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电脑知识与技术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8卷第3期(2012年1月)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何宁,刘建宇(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2160)摘要:该文通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试题库在考试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一套基于PB 的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过程,该系统的开发为高职院校实现“教考分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考分离;PB ;SQL ;算法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3-0734-02The Tes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HE Ning,LIU Jian-yu(Chongqing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Vocational,Chongqing 402160,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by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analyzes the questions in the exam reform in an important role,and presents a PB based tes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the system developm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 ⁃es to realize"the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provides a strong support.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PB;SQL;algorithm教考分离是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重要的考试改革模式。

试题库 自动组卷 系统 的算法设计 与实现

试题库 自动组卷 系统 的算法设计 与实现
区域中进行。
5 在确定的区 用折半算法开 域内 ) 始搜索, 若Q=I 则令 M二[ N一K/]K+M , ( ) , 2 }K若Q二0则 M二[/] , K2 M
} , 据K 询 态 表Ai 的 个 K 根 查 状 链 ; . 行中 第K 元素, 标 位 若 志
为“" 1,
1 扫描试题库, ) 将各类型题数量送试题库数量矩阵M , O J, ) 其中工 工 , nJ 1 ,, o 二 , -,,= , *, 2 2 ,m
2初 化 链 和 取 矩 0 ;O XI) 态 表 选 题 阵, A;- (J 其 )始 状 - , - ,, ,
中I 1 ,- , ,, , o 二 , 0, J 20 2 n =1 m 3 根据 XI ) (, 中的元素产生随机数 K 与 M矩阵中相应 ) J ,
号, “ ” 一两 符 以 了 和“ ” 字 结尾, 便系 卷 时 正 以 统组 抽题 能 确识
别每道试题和对立的答案。试题和答案以文本文件的方式顺
序存放。
33 试题难度系数确定
图1 系统结构示意图
一套试卷是否合理, 要由 主 试题的难易程度结构来体现, 故准确确定试题的难度是优化试卷的核心。本系统将各种题 型的难度值分为五级, 其难度系数分别为。5容易的题)1 . ( ,. 0 ( 较容易的 ,.( 题)1 中等难度的题)20较难的题)25难 5 ,.( ,.( 题) 。这里的难度系数05 25 .一 .只是用以表示试题难易程度 的标示符, 位于每道题的末端。每题难度系数的确定由专家 组共同商讨和根据有关资料确定, 力求难度系数的确定尽量
中图分类号 G 3 : 44 文献标识码: : A
( 一般均将试题分成: 基础知识、 概念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应 用、 发展应用五大类) 。如我们用该系统做数学分析试题库自 动组卷系统时, 就将试题按章分成: 基础知识( 填空、 选择)概 , 念理解( 选择、 判断)简单应用( , 计算、 证明)综合应用( , 计算、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全文)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全文)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计算机来组织和实施考试的方式具有客观性、实时性和可靠性,能真正实现教考分离等优点,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计算机考试系统是对考试的全过程实行无纸化及自动化,即从考前的数据处理,如考生的数据录入、考号生成、编排考场到考试的实施与评分,直到最后的分数处理,全部由计算机治理与操纵。

显然,计算机考试系统的经济性、高效性相当诱人,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计算机公司所举办的各种认证考试绝大部分都采纳这种方式。

一、系统结构及主要模块功能分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考试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子系统:考核系统、考务治理系统、题库治理系统、自动评分系统。

1.考核系统考核系统主要分为考核服务端和考核客户端两个部分。

(1)考核服务端。

自动初始化每场考核服务器的系统环境,根据组卷规则自动生成考卷,完成考试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与计时、答卷收集、答卷上传、意外事件处理、考场记录等。

组卷过程是整个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考试前,主考部门给出本次考试试卷组卷规则,考试系统根据组卷规则为每位考生随机生成符合组卷规则要求的试卷,保证相邻考生试卷不全相同。

考核系统的组卷规则及考生数据由主考部门下发的考核认证数据导入。

组卷规则库包含若干组卷规则,每条规则包括科目、题型、知识点、难度系数、题量等。

组卷时,系统首先搜索各条规则,根据相应的规则索引符合条件的所有试题,然后根据考生准考证号、所需试题数量产生随机数,为每位考生抽取试题。

系统提供监控与计时系统,提供自动锁定功能和考试时间可调性功能。

时限到,系统自动锁定考试;特别情况下监考人员在考核服务器作相应记录后,方可继续答题。

(2)考核客户端。

在客户端,考生借助IE6.0完成答题过程。

考生的准考证号码、姓名等信息呈现在客户机桌面,便于核对。

试题内容及答题时间在同一屏幕显示,考生可自由选择题型、题目、查询、保存答案、退出答题等功能。

考核过程中,系统将会自动启动相应的操作软件(如Word等),并自动显示每题的答题状态,方便考生答题和了解答题情况。

《2024年基于Matlab的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基于Matlab的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Matlab的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自动组卷系统已成为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Matlab的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旨在提高组卷效率,保证试卷的多样性和难度适宜性,以适应不同教育需求。

二、系统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自动组卷系统应具备题库管理、试卷生成、试卷难度控制、试卷随机排版等功能。

2. 性能需求:系统应保证组卷速度快,生成的试卷难度适宜,同时要保证试卷的随机性和多样性。

3. 用户需求:系统应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教师和管理员进行操作。

三、系统设计1. 数据库设计:建立题库数据库,包括题目信息、难度等级、知识点等信息。

2. 系统架构:采用C/S架构,服务器端负责题库管理和试卷生成,客户端提供用户界面和交互功能。

3. 算法设计:采用基于难度和知识点的随机算法生成试卷,保证试卷的多样性和难度适宜性。

四、系统实现1. 数据库实现:使用Matlab的数据库访问功能,建立题库数据库,并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功能。

2. 系统界面实现:使用Matlab的GUI模块,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教师和管理员进行操作。

3. 算法实现:编写基于难度和知识点的随机算法,实现试卷的自动生成。

五、系统功能测试与性能评估1. 功能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包括题库管理、试卷生成、试卷难度控制、试卷随机排版等功能。

2. 性能评估:对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包括组卷速度、试卷难度适宜性、试卷随机性和多样性等方面。

六、系统应用与效果分析1. 系统应用:该自动组卷系统已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效果分析:通过对比手动组卷和自动组卷的效率、试卷质量和教师满意度等方面,分析自动组卷系统的优势和效果。

七、结论与展望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Matlab的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具有高效、便捷、灵活等优点,能够提高组卷效率,保证试卷的多样性和难度适宜性。

试题库建设及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试题库建设及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试题库建设及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习方式在逐渐地发生变化。

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试题库建设及组卷系统是数字化教育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试题库建设及组卷系统可以帮助教师高效地组织和管理试卷,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目前,大多数学校还在使用传统的试题管理方式,试题存储在试卷本或者电子文档中,试题的汇总、整理和存储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和人力,同时也容易出现试题的错漏,给试卷的组织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建设试题库及组卷系统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试卷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方便了教师的工作。

二、选题意义试题库建设及组卷系统可以为学校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 提高试卷的质量和效率:试题库及组卷系统能够减小试卷组织和管理的工作量,同时还能保证试题的准确性,避免了人为的错误和疏漏,从而提高试卷的质量和效率。

2. 统计出科目、知识点掌握情况:试题库及组卷系统还具有对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与分析功能,能够把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类汇总,并对试题的难度和出题的情况进行分析,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改进建议。

3. 促进教学发展:通过试题库及组卷系统的建设,教师们可以更专注于教学内容本身,而不是困于试卷的整理和管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学发展。

三、选题内容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试题库建设及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具体而言,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试题库建设:通过对试题进行分类和整理,构建一套完整的试题库,实现试题的长期存储和管理,确保试题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2. 组卷系统的设计:依据教学需求,设计试题自动组卷和手动组卷的功能,实现试卷的快速组织和管理。

3. 统计及分析功能的实现:通过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及分析,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分析,并对试题的难度和出题情况进行分析,为教师提供教育改进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文献综述和实践研究。

《2024年基于Matlab的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基于Matlab的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Matlab的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和在线教育的飞速发展,自动组卷系统已经成为在线考试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基于Matlab的自动组卷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题目的自动选择与组卷,为在线教育提供便利。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Matlab的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系统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自动组卷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系统需要从庞大的题库中自动选择符合考试要求的题目。

其次,系统需要按照一定的策略将选定的题目组成试卷,保证试卷的难度、知识点覆盖率和题型分布等符合考试要求。

最后,系统还需要提供试卷的预览、导出和评分等功能。

三、系统设计1. 数据库设计自动组卷系统的核心是题库,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个高效的数据库来存储题目信息。

题目信息包括题目内容、答案、难度、知识点等信息。

数据库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存储、查询和更新的效率。

2. 系统架构设计基于Matlab的自动组卷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客户端负责题目的选择、组卷和预览等功能,服务器负责题库的管理和试卷的生成。

系统架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算法设计自动组卷的核心是算法设计。

我们需要设计一种高效的算法,从题库中自动选择符合考试要求的题目,并将选定的题目组成试卷。

常用的算法包括随机选择法、遗传算法、贪心算法等。

在本系统中,我们采用贪心算法和随机选择法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试卷的难度、知识点覆盖率和题型分布等符合考试要求。

四、系统实现1. 数据库实现我们使用Matlab自带的数据库操作函数,如SQL语句等,来实现对题库的增删改查操作。

同时,我们还需要设计一个友好的界面,方便用户对题库进行管理。

2. 系统界面实现系统界面采用Matlab的GUI模块进行设计。

界面包括登录、题库浏览、试卷生成、试卷预览和评分等功能模块。

界面设计需要考虑到用户的操作习惯和视觉体验。

3. 算法实现我们使用Matlab编程实现自动组卷算法。

试题库建设及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试题库建设及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学位论文于浩杰Visual Basic辅助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200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教育理论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开发VisualBasic辅助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自我检测的考试平台,为教师提供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有用信息,是解决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对程序设计语言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在对系统的建设环境、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通过分析和论证,构建了C/S模式的系统结构,选择了合适的开发工具。提出了题库建设的三个步骤,确定了题库的存储方式和结构,设计了不同类型题目的题库数据表格式。 对自动组卷、自动阅卷及试卷质量评价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研究自动组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合适的组卷算法,实现了对判断题、选择题、程序填空题、程序改错题和程序设计题等题型的自动组卷功能;针对程序设计题目,通过分析VB程序的运行机制,利用黑盒法测试理论,提出静态阅卷与动态阅卷相结合的方案,解决了自动阅卷中程序界面判断和程序功能判断的问题;分析了试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试卷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用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在系统安全性方面,分析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的核心思想,并将这一技术运用于对系统菜单项的访问控制,既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也大大降低了对用户授权的工作量。
2.学位论文李启华通用试题库管理与组卷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以赣南医学院为案例的研究200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计算机技术的方便性、高效性已使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测试更是课程考试改革的趋势,计算机辅助测试的基础是建立课程试题库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教育测量工具。建立医学通用试题库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考试规范化、标准化的一个重要措施,更是实现教考分离的一个重要手段。推进试题库在高等医学院校课程的考试应用,促进教研室、教务部门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科学评价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医学院校课程考试的测量水平,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入手,介绍了国内外试题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自动组卷系统设计与实施

自动组卷系统设计与实施

自动组卷系统设计与实施自动组卷系统设计与实施引言:自动组卷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自动生成试卷题目和答案的系统。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自动组卷系统在教学评估和考试管理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并探讨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自动组卷系统的基本原理1.1 数据库管理自动组卷系统需要建立一个试题数据库,其中包含各个学科的试题库,提供丰富多样的试题供系统使用。

试题数据库应分类管理,包括题目类型、难度级别、知识点等信息。

1.2 试题难度评估自动组卷系统需要设计算法来评估试题的难度,以确保生成的试卷既具有一定的难度,又能满足教学要求和学生能力。

常用的试题难度评估算法包括IRT模型、Bayes网络等。

1.3 题目组合策略自动组卷系统需考虑试题组合的策略,包括难度、知识点、题型和数量等方面。

可以采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优化算法,通过与试题数据库中的试题进行匹配来生成试卷。

二、自动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步骤2.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自动组卷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操作流程等要求,以便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2.2 数据库设计根据教学要求,设计试题数据库的表结构,并使用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实现。

建立题目库、难度级别、知识点等相关表。

2.3 算法设计根据自动组卷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相应的试题难度评估算法和题目组合策略算法。

可以使用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等来实现这些算法。

2.4 界面设计设计自动组卷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试题查询界面、试卷生成界面、试卷评分界面等。

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用户友好。

2.5 系统实施与测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自动组卷系统的实施。

同时,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满足教学需求。

三、自动组卷系统的应用前景3.1 教学评估与学生能力分析自动组卷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生成试卷评分和学生能力分析报告,为教师提供科学、客观的学生评估结果,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 要研制 一个采 用先进 的组卷 方法 的试题 库成卷 系统 。
2 组卷 系统 的关 键 问题 分 析
2 1 试 题 难 度 分 析 .
难 度是试 题 的难 易程 度 , 以用考 生 的得 分率 表示 。试 题 的难 度 的大小 不仅与所 测试 的试题 内容有 关 , 可

要: 本文介 绍了国内外在试题组卷方面的研 究现状 , 探讨 了组卷 系统建设的理论基础 , 对试卷和试题 的参数进
行 了分析。论述 了试题 库组卷系统 的设计思想、 总体功能及其实现方法。本 系统以重点章节、 难度 、 题型及其数 量
分布 为主要参数建立 了自动组卷 的数 学模型 , D lh 7 0的环境下采用随机数的方法解决 了自动组卷问题 。 在 e i. p
而且还 与试 题的 编制 、 试者 的知识水 平 、 题 的途 径有 关 。若 由于题 意 不清 或被 试 者没 有 学 习过 , 被 解 则本 来
容易 的试题很 可 能变得较 难 , 因此 , 试题 的难 度具有 相对性 。
对于 是非题 等采用 二分法 记分 的试题 , 难度可 以用通 过率 表示 , 由公式 ( ) 1 可见 :
验 的教 师逐题抽 取 。二是将 试题库 看作试 卷集 , 已经 出好 的试卷存 储起来 , 将 在组 卷 时任意抽 取一份 。三是 有 自动形 成试卷 的功 能 , 利用 某种组 卷策 略 , 自动 形成 合理 的试 卷 。前两 种 能够 保证 试 卷 质量 , 三种 则是 第 随机 出题 , 又有 组卷 策略可 遵循 , 形 成千 变 万化 的试 卷 , 所 使 用 的组 卷技 术 有 优 有劣 。因此 , 了更 会 但 为
第2 0卷
第l 2期






V0 . No 2 120 .1 De c.2 O Ol
21 0 0年 l 2月
J OURN HANGC AL OF C HUN U VE I Y NI RS T
数据结构组卷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赵 耀 红
( 春大 学 长 软 件 学 院 ,吉 林 长春 10 2 ) 30 2
1 国 内外研 究现 状

在 国外 , 已建立起 一些 针对标 准化考 试 的试 题库 系统 。例 如 : 国的 T E L G E、 MA等试 题 库计 早 美 O F 、R G 算机 系统 , 已成 功地运作 了几 十年 , 一直都 能科学 的测试 出学 生的实 际水平 。这表 明用计 算机 来成卷 是可能
关键词 : 据结构; 卷 ; 数 组 随机 数
中 图分 类 号 :P 1 T 3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0 1 9—30 (0 0 1 0 2 0 0 9 7 2 1 )2— 0 6— 4
0 引 言
在 教育领 域 中 , 考试 是整个 教学过程 中的重要环 节 , 是对 学 生所 学知 识 和 能力 的一 种评 价 , 是衡 量 它 也
教师教 学效果 优 劣的一种 教育测 量手段 。 目前许 多考试 的实施过 程并 不完全 科学 , 考试手 段落后 , 命题 内容 等 由于受各种 人 为因素 的干扰 , 缺乏普遍 的可 比性 , 考试 信度 和效 率 较低 。例 如 , 统 的 经验 型考 试 是 由任 传
课教师分别主持 , 命题原则不同, 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 不够客观和准确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广泛 应用 , 计算机 技术 已进入 现代教 育领域并 形 成一 门新兴 的边 缘 学科 一计 算 机辅 助 教学 C IC m ue ie A ( o pt Add r Isutn 。利用计 算机建 立试 题库 , nt ci ) r o 实现计算 机 自动 选题 组卷 , C I 程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 实 现考 试 是 A工 是 规范化 、 科学 化 的重 要措施 , 更是 实现 教考分 离的一 个重要 手段 。利用计 算机 组卷 , 能节省 教师 的宝贵 时间 ,
对 非二分 法记分 的试 题 , 可 以采 用公 式 ( ) 则 2:
。。= =
X i
() 2
其 中 为 该题 的得分 率 , 为全体被 试 者第 i 题平 均 得 分 , 为该 试 题 的满 分 值 。 由此看 出 , = i 0< D
<=1 而且 越小 , , 试题 越难 , 越 大 , 均得 分率就 越 高 , 平 试题 越简 单 。所 以所 谓难 度 , 实是 指难 易度 。 其 D可 以是 0、 1之 间的任意 实数 , 实 际 中既不需 要也 不可 能对试 题 的难度进 行 如此细微 的 区分 , 且 但 而 大规模 的逐 题测试 也很 困难 , 因此 我们 采 取难 度 分档 来 描 述难 度 。本 系 统 采 用 五 级 分 档 即 D={ ( 易 1容 题 ) 2 较易题 ) 3 中等题 )4 较 难题 )5 难 题 ) 。 ,( ,( ,( ,( }
提高工 作效 率 , 考试更 加标 准化 , 加 客 观 、 实 、 面 的反 映 教 学 的实 际 效果 , 利 于 教学 质 量 的提 高 。 使 更 真 全 有 建立 了试题库 管理 系统后 , 可实 行教考 分离 , 使任课 教 师必 须按 照 教学 大纲 的要 求 认真 备 课 , 真 组织 教 促 认 学 内容 , 改进 教学 方法 , 对提 高教学 质量和 整体教 学水平有 着非 常重要 的意 义 _ 。 6 J
的而且是有 效 的 , 但是这 些 系统涉及 到 的具 体 内容 与 细 节 , 以及 其 设 计思 想 与 原理 几 乎 都是 保 密 的 。在 国 内, 目前部 分高 校 已联 合开发 了一些 基础 学科 的试 题库 系统 。 从组 卷方 面来看 , 现有 的试题库 系统 大体分 为三种 : 一种 是将 试 题库 看作 试 题集 , 题 时 由具有 丰 富经 命
。 = Pi :
g i
() 1
收稿 日期 :0 00 -9 2 1 - 2 . 9
作者简介 : 赵耀红 (9 5) 女 , 17 . , 吉林 长春人 , 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计算 机软件教学与研究 。
第l 2期
赵耀红 : 数据结构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7
其 中 是第 i 的难度 , 是该题 的通 过率 , 为答 对该 题 的人 数 , 为 该题作 答人数 。 题 成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