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
《2024年MXene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范文

《MXene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由于有机污染物的排放。
这些有机污染物往往难以被常规的水处理技术完全去除,因此,寻找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MXene基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光催化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MXene基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在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能进行研究。
二、MXene基纳米材料的制备MXene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
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刻蚀MAX相中的A元素,从而得到二维的MXene结构。
制备MXene基纳米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液相剥离法、热剥离法等。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化学液相剥离法来制备MXene基纳米材料。
首先,将MAX相粉末分散在酸性溶液中,通过刻蚀A元素得到MXene。
然后,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对MXene进行剥离,得到MXene基纳米材料。
最后,通过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MXene基纳米材料。
三、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性能研究1. 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用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如甲基橙、罗丹明B等作为目标污染物。
将制备得到的MXene基纳米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
通过测定降解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评估MXene基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2. 结果与讨论(1)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MXene基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
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能够有效地降解甲基橙、罗丹明B等有机污染物。
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率逐渐提高。
这主要归因于MXene基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光吸收性能,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并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光能。
(2)稳定性与可重复性MXene基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在多次光催化降解实验中,其光催化性能没有明显降低。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引言二维纳米材料是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它们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催化剂、传感器等领域。
本文将从制备和表征两个方面来探讨二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制备方法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机械剥离法机械剥离法是最早用于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粘贴胶带或剥离层将三维材料表面上的二维层剥离下来,得到二维纳米材料。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适用于部分易于剥离的材料,如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将气态前驱体分解或反应生成二维纳米材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宽泛的材料体系,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二维纳米材料。
液相剥离法液相剥离法是通过将三维材料浸泡在特定的溶液中,使得溶液中的一层材料与基底分离,从而得到二维纳米材料。
这种方法对于某些化学活性较高的材料有较好的剥离效果。
氧化石墨烯还原法氧化石墨烯还原法是一种将氧化石墨烯转化为石墨烯的方法。
通过在高温下还原氧化石墨烯,可以去除氧化物,得到具有二维结构的石墨烯材料。
表征方法二维纳米材料的表征是研究其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表征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是观察二维纳米材料结构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通过透射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的方式,获取显微级别的结构信息。
TEM可以得到二维纳米材料的晶格结构、层间距离等信息。
原子力显微镜(AFM)原子力显微镜是观察二维纳米材料表面形貌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利用探针扫描样品表面,通过检测探针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获得样品表面的高度信息。
AFM可以获取二维纳米材料的层高、缺陷等信息。
X射线衍射(XRD)X射线衍射是分析二维纳米材料晶体结构的重要手段。
它通过测量样品对入射X射线的散射情况,推导出样品的晶格结构信息。
XRD可以用于确定二维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等。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领域也日新月异。
二维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制备方法,同时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相关内容。
一、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 机械剥离法机械剥离法是一种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常见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用粘性胶带粘取较厚的原料,然后再用细针轻轻剥离,最终得到二维材料。
这种方法的制备过程简单,但是得到的材料品质可能不够稳定。
2.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在固体表面上沉积薄膜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先将原材料气体蒸发并混合,然后在待沉积的位置升温,当气体分子与样品表面发生反应时,会形成一层新的薄膜。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高品质的二维纳米材料,但是步骤较为复杂。
3. 液相剥离法液相剥离法是一种使用液体将原材料剥离成纳米厚度的二维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将原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胶,然后向上逐渐加热,通过溶剂的挥发使溶胶中的物质逐渐沉淀,从而得到目标二维材料。
该方法可以制备厚度均匀的二维纳米材料,且过程简单。
二、二维纳米材料的性能研究1. 电学性能研究由于二维纳米材料的厚度和形态的特殊性,其导电性质表现出独特的性质。
二维纳米材料的吸收光谱与厚度密切相关,因此,对其电学性质的研究主要是观察样品的光学吸收谱和互相关谱。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二维纳米材料的导电行为与能带结构之间的关系。
2. 光学性能研究二维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也是其特殊性的体现之一。
通过研究其能带结构和光吸收谱可以确定其特殊的光学性能。
一些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荧光和光致发光性质,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中。
3. 磁学性能研究二维纳米材料也具有独特的磁学性质。
通过测量二维纳米材料的磁滞回线和磁滞曲线可以确定其磁学性质。
一些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磁性,因此可以应用于制备磁性器件。
结语总的来说,二维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其制备和性质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二维纳米材料指的是在纳米尺度下具有二维结构的材料,其厚度只有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二维纳米材料在纳米科技、能源储存、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几种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溶液剥离法等。
一、机械剥离法机械剥离法是制备二维纳米材料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力学剥离来得到单层或少层的纳米材料。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即用胶带在石墨上反复剥离,直到得到单层的石墨烯。
机械剥离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设备和条件,但是受制于胶带的尺寸和质量,得到的纳米材料往往规模有限。
二、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使气态的前体物质在基底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纳米材料。
最常用的前体物质是气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如三乙基金属(例如三乙基铝、三乙基镓等)。
在高温下,金属有机化合物分解生成金属源,然后在基底表面发生反应,在基底上生长纳米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优点是可以制备大面积的纳米材料,同时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但是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条件,并且制备过程中还需要保证反应气氛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三、溶液剥离法溶液剥离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剥离多层的纳米材料,得到单层或少层的纳米材料。
最常用的剥离方法是用强酸、碱或盐溶液浸泡多层纳米材料,使其分离成单层或少层。
溶液剥离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设备和条件,并且制备过程中可以控制剥离的程度,得到不同层数的纳米材料。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纳米材料和应用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制备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希望未来能够开发出更加简单、高效和可控的制备方法,为二维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及其应用二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二维纳米材料逐渐成为纳米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
这类材料的厚度只有几个原子层的厚度,而且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热学等物理性质,使得其在电子器件、催化剂、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二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一、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二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可以大致分为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溶液法、物理剥离法和生物方法等几种。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方法。
1.化学气相沉积(CVD)化学气相沉积是通过在反应室中将混合气体传入,然后在基底表面沉积化合物,最终得到所需形态的材料的一种制备技术。
该技术对于生长非常薄的、具有单晶质量的二维纳米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CVD还可以利用预制的单层二维材料作为种子层,在其表面生长新的二维纳米材料,并在大范围内制备复合结构。
2.化学溶液法化学溶液法是通过在溶液(水、有机溶剂等)中加入混合溶解的化学物质,控制溶液中物质浓度、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形成二维纳米结构的一种制备技术。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功,由于其产量高、工艺简单等优势,因此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3.物理剥离法物理剥离法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普通的块体材料中剥离出单层或多层的二维纳米材料形成的一种制备技术。
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但是由于其在大量生产上实效不大,因此不适合工业规模化生产。
4.生物方法生物方法则是通过活种和寄生虫来制备二维纳米材料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因为工艺环节较多,而且实验周期较长,因此工业应用不普遍。
二、二维纳米材料的应用随着二维材料的制备工艺日趋成熟,其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其中包括了电子学、光学、催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着重阐述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应用方向。
1.电子学与光学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子学和光学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二维材料制备

二维材料制备二维材料是指厚度只有数个原子或分子层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和力学性质,因此在纳米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
首先,化学气相沉积(CVD)是一种常用的二维材料制备方法。
在CVD过程中,通过在高温下将气态前驱体引入反应室,使其在基底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沉积出二维材料。
这种方法制备的二维材料质量较高,可以控制层数和晶格取向,因此在石墨烯、硒化物等二维材料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次,机械剥离法也是一种常见的二维材料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机械剥离的方式,从体块材料中剥离出单层或多层二维材料。
例如,石墨烯就是通过机械剥离石墨材料得到的。
这种方法制备的二维材料质量较高,但是效率较低,适用于小规模实验研究。
另外,液相剥离法也是一种常用的二维材料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溶液中对体块材料进行剥离,得到单层或多层的二维材料。
例如,氧化石墨烯就是通过液相剥离石墨烯氧化物得到的。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大面积的二维材料制备,但是对材料的选择和溶剂的选择要求严格。
最后,离子束剥离法也是一种常见的二维材料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体块材料表面轰击离子束,使得材料逐渐剥离成单层或多层的二维材料。
这种方法制备的二维材料可以控制层数和尺寸,但是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条件。
综上所述,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特性和应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随着二维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高效、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出现,推动二维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化学蒸发法制备二维纳米晶体材料的实验方法

化学蒸发法制备二维纳米晶体材料的实验方法在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纳米材料研究被认为是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纳米晶体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化学蒸发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来制备二维纳米晶体材料。
化学蒸发法是一种通过物质在气体相中转化成为固体相的方法,它主要利用了气相反应和物质沉积的原理。
在二维纳米晶体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化学蒸发法具有许多优势,比如可控性高、纯度高、晶粒大小可调等。
首先,通过准备合适的前驱体和基底材料,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化学蒸发法的制备实验。
在选择前驱体时,需要考虑其热稳定性和易于气相反应的特性。
常见的前驱体包括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卤化物等,它们在高温下可以分解生成稳定的气体分子。
而基底材料则需具备适宜的晶格匹配性和热稳定性,以保证蒸发过程中晶体的生长质量。
其次,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实验装置,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热源和反应室。
通常,采用石英管作为反应室,将前驱体放置在石英舟中,然后进一步加热到合适的温度。
热源可以选择电阻炉、感应炉等,以提供稳定的高温环境。
温度的选择需要根据前驱体的特性和所制备纳米晶体材料的要求来确定,通常在500℃以上才能使前驱体完全分解。
接下来,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室内的气氛和气氛的流动。
一般来说,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反应室内的气体流量以及修饰反应室的结构来实现。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将反应室进行充分净化,以防止杂质对所制备的纳米晶体材料的影响。
一旦净化完毕,可以将想要的气体输入到反应室中,将所制备纳米晶体材料的气相前驱体输送到反应区域。
在制备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反应室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的控制。
气体压力的控制对于纳米晶体材料的生长过程至关重要,它可以影响晶体的分散度和晶粒大小。
温度的控制则需要根据不同的前驱体和所制备材料的特性来调节,确定最佳的生长条件。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一、引言二维纳米材料是指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具有纳米级尺寸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量子限制效应,因此在能源、电子、光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方法。
二、制备方法1. 机械剥离法机械剥离法是指通过机械力将多层石墨烯或其他二维材料分离成单层或几层。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需要高昂的设备费用和技术要求,并且不能批量生产。
2.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指通过在高温下将气态前驱体分解成原子或分子,并在基底上形成薄膜。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大面积的单晶薄膜,但是需要高昂的设备费用和技术要求,并且不能控制晶格取向。
3. 液相剥离法液相剥离法是指将多层石墨烯或其他二维材料浸泡在溶液中,通过超声波或机械剥离将其分离成单层或几层。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需要优化剥离条件和选择合适的溶液。
4. 水热法水热法是指在高温高压下将前驱体和溶剂反应生成二维材料。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大面积的二维材料,并且可以控制晶格取向和形貌,但是需要优化反应条件和选择合适的前驱体和溶剂。
5. 电化学剥离法电化学剥离法是指通过在电极上施加电场将多层石墨烯或其他二维材料分离成单层或几层。
这种方法可以批量生产,但是需要优化电解液和电极材料。
三、表征方法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和结构,以及获得元素分布信息。
通过SEM可以观察到二维纳米材料的厚度、形貌、尺寸等信息。
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样品内部结构,并获得高分辨率的成分信息。
通过TEM可以观察到二维纳米材料的晶格结构、原子排列等信息。
3. X射线衍射(XRD)X射线衍射可以获得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取向信息。
通过XRD可以观察到二维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等信息。
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可以获得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官能团信息。
通过FTIR可以观察到二维纳米材料的官能团、表面化学性质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言在二维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硼和过渡金属硫化物等制备方法体系上已经日渐成熟,常用的方法有自上而下的微机械剥离和液相剥离法、自下而上的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和分子数外延等。
1 自上而下制备方法1.1 微机械剥离法用胶带从块状样品上粘下一片并重复剥离的方法称为微机械剥离法。
例如石墨烯,能够使用微机械剥离的方法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剥离得到。
用此方法制备的样品表面干净,样品品质高,适合用于材料特性和器件等方面的基础研究[1]。
不过,获得样品效率比较低,且制备的样品尺寸小,无法控制样品层厚度,在大规模产业化研究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1.2 液相剥离法液相剥离法是能大量获得样品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液相分散介质分散晶体粉末,其使用超声、离心等手段提供外部作用力,获得原子薄层厚度的样品。
同样这种措施也存在弊端,采用此方法获得的样品层数分布不均匀,样品品质和尺寸较差,一般情况用此方法进行化学改性方面的研究。
相较于液相剥离法,离子插层法是另一种基于液相剥离的办法,1970年Morrison等最早用离子插层来完成样品的剥离[2]。
3种离子插层法完成剥离的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a.液相剥离的二维材料分散液;b.不同溶液的光吸收谱;c.分散液薄膜涂层2 自下而上制备方法2.1 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制备高质量半导体薄膜晶体的常见方法,原理是利用反应物之间的氧化还原,生成固态沉淀物形成薄膜。
2009年Ruffo团队以铜箔为衬底,甲烷为碳源,得到大面积石墨烯薄膜[4],如图2所示。
图2 铜箔上生长的石墨烯扫描电子显微镜图(a)和晶界图(b);(c)转移至氧化硅基地上的石墨烯样品;(d)转移至透明玻璃基底上的石墨烯样品在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温度、气压及气流大小都会影响最终成膜质量,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参数控制成膜状况。
Sina团队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得到不同形貌二硫化钼并通过特制的模板得到了不同图案的二硫化钼薄膜。
通过控制沉积条件,在绝缘基底上得到了二硫化钼二硫化钨异质节和平面间的二硒化钨二硒化钼异质节[5],如图3所示。
图3 (a-h)WS 2/MoS 2异质节示意、样品光镜和扫描电镜;(i)CVD异质节生长实验示意作者简介:王贝贝(1993— ),男,山东章丘人,研究生。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王贝贝,张珍军(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摘 要:近年来,二维材料如石墨、六方氮化硼和二硫化钼,由于他们独特的电子和结构特性,受到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在产生超短脉冲的应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归纳总结了二维纳米材料的几种制备方法。
关键词:二维材料;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下转第64页)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pulverizedcoal burner of three nozzle dry pulverized coal gasifierTang Gaorong(Yankuang Guizhou Kaiyang Chemical Co., Ltd., Kaiyang 550300, 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yankuang Guizhou Kaiyang Chemical Co., three nozzle dry pulverized coal gasification furnace pulverized coal burner in the problems in operation, through technical research,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scheme and specific improvement measur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peration status and burner gasifier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peration period can be prolonged,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Key words: three nozzle dry pulverized coal gasifier; pulverized coal burner;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benefit analysis上述各项数据与结果表明,优化改进后,各项主要工艺指标运行平稳,气化炉运行状况良好,碳转化率得以提高,灰渣可燃物大大降低,提高了有效气成分百分比,提高了气化炉的有效运行时间,奠定了气化炉安全稳定长周期经济运行的基础,该研究与应用项目取得了成功。
3 效益分析3.1 经济效益三喷嘴干煤粉气化炉煤粉烧嘴优化改进以来,气化装置运行稳定,经济效益明显。
改造实施前后一年同比实现合成氨增产3.2万吨,液氨价格按2 000元/吨计,年创效3.2*2 000=6 400万元。
3.2 社会效益作为国内首套以“三高煤”为单一入炉煤种的三喷嘴干煤粉气化技术,应用于贵州开阳化工年产50万吨合成氨项目,通过在煤粉烧嘴结构创新方面作出了一些尝试,在生产中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三喷嘴干煤粉气化技术的成功运用以及对相应设备技术的后续改造优化升级,为三高煤提供了一种高效成熟的清洁利用技术,对于贵州、山西等省份存在的劣质三高煤就地转化,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1]周俊虎,匡建平,周志军,等.粉煤气化炉冷态和热态流场分布特性的数值模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20):30-35.[2]徐越,吴一宁,危师让.基于ASPEN PLUS 平台的干煤粉加压气流床气化性能模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7(7):692-6942.2 物理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不需要经历氧化还原过程,只是经过蒸发沉积等物理过程,这是与化学气相沉积法最大的区别。
物理气相沉积法适合于升华温度较低的过渡金属硫化物、金属等材料。
按照不同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升华温度的差异,中国科学院纳米研究所谢黎明课题组将二硫化钼和二硒化钼放置在不同温度之间,同时得到适合升华速率的气体,同样在低温区的绝缘基底上沉积得到单层样品。
3 结语二维材料多方面的优异特性决定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和制作工艺上,研究者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旨在推进二维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中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1]L EE CH ,LEE GH ,VAN D ,et al. Atomically thin P-N junictions with van der waals heterointerfaces[J].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4(9):676-681.[2] P Y MA ,HEARING R R.Structural destabilization induced by lithium intercalation in MoS 2 and related compounds[J].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cs ,1983(1):76-84.[3] S MITH RJ ,KING PJ ,LOTYA M. Large-Scale Exfoliation of inorganic Layered Compounds in Aqueous Surfactant Solutions[J].Advanced Materials ,2011(34):3944-3948.[4] L I X ,CAI W ,AN J ,et al. Ruoff rge-area synthesis of high-quality and uniform graphene films on copper foils[J].Science ,2009(5932):1312-1314.[5] H UANG C, WU S ,SANCHEZ A ,et al. Lateral heterojunctions within monolayer MoSe 2-WSe 2 semiconductors[J].Nature Materials ,2014(12):1096-1101.Research on preparation of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Wang Beibei, Zhang Zhenjun(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00,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such as graphite,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and molybdenum disulfide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scientis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due to their unique electronic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Especially as a saturable absorb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hort pulses. Several methods of preparation of two-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are summarized.Key words:two-dimensional material; top-down method; bottom-up method (上接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