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IIIPPT课件

合集下载

凝血机制与临床PPT课件

凝血机制与临床PPT课件
1
凝血机制与临床
编辑版ppt
2
编辑版ppt
Blood coagulation
血液凝固的实质是纤维蛋白凝胶的生成,它是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在凝血酶作用下降解为纤维蛋白并聚合成不溶性的网状结构。
• 内源性凝血途径 • 外源性凝血途径 • 三个阶段
表面激活 磷脂表面阶段 血纤维形成
内源性激活物 ,Ⅻ 激肽释放酶 外源性激活物t-PA,u-PA )
纤溶酶原激活物 抑制因子
纤溶酶原
(+)
(–)
纤溶酶
(+)
纤溶酶抑制物(a2-巨球蛋 白, a1抗胰蛋白酶)
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14
编辑版ppt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
血管内皮下组织
胶原
血小板
❖释放功能 血小板破裂产物对凝血过程有很 强的促进作用 5-羟色胺 内源性ADP
• 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酶原时间之比的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试剂出厂时由厂家表定的)。目 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一种较好的 表达方式。
19
编辑版ppt
临床适应症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非髋部外科手术前 髋部外科手术前 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肺梗塞 预防动脉血栓形成 人工瓣膜手术
❖收缩蛋白
15
编辑版ppt
凝血机制检验的临床意义
• 血管壁的检测, • 血小板的检测, • 凝血因子的检测, • 抗凝物质的检测, • 纤溶活性的检测, • 血液流变学的检测
16
编辑版ppt
血小板的检测
• 血小板计数 100~300×109/L 减少 生成障碍 再障,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巨幼贫,骨髓纤维化 破坏和消耗增多脾亢,ITP,SLE,恶性淋巴瘤,DIC,先天性

抗凝药物简介ppt课件

抗凝药物简介ppt课件

12000-15000 4000-6500
给药途径 是否需要调整剂量
弹丸式注射+ 静脉持续输注

皮下注射,静 脉注射

抗FXa活性/抗FIIa活 1:1 性
与血浆蛋白结合

4~6:1 低
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 是

与血小板结合


增加血管通透性


致血小板减少
++++
++
与鱼精蛋白结合
1mg中和100u 1mg中和100u
Ⅴ 的活化形式,不是独立的因子。
抗凝血药物分类
分类
凝血 酶间 接抑 制剂
维生 素K 拮抗 剂
凝血 酶直 接抑 制剂
Ⅹa 抑制 剂
药物
机制
肝素、低分子 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形成肝素 肝素(依诺肝 AT-Ⅲ复合物;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数百倍, 素、那曲肝素、 抗凝血酶Ⅲ使凝血因子,如凝血酶Ⅱa、因子 达肝素等) Ⅹa、Ⅸa、Ⅻa、Ⅺa和等灭活。
磺达肝葵钠
磺达肝癸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活化因子X选择性抑 制剂。其抗血栓活性是抗凝血酶III(ATIII)介导的对因子Xa选 择性抑制的结果。
通过选择性结合于ATIII,磺达肝癸钠增强了(大约300 倍)ATIII对因子Xa原来的中和活性。
而对因子Xa的中和作用打断了凝血级联反应,并抑制 了凝血酶的形成和血栓的增大。
活化纤溶作用
+
+++
低分子肝素不需要监测APTT、不 需调整剂量、不需静脉持续给药
低分子肝素较肝素并发出血少
低分子肝素所带负电荷不及肝素, 与肝素结合蛋白亲和力低,不易 清除,作用时间长

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终版ppt课件

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终版ppt课件
.
3 新型胃肠外抗凝药物
.
间接Xa因子抑制剂-磺达肝癸钠
.
肝素
磺达肝葵钠:
首个化学全合成的肝素类特 异戊糖序列类似物,是FXa 选择性抑制剂,在血浆中, 磺达肝癸钠并不与其他血浆 蛋白结合,不会引起HIT( 血小板减少)。皮下注射生 物利用度为 100%,以原型 从肾脏排泄
.
磺达肝癸钠--Xa因子抑制剂
缺点:
1、只能注射给药; 2、仍然有HIT风险; 3、无有效拮抗剂
.
LWMH在血栓栓塞症的应用
LWMH与磺达肝葵钠首选用于PTE的初始抗凝治疗:
➢ 根据体质量给药; ➢ 肾功能不全慎用并监测抗Xa因子活性,严重肾衰(Ccr<30ml/min)建议UFH ➢ 过度肥胖者或孕妇监测抗Xa因子活性调整剂量 ➢ 使用>1周监测血小板
.
肝素 vs.低分子肝素 vs.磺达肝癸钠
肝素 低分子肝素 磺达肝癸钠
1. 蛋白、内皮细胞、巨噬细胞 高


2. 生物利用度(SC)
15-30%
90%
100%
3. 激活血小板



4. 血小板4因子中和



5.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1%
0.1%
0%
6. 监测抗凝活性
常规
非常规
不需要
1、出血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无需实验室检测,可居家使用。 2、按体重给药,抗凝效果可以预测。 3、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 4、更高的生物利用度(90%)VS 30%。 5、更长的血浆半衰期4-6hVS0.5-1h。 6、分子量小,与Xa结合选择性高,对IIa作用弱,不影响已形成的 凝血酶,抗血栓作用强。 7. 在特殊人群如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妊娠、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 ,更安全

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终版-PPT

抗凝药物的临床应用终版-PPT
推荐应用UFH
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优势(与普通肝素相比):
(LMWH)
第二代肝素类抗凝剂,是普通 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产生的片 段; 不需要持续静脉滴注,经皮下 注射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 长,出血不良反应较少,一般 不需要监测凝血指标。可以用 鱼精蛋白部分中和。
1、出血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无需实验室检测,可居家使用。 2、按体重给药,抗凝效果可以预测。 3、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 4、更高的生物利用度(90%)VS 30%。 5、更长的血浆半衰期4-6hVS0.5-1h。 6、分子量小,与Xa结合选择性高,对IIa作用弱,不影响已形成的 凝血酶,抗血栓作用强。 7. 在特殊人群如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妊娠、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 更安全
延长 • -普通肝素:抗Ⅱa和抗Ⅹa活性1:1 • -低分子肝素:抗Ⅹa活性>抗Ⅱa活性 • -磺达肝癸钠:只有抗Ⅹa活性 ➢ 大多有HIT风险:UFH>LMWH>磺达肝癸钠
磺达肝癸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 用药后2小时达到峰浓度(Cmax) ➢ 半衰期长:17h ➢ 绝对生物利用度高:接近100% ➢ 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 个体间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变异小:无需常规监测 ➢ 几乎全部以原形从尿中排泄
磺达肝癸钠的临床应用
➢ VTE的预防和治疗
• -用于预防下肢重大骨科手术如髋关节骨折、重大膝关节手或髋关节置

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 -用于预防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 -与华法林钠联用于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肺栓塞。
• -用于下肢急性浅表静脉血栓。
➢ 用于UA/NSTEMI患者紧急(<120分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医学博士发现 肝素

抗凝药物简介ppt课件

抗凝药物简介ppt课件

10
Ⅹa抑制剂
特点:
1、抑制凝血瀑布中单个凝血因子Xa;
2、固定剂量;
3、不需常规检测凝血功能;
4、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少;
5、颅内出血并发症少;
6、半衰期短,停药后失效快,用药依从性要求高;
7、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调整剂量;
8、尚无法评估抗凝强度;
抗凝药物简介
11
抗凝药物的比较
给药途径 作用靶点
起效时间 剂量
抗凝药物简介
4
凝血酶间接抑制剂
特征
肝素
低分子肝素
平均分子量
12000-15000 4000-6500
给药途径 是否需要调整剂量
弹丸式注射+ 静脉持续输注

皮下注射,静 脉注射

抗FXa活性/抗FIIa活 1:1 性
与血浆蛋白结合

4~6:1 低
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 是

与血小板结合


增加血管通透性
Ⅴ 的活化形式,不是独立的因子。
抗凝药物简介
3
抗凝血药物分类
分类 药物
机制
凝血 酶间 接抑 制剂
肝素、低分子 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形成肝素 肝素(依诺肝 AT-Ⅲ复合物;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数百倍, 素、那曲肝素、 抗凝血酶Ⅲ使凝血因子,如凝血酶Ⅱa、因子 达肝素等) Ⅹa、Ⅸa、Ⅻa、Ⅺa和等灭活。
维生 素K 拮抗 剂
香豆素及其衍 生物、华法林
使肝脏微粒体内的维生素K失活,从而干扰 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包括Ⅱ、Ⅶ、Ⅸ、 Ⅹ的合成。
凝血 酶直 接抑 制剂
水蛭素及其衍 生物、比伐卢 定、达比加群
直接与凝血酶Ⅱa结合形成复合体,使凝血酶 灭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