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合集下载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永顺县位于湖南省东部,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

其中,糯玉米是当地农民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糯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本次引进了新品种进行试验。

一、引种目的1、提高产量。

新品种选育的目的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

通过试验,评估新品种在永顺县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情况。

2、提高耐病性。

糯玉米容易受病害影响,而新品种经过选育,具有更好的抗病性能,通过试验,验证其在永顺县的耐病性表现情况。

3、提高品质。

新品种的选育不仅考虑了产量和耐病性,还兼顾了糯玉米的食用品质和口感优点,通过试验验证其品质表现情况。

二、试验方案1、试验地点:永顺县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2、试验品种:引入经过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

3、试验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全程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内完成,实行标准化管理,对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4、试验指标(1)单位面积产量:以亩为单位,收获量计量单位为千克。

(2)病害情况:观测玉米叶面病害程度,选择阳光充沛的天气进行观测抗病性能。

(3)品质评估:对新品种和传统品种的口感和食用品质进行评估,包括籽粒大小、甜度、口感等。

三、试验结果1、产量表现新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明显高于传统品种,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提高了15%,可以有效实现增产效果。

2、耐病性表现新品种的抗病性能良好,耐病能力显著优于传统品种。

在接种病菌后观测一周,新品种的病害情况轻微,证明其具有较好的病害防控能力。

3、品质表现新品种的色泽金黄,籽粒大小均匀,甜度适中,口感优良,得到了试验人员的一致好评。

传统品种的品质表现也良好,但与新品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四、结论在永顺县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中,新品种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包括产量增加、病害防控能力强、品质优良等。

因此,建议在永顺县推广栽培该新品种,以提高当地的鲜食糯玉米生产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浙北地区春播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浙北地区春播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45 药 土 消 毒 法 .
用 甲基托布津或 多 菌灵 等拌细土 , 均匀撒于保护 地中。播种前施用 , 可有效 预防蔬菜苗期立枯病 的发
生 。定 植 前施 用 , 以减 轻 蔬 菜 各 种 土 传 病 害 的 发 生 可 和 防止 病 害蔓 延 。
46 熏蒸 处理 法 .
壤 中有毒物质 的积 累 , 可以促进作物生 长。台湾的土
参试 糯 品种 只有浙糯 玉 l 号产 量 比对照低 。 其 他 1 品种 产量 均 高于对 照 。6 7m 平 均产 量最 2个 6
高 的 是 京 科 糯 2 0 , 2 73 k , 较 对 照 增 产 00 1 4 . g 7 .% ;其 次 为科 糯 9 6 11 97k ,较对 照增 产 6 5 8 , 3. g 6 .%; 他 依 次 为渝 糯 7号 、 玉 ( 甜 ) 8号 、 13 其 美 加 糯
⑧穗位 参 试 糯 玉米 品种 穗 节位 平 均 在 51 .~ 82节 , 中最 低为广 甜糯 1 的 51 和 申糯 2号 . 其 号 .节 的 53节 , 高为美 玉 ( n ) 3号 的 8 - 最 a甜 糯 . 。株高 2节
渝甜 糯 l 、 作 二 号 、 农 科 糯 1 、 号 合 金 号 申糯 2号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材 料 .
每 6 7 m 施 过 磷 酸钙 2 g 6 0k 、狮 马牌 三 元 复合 肥 (5 1 一 5 2 g作 基 肥 ,大 喇 叭 口期 追 施 尿 素 1 — 5 l )0 k 1 . k 作 穗肥 , 用三 唑磷 防治 玉米 螟 一次 。7月 75 g 并 61 - 0日开始 采 收鲜玉 米棒 。
11 ! ! 1 竺
! !! 旦 竺 竺墨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河南农业2021年第1期(上)(三)不同品种产量结果分析由表3可知,区组间F 值在0.05和0.01显著水平上均比处理间要高,组间变异大于组内变异,说明12个品种间的差异是由于品种因素造成的。

28 709.97 12 927.21 41 886.08区组间处理间误差总变异11.00 22.00 35.002 610.00 587.602.263.184.44ABB ABABABC AABC AB F H I Jabc c bcabc abcd acd abf h i j郑麦369伟隆169洲元9369周麦30(CK )7071637239.70 38.03 39.23 39.5236.11 38.4435.55 38.05 39.2536.8635.5834.02济麦4号丰德存麦5号郑麦366郑麦379周麦32新麦26郑麦158郑麦119郑麦369伟隆169洲元9369周麦30(CK )562.42 542.38 534.85 528.55 526.34 521.87 510.18 500.53 501.78 478.24 478.462345678910121157.5956.52 51.50 51.33 55.57 50.58 50.10 51.53 49.00 48.7846.4256.42 54.32 52.75 51.33 51.26 54.83 52.41 49.09 52.80 43.90 45.28 ab abc abc abc abc bcd cd cd cd d d54.71 51.87 56.20 55.91 51.07 51.15 50.55 49.55 48.74 50.80 51.83AB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BC BC C C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河南农业2021年第1期(上)浮剂70 mL 用药2次后7 d 防效达87.91%,用药2次后14 d 防效达92.38%,优于对照药剂。

10个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10个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10个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糯玉米是一种特殊的玉米品种,因其颗粒质地特别软糯而得名。

糯玉米在食用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制作糯玉米饭、糯玉米糕、糯玉米汤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本次试验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分析10个不同品种的鲜食糯玉米的特性和品质。

1. 研究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随机化实验设计方法,选取10个鲜食糯玉米品种,进行比较研究。

对每个品种的100个糯玉米颗粒进行测量,并对其外观、颗粒质地、口感、口味等进行品质评价。

2. 研究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品种在糯玉米颗粒的特性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1) 品种A:颗粒颜色鲜艳,颗粒质地软糯,口感细腻,甜度适中,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2) 品种B:颗粒颜色略淡,颗粒质地较软糯,口感稍显粗糙,但甜度高,适合制作糯玉米糕等糕点。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试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不同品种的鲜食糯玉米在颗粒颜色、质地、口感、口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2) 不同品种的鲜食糯玉米适合不同的烹饪方式和口味需求。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 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不同品种的糯玉米的种植比例,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 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的品质特性,并开展更加广泛的比较试验,以进一步提高糯玉米品种的种植和生产水平。

本次试验研究对10个鲜食糯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有助于提高消费者选择和生产者生产鲜食糯玉米的准确性和效益。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鲜食甜糯玉米是一种颇受欢迎的食品,因其香甜爽脆的口感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为了满足市场对鲜食甜糯玉米的需求,不断有新品种试验进行。

本文将对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进行总结,分析新品种在产量、品质等方面的表现,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一、试验品种介绍本次试验选取了三个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进行试验,分别为A、B、C三个品种。

这三个品种均为国家农业部认可的新品种,具有一定的抗逆性和产量优势。

二、试验地点和条件试验地点选择了我国南方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试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温度适宜。

为了保证试验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我们对试验地点的土壤进行了合理施肥,保证了试验环境的一致性。

三、试验方法试验采用了随机化区组设计,每个品种设置了三个重复,实施了相同的管理措施,包括灌溉、施肥、除草等。

在试验期间对每个品种进行了生长状况的观察和记录,包括株高、叶色、穗粒数等参数,并在收获期进行了产量和品质的测定。

四、试验结果及分析1. 产量方面通过试验结果,我们发现品种C的产量明显高于品种A和品种B,达到了每亩1300公斤左右,而品种A和品种B的产量分别为1100公斤和1000公斤左右。

从产量上来看,品种C具有明显的优势。

2. 品质方面在品质方面,我们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化验,分析了玉米的口感、甜度、品味等指标。

通过化验结果显示,品种C的口感和甜度均明显优于品种A和品种B,品味更佳。

3. 抗逆性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还观察了三个品种的抗逆性能力。

结果显示,品种C在干旱、高温等环境下表现更加出色,生长状况良好,适应性较强。

五、结论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品种C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方面均表现出色,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的种植。

2. 品种A和品种B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种植价值,但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均不如品种C。

3. 未来的种植应重点考虑品种C,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本次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了三个新品种的表现,得出了品种C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鲜食甜糯玉米是一种以其甜美、软糯口感而备受喜爱的食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培育新品种的甜糯玉米成为了农业科研的重要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试图培育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种植和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现在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试验对象在试验中,我们选取了多种不同的甜糯玉米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了国内外知名的优质种类。

这些品种在试验中将分别进行不同的种植实验,以便于比较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表现。

二、试验地点我们选择了多个不同地区的试验点进行种植,以便于考察甜糯玉米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适应性和表现。

这些地点包括了江南地区的湿润环境、华北平原的干旱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高海拔环境等。

三、试验方法在试验中,我们采用了传统的播种和管理方法,同时也引入了一些现代的农业科技手段,比如植物生长调控剂的使用以及精准的灌溉和施肥技术。

这些方法的引入旨在提高甜糯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并且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更多的可行性参考。

四、试验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观察,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首先是在不同地区的试验点上,不同品种的甜糯玉米都取得了不错的生长情况,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

其次是在一些试验点上,我们发现部分品种的产量较高,且口感和甜度也更加出色,这为我们未来深入培育新品种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五、进一步展望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试验,试图培育出更多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

我们也将加大对甜糯玉米的生产技术研究力度,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

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科研创新,我们一定能够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甜糯玉米新品种,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美味、更健康的食品选择。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初步探索了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的培育之路,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我们将会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相信未来不久就能够推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优质新品种。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鲜食甜糯玉米是一种口感细腻、甜度高、颗粒饱满的玉米品种,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推进鲜食甜糯玉米的育种工作,提高品质,增加产量,种植户经常会进行新品种试验,以期找到更适合自己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提高经济效益。

近期,我们进行了一项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总结和发现。

我们选取了3个具有潜在优势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进行了试验。

这些品种分别来自不同的研究机构和育种单位,具有不同的抗病性、产量、抗逆性等特点。

我们利用了自然条件,对这3个品种进行了种植试验,并且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进行了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发育,我们发现这3个品种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状况,颗粒饱满、玉米条整齐,生长势强。

特别是在抗病性上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其中一个品种表现出了很好的抗病性能力,另外两个品种也有不错的表现。

这为我们未来的种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我们对这3个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的产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玉米穗的数量、颗粒数量、颗粒大小等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发现这3个品种的产量差距并不是特别大,都在一个相对正常的范围内。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其中一种品种的产量稍微高出另外两种品种,这也让我们对这个品种更加关注,认为它可能更适合我们的种植区域。

我们还进行了对这3个品种的口感和甜度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玉米颗粒的口感、甜度进行了测试和评分,发现这3个品种的口感和甜度都非常出色,没有明显的差距。

这也让我们相信,无论哪种品种最终被选择,都能够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我们还进行了对这3个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品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种植试验,我们发现这3个品种都表现出了很好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这也为我们未来的种植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通过这次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这3个新品种在生长势、抗病性、产量、口感和甜度、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都表现出了不错的特点。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一、试验设计试验选用南方潮湿气候条件下适宜的品种“华甜4号”作为对照组,与新品种“金甜”进行比较。

实验安排3个重复,每个重复同品种排列在一起。

试验中采用一般管理方法进行,包括选用优质高效农药、施肥方案,进行病虫害防治,适时翻转土地等。

二、试验结果1. 产量方面试验中,新品种“金甜”的产量相对于对照组“华甜4号”的产量有显著提高。

在3个重复中,试验组平均产量分别为556.23kg、528.79kg、544.11kg;而对照组平均产量分别为450.63kg、443.31kg、432.74kg。

综合两组数据可以发现,试验中新品种“金甜”的平均产量相对于对照组有15%以上的提高。

2. 外观品质方面在外观上,新品种“金甜”相对于对照组“华甜4号”有明显优势。

试验中,新品种具有粒粒有光泽,粒型整齐协调,颜色深浅一致等特点,在这一方面表现更佳。

3. 营养成分方面在营养成分方面,两个品种没有太大的区别。

测试结果表明,新品种“金甜”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糖含量等均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别,且两个品种的营养成分均符合食品标准。

4. 甜度方面试验中,新品种“金甜”的甜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该特点是其在市场上具有巨大优势的原因之一。

三、结论与建议综合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新品种“金甜”相对于对照组“华甜4号”具有诸多优势,包括产量、外观品质、甜度等方面。

因此,在今后的玉米品种培育与选择中,可借鉴“金甜”的一些优质特性,提高玉米品种的整体品质。

由于试验时间较短,受实验条件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在更广泛的区域、更多样化的生态条件下进行试验,以更全面地评估新品种的优势和缺点,并及时对其进行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试 验 过 程 4
间相差 l 8 ; ~ 参试的品种 , d 只有 S 2表现熟期最早 , 出 W一 从
苗 到 采 收 鲜穗 为 8 , 对 照 苏 玉 糯 1号 早熟 1d 其 余 品 3d 比 : 种 ( 系 ) 比 苏 玉糯 1号 迟 熟 。 中 ,W一 品 均 其 S 5生 育 期最 长 ,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1 第 4期 0 1年
农艺 学
鲜食糯玉 成 陈燕 华
( 西 农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西 南 宁 5 00 ) 广 广 30 7
摘 要 为 了 筛选 出适 宜广 西 南 宁市 周边 地 区种 植 的鲜 食糯 玉米 品种 , 自组 配 的 4个糯 玉 米品 种 ( 系) 行 品 种 比较 试验 , 对 品 进 结果 表 明:W一 、V - S 2¥ ̄ 5 2个品 种 ( 系) 品 综合 性状 表现 突 出, 空秆 率低 , 艺性 状整 齐 , 对 照 苏玉糯 l 产 量 高 , 产达 极显 著 水平 , 其 农 比 号 增 较适 宜在
生 长 期间 结合 施肥 松土 2 ( 节期 和大 喇 叭 口期 )追肥 2 次 拔 ,
次 ( 节 期施 尿素 10k /m2氯 化钾 7 gh 大 喇叭 口期 拔 5 g h , 5k /m ; 施 2 5k /m ) 全 生 育 期 灌 跑 马 水 2次 。 玉 米 苗 期 用 2 gh 2 , 在 45 .%敌 ・ 颗 粒 防 治 小 地 老 虎 等 地 下 害 虫 , 雄 期 用 杀 虫 毒 抽
为 9 ,比对 照 苏玉糯 1 迟 熟 6 ;W一 、W一 0 d 号 S 3S 4生 育期 为 d
8 。 8d
表 1 参 试 品种 生 育期 比较
膜 。 种 前分 厢整 地 、 播 施基 肥 , 中施 农 家肥 ( 粪 )5t m2 其 猪 1 h 、 / 复 合 肥 4 0k/m 作 底 肥 。 叶 期 左 右 间苗 , 叶 期 定 苗 ; 5 gh 四 五
品价 值 和 经 济 价 值 。 与甜 玉 米 相 比 , 玉 米 的收 获 期 长 , 糯 采
性 状 进行 考种 , 并利 用 E C L系统 分析 数据 。 XE
2 结果 与分 析 21 参试 品种 生 育期 比较 .
13 试 验设 计 - 试验 设 5个 处理 , 个品 种 为 1个 处理 , 苏 玉糯 1号 每 以
由 表 1 知 , 试 的糯 玉米 新 品种 ( 系 ) 出 苗 到 采 可 参 品 从
余 栽培 管理 同大 田生产 。 1 . 调查 统计 5
以筛 选 出适合 广 西 南宁 市 周边 地 区种植 的优 良春 播鲜 食 糯
玉 米新 品 种 ( 系 ) 品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地 概 况 .
试 验在 广 西农 业 职 业技 术学 院 教学 实 习农 场 试验 地 进
广 西 南宁 市周边 地 区种植 。
关键 词 鲜食 糯 玉米 ; 品种 ; 新 比较 中 图分 类号 ¥ 1 文献 标 识码 A 53
文章 编 号
10 — 7 9 2 1 ) 4 0 4 — 1 、 0 7 5 3 ( 0 10 — 0 1 0
糯玉 米 因营 养 丰富 、 鲜嫩 、 籽粒 黏 软清 香 、 皮薄 无 渣 、 适 口性 好 , 粮 食 、 菜和 水 果 的 优 点 于一 身 , 有 较 高 的 商 集 蔬 具
在 糯玉 米 生 长 期 间 , 期 观 察 记 录 各 生 育期 的生 长 变 定
行 , 势 平坦 , 壤肥 力均 匀且 为 中等水 平 , 地 土 排灌 方便 , 质 土 为壤 土 。 茬 作物 为水 稻 。
12 参 试 品 种 .
化, 每小 区取 中 间 2 调 查 株 高 、 粗 、 位 高 、 穗 率 等 。 行 茎 穗 双 在 糯 玉 米 的最 佳 食 用期 收 获 糯 玉米 , 定 各小 区 的鲜 穗 产 测
收 鲜 穗 其 生 育 期变 幅 为 8 ~ 0d 其 中 , 3 9 。 出苗 至 抽 雄 所 需 时
为 对 照 品 种 ( K) 采 用 随 机 区 组 设 计 , C 。 3次 重 复 , 区面 小 积 为 1 , 长 5m, 区 。 5m2行 5行 单行 单 株种 植 , 距 为 6 m, 行 0e 株距 为 3 m, 度 为 52 2e 密 .5万株 /m , 周设 保护 行 。 h 四
单、 高效 氯氰 菊 酯 、 劲特 等 防治 玉米 螟 虫 、 纹夜 蛾 、 虫 锐 斜 蚜 等 害虫 。 在拔 节 期和 抽雄 前 , 各小 区选 取 生长 健壮 一 致 的植 株进 行 标记 , 抽雄 期 对 已标 记 的植株 雌 穗进 行套 袋 并挂 牌 , 吐 丝期 统 一进 行 人工 授粉 , 授粉 后套 袋 , d后 去除 套袋 。 5 其
量 , 小 区采摘 8个 果 穗 , 穗长 、 粗 和 单穗 鲜 重 等 多 个 每 对 穗
参 试 品 种为 广 西农 业 职 业技 术 学 院近 年 来 自选 育 的 4
个 表 现 优 良的 糯 玉 米 杂 交 新 组 合 , 组 合 编 号 为 S 2、 其 W一
S 一 S - S 一 W 3、 W 4、 W 5。
收后 耐 贮 运 , 架 期长 , 有 较 高 的 商品 价 值 和 经 济价 值 , 货 具 是一 种极 具 发 展潜 力 的新 型玉 米口 1 年 来 . 西 南宁 市鲜 -。 4近 广 食甜 、 糯玉 米 种植 面积 呈 上升 趋 势 , 是生 产 上糯 玉 米 品种 但 单 一 、 质欠 佳 , 市场 需 求 有较 大 差 距 。 0 8年 春季 笔者 品 与 20 对 自选 测 配 出 的 4个 糯 玉米 新 品 种 ( 系 ) 行 比较 试 验 , 品 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