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属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金属加工及制品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金属加工及制品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金属加工及制品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该报告旨在对金属加工及制品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并提供相关数据和趋势分析,以帮助企业制定市场策略和决策。

2. 市场概况金属加工及制品市场是一个重要的产业,涉及到多个细分领域,如钢铁、铝制品、铜制品等。

其在各个行业,如建筑、汽车、电子等都有广泛的应用。

3.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金属加工及制品市场呈现增长态势。

2019年,全球金属加工及制品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4. 市场驱动因素金属加工及制品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建筑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汽车工业的发展•新兴技术的应用需求,如3D打印等金属加工及制品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厂商和品牌。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价格、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等。

6. 市场分析6.1 钢铁市场分析钢铁市场是金属加工及制品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应用于建筑、汽车、机械等行业。

目前,全球钢铁市场规模较大,但面临着过剩产能和环境保护压力等挑战。

6.2 铝制品市场分析铝制品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受到轻量化和环保节能的需求推动。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新能源车市场的兴起,铝制品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6.3 铜制品市场分析铜制品市场主要应用于电子和电气行业,如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

随着智能手机、电动车等产品的普及,铜制品市场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金属加工及制品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技术创新的推动,该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型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8. 结论金属加工及制品市场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企业应关注市场动态、持续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并满足市场需求。

(1200字)。

金属加工分析报告

金属加工分析报告

金属加工分析报告1. 引言金属加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的技术,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形状、尺寸和性质,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本报告旨在对金属加工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优势和应用进行评估和讨论。

2. 金属加工方法2.1 切削加工切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刀具将金属材料切削、切断或修整,以达到所需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和磨削。

2.2 成形加工成形加工是一种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加力和压力来改变其形状的方法。

常见的成形加工方法包括锻造、压铸、冲压和弯曲。

成形加工方法通常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可以快速且精确地制造金属零件和构件。

2.3 焊接和连接焊接是一种在金属材料之间建立牢固连接的方法。

焊接过程中,金属材料被熔化或加热到高温,然后通过填充材料或加压的方式使其相互连接。

常见的焊接方法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激光焊。

3. 影响金属加工的因素3.1 材料性质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将直接影响到金属加工的难度和可行性。

例如,某些金属材料可能具有较高的硬度,需要更高的加工力和耐磨性的刀具。

3.2 工艺选择不同的加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

在进行金属加工时,需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3.3 设备和工具金属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的性能和质量也会对加工结果产生影响。

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和优质的刀具能够提高金属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4. 金属加工的优势4.1 精度和可控性金属加工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和成型,可以在亚毫米甚至更小的尺度上操作。

这使得金属加工技术在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2 复杂形状加工金属加工技术可以通过切削、成形和连接等方法,实现复杂形状的加工和制造。

这使得金属加工具备了制造复杂零件和工件的能力。

4.3 批量生产和自动化金属加工技术通常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可以通过模具和自动化设备实现高效率的生产。

金属加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

金属加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

金属加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引言:金属加工行业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成型、焊接等工艺加工,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制造过程。

有色金属行业是指以有色金属矿石、废料为原料,经过提炼、加工等工艺,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和用途的金属产品的行业。

本文将对金属加工行业中的有色金属行业进行分析。

一、行业概述:有色金属行业属于基础性产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机械等各个领域。

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技术进步、环保政策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二、市场需求:1.国内需求: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交通、电子、机械等行业对金属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2.国际需求: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加之国内有色金属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国际竞争力较强。

三、行业现状:1.产能过剩:由于近年来有色金属行业的火爆发展,一些地区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2.企业规模不一:金属加工行业中的有色金属企业规模不一,存在一些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

3.技术水平有差异:部分有色金属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生产设备陈旧,缺乏创新能力。

四、行业风险分析:1.原材料价格波动:有色金属行业的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2.环境保护压力:金属加工行业的生产活动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环保政策对行业发展带来了压力。

3.国际贸易摩擦: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可能会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出口形势产生不利影响。

五、发展趋势:1.技术升级:有色金属行业将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设备更新:金属加工行业中的有色金属企业将加大对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3.产业整合: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有色金属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4.环保意识增强: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环保技术投入,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更好地适应环保政策的要求。

结论:金属加工行业中的有色金属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于金属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关于金属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关于金属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一、金属加工行业概述
金属加工行业是指采用一系列的机械加工和手工加工,将金属原料加
工成一定的特定形状,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行业。

金属加工主要涉及到:锻造、冲压、注塑、拉丝、铸造、焊接、插件及淬火,等加工技术;通过金
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机械等多种处理方法,开发出各种专用工具、设备
及结构件。

金属加工行业技术不断发展,可以加工出比较高精度、比较复杂结构件,因此,在家用电器、汽车、航空、船舶、冶金、能源、机械等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金属加工行业发展趋势
1、高端技术趋势
随着三维打印技术的发展,金属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也在迅速
前进,替代了传统的金属加工技术,未来的金属加工行业将更关注于高端
技术的发展,以满足消费者对于精密结构件的需求。

2、机器视觉系统
机器视觉系统是金属加工行业中用来实现自动检测的技术,通过一系
列的处理程序,机器视觉系统可以实现加工精度的提升,从而改善产品的
质量,满足生产现代化的需求。

3、互联网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属加工行业也开始走向互联网化。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不仅为各个领域提供了关键的生产设备,还推动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本文将对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一、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近年来,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总体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对金属加工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模具等行业,对高精度、高效率的金属加工设备需求旺盛。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规模庞大。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数量众多,行业总产值逐年上升。

同时,政府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然而,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下,行业增长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增大、订单减少等问题,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

二、市场需求与应用领域1、汽车制造汽车行业是金属加工机械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如发动机缸体、缸盖、曲轴等,需要大量的金属切削、冲压、锻造等加工设备。

随着汽车行业向轻量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加工精度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金属加工机械的技术创新。

2、航空航天航空航天领域对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要求极高,需要先进的金属加工技术和设备。

例如,飞机机身、发动机叶片等部件的制造,通常采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高速铣削等高端设备,以满足复杂形状和高精度的加工需求。

3、电子行业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对金属外壳、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属加工机械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手机、电脑等产品的外壳制造。

4、模具制造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装备,金属加工机械在模具制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模具的加工精度和寿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对加工设备的性能要求也较高。

三、技术发展与创新1、数字化与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属加工机械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有色金属行业金属加工市场分析报告

有色金属行业金属加工市场分析报告

有色金属行业金属加工市场分析报告有色金属行业金属加工市场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有色金属行业是指以有色金属矿产为原料,经过提炼和加工制造而成的金属产品的产业链。

有色金属加工市场是有色金属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承担着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品的任务。

本报告旨在对有色金属行业的金属加工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便企业了解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市场规模据统计,2019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金属加工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并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市场容量与需求量息息相关,而需求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建筑、交通、电子等行业的发展。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推进,对于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三、市场竞争环境有色金属加工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价格、交货周期和售后服务等。

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于国内外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它们的产品覆盖面广、技术水平先进,并且拥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和优势客户资源。

对于各企业而言,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创新将成为取胜的关键。

四、市场趋势1.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市场对高标准产品的需求。

2. 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对于绿色、低碳的产品需求也越来越大。

有色金属加工企业需要加强环保措施,提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和回收利用率。

3. 自动化生产:有色金属加工生产线逐渐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差错率。

这将成为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五、市场前景有色金属加工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国家发展的需求将推动有色金属加工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

其次,技术的不断升级将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和效率,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深入人心,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可以结合环保技术进行创新,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六、市场策略为立于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应采取以下策略:1. 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适应市场需求并立于市场竞争之上。

2023年金属加工及制品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金属加工及制品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金属加工及制品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本文将对金属加工及制品行业进行市场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行业概述金属加工及制品行业是指以金属材料(如钢铁、铝、铜等)为原材料,经过加工、成型、加工等工艺制成各种金属制品的行业。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气、电子等领域。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金属加工及制品生产国之一。

但同时,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行业发展不平衡、竞争激烈等。

二、市场调查情况1.行业现状根据调查,目前金属加工及制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种逐渐丰富。

其中机械加工、钣金加工、铸造、锻造等属于行业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

虽然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质量不均等。

2.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建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气、电子等领域对金属加工及制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多个海外市场对于该行业的需求也不断攀升。

因此,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3.市场竞争行业目前的竞争形式主要表现在同质化严重,产品品质不一等方面,导致行业内部产生了较大手续费用。

进入门槛较低,竞争不断加剧。

三、市场前景分析1.政策支持国家多年来一直将金属加工及制品行业作为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

政府多次出台政策,如加强技术、人才、资金等支持,鼓励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政策支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2.市场增长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建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气、电子等领域对金属加工及制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国内金属加工及制品出口市场也将不断扩大,因此该行业市场将有较大增长空间。

四、结论综上所述,金属加工及制品行业的市场前景广阔,但同时也要面对同质化竞争、产品质量不均等问题。

而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为该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其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金属加工产业调研报告

金属加工产业调研报告

金属加工产业调研报告金属加工产业调研报告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属加工产业作为基础工业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和广阔市场前景。

本报告将对金属加工产业进行调研,并分析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1.市场规模:金属加工产业市场规模庞大,各种金属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能源等多个领域。

据统计,2019年我国金属加工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了X万亿元。

2.技术水平:随着科技进步,我国金属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机械加工逐渐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数字化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新的加工方法如激光切割、数控冲压等也逐渐成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发展趋势1.智能化制造:智能化制造是当前金属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加工生产线将越来越智能化。

智能化制造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能耗。

2.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是未来金属加工产业的重要方向。

减少能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金属加工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绿色生产将引领金属加工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问题1.产能过剩:我国金属加工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地区和企业过度追求扩张,导致产能过剩,严重影响金属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2.创新能力不足:尽管我国金属加工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金属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环保压力:金属加工产业对环境的压力较大。

一些企业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水、废气和废渣,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

应加强环保监管,推动金属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议1.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对金属加工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2.加强资源整合:金属加工产业应加强与上下游产业的合作,实现资源、技术和信息的共享,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加强环保管理:金属加工企业应注重环保意识,加强污染防治,推动绿色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1)I 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 (1)II 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 (3)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 (3)二、行业规模分析 (3)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3)四、行业效率分析 (4)五、盈利能力分析 (4)六、营运能力分析 (4)七、偿债能力分析 (4)八、发展能力分析 (5)九、成本结构分析 (5)十、贷款建议 (7)III 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及负面信息 (8)IV 行业动态跟踪分析评价 (9)一、行业运行情况 (9)二、行业强势、弱势、机会与风险(SWOT) (9)三、行业经济运行指标 (10)V 龙头/重点联系企业分析 (11)一、龙头/重点联系企业财务指标 (11)二、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分布 (11)下篇:行业分析说明 (13)I 行业分析 (13)一、行业运行分析 (13)二、近年中国铜板带箔进出口简析 (17)三、中国铝工业现状与未来发展 (23)四、中国再生铝工业发展前景展望 (36)五、中国硬质合金工业的现状与前景 (46)六、行业政策分析 (52)七、上下游行业影响 (53)II 企业分析 (54)一、企业整体情况分析 (54)二、主要企业分析 (56)三、企业(按规模)区域分布 (61)III 市场产品分析 (65)一、主要产品市场情况 (65)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104)三、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及库存 (105)IV 区域分析 (108)一、河南铝工业发展态势分析 (108)二、地域动态 (117)上篇:行业分析提要1I 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指标数量同比增减供给生产能力电解铝:今年底生产能力将达到750万吨,产新增/在建生产能力量约达540万吨。

实际生产量(详见全国行业分析部分)上期市场库存结余(详见下表)进口量12122446814美元*需求销售30373397.331.11出口量6201006134美元*趋势预测本期市场供求特点分析【主要影响因素】铜精矿、氧化铝、铅锌精矿等原料生产发展缓慢,出现明显供应缺口。

【结论】主要有色金属原料价格急剧上扬。

下期市场供求趋势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原料供应不足,部分矿山限产。

【结论】铅市场将出现短缺;铝、锌的需求增加将减少相应的供应过剩量;镍将出现严重短缺。

简要结论在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下行业飞速发展,建议进入。

*为10月份数据,包括有色金属采选。

2003年11月LME基本有色金属库存量单位:吨名称10月11月月环比±△%铜519300466900-10.09铝13710501395700 1.80铅150450133875-11.02锌702750723100 2.90锡135********.29镍32052346027.96铝合金5772059220 2.60 企业指标参考2净资产利润自然排序法较好值14767.00 1025.00中间值3748.00 220.00较差值1046.00 -10.001本报告如无特殊说明数据均根据统计局2003年1~11月份数据整理计算而得,单位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万元人民币,数据来源均为统计局。

2该项指标根据统计局2002年末全国18万家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计算整理而的,单位为千元,仅供参考。

自然排序法三个值分别为序列中分别处1/4、2/4、3/4位置企业数值;算术平均法分别为所有企业平均水平、平均线上所有企业平均水平、平均线下所有企业水平。

算术平均法较好值460181.39 29581.59中间值56800.08 3165.44较差值5543.62 -772.37II 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平均利润率与全行业比较与top10比较与全部工业行业比较行业 3.32 100.00 63.83 75.48top10 5.20 156.67 100.00 118.25全部工业行业 4.40 132.49 84.56 100.00 、行业规模分析()本行业与整个工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规模指标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总资产39125419.10 1648013687.60 2.37利润1299434.80 72516479.80 1.79销售收入30373397.30 1245785800.80 2.44从业人数1039373.00 56524091.00 1.84()本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与整个行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规模指标总资产利润销售收入从业人数全行业39125419.11299434.80303733971039373Top107135669.6371301.004430856128335、行业集中度分析Top10(%)销售集中度14.59资产集中度18.24利润集中度28.57、行业效率分析单位:元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每万元资产利润332.12 440.02 75.48每万元固定资产利润880.66 1126.77 78.16人均利润12502.10 12829.30 97.45、盈利能力分析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净资产收益率(%) 6.33 7.24 87.49总资产报酬率(%) 4.79 5.55 86.23销售利润率(%)0.12 7.05 1.64成本费用利润率(%) 4.48 6.28 71.27 、营运能力分析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总资产周转率(次)0.78 0.76 102.70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1.85 1.74 105.94应收账款周转率(次)9.62 6.57 146.40 、偿债能力分析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资产负债率(%)64.85 59.25 109.44已获利息倍数 3.26 4.81 67.76 、发展能力分析本行业A全部工业行业B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资本积累率14.9313.49 110.64销售增长率31.1127.69 112.36总资产增长率18.2214.60 124.81 、成本结构分析()成本费用结构比例()去年同期成本费用结构比例()成本费用变动情况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成本费用今年1~11月26742823.60 478473.30 1235916.80 574392.70 29031606.40 去年同期20366174.40 415593.94 1061784.19 544602.92 22388155.45 同比增长(%)31.31 15.13 16.40 5.47 29.67()本期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分析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目标利润的实现是由成本费用(包括销售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收入等指标来保证的。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变动分析,可以发掘出该行业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明了该行业的市场竞争、抵御风险能力,据以拟定出下阶段的目标方案。

1、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较今年1~11月去年同期同比增减(%)成本费用29031606.40 22388155.45 29.67其中:销售成本26742823.60 20366174.40 31.31销售费用478473.30 415593.94 15.13管理费用1235916.80 1061784.19 16.40财务费用574392.70 544602.92 5.47销售收入30373397.30 23166346.81 31.11利润1299434.80 697065.50 86.422、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本行业A全部工业企业B与全部工业企业比较A/b(%)成本费用/利润22.34 15.83 141.14成本费用/销售收入0.96 0.93 103.19利润/销售收入0.04 0.06 73.12十、贷款建议行业资金流向流入利润水平可接受度一般建议开发热点区域江苏省河南省浙江省广东省产品铜盘条铝铜加工材铝材铝合金企业江西铜业公司中国铝业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公司株冶火炬金属股份公司主要风险政策风险陆续有政策推出对小型、技术落后矿山进行限制。

市场风险受欧美经济波动影响较为显著。

经营风险上游电力行业供电能力制约。

III 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及负面信息【风险揭示】1、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原料来源不足;3、受欧美经济波动影响较为显著。

【政策分析】我国拟定三项稀土产业政策。

【负面信息】国内铅市的紧张局面将随着八省电荒而加剧。

需要更多的分析报告,请到IV 行业动态跟踪分析评价、行业运行情况运行特点生产持续增长;企业经济效益良好;进出口持续增长;产业总体实力进一步加强;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

主要产品变动国际、国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上扬。

存在问题企业规模偏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企业管理和国际化经营存在差距;产品质量不稳定,技术经济指标存在差距;产品结构单一,品种少;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差距大;环保条件差。

上下游变动电力供应不足影响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

国际市场变动铜精矿、氧化铝、铅锌精矿等原料生产发展缓慢,出现明显供应缺口,从而拉动主要有色金属原料价格急剧上扬。

行业前景预测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和GDP的相关度将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有色金属行业将向良性发展。

业内对策建议高度重视资源的有效供给;加强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贯彻科技兴业方针,提升产业素质,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人力资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集团战略。

、行业强势、弱势、机会与风险(SWOT)强势1、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对行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以中国为首的东南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有色金属消费的强劲需求支撑有色金属行业发展。

弱势1、原料自给供应不足。

2、欧美消费需求的疲软制约有色行业的发展。

机会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住宅、交通等大规模投资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空间。

2我国周边国家的有色金属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利用区位优势,扩大出口提供了机遇。

风险1地缘政治的风险加剧使得投资者对于全球经济会受到巨大冲击的担心日趋严重。

2庞大的有色金属库存一直是众多投资者一块心病。

3国际经济发展将影响有色金属行业的景气程度。

、行业经济运行指标本行业A同比增长全部工业企业B a/b总产值(变价)31106129.131.32 1253260178 2.48总产值(不变价)27458298.726.28 1139118136 2.41产品销售收入30373397.331.11 1245785801 2.44利润总额1299434.886.42 72516479.8 1.79税金总额1050930.425.97 64904114.5 1.62应收账款3155824.7 5.60 189500531.6 1.67产成品2140089.814.81 84078455.6 2.55V 龙头/重点联系企业分析、龙头/重点联系企业财务指标业内按销售收入排名前十位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单位:千元/人排名销售收入资产利润从业人数189818741508013326611118876 2748563011510570-485020810 35998918825984451422031093 436185184400712102619713407 53374811622345234104315301 6334521680450133657754529 73082008473260794063711838 829826595337617683782581 9274088315617411112122728 1026980406205007842877172、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地区企业数亏损企业数亏损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全国318372522.78%北京市45920.00%天津市842327.38%河北省1071917.76%山西省963839.58%内蒙652436.92%辽宁省1685633.33%吉林省271037.04%黑龙江省1100.00%上海市1533925.49%江苏省4397015.95%浙江省3433510.20%安徽省471327.66%福建省561323.21%江西省882831.82%山东省10598.57%河南省1912412.57%湖北省742027.03%湖南省2112612.32%广东省2804516.07%广西873944.83%海南省2150.00%重庆市351542.86%四川省1012726.73%贵州省1094844.04%云南省1003636.00%陕西省522344.23%甘肃省531630.19%青海省16531.25%宁夏18527.78%新疆20945.00%详细分规模企业分布情况参见下篇企业分析部分下篇:行业分析说明I 行业分析、行业运行分析()有色金属行业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2003年以来,国际、国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上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