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第1课时)ppt课件
2016春季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数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距。
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
平均数在第一学已经理解平均分及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本单元的另一个内容是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做出合理判断和决策。
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数据分析的观念。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平均数,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
在第一小节学习的平均数是统计的一个重要概念。
第二小节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
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见下图)。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作用,并能够用自己的语音解释其实际意义。
2.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实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021年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1112

二
三
四
五
时间/分 15
17
14
16
18
(1)她平均每天上学要花3;16+18)÷5=16(分)
4.下面是肖扬同学周一至周五上学所花时间 的情况。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时间/分 15
17
14
16
18
(2)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上午8:00,肖扬
什么时间从家里出发合适? 7:40 出发
归纳总结
2.下表是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
姓 名 刘子涵 李 强 高 风 陈 莉 宋东晓 张思思
身高∕cm
139
140
135
138
139
137
体重∕kg
34
38
35
34
36
33
请你算出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各是多少。
姓 名 刘子涵 李 强 高 风 陈 莉 宋东晓 张思思
身高∕cm
139
140
135
138
139
137
体重∕kg
34
38
35
34
36
33
(139+140+135+138+139+137)÷6
=828÷6
=138(cm)
答: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38cm。
姓 名 刘子涵 李 强 高 风 陈 莉
身高∕cm
139
140
135
138
体重∕kg
34
38
35
34
(34+38+35+34+36+33)÷6
四(1)班 40人
四(2)班 42人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条形统计图中平均数的求法课件

第3课时 条形统计图中平均 数的求法
一 情境导入
视察图中男生和女生在玩什么游戏?
二 新课探究 (教科书第49页例3) 四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 每人套 15 个圈。
下面的统计图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 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方法一 分别找出男生和女生中套得最多的,再比较。
吴燕套得比张 明多,但这只代表 个人的成绩,不能 比较男生、女生的 整体水平。
方法二 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套中的总个数,再比较。
男生:6+9+7+ 6 = 28(个) 女生:10+4+7+5+ 4 = 30(个)
女生套中的总个数比男生多,但是人数不 同,女生比男生多一人,比较总个数不合理。
方法三
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 (2)总数量÷总份数 = 平均数。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三 随堂练习 (教科书第50页练一练) 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
里有多少支。 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解决吗?
平均每个笔筒里有 6 支。
6
7
5
(6+7+5)÷3 = 6(支)
答:平均每个笔筒里有 6 支。
四 培优训练 1.笑笑的成绩单不谨慎弄脏了,你能帮他算 出英语成绩吗?
科目 成绩/分
语文 92
①用移多补少法在 图中移一移,求 出男生的平均每 人套中的个数。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李小刚 张明
王宇 陈晓燕
②先求出 4人一共套中的个数,再求 出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小学四年级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1节平均数【知识梳理】一、平均数:1、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不能代表其中某个个体的情况。
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
2、它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
3、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量=每份数相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4、平均分: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5、比赛时,计算平均得分时,一般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诊断自测】一.选择题1.小明班里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4米,小强班里同学平均身高是1.5米,小明和小强相比,()A.小明高B.小强高C.一样高D.无法确定2.第一小组的学生称体重,最重的48千克,最轻的25千克.下面()千克可能是这组学生的平均体重.A.24B.36C.48D.503.水塘平均水深1.1米,李兵身高1.4米,他准备下去游泳,你的建议是()A.小明:安全(1.4大于1.1)B.小刚:危险(最深处可能大于1.4)C. 两个人都不危险4.下面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王刚班上期末数学测试的平均分是91分,王刚的分数有可能低于91分B.王刚身高160厘米,他到一个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池塘里游泳,不会有危险C.王刚家8月份平均每天用电8千瓦时,他家每天的用电量一定都是8千瓦时5.希望小学四年级5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28棵,第2天植树20棵,第3天植树32棵,下面()算式是求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A.(28+20+32)÷3B.(28+20+32)÷5C.(28+20+32)÷(3+5)6.一组数据最大值是34,最小值是19,这组数据的平均数()A.比34大B.比19小C.在19和34之间7.8个橘子的平均重量是83克,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橘子的重量大约在83克左右B.每个橘子的重量比83克轻C.每个橘子的重量比83克重D.每个橘子的重量都是83克8.24小时PM2.5平均值超标准值为100﹣150,则空气质量等级为()A.优B.轻度污染C.严重污染【考点突破】类型一:简单的统计和求平均数问题例1.某校一次合唱比赛中,7位评委给五(1)班的打分情况如下:9.65;9.70;9.68;9.95;9.72;9.25;9.78计算五(1)班的平均得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答案:见解析解析:用这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可求得这个班的平均得分,据此解答即可.解:(9.65+9.70+9.68+9.95+9.72+9.25+9.78)÷7=67.73÷7≈9.68(分)答:五(1)班的平均得分是9.68分.例2.湖滨花园12幢6户居民2014年用水情况统计如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用水量/度 582 488 706 564 (1)平均每月用水量多少度?(2)平均每天用水量多少度?(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平均每个季度用水量多少度?答案:见解析解析:(1)要求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度,先把2014年四个季度的用水量加起来,再除以月数12即可解答;(2)2014年是平年,有365天,先把2014年四个季度的用水量加起来,再除以天数365即可解答;(3)先把2014年四个季度的用水量加起来,再除以4即可解答.解:(1)(582+488+706+564)÷12=2340÷12=195(度)答:平均每月用水量195度.(2)(582+488+706+564)÷365=2340÷365≈6.41(度)答:平均每天用水量6.41度.(3)(582+488+706+564)÷4=2340÷4=585(度);答:平均每季度用水量585度.例3.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解放军张叔叔前4天在一线共奋战了74小时,后3天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5小时,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多少小时?答案:见解析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张叔叔在7天一共工作了几小时,用总的小时数除以总天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74+15×3)÷(4+3),=(74+45)÷7,=119÷7,=17(小时);答: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7小时.例4.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120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答案:见解析解析:根据题意,先求出学校买来6箱图书一共有多少本,进而把总本数平均分成给5份,每一份的本数,也就是每个年级分得的本数.解:120×6÷5=720÷5=144(本).答:每个年级分得144本.例5.手工制作比赛中,六年级学生做泥人玩具,一班48人,共做267个;二班50人,共做292个;三班47人,每人做6个.六年级学生平均每人做多少个?答案:见解析解析:先用“48+50+47”求出六年级三个班共有的人数,根据“平均每人做的个数×人数=总个数”求出三班做的总个数,进而根据“三班做的总个数÷三个班共有的人数=六年级平均每人做的个数”进行解答即可.解:48+50+47=145(人)(267+292+47×6)÷145=(261+292+282)÷145=841÷145,=5.8(个);答:六年级学生平均每人做5.8个.类型二: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以及中位数和众数例6.某公司全体员工工资情况如下表.员工总经理副总经理总门经理普通员工人数 1 2 5 32 月工资/元8000 6000 4000 2500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2)你认为哪个数据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答案:见解析解析:(1)根据“工资总数÷总人数=平均工资”计算出平均数;进而把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如数据为偶数个,中位数则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如是奇数个,中间的那个数即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是该组数据的众数;(2)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并结合题意,进而得出结论.解:(1)平均数:(8000+6000×2+4000×5+2500×32)÷(1+2+5+32),=120000÷40,=3000(元)众数:8000,6000,6000,4000,4000,4000,4000,4000,2500,2500, (2500)因为是40个数,是偶数,中位数为(2500+2500)÷2=2500;众数为2500(2)众数最能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一般水平;答:平均数是3000,众数是2500,中位数是2500,众数最能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一般水平.例7.运动会开幕式,160名同学组成了2个花束队,每个花束队4行,平均每行有多少名同学?答案:见解析解析:求平均每行有多少名同学,先用“160÷2”求出每个花束队有多少人,进而用“每个花束队的人数÷每个花束队分成的行数=平均每行的学生人数”进行解答即可.解:160÷2÷4,=80÷4,=20(名);答:平均每行有20名同学.类型三:和实际问题相关的求平均数问题例8.小王的气步枪射击最佳成绩是10.9环,训练时,小王打了5发,平均成绩是10.2环.为了尽快达到平均成绩10.6环.小王至少还要打多少发?答案:见解析解析:现在离要求的环数还差[(10.6﹣10.2)×5]2环,10.9环最佳,每打一发10.9环可以补回(10.9﹣10.6)0.3环,2÷0.3=6(发).故至少还需要打7发.解:[(10.6﹣10.2)×5]÷(10.9﹣10.6),=2÷0.3,=6(发),≈7发.答:小王至少还需要打7发.例9.期终小红语文、数学两门课的平均分是94.5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平均分为94分,她英语考了多少分?答案:见解析解析:用94.5×2求出语文和数学的总分,用94×3求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总分,再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总分减去语文和数学的总分就是英语的分数.解:94×3﹣94.5×2,=282﹣189,=93(分),答:她英语考了93分.例10. 5个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58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为9.46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66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各是多少分?答案:见解析解析:五位裁判员给一位体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58分,说明:中间三个裁判共打分:3×9.58=28.74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9.46分,可以求出其他4位裁判打的总分,减去中间3人打的总分,即得最低分,同理可得裁判员给打得最高分,进而得出结论解:9.46×4﹣9.58×3=9.1(分)9.66×4﹣9.58×3=9.9(分)答:最高分是9.9分,最低分是9.1分.例11.下表为一栋居民楼内家庭人口情况统计表,请算出这栋楼平均每户有几口人家庭人口数(人) 2 3 4 5户数8 23 6 3答案:见解析解析:先算出每户的人数,再把每户的人数加起来除以户数就是这栋楼内平均每户的人数.解:(2×8+3×23+4×6+5×3)÷(8+23+6+3),=(16+69+24+15)÷40,=124÷40,=3.1(人);答:平均每户3.1人.【易错精选】一.选择题1.陈红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90分,数学95分,英语分数应该是()A.90B.91C.922.一批本子分发给六年级一班学生,平均每人分到12本,若只发给女生,平均每人可分到20本,若只发给男生,平均每人可分到()本.A.24B.27C.30D.353.有一组数据2、4、4、5、3、9、4、5、1、8,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为()A.4、4、6B.4、6、4.5C.4、4、4.54.如表是小明的田径考试成绩,他跳高的成绩是()分项目跑步跳高跳远平均分分数70 ?85 83A.79B.80C.93D.945.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甲、乙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20厘米,丙、乙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26厘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丁的身高一定比甲高B.四个人的平均身高一定低于甲、乙两人的平均身高C.四个人的平均身高一定高于甲、乙两人的平均身高D.以上说法均不准确二.填空题6.在一次投篮训练中,8名同学投中的个数如下:4个、5个、4个、6个、10个、9个、8个、10个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众数是,中位数是.7.在一个分钟踢毽比赛中,小娟前两次的平均成绩是43个,她第三次应踢个,才能使这三次的平均成绩是45个.8.某次测试,以80分为标准,六名同学的成绩记为+4、+8、0、﹣5、+9、﹣4,这六名同学的实际平均成绩是.9.王阿姨买来一些苹果和香蕉,花去了同样多的钱,已知苹果每千克6元,香蕉每千克 4元,那么这些水果平均每千克的单价是元.10.上星期,小红家每天买菜所用钱数的情况如下表.星期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金额/元40 20 24 34 40 26 40 上星期,小红家平均每天买菜用去元.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三.解答题11.朝阳小学五年级有两个班,一班有51人,二班有49人,期中考试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1分,已知二班的平均成绩比一班的平均成绩高7分,那么二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12.甲数是33.5,乙数与丙数的平均数是30.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精华提炼】1、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不能代表其中某个个体的情况。
四年级数学讲义: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讲义: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知识回顾平均数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猴妈妈买了15支铅笔分给5个小猴子,第一只小猴子分3支,第二只小猴子分4支,第三只小猴子分2支,第四只小猴子分5支,第五只小猴子分1支。
猴妈妈这样分公平吗?你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分得同样多吗?实际动手分一分答:先合再分;把5个笔筒中的铅笔集中在一起是15支,算出平均每个笔筒放3支,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最后每只小猴子平均放3支,这个3就叫做平均数。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二、深入探究,学习新知1、四(1)班一、二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的成绩,每人投10个。
成绩如下表:第一组第: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①、你能获得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②、哪组成绩好?③、你觉得哪种比较的方法合理、公平?说明你的理由。
(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比较公平——也就是比较每组的平均数。
) 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做了统计。
星期 ▲ 二三四五六 日数量(个)1323264①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②求出的平均数“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字,跟实际数字是不一样的) ③你还有什么发现?平均数都是比这一组里最大的数小,而比最小的数大的数。
所以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练一练:1 .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前3天共加工148个,后4天加工167个,平均每天加工零件 个姓 名 投中个数 刘 木 J ”9个 杨 立 8 个 孙梅 5 个 I 丽 3 个 T棚 5个2.二年级3个班各有一些同学参加运动会团体操表演,各班参加的人数如下表:①平均每个班有人参加团体操表演?②班参加团体操表演的人数高于平均数?班参加团体操表演的人数低于平均数?③如果要把这些人排成人数相等的几行,可以排成行?每行人?3.小红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3分,英语得了96分。
小红三门功课的总分是?二、判断题4.学习绿化带中树木的平均高度是188cm,绿化带中可能有170cm高的树木。
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课件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83
78
75
乙
73
80
85
82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比较强的翻译,听、说、读、 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 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 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 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练 习
种菜能手李大叔种植了一批新品种黄瓜。为了考察这种 黄瓜的生长情况,李大叔抽查了部分黄瓜株上长出的黄 瓜根数,得到下面的条形图。请估计这个新品种黄瓜。 平均每株结多少根黄瓜。
问:李大叔能不能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去考察这个新品 种黄瓜的平均每株结的黄瓜根数呢? 解: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10的权是10,13的权是 15,14的权是20,15的权是18,所以
灯泡数(单位:个)
10
19
25
34
12
思这考批:灯用泡全的面使调用查寿的命方是法多考少查? 这批灯泡的平均 使用寿命合适吗?
解:根据上表,可以得到各小组的组中值, 于是样本的平均寿命是
x 80010 120019 1600 25 200034 240012 100
1676
即样本平均数为1 676。 因此可以估计这批灯泡的平均使 用寿命大约走1 676小时。
权的差异影响结果
巩固
1.某次歌咏比赛,前三名选手的成绩统 计如下:
测试项目 王晓丽 李真 林飞扬
唱功
98
95
80
音乐常识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