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简介

合集下载

长沙矿山研究院简介

长沙矿山研究院简介
长沙矿山研究院简介
CIMR
基本情况
1956年按照国家第一个12年科技发展规划组建的国家重 点科研院所 专门从事金属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研究开发的大型研究院 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工程设计、产品制造 员工1089名 专业技术人 员600名 高级技术职 称人员300名 专职科研、 设计人员180 名
国家科技攻关课( 国家科技攻关课(专)题140项 140项
国家长远发展专题27项 国家长远发展专题27项 27
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400余项 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400余项 400
CIMR
重大采矿技术成果
取得科技成果(鉴定或验收)780项 获奖科技成果518项,其中:国家科技成 果奖励6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56项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 国家发明奖4项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 三等奖16项 省部级二等以上科学技术奖 225项 国家授权专利71项
CIMR
重大采矿技术成果
自然崩落采矿法
机械化盘区分层采矿法
CIMR
重大采矿技术成果
机械化上向进路采矿法
机械化下向进路采矿法
CIMR
重大采矿技术成果
高阶段深孔采矿法
分段胶结充填采矿法
CIMR
重大采矿技术成果
结构流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
CIMR
重大采矿技术成果
深海采矿系统
CIMR
重大采矿技术成果
液压碎石机
牙轮钻机
154t电动轮汽车 电动轮汽车
CIMR
主要采矿装备产品
井下钻机
CIMR
主要采矿装备产品
露天钻机
CIMR
主要采矿装备产品
地下汽车
地下铲运机
CIMR

211061687_沉积岩-变沉积岩型钴矿研究进展与问题

211061687_沉积岩-变沉积岩型钴矿研究进展与问题

富集机理与关键控制因素,不同成矿作用过程中钴元素的地 球化学行为与动力学背景,以及主成矿作用的时代等仍存在 分歧;对于钴金属来源、流体循环、后期变质作用对工业矿床 的成矿贡献等方面的研究也存在争议。
Abstract Sedimentarymetasedimentarycobaltdepositsaccountformorethan50% oftheworld’scobaltreservesanditsoutput accountsformorethan65% oftheworldSuchcobaltdepositsaremainlydistributedinZambiaCongo(Kinshasa)ofCentralAfrica, IdahooftheUnitedStates,andLiaoning,Jilin,ShanxiandQinghaiofChinaSedimentarysandshale,submarinehydrothermal sedimentaryrocksandtheirmetamorphicrockseriesarethemainhostrocksAtpresent,therearemanystudiesontheregional geologicalbackground, orebearingformation, latemetamorphism and tectonism, mineralogyofcobalt, oreformingfluidsand mineralizationagesHowever,therearestillcontroversiesandproblemstobestudied,suchasthegeochemicalbehaviorofcobaltin differentgeologicalprocesses ofsedimentationmetamorphismhydrothermaltransformation, sedimentary conditions and marine environment,enrichmentmechanism ofcobaltanditscontrollingfactorsInthispaper,basedonthegeologicalbackground,ore bearingformation,deposit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uthorsanalyzemetallogenicconditionsandregularities,thesourcesofore formingfluidandoreformingmaterialandformingmechanism ofcobaltAuthorssuggestthatthemainconstraintfactorcontrolling cobaltdeposition and mineralization are continentalbreakup, oceanic redox conditions, sedimentary facies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andthekeytoformingorerichissuperpositionoflatemetamorphism orhydrothermalactivityAtthesametime,the 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ofglobalsedimentarymetasedimentarycobaltdepositsandtheorecontrollingfactorsarediscussedin thispaperItisproposedthatdetailedandindepthresearchshouldbecarriedoutonpaleoclimateandpaleooceanicenvironment, materialsourcesandsourcebeds,latehydrothermalsuperpositionandabnormalenrichmentmechanism ofcobalt Keywords Sedimentarymetasedimentarydeposits;Cobaltdeposit;Metalloginicbelt;Orecontrollingfactors

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开放基金项目申请指南

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开放基金项目申请指南

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申请指南尊敬的各位科研工作者:为了进一步推动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领域的研究工作,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现开放基金项目申请。

本指南旨在为申请者提供关于项目申请的详细信息,以便申请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申请要求和流程,确保申请过程的顺利进行。

一、实验室简介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内领先的煤炭开采与岩层控制领域的实验室,致力于解决煤炭开采中的技术难题,提升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水平。

实验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具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流的科研环境。

二、申请项目领域本次开放基金项目的申请应围绕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领域展开,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开采技术、岩层控制技术、矿压监测与预警、采场稳定性分析、生态与环境保护等。

申请人可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申报。

三、申请条件1. 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具有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和良好的学术研究基础;2. 申请人应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项目的研究中;3. 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学术规范;4. 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申请,合作项目需明确各参与者的贡献和分工。

四、申请材料1. 项目申请书: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2. 相关证明材料:包括申请人身份证明、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明等;3. 研究基础材料:包括前期研究成果、论文发表情况等;4. 其他相关材料:如合作协议书、专利证书等。

五、申请流程1. 申请人根据本指南要求准备申请材料;2. 将申请材料提交至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3. 实验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4. 通过初审的项目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5. 根据评审结果确定资助项目及资助金额;6. 获资助项目将与实验室签订项目合同,正式立项并开展研究工作。

实验室简介地质实验室的岩石鉴定和地质勘探

实验室简介地质实验室的岩石鉴定和地质勘探

实验室简介地质实验室的岩石鉴定和地质勘探实验室简介地质实验室的岩石鉴定和地质勘探地质实验室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岩石的鉴定和地质勘探方面的实验研究。

本文将对地质实验室的背景、设备和主要工作进行介绍,以及岩石鉴定和地质勘探的重要性。

一、地质实验室背景介绍地质实验室是位于地质学院的重要实验室之一,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一支专业的实验团队。

实验室成立旨在提供岩石鉴定和地质勘探的实验平台,为地质学研究和应用服务。

二、地质实验室设备介绍地质实验室拥有一系列先进的实验设备,包括岩石鉴定仪器、地质勘探设备、光学显微镜等。

岩石鉴定仪器主要包括光谱分析仪、电子显微镜等,用于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分析。

地质勘探设备主要包括地震勘探仪、地电阻率仪、重力仪等,用于探测地下地质结构。

这些设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岩石鉴定和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手段。

三、岩石鉴定的重要性岩石鉴定是地质学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研究地球的演化和地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岩石鉴定,可以确定岩石的成因、组分和变质程度,为地质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岩石鉴定还可以用于矿产资源的调查和储量评估,为矿产勘探和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地质勘探的重要性地质勘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了解地下岩石的类型、分布和性质,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地质勘探还可以用于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和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总结地质实验室在岩石鉴定和地质勘探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实验团队,地质实验室能够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技术支持,为地质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岩石鉴定和地质勘探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们在地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灾害预测等领域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质实验室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实验技术和研究水平,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湖南省深部金属矿产资源 开发与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深部金属矿产资源 开发与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佚名
【期刊名称】《矿业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6(26)B11
【摘要】依托采矿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在湖南省的大力支持下,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于2004年组建了“湖南省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对深部高应力条件下的资源开采与地下工程进行统一的、三维的、系统的多元研究,以揭示其中的一系列基本科学问题,构筑我国深部高应力条件下资源开采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地下工程技术体系,为深部矿产资源的安全、高效、经济、环保开发提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总体技术水平,推动湖南省和全国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进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金属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灾害控制;湖南省;深部;工程技术体系;国家重点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8
【相关文献】
1.把脉地球,演绎别样精彩——记有色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J], 雷蕾
2.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J], 无
3.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J],
4.为深部资源安全开采砥砺前行——记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蒋力帅 [J], 杜月娇
5.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及新见解 [J], 李鹏;蔡美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主要功能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主要功能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应用范围,可开展的研究项目: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型号为FEI公司Quanta 450 FEG,是一款兼容性很强的设备,同时配备有X射线能谱仪(EDS)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附件,实现图像、成分和结构的一体化分析功能。

其中:扫描电镜系统(FEG SEM)配有三种真空(高真空,低真空和环境真空)模式,采用先进的系统结构平台和全数字化系统控制,可在所有真空条件下对各种样品(包括导电样品、不导电样品、含水样品、生物样品等)进行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的静态、动态观察和微观分析;EDS用于微区成分分析,元素分析范围是Be4~Pu94,并具备点、线、面分析功能;EBSD用于晶体取向、微织构分析、物相鉴定、应变和真实晶粒尺寸测量等。

该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地质、材料、冶金、化学、环境和生物等学科领域,同时实现高分辨形貌观察、微区成分测量和显微结构分析。

同时,由于该设备对于样品处理环节省略使样品可以保持原始状态,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可重复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真正实现了无损检测,是公安、医学、生物、材料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重要基础测试分析仪器设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主要应用范围:能对各种量级(超痕量、痕量、微量、常量等)有机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并提供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数据及系列图谱(包括总离子流图、色谱图、质量色谱图、质谱图)。

与该仪器相配套的有机样品前处理系统也已建立,可以对岩石、矿石、矿物、沉积物、包裹体、土壤、黄土、水、雪、冰、大气、生物体、石油、化石等介质中的超痕量有机质进行富集、分离和纯化。

该仪器广泛应用于地质、石油化工、法医鉴定、质监、医药、环保、农业等行业。

热电离同位素质谱仪主要功能及应用领域:1) 地质事件的年代学研究,如岩浆作用、变质事件和矿床形成和构造活动等发生的时间的确定;2) 地质事件物质过程的示踪研究,如岩浆岩的地幔或地壳源区特征、壳幔物质交换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等;3) 环境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如水体系或沉积物质的各组成来源,人类活动对自然体系金属物质组成的影响等。

实验室简介地质学的探索之地

实验室简介地质学的探索之地

实验室简介地质学的探索之地实验室简介——地质学的探索之地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内外部结构以及地球演化历史的学科。

实验室作为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扮演着探索地球奥秘和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座拥有丰富资源和先进设备的地质学实验室,为学界和科研人员提供优质学术环境和实践平台。

一、实验室概述地质学实验室位于一座现代化建筑内,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

实验室设有多个研究区域,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和地球物理学等,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实践空间。

二、实验室设备1. 岩石学研究区:该区域配备了酸洗、分选、薄片制备等设备,能够满足岩石薄片制备和显微镜观察的需求。

此外,实验室还配置了显微镜、显微摄影仪等仪器设备,以便研究岩石的成分和结构。

2. 矿物学研究区:矿物学区域配备了矿物赋存鉴定仪、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可用于研究矿物的成分和晶体结构。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备,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组分和成岩成矿过程。

3. 地球化学研究区:地球化学分析仪器集中在该区域,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质光谱仪等先进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进行矿物元素定量分析、同位素分析等工作,提供了研究地球材料来源和地球演化过程的重要手段。

4. 古生物学研究区:古生物学区域拥有大量的化石标本和显微镜等设备,为研究人员提供了进行生物进化、古气候、古环境等研究的资源。

此外,实验室还配备了化石清理和样品制备设备,满足各种古生物学研究的需求。

5. 地球物理学研究区:该区域配备了重力仪、地震仪、电磁感应仪等地球物理仪器。

同时,实验室还拥有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系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地震、重力、电磁等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平台。

三、实验室优势1. 丰富的样本资源:地质学实验室积累了大量的地质样品和化石标本,包括岩石、矿物、化石、土壤等,丰富程度位居前列。

这些样本可供研究人员进行实验和研究,推动地质学领域的发展。

2. 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室不断引进和更新各类地质学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22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22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xx矿冶研究总院建设,于20xx年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是科技部批准建设的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矿物加工领域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矿物加工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主要研究课题:1、选矿理论及工艺技术。

硫化矿矿物和部分氧化硫化混合矿分离过程的电化学理论研究,矿物晶体结构和表面结构研究,矿物加工的粉碎理论和浮选晶体化学理论研究。

2、碎磨、分级及分选新理论、新装置。

矿石粉碎突变理论、分形理论研究,颗粒分级的概率理论和分级力场理论研究,通过应用外加电场、磁场、微波、核辐射以及重力场、离心力场等复合能场,研究新的矿物加工技术。

3、复杂难处理矿产资源的选别分离。

复杂多金属硫化矿、难处理非硫化矿和难处理贵金属矿产资源矿石的物性和可选性研究,流程结构、选择性药剂的精细矿物加工联合技术攻关,提高选矿回收率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有价资源的最大程度综合利用。

4、矿物加工药剂选矿药剂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化学药剂分子与矿物表面作用机理研究,矿物加工化学药剂的分子结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研究,化学药剂结构与环境影响的相关性及内在规律研究,选矿化学药剂结构与对环境影响的构效关系研究,化学药剂的绿色合成技术开发。

5、矿物加工设备的动力学分析和系统优化。

矿物加工设备的新结构、新行为以及动力学研究,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应用技术研究,矿物加工设备系统优化设计,新型、高效矿物加工设备开发。

6、功能性矿物材料研发制备。

功能性微、纳米矿物材料的性能研究,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分散和凝聚行为以及矿物材料表面包覆和改性基础理论研究undefined微纳尺度矿物材料的制备技术。

7、矿山三废综合处理及循环利用。

主要研究内容:选矿废水的处理、有价金属回收、水资源化的利用研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简介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4月,是在原中日JICA“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项目的基础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两所整合之时,集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三大学科融合组建的。

学科融合的优势使得该实验室不仅能够开展成矿理论研究,而且可以提供相应的深部矿-隐伏矿探测技术。

1)总体任务
围绕国家资源战略需求,重点研究固体矿产资源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以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矿产资源评价-预测及其技术体系、国家矿产资源战略为主要研究内容,发展深部成矿预测理论和探测技术,为构建国家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与人才支持。

2)近期重点研究方向:
对我国北方造山带及其邻区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开展系统研究,阐明其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矿床形成与产出规律,进行矿产资源分布的战略选区和预测评价,并开展高新探矿技术的集成、研制、试验和示范,为构建新世纪国家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决策依据、理论指导、技术支撑和预测示范。

3)主要研究方向
中亚成矿域增生造山与成矿作用;华北克拉通演化与成矿作用;隐伏和深部矿勘查地球物理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实验室主要特色立足中国北方大陆-造山带及邻区,面向矿床预测理论和资源探测技术,开展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充分发挥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建立理论研究-技术应用-示范实践-院地结合的的科学发展科研模式,推进协同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