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动物糖胺聚糖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发展状况的研究【文献综述】

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发展状况的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食品科学与工程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发展状况的研究[摘要]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体中.它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的生物聚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菌抗病毒、保护肝脏等功能。

本文就国内外目前对多糖的来源、生物活性及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 多糖;来源;生物活性;提取方法1 概述多糖(polysaccharide, PS)是由单糖之间脱水形成糖苷键,并由糖苷键线性或者分枝连接组成的链状聚合物,广泛地分布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海藻等几乎所有的有机体中。

多糖除了作为生物体的能量资源和构成材料外,还是一种生物效应调节剂,能控制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与衰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1943年,多糖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被首次应用于临床,此后应用越来越广。

多糖作为药物始于1943年[1],随着化学和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和分离技术的提高,多糖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多糖作为生命物质参与生命的全部时间和空间功能,如受精、着床、分化、发育、免疫、感染、癌变、衰变等等[2],突破了多糖作为支持组织和能量来源的传统观念。

20世纪70年代发现多糖类物质具有抗病毒、抗凝血、诱导干扰素产生、促进蛋白质、核酸生物合成等功能。

2 多糖的来源糖类物质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生物体内除核酸和蛋白质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

多糖按照来源可分为植物多糖、微生物多糖、藻类多糖和动物多糖等。

植物多糖来源于植物的根、茎、叶、皮、种子和花。

我国今年来对植物多糖,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草药多糖的药物活性已有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例如免疫调节功能是植物多糖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生物活性,药用植物中存在着广泛的免疫活性多糖。

植物多糖研究的比较深入的有黄氏多糖、当归多糖、刺五茄多糖、芦荟多糖等[3]。

目前在中草药中的某些品种,特别是生物活性明确的中草药来源的多糖,如何能较快达到符合国际规范的新药是很迫切的任务。

海参常识

海参常识

200905074077869774 古老的搬运工-海参海参与鱼翅、鲍鱼、燕窝同被誉为“海八珍”,因其营养价值较高,一度排在八珍之首。

在讲究阴阳之说的中国人眼中,海参与鲍鱼自是壮阳滋阴的上品,常出现在同一道菜里。

然而,除了在餐桌上代表中国饮食的极致美味,海参作为最有经济价值的棘皮动物,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有趣生活习性,“海底搬运工” 的称号使之具有重要的生态研究意义。

神奇的海底,在繁茂的海藻间、珊瑚砂底或礁石缝中栖息着一种棘皮动物——海参。

海参是棘皮动物中经济价值最大的一纲,为重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现存约900种,从浅海到8000多米的深海都有,其中有40种左右可以食用,全世界年产海参约13500吨。

海边的渔民常说:“哪里有海水,哪里就有海参。

”我国海参资源丰富,已鉴定的有134种,约占全球海参类种数的14.9%左右,其中约有20种可供食用。

北起渤海湾和辽东半岛,南到南沙群岛都有出产,特别是西沙群岛有25种左右。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海参种类在我国都有分布,南海盛产全身黑色的黑乳参,肉质较粗糙的蛇目白尼参,身体短钝、背面光滑的辐肛参,长可达1米、体大肉厚的梅花参。

北方沿海盛产的刺参是食用海参中较名贵的品种。

在水族馆观察活海参的外形,多数呈褐色或稍带绿色,肉多而肥厚,体表长满肉刺似的东西,无怪乎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海黄瓜”。

别看海参其貌不扬,但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中已生生不息了几亿年。

十几年前,我国古生物工作者在四川华蓥山和浙江长兴的二叠纪(距今2亿多年前)地层中,都发掘到了海参的骨片(真皮内层胚胎期骨骼的存留)。

对这些骨片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已成为古生物学家划分地层和研究古地质的一项重要依据。

由于海参的个体较大,多数以沉积物为食,搬运的泥沙数量很大,所以在生态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每小时每只海参可吞泥沙6-8克,一年就是50-70公斤。

有些地区,每年通过海参所搬运的泥沙量达500-1000吨,堪称海底的“搬运工”。

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发展状况的研究【文献综述】

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发展状况的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食品科学与工程多糖生物活性及其发展状况的研究[摘要]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有机体中.它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的生物聚合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抗菌抗病毒、保护肝脏等功能。

本文就国内外目前对多糖的来源、生物活性及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 多糖;来源;生物活性;提取方法1 概述多糖(polysaccharide, PS)是由单糖之间脱水形成糖苷键,并由糖苷键线性或者分枝连接组成的链状聚合物,广泛地分布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海藻等几乎所有的有机体中。

多糖除了作为生物体的能量资源和构成材料外,还是一种生物效应调节剂,能控制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与衰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1943年,多糖作为广谱免疫促进剂被首次应用于临床,此后应用越来越广。

多糖作为药物始于1943年[1],随着化学和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和分离技术的提高,多糖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多糖作为生命物质参与生命的全部时间和空间功能,如受精、着床、分化、发育、免疫、感染、癌变、衰变等等[2],突破了多糖作为支持组织和能量来源的传统观念。

20世纪70年代发现多糖类物质具有抗病毒、抗凝血、诱导干扰素产生、促进蛋白质、核酸生物合成等功能。

2 多糖的来源糖类物质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生物体内除核酸和蛋白质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

多糖按照来源可分为植物多糖、微生物多糖、藻类多糖和动物多糖等。

植物多糖来源于植物的根、茎、叶、皮、种子和花。

我国今年来对植物多糖,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草药多糖的药物活性已有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例如免疫调节功能是植物多糖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生物活性,药用植物中存在着广泛的免疫活性多糖。

植物多糖研究的比较深入的有黄氏多糖、当归多糖、刺五茄多糖、芦荟多糖等[3]。

目前在中草药中的某些品种,特别是生物活性明确的中草药来源的多糖,如何能较快达到符合国际规范的新药是很迫切的任务。

药食同源牡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研究现状

药食同源牡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研究现状

Vol.24 No.4April 2022总第24卷272期2022年4月大众科技Popular Science & Tech no l ogy药食同源牡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研究现状张婷I 李军洋2(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摘 要】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牡蛎的化学成分组成,以目前对牡蛎进行研究的文章中所介绍的牡蛎的食用、药用价值为 基础,重点阐述牡蛎通过水解、酶解等处理方法所得的产物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等作用,以及其作为保 健食品及海洋中药新药的开发和应用,对近年来作为药食同源的牡蛎各种药理活性作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药食同源;牡蛎;免疫调节【中图分类号】R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22)04-0082-04Research Status of the Regulation of Immune Function of Oyster withDrug and Food HomologyAbstract: By consulting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understand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o ysters. Based on the edible and medicinal value of oysters introduced in the current articles on oyster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ducts obtained by oyster hydrolysis, 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other treatment methods, which can enhanc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the body, improve immunity, anti-virus and other effect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ysters as health food and new drugs of mar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oysters, which are homologous to medicine and food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drug and food homology; oyster; immune regulation引言机体的健康与免疫系统功能好坏有着密切联系,免疫系统失调或下降都会引起机体产生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有调 查显示全世界约75%的人都或多或少处于亚健康状态,真正 健康的人群很少。

【推荐下载】菲律宾蛤仔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推荐下载】菲律宾蛤仔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菲律宾蛤仔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菲律宾蛤仔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摘要】菲律宾蛤仔作为中国传统养殖四大经济贝类之一,除了可供食用外,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脂、抗炎、抗衰老等生物学活性,且无副作用。

因此菲律宾蛤仔作为绿色生物医药产品具有广泛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生物学活性药用价值 【Abstract】As one of the four economic mollusks which are artificially bred in China,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is not only edible, it has also been found to own various biologicalactivities including anti-tumor, improvement the function of immunity, decreasing blood fat,anti-inflammation,and anti-aging. what s more, it has no side effects.. Therefore, as a green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product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has a wide development potential.  【Key words】Ruditapes philippinarum biologic activities medicinal value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俗称花蛤、蚬子、蛤仔,隶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腮纲(Lamellibranchia)、真瓣腮目(Eulamellibranchia)、帘蛤科(Veneridae),是一种海产小型双壳贝类,在我国南北地区沿海均有分布。

海洋生物多糖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海洋生物多糖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胞 。心血 管疾 病 的发生往 往 与血脂 及 胆 固醇 含量 偏
中 的糖 蛋 白或 糖胺 聚 糖 等 。实验 证 明从 扇 贝 、 文蛤 中分 离 出 的糖 胺 聚糖 、 糖蛋 白 , 其 中糖 链 部 分 是 其
生 理活性 不 可缺少 的 。从 软骨 鱼骨 中提取 的 多糖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有关 。口服 海带 岩藻糖 胶 能有效 地 降低小 鼠的血 清 总胆 固醇 ( T C) 水平 , 治疗 心 血 管疾病 的总有 效 率

般 指 褐 藻 酸盐 类 , 在 海 带 中 的含 量 很 丰 富 , 大 约
为 1 9 . 7 %, 是由 一 1 , 4 - L 一 古 罗 糖醛 酸 和 B 一 1 , 4 一 D 一 甘 露糖 醛 酸为 单体 构 成 的嵌段 共 聚 物 , 不 含有 蛋 白
质。 褐 藻糖胶 在海 带 中的含 量约 为 2 . 4 6 %, 主要 成分 是d — L 一 岩藻 糖 4 一 硫酸 酯多 聚物[ 4 1 。 褐藻 淀粉 是 由葡 萄糖组 成 的 葡 聚糖 ,主要 由 1 , 3糖 苷键 连 接 而成 。
甲壳 素 ( C h i t i n ) , 即几 丁质 、 甲壳 质 , 来 源 于海
分离 、 纯化 的水溶 性 多糖 , 可调 节 动物 生理 功 能 , 促 进 细胞 新 陈代 谢 , 增 强 机体 免疫 力 。螺 旋 藻 多糖 是 有 效 的抗 辐射 物 质 , 对 改善 辐射 诱 发小 鼠骨髓 嗜 多 染 红细 胞 ( P C E)微 核 率及 白细 胞减 少有 明显 的效 果, 使小 鼠急性放 射病存 活 率提 高近 1 倍同 。螺旋 藻 多糖对 细 胞无 毒性 , 还 能增 强小 鼠骨髓 细 胞 的增殖

生物化学1.糖类总结

生物化学1.糖类总结

糖类总结糖:基本概念、结构特征、生物功能、种类及资源性海洋多糖,研究方法;一.基本概念1.蛋白聚糖:一类特殊的糖蛋白,由一条或多条糖胺聚糖和一个核心蛋白共价连接而成。

:大量蛋白聚糖以连接蛋白连在透明质酸上形成的羽毛状或刷状结构。

3.糖胺聚糖:由含己糖醛酸(角质素除外)和己糖胺成分的重复二糖单位构成的不分枝长链聚合物。

4.糖蛋白:糖与蛋白质之间,以蛋白质为主,一定部位以共价键与若干糖分子相连构成的分子;总体性质更接近蛋白质,其上糖链不呈现双链重复序列。

5.多糖: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同多糖为某一种单一的单糖或衍生物缩合而成,如淀粉、糖原、纤维素;杂多糖为由不同类型的单糖或衍生物组成如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等。

:多指β-构型的N-乙酰葡糖胺一位碳与天冬酰胺的γ -酰胺N-原子共价连接而成的N-糖苷键;Asn多处于Asn-X-Thr/Ser序列,弱碱稳定,强碱水解;细菌中存在GalNAc-Asn;Glc-Asn连接形式。

::单糖的异头碳与羟基氨基酸的羟基O原子结合而成的糖苷键。

① Ser/Thr共价形成:碱不稳定;GalNAc-、GlcNAc-、Gal-、Man-、Xyl-、Ara②羟赖氨酸共价形成:碱稳定;β-Gal-Hyl和β-Ara(阿拉伯糖)-Hyl8.自然界中常见的单糖为D-葡萄糖。

二.结构特征1.麦芽糖由α-D-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构成蔗糖由α-D-葡萄糖和β-D-果糖以α-1,2糖苷键构成乳糖由α-D-葡萄糖和β-D-半乳糖以β-1,4糖苷键构成淀粉由D-葡萄糖构成直链由α-1,4糖苷键(加碘变蓝溶于热水),支链由α-1,6-糖苷键(加碘紫红不溶于水).糖原由α-D-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构成(加碘红紫)纤维素由β-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构成(无分支)几丁质(甲壳素,壳多糖)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构成PS:α-1,4糖苷键形成的为直链;α-1,6-糖苷键形成支链;α-1,2糖苷键会缩掉两个糖的醛基,使其失去还原性。

岩藻多糖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岩藻多糖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30(2):52-56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岩藻多糖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邱霞1,3,张德蒙1,3,张洪锋2,闫洪雪1,申培丽1,3,秦益民1,3(1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400;2青岛海莱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400;3青岛海藻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山东青岛266400)摘要:目的:探究岩藻多糖抗病毒活性和构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以岩藻多糖、褐藻多糖硫酸酯、生物活性、抗病毒为检索词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

结果:岩藻多糖通过干扰病毒吸附、转录、合成的过程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对SARS、流感、肝炎、疱疹、艾滋病等致病病毒发挥抑制活性。

结论:岩藻多糖具有抗病毒的重要作用,本文为岩藻多糖的开发利用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岩藻多糖;抗病毒;作用机制岩藻多糖是一类来源于褐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硫酸化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清除幽门螺杆菌、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抗肿瘤、改善肾功能、增强免疫等[1],其在抗病毒方面的作用近来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岩藻多糖抗病毒活性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岩藻多糖的开发利用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1 岩藻多糖的来源与结构岩藻多糖是一种富含L-岩藻糖和有机硫酸根的水溶性多糖物质,主要存在于海带、裙带菜、墨角藻、巨藻等褐藻的细胞壁基质、细胞间隙和黏液中,尤以墨角藻目和海带目含量较高。

研究发现,生长于潮间带较高区域的褐藻与空气接触时间长,暴露于阳光中的时间也较长,岩藻多糖含量可达到20%,而生长在海洋较深处的海带中岩藻多糖含量仅有1%~2%[2]。

另外,岩藻多糖的含量与藻体部位有密切关系,如海带叶片边缘中岩藻多糖含量比中部多,并从基部向叶片尖部逐渐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动物糖胺聚糖的研究进展杨翠娜1, 2,白洪健1 ,金秋1(1. ××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广州510300;2. ××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摘要:糖胺聚糖存在于大多数海洋动物的组织中,目前主要利用酶解法进行提取,已确定的糖胺聚糖一共有7种。

因为糖胺聚糖具有高生物活性和低毒副作用的特点,所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海洋动物中糖胺聚糖的抗肿瘤、降血糖、增强免疫等活性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发现海洋动物糖胺聚糖可以抑制S180肿瘤细胞生长,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活性,清除O2-·、·OH、DPPH·自由基,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促进胆固醇代谢。

这些特性都将使海洋动物糖胺聚糖成为医学及保健品行业重点研究对象,使得一些海洋动物得以高值化利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本文主要对海洋动物中糖胺聚糖的研究现状、结构分类、提取方法、分离纯化、分析测定和生物活性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海洋动物;糖胺聚糖;结构分析;分离纯化;生物活性Research progress of glycosaminoglycans from marine animalsYANG Cui-Na1,2, BAI Hong-Jian1*, JIN Qiu1(1.××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510300,China;2.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China) ABSTRACT: Glycosaminoglycans were found in the tissue of most marine animals,which was extracted by enzymatic method.Seven kinds of glycosaminoglycan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ir high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low toxicity,experts worldwide were attracted bythe anti-tumor, lowering blood glucose, immuno-enhancement effects ofglycosaminoglycans from marine animals. Researches indicated that glycosaminoglycansof marine animal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S180 tumor cells, promote proliferation of T and B lymphocytes, enhance the activity of NK cells,scavengefree radicalof O2-·,·OH and DPPH·,reduce content of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triglyceride , increase the level o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promote the metabolism of cholesterol. These features of glycosaminoglycanshave attracted attention from medicine and health products industry.Marine animals can be utilized for high valu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rogress of glycosaminoglycans from marine animal, including structureclassification, extraction method, separation analysis, analytical determination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KEYWORDS: marine animals,glycosaminoglycan, structureclassificat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biological activities基金项目: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2014A020217009)、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与产业发展专项科技攻关与研发项目(2014A020217009)、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4TS25)、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YBJG201408)Fund: Supported by the Guangdong province public welfare research and capacity building project(2014A020217009), Guangdong province marine fish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speci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development projects(2014A020217009),Special funds project of central level Public Inter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business expenses (2014TS25) and Key Laboratory Open Fund Project of agricultural water product processing(NYBJG201408)*通讯作者: XX,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研究。

E-mail:wangjinxu4949@。

*Corresponding author: XX, PhD, Research Associate,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No.231, Xingang West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510300, China. E-mail:1 引言海洋中大约有230,000种不同物种,目前已有1%被研究过,研究发现很多海洋动物中都含有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 GAGs),如牡蛎、海蜇、贻贝、海参、扇贝、珠母贝等[1]。

糖胺聚糖是动物中蛋白多糖的糖链部分,又名粘多糖(mucopolysaccharide)、酸性粘多糖(acidic mucopolysaccharide)等[2],是相应蛋白聚糖整体分子结构中的“含糖片段”,通过共价键(糖肽键)与蛋白聚糖的核心蛋白连接,是动物体内特有的含有氨基的生物大分子物质[3]。

糖胺聚糖的二糖单位为氨基己糖(或氨基半乳糖)和糖醛酸。

研究人员于1656年第一次报道了糖胺聚糖,后续研究中7种糖胺聚糖分子结构相继被发现[4]。

海洋动物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牛磺酸[5-7]、多糖[8]、氨基酸等。

其中糖胺聚糖因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多种生物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对海洋动物糖胺聚糖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李孟婕等[9]从尖紫蛤中提取糖胺聚糖,并对其化学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林建原等[10]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蛏子糖胺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

海洋动物糖胺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海蜇糖胺聚糖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11];海参糖胺聚糖对黑色素瘤B16作用72 h时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12]等。

2 糖胺聚糖的分类及结构目前已确定的糖胺聚糖一共有7种,即硫酸软骨素C(chondroitin sulfate C)、硫酸软骨素A (chondroitin sulfate A)、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硫酸皮肤素(dermatan sulfate)、硫酸角质素(keratin sulfate)、肝素(heparin)及硫酸乙酰肝素(heparin sulfate)[13]。

表1 糖胺聚糖结构层次及分布[13,14]Table1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glycosaminoglycans名称基本结构单位连接键硫酸基的位置二糖分子数主要存在部位4-硫酸软骨素葡萄糖醛酸、4-硫酸-N-乙酰氨基半乳糖β(1→3)β(1→4)糖胺的4或6碳60 骨、软骨、皮肤、角膜、血管6-硫酸软骨素葡萄糖醛酸、6-硫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β(1→3)β(1→4)糖胺的4或6碳10~20 角膜、软骨透明质酸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β(1→3)β(1→4)/ 500~2500 脐带、皮肤软骨、基底膜、玻璃体、结缔组织肝素艾杜糖醛酸或葡萄糖醛酸、硫酸葡萄糖胺或N-乙酰葡萄糖胺α/β(1→4)糖胺的1或3或6碳;醛酸的2碳10~20 肝、肺、肠硫酸乙酰肝素艾杜糖醛酸、6-硫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 / 10~20 肝、肺、细胞膜、动脉硫酸皮肤素艾杜糖醛酸、N-乙酰半乳糖胺α(1→3)β(1→4)糖胺的4碳40~60 皮肤、韧带、心瓣膜、动脉壁硫酸角质素半乳糖、N-乙酰葡萄糖胺β(1→3)β(1→4)糖胺的6碳/ 角膜、椎间板、软骨、动脉3 海洋动物糖胺聚糖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3.1 糖胺聚糖的提取方法3.1.1 非酶解方法非酶解方法适用于与组织连接不牢固的糖胺聚糖或仅含有一种糖胺聚糖的动物组织中糖的提取,使用碱或盐溶液即可提取出糖胺聚糖[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