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加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46例

合集下载

耳穴压丸加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便秘67例

耳穴压丸加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便秘67例

耳穴压丸加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便秘67例
李季;胡玲香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5(32)8
【总页数】1页(P811-811)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耳穴压丸;穴位敷贴;针灸治疗
【作者】李季;胡玲香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1
【相关文献】
1.穴位埋线加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46例 [J], 黄桂兴;蔡锣杰
2.耳穴压籽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骨科卧床患者便秘116例临床观察 [J], 傅晓琳;沈兰娟;杭灵燕;杨红萍
3.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脾虚气弱型便秘的效果观察 [J], 金素君
4.穴位敷贴加耳穴贴压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王国洪;崔丽笙;林瑜
5.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摩腹治疗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J], 李新红;续百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耳穴贴压结合腹部按摩治疗中风便秘的体会

耳穴贴压结合腹部按摩治疗中风便秘的体会

耳穴贴压结合腹部按摩治疗中风便秘的体会目的:探讨有效解除中风患者便秘的方法,避免便秘可能誘发的危险。

方法:采取耳穴贴压结合腹部按摩的方法治疗中风后便秘患者40例。

结果:40例中风患者接受治疗后,痊愈率40%,好转率52.5%,未愈率7.5%。

结论:对中风患者采取耳穴贴压结合腹部按摩的方法治疗便秘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安全、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值得推广。

标签:中风;便秘;耳穴贴压;按摩便秘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增加了疾病的死亡率,且发生率较高,达30%~60%[1,2]笔者就近1年来应用耳穴贴压结合腹部按摩治疗的40 例中风便秘患者的情况做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中风的诊断标准,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

4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 例;年龄51~82岁。

1.2 诊断标准参照1995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大便 3 天以上 1 次,粪便干燥坚硬;②大便艰难或排便时间延长,多伴有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等症;③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1.3 治疗方法1.3.1 耳穴贴压选择主穴大肠、三焦、皮质下、直肠,配穴交感、脾、肾、肺,每次选穴5~6 个。

操作:耳廓局部用75%乙醇消毒后,用探棒在所取耳穴区域内取穴,用一次性王不留行籽贴贴于耳穴上,用示、拇指循耳前后按压使局部有胀、热、痛感且患者能耐受为度,指导患者进行手指按压刺激,每日 5 次,每次约5min。

避免胶布潮湿或污染,避免用力过大,以防止局部皮肤破损感染。

每次贴一侧耳廓,两耳交替进行,2 日更换1次,10 次为 1 个疗程。

1.3.2 腹部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膝,腹肌放松,用拇指点揉中脘、天枢、大横穴,每穴约 2 分钟,以感到酸胀为佳;沿顺时针方向摩腹约10 分钟,两掌重叠,按于脐上(顺序从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右下腹,循环往复)按摩时无需压力过大,但要紧贴皮肤,每日晨起和临睡前各一次。

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对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对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对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对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0月-2022年5月接收94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护理。

结果:实验组症状评分及直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护理对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显著。

因此,在进行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护理时可及时将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护理高效用于其中,高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

关键词:耳穴贴压;艾灸;老年功能性便秘;护理;直肠压老年群体伴随年龄不断增大,消化功能、肠道蠕动功能性等均随之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受不合理饮食、运动、排便习惯影响促使其产生功能性便秘症状,此病症对患者影响明显较大,若未及时接受高效治疗措施可对其肠道功能性产生直接影响,促使患者因此产生一系列病症。

患者除常规用药外,还可及时对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促进病症高效改善,对此本文将主要研究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对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9年10月-2022年5月接收94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63-84岁,平均(75.32±1.94)岁,病程6-76月,平均(43.68±3.95)月;实验组男23岁,女24岁,年龄66-82岁,平均(75.26±1.98)岁,病程9-73月,平均(43.72±3.89)月,两组患者基本信息相差无几,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含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等。

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护理,常规护理措施均同于对照组,(1)护理人员及时告知患者耳穴贴压、艾灸对便秘症状改善效果、具体操作方式及注意事项等,引导患者做好相应准备措施,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及时询问患者皮肤过敏史、检查皮肤完整性。

宣肺润肠汤口服加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宣肺润肠汤口服加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费力、排便不畅、排便次数减少及粪便干结量少[1],或伴有乏力、头昏、腹满坠胀、失眠多梦。

现代医学认为,各种因素均可直接影响肠平滑肌功能导致便秘,又称继发性便秘;而结直肠肛门功能异常引起的便秘称为功能性便秘[2],又称为单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特发性便秘,是排除肠道疾病、全身器质性疾病、药物导致的便秘之外,以便秘为主证的功能性疾病。

本研究采用自拟宣肺润肠汤,辅以促肠动力药及植物神经调节剂,联合耳穴贴压、太宁栓肛塞治疗功能性便秘,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功能性便秘患者68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32~84岁,平均58.5岁;病程7个月~22年,平均5年;其中伴高血压5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3例,哺乳期1例,脑卒中2例,膝外伤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新冠肺炎1例。

排除器质性病变所致便秘的患者。

诊断标准:⑴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便秘的诊断标准进行。

排便时间延长,3d 以上1次,粪便干燥坚硬,重者排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便时肛裂出血等,长期依赖开塞露等药物,病程6个月以上,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⑵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4]。

①肠道实热证:a.主证: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b.次证:腹中胀满或痛,口干口臭,心烦不寐,小便短赤,脉滑数。

②肠道气滞证:a.主证: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畅,大便干结或不干,腹满胀痛;b.次证:肠鸣矢气,嗳气频作,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③肺脾气虚证:a.主证: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b.次证: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④脾肾阳虚证:a.主证: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脉沉迟;b.次证:腹中冷痛,得热则减,小便清长,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苔白。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成效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成效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摘要]目的:研究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成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3月收治的15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遵循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穴位贴敷与耳穴压豆护理,对比护理结果。

结果:观察组排便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老年功能性便秘便秘是一种肠道异常活动的症状,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上以结肠动力下降及结肠传输时间延长、排便次数减少且排便逐渐困难为特征的一种顽固性便秘[1]。

老年人是功能性便秘的一大患病群体,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且增加了结肠癌的患病率。

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有的治疗方法应用效果尚不尽如人意,长期服用促胃肠动力药会损害肠壁神经,加重病情,而其他治疗也会引起腹痛及胀气等不良反应[2]。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穴位贴敷与耳穴压豆均属于中医护理措施,对患者刺激性小、还可调节患者脏腑失调等症状。

本研究选取我院15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措施联合应用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3月收治的15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遵循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62~88岁,平均(74.81±5.61)岁,病程1个月-1年,平均(0.51±0.13)年。

对照组男性44例,女性31例,年龄61~88岁,平均(74.51±5.42)岁,病程1个月-1年,平均(0.57±0.18)年。

两组纳入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研究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治疗与指导,便秘情况较轻的患者使用开塞露、酚酞片等药物帮助排便;便秘情况较重的患者硫酸镁溶液等药物促进促进排泄。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36例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36例
(1. Nursing Department, 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100, China;
2. Nursing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1137, China)
摘 要院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72 例符合纳
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6 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
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法,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不择时的穴位贴敷和耳穴贴压。通过比较 2 组患者的总体疗效
[4] 王秀福.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治疗与预防[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 子杂志,2014,2(10):47鄄49.
[5] 陈欣然.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近 15 年反流性食管炎中医临床期刊 文献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36鄄39.
[6] 朱文锋. 实用中医辨证手册[M].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31鄄59. [7] 陈家旭,邹小娟. 中医诊断学[M]. 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第 17 卷第 10 期窑总第 306 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 年 5 月窑下半月刊
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69
[2] 潘丽丽. 糖尿病性心脏病 30 例临床治疗体会[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7(3):95鄄96.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36例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36例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36例梁小利;刘琴;曹俊;付梦雪;李燕;林琴;蒋晓静【摘要】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法,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不择时的穴位贴敷和耳穴贴压.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和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PAC-QOL量表)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试验组干预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对改善老年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9(017)010【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耳穴贴压;老年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型【作者】梁小利;刘琴;曹俊;付梦雪;李燕;林琴;蒋晓静【作者单位】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四川成都610100;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7;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四川成都610100;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7【正文语种】中文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1]占慢性消化系统症状的首位,是由肠道功能异常引起的便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欧美国家有10%~19%的人群受功能性便秘的困扰[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各地区便秘发病率差异在3%~17%[3], 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生率更是高达18%~3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4-6],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现代医学认为,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

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对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护理

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对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护理

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对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功能性便秘使用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治疗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142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掷骰子结果将所有患者均分成2组,对照组71例给予麻仁丸干预,试验组71例给予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干预。

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临床症状评分。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65%,试验组总有效率92.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各项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功能性便秘使用耳穴贴压联合艾灸穴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极为理想,患者的便秘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耳穴贴压;艾灸穴位;老年功能性便秘;护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选取了142例对象,全部来自于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掷骰子结果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对照组71例与试验组71例。

对照组男41例,女30例;年龄61~82岁,平均(71.09±11.37)岁;病程0.50~21年,平均(11.87±4.32)年;体质量42~86kg,平均(68.04±19.47)kg。

试验组男39例,女32例;年龄62~83岁,平均(71.37±11.44)岁;病程1~21年,平均(12.03±4.40)年;体质量43~87kg,平均(68.17±20.04)kg。

2组患者的以上相关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组之间存在的差异不明显,可展开对比研究。

1.2研究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腹部按摩等。

1.2.1对照组使用麻仁丸进行治疗,口服,每天服用1~2次,每次的剂量为6g。

连续用药3个月。

1.2.2试验组除予以对照组护理方法外,增加耳穴贴压、艾灸穴位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 除具有严重心肝肾病变 , 直肠 以及结肠 癌性病 变 、 神障 精
碍类 患者以及哺乳期 孕妇 。两组患 者在性别 、 龄 、 年 文化 层 次以及 疾病 状况等方面无 显著性 差异( P>0 0 ) .5 。
2 方 法
及饮食 、 劳倦 、 内伤 、 身体衰弱 , 血 阴阳不足等 原因致大肠 气
( ) 压 方法 : 一 次 性 王 不 留行 籽 贴 贴 于 上 述 耳 穴 , 日 2贴 用 每
[ 王恩元 , 7] 李柏群 , 魏大荣 .调 中固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
征 5 . 国 中西 医 结 合 消 化 杂 志 ,0 0,8 2 :2 . 4例 中 2 1 1 ( ) 13
・2 9・ 6
疡性结 肠炎诊断标 准 : 有患者 均为 根据 临床 表现 及 电 所 子 结肠 镜 、 病理 组 织学 检查 确 诊 的急 性期 溃 疡性 结 肠 炎。
神压 力的增加 , 功能性便秘 患病率 呈上升且 年轻化趋 势 , 已
成 为影响 现代人生 活质 量 的重要 因素 之一 , 消化 系统 的 是 常见病与多发病 。 中医学认 为功 能性便 秘 属 “ 大便 难” “ 约” 范畴 。 、脾 之 多由燥热 内结 , 津液不足 ; 志失 和, 情 气机郁 滞 ; 邪凝滞 以 寒
参 考 文献
[ ] 国家中医病管理局. 1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 : 南京 中医
药 大学 出版 社 ,9 4:1 19 1 .
曲, 充分暴露 肛 门 , 门及 灌肠 器导 管 末 端涂 上适 量 石 蜡 肛 油, 将灌肠器导管缓慢插入肛 门, 插入深度 以 5~ c 7 m为宜 。 灌肠后分别 取膝胸位 、 左侧 卧位 、 侧卧位 、 卧位 各 1 右 仰 5分
( 稿 :0 1一 8— 0 收 21 O 2 )
每穴按捏 5 0次左右 , 两耳交替 , 每周 更换 1次 , 连续 6次 为
1 疗程 。1疗程后评定疗效 。 2 2 药物组 予 麻仁 软胶囊 ( . 天津 中 央药 业有 限公 司生 产, 每粒 含 0 6 ) 3粒/ , 日 3次 , .g , 次 每 连服 4 0天判定疗效 。
[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胃肠动力学组 .肠易激综 合征诊断 2 和治疗 的共识意见 .中华 消化杂志 ,0 8 2 ( ) 3 . 2 0 ,8 1 :8 [ 中华 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诊疗共识意 3] 见. 中华中医药杂志 ,0 0,5 7) 16 . 2 1 2 ( :03 [ ] 裴俊清 , 4 韩文宝 , 李晓军 , .补脾泄肝 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等 6 O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0 72 ( ) 19 20 ,7 2 :6 . [ ] 陆星华 , 5 钱家 鸣 .消化系疾病诊断 与诊断评析 .上海: 上海科 学技 术出版社 ,0 6 14 2 0 :7 . [ ] 王岩 , 6 陈朝元 , 晖,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 D—IS患者 吴 等 B 结肠黏膜 5一H_的影响 ,甘肃 中医学 院学报 ,0 1 2 ( ) r 2 1 ,8 1 :
上 巨虚是大肠经下合穴 , 有合治 内腑之意 ; 大肠俞 为手 阳明 之背俞穴 , 调 大肠腑 气 。将 上述 4穴 埋线 或针 刺能通 能通 调大肠腑气 , 增强肠道 传导 , 以奏行气 通便之 效 ; 耳穴 大肠 、
直肠 下段及 三 焦贴 压 王不 留行 籽 将其 按捏 能 促使 胃肠蠕 动, 从而加快 胃肠 内容物的排泄 。 本结果表 明, 穴位 埋线 加 耳穴 贴压治 疗功 能性便 秘效 果 优于药物对照组 , 且便利 、 无副作用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钟 。每 晚睡前灌肠 1 , 留时 间 2小 时以上 ,0次为 1疗 次 保 1
程。
2 2 统计 学处理 .
3 结 果
应用 S S 1. P S 30软件包进行 x 检验 。 治愈 : 床症状 消失 , 镜复 查肠 黏膜恢 临 肠
[ ] 刘国华 , 2 张明岛 , 施杞 , 等。中医 内科 疾病治疗 常规 ・ 诊断依 据 ・ 版, 2 上海 :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0 : . 2 33 0 0
2 治 疗 方 法
2 1 穴埋 组 .
2 11 穴位埋 线 ..
() 1 取穴 : 主穴 为大横 、 结 、 巨虚 、 腹 上 大
参 考 文献
[ ] Lns e , hmpo G, hv D,ta F nt nl 1 o gt t G F T o sn W C eyW e 1 u c oa rh . i

2 8・ 6
中 国 中 医药 科技 2 1 02年 5月 第 1 第 3期 M y2 1 o 1 o3 9卷 a 0 2 V 1 9 N . .
其病在脾 , 其标 在肠 , 制在肝 , 失疏泄 , 其 肝 木郁乘 脾 , 运 脾 失健 , 导致肠 道传导 失司 , 而致 腹痛 、 泄泻 、 腹胀 等症丛生 。 肝郁脾虚为其 主要 病机 , 肝理 脾为 治疗大 法 痛泻要 方 调 源 自《 丹溪心法》 具有疏肝健脾 、 缓急止痛之功 , 中白术益 方
32 治疗结果 .
表2
( 江 省 绍 兴 市人 民 医 院 ・ 兴 3 2 0 ) 浙 绍 100
见表 2 。
两组疗效 比较( ) n
功能性便秘 是一种 无器 质性病 变 , 又除外 肠易 激综合 征, 以排便困难 、 排便次数减少 或有排便不尽感 为主要表 现 的功能性肠病 。由于本病 临床较为常 见 , 且常反 复发作 , 缠 绵难愈 , 治疗 本病 的方法 也较 多, 如西药 、 中药 、 中成药 、 针
刺 都 有 一 定 临 床 疗 效 。 为 寻 找 治 疗 本 病 的最 佳 方 法 , 者 笔
x 检验 ; 与药物组 比较 } P<00 .5 -
4 体 会 功 能性便秘 可发 于任何 年龄 , 以 中老年 人常 但
中国中医药科技 2 1 0 2年 5月第 l 9卷第 3期 Ml 2 1 o 1 o 3 a 02 V 1 9 N . ) . 见。随着现代社会生 活 节奏 的 加快 和饮食 结构 的改变 、 精
索、 白芷 ; 胸胁胀 痛者加 白芍、 胡、 壳 ; 柴 枳 纳差者加 山楂 、 神 曲 、 芽 ) 煎 取 汁保 留灌 肠 。对 照 组 应 用 复 方 甲 硝 唑 麦 水 ( . % 甲硝 唑 10~10 l 庆大 霉 素 1 02 0 5m 、 6万 U, 塞 米 松 地 1 mg64— O ) 0 ,5 2lmg 灌肠。患者取 右侧 卧位 , 左腿 向胸前 屈
( 回 :0 1—1 2 修 21 2— O)
3 1 疗效标准 .
复正常 ; 有效 : 临床症状 基 本消失 , 镜复查 肠 黏膜病 变较 肠
前 明显改 善 ; 无效 : 治疗前后临 床症 状及 肠镜检查 显示肠 黏
膜 病 变 多 无 改变 。
32 结果 .
表1
自制 中药溃疡散保 留灌肠治疗 急 性期 溃 疡 性结 肠 炎 6 例 7
采用穴位埋线加耳穴贴压 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 4 6例, 现
报告如下 。
1 临床资料 l1 一般 资料 _ 7 8例 功 能性 便秘 患 者 均 为 20 0 5—0 3~ 21 0 0 1— 5本 院针灸科 门诊 患者 , 分为穴位埋 线加耳 穴贴压
气健脾燥湿 , 善治 脾 虚湿 困之 腹泻 ; 白芍 酸敛肝 气 , 以制其
2 1 治疗方法 .
治疗组用 自制 中药溃 疡散 ( 由赤石脂 3 g 0、
传 导功能 失常 , 腑气 不通 。腹 结 、 大横 穴位于下 腹 , 同属脾
经, 且大横穴为足太 阴与 阴维 脉交 会 , 两穴 主治 便秘 腹痛 ;
生薏苡 仁 3 g 干姜 6 、 0、 g 冬瓜 子 1 g 胃肠不 舒者加 木香 、 2。 陈 皮、 砂仁 ; 鸣者加 防风 、 肠 苏叶 ; 胀痛甚 者加 白芍 、 附 、 胡 香 延
bw l i resG s oneo g ,06,3 ( ) 18. o e ds d r at et l y2 0 10 5 :40 o . r ro
肠俞 。随证取穴 : 秘加 曲池 , 热 冷秘 加 肾俞 、 关元 , 秘 、 气 虚
秘加足三里 、 气海 。( ) 2 操作 方法 : 用注 线法 。选 用 7号一 次性灭菌针头 ,.5 m X 0 m 的一次性无 菌毫针作针 芯 , 0 3 m r 5a 将 4— 0号 羊肠线剪成 1—15 m长 , .c 浸泡 于 7 % 酒精 中备 5 用 。腹 部及 上 、 肢穴位取仰 卧位 , 下 腰部 穴位取 伏卧位 , 令
章 昕
见 表 1 。
疏 泄太过 , 可为 白术 止泻 之助 , 能柔肝 缓急 , 更 为治 腹痛 之 要药 ; 防风辛能疏散 肝风 , 达肝气 , 条 且香可舒脾 , 为脾之 引 经药 , 同时又有胜湿之能 , 助 白术止泻 ; 可 陈皮辛 温行气 , 助 白芍 以止痛 , 善能燥湿 , 白术 以止泻 , 相配补脾土而泻 助 4药 肝木 , 调气机 以止痛泻 。现代 研究 表明痛 泻要 方可 以抑制 E C细胞异常增生 , 调节 5一H T的正常分泌 , 改变 D—IS患 B 者 的病理状态 , 复正 常生 理状 态 。还 有研 究证 明本方 恢
3 . 5
患者全身放松 , 在上述诸 穴用 甲紫液做好标 记 , 合碘常规 络 严格消毒 , 用灭菌镊子 取 出剪断 的羊肠线 放 置于 7号针 头
内, 后接 针芯 , 线头与针头齐平 , 不用局麻 , 注射一样直 接 像 快速 向穴位直刺 , 行提插 手法 , 得气后 边推 针芯 边退 针 , 使 羊肠线植入 穴位 , 出针 , 消毒针孔 , 用创 可贴 贴 2 4小时 ,4 1 天1 , 次 连续 3次为 1疗程。1疗程后评 定疗效 。 2 12 耳穴贴 压 ( ) 穴取 穴 : 肠 、 肠下 段 、 焦。 .. 1耳 大 直 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