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模具管理流程教学提纲

新项目模具管理流程教学提纲
新项目模具管理流程教学提纲

新项目模具管理流程(草案)

文件性质:内部文件

版本:第一次版

目的:规范新项目模具管理;规范新项目模具工程师的工作;

第一阶段:项目前期

1.1 项目前期:从公司收到客户项目询价资料组建项目组进行零件报价,到公司收到客户的产品定点通知。

1.2 项目前期模具工程师的主要工作:

●根据项目组提供的零件图片、数模、外形尺寸、初始工艺假设、量纲等输入

条件对模具进行合理的估价。支持项目组的产品报价工作。

●参与前期项目组的有关会议。

●积极参与对零件、初始工艺假设等相关问题的讨论。

第二阶段:产品设计或产品局部结构调整

2.1 在公司拿到产品定点后,一般有三种情况:产品设计、产品局部结构调整、产品不能做任何改动。

2.2 产品设计是指公司产品定点后,公司独立或参与产品的结构设计。模具工程师的工作主要是配合设计人员,对产品的局部结构进行优化,降低模具设计制造的难度和出现成型缺陷的风险;参与公司内部的产品设计评审。这期间在项目组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让潜在模具供应商参与。

2.3 产品局部结构调整是指公司在拿到产品定点后,项目组对产品数模进行分析,在客户允许的前提下,优化局部结构,这一工作在模具供应商确定前后均可进行,视项目节点而定。模具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联合模具供应商对影响模具设计制造和存在成型风险的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更改方案。对可能存在风险而客户不于更改的结构应形成正式或非正式的书面文件,模具工程师保存。2.4 有的项目,客户不允许对结构做任何改动。模具工程师应该邮件或书面告知模具供应商认真分析产品,不得对产品做哪怕最细微的改动(比如孔的出模方

向)。

第三阶段:模具供应商定点

3.1 从项目组下发《工装/模具制造申请单》,到项目组向模具供应商下发工装/模具定点通知或执行类似程序。这一阶段是模具供应商定点阶段。

3.2 模具工程师收到《工装/模具制造申请单》后,向工装/模具台帐保管员申请工装/模具编号,台帐保管员在工装/模具台帐上录入必要的信息。

3.3 模具工程师根据《工装/模具制造申请单》的要求、工装/模具编号、《注塑模具标准化技术文件》等相关文件及要求编制《注塑模具技术规格》或《热压模具技术规格》,其它种类模具应该编制类似文件。以确保不同模具供应商报价基于相对一致的平台。

3.4 模具工程师完成《注塑模具技术规格》、《热压模具技术规格》的编制后,提交给项目经理审核后作为模具供应商报价的依据之一,和数模等其它资料一起由采购工程师统一下发给合格模具供应商。

3.5 对于重点模具、模具工程师认为有难度的模具、个别模具上关键的结构。模具工程师在取的项目经理认可后,应该要求模具供应商提供《初始模具/结构方案》,和报价一起反馈。可作为模具定点的依据之一。

3.6 模具工程师在这一阶段,根据《工装/模具制造申请单》的要求、工装/模具编号、《注塑模具标准化技术文件》、《热压模具标准化技术文件》等相关文件及要求编制《新项目模具采购技术协议》。

3.7 模具工程师必须及时和项目组沟通,掌握最新的项目进展和有用信息。

第四阶段:模具设计及评审

4.1 模具定点后,模具工程师完成《新项目模具采购技术协议》,并在模具组进行评审,部门领导签字后提交项目组,作为模具采购合同的附件。

4.2 在合同签署前,模具供应商可根据《新项目模具采购技术协议》、《注塑模具技术规格》和《热压模具技术规格》、《注塑机规格表》、项目组下发的最终产品数模进行模具设计。

4.3 模具供应商完成或基本完成模具结构设计后,模具工程师必须组织至少3个模具技术员对模具数模进行结构设计评审。原则上模具供应商应该参与在东风伟世通(十堰)公司工程部进行的模具结构设计评审。由模具工程师进行记录,

行程评审纪要,由模具工程师保存,并监督模具供应商改进。

4.4工程部的结构设计评审是项目组对模具供应商的设计评审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组可以派产品工程师参与,从而将这次结构评审扩大为项目组对模具供应商的设计评审。

4.5 项目组组织的设计评审也可以在模具供应商处开展,但模具工程师必须首先按照3.3的要求,在工程部内部组织一次结构设计评审。

4.6 正式的、有项目组和供应商参与的模具设计评审必须签署《模具设计评审表》,由模具工程师保存,并作为模具验收的参考资料。

4.7 模具供应商收到项目组签署的同意开模的《模具设计评审表》后,方可采购模具钢材,粗加工,并继续完善模具精细化设计。

4.8 在项目节点紧张的时候,模具钢材的采购也可以在模具设计评审前,但必须征得模具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的同意,而且绝对不能进行粗加工。

第五阶段:模具加工制造

5.1 模具设计评审通过后,模具供应商开始转入正式的模具加工制造期。

5.2 模具设计评审通过后,模具供应商每两周向模具工程师提供一次模具加工制造进度表,使模具的加工制造可控。

5.3 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如果发生重大制造事故,模具供应商必须向模具工程师通报,项目组评估并同模具供应商协商解决。

5.4 在加工过程中,产品结构发生变更的,应该根据具体的变更以及模具加工进度等情况,模具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与模具供应商协商解决。

第六阶段:模具首试到模具预验收

6.1 模具调试由项目组组织,模具工程师在项目经理的要求下参与模具在模具供应商处的试模工作。

6.2 模具工程师配合产品工程师找出产品在尺寸、外观、工艺方面存在的缺陷,并记录于试模问题清单。

6.3 模具工程师对模具的结构、制造、油水电气通路等不合格、不完善、不适用、不可靠的地方提出来,并记录于试模问题清单。

6.4 针对于试模问题清单,项目组试模人员与模具供应商相关人员一起,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提出节点,落实责任人,并记录于试模问题清单。模具工程师

和供应商个保留一份。

6.5 模具工程师可以和供应商约定试模问题清单的最低关闭率和未达到关闭率要求的考核标准,并写入《新项目模具采购技术协议》。试模问题清单和《新项目模具采购技术协议》作为对模具供应商模具整改不及时和严重拖拉的考核依据。

6.6 产品在调试阶段经常会出现工程更改。这个更改有时是我方提出,有时是模具供应商提出。

6.7 因为我方原因提出的工程更改,一般项目组都要提供更改后的产品数模,模具供应商根据新的产品数模进行模具更改。在模具更改前,模具供应商应该给模具工程师提供一份模具更改方案,在模具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更改模具。模具工程师将产品和模具的更改信息记录于《模具开发阶段工程更改记录表》。工程更改的要求和节点计入模具试模问题清单。

6.8 模具供应商提出的产品更改,一般因为模具厂家无法解决产品缺陷提出的产品局部变更请求。在方案通过验证后可行,并征得项目组产品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实施模具的更改。模具工程师将产品和模具的更改信息记录于《模具开发阶段工程更改记录表》。

6.9 模具供应商收费的更改,原则上应该在更改前签订《新项目模具采购补充技术协议》,作为补充合同的附件。但是一般更改会很多,而且时间紧迫,所以,也可以在确定基本没有更改后,以《模具开发阶段工程更改记录表》或模具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在项目经理认可后作为依据,统一补签《新项目模具采购补充技术协议》,但必须在模具预验收之前签订。

6.10 模具工程师必须参与模具的预验收。

6.11 模具预验收时,产品工程师认可产品的外观、尺寸、工艺可行性。

----(可去掉)

6.12 模具预验收时,模具工程师认可模具的结构可靠性、运行平稳性、与公司标准的符合性以及和注塑机的接口匹配等问题。模具工程师根据《模具预验收检查清单》、《注塑模具标准化技术文件》、《新项目模具采购技术协议》、《新项目模具采购(补充)技术协议》等文件认真检查模具。

6.13 模具达到预验收要求后,模具工程师签署办理《模具验证报告(预验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