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品种成优894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合集下载

3049水稻种简介

3049水稻种简介

3049水稻种简介1. 品种名称3049水稻种是一种籼型常规水稻品种,因选育单位而得名。

2. 类型该品种为常规水稻,而非杂交水稻。

3. 选育单位3049水稻种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

4. 审定编号3049水稻种经过审定,具有正式的审定编号。

5. 品种来源3049水稻种的品种来源可追溯到2003年,经过多年的选育和试验,最终于2011年正式通过审定并推广。

6. 特征特性该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27.7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0.4天。

株高118.6厘米,穗长23.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1万穗,每穗总粒数178.7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5.5克。

抗性方面,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9、4.6,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说明该品种中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

7. 米质主要指标该品种的米质主要指标包括整精米率66.3%,长宽比3.2,垩白粒率42%,垩白度9.1%,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

这些指标均符合国家稻谷标准优质稻谷的要求。

8. 产量表现3049水稻种在产量方面表现突出,平均亩产可达567.1公斤,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1%。

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该品种的产量潜力可进一步发挥。

9. 栽培技术要点在栽培技术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适时早播、适当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总之,3049水稻种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的籼型常规水稻品种。

在适宜的地区种植,可获得较好的收成和经济效益。

在推广过程中,应注重提高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该品种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水稻新品种两优159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两优159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1,27(08)水稻新品种两优159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王燕(肥东县水稻良种场,安徽肥东231600)摘要:该文介绍了水稻新品种两优1598在肥东县示范种植表现及产量情况,并简述了两优1598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选择、催芽与育苗、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等,以期为两优1598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两优159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1)08-0094-02两优1598是安徽国瑞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15S和恢复系R198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稻20201003。

两优1598在肥东示范种植,2019年、2020年连续2年产量高、抗逆性强与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受到当地农户及相关企业的青睐与关注。

1产量表现2018年两优1598在肥东县王铁乡示范种植3.23hm2,平均单产10.23t/hm2,较对照品种II优838增产7.09%;2019年两优1598在肥东县陈集乡连片种植5.66hm2,平均单产10.17t/hm2,较对照品种II优838增产9.8%,八斗、响导等乡镇种植单产均值保持在9.92~10.53t/hm2。

2020年,两优1598在肥东县域内成功推广到7个乡镇,表现出生育期适中、稳产、适宜性广等优点。

2特征特性2.1农艺性状优良两优1598生育期约为137.7d,株高119.6cm,平均有效穗257.5万~265.5万/hm2,穗总粒数199.6~209.5粒,结实率85.5%~90.8%,千粒重23.7g,外形紧凑,茎秆粗壮且富有弹性,穗层整齐,着粒紧密,分蘖力较强,成熟时叶青籽黄。

2.2抗病性好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鉴定,两优1598中感稻瘟病;感稻曲病(病穗率14.0%,病级7)和白叶枯病(病级7)。

优质香型两系杂交稻邦两优郁香的选育

优质香型两系杂交稻邦两优郁香的选育

2023年第7期育繁制种107优质香型两系杂交稻邦两优郁香的选育王飞林1 王艳婷2(1广西壮邦种业有限公司,南宁530007;2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南宁530007)摘要:邦两优郁香是由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采用自育的优质光温敏两系不育系邦S和香型优质恢复系郁香配组而成的优质香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

该品种稻米粒型细长,品质优,食味口感好,具有爆米花香味,于2021年通过广西水稻新品种审定,2022年通过国家水稻新品种审定。

介绍了优质香型两系杂交稻邦两优郁香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栽培与制种技术,为该组合丰产种植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优质;香型;邦两优郁香;选育Breeding of a Two-Line Hybrid Rice Variety Bangliangyou Yuxiangwith High Quality and FragranceWANG Fei-lin1,WANG Yan-ting2(1Guangxi Zhuangbang Seed Industry Co.,Ltd.,Nanning 530007;2Guangxi Zhaohe Seed Industry Co.,Ltd.,Nanning 53000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的需求由原来的数量型向高质量转变[1],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将优质稻米产业列为水稻发展重点[2]。

随着水稻产量、品质、抗病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关键基因挖掘与应用,育种家先后培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为满足我国稻米生产需求提供坚实保障[3]。

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用于生产应用是促进稻米种植结构调整、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前提[4]。

近10年来我国培育的优质稻品种逐渐增多,优质稻品种显著增加,杂交籼稻的品质改良也有明显进展[5]。

受东南亚长粒型优质品种茉莉香和巴斯马蒂等影响,长粒香型杂交组合的选育已成为南方优质籼稻育种重点[6]。

2004年国审稻新品种

2004年国审稻新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01品种名称:秋优998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秋A×广恢998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感光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9.3天,比对照博优998迟熟2.6天。

株高106.6厘米,株叶形好,群体整齐,分蘖较强,较易落粒,抗倒力较弱,熟期转色好。

每亩有效穗数20.2万穗,穗长22.8厘米,每穗总粒数137.1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0.9克。

抗性:稻瘟病1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0%,长宽比3.0,垩白率15%,垩白度2.7%,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华南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3.98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减产1.3%(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94.97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增产0.59%(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9.85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减产0.14%。

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5.70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减产1.60%。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博优998同期播种,亩秧田播种10-12.5公斤,秧龄控制在22-25天左右;2、移栽:插植规格为16.5 19.8厘米,亩基本苗6万;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后期酌施穗肥。

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移栽,寸水活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保持湿润,不可脱水过早;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稳产性好,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优。

适宜在海南、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南部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02品种名称:株两优02选育单位: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株1s×ZR02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6天,比对照金优402早熟0.3天。

杂交稻新组合钱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新组合钱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新组合钱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总结钱优1号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育秧、移栽、密植、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稻;钱优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钱优1号是经钱江1号A和浙恢7954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建阳市漳墩镇农技站从2008年引进示范种植,表现为农艺性状好、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等特点。

2010年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至6.02 hm2,具体分布在上乾、杭头、前溪、沙堤、风凰等中稻区,平均产量为9 093 kg/hm2。

1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钱优1号剑叶较短直立,叶姿挺拔,叶色浅绿色,分蘖力强,长势繁茂,株高中等,整齐度好,平均有效穗数267万穗/hm2,平均株高117.5 mm,平均穗长25.14 mm,平均每穗总粒数163.9粒,结实率80.8%,千粒重26.5 g,穗型紧凑,着粒较密,籽粒充实度高,后期熟相好。

钱优1号为穗、粒、重兼顾型品种,后期青秆黄熟,长相清秀,转色好。

该组合属中熟杂交中籼,在海拔300~500 m 的上乾、杭头、前溪、沙堤、风凰5个村点进行种植,全生育期134~141 d,比对照II优838短4~6 d,适宜在中海拔山区作中稻种植[1-2]。

1.2品质及米质根据国家米质中心检测,整精米率55.4%,长宽比2.7,垩白粒率48%,垩白度6.5%,胶稠度68 mm,直链淀粉含量22.1%。

米质明显优于Ⅱ优838。

2008—2010年3年试种结果表明,钱优1号穗颈瘟平均发病率27%,损失率10.5%,均优于对照汕优63的31%和14.1%,中感稻瘟病。

该组合苗期较耐寒,耐肥抗倒,抽穗期耐高温,中感纹枯病和褐飞虱。

1.3产量表现2008年建阳市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计划项目中,在杭头村引进试种0.43 hm2,平均产量为8 584.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9%,达显著水平;2009年扩大试种面积为1.95 hm2,平均产量9 417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8%,达显著水平;2010年开展示范推广,在上乾、杭头、前溪、沙堤、风凰等中稻区示范种植6.02 hm2,平均产量为9 093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6%,达显著水平。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昌两优丝苗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昌两优丝苗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昌两优丝苗
昌两优丝苗是一种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一系列优点和特点。

本文将对昌两
优丝苗的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昌两优丝苗的产量表现优异。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选育,该品种有效地提高了水稻
的产量。

根据实验数据显示,昌两优丝苗在适宜的种植条件下,单株产量可达到800公斤
以上,相比传统品种提高了30%以上。

这主要得益于昌两优丝苗的高抗病虫害能力、较长
的生育期和较强的光合效率。

昌两优丝苗具有优良的品质特点。

该品种的米粒饱满、晶莹剔透,口感香糯,口感极佳。

煮熟后的米粒黏性适中,不易糊化,口感绵软。

昌两优丝苗的食味香浓,口感丰富,
营养丰富,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昌两优丝苗对多种逆境具有较强的抗性。

该品种在抗病虫害方面表现出色,对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主要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有效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频率。

昌两优丝
苗对生长期的干旱、涝水和盐碱胁迫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适应性强。

昌两优丝苗的栽培管理相对简单。

该品种的生长期较长,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管理,以
及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

昌两优丝苗喜阳光充足,对土壤要求较高,最适宜的种植条件是
中等丘陵地区和河湖平原地区。

昌两优丝苗是一种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一系列优点。

在今后的水稻种植中,昌两优丝苗无疑将成为农民们的首选品种,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杂交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杂交稻是指利用不同亲本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的水稻品种。

在中国,杂交水稻一直是重要的生产品种之一,其中浙优1号作为杂交稻的一种,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将结合这两个方面,对浙优1号进行详细介绍。

一、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1. 早熟性浙优1号具有早熟性的特点,从播种到成熟期只需要120天左右的时间,比一般的水稻品种早熟15-20天。

这一特性有助于稻谷在充分利用生长期的避开部分重要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有效减轻病虫害危害,提高产量。

2. 抗倒伏性浙优1号水稻植株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性强。

即使在遭受自然灾害或者强风袭击时,也能保持较好的立茬性,不易倒伏,有利于充分利用光合作用,保证稻谷的生长发育。

3. 抗病虫害性浙优1号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抗性,主要包括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等多种病虫害的抗性。

这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优质性浙优1号水稻的稻谷外观白亮,颗粒饱满,米质透明,口感好,风味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稻谷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营养丰富,适合作为主食品种。

5. 适应性强浙优1号水稻适应性强,适宜种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闽南地区、珠三角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对土壤和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二、浙优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浙优1号适宜种植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5.5-6.5之间的土地上。

土壤肥力越好,产量越高,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优先选择肥沃的土地。

2.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除粒、干燥、浸种、催芽等处理,保证种子的品质和发芽率。

同时可以适当施用一定数量的种子处理剂,增强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

3. 良种选育在种植过程中,应选择高产、抗性好的浙优1号优良种子进行播种,确保从源头上控制品种的质量。

4. 合理密植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情况,采取合理密植,保证每株稻谷都能得到充分的养分和阳光,提高植株间的竞争力,增加产量。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昌两优丝苗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昌两优丝苗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昌两优丝苗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如今,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育种研究一直是农业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杂交水稻育种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关杂交水稻研究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学家在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的新品种,其中昌两优丝苗就是其中的一种。

昌两优丝苗在水稻育种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良好的抗逆性、高产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

随着昌两优丝苗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相信将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昌两优丝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育种原理和技术特点,分析其优点和栽培技术,总结其产量表现。

通过研究昌两优丝苗的优点和特点,为其在实际种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优质两系杂交水稻品种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昌两优丝苗的应用前景和推广意义进行探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推广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未来对昌两优丝苗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改良提供方向和思路。

通过研究昌两优丝苗的研究目的,能够更好地认识该品种的特点和优势,为推动其在种植业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支持和指导。

1.3 意义:昌两优丝苗作为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其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昌两优丝苗具有高产、高效、高抗性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昌两优丝苗的推广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昌两优丝苗的成功研发也将为水稻育种领域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水稻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工作,有助于提升我国水稻产业的竞争力。

昌两优丝苗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本身的优点和特点,更在于其对我国农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重要影响和促进作用。

该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穗 大粒 , 结 实率 高 、 抗病性好, 耐 寒 力强 , 后 期 熟 色好 , 高产稳 产 。 关键词 : 成 优 8 9 4 ; 选 育 ;特 征特 性 中 图分 类 号 : S 5 1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4 7 0 5 ( 2 0 1 3 ) 0 9 - 0 1 0 6 - 0 3
稻 生产 稻瘟病 常发 区近 l 3 . 4万 h m 。 因此 , 选 育适合
贵 州特殊 地理 位置 并抗 稻 瘟病 的高 产水 稻 新 品种 , 是 贵 州省水 稻育 种工作 者 的主要 工作任 务 。要 育成抗 稻 瘟 性 的杂交水 稻新 品种 , 其 双亲 之一抗 性要强 , 福建 省
6 . 7 3 %, 产油量 8 9 . 3 4 k g / 6 6 7 m , 比对 照 增 8 . 7 3 %。
2 0 0 7年春 配 制 沪 2 2 8 A×浙 油 1 8组 合 , 2 0 0 8— 2 0 1 0年参 加 上 海 市 油 菜 区域 试 验 和 油 菜 生 产 试 验 。 2年 上 海 市 油 菜 区域 试 验 , 平均单 产 2 0 6 . 3 0 k g / 6 6 7 m , 较对 照增产 2 0 . 1 2 %, 产 油量 比对 照增 3 1 . 2 9 %, 产
究; E - m a i l : g z g y r i c e @】 6 3 . C O n。 r
R 8 9 4是用恢 复 系蜀恢 5 2 7与 明恢 8 6杂交选 育 的
高配合 力恢 复 系 , 2 0 0 8年通过 贵州 省技术 鉴定 , 。
( 接上 页 )
3 . 3 沪油 杂 8号
农 业科 学 院 水稻 研究 所 选 育 的安 丰 A、 成 丰 A_ l 等 不 育系 , 稻瘟 病抗 性均 在 3级 以上 , 用这些 抗稻瘟 病不 育 系与 自育恢 复系组 配 , 在 贵州 省 已经育 成 了数个 杂 交 水 稻新 品种 , 如 安优 1 3 6 _ 2 』 , 安优 O 8 , 课题组用成丰 A 与 自育恢 复 系 R 8 9 4 l 3 I 4 配 组成 丰 A / R 8 9 4 , 2 0 1 0年 参
量 和产油 量 增 产均 达 极 显 著 水 平 。2 0 1 1年 通 过 上 海 市农 作物 品种 审定委 员会 审定 。
3 . 4 向农 0 5
2 0 1 2年通 过上 海市农 作物 品种审 定委员 会 审定 。
参 考文献 :
[ 1 ] 傅廷栋. 油菜杂种优势研究利用 的现状 与思考 [ J ] . 中国油
第3 2卷
第 9期
2 0 1 3年 9月


( S e e d )
杂 交水 稻 新 品种成 优 8 9 4的 选 育 及 其 特 征 特 性
伍 祥 , 游 年顺 , 陈 文强 , 程永 清 , 张上都 3 . 辉煌种 业有 限公 司 , 贵州 遵义 5 6 3 0 0 0 )
料作物学报 , 2 0 0 8 , 3 0 ( 专辑 ) : 1 — 5 . [ 2 ] 傅廷栋. 杂交油菜 的育种 与利用 [ M] . 武汉 : 湖北科学 技术
出版 社 , 2 0 0 0 : 1— 3 .
2 0 0 8年 春配 制 沪 2 2 8 A×扬 J 6 7 1 1组 合 , 2 0 0 9— 2 0 1 1 年参 加 上 海 市 油 菜 区 域 试 验 和 油 菜 生 产 试 验 。 2 0 0 9~2 0 1 0年 上 海 市 油 菜 区 域 试 验 中 , 平 均 单 产
贵 州省地 处 云贵高原 东南坡 , 立 体农业 明显 , 常年
水 稻种 植面 积 7 3万 h m 左右 , 水稻 生产受 生态气 候影 响较大 。而 贵州省 稻瘟 病 生 理 小 种种 类 复 杂 多样 , 水
加 贵州 省水 稻 区试 , 2 0 1 1年 续 试 并 生 产 试 验 , 产 量 及 抗 性均 达到 审定标 准 , 于2 0 1 2年通 过 贵州省农 作物 品
种 审定 委员会 审定 ,ຫໍສະໝຸດ 审定 名为 成优 8 9 4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0 4— 2 9 基金 项 目 : 贵州省科技厅 “ 贵州省 育种 、 栽 培与产业化 创新 能力建 设 ”
1 亲本及组合选育
1 . 1 恢复系 R 8 9 4的选 育
( 编号 : 黔科合 院所创能合[ 2 0 1 1 ] 4 0 0 3 ) 。 作者简介 : 伍 祥( 1 9 7 9一) , 男,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 事水稻 遗传 育种研
( 1 . 贵州 省水稻 研究所 , 贵阳 5 5 0 0 0 6 ;2 . 福 建省农 业科 学 院水 稻研究 所 , 福州 3 5 0 0 1 8 ;
Br e e d i n g o f Hy b r i d Ri c e Co mb i n a t i o n Ch e n g y o u 8 9 4 a n d i t ’ S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W U Xi an g ,YOU Ni a n- s h un ,CHEN W e n- q i a ng ,CHENG Yo n g- qi n g ,ZHANG Sh a ng - d u
摘要 : 用福建省农业科 学院水稻研 究所选育的三 系不 育 系成丰 A与 自育恢复 系R 8 9 4配组成丰 A / R 8 9 4 , 2 0 1 0— 2 0 1 1年参加贵 州省水稻 区域试验 , 2 0 1 2年通过贵 州省农作物品种 审定委 员会 审定( 编号 : 2 0 1 2 0 0 2 ) , 并定 名为成优 8 9 4 。该组合分 蘖力强,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