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终端数据同步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渠道协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移动渠道协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近几年,伴随着电信业的迅猛发展,国内移动运营商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取得行业竞争优势,移动运营商们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面向客户方面的服务质量。

中国移动渠道协同系统是中国移动客服系统的组成部分,客服系统旨在提高客户服务的效率和用户的满意度,渠道协同系统的服务宗旨也在于此。

渠道是中国移动面向客户进行销售和服务的载体,各种渠道的集合构成中国移动营销服务网(例如客服渠道、营业厅渠道、短信渠道、宽带渠道、无线音讯互动服务渠道、网厅渠道等)。

本文根据中国移动湖南分公司客服系统的现状分析,为了实现各个渠道之间协同工作以提高客户的感知度和满意度,设计此渠道协同系统。

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以统一建模语言为分析设计工具,对渠道协同任务处理过程中的相关业务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和系统特点采用标准有效的软件设计架构来完成系统需求任务。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业务请求接入管理、随机密码服务、协同调度管理、规则管理以及流程发布。

系统采用B/S架构模式,功能上采用多层次的软件功能架构,技术上基于MVC基础的Spring框架,以Java为编程语言,利用XML配置以及DAO、Hibernate等相关技术实现了渠道系统之间协同工作的业务要求,渠道协同系统通过WebService方式向外部渠道系统提供服务。

本文详细描述了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系统类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从各个层面展现渠道协同系统的开发研究过程。

渠道协同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处理的协同业务流程复杂纷繁,分支众多,并且业务流程多变,随时有添加协同业务流程实例的需求,针对这种特点,渠道协同采用工作流引擎技术处理业务流程,并且提供GUI配置界面,方便开发人员和非开发人员进行业务流程的发布和业务决策规则的制定。

这种体系架构大大提高了系统处理业务流程的吞吐量和执行效率,避免了大量逻辑判断的存在;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该系统应用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移动客户服务方的客户满意度,并且全面提升了移动的品牌影响力,有效的维持了老用户和争取了新用户入网,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移动增值服务的市场。

基于PCI-E总线的多功能同步数据采集卡设计

基于PCI-E总线的多功能同步数据采集卡设计

基于PCI-E总线的多功能同步数据采集卡设计基于PCI-E总线的多功能同步数据采集卡设计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对高性能、多功能的数据采集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多功能同步数据采集卡设计方案,采用高速数据传输和同步采样技术,实现了对多种信号的高清晰度采集和处理。

1. 引言数据采集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子设备,用于采集和处理各种信号,如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视频信号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人们对数据采集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基于PCI-E总线的数据采集卡设计,旨在实现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多功能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

2. 系统设计2.1 总体架构本系统的总体架构由PCI-E接口模块、时钟同步模块、高速数据采集模块、FPGA数据处理模块等组成。

PCI-E接口模块将数据采集卡与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时钟同步模块用于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同步采样,高速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高速采集各种信号,FPGA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2 PCI-E接口模块PCI-E接口模块是数据采集卡与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通过PCI-E总线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在设计中,选择了PCI-E 3.0 x4作为数据采集卡的接口标准,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2.3 时钟同步模块为了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同步采样,需要设计一个时钟同步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一个高精度的时钟源和时钟分频模块。

通过时钟源产生的时钟信号,经过分频模块分频后,分别作为各个模块的时钟输入。

通过时钟同步模块,实现了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同步采样。

2.4 高速数据采集模块高速数据采集模块是数据采集卡的核心模块,负责采集各种信号。

该模块包括模拟信号采集电路和数字信号采集电路两部分。

模拟信号采集电路使用高精度的ADC芯片,能够实现高清晰度的模拟信号采集。

数字信号采集电路使用高速采样芯片,能够实现高速的数字信号采集。

基于移动终端OA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移动终端OA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移动终端的OA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oa系统就是办公自动化系统,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进步的技术结合产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相比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发展出了基于移动终端的oa系统。

本文探讨了以移动终端为平台,设计并实现一个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方法,论述了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说明了对系统关键模块进行设计的方法和实现系统的相关技术,所开发的软件具有稳定性好、可读性强、数据安全等优点。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系统;移动终端;架构;功能;方法中图分类号:tp31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1基于移动终端的oa系统的分析1.1oa系统的整体功能。

基于移动终端的oa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当用登陆该系统后,向用户提供最新公文信息,同时提供公文的办理功能,使用户能够完成公文浏览、查询和编辑等工作,系统还可以增设工作汇报功能,使用户可以提交周工作报告、月工作报告或审核下级的工作汇报。

1.2用户或企业的需求分析。

本文用例图进行需求分析,例图包括实例和角色两部分,角色是和oa系统交互的对象,实例是角色在oa系统中要完成的工作,是角色与系统完成交互任务的工具。

对于oa系统,系统管理员对它的需求和普通用户的需求是不同的,因为管理员要做好系统的维护与检测工作,所以除了能进行普通用户的操作外,还可以变更系统内所有用户的权限。

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的用例图如下:图1 客户用例图图2 系统管理员用例图1.3系统总体结构。

通过企业或用户的需求分析可知,虽然客户和管理员的需求稍有不同,所要设计的oa系统都包括三层,分别是业务层、接口层和数据层。

业务层的内容是系统为用户提供哪些服务,用户通过系统可以进行哪些操作;接口层的内容是用户通过自己的身份信息得到服务器验证,从而登陆系统;数据层把对用户数据的处理进行转换,转化成底层的数据库操作,所以这一层主要是用来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同步 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数据同步 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数据同步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数据同步是指在不同系统之间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更新的过程。

随着数据量日益增长和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据同步确保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正确性和实时性,使得各个系统能够共享和利用最新的数据。

在现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众多组织和企业同时运营多个系统,这些系统可能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供应链管理(SCM)等。

这些系统经常需要实时的数据交换和更新,以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一致性,从而支持组织内部的各项业务运营。

数据同步技术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被广泛应用。

数据同步的过程通常包括数据的抽取、转换、加载和传输等环节。

首先,数据同步系统从源系统中抽取需要同步的数据,然后将其进行必要的转换和加工,最后再将数据加载到目标系统中。

这个过程保证了源系统和目标系统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

数据同步在现代化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数据同步可以减少重复劳动,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

其次,数据同步可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一致性,避免数据的冗余和错误。

此外,数据同步还可以支持决策制定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然而,数据同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和结构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数据转换和映射。

此外,数据同步还需要考虑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错误。

同时,数据同步的性能和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数据量巨大和更新频繁的情况下。

未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同步将面临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兴起,数据同步将面临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同时,数据同步也需要考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以应对不断增长的数据泄露和滥用风险。

综上所述,数据同步在现代信息化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保证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还可以支持组织的业务运营和决策制定。

逻辑设计中的电路时钟与数据同步

逻辑设计中的电路时钟与数据同步

逻辑设计中的电路时钟与数据同步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逻辑设计在现代电子产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电路设计中,时钟与数据同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电路设计中的时钟与数据同步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问题和挑战。

一、时钟与数据同步的原理时钟信号在数字电路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作为系统的时间基准,调节各个模块的操作和通信。

时钟信号通常由振荡器产生,周期性地驱动着电路的工作。

在正常情况下,时钟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高电平与周期比例)应保持稳定。

只有在时钟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到来时,数据才能被稳定地读取或写入。

数据同步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时钟与数据的相位同步和时钟与数据的频率同步。

相位同步是指当数据到达时,时钟的边沿正好与数据相位对齐;频率同步则是指时钟的频率与数据的产生和使用频率相匹配。

只有在时钟与数据之间实现了同步,才能保证电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二、时钟与数据同步的方法为了实现时钟与数据的同步,设计工程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较常见的包括时钟边沿触发和时钟级触发。

时钟边沿触发是指数据在时钟信号的边沿到来时,才能被稳定地操作。

这种触发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数据在时钟信号跳变时的错误操作。

在时钟边沿触发的电路设计中,通常使用D触发器或触发器阵列来存储和传输数据。

D触发器由两个锁存器组成,当时钟上升沿到来时,数据被传入并保存,然后在下一个时钟上升沿时被输出。

触发器阵列则是多个D触发器串联或并联而成,可以用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逻辑。

时钟级触发是指数据在整个时钟信号周期内都保持稳定,只有在特定时钟时刻发生改变。

这种触发方式适用于需要在整个时钟周期内稳定操作的场景。

在时钟级触发的电路设计中,通常使用锁存器或寄存器来存储和传输数据。

锁存器能够在时钟信号到来时将输入数据保存,并在整个时钟周期内保持不变。

寄存器则是由多个锁存器组成的存储单元,可以同时存储多个数据,并且能够并行地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三、时钟与数据同步的问题和挑战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时钟与数据同步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具有USB2.0接口的6路实时同步数据采集卡设计

具有USB2.0接口的6路实时同步数据采集卡设计

具 有 U B . 口的 6路 实 时 同步 数 据 采 集 卡 设计 S 2 0接
杨祥清, 赵海鹰 , 汪增福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自多路 实 时同步数据采 集 卡的设计和 实现 问题, 设计和 实现 了一种基 于
U B . 口的6 S20 接 通道同步采集卡, Wi os 在 n w 平台下的语音采集实验表 明, d 该采集卡实现 了数据的 多通道实 时 同步传 输 。此 外 , 还对 设计具 有几 十通道 数 的实 时 同步数 据 采 集 卡 的可 行性 进行 了讨
0 引言
近年来 , 阵列信号处理在声源定位和语音信号 盲分离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关系统使用组成 阵列的多个传声器对现场声音进行实时同步采集 。 其中, 信号通道数一般为几路到几十路 , 采样频率则 在中、 低频范围。以声源定位为例 , 为了确定空间中 声源 的位 置… , 要 在 现 场 不 处 予 同一 平 面上 的 4 需 个 以上 ( 如 : ) 例 6个 位置 放 置传声 器 以 1 H 以 并 0k z 上( 例如 :8 H ) 4 z 的采样率 同步采集声源发出的声 k 音信号。这里 , 为防止各通道之间因不 同步造成 的 系统误差影响定位性 能, 要求各通道之间的同步误 差控制在几个纳秒范围。此外 , 为了准确 、 实时地对 声源位置进行监控 , 需要以较高的精度获取声源信

咖 跏 oA t ai ,U irt o c n n e n/ yo C i f u m t n n e i / c adTc o g h a,魄舾 202 ,C i ) o o v sy fS e e h o f n 307 h a n
Ab ta t T e d sg n a i t n o i l n o smut c a n l e 1t a c us in b a d i d s sr c : h e in a d r l ai f s e z o a mut e u l . h n e a.i d t a q i t o r i. a i r me a io S c s e W ed sg e . h n e a c i t n b a db s n U B 0 itr c . u sd。 e i d a6 c a n l t a q si o r a e o S 2. ef e n d a u io d n a ers l fs e c a ut o ehd . e s p

利用FPGA实现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卡

利用FPGA实现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卡
Key words:data acquisition;FPGA;A/D
PCI04作为一种国际标准的控制总线,在测试和控 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市场上与之配套的同步 数据采集卡还很少。基于PCI04总线的高精度数据采集 卡的主要功能是把外界模拟信号的电压参量经过A/D 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并把转换结果存储以便分析处 理。本文所述采集卡采用了AD公司推出的高速、低功 耗、四通道同步采样12位并行接口的A/D转换器 AD7864,用FPGA进行逻辑功能控制和数据缓存,使得 该数据采集卡硬件电路极为简单。 1数据采集卡的原理及组成
降沿来表示。此时片选信号/CS端接地,由读信号/RD读出
数据。当读信号/RD和片选信号/CS同时保持低电平时
才可读数据,读操作在工作时要确保写信号,WR处于高
电平。每次读数据操作增加输出数据寄存器指针,读完
最后一个转换数据时,将输出数据寄存器指针复位。写
操作主要完成工作模式的设置,一般只在初始化或转换
‘OR2
图3中断产生电路
2.2.3主机读取数据电路 当主机响应了读中断请求之后,就会开始从FIFO
中取数,但是六个FIFO的工作基本保持一致,所以存在 主机先从哪一个FIFO中读取数据的问题,因此需要设 计一个数据选择读取电路,如图4所示。
图中数据选择电路通过三位地址a0、a1、a2来对六 个FIFO的六路数据选择输出。 2.2.4 AID转换启动信号发生电路
品中。系统通过FPGA来实现高速数据缓存及逻辑控
制。采用的器件是FI正X1K系列的EPIK30TCl44—1器
件,其最大工作频率为40MHz,消耗1 533个LC,平均编
码时间为20个时钟周期。FPGA除了要满足相应的时
序要求外,还要求控制数据的位数和A/D转换器的位

MySQL中数据集群的设计与实现

MySQL中数据集群的设计与实现

MySQL中数据集群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数据集群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提供高可用性、高性能和可伸缩性。

在当今数据爆炸的时代,传统的单点数据库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因此数据集群成为了企业和组织处理海量数据的首选方案。

本文将探讨MySQL中数据集群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二、概述MySQL是一种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数据集群中,多个MySQL节点协同工作,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存储和并行处理。

数据集群的设计与实现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考验,包括硬件的选择、拓扑结构的设计、数据同步和负载均衡等关键问题。

三、硬件选择与拓扑设计1. 硬件选择在搭建MySQL数据集群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

数据库的性能主要受到硬盘和内存的影响。

因此,选择高速的固态硬盘和大容量的内存是提升性能的关键。

同时,要保证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使用双电源、热备份和冷备份等措施。

2. 拓扑设计拓扑设计是数据集群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主从复制、多主复制和环状拓扑。

主从复制是最简单的拓扑结构,主节点负责写操作,从节点负责读操作。

多主复制可以提升数据库的写性能,但容易出现冲突。

环状拓扑可以减少单点故障,但需要复杂的配置和管理。

四、数据同步与一致性1. 数据同步数据集群中,各个节点之间的数据需要保持一致。

MySQL提供了多种数据同步的方式,包括主从复制、半同步复制和组复制等。

主从复制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binlog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复制。

半同步复制在主节点接收到写操作后,需要确认至少一个从节点接收到数据才返回确认信息。

组复制是MySQL 5.7版本引入的新特性,可以实现多主复制,并能自动处理节点故障和恢复。

2. 数据一致性在数据集群中,由于多个节点同时操作数据,数据一致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MySQL提供了事务支持,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在设计数据集群时,需要合理划分事务的范围,减少事务冲突的概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终端数据同步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韩少聪 邵波 张弛
来源:《科学大众》2019年第09期

摘 ; 要:国内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其
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当前所使用频次最高的终端设备,人们可以用手机来记录自己的日常生
活。许多用户需要将自己的信息同步在云服务端,这样就对于当前的数据同步技术提出较高的
要求,需要实现多个终端数据的同步。文章对此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系统架构;数据同步;数据库
当前国内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信息数据技术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已经深入人们生活,改变
当今人们的生活模式。很多消费者会使用多个终端设备,比如电脑、平板以及笔记本等,使用
手机的用户希望可以将手机上的信息同步到笔记本中,实行多个终端数据的同步。因此,需要
先将上一个终端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上,然后通过服务器的同步更新功能,来将终端的内容进
行更新。

1 ; ;应用系统
本文选择C/S模式来设计系统,实现安卓、Windows,IOS,WP8的终端软件版本—多终
端同步系统(见图1)。在服务器端口,使用LAMP服务器组合,在数据的通信方面,应用
Thirft软件架构。

1.1 ;设计时间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