用)原因之三(我个人认为):就是反转片比较好控制曝光(因为:亚当斯说:“反转片最适合的曝光区域就在VI、VII区,我认为记住两个区域的曝光组合比记住十个区域的曝光组合要容易得多)亚当斯“十区曝光法则”是以负片为基础的,负片宽容度比较大,横跨十个区域,相反反转片宽容度较小,最佳曝光区域只有两个区域。

现在反转片技术发展的比较高了,可以跨到4到5个区域,不是网上流传的反转片曝光很难控制,这一点影友应该改正的思维误区。

4、摄影大师如何判断摄影曝光,根据我个人的研究,他们或多或少都用到了亚当斯的“十区曝光法则”主要用的就是“反转片最适合的曝光区域就在VI、VII区”。

亚当斯的组织区域曝光法

亚当斯的组织区域曝光法

亚当斯的组织区域曝光法亚当斯的组织区域曝光法-----发烧大厨2012年1月17日目录第一部分、认识“区域曝光法”第二部分、主动控制曝光量使画面的主体“对区入座” 第三部分、在数码系统后期中“区域曝光法”概念的应用第一部分、认识“区域曝光法” 建立分区域的基本概念如何评价“区域曝光法”它是一套完整的摄影理论,它是一套完整的方法,1它指导人们发现完美的影调,它指导人们创造大家注意一下,特别是风光摄影,都会知道亚当斯是什么人物,亚当斯是公认他是叫做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

实际上从有摄影术到现在才有150年,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就等于是到现在为止最伟大的摄影师。

最起码我是为么认为的,而且很多大家们也都这么样详论,如果说在全世界选出最伟大的摄影师如果是我选的话,一定是安塞尔亚当斯。

可能包括拍战地新闻、包括拍灾难、包括拍任何突发事件的著名摄影师,都会这么认为亚当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摄影师。

之所以称为他是最伟大的摄影师,有两个原因,第一原因他的作品是给后人留下了相当多的作品,几乎可以说是无法超越的一座高山;第二个原因就是他给后人留下一套完整的摄影理论,就是咱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讨论的区域曝光2法,今天大家都能对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有一个15%以上的了解,咱们出去都是大师,因为如果是百分之百了解的话,我觉得太难了,因为它太深奥了,它深奥的原因就是不是光从字面上,光从书面上、光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来,而且更重要的有一种概念性的东西。

上次去拍花卉的时候,我们在一起讨论到了前景问题,亚当斯的作品,没有看到有什么前景可以看看那本书咱们这很多摄影师拍长城的时候,最后没有办法从别处揪一小花在镜头前面晃以充当前景但要没有前景称不上作品。

我发现大家对一些技术,甚至是很基本的如果允许我这个人说话难听点,最基本的一些技术问题好像很模糊所以导致了咱们拍出的片子一看就不太好。

所以我觉得是不是有必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在这儿给大家提个醒史要能达到提个醒的目的,今3天就算最大的成功。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亚当斯在他所写的《负片与照片》一书中对此曾作了详尽的表述。

他所介绍的方法虽然较为复杂,然而是极其有用的。

有人曾指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甚至是初学摄影者也能像经验丰富的老手一样,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能预料到最终得到的照片是什么模样。

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摄影者就会学会分析景物,肘景物进行更为准确的测光,并根据测光的结果作出适当的曝光,从而把对景物的视觉印象忠实地或者创造性地再现在照片上。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

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曝光而得出来;第三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八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凭着区域系统,摄影者便可以颈见到照片的最后影像,并使底片能够根据摄影者心目中的构思去曝光。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量度阴影部分的光量,为使这部分能够有更多细节,并将光圈增大两级;然后量度重要强光部分的光量,按照区域系统理论,强光部分比阴影部分亮了五级,如果明影部分是第三区域的话,强光部分便是第八区域。

倘若这是摄影者的构思,便可以马上进行拍摄。

要是想使强光部分有更多层次,摄影者可以缩短底片的显影时间来减低反差,使第八区域变为第七区域。

相反地,如果想使重要阴影部分有更多层次,而这部分又比较明亮部分暗了三级,显影时便可增加时间以增大照片的对比度,从而使强光部分变得更亮。

当然,在充分掌握曝光区域理论之前,必须进行一些曝光和显影的试验,有关的内容较为繁琐,不再赘述。

下面介绍亚当斯的一幅作品及其拍摄经过,以便对他的这种区域曝光法能有所了解。

《冬天的风暴》是亚当斯1940年拍摄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一幅作品。

那是12月初的一天。

风暴最初夹杂着大雨,后来雨又变成了雪,直到中午天气才开始变得清澈。

灰色级谱图和直方图

灰色级谱图和直方图

灰色级谱图和直方图
1、灰色级谱图
纽摄教材中的灰色级谱图,是根据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作为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区域曝光理论而来的。

如下图: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照片的影调可以分为十个“区域”,由零区域(纯白)至第十区域(纯黑)。

凭着区域系统(即灰色级谱),摄影者便可以预见到照片的最后影像,并使胶片负片在其宽容度范围内依据在强光区方向上的宽容度大于在阴影区方向上的宽容度,亦即曝光过度的宽容主大于曝光不足的宽容度的结论,根据摄影者心目中的构思去控制曝光。

直到现在数码即将取代胶片的数字影像时代,亚当斯的理论,对于我们正确曝光和影调控制,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2、直方图
照片直方图是以二维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数码照片的曝光信息,包括曝光是否正确、照片亮度、影调色调范围和对比度等。

如下图:
3、由灰色级谱图和直方图的共同点来认识直方图的重要性
3.1灰色级谱图和直方图都是分梯次显示照片影调的,两端都是一端为纯黑,一端为纯白。

由于直方图处于0点Y轴表示纯黑,处于255点Y轴表示纯白,为便于理解,我们把灰色级谱图翻转过来,如下图:
3.2在灰色级谱和直方图中,除了纯白和纯黑的影调表现不出被
摄体的细节纹理层次质感以外,其他等级梯次的影调或者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细节纹理,或者能够比较好地表现出被摄体的细节纹理和层次质感。

灰色级谱图有表现力与有质感的影调范围。

见下图:
3.3对于照片的拍摄和后期加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照价值。

因此,我呼吁每一个摄影人,尤其是摄影爱好者,不论是拍摄还是后期,都应当深度掌握和熟练应用直方图。

安塞尔·亚当斯

安塞尔·亚当斯

安塞尔•亚当斯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 Adams)美国摄影师。

1902年2月20日生于旧金山,1984年4月22日去世。

亚当斯曾被时代杂志(TIME)做过封面人物,还出任主角演了五集的电视影集《摄影--锐不可当的艺术》,是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象征人物。

17岁时,亚当斯加入了山脉俱乐部,山脉俱乐部是一个致力于保护自然风景和资源的组织。

他终身未曾脱离这个组织,还曾与太太分任俱乐部的领导人。

年轻的时候,亚当斯是个狂热的登山爱好者,参与俱乐部一年一度的登高旅行,后来还负责过内华达山脉的首次登顶行动。

18岁时还决定接受进一步的专业训练以音乐为业。

那时他找到一份兼差的事情,四个夏季在幽思美地担任山岳协会纪念馆的管理员。

这项差事使他终身都与山岳协会的生态环境运动保持关系。

亚当斯也是这样才开始经年累月的浸浴在美国西部的原野,而拍起照片直到二十六岁,亚当斯被山岳协会派任为国立公园的摄影师。

但这时亚当斯的风景照片是十分呆板的,直到他在两年后遇到了前辈摄影家保罗•史川德才豁然开通。

他这么回忆那次改变了他一生的会面: "看史川德的作品是我一生最重要的经验,他的作品是一种观看事物的极致表现。

他的作品并不依构图的规则,我当时却处处拘泥于形式,譬如什么东西要平衡等等。

那一瞬间使我领悟到我以后该怎么走史川德是被列为一九二一~一九四零这一代的摄影大师,比亚当斯早了一代。

1927年在Half Dome山上,他第一次发现原来在那个高度还是可以摄影的,用他的原话说:“……一首冷峻又炽热的真实的诗”。

他从此成为环境保护论者,摄影作品呈现未沾人迹前的自然风光。

山脉俱乐部也因此声望大增。

在漫长的摄影生涯中,他始终对约塞密提怀有特殊的感情,每年都要专门来这里拍照。

亚当斯之于约塞密提大有“百看不厌,百拍不烦”的感情。

亚当斯的拍摄对象除了约塞密提(Yosemite National Park)外,还有大苏尔海岸(the Big Sur Coast)、内华达山脉(the Sierra Nevada)、美国西南部以及美国国家公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当斯区域曝光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亚当斯在他所写的《负片与照片》一书中对此曾作了详尽的表述。

他所介绍的方法虽然较为复杂,然而是极其有用的。

有人曾指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甚至是初学摄影者也能像经验丰富的老手一样,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能预料到最终得到的照片是什么模样。

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摄影者就会学会分析景物,肘景物进行更为准确的测光,并根据测光的结果作出适当的曝光,从而把对景物的视觉印象忠实地或者创造性地再现在照片上。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

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曝光而得出来;第三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八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凭着区域系统,摄影者便可以颈见到照片的最后影像,并使底片能够根据摄影者心目中的构思去曝光。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量度阴影部分的光量,为使这部分能够有更多细节,并将光圈增大两级;然后量度重要强光部分的光量,按照区域系统理论,强光部分比阴影部分亮了五级,如果明影部分是第三区域的话,强光部分便是第八区域。

倘若这是摄影者的构思,便可以马上进行拍摄。

要是想使强光部分有更多层次,摄影者可以缩短底片的显影时间来减低反差,使第八区域变为第七区域。

相反地,如果想使重要阴影部分有更多层次,而这部分又比较明亮部分暗了三级,显影时便可增加时间以增大照片的对比度,从而使强光部分变得更亮。

当然,在充分掌握曝光区域理论之前,必须进行一些曝光和显影的试验,有关的内容较为繁琐,不再赘述。

下面介绍亚当斯的一幅作品及其拍摄经过,以便对他的这种区域曝光法能有所了解。

《冬天的风暴》是亚当斯1940年拍摄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一幅作品。

那是12月初的一天。

风暴最初夹杂着大雨,后来雨又变成了雪,直到中午天气才开始变得清澈。

亚当斯驱车来到一个新找到的能够激起创作灵感的拍摄点,站在这里能看到约塞米蒂峡谷迷人的景色。

他立即架起了8×10相机,装上121/4英寸的柯达XV镜头,对山坡和画面底部进行了取舍构图。

然后等待云彩在画面上部形成动人的形状。

为了避免云彩移动时造成影像模糊,曝光对问要求很短。

对于这种景物,如果是用普通的平均读数曝光,按正常显影,底片的反差会很低。

云彩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明亮部分显得苍白,而阴影部分则非常柔和c亚当斯运用了区域曝光法,在拍摄之前他己能预见到最后的照片是外么样子。

于是他对一系列区域进行了测光。

当对点式测光表还未问世。

亚当斯回忆道:“我在测光表正面加一节管子,把它的视角减少到大约15。

左右,当然,我需要用4去乘侧光表所测得的任何部位的亮度值。

在这一景色中,我可以断定表现出质惑的最明亮部分的亮度为160烛光/平方英尺,把这一亮度置于七区。

我发现,右边最暗的树所具有的亮度(测光结果是3烛光/平方英尺)落在一区。

由于树林挂有一层薄雪,它的平均亮度落在二区和三区。

除了呈箭头状的明亮瀑布之外,最明亮的部分要算是云彩了。

我估计瀑布的亮度大约有500烛光/平方英尺。

为了提高树木的亮度,我本来可以使曝光增大2倍到4倍,但是这样可能会失去我认为照片会表现出来的某种透明的光亮感。

鉴于对底片进行的这种最低的曝光,显影是要比正常区域提高一区。

这就使得(本来位于七区的)高亮度达到八区的亮度标准,并且各种明暗层次会普遍显得明快。

”冲印出的底片保留了亚当斯所要反映的信息,经过在暗室中进行的某种程度的遮挡和加光,得到了一张十分生动的照片。

这就是当时在他眼前的景色的忠实再现。

亚当斯在总结他运用区域曝光法的拍摄实践时说过:“我发现,如果我小心遵照区域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精确性,对预想的影像进行积极的想象,我拍出的效果几乎总是令人满意的,至少从技术上讲是这样。

但是,简单的计算错误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例如,忘记把镜头接圈或滤光镜因数考虑进去。

应当记住,万一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拍摄失败,每张照片的曝光记录,其中应当包括曝光细节以及显影指示,都可以作为诊断时的参考。

”这个系统最早是仅针对黑白摄影设计的,还包括了冲印的对应技术在内,但是其基本原理是有普适意义的。

我们先从黑白影像开始描述。

以前曾经提过,测光表的原理,有个“18%灰”的重要概念,也就是说,一般的相片整个取景范围的灰度平均下来就是“18%灰”的色调(在Photoshop中称为“mid-tone”,即“中间影调”)。

换句话说,我们对着一片白雪来自动测光拍摄,最后出来也不是白雪,而是均匀的“18%灰”雪——这个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我们要的是真正白色的雪,那么为了把自动测光导致的“18%灰”雪变成“白”雪,需要进行多大的曝光补偿呢?这就是亚当斯引入的区域系统的用武之地啦!请看:这个示意图是在电脑中使用11级的灰度级谱稍加改造而成,与亚当斯的区域系统的中间色调或许有稍微的误差,但保证了最重要的0级、9级、以及5级(“18%灰”)的精确。

由图中可以看出,区域系统色调分布为10级台阶,其中最黑的为0区,中间区为5区,9区为最亮区,从1区开始,每上升1个区,相当于曝光+1EV,这样在整个区域系统中,共分布了9EV,要格外关注的是5区,这个区正好是18%灰度,也是相机自动测光系统曝光的依据。

亚当斯的最大创意在于,以5区为中心,为1EV递加和递减得到的其他各个区域给出了相对准确的实际影调情况的描述。

这些描述在下面给出:0区:全黑色。

亦称基调黑色。

1区:几乎黑色。

暗淡光线下的阴影。

未照亮的室内空间,大多数情况下,影调与0区相同。

2区:灰黑。

仅仅能暗示表面质地。

3区:黑灰。

有表面质地化的影子,黑色的纹路和组织结构清晰可见,暗色纹路其质地很清楚。

4区:暗灰。

暗色调的“黑”皮肤(如非洲人)。

暗色树叶,风景或建筑物的影子。

5区:中灰。

18%灰色。

暗色调的“白”皮肤,亮色调的“黑”皮肤,风化的木头,明亮的叶子,晴朗天空中最深的蓝色。

6区:浅中灰。

一般高光的“白”皮肤,明亮阳光照射中的雪景上的影子。

7区:淡灰。

苍白的“白”皮肤,阳光下的人行道,可见淡色织物的表面质地。

8区:微灰。

几乎为白色,看表面尤如平光中的白雪或白墙上的日光。

9区:不能表现质地的纯纸白。

明亮阳光下的雪,也叫基调白色。

那么,具体怎么应用这些东西呢,我们可以用几个例子(引自《纽摄》)来加以说明。

1、拍摄树阴下较白皮肤的女孩,用相机近距离对面部点测光,相机给出的建议是1/125s快门+f5.6光圈。

按照相机测光原理,这样的测光是以18%为参照,也就是说。

如果按照这样的参考值曝光,所表现的皮肤相当于5区,但如果我们要的效果是均匀的“白皮肤”,那么对照上表应该在6区,所以为了使影调精确,以适应6区,应加1EV,所以我们应该在相同快门下增加一挡光圈,使用f4。

2、拍摄阳光下白雪覆盖的田野。

相机测光系统对白雪测光给出的建议是1/500s快门+f16光圈,如果按照这个参考曝光,会得到5区的画面,也就是上面说的“18%灰”的雪,我们如果要获得9区的真正的白雪的色调,那么曝光就需要补偿+4EV,也就是在相同光圈下使用慢四档的快门1/125s。

3、拍摄一个石头雕像,用自动测光系统在相同的快门条件下分别对雕像的阴影区和高光区测光,参考值分别为f2.8、f16,这时我们必须仔细考虑一下,要表现最深的细节在那里?应该选择那个区域?如果选择阴影区为2区,则曝光要减3EV,即光圈f8;如果选择高光区为7区,实际拍摄应增加2EV,采用光圈f8。

在这里“影调预测”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说你要在拍摄时预先考虑好最重要的区域,最后应该是什么样的,这里就是考验镜头后面那个头的时候了,经验很重要。

例如人像中肤色毫无疑问是最关键的影调,等等。

总之要找出你的照片中最具感染力的部分,保持这一部分的色调得到最完美的再现。

是不是很简单?当然,这些只是曝光控制的问题,区域系统还涉及到显影和最终影像反差控制等问题,因为目前胶卷、相纸等实际上没法支持9级EV这么广泛的范围,所以Adams的系统会采取特殊的手段来进行显影和放大,通过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显影时间,最大限度的保留各个区域的细节,这部分由于很难在一般筒装胶卷系统中实现,所以也就不讨论了——但是其基本原理早已成为数码暗房的重要功能,Photoshop中很多功能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有人说区域系统是最简单和最复杂的体系,反复研究会有不断的发现——这个嘛就以后再说啦!上面说的是黑白摄影,如果是彩色,怎么办?我的经验是,最好你能在脑子里对场景进行“灰度化”,实际上是让你的大脑分析以下整个场景的明暗对比,然后就可以仿照上面的黑白影像来处理了——如果做不到,建议多拍几卷黑白体会体会!面临复杂场景的曝光难题,还有一些是完全靠经验的,尤其是涉及夜景的一些情况,我们用以下这些经验曝光来结束我们关于曝光的初步讨论。

1、夜景用测光表进行读数,比如得到f/2和10s,假定夜幕和街市的“权重”是10:1,我们采用f/2和1s进行拍摄,由于10:1的比重完全是估算的,为了保险,应该以1s为中心,进行多次包围曝光,选择最好的。

2、焰火和闪电之前讨论过了,使用f/11或更小的光圈,聚焦无穷远,采用B门曝光。

3、月亮假定空气状况很好,用ISO100的负片,采用f/11的光圈,以1/250s为中心进行包围曝光。

这个一般跟空气质量、月相等都有关系,要多拍——例如一般的市区中,恐怕要降低3档快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