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的礼仪习俗和禁忌
印度礼仪禁忌

印度礼仪禁忌篇一:印度禁忌印度禁忌带普遍性的禁忌有:睡觉时,不能头朝北,脚朝南,据说阎罗王住在南方;晚上忌说蛇;节日活着喜庆的日子里忌烙饼;婴儿忌照镜子,否则会变成哑巴;父亲在世时,儿子忌缠自头巾、剃头;3和13是忌数,因为湿婆神有3只眼睛,第三只眼睛是毁灭性的,13是因为人死后有13天丧期;妇女在怀孕期间,忌做衣服、照相;忌用左手递接东西。
在市场上陈列的花怀,禁止人们用鼻子嗅或用手摸,有上述行为将受到人们的厌恶。
在印度忌吹口哨,特别是妇女。
在饭店、商店等服务性行业中,克人若用吹口哨的方式来招呼侍者则被视为冒犯他人人格的先礼行为。
头是印度人身体上最神圣的部分,故旅客不可直接触摸他们的头部。
千万不要拍印度孩子的头部,印度人认为这样会伤害孩子。
即使在朋友家里,也不要赞场孩子,许多印度人认为这种赞场会引起恶人的注意。
印度人禁止穿戴皮革制品(腰带、表带、鞋、衣服),特别是在圣地,因为印度教徒不杀牛,穆斯林不刹猪,耆那教徒不须杀人和动物或昆虫。
进入印度的庙宇或清真寺,要脱去鞋子,要跨过门槛而不能踩着门槛而过。
光脚进寺庙,事先要在入口处洗好脚以表示礼貌。
凡进入回教寺庙者,均不能穿短裤或无袖背心,也要求脱鞋。
凡进入锡克教寺庙者,必先戴上头巾或帽子,然后脱鞋才可进入。
1、牛在印度教徒眼中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均不得伤害它们,牛群在大街上,消遥自在地走着,受到最好的保护。
并且,进入印度教的寺庙时,身上决不可穿着取材于牛的衣物或配饰。
2、在印度,若以左手把东西交给对方,对方会认为你是蔑视他,或怀有恶意。
交东西时,必须用右手交出,或使用双手。
吃饭也只能用右手。
因为,印度人洗澡、上厕所时一般使用左手,他们认为左手是不洁净的。
3、在印度,摇头是肯定的表示。
4、印度火车上有固定驻点的乞丐,他们以此为业,有人甚至会故意自残博取同情,他们的收入大都不会低于田里的农民,所以建议还是横下心吧。
5、印度每个车站都有看起来相当美味的小吃摊,但请不要被其外表和香味骗了,除了水果的味道跟中国差不多外,其他几乎每一样都非常辣。
丹麦的社交礼仪与禁忌

丹麦的社交礼仪与禁忌丹麦是一个位于北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和传统。
在丹麦,社交礼仪和禁忌是人们在交往中需要遵循的重要规范。
以下是一些关于丹麦社交礼仪与禁忌的常见观念。
1.礼貌与尊重:丹麦人注重礼貌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在与别人交谈时要注意礼貌用语和表情。
禁止说粗鲁、冒犯性或攻击性的言辞。
2.远离身体接触:丹麦人在社交场合通常不喜欢身体接触,如握手、拥抱或亲吻。
只有亲密关系的人才会有这种行为。
即使是朋友之间的问候,也通常是简单地点头致意。
3.时间的重要性:准时是丹麦社交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参加社交活动或商务会议时,务必提前几分钟到达以表示尊重。
4.礼物的习俗:在丹麦,送礼物不是必须的,但如果你被邀请参加举办的活动,通常带上一束鲜花、一瓶酒或巧克力是一种传统习俗。
5.平等和自由:丹麦是一个注重平等和自由的国家。
在社交交往中,人们更愿意进行公开而平等的对话,并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辩论。
6.饮酒理性:丹麦人喜欢喝酒,而且在一些社交场合中,饮酒是被接受的。
然而,它们通常控制在适度的程度,并且禁止过度饮酒。
7.家庭的重要性:家庭在丹麦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与家人共度周末和节日,参加家庭聚会等是常见的传统。
8.禁止吹嘘:丹麦人保持谦逊的态度,不会过度吹嘘自己的成就或财富。
他们更多地注重做一个正派、诚实和可靠的人。
9.接受红包礼物:丹麦社交礼仪中,接受红包礼物是被接受的。
这是在表示感谢和帮助的同时,给予给朋友或亲人。
10.宗教和政治:在社交交往中不要涉及宗教和政治话题,因为这些领域可能引发争议和冲突。
相反,聚焦于轻松的、友好的谈话内容,例如旅行、文化和体育。
在与丹麦人交往时,了解和尊重他们的社交礼仪和禁忌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规范能够帮助你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尊重。
意大利的风俗习惯和禁忌有哪些

意大利的风俗习惯和禁忌有哪些意大利(Italy),全称意大利共和国,它有哪些风俗习惯和禁忌呢?下面是店铺带来意大利的风俗习惯和禁忌须知,欢迎大家阅读!意大利的风俗礼仪1、服饰礼仪。
意大利人在正式社交场合一般着西式服装,尤其是参加一些重大的活动十分注意着装整齐,喜欢穿三件式西装。
在婚礼上,新娘喜欢穿黄色的结婚礼服。
在一些节庆活动中,常举行规模盛大的化妆游行,从小孩到老年人,都穿各式各样的奇装异服。
2、仪态礼仪。
意大利人说话时喜欢靠得近些,双方的间隔一般在30-40厘米,有时几乎靠在一起。
他们不喜欢在交谈时别人盯视他们,认为这种目光是不礼貌的。
3、相见礼仪。
意大利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教名,即婴儿在洗礼时由神父起的名字。
妇女结婚后,大多姓丈夫的姓,也有个别人用男女双方的姓。
意大利人在社交场合与宾客见面时常施握手礼,亲朋好友久后重逢会热情拥抱,平时熟人在路上遇见,则招手致意。
4、餐饮礼仪。
意大利人在制作菜肴时讲究色香味,其风味菜肴可与法国大菜比美。
他们十分欣赏中国菜,不论男女都喝酒,常饮的品种有啤酒,白兰地等,特别爱喝葡萄酒。
意大利人请客吃饭,通常是在饭馆里,有时也会在家中宴请亲朋好友。
他们请客时往往茶少酒多,在正式宴会上,每上一道菜便有一种不同的酒。
5、喜丧礼仪。
意大利人信奉天主教,因此婚礼大多由神职人员主持,在教堂中进行。
但在一些地区仍保留着古老的求爱习俗,例如西西里地区的男青年如中意某位少女,常会在清晨或夜晚邀几位好友来到少女家的窗下,弹起吉它,唱起情歌。
6、旅游礼仪。
到意旅游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2-5月,9-11月。
在意旅游期间,到零售店购买东西时要注意,他们的商业准则是买卖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意大利人喜欢儿童,如果你到饭店里用餐,见到一些孩子跑来跑去调皮,千万不要生气,否则当地人会对你的行为非常反感。
意大利的宗教信仰天主教为意第一大宗教,但政府没有正式将天主教明定为国教。
大约有87.8%的意大利人信仰天主教,36.8%的人自认为是积极的教徒。
不同习俗的国家-人们的问候方式

不同习俗的国家,问候方式有所不同。
在日本、韩国,人们见面时通常要鞠躬(bow),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在俄罗斯、巴西等国,好朋友见面时经常是拥抱对方(hug)。
在东南亚信仰佛教的国家里(印度、泰国),人们打招呼的方式则是行双手合十礼(把手放在胸前,轻轻地鞠一个躬).在波兰,男女之间见面,男子要吻妇女的手致意;而世界大多数国家见面是以握手的方式: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人们见面时要非常有力地握对方的手,但时间很短(a strong,short handshake).而在墨西哥、埃及等国,人们也以握手的形式来问候对方,但时间要略长一些,温柔一些(a softer,longer handshake)。
以下是对个别国家的介绍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
澳大利亚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后.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
熟人之间可称小名。
墨西哥在墨西哥熟人见面时所采用的见面礼节,主要是拥抱礼与亲吻礼.在上流社会中,男士们往往还会温文而雅地向女士们行吻手礼.通常,他们最惯于使用的称呼是在交往对象的姓氏之前,加上“先生”、“小姐"或“夫人”之类的尊称.前去赴约时,墨西哥人一般都不习惯于准时到达约会地点。
在通常情况下他们的露面总要比双方事先约定的时间晚上一刻钟到半个小时左右.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待人的礼貌。
阿根廷阿根廷人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礼仪与欧美其他国家大体上是一致的,并以受西班牙影响为最。
阿根廷人大都信奉天主教,所以一些宗教礼仪也经常见诸阿根廷人的日常生活。
在交际中,普遍采取握手礼。
在与交往对象相见时,阿根廷人认为与对方握手的次数是多多易善.在交际场合,对阿根廷人一般均可以“先生”“小姐"或“夫人"相称。
巴西从民族性格来讲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二。
一方面,巴西人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什么.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际交往中大都活泼好动,幽默风趣,爱开玩笑。
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及社交礼仪

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及社交礼仪一、尊重各国风俗习惯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各有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
例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在斋月里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有些佛教徒不吃荤;印度教徒不吃牛肉;某些国家如印度,印尼,马里,阿拉伯国家等,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或用左手传递东西;在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头顶;天主教徒忌讳十三这个数字。
尤其是十三日星期五,遇上这种日子,一般不举行宴请活动;使用筷子进食的东方国家,用餐时不可用一双筷子来回传递,也不能把筷子插在饭碗中间;东南亚一些国家忌讳坐着跷大腿;伊朗称好不伸大拇指;保加利亚、尼泊尔等一些国家摇头表示称赞,点头表示不同意,等等。
阿拉伯国家妇女比较守旧,到人家家里作客不要问女主人身体如何;对日本人送礼要注意花式,绿色被视为不吉祥,荷花是祭奠用的,礼品上不要有狐狸的图案,因为这种动物狡猾,贪婪。
不要把菜汤和饭拌在一起吃,因为这是喂猫的方式。
在婚礼上忌用离开、重复、多次等字眼,在喜庆场合忌用去、旧、坏了、完了等字眼。
若不注意这些风俗,会使人误认为对他们不尊重或闹出笑话。
新到一个国家或初次参加活动,应多了解,多观察,不懂或不会做的事,可仿效别人。
二、尊重老人和妇女尊重老人和妇女是一种美德。
在社交场合,上下楼梯,车辆和进出电梯,应该让老人和妇女先行,主动予以照料。
对同行的老人,妇女,应帮助提拿较重的物品。
进出大门,主动帮助老人妇女开门,关门,帮助他们穿脱大衣外套。
同桌用餐,两旁若是老人或妇女,应主动照顾,帮助他们入离座位。
三、遵守时间,不得失约这是极为重要的礼貌。
参加各种活动,应按约定时间到达。
过早到达会使主人因准备未毕而难堪,迟迟不到,则让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
因故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人,并以适当的方式表示歉意。
失约是很失礼的行为。
四、举止举止应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自然诚恳,和霭可亲。
各国禁忌

首先,我们应该掌握民族禁忌。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又自己本民族的禁忌。
如:美国人不吃羊肉和大蒜;俄罗斯人不吃海参、海蜇、墨鱼、木耳;英国人不吃狗肉和动物的头、爪;法国人不吃核桃;日本人不吃皮蛋,等等。
其次,应该掌握宗教禁忌。
在所有的禁忌中,宗教方面的饮食禁忌最为严格,而且绝对不容许丝毫有所违犯。
如穆斯林忌食猪肉、忌饮酒;印度教徒忌食牛肉;犹太教徒忌食动物蹄筋和所谓“奇形怪状”的动物,等等。
第三,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度具体的、特殊的民俗与禁忌也应了如指掌,以便区别对待。
(一)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而且是世界上语种、种族最多的地区,又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所以亚洲各国的风俗习惯很难综合概括。
过去亚洲人比较迷信,因循守旧,礼节形式繁复,抑制了感情和特性的表现。
但是亚洲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待人极其讲究客气。
与亚洲人打交道,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驳对方的面子,使对方在人面前感到因丢面子而难堪。
以下介绍9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风俗和习惯:1.日本日本是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初次见面的问候礼,鞠躬30度,告别礼是45度,诚恳亲切。
与日本人初次见面一般不握手。
日本人在任何场合都彬彬有礼,即使事情没有办成,都报以微笑,绝不使对方感到尴尬。
在公开场合一般不使用“不行”、“不同意”等拒绝性词语,而是委婉的谢绝。
日本人有极强的时间观念,因此,约会时要准时到场。
与日本人打招呼,要称呼对方的姓。
你的举止要显得有教养,尤其是女子要端庄。
在日本送礼极为普遍,他们似乎很喜欢这一形式。
在每年的“岁暮”、“中元”是送礼最多的时候。
到日本人家里做客,可带去较好的进口苏格兰酒、白兰地酒,给孩子带电子玩具。
日本人来中国,他们很喜欢中国的丝绸、土特产品、字画、茅台酒。
日本人既讲究送礼,也讲究还礼,不过日本人送还礼都是通过运输公司的服务员上门的。
送、收礼的人互不见面。
在赠物时忌讳“9”和“4”这两个数字,因为在日语里发音同“苦”和“死”。
日本人不喜欢偶数(8例外),9、13等奇数也不受欢迎。
德国的风俗礼仪和禁忌

德国的风俗礼仪和禁忌德国作为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家,其风俗礼仪和禁忌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了解和遵守这些风俗礼仪和禁忌,对于在德国生活、工作或旅游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德国人非常注重准时。
无论是参加会议、约会还是公共交通工具,他们都会非常准时。
迟到被视为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因此在德国,一定要确保自己的时间安排准确,以免给他人带来不便。
德国人在公共场合非常注重礼貌和谦逊。
他们会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并且会注意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
在德国,大声喧哗、粗鲁行为或者过于亲密的肢体接触都是不受欢迎的。
除了言行举止,德国人对待餐桌礼仪也非常重视。
在正式场合,他们会用刀叉正确地切割和进食食物,不会吧手放在桌子上。
同时,他们习惯用右手拿餐具,左手放在大腿上。
餐桌上的禁忌包括直接用手拿食物、打嗝、吹鼻子或者在吃饭时大声咀嚼等。
德国人对隐私非常尊重。
在德国,不会主动询问他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私人信息。
如果你在与德国人交流时,尽量避免触及这些敏感话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
德国人也有一些独特的禁忌。
例如,他们认为穿着拖鞋进入他人家中是不礼貌的,因此在拜访朋友或亲戚时,应该穿上室内鞋。
此外,德国人对垃圾分类非常重视,不同种类的垃圾需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垃圾桶中。
如果你在德国居住或旅行,一定要了解当地的垃圾分类规定,以免违反相关规定。
在德国,还有一些与宗教信仰相关的禁忌。
例如,德国人非常尊重星期日作为休息日,一般不会在这一天进行商业活动。
此外,德国人在公共场所不会大声谈论宗教或政治话题,以免引起争议。
总结起来,了解和遵守德国的风俗礼仪和禁忌对于与德国人交往和融入德国社会至关重要。
尊重他人的时间、注重礼貌、遵守餐桌礼仪、尊重隐私、遵守当地的习俗和规定,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德国的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奥地利7大习俗礼仪和主要禁忌大全

奥地利7大习俗礼仪和主要禁忌奥地利7大习俗礼仪和主要禁忌大全服饰礼仪奥地利男子平时着装随便,喜欢穿羊皮短裤或马裤;正式场合则穿西装。
在山区,天气寒冷时,很多人穿着马裤和罗登尼料做的夹克。
观看歌剧时着装特别端正,不穿便服和牛仔服之类的服装,而大都着高级礼服出入歌剧院。
节庆时,男子爱穿白色礼服,女子多穿红色衣裙。
仪态礼仪大多数奥地利人是和蔼可亲,易于接近的,在社交场合既保持尊严,又显得轻松随和。
许多奥地利人还给人一知足常乐的印象,正如我国作家冯骥才所描绘的,他们喜欢富足后的悠闲。
相见礼仪奥地利人姓名的顺序是名在前,姓在后,但在书写时却要颠倒过来,姓在前名在后,中间用逗号分开,通常情况下要称呼其姓,并将爵位职务等冠在姓名之前;相见时,一般以握手为礼。
说话时双方相距半米左右,声音不高。
一些地区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寒喧方式:愿神降福于你。
餐饮礼仪奥地利居民以面食为主食,面包,香肠等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食品,奥地利的酿酒业享有盛名,全国农业人口中近五分之一的人从事酿酒业。
招待客人一般在家里进行,若在餐馆宴请,则菜肴很丰盛,并且非常讲究用餐环境和气氛。
喜丧礼仪奥地利一年中法定工休日96天,加上国庆,新年,各种风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等,将近有一半时间在度假和欢度节日。
最著名的有国庆节,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奥地利是一个天主教国家,人们结婚都要到教堂举行婚礼。
新郎新娘身穿传统的漂亮典雅的结婚礼服回答牧师问题。
回家还要宴请宾客。
商务礼仪奥地利企业家注重头衔,讲究面子,也极守信誉。
谈判前要搞清他们的职别,称号等,免得写信和称呼时不妥。
客人去访问,呈上的名片也应印上自己的.头衔,以及相应的德文。
在建立商业关系前,他们一般不愿意提供公司业务情况的具体数据或材料。
当地商人一般很乐意招待客商,客商则要回请,时间以周末下午为宜。
旅游礼仪奥地利的旅游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拥有极富吸引力的山区休息环境和丰富的历史遗产,一年四季都可以来到这里尽饮眼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印度人一般不喝酒、喜好喝茶,大部分喝奶茶。他 们喝茶的方式是:将茶盛在盘子里,用舌头舔饮。
5、牛在印度是神圣的,称为圣牛,牛奶更是圣洁之物。 一般不用牛皮鞋和牛皮箱。
欧洲
英吉利和法兰西
• 互相看不起对方 • 坚称自己的语言更优秀 • 两个国家曾经打过百年战争 • 偶尔也结伴来中国抢劫
是不尊重对方。 普遍语言:您早、您好、再见、请休息、晚安、对
不起、拜托您 了、请多关照、失陪了等等 。
见面礼仪:初次见面: 互相鞠躬,互换名片,一般 不握手。没有名片就自我介绍姓名、工作单位和 职务。行礼时双手平摊膝前,同时表示问候。
老朋友见面:主动握手,甚至拥抱。 遇女宾:女方主动伸手就可握手,但不要用力或久
3. 左手忌 左手拿东西给别人是鄙视对方的行为。 4. 门坎忌 到泰国朋友家中做客,进门时要小心跨过门坎,万万不可踩着人家的
门坎。泰国人认为门坎下住着神灵,断不可冒犯。 5. 红色忌 在泰国,人们用红笔将死者的姓名写在棺木上。因此,泰国人忌用红
笔签名,认为红色是不吉利的
• 6.鹤、龟忌 鹤、龟的图案在泰国是不受欢迎的, 泰国人忌讳这两种动物以及印有其形象的物品。 鹤被视为“色情”鸟;龟则被视为男性“性”的 象征。
• 英国人讨厌法语,但是大量英文词汇来自 法语
英国人眼中的欧洲
法国人眼中的欧洲
法国
• 喜欢蓝色、粉红色。忌 讳墨绿色,慎用黑色。
• 送礼:初次见面不要送 礼。如收到法国人的礼 物,应马上打开来看, 以示高兴。
• 避免送过于个人化的礼 品,如:衣服、 鞋子、 香水、化妆品等。
英国
• 性格比较保守,谨慎,在待人接物上讲 究含蓄和距离。
沙特阿拉伯禁邮一切偶像,如工艺品中的人物雕像、 儿童玩具娃娃等。因为崇拜偶像与伊斯兰教戒律背道而 驰。海关对进出人员的物品检查很严,连妇女带的香水 也要嗅之再三,唯恐是酒。
印度
一个神奇的国度
• 一般礼仪
•
正统的锡克教信徒头戴包头巾,不抽烟,不吃牛肉并
且不剪头发。进入印度人的住家要脱掉鞋子。
•
禁忌:
• (1)、肮脏的左手。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是极不礼 貌的,甚至被视为污辱性的。
• (2)、衣着禁忌。在埃及,看不见袒胸露背或穿短裙的妇 女,也遇不到穿背心和短裤的男人。虽然埃及人对外国人是 宽容的,不像某些伊斯兰国家那么严厉,但必须提醒一点, 在埃及穿背心、短裤和超短裙是严禁到清真寺去的。
英国禁忌
• 忌讳随便将任何英国人都称为英国人,一般将英 国人称为“不列颠人”或具体称为“英格兰人”、 “苏格兰人”等。
• 反感墨绿色,不喜欢红色和黑色。 • 忌讳谈论英国皇室及其成员。 • 忌讳菊花
俄罗斯
俄罗斯
• 俄罗斯人整体文化素质很高,许多家庭都有极丰 富的藏书。他们的“见面礼”是亲吻与拥抱,即 使在商务活动中也是如此。 俄罗斯人做生意比较谨慎。在谈判桌上,他们从 不吝惜时间,擅长讨价还价,在生意场上显得有 些拖沓。
沙特阿拉伯人崇尚白色(纯洁)、绿色(生命), 而忌用黄色(死亡)。国王身着土黄色长袍,象征神圣 和尊贵。一般人不能“皇袍加身”。各种设计忌用猪和 类似猪的熊猫、十字架、六角星等作图案
按照沙特人的商务礼俗,冬日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 会面须预约,但不守时;因此,即使是约定的时间去拜 会,最好仍需在日程上留一点余地,对方晚到15~30分 钟是常有的事。依公司类别而定,上班时间千差万别, 夜间上班的公司也很多。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忌讳
1. 不能赤裸身体去厕所。 2. 忌讳洗过的东西晚上晒。 3. 忌讳把竹篓顶在头上。 4. 忌讳睡觉时朝北。 5. 忌讳在洗脸水中兑热水。 6. 忌讳晚上剪指甲 7. 外出旅行忌讳八日出行七日归。 8. 给出生婴儿送贺礼忌讳第七天。 9. 结婚收到贺礼后要将其容器空着退回, 10. 忌放任何东西。 11. 舔筷、迷筷、移筷、扭筷、掏筷、插筷、 跨筷、剔筷
在沙特,无酒、无电影、无夜总会,市面虽有香 烟出售,但不能在公共场合、街上及主人宴会上抽烟, 当地更没有抽烟的习惯。
到主人家时要脱鞋,除非主人提出不用脱鞋。 不要随便进入清真寺,入寺必先脱鞋。忌讳用鞋底后 跟面对人,忌用脚踩桌椅板凳,因为这被认为是污辱人。 一般会见和宴请的场合,往往只有男性,女性毫无社 会地位。 不要在沙特拍摄宗教过程的照片。更不要给妇女拍照, 可能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
• 行人从坐着的人身边经过时,要略微躬身, 以表示礼貌;
• 用手抓食,冰茶
• 长者在座,晚辈应坐地或蹲跪,头的高度 不可超过长者。
• 泰国人以米为主食,东北部地区都吃糯米。吃饭 不用匙筷,喜欢用右手抓着吃。肉食以鱼类为主。 爱吃辣食,“没有辣椒不算菜”。泰国“竹筒饭” 远近闻名,是把糯米和椰酱放在里面,在火上烧 烤。吃饭用右手,而左手常用来拿一些不太干净 的东西。
• 喜红忌黑;对数字 “7” 情有独钟。 • 俄罗斯人豪爽大方,忌讳别人说他们小气。 • 俄罗斯人特爱整洁,随便乱扔东西,会受到众人
的鄙视。喜欢向日葵商标图案。 • 忌讳以历史上的某些有争议的领袖人物及当前的
改革等作为话题。
澳大利亚
• 仪态礼仪 :这里的男人们相处,感情不能过于外露,大 多数男人不喜欢紧紧拥抱或握住双肩之类的动作。在社交 场合,忌讳打哈欠,伸懒腰等小动作。
12.日本人忌讳绿色,认为是不祥的颜色,忌
讳荷花图案。 13.赠送礼品时忌讳赠数字为4和9的礼品。认为你
把他看作是强盗。但不同场合有关数字的习俗不同。 如送日本人婚礼礼金时要避免偶数,因为偶数是二的 倍数,容易导致夫妇分裂。
泰国的民俗礼仪
• 合十礼
• 泰国人见面时一般不握手,而是行合十礼,并互 道一声“沙越里”(泰语音译,意思为“安乐吉 祥”)。合十的双手举的越高,表示对对方越尊 重。 行礼时双手合掌,十指并拢,臵于胸前,
• 商务活动最好安排在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 4—5月当地商人多半外出度假
• 接收或送出礼物不当面打开。
习俗禁忌
1. 泰国男子满20岁后,都要出家一次,当3个月的僧侣,国王也不例外,否则会 被人看不起。
2. 头部忌 随便用手触摸他人的头部,被视为对他人的极大侮辱。即使对小孩表 示亲呢,也不要随便抚摸别人头部,这样是说明这个小孩一定会生病。
• 7.发怒忌 泰国人讨厌在公共场所勃然大怒的人。 在社交场所大发脾气的人、常常会失去友谊; 在 商务活动中容易发怒的人,往往会丢掉生意。
• 8.花忌 茉莉花,在泰语与“伤心”发音相似 • 9.言语忌 不要任意评说国王和王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员,不要非
议佛教 • 10.数字忌 喜欢数字“9”,
巴基斯坦、阿拉伯等西亚国家
• 相见礼仪 :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 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
• 商务礼仪: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11月。澳大利亚是 一个讲求平等的社会,不喜欢以命令的口气指使别人。他 们把公和私分得很清楚,所以不要以为一起进过餐,生意 就好做了。
• 旅游礼仪:澳大利亚不流行小费,但服务人员如果为你提 供了额外的服务,可给适当的小费。到商店里买东西不要 讨价还价。坐车不系安全带是违法的,小孩也要系安全带。
世界主要国家的礼仪 习俗和禁忌
主要国家
1、亚洲主要国家:日本、泰国、印度、阿 拉伯国家。 2、欧洲主要国家:法国、英国。 3、大洋洲主要国家:澳大利亚 4、非洲主要国家:埃及 5、美洲主要国家:美国、巴西
日本
语言:日本人讲话分敬体、简体两种语言 。 对客人、长者、上司讲话都用敬语,否则便被认为
• 在称呼上,“您”和“你”有不同的界限,“您” 用来称呼长辈、上级和熟识的人,以示尊重;而 “你”则用来称呼自家人、熟人、朋友、平辈、 下辈和儿童,表示亲切、友好和随便。
俄罗斯
• 俄罗斯人忌讳别人送钱,认为送钱是一种对人格 的侮辱。但他们很爱外国货,外国的糖果、烟、 酒、服饰都是很好的礼物。如果送花,要送单不 送双,双数是不吉利的。
长者用额头触其脚,吻其足,或摸其足。 献花环:在印度是欢迎客人常见的礼节,主人要献上
一个花环,带到客人的脖子上。客人越高贵,所串的花 环越粗。
盘腿而坐:是印度人常见的坐姿,这种习惯在城乡都 很普遍
送礼:一份糖果或是一束鲜花是印度人访朋问友经常
见的礼物。
忌讳
1、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食盘里取食 ;
2、素食者甚多,不吃牛奶。一般来说,等级 越高,荤食越少,等级较低者才吃荤(羊 肉);
3、女性: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通常 则只称呼名
双手合十:是伴随“那摩斯戴”的身体语言。一般是
双手合十于胸前,或举手示意。两手空着时,则合十问
候;若一手持物,则举右手施礼,切不可举左手。
拥抱:也是常见之礼。若久别重逢,或将远行,或有
大事发生等,则要拥抱。 摸足:是行大礼。在很重要的场合,对于特别尊敬的
见面与分手时,男人与男人握手。如被引见妇女,男
人不与她握手而应双手合十,微微弯腰。男人不能触碰女
人,在公共场所不能与单身女人说话。
• 约会与准时:遵守时间是明智可取的。
•
款待与馈赠
•
虽然正统的穆斯林妇女通常不与男人见面,但如果邀
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
称呼
1、 印度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 2、男性:只称呼姓,不称呼名
澳大利亚
埃及
基本礼仪:
一般礼仪 埃及人认为,在生意成交之前建立友谊和信任的感情是很 重要的。 进入清真寺之前要记住脱掉鞋子。
称谓与问候 见面礼节十分讲究,并充分表现其殷勤好客。主人往往 对来访者再三表示欢迎。
每周的工作日是从星期六到星期四。星期五是穆斯林的休息日。 社交活动的时间通常比美国开始得晚些,晚餐可能要在10∶30或更 晚一些时候。 应邀去吃饭时,习惯要带鲜花或巧克力作礼物。递送或接受礼物时要 用双手或右手。 招待埃及客人时,一定要备有非酒类饮料,尽管酒类饮料的消费正 日益广泛地被人接受。 不要把你盘子里的食品吃光,这被认为是不礼 貌的。 交谈 , 恰当的话题:埃及的进步与成就、埃及领导人的杰出声誉、 埃及的优质棉花和古老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