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机房设计探讨

合集下载

污水厂污泥脱水机房工程安装方案

污水厂污泥脱水机房工程安装方案

污水厂污泥脱水机房工程安装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污泥处理现状 (1)2、处理要求 (1)3、工艺流程 (1)第二章工程总体部署 (2)1、施工部署的设想原则 (2)2、施工区域划分 (2)3、施工内容划分 (3)4、施工准备 (3)5、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4)第三章主要施工设备安装工艺及技术措施 (5)1、设备安装和调试的技术要求概述 (5)1.1、设备安装和调试的技术要求 (5)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 (5)2.1、压滤车间设备安装 (5)2.2、石灰投加系统设备安装 (10)2.3、轴流风机安装工程 (18)3、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19)3.1、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及质量要求 (19)3.2、电气管线的施工: (20)3.3、防雷与接地 (22)4、自控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22)4.1、概述 (22)4.2、自控系统施工的基本要求 (23)4.3、联动调试工作: (24)5、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24)5.1、管道工程概况 (24)5.2、施工准备: (24)5.3、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方法 (25)5.5、管道系统清洗与试验: (29)6、设备进场吊装方案 (30)6.1、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30)6.2、实施设备吊装 (31)6.3、吊装施工方案 (31)6.4、吊装安全注意事项 (32)7污泥应急工程调试大纲 (34)7.1 厂内测试的内容 (34)7.2 厂内测试的组织机构及投入设备 (34)7.3 试运行期间的应急预案 (35)第四章、保证工程安全的技术措施 (36)1、安全生产目标 (36)2、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程 (36)3、安全生产领导与组织 (36)4、安全生产责任制 (37)5.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40)6.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42)第五章、确保文明工地的措施 (44)1.文明施工目标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4)1.1文明施工目标 (44)1.2 文明施工的总体规定 (44)1.3将文明施工与CI管理的结合 (44)2.治安、消防管理 (45)2.1 治安管理 (45)2.2 消防管理 (46)第六章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47)1本工程的质量目标 (47)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47)3质量管理网络 (47)4质量责任制 (47)5质量验收制度 (49)6质量保证措施 (49)第七章、施工进度安排 (52)1总工期投标设想 (52)2保证工程进度的措施 (52)2.1技术保证措施 (52)2.2材料设备保证措施 (52)2.3劳动力保证措施 (52)2.4组织保证措施 (52)第八章本工程使用的相关规范及标准 (53)第九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54)1、施工临时设施 (54)2、施工便道 (54)3、接电、接水 (54)4、现场宣传 (54)5、消防 (54)第十章主要施工机械选用表 (55)1、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55)1.1、劳动力安排 (55)1.2、人员计划 (55)1.3、选用的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 (55)1.4、主要计量检测器具配备计划 (57)2、工程总包管理、施工协调的措施 (58)3、总承包外部协调配合措施 (59)3.1与建设单位 (59)3.2与监理单位 (59)3.3与其他工程项目施工单位 (60)扬州青山污水厂一期改造工程污泥浓缩脱水机房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1、污泥处理现状目前污水厂脱水机房一期有2台2m带式污泥浓缩脱水机,二期新增1台2m带宽带式污泥脱水机。

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系统设计

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系统设计

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系统设计郭辉【摘要】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000 m3/d,本项目污泥系统主要处理来自初沉池、二沉池和絮凝沉淀池的剩余污泥及化学污泥,经计算得出总绝干污泥量为22.28 t/d,污泥含水率为98.0%~99.2%.污泥经污泥浓缩池浓缩后,在污泥均质池中通过\"PAM+PAC\"化学药剂调理,然后输送到高压隔膜板框压滤机内压滤至含水量60%以内,最终泥饼外运处置.本工艺路线技术成熟,经济合理,既能满足污泥外运处置的要求,又能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成本.本项目的污泥深度脱水系统设计对其他类似项目具有较大参考和借鉴的意义.【期刊名称】《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卷),期】2019(037)005【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板框压滤机【作者】郭辉【作者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分院,济南 2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1 项目概论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 000 m3/d,该污水处理厂处理某化工园区内市政管网所接纳的污水,市政管网接纳的污水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

因该污水处理厂受纳水体的下游国控断面COD 指标要求较高,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需满足COD ≤30 mg/L,NH3-N ≤ 1.5 mg/L,TP ≤0.3 mg/L,其余相关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 标准,主要进出水水质指标详情如表1所示。

本项目污水处理的总体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处理及污泥处理等五个工段。

其中预处理包括粗格栅渠及提升泵站、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调节池、初沉池及配水井;生物处理包括A2/O 生化池、污泥回流泵站及二沉池;深度处理包括絮凝沉淀池及滤池;消毒处理包括接触消毒池及巴氏计量槽。

211230406_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艺设计

211230406_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艺设计

- 140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0 项目背景该项目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6万m 3/d,原污泥系统处理规模为400 t/d(80%污泥含水率计),污泥处理处置途径为厂内污泥经初步脱水含水率达到80%后,外运至电厂进行焚烧。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量增加以及污水处理率的提高,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1]。

该项目污水处理厂受污泥接纳处置单位处理能力的制约,污泥不能及时外运处置,造成厂内剩余污泥长期在生化系统内积存的情况,工艺运行面临巨大的压力,出水水质面临较大超标的风险。

为保证污水厂正常地运行,不仅要通过外部手段提高污泥处置能力,同时在污水厂中要对剩余污泥进行深度处理,降低出厂污泥的含水率,减少污泥外运处置量,减轻污泥外运处置压力,需要对该厂的污泥深度脱水工程进行建设。

1 工程设计规模该工程为在现有污泥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新增污泥深度脱水及配套设施,设计规模为400 t/d(以80%污泥含水率计),出泥含水率要求≤40%。

2 工程方案比选目前,国内可采用的几种主流污泥深度处理技术如下。

2.1 厌氧消化技术厌氧消化是利用兼性菌和厌氧菌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质,保证污泥稳定,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污泥处理工艺。

在国内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应用较多。

厌氧消化温度有常温消化(不加热),中温消化(消化温度约35 ℃)与高温消化(消化温度约55 ℃)3种形式。

采用厌氧消化技术产生可以燃烧的消化气,甲烷气约占总消化气的40%以上。

以该工程为例,消化气产量为6000m 3/d~7000m 3/d。

消化气产生的热值为0.5kg~0.6kg 标准化/1m 3消化气,可发电1.3度~1.4度电,减少污泥体积30%~50%,减少后续污泥脱水量;消化后的熟污泥无明显臭味;厌氧消化杀死病原菌与寄生虫卵的效率高。

但是厌氧工艺也存在基建投资高、机械设备多以及管理复杂等问题,同时消化气出路因所在城市的条件可能有所限制。

污泥脱水设计方案

污泥脱水设计方案

污泥脱水设计方案污泥脱水是指将含水率较高的污泥通过机械手段将其水分分离出来,使其含水率降低,达到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目的。

以下是一个污泥脱水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设计步骤和关键要点。

一、污泥性质分析:在进行污泥脱水设计之前,需要对目标污泥进行性质分析。

主要包括污泥的干固含水率、颗粒度分布、污泥类型、污泥成分等。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设计选择适当的脱水设备和操作参数。

二、脱水设备选择:常用的污泥脱水设备包括压榨脱水机、离心脱水机和带式脱水机等。

根据污泥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脱水设备。

例如,对于含水率较高的污泥,压榨脱水机可以很好地应用;而对于颗粒度较小的污泥,离心脱水机可能更适合。

三、脱水前处理:为了提高脱水效果,通常需要先对污泥进行一些前处理步骤。

常见的前处理包括搅拌、初步浓缩、加入絮凝剂等。

这些步骤可以改变污泥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促进脱水效果提高。

四、设备参数设计:根据污泥性质和处理要求,确定脱水设备的参数。

主要包括脱水率、脱水速度、滤饼干度、滤饼厚度、滤饼质量等。

这些参数将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和工艺流程。

五、操作控制参数设计:根据脱水设备的特点和使用经验,制定相应的操作控制参数。

例如,对于压榨脱水机,操作参数包括滚轮压力、滚轮转速、滚轮间距等。

这些参数的合理设计将直接影响脱水效果和设备寿命。

六、设备布局和结构设计:根据场地条件和处理规模,设计合理的设备布局和结构。

同时,还要考虑脱水设备操作维护的便捷性,方便对设备进行清洗、检修和更换。

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为了确保脱水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选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等自动控制设备,实现对脱水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监测污泥的干固含水率、滤饼厚度等参数,自动调节操作参数,提高脱水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总结:污泥脱水是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合理的脱水设计方案能够提高脱水效果、降低处理成本,并实现对污泥资源的合理回收利用。

通过详细分析污泥性质、选择合适的脱水设备、设计合理的参数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稳定、可靠的污泥脱水过程。

某县城脱水污泥处置厂工艺设计研究

某县城脱水污泥处置厂工艺设计研究

技术协作信息2023(12)总第1493期

某县城脱水污泥处置厂工艺设计研究鲍燕荣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在依据国家政策方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内外污泥处置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介绍符合我国国情的“干化+焚烧”污泥处理处置工艺,以实现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同时,本文结合某县污泥处置厂的设计实例,以期为“干化+焚烧”污泥处置技术的发展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剩余污泥;污泥焚烧;热干化;环境效益

技术探讨与推广

本文结合安徽省某县污泥处置厂的工程设计案例,介绍了污泥处置的热干化工艺,干化脱水后的污泥就近输送至附件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对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进行了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一、工程概况污水处理厂是削减水体污染物、保护环境的重要环保设施。但如果脱水后产生的污水厂污泥得不到有效处理处置,则会引起环境的二次污染,降低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效益。根据统计数据,某县污泥产量逐年增加,需设置一座污泥处置厂,其中一期的污泥处理量150吨/日(含水率80%),二期的新增污泥处理量150吨/日(含水率80%),处理后污泥含水率低于40%,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GBT24602-2009)相关要求。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美国的生活污水厂剩余污泥的最终处置有如下方式:60%农用、3%生态修复、17%填埋和20%焚烧,而土地利用、焚烧和堆肥是美国三大污泥处置技术。美国政府颁布的《40CFRPart503》法案,提出了土地利用、焚烧、填埋的优先顺序,并针对焚烧提出了具体要求。日本污泥处置主要以焚烧后建材利用为主,农用与填埋为辅,污泥经焚烧后产生的灰渣用于路基、建材、水泥原料等多个领域。目前,日本各类污泥焚烧设备有700多种,污泥焚烧处置的比例超过70%,熔融量超过10%,堆肥达到11%,填埋量逐年减少。欧洲发达国家以污泥焚烧后资源化利用和污泥土地利用为主,其中工业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以焚烧为主,农业发达地区则以土地利用为主。比利时、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家基本以焚烧为主,丹麦、希腊、法国、芬兰、英国等国家有超过30%以上的污泥采用焚烧处置。爱尔兰、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英国大部分污泥采用土地利用(农用)。所有国家均很少采用污泥填埋。综上所述,从欧盟国家整体来看,污泥焚烧是主流技术之一,也是日本应用最多最广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美国鼓励的主流技术是污泥焚烧[1]。(二)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污泥是污水处理中的重难点问题。我国长期存在“重水轻泥”的问题,污泥处置的技术发展与污水处理技术相比,差距较大,且落后于发达国家较多。我国的污泥处置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生活污水厂污泥产量大,污泥处理处置问题较为严峻。第二,存在“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同网”的现象,污水厂污泥泥质复杂。第三,污泥处置方面的环保投资不足,“重水轻泥”现象较为突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投资金额仅约占污水处理投资费用的5%。第四,污泥稳定化处理未引起足够重视,国内绝大多数污水厂仅满足污泥脱水要求,尚不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污泥稳定化要求。第五,缺乏与污泥处理配套的相应设计标准及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焚烧的排放标准。三、污泥处置厂设计针对当前污泥处置面临的问题,采用“干化+焚烧”工艺能较好地实现剩余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处置,因此,在某县的污泥处置方面,引入了“干化+焚烧”工艺,现对该工程设计方案介绍如下。

3万吨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技术方案(板框压滤机)

3万吨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技术方案(板框压滤机)

3万吨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技术方案(板框压滤机)供应电源供应采用380V/50Hz三相四线制。

1.3.3环境条件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90%(25℃);海拔高度:≤2000m。

二、工程设计2.1工艺流程污泥进入污泥预处理系统,经过混合、加药、搅拌等处理后,进入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污泥再进行后续处理。

2.2设备选型选用两台XIIMZG250/1500-UB程控隔膜厢式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处理。

2.3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包括压滤机、电气控制系统、管道、阀门等配套设施的设计。

2.4安全措施在设备设计中考虑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工程施工3.1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负责工程的施工、调试和验收。

3.2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3安全措施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以上为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项目技术方案,旨在为工程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低压电源为AC380V/ AC 220V±10%×3相×5线制,频率为50HZ±0.5HZ。

供水为工业生产水,供水温度为常温,供水压力为0.30MPa(G),SS小于50mg/L。

运行方式采用PLC控制及继电控制,整个系统可以实行自动控制,也可以切换到手动控制。

压缩空气压力为0.8MPa,流量为3.5立方/分钟,无油无水。

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及压滤废水由管道直接引至厂区污水系统。

工艺流程包括剩余污泥(含水98%)、药剂制备与投加系统、加药泵、程控隔膜厢式压滤机、污泥堆场外运、污泥储存输送系统和污水管网。

需方的剩余污泥(含水98%)自污泥池用污泥泵输送至污泥调理池,在调理池中添加絮凝药剂进行絮凝调理。

基于污泥脱水与干化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工程实践与优化

基于污泥脱水与干化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工程实践与优化

基于污泥脱水与干化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工程实践与优化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基于污泥脱水与干化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工程实践与优化。

首先,介绍了污泥处理的背景和需求,以及设计一体化系统的动机和意义。

其次,对现场条件、污泥特性、要求干化后的指标以及公用工程条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然后,根据研究背景和工艺要求,提出了系统整体设计原则,并详细阐述了污泥脱水与干化一体化工艺流程的建设框架和具体流程,包括叠式污泥脱水系统设计和双向自净干化系统设计。

最后,根据各设备的运行负荷分析和成本核算,提出了系统优化的策略与建议,旨在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实现污泥处理的高效、节能、环保。

关键词:脱水与干化;污泥处理;一体化系统设计;运行成本核算引言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关键环节,其有效处理与处置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

针对污泥处理需求,本文以某石化污水处理场为例,探讨了基于污泥脱水与干化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工程实践与优化。

通过分析现场条件、污泥特性以及工艺参数,结合系统整体设计原则和技术方案设计,提出了基于运行负荷与成本核算的优化建议,旨在为污泥处理领域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1研究背景与动机1.1污泥处理需求的背景介绍污泥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固体颗粒的混合物,其处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至关重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污泥的产生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处理需求。

此外,污泥中可能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因此需要高效、安全、经济的处理方式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2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动机和意义通过一体化系统设计,可以优化污泥处理过程,减少处理步骤,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废物排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一体化系统设计也能够简化运营管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运营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系统技术方案设计与工艺流程——以某石化污水处理场项目为例2.1现场条件和工艺参数分析2.1.1现场条件概述某石化污水处理场位于南方地区,属于Ⅱ级防爆区,平均湿度为77%,环境常年处于常温状态。

3万吨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技术方案(板框压滤机)

3万吨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技术方案(板框压滤机)

污水处理厂(3万吨/天)污泥脱水项目技术方案****************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就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工程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现提出如下建议方案。

一、工程概况污泥处理系统工程项目要求如下:1.1项目简介1.1.1污泥系统设计参数1)污泥处理量:绝干6吨/天2)系统进泥污泥含水率:剩余污泥:98%;3)湿污泥量:300m3/d5)脱水后污泥含水率:约60%1.1.2系统配置:2台XIIMZG250/1500-UB程控隔膜厢式压滤机1.1.3运行方式; 24小时连续运行。

1.2设备制造、检验、验收标准及设计依据与规范:1.2.1技术方案所描述的污泥压滤脱水设备是作为污泥预处理系统中的其中之一环节而做出的初步设计,针对的是需方污水处理厂(3万吨/天)剩余污泥。

在保证设备的性能与本技术文件所描述的完全一致的前提下,江苏通用在进行详细设计时,可能会略作变更。

1.2.2 各类执行标准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第1部JB/T 4333.1-2013分: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4333.2-20132《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第2部分:技术条件》JB/T 4333.3-20133《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第3部分:滤板》4《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第4部JB/T 4333.4-2013分:隔膜滤板》GB 5226.1-2002/IEC 60204-:2000 5《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2GB18918-20027《液压缸技术条件》JB/T 10205-20108《球墨铸铁件》GB 1348-889《液压缸试验方法》GB/T 15622-200510《压滤机整机出厂试车规范》Q/BTJ010-200611ISO9001 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12ISO14001 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13IS018001 GB/T28001-2011IDTOHSAS18001:20071.3运行条件1.3.1 布置方式按工艺流程进行布置,压滤设备集中布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机房设计探讨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重点介绍污泥脱水处理工艺及脱水机房
组成、设备选型,并列举带式脱水机房和离心脱水机房的设计实例。

关键词:污泥脱水;带式脱水机;离心脱水机;污泥处理
1污泥处理概述
在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泥最终处置前必须进行处理,目的是降低
有机质含量并减少水分,使最终处置的污泥便于运输和处置。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产生的污
泥特性不同,主要有初沉池污泥、剩余活性污泥、化学污泥及生物滤池的腐殖污泥。初沉池
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8%~96%,取决于初沉池排泥的操作,有机质一般在55%~70%;
剩余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9.5%~99.2%,有机质一般在70%~85%;化学污泥是指混凝
沉淀工艺(如化学除磷)中形成的污泥,其性质与采用的絮凝剂有关。

城镇污水处理厂典型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为:污泥→污泥浓缩→污泥消化→污泥脱水→
泥饼→污泥处置。

各污水处理厂根据污水处理工艺不同、实际条件不同,采用不同的污泥处理工艺。目前,
采用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城镇污水处理采用较多的污泥处理工艺是:污泥→污泥浓缩→污泥
脱水→泥饼→污泥处置。

2污泥脱水机房设计概述
污泥脱水机房一般包括脱水间、泥库、配电控制室等几个功能区。
2.1脱水间
脱水间的布置主要取决于污泥脱水设备的选择。脱水设备需根据污水处理工艺的要求、
污泥脱水性质和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进行选择。与脱水设备配套的设备有污泥进料泵、污
泥切割机、泥饼输送设备、加药泵、絮凝剂制备系统等。

2.1.1脱水机
污泥脱水机种类较多,主要有压滤机、离心机、叠螺机几大类,其中压滤机分有带式压
滤机和板框式压滤机两种类型。几种脱水机特点如下:

①离心脱水机。离心脱水机目前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厂家可以生产小型离心脱水
机,大型离心脱水机需进口,价格较高。
②带式压滤脱水机。带式压滤脱水机进入国内较早,国内有较多污水处理厂采用,且国
内有较多生产企业。

③板框式压滤脱水机。
④叠螺式脱水机。
2.1.2配套污泥输送设备
如污泥经浓缩池浓缩后,出泥含水率一般为97%~98%,污泥流动性下降,因此污泥
进料泵一般选用单螺杆泵。

从脱水机出来的泥饼含水率进一步下降,一般为70%~80%,流动性很差,常用的输
送设备主要有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和单螺杆泵等。

若采用离心脱水机,脱水机前须设污泥切割机;若采用压滤式脱水机,可不设污泥切割
机。

2.1.3絮凝剂投加
剩余污泥在脱水前需加絮凝剂进行调理,以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目前普遍采用的污泥
絮凝剂为聚丙稀酰胺(简写PAM),其优点是投加量少,污泥量基本不变,调质效果较好。
PAM分为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污泥调质常用阳离子型,按离子密度的高低又分为弱、中、
强阳离子型三种。采用絮凝剂的类型和投加量须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投加量为0.25~5.0k
g/t干固体泥。

2.2泥库
由于脱水后污泥的出路和运输易受条件限制,造成不能及时外运,因此考虑在污水处理
厂内设暂时存放场所,通常靠着脱水间设泥库。

3带式脱水机房设计
某污水处理厂带式脱水机房设计如下:采用污泥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机房平面尺寸2
9.4×13.9m(包括泥库)。在浓缩脱水一体机前设一座贮泥池,分两格,按水力停留时间
30min设计,平面尺寸L×B =6.75×3.5m,分2格,有效水深1.52m,池高3.3 m;
池内设1台搅拌机。

3.1设计参数
剩余污泥量:污泥干重2800kg/d;含水率为99.2%,流量350m3/d;工作时间:
16h/d,时流量22m3/h;脱水后污泥量:泥饼含水率≤80%,体积为14m3/d;絮凝剂
投加量:采用聚丙烯酰胺,投加量3.0~4.0kg/T干固体。

3.2主要设备
设带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2台,1用1备,单台规格为:带宽1.5m,处理能力2
5m3/h,N=5.6kW。

配套辅助设备(1用1备)有:
污泥进料泵2台,单台流量25m3/h,出口压力0.2MPa,N=5.5kW;泥饼输送泵2
台,单台输送量1.5m3/h,出口压力0.6MPa,N=2.2kW;絮凝剂制备系统2套,单套
制备能力1000L/h,溶液浓度0.1%~0.3%;加药泵2台,单台流量2m3/h,出口压力
0.2MPa,N=0.55kW;泥饼贮料仓2座,单座有效容积14 m3,直径3.0 m;

3.3运行方式
污泥浓缩脱水机与剩余污泥泵协调运行,污泥浓缩脱水间的其他设备与污泥浓缩脱水机
配套运行。

4离心脱水机房设计
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脱水前设污泥浓缩池浓缩,离心脱水机房设计如下:
4.1设计参数
剩余污泥干重:7800kg/d;污泥浓缩池出泥含水率98%,污泥体积为390m3/d;
日工作时间:14h,时流量27.9m3/h;脱水后污泥量:泥饼含水率≤80%,体积为39m
3/d;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投加量:2~3.5kg/t干固体

4.2主要设备
选用离心脱水机2台,1用1备,单机脱水能力30m3/h,电机功率35+11kW。
配套辅助设备(1用1备)有:
污泥切割机:2台,单台流量30m3/h,电机功率3.0kW;
污泥进料泵:2台,单台流量30m3/h,电机功率5.5kW;
絮凝剂配制系统:2套,配制能力1000L/h,溶液浓度0.1%~0.3%;
加药泵:2台,单台流量600L/h,电机功率0.55kW。
泥饼输送泵:2台,单台流量3m3/h,电机功率4.0kW;
泥饼贮料仓:2台,单座有效容积25m3/h,直径3.5m。
4.3运行方式
离心脱水机与污泥浓缩池协调运行,其他配套辅助设备与离心脱水机协调运行。
5结语
污泥脱水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减量化的重要环节,以便于污泥外运和最终处置。污泥
脱水机房设计关键在于脱水设备的选择,需根据污水处理工艺的要求、污泥脱水性质和当地
的经济、技术条件进行选择。污泥脱水机房设备较多,相应连接管道亦较多,在设计中需注
意不同设备的处理能力相协调,及注意设备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使流程尽量流畅。

参考文献:
[1]侯春香.污泥脱水设备选型[J].市政技术,2001,(3):58-60.
[2]王淦.卧螺离心机与带式压滤机的比较[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2,(1):36-38.
[3]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排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4.

[4]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