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通信行业的演变历程

通信行业的演变历程

通信行业的演变历程通信行业是一个持续发展且极具竞争力的行业,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变化,通信行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本文将探讨通信行业的演变历程,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对社会的影响。

1.电报时代 19世纪中叶,电报的发明和应用开创了现代通信行业的起源。

电报通过电信网络传输文本信息,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这一创新对于商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

然而,在电报时代,通信是一个昂贵的服务,只有有限的人群可以使用。

2.电话时代随着电话的发明和普及,通信行业进入了电话时代。

电话的诞生使人们能够实时进行语音通话,大大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

电话的普及使得通信不再限于商业和政府部门,普通人也能够方便地与他人沟通。

这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商业和个人之间的更紧密联系。

3.无线通信时代 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的出现引领了通信行业的下一个阶段。

这项技术使得信息传输不再依赖有线网络,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

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通信更加便捷,推动了无线电、电视和广播等媒体的发展。

这一时代的通信形式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娱乐选择。

4.移动通信时代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移动电话、数据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

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催生了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

这一时代的通信方式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5G时代目前,通信行业正逐渐进入5G时代。

5G技术将进一步提升通信的速度、容量和稳定性,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网络体验。

5G的应用将推动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它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速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总结起来,通信行业经历了电报时代、电话时代、无线通信时代、移动通信时代和5G时代等多个演变阶段。

每个阶段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信的发展历程

通信的发展历程

通信的发展历程通信的发展历程一、通信的起源人类进行通信的历史已很悠久。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壁画等方式交换信息。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现在还有一些国家的个别原始部落,仍然保留着诸如击鼓鸣号这样古老的通信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警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等不过是古老通信方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这些信息传递的基本方都是依靠人的视觉与听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范围,交际圈子的不断扩展。

相互之间的交流就显得越发重要。

在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

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与此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二、通信的技术革新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两者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G.Bell)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

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H.R.Hertz)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

不到6年的时间,俄国的波波夫、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1904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弗莱明发明了二极管。

1906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成功地研究出无线电广播。

通信30年重大发展历程

通信30年重大发展历程
据 统 计显 示 , O 来 , 国通 信 业 蓬 勃 发 展 。 业 化 、 市化 、 场 化 以 及 信 息 化 的 发 展 不 断 催 生 对 通 信 基 础 网 络 的 需 3年 我 工 城 市 求 , 电通 信 成 为 改 革开 放 以 来 发 展 最 快 的 基 础 产 业 之 一 。 至 2 0 年 8 我 国已初 步 建 成 覆 盖 全 国 、 达 世 界 、 术 先 进 、 邮 截 0 8 月, 通 技 业务 全 面 的 国 家信 息 通 信 基 础 网 络 。 固定 电话 用户 由17 年 的 13 98 9 万户 增 至 2 0 年 8 0 8 月的 3 4 71 。 50 . 万户 移动 电话 用户 从 无 到 有 , 由 19 年 的 18 户 膨 胀  ̄ 2 0 年 8 的 66 1 万户 。 信 设 施 明 显 改 善 , 国 局 用 交换 机 容 量 由17 年 的 00 亿 门 升 至 2 0 90 .万 08 月 10 . 7 通 全 98 .4 07 年 的51 门 , 长 15 。 0 7 移 动 电话 交换 机 容 量 达 到 85k 长 途 光 缆 线 路 长 度 达  ̄ 7 .万 公里 , 联 网 宽 带 接 入 端 口 . 亿 增 2 倍 2 0年 .{ 户。 f92 J 互 83万 个。 至 2 0 年 6 59 截 0 8 月底 , 国 网 民达 25 亿 , 居世 界 第一 。网络 规 模 居 全 球 第 一 , 展 速 度 也位 居 世 界前 列 。 我 .3 跃 发 以 17 年 至 2 0 年为 界 , 图为从 1 7 - 0 0 间  ̄2 0 - 0 8 8 98 00 下 98 2 0年 0 0 2 0 年 月之 间 , 国 邮 电通 信 服 务 水平 发 展 情 况 。 我

简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简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简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一、移动通信的起源移动通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美国和欧洲的军队开始使用无线电进行通信。

1950年代初期,第一台商用移动电话系统诞生在美国,但由于成本高昂、技术落后等原因并未得到普及。

二、模拟时代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是模拟时代。

1979年,日本推出了第一个商用无线电话系统,标志着移动通信进入商业化阶段。

此后,各国相继建设自己的无线电话网络。

1983年,北欧五国共同制定了全球首个数字蜂窝网络标准——NMT(Nordic Mobile Telephone),开创了数字时代。

三、数字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数字时代。

1991年,欧洲制定了全球第一个数字蜂窝标准——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标准采用TDMA技术(时间分割多址),大大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和通话质量。

1998年,中国正式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在2002年开始商用运营。

四、3G时代2000年至2010年是3G时代。

2001年10月,韩国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3G网络。

2003年,日本推出了WCDMA(宽带码分多址)技术,并在2006年开始商用运营。

2009年,中国正式启动TD-SCDMA网络建设,并于2010年商用运营。

五、4G时代2010年至今是4G时代。

2012年,中国正式启动LTE网络建设,并于2013年12月28日开始商用运营。

4G技术采用OFDMA技术(正交频分复用),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

六、5G时代目前,全球正在积极推进5G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5G技术将采用更高频段的毫米波,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将为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新兴应用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七、未来展望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继续向着高速、低延迟、大容量、智能化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将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简述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简述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简述移动通信发展历程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技术实现移动电话、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服务的技术和应用系统。

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个关键的阶段。

一、1G时代的移动通信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第一代(1G)移动通信技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标志是著名的“大哥大”,即掌上移动电话。

1G技术主要以模拟信号传输为基础,通信质量较差、容量有限、信号易受干扰等问题逐渐显现。

二、2G时代的移动通信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代初,第二代(2G)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

2G技术采用数字信号传输,以全球卓越移动通信系统(GSM)为代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

2G技术的出现大大提升了通信质量和容量,并引入了短信业务等创新应用。

三、3G时代的移动通信发展21世纪初至2010年代初,第三代(3G)移动通信技术成为主流。

3G技术打破了传统的语音通信限制,引入了高速数据传输、视频通话等功能,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阶段的代表性标志是WCDMA、CDMA2000等3G技术。

四、4G时代的移动通信发展2010年代初至2010年代中期,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逐渐兴起。

4G技术以长期演进技术(LTE)为主,大幅提升了通信速度和容量。

4G技术的出现推动了视频、音乐、游戏等流媒体应用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享受到更加丰富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五、5G时代的移动通信发展2010年代中期至今,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成为热门话题。

5G技术的突破在于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网络容量,将实现诸多领域的创新应用,如智能城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

5G技术的商用化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结: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从1G到5G,经历了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的转变,从语音通信到数据通信的演进。

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都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便捷、更丰富的通信和应用体验。

通讯的发展历程

通讯的发展历程

通讯的发展历程通讯的发展始于人类对于信息传递的需求。

在早期,人们使用口头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于远距离传递信息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寻求更加高效和准确的信息传递方式。

于是,古代人类发明了各种不同的通讯工具,例如:烟火信号、鼓声、号角等。

这些方式主要用于在短距离内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警报。

然而,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更远距离的信息传递需求越来越大。

于是,人类开始尝试利用物理媒介来传递信息。

最早的例子就是古代埃及人通过纸质卷轴传递信息,这是人类史上最早的书面记录方式。

接下来,人类又发明了信鸽、旗语和驿站等方式来进行长距离的信息传递。

这些方式通过运用动物、旗帜或者特定的建筑物来传递信息。

虽然它们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传递速度和准确性仍然存在限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电报成为了当时最主要的通讯工具之一。

通过运用电信网络,人们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传递信息。

这使得跨国、跨洲际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话、无线电和传真机的发明进一步改善了通讯质量和效率。

电话可以实时语音通话,无线电可以进行广播和远距离传输,传真机则可以发送文件和图像。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通讯的面貌。

互联网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在瞬间传达到世界各地。

此外,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媒体的出现更进一步简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

如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进行通讯。

高速网络、5G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通讯技术来进行生活和工作。

总结起来,通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人类不断探索和发明的过程。

从最早的口头交流到纸质卷轴、信鸽、电报、电话、互联网,再到今天的移动通讯,通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里程碑:1. 1G(第一代)移动通信(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初):1G时代主要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最著名的是美国的AMPS (先进移动电话系统)。

这种技术的主要问题是信号干扰和通话质量问题。

2. 2G(第二代)移动通信(199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2G时代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最著名的是GSM(全球系统移动通信)。

2G技术实现了更稳定和高质量的通信,支持文本消息和简单数据传输。

3. 2.5G与2.75G(2000年代初至中期):2.5G技术是2G和3G之间的过渡阶段,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互联网接入能力。

2.75G,则是在2.5G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网络速度。

4. 3G(第三代)移动通信(200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3G技术又称为宽带移动通信,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丰富的服务,包括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通信、移动互联网和视频流媒体等功能。

5. 4G(第四代)移动通信(2010年代初至2010年代中期):4G技术是重要的一大飞跃,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支持高速移动互联网、高清视频通话和在线游戏等应用。

6. 4.5G与4.9G(201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末):4.5G与4.9G技术对4G进行了进一步改进,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高的网络容量,为即将到来的5G做准备。

7. 5G(第五代)移动通信(2010年代末至现今):5G技术是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

它具备更高的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网络容量,可以支持超高清视频、物联网、自动驾驶和远程医疗等新兴应用。

可见,移动通信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不断演进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变革。

从模拟到数字,从2G到5G,移动通信技术正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通过传递声音、使用烟火信号、利用鼓和喇叭等方式进行交流。

古代中国最早的通信方式之一是传递火把信号,这是一种运用燃烧物品以传递信息的方法。

另外,还有通过运用信鸽、马递和人力搬运等方式来传递信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兴起,电信技术开始快速发展。

19世纪中叶,电报的出现开创了远程通信的新纪元。

电报是一种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通信的技术,它革命性地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

20世纪初,电话的问世进一步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线进行语音通话,实现实时交流。

电话的普及使得人们沟通更加方便和高效。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电通信开始成为主流。

无线电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使得人们不再依赖物理线缆进行通信。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广播、电视、无线电通信等。

在20世纪后半叶,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网络连接起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使得人们可以远程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和广泛。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信。

通过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和移动数据网络,人们不仅可以进行语音通话,还可以发送短信、邮件、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的兴起。

未来,通信技术仍将持续发展。

人们对更高的传输速度、更广的覆盖范围和更安全的通信方式有着不断增长的需求。

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和物联网的普及,通信技术将进一步演进,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原理》课程专题报告 题目:通信的发展历程

项目组成员: 任课教师: 成绩: 1

一、通信的起源 通信一直陪伴着人类的发展。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简单的语言、手势等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换。“烽火狼烟,快马加鞭。”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古代的通信技术,如:烽火,飞鸽传书,邮译通信等。通信在中国的古代也流传出了很多故事如:烽火传军情,烽火戏诸侯,一骑红尘妃子笑等等。在其他国家,通信的方式亦多彩多样,如长跑,灯塔,通信塔,旗语,信猴等等。不能忘记的是马拉松也是由通信的方式转变来的。在现代社会中,交通警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等不过是古老通信方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些信息传递的基本方都是依靠人的视觉与听觉。

二、通信技术的革新 随着人类生活及社交圈的不断扩大,视觉和听觉上的信息交换以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革新出依赖于其他方式的通信方式成为了人类发展史的重要部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话和电报的发明开启了人类通信的新纪元,这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后来人类创造出了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脱离了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与此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1、 有线通信的产生与发展(举例)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话和电报的发明开启了人类通信的新纪元,这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 (1)1837年,美国人塞缪乐.莫乐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

图2.1 (2)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G.Bell)发明了世界上第一2

台电话机。 图2.2 电话机的发展

图2.3

电报机的演变

图2.4 2、无线通信的发展 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c.Maxwel)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H.R.Hertz)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3

1924年第一条短波通信线路在瑙恩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之间建立。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和第一第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从此以后无线通信不断发展,最终到了今天,让我们一起关注通信的发展。

三、通信的发展

1、 第一代移动通信 1.1概念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最初的模拟、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AMPS系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和后来的改进型系统TACS系统(全入网通信系统),以及瑞典,挪威和丹麦的NMT(北欧移动电话)和NTT(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等。

1.2利用技术及特点 第一代移动通信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FDMA是数据通信中的一种技术,即不同的用户分配在时隙相同而频率不同的信道上。按照这种技术,把在频分多路传输系统中集中控制的频段根据要求分配给用户。同固定分配系统相比,频分多址使通道容量可根据要求动态地进行交换。此系统是使用单个大功率的发射机和高塔,覆盖地区超过50km,仅能以半双工模式提供语音服务,使用120kHz带宽。 由于模拟系统的系统容量小,还有FDMA技术在信道之间必须有警界波段来使站点之间相互分开,这样在警界波段就会成很大的带宽浪费。而且,模拟系统的安全性能很差,任何有全波段无线电接收机的人都可以收听到一个单元里的所有通话。另外,此技术对天线和基站的破坏也很严重。因此模拟系统主要以语音业务为主,基本上很难开展数据业务。

1.3缺点 众所周知,传输和处理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和处理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目前,实际中应用的移动通信,大多属于数字通信。因为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其用户虽迅速增长,但对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4

(1)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制式复杂,不易实现国际漫游。 (2)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不能提供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业务,而通信网的发展趋势最终将向ISDN过渡。因此随着非话业务的发展,综合业务数字网逐步投入使用,对移动通信领域数字化要求越来越迫切。 (3)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设备价钱高,手机体积大,电池充电后有效工作时间短,目前只能持续工作8小时,给用户带来不便。 (4)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容量受限制,在人口密度很大的城市,系统扩容困难.

图3.1 2、第二代移动通信

2.1概念 由于模拟移动通信所带来的局限性,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其代表技术是欧洲的GSM,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 GSM是由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制订的一个数字移动通信标准。它的空中接口采用时分多址技术. 自90年代中期投入商用以来,被全球超过100个国家采用。GSM标准的设备占据当前全球蜂窝移动通信设备市场80%以上。

2.2系统组成 GSM被分成三个子系统:网络交换子系统;基站子系统;网络管理子系统。其中网络管理子系统又叫操作与维护中心。 网络子系统NSS是整个GSM系统的核心。它对GSM移动用户之间及移动用户与其它通信网用户之间通信起着交换连接与管理的功能。基站子系统BSS是GSM系统中与无线蜂窝方面关系最直接的基本组成部分,它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相连负责无线信息的发送接收,无线资源管理及功率控制等,同时它与NSS5

相连实现移动用户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传送系统信息和用户信息等。网络管理子系统NMS负责NSS和BSS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2.3GPRS GPRS是在第二代无线通信系统GS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GSM网络为数据流的传输增加了支持分组交换的网络系统设备,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将会在GPRS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技术进步与发展,为网络全面支持高速、宽带的多媒体数据传输。也就是说,GPRS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一种网络技术,也就是一般称为的2.5代。 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通俗地讲,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是以"分组"的形式传送资料到用户手上 由于使用了"分组"的技术,用户上网可以免受断线的痛苦。此外,使用GPRS上网的方法与WAP并不同,用WAP上网就如在家中上网,先"拨号连接",而上网后便不能同时使用该电话线,但GPRS就较为优越,下载资料和通话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从技术上来说,声音的传送(即通话)继续使用GSM,而数据的传送便可使用GPRS,这样的话,就把移动电话的应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且发展GPRS技术也十分"经济",因为只须沿用现有的GSM网络来发展即可。GPRS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通过手机发送及接收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浏览等。

图3.2 6

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1概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3G,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 3、2技术及特点 目前国际电联接受的3G标准主要有WCDMA(日本和欧洲)、CDMA2000(美国)与TD-SCDMA(中国)WiMAX四种。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与1 G、2G相比,CDMA系统以其频率规划简单、系统容量大、频率复用系数高、抗多径能力强、通信质量好、软容量、软切换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3、3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特征: (1)具有全球范围设计的,与固定网络业务及用户互连,无线接口的类型尽可能少和高度兼容性; (2)具有与固定通信网络相比拟的高话音质量和高安全性; (3)具有在本地采用2Mb/s高速率接入和在广域网采用384kb/s接入速率的数据率分段使用功能; (4)具有在2GHz左右的高效频谱利用率,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带宽; (5)移动终端可连接地面网和卫星网,可移动使用和固定使用,可与卫星业务共存和互连; (6)能够处理包括国际互联网和视频会议、高数据率通信和非对称数据传输的分组和电路交换业务; (7)支持分层小区结构,也支持包括用户向不同地点通信时浏览国际互联网的多种同步连接;

3、3四个国际标准 (1)W-CDMA 7

图3.3 W-CDMA是基于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是欧洲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它与日本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基本相同,目前正在进一步融合。该标准提出了GSM(2G)—GPRS—EDGE—WCDMA(3G)的演进策略。GPRS与 EDGE两种技术被称为2.5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中国移动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将原有的GSM网络 级为GPRS网络。 (2).CDMA2000

图3.4 CDMA2000是由窄带CDMA(CDMA IS95)技术发展而来的宽带CDMA技术,由美国主推,该标准提出了从CDMA IS95(2G)—CDMA20001x—CDMA20003x(3G)的演进策略。CDMA20001x被称为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3x与CDMA20001x的主要区别在于应用了多路载波技术,通过采用三载波使带宽提高。目前中国联通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建成了CDMA IS95网络 (3).TD-SCD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