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精)

合集下载

伏安法测二极管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二极管实验报告

伏安法测二极管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一、伏安法测二极管特性实验一、伏安法测二极管特性实验时间:XX..篇二:伏安法实验报告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一)数据处理? 测小电阻粗测:50.6Ω测量小电阻数据表U/V I/mA0.1 2.20.3 6.40.5 10.60.7 14.60.9 18.81.1 23.01.3 27.2电压表:量程1.5V分度值0.02V 内阻1kΩ/V 电流表:量程30mA 分度值0.4mA内阻4.8Ω取图中点(0.7,14.6)计算,得R=U/I=0.7/(14.6*10-3)=47.9Ω考虑电压表内阻Rv=1.5V*1kΩ/V=1500Ω根据公式1/Rx=I/U-1/Rv解得RX=49.5Ω可见修正系统误差后,RX的阻值更接近粗测值。

? 测大电阻粗测:0.981 kΩU/V 0.10 0.30 0.50 0.70 0.90 1.10 1.30I/mA 0.10 0.31 0.50 0.71 0.91 1.11 1.31电压表:量程1.5V分度值0.02V 内阻1kΩ/V 电流表:量程1.5mA 分度值0.02mA内阻21.4Ω取图中点(0.7,0.71)计算,得R=U/I=0.7/(0.71*10-3)=985.9Ω考虑电流表内阻RA=21.4Ω根据公式Rx=U/I-RA=964.5Ω此时出现修正误差后的阻值比测量值的误差还要大的情况,考虑可能是选择的电流表的量程不恰当。

为了使电流表的指针能够偏转至量程的2/3处,选择的量程过小,导致电流表的内阻过大,增大误差。

? 测量稳压二极管U/V I/mA U/V I/mA U/V I/mA稳压二极管正向导电数据表0.1907 0.3163 0.4978 0.5202 0.5553 0.5706 0.5944 0.000 0.000 0.000 0.001 0.003 0.004 0.007 0.6007 0.6201 0.6574 0.6661 0.6888 0.7085 0.7289 0.008 0.013 0.032 0.040 0.072 0.124 0.222 0.7417 0.7617 0.7811 0.8000 0.828 0.848 0.868 0.322 0.583 1.040 1.807 4.661 6.985 9.920U=0.8V时,RD=0.8/(1.807*10-3)=442.7Ω稳压二极管反向导电数据表U/V I/mA U/V I/mA U/V I/mA 1.229 0.000 4.683 0.005 5.387 0.428 2.312 0.000 4.806 0.007 5.465 9.800 3.3194.001 4.288 4.516 0.000 0.001 0.002 0.003 4.9475.1035.208 5.327 0.011 0.019 0.031 0.076 5.468 5.494 5.509 5.523 10.113 15.620 17.596 19.775U=4.0V时,RD=4.001/(0.001*10-3)=400 kΩI=-10mA时,RD′=(5.468-5.465)/(10.113-9.800)*10-3=9.6Ω(二)思考题(2)测量正向伏安曲线时你采用了哪种电表接法,为什么?采用外接法。

实验3-1 伏安法测晶体二极管特性.

实验3-1 伏安法测晶体二极管特性.

实验3-1 伏安法测晶体二极管特性给一个元件通以直流电,用电压表测出元件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元器件的电流。

通常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画出该元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这种研究元件特性的方法称为伏安法。

伏安特性曲线为直线的元件称为线性元件,如电阻;伏安特性曲线为非直线的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等。

伏安法的主要用途是测量研究线性和非线性元件的电特性。

非线性电阻总是与一定的物理过程相联系,如发热、发光和能级跃迁等,江崎玲、於奈等人因研究与隧道二极管负电阻有关的现象而获得197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验目的】1.具体了解和分析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2.学会分析伏安法的电表接入误差,正确选择电路使其误差最小。

3.学会电表、电阻器、电源等基本仪器的使用。

【仪器用具】安培计、伏特计、变阻器、转盘电阻箱、甲电池、待测二极管、导线、双刀双掷倒向开关、单刀开关【实验原理】半导体二极管的核心是一个PN结,这个PN结处在一小片半导体材料的P区与N区之间(如图3-1-1),它由这片材料中的P型半导体区域和N型半导体区域相连所构成。

连接P 型区域的引出线称为P极,连接N型区域的引出线称为N极。

当电压加在PN结上时,若电压的正端接在P极上,电压的负端接在N极上(如图3-1-2),称这种连接为“正向连接”;反之,档PN结的两极反向连接到电压上时为“反向连接”。

正向连接时,二极管很容易导图3-1-1 图3-1-2通,反向连接时,二极管很难导通。

我们称二极管的这种特性为单向导电性。

实验工作中往往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进行整流、检波、作电子开关等。

二极管电流随外加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1-3和图3-1-4所示。

这两个图说明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由图可见,在正向区域,锗管和硅管的起始导通电压不同,电流上升的曲线斜率也不同。

图3-1-3 图3-1-4利用绘制出的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计算出二极管的直流电阻及表征其它特性的某些参数。

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测量(精)

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测量(精)

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测量
一、实验目的
研究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对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测量
二、实验仪器
整流二极管(1N4007、数字万用表2个、DH-VC1直流恒压源恒流源、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九孔插排等。

数字万用表2个, 三、实验原理
对二极管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则二极管中就有正向电流通过(多数载流子导电,随着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加,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
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锗管为0.2V 左右,硅管为 0.7V 左右,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⒈如图所示接好电路
⒉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二极管在指定电压下电流表的读数,记录在表格中。

⒊画出伏安特性曲线
五、实验数据 1 2 3 4 5 6 7 8 U(v 0.20 0.40 0.50 0.55 0.60 0.65 0.68 0.69 I (mA
0.00
0.01 0.17 0.27 0.86 2.61 5.15 6.45
六、实验数据处理
七、实验结果
由上图分析,对二极管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随着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加,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实验3-1 伏安法测晶体二极管特性.

实验3-1 伏安法测晶体二极管特性.

实验3-1 伏安法测晶体二极管特性给一个元件通以直流电,用电压表测出元件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元器件的电流。

通常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画出该元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这种研究元件特性的方法称为伏安法。

伏安特性曲线为直线的元件称为线性元件,如电阻;伏安特性曲线为非直线的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等。

伏安法的主要用途是测量研究线性和非线性元件的电特性。

非线性电阻总是与一定的物理过程相联系,如发热、发光和能级跃迁等,江崎玲、於奈等人因研究与隧道二极管负电阻有关的现象而获得197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验目的】1.具体了解和分析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2.学会分析伏安法的电表接入误差,正确选择电路使其误差最小。

3.学会电表、电阻器、电源等基本仪器的使用。

【仪器用具】安培计、伏特计、变阻器、转盘电阻箱、甲电池、待测二极管、导线、双刀双掷倒向开关、单刀开关【实验原理】半导体二极管的核心是一个PN结,这个PN结处在一小片半导体材料的P区与N区之间(如图3-1-1),它由这片材料中的P型半导体区域和N型半导体区域相连所构成。

连接P 型区域的引出线称为P极,连接N型区域的引出线称为N极。

当电压加在PN结上时,若电压的正端接在P极上,电压的负端接在N极上(如图3-1-2),称这种连接为“正向连接”;反之,档PN结的两极反向连接到电压上时为“反向连接”。

正向连接时,二极管很容易导图3-1-1 图3-1-2通,反向连接时,二极管很难导通。

我们称二极管的这种特性为单向导电性。

实验工作中往往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进行整流、检波、作电子开关等。

二极管电流随外加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1-3和图3-1-4所示。

这两个图说明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由图可见,在正向区域,锗管和硅管的起始导通电压不同,电流上升的曲线斜率也不同。

图3-1-3 图3-1-4利用绘制出的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计算出二极管的直流电阻及表征其它特性的某些参数。

8伏安法测电阻及二极管的特性

8伏安法测电阻及二极管的特性

实验八伏安法测电阻及二极管的特性根据欧姆定律,如果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及通过电阻的电流I,则可计算出电阻值R (R = U / I )。

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伏-安法。

伏安法原理简单,测量方便,但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影响,往往给测量结果带来明显的系统误差,为减少测量误差,必须在实验中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合适的仪器。

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基本方法(伏安法)及误差估算;2、测绘元件电阻和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

3、学会“DH6101型电阻元件V-A特性实验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DH6101型电阻元件V-A特性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1. 伏-安法测线性元件电阻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如图1和图2所示,用电表测得电阻的电压、电流后,通过欧姆定律R = U/ I ,即可计算出电阻值。

伏-安法测电阻有电流表外接和电流表内接两种接线方法。

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不论采用哪一种接法总存在方法误差,但经修正后都可获得正确结果。

①电流表外接法图1为电流表外接法。

在外接法中,电压表和待测电阻Rx并联后再与电流表串联,故电压表指示值就是Rx上的电压Vx;而电流表的指示值I却包含了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 V ,即:U = Ux I = Ix + I V若用R V 表示电压表的内阻,则11(Vx V x R R U I I I +=+= a.理论值:求解上式得:用外接法测电阻得理论值(实际值)VX R UI U R −= b.实验值:而用外接法测得电阻实验值为 IUR =,故测量值R 小于实际值X R 。

c.外接法引入的误差:测量的相对误差为 V VV X X R RR U I U I UR U I U R R R =−−−=−因此,只有当x V R R >>时才可以用外接法。

②电流表内接法图2为电流表内接法。

内接法中电流表和待测电阻Rx 串联后与电压表并联。

故电流表指示值等于通过Rx 的电流Ix ;而电压表的指示值U 却包含了电流表上的电压降U A 。

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一、实验目的:1、学习测量伏安特性的方法;2、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二、实验仪器稳压电源、滑线变阻器、待测二极管、指针式万用表、数字万用表万用电表结构、原理,操作规程见实验三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相关论述,请同学们认真学习三、实验原理实验中常用的线绕电阻、碳膜电阻及金属膜电阻等,均为线性电阻。

即加在该电阻上的电压与通过其中的电流总是成比例的变化。

若以纵轴表示电流,横轴表示电压作图,得到一条直线。

这类电阻严格服从欧姆定律。

反之,不满足欧姆定律或加在其上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没有线性关系的元件,均成为非线性电阻元件,如二极管。

以纵轴表示通过非线性电阻元件上的电流,以横轴表示加在其上的电压,所得图像为一曲线。

即图上各点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是一个常数。

此时说这个器件的阻值是多少,意义是不明确的。

只有在电压、电流为确定值时,才有确定的涵义。

用任何一个阻值,都不能表明这种器件的电阻特性,一般用I~U曲线来反映,称之为伏安特性曲线。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一所示。

若给二极管加正向偏置电压(即在二极管的正端接高电位,负端接低电位),则二极管有正向电流通过(多数载流子导电),电路中有较大的电流。

随着正向电压的增加,电流也增加。

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电压增到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时(锗管为0.2V左右,硅管为0.7V左右)电流急剧变化,且在导通时,电压变化少许,图一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流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相反,若在二极管上加反向偏向电压(即在二极管的正极接低电位,负极接高电位),当电压较小时,二极管处截止状态,此时反向电流很小。

其值随反向电压的增高而增高得特别缓慢,几乎保持恒定。

当反向电压则增到该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时,电流猛增,这种现象称之为二极管被击穿。

通常测定二极管伏安特性有两种方法。

1、伏安法伏安法测定电阻是电磁测量中最基本测量方法之一,利用欧姆定律的原理,验证U、I、R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极管伏安特性实验报告

二极管伏安特性实验报告二极管伏安特性实验报告引言:二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二极管的特性和性能,我们进行了二极管伏安特性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二极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变化,探究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和正向、反向工作状态。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好所需的实验仪器和材料,包括二极管、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等。

b. 搭建实验电路,确保连接正确稳定。

2. 实验过程:a. 将二极管连接到实验电路中,确保正极连接到正极,负极连接到负极。

b. 将直流电源的电压调至初始值,记录下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c. 逐渐增加直流电源的电压,每次增加一个固定的步长,记录下相应的电压和电流值。

d. 持续增加电压,直至二极管达到饱和状态,记录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值。

e. 逆向连接二极管,重复上述步骤,记录反向电流和电压值。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二极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变化数据。

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伏安特性曲线图,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二极管的特性。

1. 正向工作状态:在正向工作状态下,二极管的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形成了一个非线性的特性曲线。

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二极管开始导通,电流急剧上升。

这是因为在正向偏置下,二极管的P区和N区之间形成了正向电压,使得电子能够顺利通过二极管。

随着电压进一步增加,电流逐渐达到饱和状态,二极管呈现出一个近似恒定的电流值。

2. 反向工作状态:在反向工作状态下,二极管的电流非常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因为在反向偏置下,二极管的P区和N区之间形成了反向电压,阻止了电子的流动。

只有当反向电压超过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时,二极管才会发生击穿现象,电流急剧增加。

讨论与分析:通过观察伏安特性曲线,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二极管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适用于许多电子电路中的整流、开关和保护等功能。

2. 正向工作状态下,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约为0.7V。

这是因为在正向偏置下,需要克服二极管的PN结内固有的电位垒才能使电流通过。

实验二十四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定

实验三十二 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定【实验目的】1.熟悉测量伏安特性的方法。

2.了解二极管的正、反向伏安特性。

【实验仪器】直流电源、电压表、毫安表、微安表、滑线变阻器、二极管、开关等。

【实验原理】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随元件上的外加电压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如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可得出其关系曲线,该曲线就称为这一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通过元件中的电流I 随外加电压U 的变化可用公式I =U/R 表示,其中比例系数1/R 就是该元件的电导。

如果R 为定值,则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具有这类性质的元件称为线性电阻元件,它们是严格服从欧姆定律的;如果R 不是定值,而是随着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则伏安特性是一条曲线,这类元件称为非线性电阻元件。

常用的晶体二极管就是非线性电阻元件,其阻值不仅与外加电压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方向有关。

当二极管正极接高电势端,负极接低电势端时,电流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这时的伏安特性称为正向特性;反之,称为反向特性。

用伏安法测量二极管的特性曲线时,线路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即外接法(见图32-1a )和内接法(见图32-1b )。

由于测量电表内阻的存在,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会给测量结果带来系统误差。

下面将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大小,以便在测量时合理选择线路接法。

在图32-1a 所示的外接法中,由于采用这一接法而产生的系统误差就是电压表中流过的电流I V ,并且VD D D V R U I I I I =∆=-= (32-1) 或写成相对误差的形式VD D D R R I I =∆ (32-2) 显然,电压表内阻R V 越大,二极管内阻R D 越小,电流测量产生的系统误差相对越小。

在图32-1b 所示的内接法中,由此而带来的系统误差就是电流表两端的电压U A ,并且D A D D A I R U U U U =∆=-= (32-3)其相对误差为DA D D R R U U =∆ (32-4) 显然,电流表内阻R A 越小,二极管内阻R D 越大,电压测量产生的系统误差相对越小。

伏安法测二极管的特性

实验四 伏安法测二极管的特性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呈直线型的,称为线性电阻,若呈曲线型的,称为非线性电阻。

如点亮的白炽灯泡的的钨丝、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等都是曲线型的非线性电阻元件。

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总是与一定的物理过程相联系的。

利用电阻元件的非线性特性研制出了各种新型传感器、换能器,在温度、压力、光强等物理检测和自动控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 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学实验中基本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电路联结方法和制流、分压电路的性能和特点.3.掌握电磁学实验的操作规程与安全知识.4.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和电表接入误差的修正。

5.掌握实验数据的图示法,获取有关物理量的动态信息,如二极管电阻的动态特性。

二、仪器与用具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A μmA 、)、电阻箱、滑线变阻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电表、非线性电阻元件(锗二极管)、开关、导线等. 三、 实验原理 1.基本仪器的认识(4)观察滑线变阻器的外型、结构,找出两固定端和滑动端,画出符号并画出在电路中的两种联结方法,记录全电阻值,和额定电流值,想法估算出每圈电阻丝的电阻值R ∆(表格自拟). (5)计算电表在21标度值的最大引用误差I ∆、V ∆,电阻箱在925.6Ω时的误差.2.控制电路的性能和特点作为一个实验电路,一般由电源、控制和测量电路三部分组成,控制电路是根据所测对象的要求设计的.被测对象可以是电阻、电容、电感,也可以兼而有之.并抽象成一个等效负载L R .根据负载所要求的电流、电压的变化范围,确定一个合适的电源.控制电路的作用,就是调控负载的电流、电压,使其达到预定的要求.常用的控制电路有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实验室所用控制电路主要是由滑线变阻器和电阻箱构成. 图4-1(1) 制流电路电路如图4-1所示:E 为直流电源;0R 为滑线变阻器;mA 为直流毫安表;L R 为负载,即电阻箱;K 为电源开关.整个电路为串联.其中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头C 和任一固定端(如A )串联在电路中作为一个可变电阻,移动滑动头C 的位置可以连续改变AC 之间的电阻AC R .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I . 当C 滑至A 点时,AC R =0,LR EI =max ,E U =max ;当C 滑至B 点时,AC R =0R ,)(0min L R R EI +=,)(0min L LR R ERU +=. 可见,当C 滑由A 点滑至B 点时,相应的电流变化范围为:[L R E ,L R R E+0],相应的 图4-2电压变化范围为:[E ,)(0L LR R ER +].一般情况下负载L R 中的电流为:),(00max 000R R x R R k x k k I R R R R R E R R EI AC L AC L AC L ==+=+=+=其中 (4.1)负载L R 上电流的改变是靠移动滑动头C 实现的.对滑线变阻器,最小位移是一匝.因此,在电路各参数一定情况下,一匝电阻0R ∆的大小就决定了电流的最小改变量.现以(4.1)式对AC R 微分,得AC L AC AC AC R R R E R I R I ∆+-=∆∂∂=∆2)( , 而N R R AC 0=∆,(N 为滑线变阻器总匝数)则:NR E I R E I I 0202min⋅=∆=∆(4.2)从 (4.2)式可见,当电路中E 、L R 、0R 确定后,I ∆与2I 成正比.故电流越大,细调越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常在图4-1中再串一个滑线变阻器.构成二级制流电流,如图3.6-2其中阻值较大的作粗调,阻值较小的作细调.因此,一般在一级制流电路中,为了平稳调节所须电流,常取1~5.00=R R L ,在二级制流电路中,常取第二级变阻器阻值为0)2.0~1.0(R 为宜.(2) 分压电路如图4-3所示:E 为直流电源;0R 为滑线变阻器;mA 为直流毫安表;L R 为负载,即电 阻箱;K 为电源开关.滑线变阻器两固定端A 、B 与电源串联.负载L R 与电流表串联后与 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C 和固定端A 并联.电压表V 如图并联其上.移动滑动头C ,可连续改 变输出电压.当C 滑至B 时,输出电压E V =max ;当滑动头C 滑至A 点时,输出电压0max =V ;当C 在A 、B 间任意位置时.输出电压为图4-3 图4-4X R R E KR R R R R R ER R R R R R R R R E U BC L AC ACL AC L BC ACL ACL BCACL ACL +=⋅++=+⋅⋅++⋅=)(1 (4.3) 式中BC AC R R R +=0,0R R K L =,0R R X AC =,同样,负载L R 上电压的改变也是靠移动C 实现的,对滑线变阻器,最小位移是一匝.因此,在电路参数已定的情况下,一匝电阻0R ∆的大小就决定了电压的最小改变量.但不论0R 的大小,负载L R 上的电压均可从E →0,从而使分压电路在实验中得到较多应用;同时K 越小,电压调节越不均匀,给实验带来困难;K 越大,电压调节越均匀.考虑到变阻器的尺寸、功率,一般K 取1~2之间. 当K <<1时,由(4-3),有近似:E R R U BCL=, 微分上式可得:BC L BC BC L R E R U R R E R U ∆⋅=∆⋅⋅=22)( 最小电压改变量: NR E R U U L 02min)(⋅=∆ (4.4)式中N 为滑线变阻器总匝数.当K>>1时,略去式(4.4)中的X R BC ⋅,有近似:0R E R U AC =微分上式可得:AC R R EU ∆⋅=∆0最小电压改变量:N ER R E U =∆⋅=∆00min )( (4.5)从 (4.5)式可知,当E 、0R 、N 确定后,负载L R 上电压调节为一常数,它表示在整个调节范围内,调节的精细程度处处一样.若一般分压不能达到细调要求,可以如图4-4(b)进行分压.大电阻作粗调,小电阻作细调.(3) 分压、制流混联电路如图4-5所示.在负载L R 较小,要求L U , 图 4-5L I 的变化较大的场合,常用此电路.3.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晶体二极管是由N 型和P 型半导体材料组成,其符号如图4-6所示,如在二级管的“+”端接高电位,“-”端低电位,称为二极管的正接,反之,称为反接。

大学物理实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目的 原理 仪器 步骤 注意事项
报告要求
电阻元件V—A特性实验仪DH6102
1kΩ1W
mA
电流表
2mA 20mA200mA 断 2V
V
电压表
20V
0
10kΩ1W 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 12V 0.1A
+
+
0~15V 0~ 0.2V
+
+
-
被测元件
1 10x1000 2 10x(100+10)3
电源指示
报告要求
电流表内接、外接误差ຫໍສະໝຸດ 析mA电流表内接V
电流表内接产生 电压的测量误差 电流表内阻越大, 误差越大
mA
电流表外接
V
电流表外接产生 电流的测量误差 电压表内阻越小, 误差越大
目的 原理 仪器 步骤 注意事项
报告要求
无论内接或外接,都会产生接入误差,内 接好还是外接好,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如果待测对象阻值高,则较多 采用电流表内接;如果待测对象阻值低, 则较多采用电流表外接。 本实验所用电压表内阻很大(约100—1000 万欧姆),采用电流表外接测量。
目的 原理 仪器 步骤 注意事项
报告要求
目的 原理 仪器 步骤 注意事项
报告要求
1、伏安法测量时的仪表接入误差分析; 2、测绘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学习使用电阻元 件V—A特性实验仪。
目的 原理 仪器 步骤 注意事项
报告要求
Pn结的导电特性
反向截止区
正向 导通区
反向击穿区
目的 原理 仪器 步骤 注意事项
--0.00**
目的 原理 仪器 步骤 注意事项
报告要求
2、测绘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曲线(外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仪器和用具 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线变阻器、 可变电阻箱、检流计、开关、待测二极管

图8-1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图8-2 伏安法测量二极管的特性电路
1. 当检流计指零时,电压表指示着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值,
电流表A指示着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 2. 如果将稳压电源的极性反向连接,按上述相同方法测量, 也可得到UD与ID的许多组数据,但这些数据表征着二极管 的反向特性。
实验8 伏安法测Βιβλιοθήκη 极管的伏—安特性伏安法是测绘电阻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最简单的实验 方法。为了使测量更为精确,还可以利用电位差计、示波 器或电桥等检测仪器测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所反映的规律,总是与特定的一些 物理过程相联系的,对于非线性电阻特性和规律的深入分 析,有利于对有关物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目的 1、掌握分压器和限流器的使用方法。 2、熟悉测量伏安特性的方法。 3、了解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
2、接通电源,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否则马上 切断电源,根据现象检查故障。
3、选择各种值UD (0.1~0.6 V),对于每种UD值,调节 R0,使检流计指示为零,记下电流表的电流值. 4.根据测量数据,绘出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曲线
3.R0为限流器(即电阻箱),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可改变正向电 流值。R1为限流器,R2为分压器。改变R1和R2可输出不 同的电压值,并由电压表指示,目的是与二极管两端的电 压进行比较。
4. 通常R1值越大,可测量的UD越小,R1值很小甚至为零, 可测量较大的UD值。
实验步骤和要求
1、根据图8-2连接线路,并预置R0为最大值,R1为最大 值,R2的输出为零,注意电表的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